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施工技术方案.docx
第六部分、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测量方案148第一节土建部分测量方案148第二节钢结构吊装测量方案154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163第一节土方施工方案163第二节基础施工方案169第三节砌体施工方案181第四节钢结构施工方案186第五节装饰装修施工方案205第六节电气施工方案229第七节给排水施工方案255第一章 测量方案本工程是多功能综合性办公楼,测量主要分为土建部分的轴线、标高测量及安装过程中的测量控制。第一节 土建部分测量方案施工测量包括:平面定位测量;轴线(垂直)测量;标高(水平)测量;建筑沉降观测;施工过程中的基准线:一层和夹层提供离墙柱轴线的1m线,一层和夹层墙柱上距楼面1m的水平线。甲方提供的基本资料:2 个坐标基准点作定位控制;1 个基准点作水平(标高)控制。一. 施工测量前准备1.1 校对测量仪器将本工程使用的经纬仪、光学垂准仪、钢尺等测量仪器及工具经国家计量单位检验校准,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1.2 现场施测前准备1)根据建筑总平面要求,对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2)对施工现场内影响施测的障碍进行处理。3)对施测用辅助材料如标高控制桩、油漆、麻线等提前准备到位。二建筑物定位和基础工程测量放线1)依据建筑总平面图,定出本工程各楼的横竖轴控制线,并依此分别定出其余轴线,并作出永久性标识,便于以后使用。平面控制:用坐标引测并做出主控制点,设在基坑外较坚固且不被扰动的部位,用铁栏杆维护,用于控制轴线定位。2)轴线控制网布设,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依据工程测量规程进行控制网布设,布设原则以施工测量方便、容易核验为原则。本工程基本轴线尺寸为6000mm。3)控制轴线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由工长复检,再由专职质检员专检,确认无误后报监理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三.施工轴线测量本工程楼外控基准点的布设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轴线控制点设置在周围永久性设施上或相对固定的地方。3.1 基础阶段采用“外控法”利用外围轴线控制点进行投测;为保证投测精度,控制点前不许堆放材料和其它杂物,以保证其通视良好。3.2 主体阶段采用“内控法”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轴线定位测量控制平面,控制点设在基础底板上或单独设置的标准点上(预埋200mm×200mm×4mm钢板,钢板面做永久性标志点为控制点),主体施工时,每次安置垂准经纬仪于控制点向上投测,随主体施工,控制点移至1 层、夹层。3.2.1平面控制网的竖向传递底层建筑方格网不断向上投测就是控制网的竖向传递。格网的竖向传递根据它的功能,可划分为阶段性传递和工作层传递两种。各施工层形状、面积变化不一,框架结构不断调整,光学垂准仪有效施测距离有限,对控制网阶段性传递作了总体规划。在首层各控制网点分别架设垂准仪,精密整平对中后向上投测,由控制网点点位预留孔平面控制网竖向传送示意图:本工程的首层控制网,依据设底层控制点投测并进行精测平差而得,作为主体施工的基准控制网;其余楼层的阶段性传递均以此为准。其他工作层传递以阶段性传递的控制网为准,严禁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向上传递。3.3施工高程测量3.3.1 水准点引测根据业主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误差符合规X要求后,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根据现场总平面图实际确定水准点个数及位置),以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3.3.2 标高控制标高起算点为市政水准点(或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基准点),在施工围墙内增设一固定水准点BMl,连同B3 层50 线采用AL32 型水准仪按三等要求施测并平差。17层标高均以首层50 线为基准进行标高传递。传递方法采用水准仪配合钢尺施测。结构施工测量允许偏差表3.3.2-13.4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准备工作:工具和仪器应采用精密水准仪及与之配套使用的水准尺。2)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应依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为相互检查核对,专用水准点埋设数量不少于三个,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受施工机具车辆碰压,防止水准点高程变动。3)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测量,其闭合差不得超过0.6 n (n为测段的测站数),水准点高程可根据国家或城市水准点引测,应与该地区水准点联测。4)本工程使用高精度日本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5)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在建筑物首层各转角及后浇带两侧,施工时根据建筑物长度确定埋设点数,相邻观测点距离1530m。6)基础底板施工完进行首次观测,以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如遇异常情况,可酌情增加观测次数,正式交付使用后,应持续观测,直至沉降稳定(1mm100 天)。7)建筑施工期间,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8)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观测工作。本工程为多层建筑,竣工后将沉降观测数据及有关图纸移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自行观测。9)沉降观测固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10)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出每次观测的沉降量,前后几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供设计、施工有关负责人员使用。第二章 主要施工方案第一节 土方施工方案一.机械挖土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工程设计图纸,本工程地基需要进行灰土换填或人工挖孔灌注桩处理,挖土深度较深,土方量较大,施工时我单位拟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本地区地下水位较低,不存在地下水的降水、排水;雨水采用明沟以及集水井排水,抽取的雨水由排水管道汇集后排入市政下水,确保基坑无积水。二.施工内容2.1土方开挖顺序及弃土1)经现场勘察,我项目部决定该工程土方开挖时,按分区分段进行开挖,把握由远到近(从南到北)的原则。对挖出的土方统一外运,少量的浮土堆放在附近空出的场地。2)由于开挖面积大且深,开挖时采取分段分层开挖的方式,周边1.5m2.0m挖土深度为2m。第一层挖土完毕后,再挖第二层,挖土深度为2.0m,第三、四层的挖土深度均为2.0m。每层土方开挖后,先按坡度要求进行人工修坡,待边坡符合要求后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在中心部位一次挖到桩顶500mm以上标高。3)大面积开挖采用2台卡特320反铲挖掘机,桩间土采用2台现代60反铲挖掘机配和人工进行开挖及清理。每台挖土机要求土方施工队配一名专职指挥人员指挥及与自卸车的配合。开挖机行走路线是:两台挖土机统一从南边并排开始向北开挖进行。4)每台挖土机各配备十六辆自卸汽车,将挖出的土及时按照规划路线进行外运,外运地点为距现场约5km处的一处填埋场,填埋场内安排两台(配指挥人员两名)XX350铲车负责清理场地、堆放渣土、道路修整。考虑回填用土,计划在场地的北侧存放部分土方。2.2 土方回填包括以下几部分:1)基础回填土,该工序应该注意:(1)在基础进行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回填要求后进行;(2)回填土分层夯实时要作好胎模的加固措施,防止胎模破坏。2)地下室外墙外侧防水施工后的土方回填。土方回填是防水层完成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回填的质量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材料,根据规X及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夯实,及时检验其密实度。3)房心回填。2.3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2)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2)作业条件(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X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2)回填前应对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2.4施工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X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9)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X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11)雨期施工;(1)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2)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3)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土的上层应用未冻土填铺,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5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X的规定。(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X的规定。(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2)允许偏差项目2.6成品保护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4)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2.7施工注意事项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季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机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做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X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4)回填土夯压不密: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第二节 基础施工方案一.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本工程基础为独立基础,楼梯、电梯井位置为筏板。本工程基础中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工作量不大,施工简便,所以不考虑划分施工段。施工中先完成独立基础、筏板,再完成基础短柱的施工。二.模板工程2.1模板的施工工艺流程根据图纸设计的构件尺寸及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的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2.1-1所示图2.1-1 模板工艺流程示意图2)模板采用18mm厚竹胶板模板,垫层面清理干净后,先分段拼装,模板拼装前先刷好隔离剂。(隔离剂主要用机油)。外围侧模板的主要规格为1500×300mm、1200×300mm、900×300mm。模板支撑在下部的砼垫层上,水平支撑用钢管及圆木短柱、木楔等支在四周基坑侧壁上。基础梁上部比筏板面高出的50mm,侧模用钢管固定。中间用垫块或钢筋头支撑,以保证梁的截面尺寸。模板边的顺直拉线较正,轴线、截面尺寸根据垫层上的弹线检查较正。模板加固检验完成后,用水准仪定标高,在模板面上弹出砼上表面平线。作为控制砼标高的依据。3)拆模的顺序为先拆模板的支撑管、木楔等,松连接件,再拆模板,清理,分类归堆。拆模前砼要达到一定强度,保证拆模时不损坏棱角。三. 钢筋工程3.1钢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钢筋从进场验收、抽样复试、加工、连接、安装直至验收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1-1所示。图3.1-1 钢筋工艺流程示意图1)钢筋按型号、规格分类加垫木堆放,覆盖塑料布防雨雪。2)钢筋加工:钢筋现场加工场地集中加工制作。所用钢筋切断机、钢筋成型机等施工机械由我方自备,钢筋直螺纹连接机械由直螺纹套筒供应厂家提供,并由专业厂家提供技术培训及指导。3)对于受力钢筋,I级钢筋末端(包括用作分布钢筋的I级钢筋)做180度弯钩,弯弧内直径不小于2.5d,弯后的平直段长度不小于3d。级钢筋当设计要求做90度弯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5d。对于非焊接封闭筋末端作135度弯钩,弯弧内直径除不小于2.5d外还不应小于箍径内受力纵筋直径,弯后的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5)冬季钢筋绑扎施工前,在基坑内搭设高约4m的简易暖棚,以遮挡雨雪及保持基坑气温,避免垫层砼在钢筋绑扎期间遭受冻害。立柱用50钢管,间距为3.0m,顶部纵横向平杆均为Ø 50钢管,组成的管网孔尺寸为1.5×1.5m,其上铺木板,方钢管等,在木板上覆彩条布,然后满铺草帘。棚内照明用普通白炽灯泡,设两排、间距5m。6)基础梁及筏板筋的绑扎流程:弹线纵向梁筋绑扎、就位筏板纵向下层筋布置横向梁筋绑扎、就位筏板横向下层筋布置筏板下层网片绑扎支撑马凳筋布置筏板横向上层筋布置筏板纵向上层筋布置筏板上层网片绑扎。钢筋绑扎前,对模板及基层作全面检查,作业面内的杂物、浮土、木屑等应清理干净。钢筋网片筋弹位置线时用不同于轴线及模板线的颜色以区分开。梁筋骨架绑扎时用简易马凳作支架。具体操步骤为:按计算好的数量摆放箍筋穿主筋画箍筋位置线绑扎骨架撤支架就位骨架。骨架上部纵筋与箍筋宜用套扣绑扎,绑扎应牢固、到位,使骨架不发生倾斜、松动。纵横向梁筋骨架就位前要垫好梁筋及筏板下层筋的保护层垫块,数量要足够。筏板网片采用八字扣绑扎,相交点全部绑扎,相邻交点的绑扎方相不宜相同。上下层网片中间用马凳筋支撑,保证上层网片位置准确,绑扎牢固,无松动。7)钢筋的接头形式钢筋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搭接连接,以滚轧直螺纹为主。筏板内受力筋、分布筋及梁受力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位置及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基础柱采用滚轧直螺纹方式连接,直螺纹试件按规X要求留置、试验。连接方法详见表3.1-2所示。表3.1-2钢筋连接方法序号连接方法钢筋种类 直径(mm) 备注1滚轧直螺纹HRB400 20mm以上HRB400 主要连接方法2搭接连接HRB400、HRB335、HPB235 18mm以下主要用在梁筋8)钢筋的保护层规格各部位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见表3.1-3所示。表3.1-3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最小厚度表序号部位保护层厚度(mm)部位保护层厚度(mm)1底板、独立基础底面(有垫层) 40顶面402基础梁底面(有垫层) 40顶面253柱304圈梁、过梁255构造柱256备注:1.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除符合表中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2除以上注明者外,其余部位均根据国标图集(11G101-1)有关规定;9)钢筋保护层垫块、马凳筋选用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及钢筋保护层要求情况,选用垫块情况详见表3.1-4。表3.1-4垫块选用序号部位垫块选择规格间距备注1基础底板、独立基础下 铁C40 混凝土制成50×50×40800mm梅花形2底板上筋、楼板上 筋钢筋马凳采用螺纹钢筋800mm梅花形3楼板下筋 凹槽型塑料垫块800mm梅花形4梁、柱、墙钢筋塑料卡子800mm梅花形10)马凳筋规格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及实际情况,选用马凳筋情况详见表3.1-5表3.1-5马凳筋情况序号部位马凳筋钢筋尺寸马凳筋钢筋间距备注1基础底板200+2*(H1-2b)+200+200C22800mm梅花形2楼板200+2*(H2-2b)+200+200C12800mm梅花形注:H1、H2分别指基础底板高度、楼板厚度,B指保护层厚度四.砼工程4.1混凝土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根据图纸设计的构件尺寸及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的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4.1-1所示图4.1-1混凝土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1)主要使用商品砼,零星砼采用现场机械搅拌,砼配合比由现场原材料取样送试验室试配后确定,现场施工时再根据测定的粗细骨料实际含水量,对试验室配比单作以调整。2)每次浇筑前商品砼资料齐全并符合要求,商品砼坍落度达到150-180mm。3)浇筑的顺序是根据后浇带部位划分好流水段进行顺序流水施工。4)浇砼前应做到:钢筋已作完隐检验收,符合设计要求。砼输送如使用托泵,泵管支架搭设完成,支架牢固可靠,并保证支撑件及其上的泵管不压钢筋及模板。支架支撑管件应独立设置,不能与模板支架或钢管连接。砼振捣器经检验试运转正。根据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要求已对班组进行过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5)绑筋期间基坑内所搭的暖棚,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可考虑作为砼浇筑及养护期间的遮雪、保温棚。在棚内均匀设置三处测温点记录棚内气温,掌握棚内与室外气温温差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措施。6)浇筑施工前模板内的泥土、木屑等杂物清除干净,如冬季钢筋或模板上若粘有冰雪及时清除。7)冬季砼拌合用水的加热。在搅拌机旁架一水箱,下边用煤生火加热,水温至6080即可,不宜超过80。但根据实际气温条件可加水至100,但水泥不能与热水直接接触。8)粗细骨料中若含冰雪冻块等及时清除,拌合砼的各项原材计量须准确。粗细骨料用手推车上料,磅秤称量,水泥以每袋50kg计量,水用砼搅拌机上的计量器计量。9)搅拌时采用石子水泥砂或砂水泥石子的投料顺序,避免80左右的热水与水泥直接接触,发生瞬凝现象,泵送防冻剂与骨料一同加入。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保证拌合物搅拌均匀。10)砼自搅拌机出料后及时输送至浇筑点,保证砼在入模时的温度不底于5(温度计实测)。若浇筑时实测砼的入模温度达不到5,可采取下列措施:继续提高拌合水的温度。在现场暖棚内靠近浇筑点的区域均匀设火炉生火加温。11)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振动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以防漏振。插点间距约40cm。振捣至砼表面出浆,不再泛气泡时即可。12)浇筑筏板砼时不需分层,一次浇筑成型,虚摊砼时比设计标高先稍高一些,待振捣均匀密实后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搓平即可。13)浇筑砼连续进行,若因非正常原因造成浇筑暂停,当停歇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时,接槎处按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应留直槎,继续浇筑砼前对施工缝处理方法为:先剔除接槎处的浮动石子,再摊少量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均匀撒开,然后浇筑砼,振捣密实。14)浇筑完的砼按标高线抹平(木抹子收面不少于二遍),砼初凝后立即用塑料薄模覆盖表面,然后再覆盖双层草帘保温,在草帘上再覆一层彩条布保护,养护期间根据测温情况再考虑是否在棚内生火炉加温。15)砼测温孔留设。测温孔的平面布置方案:基础梁沿长度方向每隔5m设一处,筏板按间距7m平行布置测温孔,孔深200mm,浇筑砼时在应设测温孔的位置每处埋置一根直径20PVC管,管上口略高于砼面,用软纸或棉纱塞实即可。4.2质量控制措施:1)相关工程还应符合本工程冬期施工措施的要求。2)各种原材料,如钢筋、水泥、外加剂等应有合格的产品质量证明资料,进场后取样试验,复试合格后再使用。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工程。砂、石要做骨料分析,选择合适的级配。石子含泥量不大于2%,砂含泥量不大于5%。 3)框架柱插筋在浇砼前应固定好位置,上口加固定箍筋与纵筋绑扎牢固,防止浇砼时柱主筋位移。4)浇砼时严禁随意踩踏、移动已绑好的板筋,钢筋工要派人随时检查钢筋的位置、保护层、骨架顺直、柱主筋位置,发现问题及时修理。5)砼开盘浇筑时,先组织技术人员对出盘砼的坍落度、和易性进行鉴定,调整至符合要求后再正式搅拌。以后随时检查砼的坍落度须符合要求。6)振捣砼时振捣棒严禁碰模板和钢筋。严禁使用振捣棒摊开砼。振捣应细致,密实。在纵、横梁交错处钢筋较密不易振捣时可采取如下措施:使用小直径的振捣棒,分层铺料;可先松开部分筏板上层附加筋,拨开,待砼振捣完成后再恢复移动过的钢筋位置。7)浇砼时经常观察模板及钢筋,看模板有无异常,支撑是否有松动,钢筋保护层、插筋位置有无变化。发现问题通知有关班组及时修正。8)砼表面标高的控制。浇砼前在模板边弹出砼表面标高平线,在柱插筋上标出高于砼上表面500mm的平线。砼摊料、抹面时据此拉线作为标高控制线。9)砼试块的留置。连续浇筑每超过200m3砼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采取与现场相同的条件养护。标养试块的28d抗压强度值及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等效28d抗压强度值均作为评定分析砼抗压强度的资料。10)砼养护期间的测温工作。砼内的养护温度每隔4h测一次。测时温度计在测温孔内留置的时间应不少于2min,测温孔上口密封严实,取出温度计后立即读数。暖棚内气温每天记录4次。考虑到所用防冻剂的适用温度为-50C-100C,计划砼内的养护温度在前3d不低于00C,以后至28d前不低于-30C。当实测出现稳定低于上述限值的养护温度时,立即在暖棚内均匀布置火炉加热,升高棚内气温至砼内的养护温度达到预计要求。第三节 砌体施工方案一.砌筑工程工艺流程图砌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图1-1 砌筑施工工艺流程二.材料的选则1)对进场的砖型号、规格、数量和堆放位置、次序等已进行检查、验收,能满足施工要求。应按不同规格和强度等级整齐堆放,堆垛上应设标志。堆放场应平整,并做好排水。2)根据施工图要求制定施工方案,绘好砌块排列图,选定砌块吊装路线、吊装次序和组砌方法。3)砌块基层已经清扫干净,并在基层上弹出纵横墙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其他尺寸线。如使用中型空心砌块时,在基层上画好第一层砌块分块线。4)立好皮数杆,复核基层标高。根据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以保证砌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三.砌筑施工技术与措施1)施工程序是:找平放线立皮数杆排列砌块拉线砌筑勾缝。2)砌筑前应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定出各层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并用1:2 水泥砂浆或C15 级细石混凝土找平。3)砌筑前应按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砌筑一般采用“披灰挤浆”,先用瓦刀在砌块底面的周肋上满披灰浆,铺灰长度为23mm,再在待砌的砌块端头满披头灰,然后双手搬运砌块,进行挤浆砌筑。4)砌筑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用反砌法(底面朝上)砌筑,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向一侧进行。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梁交错搭接。上下皮砌块要求对孔、错缝搭砌,个别不能对孔时,允许错孔砌筑,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5)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严实。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直灰缝不低于60%,不得用水冲浆灌缝。水平和垂直灰缝的宽度应为812mm。6)墙体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一般按一步脚手架高度控制)。如必须留槎应设直径4mm钢筋网片拉结。7)墙上预留孔洞、管道、沟槽和预埋件,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不得在砌好的墙体上凿洞。8)如需移动已砌好的空心砖,应清除原有砂浆,重铺新砂浆砌筑。9)在墙体下列部位,应用混凝土填实:底层室内地面以下砌体;楼板支承处如无圈梁时,板下一皮砌块;次梁支承处(宽不小于400mm,高不小于190mm)等。10)每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每砌完一楼层后,应校核墙体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在允许X围内的轴线及标高的偏差,应在楼板面上予以纠正。11)圈梁浇筑应先在底一皮砖上用C10 混凝土封底,然后再砌墙工作12)钢门、窗安装前,先将弯成Y 或U 形的钢筋埋入砌体墙体的灰缝中,每个门、窗洞的一侧设置二只,安装门窗时用电焊固定。木门窗安装,事先在砌体内埋190×190×190 内预埋浸沥青的木砖,四周用C15 细石混凝土填实,砌筑时砌在门窗洞的两侧,一般门洞用六块木砖,每个窗洞用四块木砖。13)在砌筑过程中,应采用“原浆随砌随收缝法”,先勾水平缝,后勾竖向缝。灰缝与砌块面要平整密实,不得出现丢缝、瞎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以避免墙面渗水和开裂,以利于墙面粉刷和装饰。14)砌体与混凝土柱或墙之间要用拉接筋连接,使两者连成整体。填充墙端部及拐角处设构造柱,并且构造柱间距小于等于2.5m。两侧与填充墙拉结,拉结筋26500 沿墙长贯通,构造柱纵筋锚入梁内。高度超过4m时,在门洞顶设一道圈梁。墙砌体上门窗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当洞口上方有承重梁底标高与门窗洞顶距离过近,放不下过梁时,可直接在梁下挂板。四.施工注意事项1)砌筑前,应绘好砌块排列图,选好吊装机具和吊装路线,确定吊装程序,编制工艺卡,这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避免施工混乱的重要环节。2)砌块的堆放应按吊装或砌筑顺序,分型号、规格垂直整齐堆放,并布置在起重设备的回转半径X围内,堆放数量应保证在半个楼层以上配套使用,以减少二次搬运,提高工效,避免停工待料。3)墙体内应尽量不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时,可用190×190×190mm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作为脚手眼。4)对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均匀程度等,应随时检查并校正。5)砂浆的强度等级和品种必须符合要求。砌筑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盛入灰槽(盆)内的砂浆如有泌水现象时,应在砌筑前重新拌和。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应分别在拌成后3h 和4h 内用完,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必须分别在2h 和3h 内用完。6)混凝土及砌筑砂浆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每一层楼或250m3的砌体,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至少制作两组(每组6 个)试块,每层楼每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至少制作一组(每组3 块)试块;7)空心砖墙应与框架中预埋的拉结筋连接,当填充墙砌至顶面最后一皮,与上部结构的接触处宜用实心小砌块斜砌楔紧。第四节装饰装修施工方案一装饰工程概述本工程装饰工程工作做法比较多,具体详见表1.1-1。表1.1-1 工程主要设计做法序号项目内容1门窗铝合金门窗、钢质门窗、断桥铝隔热铝合金中空玻璃门窗及幕墙等。2楼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地砖(玻化砖)、防滑地砖地面、环氧树脂自流平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等。3内墙面合成树脂乳液涂料、混合砂浆、保温墙面等。4踢脚水泥砂浆踢脚、地砖(玻化砖、釉面砖)踢脚、不锈钢防撞带。5顶棚矿棉吸音板吊顶、铝合金条板吊顶等。6外墙面真石漆、面砖等。二装饰工程施工组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隔墙砌筑完成,并经结构验收后,陆续安排装饰工程施工。(1)劳动力组织本工程装饰项目多,要求高,专业性强,我们将通过招标选择各专业施工队伍来分别完成各项装饰工程施工,选择管理好,技术素质高的砌筑抹灰、腻子涂料、吊顶、外檐门窗、内隔断等施工队伍。(2)机具组织在装饰工程施工期间所用的施工机械主要是一些电焊机、切割机、小型电动工具等,将由各分包队伍自行配备。总包方提供垂直运输机械:施工电梯、龙门架等,将在全企业调配落实。(3)分包队伍的组织与协调本工程内部精装修、手术室等专业性较强的也由业主另行招标。对业主分包、指定分包等,我们都将纳入总包管理之中,对进度、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提出明确要求,进行管理和监督实施。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协调会,协商解决多专业之间施工交叉的有关问题。为保证分包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提供方便和各类服务,并对其工作和行为负全部责任。(4)内外施工脚手架外檐装修病房楼采用吊蓝,吊篮采用外租,门诊医技楼采用落地式脚手架,外脚手架由总包方组织人员搭设,内施工用架采用部分活动脚手架,对施工高度较大可以塔设一部分脚手架。总包方对内外脚手架、吊篮等进行统一管理,搭设安装由有专业资质的队伍进行安装,经过验收后方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设专人进行管理,确保安全有效。(5)样板安排墙面、地面、顶棚等、各个分包队伍进场施工前,必须分别做好样板间、样板,样板经总包单位、监理、项目管理单位、业主等共同验收后,方可投入大面积施工。(6)现场交接、工序交接由总包单位组织各施工队伍进行现场交接、工序交接,对轴线、标高控制点进行复核、交接。每一支施工队伍进场时,与上一施工队伍对施工场地进行交接,并办理交接手续,由接收方对现场施工面安全、文明施工等负责。对上一道工序质量进行交接检查验收,并由双方及总包进行签字确认。根据工程需要对楼层轴线、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7)深化设计安排幕墙等需要深化设计的装饰项目,由各装饰专业分包进行深化设计,由总包组织相关专业进行协调、讨论,并报监理、管理单位、业主进行审核。(8)封样对需要进行封样的主要装饰材料进行封样,并设专门的封样室进行保管。(9)施工现场布置及用水用电装饰工程施工期间,各种装饰材料由总包单位统一规划堆放场地或库房,具体详见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布置。装饰工程施工用水、电,由总包单位统一组织布置。在每层留两台二级配电箱,由各施工队伍自带开关箱;沿临时用水主干管每层甩两接口,供各楼层施工用电。三楼地面工程施工方案3.1水泥砂浆楼地面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施工流程见图3.1-1 所示。图3.1-1 施工流程(2)控制要点控制要点见表3.1-1 所示。表3.1-1 控制要点序号项目控制要点1冲筋、贴灰饼墙面弹线标高,用1:2 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基层上做灰饼,大小约50mm见方,纵横间距约1.5m左右。如局部厚度薄于10mm时,应调整其厚度或将高出的局部基层凿去部分。2铺抹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找平后用木抹子搓揉压实,将砂眼、脚印等消除后,用靠尺检查平整度。待表面收水后,随即用铁抹子进行头遍抹平压实至起浆为止。如局部过干,可用茅柴帚稍洒水;如局部过稀,可均匀撒一层水泥砂来吸水,顺手用木抹子用力搓平,使互相混合。3二次压光在砂浆初凝后进行第二遍压光,用钢抹子边抹边压,把死坑、砂眼填实压平,使表面平整。要求不漏压,平面出光。4三次压光在砂浆终凝前进行三遍压光,抹子压光无抹痕时,用铁抹把前遍留下的抹纹全部压平压实压光,达到交活的程度为止。5养护视气温高低在面层压光交活24h 内,铺草袋覆盖,并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3.2石材楼地面铺贴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石材楼地面施工流程见图3.2-1所示。图3.2-1施工流程(2)控制要点:石材楼地面控制要点见表3.2-1所示。表3.2-1石材楼地面控制要点序号控制项目控制要点1材料要求磨光板面要平滑,磨光度符合要求,纹理排列要统一,所有板块外边缘切口平直,不能崩角崩边。平面不能有裂纹。长、宽度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误差不超过0.5mm。施工前应将混凝土垫层清扫干净,洒水湿润,找平。2操作过程1)石材板块在铺贴前,应做好切割和磨平处理。板材在铺贴前应先浸水湿润,阴干后备用。2)结合层与板材应分段同时铺贴,铺砌要先进行试铺,待合适后,将板材揭起,再在结合层上均匀撒布一层干水泥面并淋水一遍,正式铺贴。3)铺贴时板材要四角同时下落,并用橡皮锤敲击平实,要求四角平整,纵横间隙缝对齐。铺贴的板材应平整,线路顺直,镶嵌正确。板材间与结合层以及在墙角、镶边和靠墙、柱处均应紧密贴合,不得有空隙。4)板材之间,接缝应严密,缝隙宽度不应大于1mm 或按设计要求确定。面层铺贴完后,其表面应进行养护并加以保护。3.3地砖楼地面铺贴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施工流程见图3.3-1所示。图3.3-1施工流程(2)控制要点地砖楼地面控制要点见表3.3-1所示。表3.3-1地砖楼地面控制要点序号控制项目控制要点1地面处理铺贴地面砖前,应先挂线检查并掌握楼地面垫层的平整度。对地面基体表面应进行清理,并用清水冲洗地面。基层表面应提前一天浇水浸润。2铺贴养护1)铺设砖面层下的基层表面要求坚实、平整,不允许有施工质量通病现象,并应清扫干净。在铺贴前,对砖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等应进行预选,并事先在水中浸泡后晾干待用。2)铺面砖应紧密、坚实,砂浆要饱满。严格控制面层的标高,并注意检测泛水。面砖的缝隙宽度:当紧密铺贴时不宜大于1mm;当虚缝铺贴时一般为510mm。砖面层铺贴24h 内,应及时清理面层的水泥,并做好砖面层的养护和保护工作。3示意图3.4PVC 楼地面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PVC 楼地面施工流程见图3.4-1所示。图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