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伦理道德论文再谈伦理道德.doc

    • 资源ID:3925133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伦理道德论文再谈伦理道德.doc

    再谈伦理道德 多少年来,我个人就有个想法。我觉得,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重点不在理论而在实践。先秦儒家已经安排好了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家所熟悉的。这样的安排极有层次,煞费苦心,然而1点理论的色彩都没有。也许有人会说,人家在这里本来就不想讲理论而只想讲实践的。我们即使承认这1句话是对的,但是,什么是“仁”,什么是“义”?这在理论上总应该有点交代吧,然而,提到“仁”、“义”的地方虽多,也只能说是模糊语言,读者或听者并不能得到1点清晰的概念。 秦代以后,到了唐代,以儒家道统传承人自命的大儒韩愈,对伦理道德的理论问题也并没有说清楚。他那1篇著名的文章原道1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句子读起来铿锵有力,然而他想什么呢?他只有对“仁”字下了1个“博爱”的定义,而这个定义也是极不深刻的。此外几乎全是空话。“行而宜之”的“宜”意思是“适宜”,什么是“适宜”呢?这等于没有说。“由是而之焉”的“之”字,意思是“走”。“道”是人走的道路,这又等于白说。至于“德”字,解释又是根据汉儒那1套“德者得也”。说了仍然是让人莫名其妙。至于其他朝代的其他儒家学者,对仁义道德的解释更是5花8门,莫衷1是。我不是伦理学者,现在也不是在写中国伦理学史,恕我不再11列举了。我在上面极其概括地讲了从先秦1直到韩愈儒家关于仁义道德的看法。现在,我忽然想到,我必须做1点必要的补充。我既然认为,处理好天人关系在道德范畴内居首要地位,就必须探讨1下,中国古代对于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换句话说,我必须探讨1下先秦时代1些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天、地、自然等概念是怎样界定的。首先谈“天”,1些中国哲学史家认为,在春秋末期哲学家们争论的主要问题之1是,“天”是否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这些哲学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阵营:1个阵营主张不是,他们认为天是物质性的东西,就是我们头顶的天。这可以老子为代表。汉代说文解字的:“天,颠也,至高无上”,可以归入此类。1个阵营的主张是,他们认为天就是上帝,能决定人类的命运,决定个人的命运。这可以孔子为代表。有1些中国哲学史袭用从前苏联贩卖过来的办法,先给每1个哲学家贴上1张标签,不是唯心主义,就是唯物主义,把极端复杂的思想问题简单化了。这种做法为我所不取。老子道德经中在几个地方都提到天、地、自然等等。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105章)在这1段话里老子哲学的几个重要概念都出现了。他首先提出“道”这个概念,在他以后的中国哲学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天”显然不是有意志的上帝,而是与“地”相对的物质性的东西。这里的“自然”是最高原则。老子主张“无为”,“自然”不就是“无为”吗?他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5章)明确说天地是没有意志的。他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01章)道德不发号施令,而是让万物自由自在地成长。总而言之,老子认为天不是神,而是物质的东西。几乎可以说是,与老子形成对立面的是孔子。在论语中有许多讲到“天”的地方。孔子虽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在他的心目中是有神的,只不过是“敬鬼神而远之”而已。“天”在孔子看来也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孔子关于“天”的话我引几条:天何言哉!4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等等。孔子还提倡“天命”,也就是天的意志,天的命令。自命为孔子继承人的孟子,对“天”的看法同孔子差不多。他有1段常被征引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在这里,“天”也是1个有意志的主宰者。也被认为是儒家的荀子,对“天”的看法却与老子接近,而与孔孟迥异其趣。他不承认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最高主宰者。有的哲学史家说,荀子直接把“天”解释为自然界。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正确的解释。荀子主要是在天论中对“天”做了许多www.lw-唯物的解释,我不去抄录。我想特别提出“天养”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意思是说人类利用大自然养活自己。这也是很重要的思想。多少年前我曾写过1篇论文“天人合1”新解,我当时没有注意到荀子对“天”的解释,所以自命为“新解”,其实并不新了。荀子已先我两千多年言之矣。我的贡献在于结合当前世界的情况,把“天人合1”归入道德最高标准而已。这1点我在上面讲天人关系1节中已经讲到,请读者参阅。我在上面只讲了老子、孔子、孟子和荀子。其他诸子对“天”的看法也是5花8门的。因为同我要谈的问题无关,我不11论列。我只讲1下墨子,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这同儒家的孔孟差不多。

    注意事项

    本文(伦理道德论文再谈伦理道德.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