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艾灸法的应用课件.ppt

    • 资源ID:3905736       资源大小:2.14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艾灸法的应用课件.ppt

    中医操作系列讲座之一 艾灸法的应用,津市市中医医院 朱芳英,艾灸法:是以艾叶为材料,制成艾条、艾绒燃烧、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说,药之不及,针所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用于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艾叶的作用,艾叶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兴奋神经,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艾叶具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作用.,艾灸法的优点灸法,是中医中最上乘的治疗保健方法,是人类唯一的一套完整的内病外治体系。1.比药物内服治病的范围更广,更方便,但没有药物服用不当给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2.灸法也和针法一样,能使衰弱的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可健身延年。,因为艾叶具有以上这些特殊的性味功效,加之易燃,火力温和而渗透力强,气味芳香,所以人们选择了具有最佳壮阳补虚.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具有防病保健作用的艾叶来作为灸材。将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艾灸法的优点,3.黄帝内经,灵枢篇云:“针所不为,药之不到,灸之所宜”,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且对于畏针者,尚可避免针刺的痛苦及可能引起的感染。4.艾用于灸法,艾灸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产生畅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大部分,直接灸:又可以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都是把艾炷直接放在人体的皮肤上,区别就是一个会经过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就是会留下瘢痕称为瘢痕灸,通过这个来达到改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另外一个就是受术者感觉到灼痛,就将艾炷熄灭,然后换一个再灸,一般就是灸到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称为无瘢痕灸,一般用来治疗虚寒性疾病。,间接灸: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叫隔物灸,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物灸的好处就是不仅仅发挥了艾炙的作用,又可以发挥药物的作用,如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功用,我们有隔姜灸常常可以治疗因寒而致的呕吐、腹泻、腹痛以及风寒痹痛。,艾灸法的种类(艾条灸),艾条灸又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1)悬起灸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悬起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祛邪,主要适用于病位较浅,病灶局限的风寒湿痹,神经性麻痹以及小儿疾患等。(2)实按灸又称药物实按灸法,是将灸条点燃后,垫上纸或布,乘热按到穴位或患处,稍微停留1-2秒,使热气透达深部的施灸方法,实按灸主要适用于病位较深的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其他灸法,1.温灸器灸2.艾熏灸:是将艾叶或艾绒放入容器内蒸煮后用蒸汽熏灸穴位或患处,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3.日光灸:将艾绒铺在穴位或患处,在阳光下暴晒,或者借助聚光,聚焦来进行施灸,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度,宜10-20分钟,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以及慢性虚弱性疾病。4.温针灸:是针刺与灸疗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艾灸注意事项与方法,艾灸前:1.艾灸时勿吹对流风,夏天不宜开空调.2.饭后1小时才可施灸,因为过饱不可以施灸.艾灸中:1.艾灸过程中保持心情平静舒缓2.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不能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是艾灸起了作用.,艾灸注意事项与方法,艾炙后: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也不可以洗澡因为艾灸完毕,全身毛孔打开,易受寒凉.2.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调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艾炙顺序总原则:先上后下,先背面后正面,先左边再右边,先身躯后四肢.频率:身体没有病痛,每隔5-7天艾炙保健穴即可,每穴3-5分钟,如果有伤风感冒等病痛,或身体寒症较重,可以灸相应穴位,5-15分钟都可以,无病痛的情况下,不要每天都灸,易上火(口干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艾灸注意事项与方法,艾灸时间原则上一天任意时间都可以艾灸,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时间,上午下午晚上.晚上10点后不要艾灸.晚上适宜养阴.例外:如果是治疗失眠,临睡前艾炙效果最好。四季中,夏季是除寒湿补阳气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气血问题:艾灸是调动你自身的气血消灭体内的敌人,多少会耗损自身的气血,所以要注意补气血。但坚持艾炙,体内阳气终将胜于邪气。,艾灸大椎穴,大椎穴在后背正中线的督脉上,又名百劳穴,督脉管理人体所有的阳气,汇聚人体所有阳经的穴位,人体的阳经和督脉相交汇在大椎穴上,如果阳气不足,人就会怕冷,容易感冒,刺激人体大椎穴就可以振奋人体的阳气,抵御外邪。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炙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颈肩部酸痛等颈椎病及血管紧张性头痛等。,督灸疗法(长蛇灸),督灸则是在炎炎夏日最适合的一种大灸疗法。其施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督灸主要是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强化真元,温通气血,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督灸疗法适合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病。如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痛(腰椎、胸椎、颈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虚劳消痰(迁延性肝炎、乙型肝炎、神经官能症等)、慢性胃肠疾病、产后恶寒等。督灸疗法每周治疗一次。4次为一疗程。,古今医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起死回生的穴位,并且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艾炙关元穴有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艾炙关元穴,艾炙关元穴的时间,1.艾灸关元穴治痛经:每天上午11点,脾经的气血运行最旺盛的时候,按揉艾灸关元穴20分钟,可以治疗痛经。2.艾灸关元治疗失眠:每天晚上5-7点,肾经里面气血运行最旺盛的时候,按揉加艾灸关元20分钟,可以补肾水,灭心火,治疗失眠,让人睡眠安稳。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患者,冬季可艾灸关元,肾俞,命门等穴位,用艾条灸至皮肤潮红能忍受为度.3.艾灸时间,隔日灸一次,每月连续灸10次.,艾灸足三里(后天之本,气血之源),艾灸足三里穴位的作用: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气虚血虚消化道疾病首选足三里,因为足阳明胃经属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穴位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是一个能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也是按衰老的有效穴位.消化道疾病如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肠炎等疾病都可以艾灸足三里。还可以治疗高血脂,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方法,一星期灸2-3次,一次一个穴位不少于10分钟,身体差,气血差的灸的时间要更长一点,最好是按摩后再灸,效果更好。,艾灸神阙(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1.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临床用于治疗:胃痛,反胃,呕吐,泄泻等。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减脂,用于: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手脚冰凉,肩颈劳损,僵硬,沉重酸痛等.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腰膝酸软等证.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惊悸,失眠等.6.培补元气,防病驻颜,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活化细胞,补脾肾,益精气,用于虚劳诸症,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艾灸神阙穴位的方法,1.艾条温和灸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一个疗程。作为养生保健,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治疗效果较好。2.艾炷隔姜灸把姜片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温热且感舒适为度,直到皮肤出现潮红湿润为度,每次灸15-20为度,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多用于外感表证及虚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呕吐,腹泻等,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及腹痛诸症有治疗作用.还有温筒灸及温盒灸两种常用的方法.,艾灸神阙穴的时间,1.按照中医理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再结合子午流注,脾经流注时间为早上9点至11点,肾经流注时间为下午5至7点,故一天中此二时灸神阙穴效果极佳.2.从节气上来讲,艾灸注重节气灸,因为节气是人体内阴阳交替的时间,这时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养生讲冬病夏治,冬至是一年中阳升的时候,此时最适合艾灸补阳气(冬至加前后4天,共9天)3.从季节上讲,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此时若不注意调养,会因阳气不足而引发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中脘穴位艾灸的方法,1.艾灸中脘穴有散寒止痛的效果,除了普通的隔姜灸之外,还可以隔姜灸.方法:将鲜生姜切成3-4毫米厚的姜片,用针点刺许多小孔,以便热力传导,上置大小适量的艾炷,点燃施灸,一般灸到病人感觉热,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潮湿为度,如初灸一两壮觉得灼痛,可将姜片稍提起,然后重新放上再灸.2.按摩中脘穴: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进行圆周运动,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做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时间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否则可出现疼痛和恶心的症状.,艾灸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艾灸中脘穴对于胃的各种疾病具有良效,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肠鸣,泄泻,现在所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之疾均有疗效。,艾灸,按揉,按压太溪穴-补肾首选穴位,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用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太溪穴位的作用: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可常灸太溪穴,太溪定生暖,因为它是人体阳气汇聚的一个重要之地。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精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用太溪穴来补养。太溪穴不仅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所以,要补肾回阳,修复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这个源头开始。可以艾灸,也可能以按揉,按压,以酸痛为度,力量大些以脚趾感觉到有麻木为宜。,艾炙太溪穴,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天灸一次,大约一周左右为一个疗程太溪穴的主治病症:头痛目眩,咽喉肿痛,小便频数,下肢厥冷,内踝肿痛,肾脏病,关节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艾灸身柱穴,穴位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陷中身柱穴特性:身柱穴为督脉之脉气所发,在上背部正中,第三胸椎下,接近肺脏,属督脉经,能于脑髓,名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之功效.方法:每次灸10-15分钟,开始可隔日1次,10次以后,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2次.小儿一般可在出生后3-6个月开始施灸.,艾灸身柱穴,作用:灸身柱穴可以健全神经系统因而可以防止疲劳和促进疲劳的恢复,可以防止神经衰弱,不眠症,头痛等,身柱灸对成年人,也是必要的灸穴,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中医身柱灸是小儿保健灸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日本身柱灸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对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食欲不振,哮喘,支气管炎,发育不良,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灸身柱穴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艾灸法在三伏天的应用,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肾为先天之本,阳气充足则百病不生,阳气亏虚则易患寒病,如手脚冰凉,腹痛腹泻,痛经等问题,艾灸可以给身体补充肾阳,调补元气之根本,提升身体阳气的水平,有助于寒湿邪气的外排,从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冬病夏治三伏灸,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三伏天是艾灸疗法最好节气,此时实行三伏天艾灸疗法的疗效至佳,堪称天时人和温灸矣。,2015三伏贴时间,初伏7月13日-7月22日中伏7月23日-8月11日(注意今年中伏有20天时间)末伏8月12日-8月21日,谢谢聆听,thankyou,

    注意事项

    本文(艾灸法的应用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