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身望诊( 1望神)课件.ppt
上篇 四 诊,中医诊断学 诊法 辨证 望 闻 问 切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神 色 形 态,第一章 望 诊,概念:运用视觉观察病情原理:内外相应地位:望而知之谓之神 第一节 全身望诊 神、色、形、态 第二节 局部望诊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 第三节 望排出物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 神,一、望神(一)概念 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 活动.神 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二)神与精、形的关系,神 精 形(先天、后天)物质基础 外在表现,(三)望神的意义,1神的盛衰是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 精充气足神旺健康、体健 精亏气虚神耗衰老、有病2望神可以了解精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疾病的预后。失治、误治有神(精足病轻)无神(精亏病重)治疗养护得当,(四)望神的方法和内容,神的表现:目光、面色、表情、体态、感觉、言谈、声息、脉象望神的重点:神情 眼神气色体态为什么望目为望神重点?目为心神之外候。所谓“神藏于心,外候在目”。人的精神活动往往无意中流露于目光,所谓“眼能传神”。灵枢大惑论:“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通过经脉而上注于目目系通于脑,1、得神 概念 精充气足神旺,或虽病正气未伤之象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 神清语明 面色荣润 目光明亮 精彩内含 脏腑和调 体态自如 反应灵敏 精气充盛 呼吸平稳 肌肉不削 虽病预后良好,2、少神 概念:精气轻度损伤之象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 精神不振 健忘困倦 面色少泽 脏腑功能虚弱 目光呆滞 动作迟缓 精气受损 少气懒言 倦怠乏力 肌肉松软,3、失神 概念:为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之象。(1)正衰失神 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精神萎靡 神识不清 语言错乱 反应迟钝 脏腑精气衰竭 面色晦暗 目暗睛迷 正气大伤 形体羸瘦 动作失灵 呼吸气微或喘促,(2)邪盛失神神昏谵语壮热烦躁四肢抽搐循衣摸床 邪气亢盛 扰及神明撮空理线 正不胜邪卒然昏倒两手握固牙关紧闭,4、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概念: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神志不清 精神转佳 面色晦暗 颧红如妆 阴不敛阳 瞳仁呆滞 目光浮露 脏腑精气将绝 语言断续 语声清亮 不思饮食 饥不择食,(5)神乱(狭义之神的异常),癫文痴。精神痴呆,淡漠寡言,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蒙心窍。狂武痴。狂躁不安,疯狂怒骂,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少卧不饥,妄行不休痰火扰心。痫癫痫。羊癫风。肝风夹痰。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五)望神方法及注意事项,(1)以神会神:一会即觉(2)神形合参:体健则神旺,体弱则神衰(3)抓住关键症状和体征:神昏、抽搐等。,小 结,1、搞清概念 目 2、掌握内容 神 临床表现 形 得神 色 少神 语 失神 气 假神 动 神乱,临床意义 健康得神 正气充盛 轻候少神 正气虚弱 慢性病 邪气盛失神 正气衰败 重危证 精气夺假神 正气将绝 死亡征兆 辨别正气盛衰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推断疾病预后,假神与“重病好转”的鉴别,复习思考题,1、何谓神、得神、假神?2、少神与失神如何鉴别?3、如何判断假神?4、何谓神乱?如何鉴别癫、狂、痫证?,下次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