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史及检查精要课件.ppt
妇科病史及检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朱 琳,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是妇科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体格检查既包括妇科检查,也包含全身各系统的检查。,病史采集技能 采集病史时,医师要真诚、耐心和具有同情心,必要时以启发或询问的方式调整或集中患者诉说内容。避免暗示和主观臆测。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对不能口述的危重患者可询问其家属或亲友;遇病情危重者在初步了解病情后要立即抢救,外院转诊者,应获取病情介绍。,一 妇科病史,病史内容 1.一般项目 2.主诉 围绕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发生和经过的时限。通常不超过20字。主诉一般采用症状学名称。,第一节 妇科病史,3.现病史 原则上包括以下7个方面:1).起病时间与情况 2).主要症状特点 3).伴随症状 4).诊治经过 5).一般情况 6).与疾病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7).与本次发病有关的过去发病情况及其治疗经过,第一节 妇科病史,4.既往史 5.月经史 6.婚育史 7.个人史 8.家族史,第一节 妇科病史,第二节 体 格 检 查,包括全身检查、腹部检查和盆腔检查。(一)全身检查(二)腹部检查 视诊;扪诊;叩诊;听诊。(三)盆腔检查 又称妇科检查。盆腔检查范围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宫体及两侧附件,1.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应解净小便,必要时导尿排空膀胱。大便充盈者应在排便或灌肠后检查。妇科检查室温度要适中,环境要寂静。取膀胱截石位。置于患者臂部下面的垫单(纸或塑料纸)应是一次性使用,以免交叉感染。检查前告知患者盆腔检查可能引起不适,不必紧张。检查时动作要轻柔。,第二节 体 格 检 查,避免在月经期作盆腔检查。若为阴道异常流血,应先消毒外阴,并使用无菌器械和手套,以防感染。对无性生活史患者禁作阴道窥器或双合诊检查,应行直肠-腹部扪诊。必须行双合诊时应征得患者与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男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须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以减轻患者的紧张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对疑有子宫或附件病变的腹壁肥厚或高度紧张患者,若盆腔检查不能清楚了解子宫及附件情况时可行B型超声检查,必要时可在麻醉下进行盆腔检查。,第二节 体 格 检 查,(1)外阴部检查(2)阴道窥器检查 1)检查阴道 2)检查宫颈(3)双合诊 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1)子宫检查:应了解子宫大小、形状、位置、质地和活动度。2)附件检查:正常生育期卵巢偶可扪及。正常输卵管不能扪及。绝经后妇女卵巢不应扪及,若能扪及应进一步检查。(4)三合诊:即腹部、肠道、直肠联合检查。(5)直肠-腹部诊:适用于无性生活史、阴道闭锁或其他原因不宜行双合诊的患者。,第二节 体 格 检 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3.记录外阴:发育情况,婚产式(未婚式、已婚未产式或经产式),有异常时应详加描述。阴道:是否通畅,粘膜情况,分泌物量、色、性状,以及有无臭味。宫颈:大小、硬度,有无糜烂、撕裂、息肉、腺囊肿、有无接角性出血、举痛等。宫体:位置、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举痛等。附件:有无块物、增厚或压痛。若扪及块物,记录其位置、大小、硬度、表面光滑与否,活动度,有无压痛以及与子宫及盆腔关系。左右分别记录。,第二节 体 格 检 查,第三节 妇科常见症状及体征的鉴别要点,妇科常见症状包括阴道流血,异常白带,下腹部肿块、下腹痛及外阴瘙痒。,一 阴道流血,病 因 1.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 包括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能有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月经间期子宫出血。2.病理性妊娠 常见有流产、异位妊娠以及滋养细胞疾病等。3.内生殖器炎症 有阴道炎、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炎等。4.生殖器肿瘤 子宫肌瘤是引起阴道流血的良性肿瘤,其他多为恶性肿瘤,如阴道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及具有分泌雌激素功能的卵巢肿瘤所致。5.外伤、异物。6外源性性激素。7.某些全身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盆血以及肝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有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1)经量增多: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此型流血多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或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关。(2)月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来潮的中期,常34日,出血量少于月经血量,此类称排卵期出血。(3)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可见于排卵性月经失调或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出现类似情况。,一 阴道流血,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2.不规律阴道流血:多见于无排卵性功血,也见于子宫内膜内膜癌、宫颈癌。3.接触性出血:性交后或阴道检查出现的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可多可少,常见于急性宫颈炎、早期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粘膜下肌瘤。4.停经后阴道流血:首先考虑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或滋养细胞疾病等;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妇女,应考虑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于后者应先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5.阴道出血伴白带增多: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粘膜下肌瘤伴感染、宫颈息肉。,一 阴道流血,6.绝经后阴道流血:一般流血量较少,首先应考虑子宫内膜癌,也可见于老年性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等。7.外伤后阴道流血,二 异常白带,女性阴道内常有少量分泌液,主要由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腺体分泌物等混合而成,称为白带。病 因1.炎症2.肿瘤3.腺体分泌增加4.异物刺激5.激素及计划生育措施。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灰黄色或黄白色泡沫稀薄白带为滴虫阴道炎的特征多伴外阴瘙痒。2、凝乳块或豆渣样白带为念珠菌阴道炎的特征多伴外阴奇痒或灼痛。,3、灰白色匀质分泌物 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征。有鱼腥味,可伴有外阴瘙痒或灼痛。4、透明粘性分泌物 外观与正常白带相似,但量显著增加。可考虑慢性宫颈炎、卵巢功能失调。偶见于宫颈高分化腺癌或阴道腺病等。5、脓性分泌物 色黄或黄绿,质稠伴臭味,为细菌感染所致可见于急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管炎、宫颈癌或阴道癌并发感染、宫腔积脓、阴道内异物等。6、血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中混有血液,量多少不一,可由重度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癌、子宫内膜癌、子宫粘膜下肌瘤或输卵管癌所致。放置宫内节育器也可引起血性分泌物。,7、水样白带量多、持续、淡乳白色,常伴有奇臭味。多见于宫颈管腺癌、晚期宫颈癌、阴道癌或子宫粘膜下肌瘤伴感染。间歇性排出清澈、黄红色液体,应考虑输卵管癌的可能。8、白带伴有尿液、粪液见于尿瘘、粪瘘。,三 下腹部肿块,女性下腹部肿块可来自子宫及附件、肠道、腹膜后、泌尿系统及腹壁组织。原因:1、功能性如妊娠子宫、卵巢非赘生性囊肿。2、炎症性如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3、阻塞性如下生殖道闭锁致宫腔、阴道积血。4、肿瘤性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5、其他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一)下腹部正中包块1、妊娠子宫若同时伴阴道流血且子宫增大迅速者应怀疑葡萄胎。2、子宫肿瘤子宫肌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子宫体肿瘤。,三 下腹部肿块,3、子宫腺肌病子宫均匀性增大、质硬,不超过12周妊娠大小,常伴进行性痛经。4、子宫畸形双子宫或残角子宫于子宫一侧扪及与之对称或不对称的包块。5、子宫阴道积血、积脓处女膜闭锁或阴道横隔使经血潴留,青春期无月经来潮,但有周期性下腹痛及下腹包块。老年妇女可因宫腔积腔致子宫增大。(二)附件区包块1.囊性肿块 一般为良性。如短期内增大应排除恶性可能。(1)活动性囊性肿块:位于子宫侧旁,边界清楚,囊壁薄、光滑,无触痛的肿块,一般为卵巢肿块。囊肿壁无乳头,直径6cm,增大缓慢或停滞,于月经净后略有缩小的肿块多为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囊肿壁有或无乳头,直径6cm,有增大趋势的肿块则多为卵巢赘生性囊肿。囊肿在短期内增大明显者应考虑卵巢恶性肿瘤可能。肿块有明显触痛,且患者有短期停经后阴道少量流血及腹痛史,应考虑输卵管妊娠。,(2)固定性囊性肿块:囊肿张力大、伴压痛者,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包块压痛明显伴发热,多为附件炎性包块,脓肿或盆腔结核性包块;右下腹包块,有明显压痛伴发热,兼有转移性下腹痛史则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能性大。,2、囊实性包块(1)活动性囊实性包块:无症状者多见于卵巢肿瘤。(2)固定性囊实性包块:伴腹水、肿块表面可扪及结节者多为卵巢恶性肿瘤;若肿块压痛明显,伴发热,亦应考虑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积脓。3.实性肿块 首先要排除恶性可能(1)活动性实性肿块:多为子宫浆膜下肌瘤或卵巢肿瘤。(2)固定性实性肿块:肿块固定于子宫侧旁、表面不规则、尤其是盆腔内可扪及其他结节、伴有腹水或胃肠道症状者多为卵巢恶性肿瘤。,三 下腹部肿块,四 下腹痛,(一)病因1.急性下腹痛(1)腹腔内出血异位妊娠流产、破裂,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子宫肿瘤穿透宫壁、子宫穿孔。(2)急性炎症 急性输卵管炎、急性性子宫肌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盆腔腹膜炎、输卵管卵巢积脓。(3)肿瘤并发症卵巢肿瘤蒂扭转、破裂,浆膜下子宫肌瘤蒂扭转、子宫肌瘤红色变性。(4)其他如附件扭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2.慢性下腹痛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晚期恶性肿瘤、术后盆腔粘连、残留卵巢综合征、宫颈或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异位等。,四 下腹痛,(二)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急性下腹痛 起病急,疼痛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及发热等症状。(1)下腹痛伴停经史常伴有阴道流血,此类急性下腹痛多与病理妊娠有关。下腹正中阵发性坠痛多为子宫收缩所致,多见于流产、早产等。一侧下腹突然撕裂样锐痛常由异位妊娠破裂所致。(2)下腹痛伴休克应考虑腹腔内出血。常见于异位妊娠破裂、黄体破裂等,后者无停经史。开始时腹痛位于一侧,伴有肛门坠胀感,内出血血液刺激膈肌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3)下腹痛伴发热由炎症所致见于急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右侧下腹痛还应考虑急性阑尾炎可能。,(4)下腹痛伴附件肿块:常为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或卵巢肿瘤扭转,子宫浆膜下肌瘤扭转,也可能是输卵管妊娠。右侧下腹痛伴肿块还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能。2.慢性下腹痛 多为隐痛或钝痛,病程长。可分为非周期性与周期性两种。(1)周期性慢性下腹痛:疼痛呈周期性发作,且与月经关系密切。经期慢性下腹痛多由原发性痛经、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月经间期慢性下腹痛常伴阴道少量流血,持续34天,为排卵期疼痛。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周期性慢性下腹痛原因为宫颈或宫腔部分粘连,经血排出不畅,倒流入腹腔刺激所致。(2)非周期性慢性下腹痛:常见于下腹部手术后组织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输卵管炎、残余卵巢综合征、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及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五、外阴瘙痒,(一)病因1.局部慢性刺激刺激性阴道分泌物,如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滴虫阴道炎等;尿液刺激;药物过敏或化学刺激,如肥皂、避孕套、卫生巾;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2.外阴原发疾病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神经性皮炎、疱疹、湿疹、肿瘤等。3.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黄疸、尿毒症、白血病所致异常代谢刺激外阴。4.寄生虫病阴虱、疥疮、蛲虫病等。5.其他精神或心理因素。,外阴瘙痒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