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的生物合成课件ppt.ppt
第16章,RNA的生物合成RNA Biosynthesis(Transcription),一、教学目的在掌握原核生物转录的基础上,熟悉真核生物RNA转录后的加工修饰。二、教学要求1、掌握RNA生物合成的模板、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及转录的过程。2、熟悉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分类及其功能和转录后的加工修饰。3、了解RNA复制的概念,RNA聚合酶的抑制剂,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和终止。,在生物界,RNA合成有两种方式:,一是DNA指导的RNA合成,也叫转录,此为生物体内的主要合成方式,也是本章介绍的主要内容。另一种是RNA指导的RNA合成(RNA-dependent RNA synthesis),也叫RNA复制(RNA replication),由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催化,常见于病毒,是逆转录病毒以外的RNA病毒在宿主细胞以病毒的单链RNA为模板合成RNA的方式。,转录(transcription)是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转录,小结复制和转录的区别,参与转录的物质:,原料:NTP(ATP,UTP,GTP,CTP)模板:DNA酶: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ol)其他蛋白质因子,原核生物转录的模板和酶Templates&Enzymes in Prokaryotic Transcription,第一节,一、原核生物转录的模板,DNA分子上转录出RNA的区段,称为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转录的这种选择性称为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scription),它有两方面含义:1.在DNA分子双链上,一股链用作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2.其二是模板链并非总是在同一单链上。,5GCAGTACATGTC 3,3 c g t g a t g t a c a g 5,5GCAGUACAUGUC 3,NAla Val His Val C,编码链,模板链,mRNA,蛋白质,转录,翻译,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template strand),也称作有意义链或Watson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coding strand),也称为反义链或Crick链。,53,35,模板链,编码链,编码链,模板链,结构基因,不对称转录,二、RNA合成由RNA聚合酶催化,(一)RNA聚合酶能直接启动RNA链的合成,DNA依赖的RNA聚合酶(DDRP)催化合成RNA;RNA合成的化学机制与DNA依赖的DNA聚合酶催化DNA合成相似。,(NMP)n+NTP(NMP)n+1+PPi,RNA,延长的RNA,DNA聚合酶在启动DNA链延长时需要引物存在,而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就能直接启动RNA链的延长。RNA聚合酶和DNA的特殊序列启动子(promoter)结合后,就能启动RNA合成。,RNA聚合酶作用特点,(二)RNA聚合酶由多个亚基组成,核心酶(core enzyme),全酶(holoenzyme),转录起始阶段,转录延长阶段,案例,案例,利福平为利福霉素类半合成广谱抗菌药,通用名:利福平片,英文名:RIFAMPICINTABLETS。抗结核病药,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橙红色或暗红色。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抗菌活性。利福平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1.5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利福平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的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防止该酶与DNA结合,从而阻断RNA转录过程,使DNA和蛋白的合成停止。,案例,利福平发明于1965年,利福平的发现使结核病的治疗又发生了一次更大的飞跃,有的专家对利福平的抗结核作用评价非常高,认为现在抗痨治疗已进入利福平时代,并认为过去要手术治疗的结核病,有了利福平完全可以不需手术而把病情控制下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已证明利福平是一种很好的抗痨药。利福平的灭菌特性为:它与结核菌的菌体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后,干扰脱氧核糖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了灭菌的目的。另外,利福平还对好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所以,利福平不仅可以治疗结核病还可以在其他疾病中起抗菌消炎作用。,三、RNA聚合酶结合到DNA的启动子上起动转录,转录是不连续、分区段进行的。每一转录区段可视为一个转录单位,称为操纵子(operon)。操纵子包括若干个结构基因及其上游(upstream)的调控序列。,调控序列中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模板DNA的部位,也是控制转录起始的关键部位。原核生物以RNA聚合酶全酶结合到DNA的启动子上而起动转录,其中由亚基辨认启动子,其他亚基相互配合。对启动子的研究,常采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即RNA聚合酶保护法。,RNA聚合酶保护法,开始转录,T T G A C AA A C T G T,-35 区,(Pribnow box),T A T A A T Pu A T A T T A Py,-10 区,RNA-pol辨认位点(recognition site),用RNA聚合酶保护法研究转录起始区,RNA聚合酶全酶在转录起始区的结合:,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The Process of Transcription in Prokaryote,第二节,RNA聚合酶必须准确地结合在转录模板的起始区域。DNA双链解开,使其中的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一、转录起始需要RNA聚合酶全酶,转录起始需解决两个问题:,E.coli的转录起始和延长,2.DNA双链局部解开,形成开放转录复合体(open transcription complex);,1.RNA聚合酶全酶(2)与模板结合,形成闭合转录复合体(closed transcription complex);,3.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发生第一次聚合反应,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RNApol(2)-DNA-pppGpN-OH 3,转录起始复合物:,5-pppG-OH+NTP 5-pppGpN-OH 3+ppi,转录起始过程:,第一个磷酸二酯键生成后,亚基即从转录起始复合物上脱落,核心酶连同四磷酸二核苷酸,继续结合于DNA模板上,酶沿DNA链前移,进入延长阶段。,二、原核生物的转录延长时蛋白质的翻译也同时进行,1.亚基脱落,RNApol聚合酶核心酶变构,与模板结合松弛,沿着DNA模板前移;,2.在核心酶作用下,NTP不断聚合,RNA链不断延长。,(NMP)n+NTP(NMP)n+1+PPi,转录空泡(transcription bubble):,RNA-pol(核心酶)DNA RNA,转录延长:,5,3,DNA,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羽毛状现象,核糖体,RNA,RNA聚合酶,在同一DNA模板上,有多个转录同时在进行;转录尚未完成,翻译已在进行。,这种形状说明:,依赖Rho 因子的转录终止非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三、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分为依赖(Rho)因子与非依赖因子两大类,转录终止指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停顿下来不再前进,转录产物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上脱落下来。,依据是否需要蛋白质因子的参与,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分为:,因子是由相同亚基组成的六聚体蛋白质,亚基分子量46kD。因子能结合RNA,又以对poly C的结合力最强。因子还有ATP酶活性和解螺旋酶(helicase)的活性。,(一)依赖因子的转录终止,因子:,因子的作用原理:,目前认为,因子终止转录的作用是:与RNA转录产物结合,结合后因子和RNA聚合酶都可发生构象变化,从而使RNA聚合酶停顿,解螺旋酶的活性使DNA/RNA杂化双链拆离,利于产物从转录复合物中释放。,(二)非依赖 Rho因子的转录终止,DNA模板上靠近终止处,有些特殊的碱基序列,转录出RNA后,RNA产物形成特殊的结构来终止转录。,5UUGCAGCCUGACAAAUCAGGCUGAUGGCUGGUGACUUUUUAGUCACCAGCCUUUUU.3,5UUGCAGCCUGACAAAUCAGGCUGAUGGCUGGUGACUUUUUAGUCACCAGCCUUUUU.3,RNA,5TTGCAGCCTGACAAATCAGGCTGATGGCTGGTGACTTTTTAGTCACCAGCCTTTTT.3,DNA,5UUGCAGCCUGACAAAUCAGGCUGAUGGCUGGUGACUUUUUAGUCACCAGCCUUUUU.3,近终止区的转录产物形成发夹(hairpin)结构是非依赖因子终止的普遍现象。,茎环结构使转录终止的机理:,使RNA聚合酶变构,转录停顿;使转录复合物趋于解离,RNA产物释放。,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The Process of Transcription in Eukaryote,第三节,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比原核复杂。二者的转录起始过程有较大区别,转录终止也不相同。,一、真核生物有三种DNA依赖性RNA聚合酶,真核生物具有3种不同的RNA聚合酶:,RNA聚合酶(RNA Pol)RNA聚合酶(RNA Pol)RNA聚合酶(RNA Pol),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二、转录起始需要启动子、RNA聚合酶和转录因子的参与,(一)转录起始前的上游区段具有启动子核心序列,不同物种、不同细胞或不同的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可以有不同的DNA序列,但这些序列都可统称为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一个典型的真核生物基因上游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启动子上游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s)或promoter-proximal elements)等近端调控元件和增强子(enhancer)等远隔序列。起始点上游多数有共同的TATA序列,称为Hognest盒或TATA盒(TATA box)。通常认为这就是启动子的核心序列。,许多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具有保守的共有序列:位于转录起始点附近的起始子(intiator,Inr)。启动子上游元件是位于TATA盒上游的DNA序列,多在转录起始点约-40-100nt的位置,比较常见的是GC盒和CAAT盒。增强子是能够结合特异基因调节蛋白,促进邻近或远隔特定基因表达的DNA序列。,转录起始点,TATA盒,CAAT盒,GC盒,增强子,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AATAAA,切离加尾,转录终止点,修饰点,外显子,翻译起始点,内含子,OCT-1,OCT-1:ATTTGCAT八聚体,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转录的基因及其转录起始上游序列,(二)转录因子,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DNA的蛋白质,现已发现数百种,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反式作用因子中,直接或间接结合RNA聚合酶的,则称为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s,TF)。,参与RNA-pol转录的TF,三、真核生物转录延长过程中没有转录与翻译同步的现象,真核生物转录延长过程与原核生物大致相似,但因有核膜相隔,没有转录与翻译同步的现象。RNA-pol前移处处都遇上核小体。转录延长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核小体移位和解聚现象。,教学要求,课堂小结,布置复习思考题的内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的讨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 1 一个操纵子通常含有 2002A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B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C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D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E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本题正确答案:B,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2.原核生物DNA分子上能被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叫作 2000A外显子B增强子C密码子D终止子E启动子本题正确答案:E,真核生物RNA的加工Post-transcriptional Modification of Eukaryotic RNA,第四节,真核生物转录生成的RNA分子是初级RNA转录物(primary RNA transcript),几乎所有的初级RNA转录物都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具有功能的成熟的RNA。加工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几种主要的修饰方式:,1.剪接(splicing),2.剪切(cleavage),3.修饰(modification),4.添加(addition),一、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包括首、尾修饰和剪接,(一)前体mRNA在5-末端加入“帽”结构,大多数真核mRNA的5-末端有7-甲基鸟嘌呤的帽结构。这个真核mRNA加工过程的起始步骤由两种酶,加帽酶(capping enzyme)和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催化完成。,帽子结构:,5 pppGp,帽子结构的生成过程:,帽子结构的意义:,可以使mRNA免遭核酸酶的攻击;也能与帽结合蛋白质复合体(cap-binding complex of protein)结合,并参与mRNA和核糖体的结合,启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二)前体mRNA在3端特异位点断裂并加上多聚腺苷酸尾,1.hnRNA 和 snRNA,核内的初级mRNA称为杂化核RNA(hetero-nuclear RNA,hnRNA)snRNA(small nuclear RNA),尾部修饰是和转录终止同时进行的过程。poly A的有无与长短,是维持mRNA作为翻译模板的活性,以及增加mRNA本身稳定性的因素。一般真核生物在胞浆内出现的mRNA,其poly A长度为100至200个核苷酸之间,也有少数例外。前体mRNA分子的断裂和加多聚腺苷酸尾是多步骤过程。,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断裂基因(splite gene),编码区 A、B、C、D,2.外显子(exon)和内含子(intron),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鸡卵清蛋白基因,hnRNA,首、尾修饰,hnRNA剪接,成熟的mRNA,鸡卵清蛋白基因及其转录、转录后修饰,鸡卵清蛋白成熟mRNA与DNA杂交电镜图,DNA,mRNA,4.mRNA的剪接,除去hnRNA中的内含子,将外显子连接。,snRNP与hnRNA结合成为并接体,RNA编辑作用说明,基因的编码序列经过转录后加工,是可有多用途分化的,因此也称为分化加工(differential RNA processing)。,5.mRNA的编辑(mRNA editing),二、tRNA的转录后加工,tRNA前体,tRNA核苷酸转移酶、连接酶,ATP,ADP,碱基修饰,三、rRNA的转录后加工,四、核 酶,具有酶促活性的RNA称为核酶。,核酶(ribozyme),四膜虫rRNA内含子的二级结构,四膜虫rRNA的剪接采用自我剪接方式,5-端核苷酸序列,最简单的核酶二级结构槌头状结构(hammerhead structure),底物部分,通常为60个核苷酸左右同一分子上包括有催化部份和底物部份 催化部份和底物部份组成锤头结构,除rRNA外,tRNA、mRNA的加工也可采用自我剪接方式。,核酶研究的意义,核酶的发现,对中心法则作了重要补充;核酶的发现是对传统酶学的挑战;利用核酶的结构设计合成人工核酶。,人工设计的核酶,粗线表示合成的核酸分子细线表示天然的核酸分子X 表示一致性序列箭头表示切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