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 心脏病课件.ppt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http:/,医学精品课件,最权威的课件资料,免费在线阅读分享,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妊娠合并心脏病,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教学内容,1妊娠、分娩、产褥期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2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重点是心力衰竭的早 期诊断。3妊娠合并心脏病防治:妊娠前、妊娠期与分 娩期的处理原则。,1了解妊娠、分娩及产褥期与心脏病的 相互影响。2熟悉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3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1能对心脏病进行诊断和护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教学目标,概 述,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心脏病居孕产妇死因第二位。风湿性心脏病 最多见 先天性心脏病 妊高征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 贫血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围生期心肌病等,妊娠对心脏病的影响,1妊娠期(1)孕妇的血容量(30-45)(2)心率加快10次/分(3)每分心输出量(增加30左右)(4)妊娠后期子宫增大 膈肌上升,心脏移 位,大血管扭曲。,心脏的负担加重,2分娩期(1)第一产程 1)每次子宫收缩回心血量 增加250ml500ml 2)每次心排血量增加24 3)宫缩使右心房压力增高(平均动脉压增高10),心脏的负担加重,(2)第二产程 1)宫缩强度加大 2)周围循环阻力加大 3)肺循环压力升高 4)腹压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3)第三产程 1)一方面,胎儿娩出,子宫迅速缩小,腹压骤降,大量血液流向内脏,回心血量明显减 少,可导致周围循环衰竭;2)另一方面,胎盘血循环停止,子宫血 大量血液回流进入循环,回心血量急 剧增加。3产褥期 产后2448小时内,产妇身体组 织中潴留的 大量水分短期内回到循 环中血容量再度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心脏的负担加重,易发生心力衰竭时期,2.分娩期,3.产后24-48小时,1.妊娠3234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和对妊娠的影响,1先天性心脏病(1)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最常见(20%)。缺损面积1cm2 多无症状;缺损面积较大,由于妊娠分娩肺循环 阻力,体循环阻力,分娩失血等导致右左 分流,易发生心衰。宜早期人流。2)室间隔缺损:缺损面积1cm2/m2体表面积,无其 他并发症,可顺利妊娠分娩。若缺损面积较大,常合并肺高压,出现紫绀和心衰,宜早期人流。3)动脉导管未闭:较大分流的动脉导管未闭大量动 脉血流向肺动脉肺高压出现紫绀和心衰,宜早 期人流。,(2)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发四、艾森曼格综合征。妊娠期母儿死亡率30%50%,这类妇女不宜妊娠。(3)无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1)肺动脉口狭窄:轻度狭窄可妊娠分娩;重度狭窄(瓣 口面积60%以上)可发生右心衰,宜手术后再妊娠。2)主动脉狭窄:妊娠合并主动脉狭窄者较少见,预后较 差。轻度者可严密观察下妊娠,重度者不宜妊娠。,3)马方综合征:又称夹层动脉瘤,死亡原因多为动脉血管 瘤破裂,不宜妊娠。2风湿性心脏病(1)二尖瓣狭窄:占风湿性心脏病2/33/4。妊娠血容量心 左室充盈时间左房左室受阻肺淤血肺水肿。轻度 者可耐受妊娠,重度未手术者不宜妊娠(2)二尖瓣关闭不全:妊娠外周阻力降低二尖瓣反流程度 一般可耐受妊娠(3)主动脉关闭不全及狭窄:妊娠外周阻力降低主动脉瓣关闭 不全反流程度一般可耐受妊娠。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需 手术矫治后再妊娠。,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 妇,既往 无心脏病症状及体征,而突然发生以左心衰 为主的全心衰。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冠脉痉挛、心肌缺血、周围小动 脉阻力、水钠潴留、血黏度 预后: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常能度过妊娠分娩,产后 病因 消除多不遗留器质性心脏病。4围生期心肌病:指发生于最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的 心肌病.特征: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病因不清,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治疗:休息、低盐饮食、强心利尿扩血管。5心肌炎: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是心肌本身局灶性 或弥漫性炎性改变。主要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临床 表现缺乏特异性。心功能严重受累者妊娠期心衰的危险性很大。,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不宜妊娠的心脏病患者一旦妊娠,或妊娠后心功能恶化者,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围生儿死亡率是正常妊娠的23倍。一部分先心病与遗传有关,双亲一方有先心病,其后代先心病及其他畸形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5倍,诊 断,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1)心脏病(心悸,气短,心力衰竭)及风湿病历史;(2)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有舒张期杂音;粗糙响亮的收缩期杂音;严重心律不齐;心电图检查:可有心律失常或心损害;X线检查:心界扩大。,心脏代偿功能分级,1、患者主观功能量评估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级: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活动后心悸、轻 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级: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悸、呼 吸困难或既往有心力衰竭史。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即使在休息时 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2、客观检查手段(心电图、负荷试验X线、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分级方法如下:A、无心血管病的客观依据B、客观检查表明属于轻度心血管病患者C、属于中度心血管病患者D、属于重度心血管病患者 其中轻、中、重没有做出规定,由医生根据 检查进行判断,可以患者的两种分级并列,如心 功能II级C、I级B等。,心力衰竭的诊断,(1)早期心力衰竭:A、轻微活动后即感胸闷、心悸、气短。B、休息时心率超过110次分,呼吸频率超过20次 分 C、夜间常感胸闷,须坐起呼吸,或到窗口呼吸 新鲜空气.D、肺底出现少量持续性湿锣音咳嗽后锣音不消失。,(2)心力衰竭:1)有气急、发绀、端坐呼吸、咳嗽 或痰中带血;2)检查发现肺底有持续性湿锣音;3)颈静脉充盈;4)肝肿大伴有压痛.,一、妊娠期:1.妊娠期能否继续妊娠 取决于孕妇的心脏 代偿功能情况、心脏病的类型.(1)心功能级I级者可妊娠.(2)心功能级以上者不宜妊娠.,防 治,2、终止妊娠:1)孕12周前行人工流产;孕12-24周后行引产 术;2)孕24周后密切监护,继续妊娠 3)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在严密监护下,行剖宫取胎术3、定期产检:妊娠20周以前,应2周产检1次。1)妊娠20周后,尤其32周后应每周检1次。2)在妊娠36-38周提前住院待产。,4、防止心力衰竭:(1)避免过劳及情绪激动(2)给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肪饮食,孕16周后,日盐量控制在4-5g。(3)预防及治疗各种诱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纠正贫血治疗心律失常、防治并发症。(4)动态观察心脏功能。(5)心力衰竭的治疗:早期心衰者给予作用和 排泄较快的制剂,地高辛0.25mg,每日2次 口服,2-3日后改为每日1次,病情好转即停 药,如晚期心衰者,严重心衰者,边控 制心衰,边紧急剖宫产,取出胎儿。,3、防治心衰:(1)避免过劳及情绪激动。每日至少10h 睡眠。(2)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盐、低脂肪饮食。孕期体重 10kg,16周后盐入量45g/日。(3)防治各种心衰诱因:如上呼吸道感染、贫血、心律失 常等。(4)动态观察心脏功能:如超声心动图、心脏射血分数、每分心排出量、心脏排血指数及室壁运动等。(5)心衰治疗:与未孕者基本相同,但孕妇血液稀释肾小 球滤过率,因此同量药物在孕妇血中浓度偏低。心衰 者原则上待心衰控制后再处理产科,但严重心衰内科无 效,也可 边控制心衰边紧急剖宫产。,二、分娩期:(1)阴分娩:心功能级,胎儿不大,胎儿 正,宫颈条件良好。第一产程:给抗生素,镇静,吸氧,有心衰者,给西地兰0.4mg+25%GS20ml静推。第二产程:宫口开全避免用力,行助产术或会阴 侧切开术。第三产程:胎儿娩出腹部放置沙袋(2kg),防 止产后出血,注射缩宫素10u,禁用 麦角新硷,必要时输血、输液,速度 应缓慢。,(2)剖宫产:胎儿过大,心功能级者 注意:应连续硬膜外麻为好,麻醉剂中不 加肾上腺素,麻醉平面不宜过高,防仰卧 位低血压综合征,应采取左侧卧位15,上半身抬高30,严限输液量。三、产褥期:防心衰,防感染,级心功能不 宜哺乳。四、心脏手术指征:一般不主张孕期手术,尽可能在 幼年、孕前或分娩后再行心脏手术。,小 结,1.妊娠 合并心脏病:要注意防止心衰和胎儿窘迫.2.心脏功能、者可以妊娠,、者不宜妊 娠.3.妊娠期:要加强产检,预防感染,防止疲劳,提 前住院.4.分娩期:产程一开始常规给抗生素,镇静,吸氧 宫口开全立即助产,胎肩娩出时立即腹部放置 砂袋,必要时强心、给缩宫素。5.产褥期要防心衰,防感染.,练习题,A1型题1、心脏病孕妇妊娠期间,最危险的时期是:A、妊娠3534周B、妊娠3234周C、妊娠2427周D、妊娠2831周E、产褥期7天之后2、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1级,孕妇的分娩期处理是:A、剖宫产B、忌用吗啡C、缩短第二产程D、无感染者不需用抗生素E、为预防产后出血,应肌注麦角新碱,3、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时应做到:A、第二产程中应肌注吗啡B、产前达到洋地黄饱和量C、宫口开全后,鼓励孕妇 屏气用力心尽快结束分娩D、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放置沙袋E、急性心力衰竭时应即刻剖宫产4、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正确的是:A、心功能级可继续妊娠B、听诊闻及舒张期杂音,不应确诊为心脏病C、心脏病孕妇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产后出血D、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孕妇,可确诊为器质 性心脏病E、心脏病孕妇的胎儿预后比正常孕妇的胎儿差,5、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不适宜的是:A、患者无症状时,亦应于预产期前一周入院待产B、产后24小时应行输卵管结扎术C、心功能级或以上者均应住院治疗D、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以减少心衰的发生E、心功能级以上者不宜母乳喂养,6、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哪项是正确的?A、心脏代偿功能良好,也易引起死胎B、心功能以上的孕妇,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C、心功能级的孕妇,易发生早产D、预后均很差E、单纯房间隔缺损孕妇,易发生胎儿宫内生长 迟缓,7、初产妇,39周妊娠,合并心脏病临产入院。查:脉搏90次/min,心功能级,骨盆胎位正常,宫口开大5cm,先露棘下2cm,应选择何种分娩方式为宜?A、自然分娩B、待宫口开全,阴道助产C、剖宫产D、缩宫素引产E、适当加腹压缩短第二产程,A2型题,8、25岁,初孕妇,35 w,诉孕期常感心 悸、气促,下肢水肿。出现下列哪个体 征可诊断为器质性心脏病:A、心率110次/min B、心尖部有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C、有时可闻及期前收缩 D、心尖部有舒张期雷鸣样杂音 E、心界稍向左扩大,9、初孕妇,38岁,孕2月余,从事家务劳动后,感胸闷而需休息,近几天来半夜常因胸闷而需起床。查体:心率118次/min,呼吸22次/min,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尖区有级收缩期杂音,性质粗糙,肺底有细音,下肢浮肿(+)。处理应是:A、加强产前监护B、限制食盐摄入C、立即终止妊娠D、积极控制心衰,继续妊娠E、控制心衰后行人工流产,10.一风湿性心脏病,病情稳定,心功能2级产妇产入待产室,医生在考虑对她的处理时,下列何项应不列考虑之列A临产即用抗生至少,至少维持至产后一周 B可适当应用镇静剂C若非病变需要,不主张常规用洋地黄预防心衰 D产程进展慢,估计有头盆不称时,早作剖宫产 E产后流血较多时,尽量避免输血,B1 型题,(11-12题)A轻微活动即有胸闷,气急,静息心率114次/分,呼吸22次/分B心悸,气促,心界稍扩大,心尖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C气急,发绀,不能平卧,肺底部持续湿罗音,颈静脉充盈D心悸,气急,心尖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音E心悸,气短,自幼即发绀,从未参加体力劳动,能平卧,肺无罗音11.妊娠心力衰竭 12.妊娠并早期心力衰竭,共用题(13-14题)A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 B立即人工流产 C手术助产缩第二产程D等待自然分娩 E剖宫产13.某妇,38岁,风心病,孕10周,孕前曾心衰一 次,现心率100次/分,呼吸18次/分 B14.风心病初孕妇,孕35周,心衰经治疗以后心率降 至110次/分,已能平卧,胎心音好 E15.风心病,孕38周,无心衰及头盆不称宫口开大 10cm,S+3 C,谢谢,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的病理改变是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迫毛细血管袢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并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并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对水和各种溶质(包括含氮代谢产物、无机盐)的排泄减少,发生水钠潴留,继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临床上有水肿、尿少、全身循环充血状态如呼吸困难、肝大、静脉压增高等。肾小管病变多不明显,但肾间质可有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为主,少数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素药物。一、一般治疗 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前应卧床休息。予低盐(3g/d)饮食,尤其有水肿及高血压时。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入量应保持正常(每日每公斤体重1g),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予高质量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仅明显少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才限制液体入量。二、治疗感染灶 首选青霉素(过敏者更换为对革兰氏阳性菌高度敏感的大环内酯类、头孢第一代抗生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1014天,但其必需性现有争议。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小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可作扁桃体摘除,术前、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三、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降血压。常用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25mg,每日23次),必要时才予利尿剂如呋塞米2060mg/d,注射或分次口服。利尿后高血压值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啶2040mg/d,分次口服或血管扩张药如肼酞嗪25mg,每日3次。但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及安体舒通)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少尿时应慎用,以防诱发高血钾。慢性肾炎 图书四、中医药治疗 本病多属实证。根据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湿热,分别予以宣肺利尿,凉血解毒等疗法。本病恢复期脉证表现不很明确,辨证不易掌握,仍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养阴,但不可温补。五、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皆可)。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倾向,肾功能多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它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df肺25s血液f369血小板t5172红血球gdf55m白血球fd2)手段在20世纪才开始出现。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这形成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综合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