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讲解.doc

    • 资源ID:3919100       资源大小:264.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讲解.doc

    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承压设备受压元件的制造检测中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和管子-管板角焊缝的射线检测。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金属材料包括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本规程规定的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三级: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承压设备的有关支承件和结构件的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规程中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NB/T470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1533-2011 标准对数视力表GBZ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1924-1989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GB/T12604.2-2005 无损检测术语 射线检测HB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象质计JB/T7902-2006 线型象质计JB/T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3、一般要求射线照相检验的一般要求除应符合NB/T47013.1-2015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3.1 射线检测人员3.1.1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按GB11924的规定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3.1.2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2 射线胶片3.2.1 射线胶片系统分为6类,即C1、C2、C3、C4、C5、C6类。C1为最高类别,C6为最低类别。胶片系统的特性指标和常见牌号胶片所属的胶片系统类别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3.2.2 A级和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C5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C4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3.3 观片灯3.3.1 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GB/T19802的有关规定。3.3.2 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3.4 黑度计(光学密度计)3.4.1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3.4.2 黑度计首次使用前应进行核查,以后至少每六个月应进行一次核查,形成核查报告。在工作开始时或连续工作超过8h 后应在拟测量黑度范围内选择至少两点进行检查。3.5 增感屏射线检测一般应使用金属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金属增感屏应满足JB/T5075的要求,增感屏应完全干净、抛光和无纹道。增感屏的选用应符合表1的规定。3.6 象质计3.6.1 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或孔型像质计测定。通用线型像质计和等径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 7902 的规定,孔型像质计型号和规格应满足GB/T 23901.2 的规定3.6.2 象质计的材料、代号和不同材料的象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1 增感屏的材料和厚度射线源材料前屏后屏中屏厚度,mm厚度,mm厚度,mmX射线(100KV)铅不用或0.030.03X射线(100150KV)铅0.020.100.020.152×0.022×0.10X射线(150250KV)铅0.020.150.020.152×0.022×0.10X射线(250500KV)铅0.020.20.020.22×0.022×0.101) 如果AB、B级使用前屏小于或等于0.03 mm厚的真空包装胶片,应在工件和胶片之间加0.07mm0.15 mm厚的附加铅屏。2) 双片透照技术应增加使用中屏。表2 不同材料的象质计适用的材料范围象质计材料代号Fe象质计材料碳钢或奥氏体不锈钢适用材料范围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3.7 射线检测设备3.7.1 射线检测设备应能满足检测对象要求,且应是按检测设备自检操作规程检定合格的设备。3.7.2 现有设备及其透照厚度范围见表3。表3 射线设备及其透照厚度范围制造地型 号有效焦点尺寸(mm)穿透范围(mm)丹东XXG20051.5×1.52T28mm3.8 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3.8.1 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3.8.2 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射线检测。3.9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3.9.1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有关标准及设计图样规定。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一般应采用AB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对重要设备、结构、特殊材料和特殊焊接工艺制作的焊接接头,可采用B级技术进行检测。3.9.2 由于结构、环境条件、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要求时,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在采取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的前提下,若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达到了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规定,则可认为按AB级(或B级)射线检测技术进行了检测。3.9.3 承压设备在用检测中,由于结构、环境、射线设备等方面限制,检测的某些条件不能满足AB级射线检测技术的要求时,经合同双方商定,在采取有效补偿措施(例如选用更高类别的胶片)后可采用A级技术进行射线检测,但应同时采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补充检测。3.10 辐射防护3.10.1 放射卫生防护应符合GB18871、GBZ117、GBZ132的有关规定。3.10.2 现场进行X射线照相检测时,应按GBZ11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4、详细要求4.1 透照布置4.1.1 透照方式应根据工件的特点和技术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透照方式。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应选用单壁透照方式,在单壁透照不能实施时才允许采用双壁透照方式。射线检测透照人员应严格按工艺卡规定执行。4.1.2 透照方向透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并应与工件表面法线重合,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4.1.3 一次透照长度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 进行控制。不同级别射线检测技术和不同类型对接焊接接头的透照厚度比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允许的透照厚度比K射线照相技术级别A级,AB级B级纵向焊接接头K1.03K1.01环向焊接接头K1.11)K1.061)对100mmD0400mm的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包括曲率相同的曲面焊接接头),A级、AB级允许采用K1.2。4.1.4 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的透照布置小径管采用双壁双影透照布置,当同时满足下列两条件时应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T(壁厚)8mm;g(焊缝宽度)Do /4椭圆成像时,应控制影像的开口宽度(上下焊缝投影最大间距)在1 倍焊缝宽度左右。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椭圆成像有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4.1.5 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的透照次数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100检测的透照次数: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时,当T/D00.12时,相隔900透照2次。当T/ D00.12时,相隔1200或600透照3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1200或600透照3次。4.2 射线能量4.2.1 在保证穿透力的前提下,X 射线照相应选用较低的管电压。在采用较高管电压时,应保证适当的曝光量。图1 规定了不同材料、不同透照厚度允许采用的最高射线管电压。4.2.2对截面厚度变化大的承压设备,在保证灵敏度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超过图1 规定的射线管电压。但对钢、铜及铜合金材料,管电压增量不应超过50kV;对钛及钛合金材料,管电压增量不应超过40kV。说明:1铜及铜合金;2钢;3钛及钛合金;4铝及铝合金。图1 不同透照厚度允许的射线最高透照管电压4.3 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最小距离4.3.1 所选用的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f应满足下述的要求: A级射线检测技术: f7.5d·b2/3AB级射线检测技术:f10 d·b2/3B级射线检测技术: f15 d·b2/3注 b:工件至胶片的距离d:有效焦点尺寸。其尺寸按以下规定计算:正方形焦点d为边长;长方形焦点d为长和宽的平均值,椭圆形焦点d为长轴、短轴的平均值;圆形焦点d为其直径。附录B提供了典型材料规格焊缝透照的焦矩参考值。4.3.2 采用源在内单壁透照方式时,只要得到的底片质量符合4.11.2和4.11.3的要求,f值可以减小,但减小值不应超过规定值的20%。4.4 曝光量X射线照相,当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的推荐值为:A级和AB级射线检测技术不小于15mA·min;B级不小于20mA·min。当焦距改变时可按平方反比定律对曝光量的推荐值进行换算。4.5 曝光曲线4.5.1 对每台在用的射线设备均应作出经常检测材料的曝光曲线,依据曝光曲线确定曝光参数。4.5.2 制作曝光曲线所采用的胶片、增感屏、焦距、射线能量等条件和底片应达到的灵敏度、黑度等参数均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4.5.3 对使用中的曝光曲线,每年至少应校验一次。射线设备更换重要部件或经较大修理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校验或重新制作。4.6 无用射线和散射线屏蔽4.6.1 应采用金属增感屏、铅板等适当措施,屏蔽散射线和无用射线,限制照射场范围。4.6.2 对初次制定的检测工艺或使用中检测工艺的条件、环境发生改变时,应进行背散射防护检查。检查背散射防护的方法是,在暗盒背面贴附“B”铅字标记,一般B铅字的高度为13mm、厚度为1.6mm,按检测工艺的规定进行透照和暗室处理。若在底片上出现黑度低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不够,应增大背散射防护铅板的厚度。若底片上不出现“B”字影像或出现黑度高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符合要求。在背散射轻微或后增感屏足以屏蔽背散射线的情况下,可不使用背散射防护铅板。4.7 像质计的使用4.7.1 像质计一般应放置在工件源侧表面焊缝的一端(在被检区长度的1/4左右位置)金属丝应横跨焊缝,细丝置于外侧。当一张胶片上同时透照多条焊缝时,像质计应放置在透照区最边缘的焊缝处。4.7.2 像质计放置原则a)单壁透照规定像质计放置在源测,双壁单影透照规定像质计放置在胶片测。双壁双影透照规定像质计可放置在源测,也可放置在胶片测。b)单壁透照中,如果像质计无法放置在源测,允许放置在胶片测。c)单壁透照中像质计放置在胶片测时应做对比试验。对比试验方法是在射线源测和胶片测各放一个像质计,用与工件相同的条件透照,测定出像质计放置在源测和胶片测的灵敏度差异,以此修正应识别像质计丝号,以保证实际透照的底片灵敏度符合要求。d)当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时,应在像质计上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作为标记,F标记的影像应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底片上,且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4.7.3 原则上每张底片上都应有像质计的影像。当一次曝光完成多张胶片照相时,使用的像质计数量允许减少但应符合以下要求:4.7.4 小径管可选用通用线型像质计或专用(等径金属丝)像质计,金属丝应横跨焊缝放置。 4.7.5如果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允许,不同厚度或材料类型不同的部位应分别采用与被检材料厚度或类型相匹配的像质计,并分别放置在焊接接头相对应部位。4.7.6 如底片黑度均匀部位(一般是邻近焊缝的母材金属区)能够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连续金属丝影像时,则认为该丝是可识别的。专用像质计至少应能识别两根金属丝。使用阶梯孔型像质计时,底片上能够识别的最小孔的编号即为像质计灵敏度值,当同一阶梯上含有两个孔时,则两个孔都应在底片上可识别。4.8 标记4.8.1 透照部位的标记由识别标记和定位标记组成。标记一般由适当尺寸的铅(或其他适宜的重金属)制数字、拼音字母和符号等构成。4.8.2 识别标记一般包括:焊工编号、焊口编号、部位编号和透照日期。返修后的透照还应有返修标记,扩大检测比例的透照应有扩大检测标记。4.8.3 定位标记一般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中心标记指示透照部位区段的中心位置和分段编号的方向,一般用十字箭头“ ”表示。搭接标记是连续检测时的透照分段标记,可用符号“”或其他能显示搭接情况的方法表示。4.8.4 标记一般应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的部位。所有标记的影像不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透照日期焊工编号××××××××××××××××××××规格××××××××××焊口号及片位号、特殊标识号4.8.5 双壁双影透照法,分段透照法像质计和识别标记摆放位置见图1、2所示。对比试块图1 双壁双影像质计和识别标记的布置图透照日期 ××××××××××××××××××××××××焊工编号对比试块×××××××××× 规格焊口号及片位号、特殊标识号图2 分段透照像质计和识别标记的布置图4.8.6内外焊缝余高均磨平的情况,底片上不能直接正确测定和区别检测区位置和宽度时,应采用适当的定位标记(如采用铅质窄条)进行标识。4.8.7允许采用预曝光方式获得相关识别标记,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根据射线底片上的预曝光识别标记能追踪到工件的相应被检区域,并应采取有效屏蔽措施保证放置识别标记以外的区域不4.9 胶片处理4.9.1 胶片处理一般应按胶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可采用自动冲洗或手工冲洗方式处理,推荐采用自动冲洗方式处理。 原则上应采用胶片厂家生产或推荐的冲洗配方或药剂,在按GB/T 19384.2经比较试验证明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其他厂家的配方或药剂。手工冲洗和自动冲洗胶片宜在曝光后8h 之内完成,最长不得超过24h。4.9.2 底片质量检验暗室处理后的底片硫代硫酸盐离子的浓度一般应低于0.050g/m2。底片上硫代硫酸盐离子的浓度测量可参考JB/T47013.2附录J 的要求执行,测量结果应记录。检验的频率由检测方确定,但在此期间暗室处置条件应保持不变。如果检验发现,硫代硫酸盐离子浓度大于0.050 g/m2,应采取以下行动:a) 停止暗室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b) 重新核查定影和冲洗工序验证的符合性;c) 重新处置所有含有缺陷的底片。4.9.3 灰雾度测量本部分规定的灰雾度意义指未经曝光的胶片经暗室处理后的总黑度(乳胶+片基),胶片灰雾度应不超过0.3。灰雾度应针对不同时间购进的每一批胶片进行测量,从某一批(同时采购规格不计的胶片)中抽一样品与焊缝底片相同暗室处理条件下处理后进行灰雾度测量,当某一批次的胶片使用期限超过6个月时,应至少每6 个月测量一次4.10 评片要求4.10.1 评片一般应在专用的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应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暗且柔和。4.10.2 评片人员在评片前应经历一定的暗适应时间。从阳光下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一般为5min10min;从一般的室内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应不少于30s。4.10.3 评片时,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30cd/。b)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10cd/。4.10.4 底片评定范围的宽度一般为焊缝本身及焊缝两侧5mm宽的区域。4.11 底片质量4.11.1 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4.11.2 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A级: 1.5D4.5; AB级: 2.0D4.5; B级: 2.3D4.5。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B级最低黑度可降至2.0。双胶片透照技术,双底片叠加观察评定,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 应符合2.7D4.5 的规定。注1:双底片叠加评定时,黑度范围超过4.5 的局部区域,如果单底片黑度范围符合上述 的规定时,可以对该区域进行单底片评定。注2:采用分类相同的胶片时,在有效评定区内每张底片上相同点测量的黑度的差应不超过0.5。注3:用于双底片叠加评定的任何单底片的黑度应不低于1.3。注4:应同时观察、分析和保存每张底片.对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4.5的底片,如有计量检定报告证明观片灯在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能够满足4.10.3的要求,允许进行评定。4.11.3 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单壁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时应符合表6的规定;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时应符合表7的规定;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胶片侧时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6 像质计灵敏度值(单壁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应识别丝号(丝径,mm)公称厚度(T)范围,mmA级AB级B级18(0.063)2.517(0.080)2.02.54.016(0.100)2.02.03.54615(0.125)2.03.53.55.06814(0.160)3.55.05.0781213(0.20)5.07710122012(0.25)7101015203011(0.32)10151525303510(0.40)1525253235459(0.50)2532324045658(0.63)32404055651207(0.80)405555851202006(1.00)5585851502003505(1.25)851501502503504(1.60)1502502503503(2.00)2503503502(2.50)350表7 像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源侧)应识别丝号(丝径,mm)透照厚度范围,mmA级AB级B级18(0.063)2.517(0.080)2.02.54.016(0.100)2.02.03.04615(0.125)2.03.03.04.56914(0.160)3.04.54.5791513(0.20)4.57711152212(0.25)7111115223111(0.32)11151522314010(0.40)1522223240489(0.50)2232324448568(0.63)324444547(0.80)4454表8 像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像质计置于胶片侧)应识别丝号(丝径,mm)透照厚度范围,mmA级AB级B级18(0.063)2.517(0.080)2.02.54.016(0.100)2.02.03.54615(0.125)2.03.53.55.561214(0.160)3.55.55.511121813(0.20)5.5111117183012(0.25)11171726304211(0.32)17262639425510(0.40)2639395155709(0.50)39515164701008(0.63)516464851001807(0.80)6485851251803006(1.00)851251252253005(1.25)1252252253754(1.60)2253753753(2.00)3754.11.4 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痕、斑纹等伪缺陷影像。4.11.5在采用双胶片叠加观察评定时,如果其中一张底片存在轻微伪缺陷或划伤,在能够识别和不妨碍底片评定的情况下,可以接受该底片。4.12底片保存底片保存条件至少应符合按档案文件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胶片制造商的建议和要求.5、承压设备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5.1 范围本条规定适用于厚度400mm,材质为钢、镍及镍基合金制,以及厚度为80mm,铜及铜合金制承压设备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双面熔化焊对接焊缝、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焊缝,以及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5.2 缺陷类型对接焊接接头中的缺陷按性质可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和圆形缺陷共五类。5.3 质量分级依据根据对接接头中存在的缺陷性质、数量和密集程度,其质量等级可划分为、级。5.4 质量分级一般规定5.4.1 I级对接焊接接头内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形缺陷。5.4.2 级和级对接焊接接头内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5.4.3 对接焊接接头中缺陷超过级者为级。5.4.4 当各类缺陷评定的质量级别不同时,以质量最差的级别作为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5.5 圆形缺陷的质量分级5.5.1 圆形缺陷用圆形缺陷评定区进行质量分级评定。圆形缺陷评定区为一个与焊缝平行的矩形,其尺寸见表9。圆形缺陷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区域。表9 缺陷评定区(mm) 母材公称厚度T2525100100评定区尺寸10×1010×2010×305.5.2 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或与圆形缺陷评定区边界线相割的缺陷均应划入评定区内。将评定区内的缺陷按表10的规定换算为点数,按表11的规定评定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表10 缺陷点数换算表缺陷长径,mm112233446688缺陷点数1236101525表11 各级别允许的圆形缺陷点数评定区(mm×mm)10×1010×2010×30母材公称厚度T,mm1010151525255050100100级123456级369121518级61218243036级缺陷点数大于级或缺陷长径大于T/2注:当母材公称厚度不同时,取较薄板的厚度。5.5.3 由于材质或结构等原因,进行返修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的对接焊接接头,各级别的圆形缺陷点数可放宽1 2点。5.5.4 对致密性要求高的对接焊接接头,底片评定人员应考虑将圆形缺陷的黑度作为评级的依据。通常将黑度大的圆形缺陷定义为深孔缺陷,当对接焊接接头存在深孔缺陷时,其质量级别应评为级。5.5.5 当缺陷的尺寸小于表12的规定时,分级评定时不计该缺陷的点数。质量等级为级对接焊接接头和母材公称厚度T5mm的级对接焊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个,超过时对接焊接接头质量等级应降低一级。表12 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mm)母材公称厚度T缺陷长径250.525500.7501.4%T5.6 条形缺陷的分级评定条形缺陷按表13的规定进行分级评定。表13 各级对接接头允许的条形缺陷长度(mm)级别单个条形缺陷最大长度一组条形缺陷累计最大长度不允许存在T/3(最小可为4)且20在长度为12T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相邻缺陷间距不超过6L的任一组条形缺陷的累计长度应不超过T,但最小可为42T/3(最小可为6)且30在长度为6T的任意选定条形缺陷评定区内、相邻缺陷间距不超过3L的任一组条形缺陷的累计长度应不超过T,但最小可为6大于级注:1、L为该组条形缺陷中最长缺陷本身的长度;T为母材公称厚度,当母材公称厚度不同时取较薄板的厚度值。2、条形缺陷评定区是指与焊缝方向平行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矩形区,T25mm,宽度为4mm;25mmT100mm,宽度为6mm;T100mm,宽度为8mm。3、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条形缺陷处于同一直线上、且相邻缺陷的间距小于或等于较短缺陷长度时,应作为1个缺陷处理,且间距也应计入缺陷的长度之中。5.7 综合评级5.7.1 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时,应进行综合评级。5.7.2 综合评级的级别如下确定:对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分别评定级别,将两者级别之和减一作为综合评级的质量级别。6、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质量分级6.1 范围本条规定适用于壁厚T2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制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的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6.2 缺陷类型对接焊接接头中的缺陷按性质可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圆形缺陷、根部内凹、根部咬边共七类。6.3 质量分级依据根据对接焊接接头中存在的缺陷性质、数量和密集程度,其质量等级可划分为、级。6.4 质量分级的一般规定6.4.1 级对接焊接接头内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根部内凹、根部咬边。6.4.2 级和级对接焊接接头内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双面焊以及加垫板单面焊中的未焊透。6.4.3 对接焊接接头中缺陷超过级者为级。6.4.4 当各类缺陷评定的质量级别不同时,以质量最差的级别作为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级别。6.5 圆形缺陷的分级评定按5.5的规定进行质量分级评定。但对小径管缺陷评定区取10mm×10mm。6.6 条形缺陷的分级评定按5.6的规定进行质量分级评定。6.7 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未焊透缺陷的分级评定管外径D0100mm时,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未焊透缺陷按表14的规定进行质量分级评定。管外径D0100mm的小径管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未焊透缺陷按表15的规定进行质量分级评定。管外径D0100mm的管子未焊透深度可采用一般对比试块(型)进行测定。管外径D0100mm的小径管的未焊透深度可采用小径管专用对比试块(A或B型)进行测定。测定时,对比试块应置于靠近被测未焊透缺陷附近部位。表14 管外径D0100mm时不加垫板单面焊未焊透的分级级别未焊透最大深度,mm单个未焊透最大长度,mm(T为壁厚)未焊透累计长度,mm与壁厚的比最大值不允许10%1.0T/3(最小可为4)且20在任意6T长度区内应不大于T(最小可为4),且任意300长度范围内总长度不大于3015%1.52T/3(最小可为6)且30在任意3T长度区内应不大于T(最小可为6),且任意300长度范围内总长度不大于40大于级者注:对断续未焊透,以未焊透本身的长度累计计算总长度。表15 管外径D0100mm时不加垫板单面焊未焊透的分级级别未焊透最大深度,mm未焊透总长度与焊缝总长度的比与壁厚的比最大值不允许10%1.010%15%1.515%大于级者注:对断续未焊透,以未焊透本身的长度累计计算总长度。6.8 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的分级评定管外径D0100mm时,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缺陷按表16的规定进行质量分级评定。管外径D0100mm的小径管不加垫板单面焊的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缺陷按表17的规定进行质量分级评定。管外径D0100mm的管子和容器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深度可采用一般对比试块(型)进行测定。管外径D0100mm的小径管的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深度可采用小径管专用对比试块(A或B型)进行测定。测定时,对比试块应置于管的源侧表面、靠近被测根部内凹或根部咬边缺陷附近部位。表16 外径D0100mm时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的分级级别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最大深度,mm根中内凹和根部咬边累计长度,mm与壁厚的比最大值不允许15%1.5在任意3T长度区内不大于T;总长度不大于10020%2.0大于级者注:对断续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以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本身的长度累计计算总长度。表17 外长径D0100mm时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的分级级别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最大深度,mm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最大总长度与焊缝总长度的比,mm与壁厚的比最大值不允许15%1.530%20%2.030%大于级者注:对断续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以根部内凹和根部咬边本身的长度累加计算总长度。6.9 综合评级在条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时,应进行综合评级。对各类缺陷分别评定级别,取质量级别最低的级别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当各类缺陷的级别相同时,则降低一级作为综合评级的级别。 7、射线检测记录、报告、底片保存7.1 应按照现场操作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检测过程的有关信息和数据。射线检测记录除符合NB/T47013.1 的规定外,还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制造单位、检测单位或委托单位;b) 被检工件:坡口型式、焊接方法;c) 检测设备:射线源尺寸(或有效焦点尺寸);d) 检测工艺参数:检测技术等级、透照布置、胶片(牌号及其分类等级)、增感屏(类型、数量和厚度)、像质计、滤光板、背散射屏蔽铅板、射线能量、曝光量或透照时间、射线源与胶片的相对关系、射线源与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胶片之间的距离、暗室处理方式和条件等;e) 底片评定:底片黑度、底片像质计灵敏度、缺陷位置和性质;f) 操作指导书工艺验证情况(必要时);g) 检测结果及质量分级;h) 编制、审核人员及其技术资格;i) 其他需要说明或记录的事项。7.2 应依据检测记录出具检测报告。射线检测报告除符合NB/T 47013.1 的规定外,还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 制造单位、检测单位或委托单位;b) 被检工件:坡口型式、焊接方法;c) 检测设备:射线源尺寸(或有效焦点尺寸);d) 检测工艺参数:检测技术等级、透照布置、胶片(牌号及其分类等级)、增感屏(类型、数量和厚度)、像质计、滤光板、背散射屏蔽铅板、射线能量、曝光量或透照时间、射线源与胶片的相对关系、射线源与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工件受检部位射线源侧表面与片之间的距离、暗室处理方式和条件等;e) 底片评定:底片黑度、底片像质计灵敏度、缺陷位置和性质。7.3 底片保存条件至少应符合按档案文件管理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胶片制造商的建议和要求。8、检测工艺卡 检测工艺卡是本规程的补充,对具体检测的工件,其具体工艺参数按工艺卡执行。附录B为编制工艺卡的具体参数提供了参考。现场遇到的但工艺卡未列入的钢焊缝也可参照执行。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特征指标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主要特性指标见表A.1。表A.1 胶片系统的主要特性指标胶片系统类别梯度最小值 (Gmin)颗粒度最大值(D)max(梯度/颗粒度)最小值(G/D)minD=2.0D=4.0D=2.0D=2.0C14.57.50.018300C24.37.40.020230C34.16.80.023180C44.16.80.028150C53.86.40.032120C63.55.00.039100注:表中的黑度均指不包括灰雾度的净黑度。附录B钢焊缝透照(AB级)工艺参数参考值(NB/T47013-2015)序号材料规格项目射线机透照方式透照厚度(mm)透照参数(管电流为5mA)柯达AA400(C5)象质丝号(线径,mm)透照次数(胶片规格/次)备 注定向周向焦距F (mm)管电压(KV)曝光时间(分)前后屏Pb(mm)背衬Pb(mm)1管720×8双壁单影16872235±540.020.15213(0.20)片侧5(2×300×80)K=1.12管630×8双壁单影16782230±540.020.15213(0.20)片侧5(2×240×80)K=1.13管529×7双壁单影146812

    注意事项

    本文(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按NBT47013修订)讲解.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