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课件.ppt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西北中学 刘静媛,说 课 程 序,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承 上,启 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教材分析-课题在本单元的地位作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教材分析-课题在中学化学的地位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整个化学体系中的重要规律之一,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思想,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守恒的思想,为今后高中进一步学习其他守恒规律打下基础。,已有知识和能力,存在的问题,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学生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初步形成将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初步形成运用实验方法定量研究问题、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体会实验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形成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教 法,教法与学法-,分 析,观 察,探 究,讨 论,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平等互动,归纳总结。,教学与学法-,学 法,归纳,应 用,四个突出,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教学设计思路,以活动元为模式,构建探究氛围;,以中考为目标,突破重难点。,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3min,27min,5min,5min,教学设计思路,一、创设情景、引发问题,引入:粉笔折断这一物理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因为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通常只是分子间的间隙改变,所以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分析变化实质,回顾化学变化的实质,设疑: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改变,那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有变化呢?,一、创设情景、引发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的实质,引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题。并且提示学生从微观思考,为之后从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做铺垫。,二、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活动元一:初步建立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实验现象:,反应原理:,学生总结出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2.教师演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二、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教材中使用的是红磷,但在实际操作中红磷不易点燃,所以我将红磷换成白磷。并且考虑到白磷有剧毒所以此实验由教师演示。,玻璃管,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2、气球的变化情况;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细沙,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气球先鼓起后瘪掉,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现象:,天平仍保持平衡。,=,设计意图:本活动元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亲历实验,并感悟质量变化的关系,初步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活动元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实验现象:,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反应原理:,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天平平衡情况:,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由于反应后有气体生成,而装置不密闭,使得生成气体逸散,反应后物质质量变少。,1,2,学生讨论装置改进,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学生总结: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完成质量守恒实验时,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把握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计意图:活动元二是在活动元一的基础上进行升华,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升华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从而达到对中考重点知识的突破。同时通过探究实验对装置进行改进,探究能力得到提升。,三、揭示本质,概念深化,活动元三:将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设疑:上课之初回顾了化学反应实质,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那为什么物质总质量不变呢?,三、揭示本质,概念深化,水 氢气+氧气,直 流 电,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种类没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化。,学生总结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小结:,在化学反应中有五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决定,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总类不变,(微观不变),决定,(宏观不变),两改变:分子种类改变,物质种类改变,决定,(微观改变),决定,(宏观改变),设计意图:活动元三与上课之初引入的变化实质问题形成呼应,使学生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突破教学难点达到中考考点要求,初步建立微观决定宏观的思想。,四、综合练习,巩固新知,1(2009年黔东南州)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2.(2008年汕头市)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3.(2008年黄冈市)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乙、丁的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 g,四、综合练习,巩固新知,4(2013成都).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5(2011佛山)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5)反思:白磷燃烧(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设计意图:精选中考题,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五、板书设计,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微观本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五、板书设计,三、化学反应中五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决定,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总类不变,(微观不变),决定,(宏观不变),两改变:分子种类改变,物质种类改变,决定,(微观改变),决定,(宏观改变),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