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风险管理课件.pptx
,院前急救风险管理,刘红梅,2,前言,医疗风险管理,通过对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风险可预见性低、牵涉部门多、社会性强、政治因素多,受外部环境影响越大,风险越大。提高风险识别、防范、控制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急救质量、效率和效益,并且防范和降低急救人员的工作风险。,院前急救风险管理,3,前言,一、突发事件处置二、三无人员救助三、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四、传染病人救治与转运五、不明原因死亡人员处理六、急救人员的自我防护,院前急救风险管理的重点,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一、突发事件处置二、三无人员救助三、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运四、传染病人救治转运五、不明原因死亡人员处理六、急救人员的自我防护,一、突发事件处置,北京市医疗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二、三无人员救助,(一)三无人员甄别1、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即抢救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2、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且无法查找其监护人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病人。三无救助对象,由民政部门负责甄别。(二)各部门职责1、民政部门;2、公安、城管执法部门;3、定点医院。,9,二、三无人员救助,1、民政部门职责救助管理站内突发疾病,送定点医院。社会面上发现,确定是否纳入救助范围。危重病人手术单签字、办理出院手续。确定精神病人救治定点医院。,二、三无人员救助,2、公安、城管执法部门职责危重病人,通知120或直接送院,办理入院;精神病人由执法部门直接送往定点医院,肇事、轻微滋事且已经立案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直接处理;传染病危重病人,通知120送至定点医院;协助定点医院与民政部门核查病人身份;未核实基本情况因病医治无效死亡,公安部门处理。,二、三无人员救助,3、定点医院职责先救治、后结算;联系病人亲属办理相关事宜;无法查找亲属或无力承担费用,联系救助管理机构;实施危重病人诊断治疗;办理危重病人转院手续。,二、三无人员救助,(三)120急救、护送费用结算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护送到定点医院:由护送部门向120急救中心定期结算;社会护送到定点医院:救助管理机构甄别属于救助对象的,救助管理机构支付。,三、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运,(一)高危孕产妇转会诊原则(二)抢救与会诊指定医院(三)高危孕产妇转会诊流程(四)危重孕产妇紧急转运要点,三、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运,(一)高危孕产妇转会诊原则属地管理、分级救治1、基层医院区县级抢救指定医院市级抢救指定医院北京市产科合并症、并发症会诊指定医院2、孕产妇病情符合:基础医院市级产科合并症、并发症会诊制定医院3、两家以上市级抢救指定医院,按地理位置就近转会诊。,(二)抢救与会诊指定医院1、高危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14家医院2、产科合并症、并发症会诊指定医院妊娠并发症:妇产医院;妊娠合并心脏病:安贞妊娠合并脑病:天坛、宣武妊娠合并传染病:佑安、地坛妊娠合并结核病:309妊娠合并内分泌免疫疾病:协和妊娠合并血液病:人民妊娠合并精神病:安定,三、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运,(三)高危孕产妇转会诊流程3、接诊医院保证危重孕产妇到达后立即进入抢救绿色通道。,三、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转运,(四)危重孕产妇紧急转运要点一、临床部分(一)急救人员在转运危重孕产妇途中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二)对胎盘早剥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三)对宫外孕腹腔内出血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四)对急性肺栓塞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五)其他院前急救的操作。二、管理部分(一)熟悉北京市危重孕产妇转会诊网络、机制。(二)在转运危重孕产妇途中,应提前告知接诊医院做好抢救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就近转诊到市级高危孕产妇定点抢救医院进行抢救;保存好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重要检查资料等。,四、传染病人救治转运,传染病人急救转运流程1、120调度受理本市传染病相关病人呼叫电话,并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如为疑似、确诊病人,指派中心传染病转运组人员负责转运至相关医院发热门诊或指定传染病医院,同时登记病人详细信息及转入、转出医院。2、传染病转运组登记病人相关信息及转入、转出医院。3、出诊医务人员采用标准预防原则,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按照规范程序穿戴防护用品。,传染病人救治转运,4、医务人员应注意询问病人有关流行病学病史,职业,测体温,结合病史、流行病史、主诉、症状、体征等,作出预检,送至相关医院。5、转运过程中严禁抽烟、吃东西、饮水、如厕、揉眼等;操作中防护用品污染、破损须更换;驾驶室窗户开启;打开车厢排风;病人可戴一次性口罩。6、病人转至相应医院时,与接诊人员做好交接,及时返回传染病转运组清洁消毒。7、医务人员、车辆、医疗用品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五、不明原因死亡人员处理,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用途1.是居民死亡的法定记录文件,属于法律凭证2.相关部门据此办理注销户口,火化手续3.是死亡原因的原始资料,卫生部门利用它做居民健康分析。4.用于保险、遗产等群众性、社会性凭证及公证,五、不明原因死亡人员处理,死亡证明谁出具殡葬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经其救治后死亡 公安机关-非正常死亡,法医鉴定后 当地街道或村委会-在家自然死亡,六、处理醉酒患者自我防护,沟通(家属、调度、公安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