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病因学(精品PPT)课件.ppt
颈 椎 病,第一节 颈椎病的病因学 来源:颈椎病治疗医院 http:/,一、颈椎的退行性变,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一)椎间盘变性,由髓核、纤维环和椎体上、下软骨板三者构成的椎间盘为一个完整的解剖形态,使上、下两节椎体紧密相连结,在维持颈椎正常解剖状态的前提下,保证颈椎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当椎间盘开始出现变性后,由于形态的改变而失去正常的功能,进而影响或破坏了颈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平衡产生各相关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我们将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视为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纤维环 其退变多始于20岁以后,早期为纤维组织的透明变性、纤维增粗和排列紊乱,渐而出现裂纹甚至完全断裂形成肉眼可见的裂隙。其病变程度和纤维断裂的方向与深度常和髓核的变性程度、压力的方向及强度相一致。纤维环断裂一般以后侧为多见,此除与该纤维环组织在前方较厚和髓核中心点位置偏后有关外,还与职业特点有关,有些工作常需要埋头于屈颈位,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者,以致髓核被挤向后方而增加该处的压应力。对纤维环的早期变性如能及早去除致病因素,则有可能使其中止发展或恢复。反之,在压力持续作用下,一旦形成裂隙,由于局部缺乏良好的血供而难以恢复,从而为髓核的后突或脱出提供病理解剖基础。,2髓核 此种富有水分与弹性的粘蛋白组织多在前者变性的基础上而继发变性。一般多在24岁以后出现,亦有早发者。由于粘蛋白减少和椎间盘内水份含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以致引起水分脱失和吸水功能减退,并使其体积相应减少,渐而其正常组织为纤维组织所取代,此时髓核变得僵硬,并进一步导致其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变。在局部负荷大、外伤多和劳损的情况下,由于椎间隙内压力的增高而使其变性速度加快。如此,一方面促使纤维环的裂隙加深;另一方面,变性的髓核有可能沿着纤维环所形成的裂隙而突向边缘。此时,如果纤维环完全断裂,则髓核可抵达后纵韧带或前纵韧带下方,并可形成韧带下骨膜分离、出血等一系列过程。变性与硬化的髓核也可穿过后纵韧带裂隙而进入椎管内。在早期,此种突出之髓核为可逆性,经有效的治疗而还纳;如一旦突入椎管并与椎骨内组织形成粘连,则难以还纳。,3软骨板 退变出现较晚。在变性早期先引起功能改变,以致作为体液营养物交换的半透明膜作用减少。当软骨板变薄已形成明显变性时,其滋养作用则进一步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如此,加剧了纤维环和髓核的变性与老化。以上三者为一相互关连、相互制约的病理过程,当病变进入到一定阶段,则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而加速颈椎病的发展。,(二)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这一过程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病至关重要,也是其从颈椎间盘症进入到骨源性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事实上,在颈椎病的早期阶段,由于椎间盘的变性,不仅使失水与硬化的髓核逐渐向椎节的后方或前方位移,最后突向韧带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压力增高的同时引起韧带连同骨膜与椎体周边皮质骨间的分离,而且椎间盘变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体间关节的松动和异常活动,从而更加使韧带与骨膜的撕裂加剧以至加速了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形成。,椎间隙后方韧带下分离后所形成的间隙,因多同时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与出血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此血肿既可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上的窦-椎神经末梢而引起各种症状,又升高了韧带下压力,因而可出现颈部不适、酸痛、头颈部沉重感等一系列症状。此时,如果颈椎再继续处于异常活动和不良体位,则局部的压应力更大,并构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日益加剧,并向下一阶段发展。,(三)椎体边缘骨刺形成,随着韧带下间隙的血肿形成,纤维母细胞即开始活跃,并逐渐长入血肿内,渐而以肉芽组织取代血肿。如在此间隙处不断有新的撕裂及新的血肿形成,则在同一椎节可显示新、老各种病变并存的镜下观。随着血肿的机化、骨化和钙盐沉积,最后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体前缘的骨赘。此骨赘可因局部反复外伤,周围韧带持续牵拉和其他因素,并不断通过出血、机化、骨化或钙化而逐渐增大,质地也愈变愈硬。因此,晚期病例骨赘十分坚硬,尤以多次外伤者,可如象牙般状。骨赘的形成可见于任何椎节,但以颈56、颈67和颈34 最为多见。从同一椎节来看,以钩突处先发居多,次为椎体后缘及椎体前缘。,(四)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颈椎的退变并不局限于椎间盘以及相邻近的椎体边缘和钩椎关节,尚应包括:1小关节 多在椎间盘变性后造成椎体间关节失稳和异常活动后出现变性。早期为软骨浅层,渐而波及深层及软骨下,最终形成损伤性关节炎。最后由于局部的变性及其他继发的关节间隙狭窄和骨刺形成而致使椎间孔的前后径及上下径变窄,以致容易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并影响根部血管的血流及脊脑膜返回神经支,从而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2黄韧带 多在前两者退变基础上开始退变。其早期表现为韧带松弛,渐而增生、肥厚,并向椎管内突入。后期则可能出现钙化或骨化。此种继发性病变虽不同于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症者,但当颈部仰伸时,同样易诱发或加重颈椎病的症状,此主要因该韧带发生皱迭,并突向椎管,致使脊神经根或脊髓遭受刺激或压迫之故。,3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 其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韧带本身的纤维增生与硬化,后期则形成钙化或骨化,并与病变椎节相一致。此种现象不妨将其视为人体的自然保护作用。由于韧带硬化与钙化后可直接起到局部制动作用,从而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减缓了颈椎病的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恶化。,(五)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由于前述之诸多原因,首先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其中以髓核后突、后纵韧带及黄韧带内陷、钩椎关节和小关节松动及增生为主,这些后天继发性因素在引起椎管内容积缩小的同时,也使椎管矢状径减少,从而构成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的直接原因之一。此时如再有其他局限性致病因素。例如,髓核脱出、椎节的外伤性位移、骨刺形成及其他占位性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神经受累症状。,二、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近年来已明确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颈椎退变严重,骨赘增生明显,但并不发病,其主要原因就是颈椎管矢状径较宽,椎管内有较大的代偿间隙。而有些患者颈椎退变并不十分严重,但症状出现早而且比较严重,从影像学资料可以看出,颈椎管实际径线的大小是决定神经症状的出现早晚或是否出现的主要因素主一。,临床对比研究表明,正常人颈椎管矢状径在颈37较因颈椎病施术者宽2.73.2mm。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元论是国人,欧洲人或日本人其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管矢状径均较元颈椎病症状的正常人为小,尤其是在颈椎病最易发生的颈56、颈67和颈45这三节,其平均值相差达2.7mm。颈椎管狭窄者除在颈椎退变基础上易出现压迫症状外,在遭受外伤后容易损伤脊髓。甚至轻微的外伤了易于发病,且症状较严重。相反,椎管经线较大者则不易发病,且症状亦较轻,此外,椎管矢状径对颈椎病的预后亦有影响,大椎管者不仅对各种非手术疗法或手术疗法收效较快,再手术率低,预后较佳,复发率较低。,三、慢性劳损,所谓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因其有别于明显的外伤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都有着直接关系,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1不良的睡眠体位 人的一生大约有1/3到1/4的时间是在床上渡过的。因此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因疲劳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劳损,并由椎管外的平衡失调而波及椎管内组织,从而加速了颈椎的退变进程。所以在临床上常可发现有不少病例的初发症状是在起床后出现的。,2不当的工作姿势 大量统计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除因长期低头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的劳损外,在屈颈状态下,椎间盘的内压也大大高于正常体位,甚至可超过一倍以上。此外,由于同样的原因,某些头颈常向一个方向转动的职业,如手术室护士、交通警及教师等亦易引起颈部劳损。,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此外某些民间的头颈部练功法,例如当前流行的练功十八法等,对颈椎已有退变者不应提倡;否则,不仅可加重颈椎的退行性变,甚至可发生意外,尤以脊髓已有受压症状者,应避免增加头颈部活动量及频率的锻炼活动,以延缓颈椎的退行性变化。,四、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可有各种异常所见,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但与颈椎病患者对比,后者颈椎的畸形数约为正常人的一倍以上。此说明骨骼的变异与颈椎病的发生有着一定关系。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且与颈椎病发病相关性较大的畸形主要有以下五种。以颈23和颈34最为多见,其次为颈45,多为双节融为一体,三节融合者罕见,间隔一节或二节形成双节双融合者亦少见。,由于椎体融合,两个椎体之间的椎间关节原有的活动量势必转移至相邻的上下椎节。按照颈椎的生物力学特点,当颈34以上椎节先天融合时,其下一椎节由于负荷增加而使该节的退变明显加剧,甚至出现损伤性关节炎,如同时伴有椎管发育性狭窄,则其发病时间更早。而椎管宽大者,或是靠近上颈椎者,其发病则较迟。,第二节 颈椎病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作一较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目前公认颈椎病的发生,起根本作用的主要因素是颈椎间盘的退变,而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则是其附加条件,对发病时机及今后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有许多病例在X线平片显示有明显的骨刺,但却不发病,是否发病则取决其附加因素椎管的状态。一个明显的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既使退变的髓核略突入椎管,由于破坏了椎节局部维持多年的原有平衡,致使局部的窦-椎神经遭受刺激,则会立即出现症状。反之,一个大椎管者因为有充分的缓冲空间,就不易发病。当然其后的过程,则取决于多种致病因素的演变,例如突出的髓核不断增大,椎体间关节及后方小关节逐渐失稳造成松动、变位及继发性椎管狭窄,后纵韧带下的血肿,血肿的纤维化、骨化并形成骨赘以及黄韧带肥厚;头颈部的劳损,局部的畸形等起加速作用,而外伤及咽喉部炎症则可随时诱发症状出现。当这一演变过程在某一阶段突然打破了椎管内的平衡,症状也随之出现。,一、颈椎退行性变化的演化过程,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源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其病理变化是一个连续过程,但不同时度,其病理变化不尽相同,为从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的角度加以探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阶段。即:,1早期阶段 即椎间盘脱水变性及椎节松动阶段。从生长停止,退变即随之开始。纤维环变性的最早期改变是失水,并因此而造成的椎节不稳是引起与加速髓核退变的主要因素。由于椎间盘本身的抗压力与抗牵拉力性能降低,使原来处于饱和、稳定、并能承受数倍以上头颈重量的椎间盘失去原来的生理解剖状态。与此同时该节周围的各主要韧带(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等)也随之出现退行性变,以致整个椎体间关节处于松动状态。在此种不稳定状态下,由于椎间隙内压升高和分布不均匀,而使髓核很容易向四周移位,但仍不失原来的形态。这一期的病理解剖实质是髓核及其周边组织的失水、变性及椎节的位移,而其病理生理特点则是椎节的松动与失稳。,2中期阶段 即椎间盘变性,髓核突(脱)出阶段。在前者基础上,由于前纵韧带强大而后纵韧带薄弱,此时已经松动的髓核最易突向后方形成髓核突出,如果突出的髓核一旦穿过中央有裂隙的后纵韧带使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内,则形成髓核脱出。无论是突出或脱出,在椎管狭窄的情况下,首先刺激椎节局部的窦椎神经,渐而则有可能压迫脊髓,也可以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或椎管内的血管。究竟何者受累,这要取决于髓核变位的方向与程度。在无椎管狭窄的情况下,也可能仅仅由于椎管内的窦椎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出现颈部症状。当然椎节松动、不稳的本身也可以引起与髓核变位相似的症状。髓核的突出与脱出,则会加重椎节的松动与不稳,并可使韧带和骨膜撕裂而形成韧带-椎间盘间隙及局部的创伤性反应(包括血肿形成),从而构成向下一期病理变化的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基础。此时如果脱水继续加剧,可进一步加重椎节的不稳,以致导至下一阶段的髓核明显位移,在此种情况下,使椎节稳定(包括手术)则可使本期终止。促成此期的发展因素是进一步造成椎间隙内压升高与椎节不稳各种原因。慢性劳损、外伤及炎症为促发因素。,3晚期阶段 即骨刺形成(骨质增生)阶段。此期是前者的延续,实质上可以将其视为突(脱)出的髓核,及其引起的骨膜下血肿通过骨化的形式、形成骨赘(骨刺)。突向椎管内的骨刺是否引起症状,正如髓核突出一样,是由椎管矢状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其发病因素与前者基本相似。从人体的防御机能角度来考虑,骨刺也可看作机体的保护性自卫措施。在椎节不稳的情况下,当然不利于病情的稳定,一旦周围的韧带硬化并有骨刺形成时,尽管此种骨刺并非生理性产物,但患节却得到了稳定,对局部的反应性、创伤性炎症起到相应的消退作用。根据骨刺生长的时间不同,不仅其体积大小有所差异,且其坚硬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钙盐的不断沉积而可变得似象牙样坚硬。这为手术切除增加了难度,在操作时务必十分小心。,骨刺的早发部位多见于两侧钩突,次为椎体后上缘,但至后期几乎每个骨缘与韧带的附着点处均可出现。由于生物力学的特点,以颈56最多、最早,次为颈45和颈67。鉴于胸椎稳定,且活动度较小,因此颈7胸1之骨刺较为少见。侧方的骨刺主要刺激根袖而出现根性症状,而引起椎动脉受压者则相对少见。研究证明,在椎动脉受压的情况下,椎间孔的横径较之矢状径更为重要,因此在实行减压术时应着眼于扩大横径,而仅仅将横突孔前壁切除难以获得持久的疗效。突向后方的骨刺除对窦-椎神经激惹引起颈部症状外,主要是对脊髓本身及其伴行血管造成威胁,而对于一个宽椎管者,即便是较大的骨刺,只要其长度未超过椎管内的有效间隙的临界点,一般不易发病。但要注意预防各种诱发因素,尤其是外伤及劳损。,当骨刺突向前方,由于食道后间隙较宽难以引起症状,只有当其十分巨大,或是食道本身有炎症情况下,方易造成食道痉挛或机械性阻塞,这一现象在临床上并非罕见。总之,骨刺的形成是椎间盘退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表明颈椎的退变已经达到难以逆转的阶段。无症状者应注意预防各种可以增加退变及诱使其发病的各种因素,有症状者则必须设法积极治疗,以使其停止进展及消除对邻近组织的压迫与刺激。外科手术仅仅可以切除骨刺以促使局部建立新的平衡关系,但不能彻底改变患节退变所造成的病理结果。,二、相邻重要组织的继发性改变,颈椎退变可引起周围组织继发性改变,因周边组织所涉及的面较广,临床上意义较大的继发性改变讨论如下:1脊神经根 由于钩椎关节及椎体侧后缘之骨刺或关节不稳或突(脱)出之髓核(以侧后型为多)等,一旦形成长期压迫即有可能出现病变。早期表现为根袖处水肿、肿胀及渗出反应性炎症,此时多属可逆性改变,如能及时消除压迫则可不残留后遗症状。,如压力持续下去,则有可能继发粘连性蛛网膜炎,而且此处也正是蛛网膜炎最早发、也最好发的部位。如有粘连形成,当颈椎活动时由于牵拉而引起或加重对神经根的刺激。由于蛛网膜炎的发展,根袖可能逐渐出现纤维化。此种继发性病理改变又进一步加剧局部的压迫,并造成神经根处的缺血性改变。缺血再更进一步加重病情,并构成恶性循环,最后神经根本身出现明显的退变,甚至可以伴有华氏变性。位于局部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也多同时受累,并在临床上呈现相应的症状。,2脊髓 其变化多较复杂,除了突出之髓核和骨赘直接对其形成压迫外,椎体间关节的前后滑动所造成的“嵌挟”,尤其是在伴有椎管狭窄甚至同时有黄韧带肥厚、内陷的病例,更易引起脊髓的病理改变。早期大多表现为脊髓本身的血管(脊髓表浅的毛细血管、前中央动脉或沟动脉)受压,尽管也可出现十分严重的症状,但此种功能性改变只要及时除去对血管的致压物症状,症状则会迅速消失。当然,如果该血管受压时间较久并已出现器质性改变,例如血管的纤维性变、管壁增厚、甚至血栓形成等则难以恢复。造成此种病变的致压物大多位于椎体后缘中央处或中央旁。,如系侧方或中央旁处致压物,则主要压迫脊髓侧前方的前角与前索,并出现一侧或两侧的锥体束症状。而来自后方或侧后方的致压物,主要表现以感觉障碍为主的症状。脊髓本身病理改变的程度取决于压力的强度与持续时间。超过脊髓本身的耐受性则逐渐出现变性、软化、纤维化、空洞形成、甚至囊性变。如果脊髓本身一旦开始出现变性,任何疗法难以从根本上达到逆转的目的,最多使其停止或减速发展。脊髓的退变过程一般是缓慢的,但遇有外伤等突发因素,其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失去功能。,3椎动脉 在判定椎动脉的病理改变之前,必须对患者全身的血管状态加以了解,以除外由于全身血管硬化、粥状化所产生的局部表现。椎动脉较为深在,其受压原因,几乎都是因钩椎关节增生或变位所致。早期主要病理改变是该血管的折曲与痉挛所造成的管腔狭窄,以致引起血液动力学的异常致使颅内供血减少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果此种缺血突然发生,则由于锥体交叉处骤然缺血而发生猝倒症。由于椎动脉壁周围有大量的交感神经纤维包绕,因此,其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植物神经症状;一旦通过手术得到缓解,方知其中某些在术前难以解释的症状,原来是由于椎动脉受压所致,故过去有人把这一病理改变称为“交感型”。除上述继发性改变外,患节邻近的其他组织均可出现相应的改变,例如后方小关节的早期松动与变位、后期的增生性小关节炎,硬膜外脂肪的变性与消失,周围韧带的松弛、变性、硬化及钙化等;均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日益加剧。,第三节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一、颈型颈椎病,1发病年龄 以青壮年者为多,但对椎管矢径较宽者,可在45岁以后首次发病。2发病时间 除晨起时多见(与枕头较高或睡眠姿势不当有关)外,亦常常见于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学习后;此表明与椎间盘间隙内压力升高直接相关。3常见症状 以颈部酸、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尤其是患者常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体位,个别病例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4检查所见 颈部多取“军人立正体位”(即颈部呈伸直状,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患节棘突及棘突间可有压痛,一般较轻。5影像学检查 X线片上除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外,在动力性侧位片上约1/3的病例患节椎间隙显示松动及梯形变。MR成像显示髓核可有早期变性征,少数病例可发现髓核后突征。,二、神经根型颈椎病,1颈部症状 视引起根性受压的原因不同而可轻重不一。主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颈部立正式体位及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尤以急性期为明显。如系单纯性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颈部症状较轻微,甚至可无特殊发现。,2根性痛 最为多见,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此时必须将其与干性痛(主要是桡神经干、尺神经干与正中神经干)和丛性痛(主要指颈丛、臂丛和腋丛)相区别。与根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过敏及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3根性肌力障碍 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征。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脊神经所支配的肌组。在手部以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为明显。亦需与干性及丛性肌萎缩相区别,并应与脊髓病变所引起的肌力改变相区别。必要时可行肌电图或皮层诱发电位等检查以资鉴别。,4腱反射改变 即该脊神经根所参与的反射弧出现异常。早期呈现活跃,而中、后期则减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5特殊试验 凡增加脊神经根张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尤以急性期及后根受压为主者。颈椎挤压试验阳性者多见于以髓核突出、髓核脱出及椎节不稳为主的病例,而因钩椎增生所致者大多较轻,因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大多为阴性。6影像学检查 视病因不同X线平片所见各异,一般表现为椎节不稳(梯形变),颈椎生理曲线消失,椎间孔狭窄及钩椎增生等异常现象中的一种或数种。MR成像可显示椎间盘变性、髓核后突、甚至或突向根管椎管内且大多偏向患侧处。,三、脊髓型颈椎病,1锥体束征 为脊髓型颈椎病之主要特点,其产生机理是由于致压物对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供减少之故。临床上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花、抬步打漂、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反射亢进、踝、膝阵挛及肌肉萎缩等典型的锥体束症状。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大多减退或消失,手部持物易坠落(此表示锥体束深部已受累)。最后呈现为痉挛性瘫痪。锥体束在髓内的排列顺序,从内及外依序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及骶部的神经纤维,视该束纤维受累之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中央型(又称上肢型)是由于锥体束深部先被累及,因该神经纤维束靠近中央管处,故称为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之后方波及下肢。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沟动脉受压或遭受刺激所致;如一侧受压,表现为一侧症状;双侧受压,则出现双侧症状。(2)周围型(又称下肢型)指压力先作用于锥体束表面、而下肢先出现症状,当压力持续增加波及深部纤维时,则症状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仍以下肢为重。其发生机理主要是椎管前方骨赘或脱出之髓核对硬膜囊前壁直接压迫的结果。(3)前中央血管型(又称四肢型)即上、下肢同时发病者。此主要由于脊髓前中央动脉受累所引起,通过该血管的支配区造成脊髓前部缺血而产生症状。该型特点是患病快,经治疗痊愈亦快;非手术疗法有效。,以上三种类型又可根据症状之轻重不同而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指症状出现早期,虽有症状,但尚可坚持工作;中度指已失去工作能力、但个人生活仍可自理者;如已卧床休息,不能下地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者,则属重度。一般重度者如能及早除去致压物,仍有恢复之希望。但如继续发展至脊髓出现变性甚至空洞形成时,则脊髓功能难以获得逆转。,2肢体麻木 此主要由于脊髓丘脑束同时受累所致。该束纤维排列顺序与前者相似,自内向外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和骶部的神经纤维。因此其出现症状的部位及分型与前者相一致。在脊髓丘脑束内的痛、温觉纤维与触觉纤维分布不同,因而受压迫的程度亦有所差异,即痛、温觉障碍明显,而触觉可能完全正常。此种分离性感觉障碍,易与脊髓空洞症相混淆,临床上应注意鉴别。,3反射障碍 主要表现为:(1)生理反射异常 视病变波及脊髓的节段不同,各生理反射出现相应的改变,包括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桡反射,下肢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多为亢进或活跃。此外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可减弱或消失。(2)出现病理反射 以Hoffmann征及掌颏反射出现的阳性率为最高;病程后期,踝阵挛、髌阵挛及Babinski征等均可出现。4植物神经症状 临床上并非少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其中以胃肠、心血管及泌尿系统为多见,且许多病人是在减压术后当症状获得改善时,才追忆可能因颈椎病所致。可见术前如不详细询问,常常难以发现。,5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多在后期出现,起初以尿急、排空不良、尿频及便秘为多见,渐而引起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6屈颈试验 此种类型最怕屈颈动作。如突然将头颈前屈,由于椎管内有效间隙突然减少,致使脊髓处于容易遭受激惹的敏感状态,患有脊髓型颈椎病者,双下肢或四肢可有“触电”样感觉。此主要由于在前屈情况下,不仅椎管容积缩小,且于椎管前方的骨性或软骨性致压物可直接“撞击”脊髓及其血管,与此同时,硬膜囊后壁向前方形成的张压力,亦加重了对脊髓的压应力。,7影像学改变 大多具有以下特点:(1)X线平片及动力性侧位片 主要表现为:椎管矢状径大多小于正常 按比值计算,椎体与椎管矢状径比值大多小于10.75;绝对值也多小于14mm,约半数病例在12mm以下。梯形变 病程较短之病例,大多因突出或脱出之髓核及椎节不稳所致。因此,在动力性侧位片上患节椎体间关节可显示明显之梯形变,其出现时间较MR成像技术检查阳性所见的时间为早。同样,已有骨刺形成的病例,其邻节在出现骨刺之前亦先从梯形变(椎节不稳)开始。骨刺形成 约80%左右病例于患节椎体后缘有较明显之骨刺形成,其矢径自1mm至6mm、或更长,一般以35 mm者居多。,其他改变 某些病例可伴有后纵韧带钙化、先天性椎体融合(以颈34为多)及前纵韧带钙化等异常所见。此种异常与本型症状的发生与发展亦有密切关系。(2)MR检查 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因其如一幅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纵向剖面解剖图谱,对局部的病变一目了然,每个病例均应争取选用,其不仅对颈椎病的诊断、分型至关重要,且为手术的决定、手术部位的判定及术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3)其他 包括CT扫描、脊髓造影等对本型的诊断均有作用,可酌情选择。,四、椎动脉型颈椎病,此型临床上症状复杂,诊断亦较困难,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椎基,其次为椎动脉周壁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刺激后所引起的交感神经症状,颈部症状则较轻。1一般症状 因其属于颈椎病中之一型,因而其必然具有颈椎病之一般症状,如颈痛、后枕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如病变同时波及脊髓或脊神经根时,则出现相应之症状。对颈部症状应注意检查,其是除外椎动脉第一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供血不全的主要根据之一。,2椎基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椎动脉分为四段,其中任何一段病变引起缺血时,均可出现相类同之症状,本组病变主要位于-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1)偏头痛 为多发症状,约在80%以上,常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而诱发,以颞部为剧,多呈跳痛或刺痛状。一般均为单(患)侧,有定位意义;如双侧椎动脉受累时,则表现双侧症状。(2)迷路症状 亦较多发,主为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症状。其发生率约为80%,主要由于内耳动脉血供不全所致。(3)前庭症状 主要表现为眩晕,约占70%左右。其发生、发展及加剧与颈部旋转动作有直接关系。应注意与美尼耳氏病鉴别(见鉴别诊断章)。,(4)记忆力减退 约60%的病例出现此种现象,往往在手术刚结束(椎动脉减压性手术),患者即主诉“头脑清楚了”。甚至发病多年不能下棋的病人,术后当日即可与病友对奕获胜。(5)视力障碍 约有40%的病例出现视力减退、视力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此主要由于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第三、四、六颅神经核(位于脑干内)及内侧束缺血所致。(6)精神症状 以神经衰弱为主要表现,约占40%。其中精神神经抑郁较多,欣快者较少。多伴有近事健忘、失眠及多梦现象。,(7)发音障碍 较少见,约占20%。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严重者可出现发音困难、甚至影响吞咽。此主要由于延髓缺血及颅神经受累所致。此症状更多见于高位侧索硬化症患者,应注意鉴别。(8)猝倒 系椎动脉痉挛引起锥体交叉处突然缺血所致,多系突然发作,并有一定规律性。即当患者在某一体位头颈转动时,突感头昏、头痛,病人立即抱头,双下肢似失控状发软无力,随即跌(坐)倒在地。发作前多无任何征兆,在发作过程中因无意识障碍,跌倒后即可自行爬起。其发生率约在20%左右。,3植物神经症状 由于椎动脉周围附有大量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因此当椎动脉受累时必然波及此处的交感神经而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失调。临床上以胃肠、心血管及呼吸症状为多。个别病例可出现Horner氏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年以后的机体,各个器官可能患有各种疾患,难以将其统统归之椎动脉型来解释,只有那些检查阴性者方可考虑;但明确结论尚需通过治疗(包括手术)才可得到正确判断。,4影像学特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线改变 除可发现颈型颈椎病特征外,尚可发现钩椎增生及椎间孔狭小(斜位片)及椎骨畸形等异常所见。(2)DSA技术 此种通过股动脉穿刺与插入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以数字减影成像技术获得清晰的椎动脉图像,不仅对诊断,且对手术部位的确定至关重要,临床上可以采用。(3)MR成像技术 对判定脊髓状态及两侧横突孔有无变异、是否对称、内径有无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无损伤的椎动脉MR成像技术(MRA),对椎动脉的判定既安全、又具有诊断价值,颇受病家欢迎;但其清晰度较DSA为差,但从临床角度来看,90%以上病人愿意接受MRA,而不愿意行DSA检查。,五、食道压迫型颈椎病,1吞咽障碍 早期主要为吞服硬质食物时有困难感及食后胸骨后的异常感(烧灼、刺痛等),渐而影响软食与流质饮食。后者十分少见。2其他颈椎病症状 单纯此型者少见,约80%病例尚伴有脊髓或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症状。因此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其他症状。,3影像学改变(1)线平片检查 显示椎体前缘有骨刺形成,典型者呈鸟嘴状。其好发部位以颈56最多,次为颈67及颈45椎节。约半数病例其食道受压范围可达2个椎间隙。(2)钡餐检查 在钡餐吞服透视下(或摄片),可清晰地显示食道狭窄的部位与程度。食道的狭窄程度除与骨赘的大小成正比外,且与颈椎的体位有关。当屈颈时,食道处于松弛状态,钡剂容易通过,轻型者甚至不显示狭窄;但仰颈时,由于食道处于紧张与被拉长状态、以致使钡剂通过障碍程度加剧。(3)MR及CT检查 均可显示椎节局部的病理改变,包括椎节前后骨刺生成情况及对食道的影响等。,第四节 颈椎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颈型颈椎病,(一)诊断标准 1临床特点 主要为颈、肩及枕部疼痛,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2影像学改变 X线片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颈椎侧位动力性片上可显示椎体间关节不稳、松动及梯形变;MR成像显示椎间盘变性或后突征。3除外其他疾患 主要是除外颈部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因颈椎间盘退变所致之颈、肩部疼痛。,一、颈型颈椎病,(一)诊断标准 1临床特点 主要为颈、肩及枕部疼痛,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2影像学改变 X线片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颈椎侧位动力性片上可显示椎体间关节不稳、松动及梯形变;MR成像显示椎间盘变性或后突征。3除外其他疾患 主要是除外颈部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因颈椎间盘退变所致之颈、肩部疼痛。,(二)鉴别诊断,1颈部扭伤 俗称落枕,系颈部肌肉扭伤所致,因其发病与颈型相似,多于晨起时发病,因此两者易被混淆,其病因多为睡眠时颈部体位不良,以致局部肌肉痉挛之故,此完全不同于因椎间盘退变引起的颈型颈椎病。因此在治疗上,颈型颈椎病者以牵引疗法为主,而颈部扭伤者牵引不仅无效,且反而加剧。鉴别要点为:,(1)压痛点 颈型者多见于棘突及两侧椎旁处,程度多较轻,用手压之患者可忍受,且与受累之神经根分布区一致。而落枕者则见于肌肉损伤局部,以两侧肩胛内上方处为多见,急性期疼痛剧烈,压之常无法忍受。(2)肌肉痉挛 颈型颈椎病者一般不伴有颈部肌肉痉挛,而扭伤者则可触及伴有明显压痛之条索状肌束。,(3)对牵引试验反应 检查者用双手稍许用力将患者头颈部向上牵引起时,颈型者有症状消失或缓解感,落枕者则疼痛加剧。(4)对封闭疗法反应 用1%普鲁卡因5ml作痛点封闭,颈型者多无显效,扭伤者则症状立即消失或明显缓解。,2肩关节周围炎 又名冰冻肩,因其多在50岁前后发病,故又称之谓“五十肩”。其好发年龄与颈椎病者相似,且多伴有颈部受牵症状,两者易混淆。鉴别要点为:(1)疼痛点 颈型者所引起之疼痛多以棘突及椎旁处为中心;而肩周围炎者则多局限于肩关节及周围处。(2)肩关节活动范围 颈型者一般不影响肩部活动;而肩周围炎患者其活动范围均明显受限,尤以外展时为甚,呈“冻结”状。,(3)对针灸疗法之反应 肩周炎者对针刺“肩三针穴”或“条口”透“承山”穴多可立即获得疗效(肩部酸痛减轻及活动范围增加),而颈型者对“阿是”穴有效。(4)影像学检查 颈型者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之生理曲线消失,在动力性侧位片上可有梯形变;而肩周围炎者一般无此现象。必要时可参考MR成像检查。,3风湿性肌纤维织炎 多与风寒、潮湿等有关,除肩颈部外,全身各处均可发生,腰骶部亦多见。位于肩颈部的纤维织炎需与颈型颈椎病鉴别,其要点如下:(1)全身表现 风湿性肌纤维织炎者具有风湿症之一般特征,如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可有游走性),咽部红肿(扁桃体多伴有炎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和抗“O”测定多在500单位以上。(2)局部症状特点 风湿性者其局部症状多以酸痛感为主,范围较广,畏风寒,多无固定压痛,叩之有舒适感。(3)其他 尚可根据患者发病情况、诱发因素、病史,既往抗风湿性药物治疗反应以及X线片所见等加以鉴别。,二、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诊断标准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 包括麻木及疼痛等,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2压颈试验与上肢牵拉试验 多为阳性,痛点封闭无显效,但诊断明确者勿需作此试验。3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椎节不稳及骨刺形成等异常所见,MR成像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局部的病理解剖状态,包括髓核的突出与脱出,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与程度等。4一致性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上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一致。5除外诊断 应除外颈椎骨骼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腔出口综合征、腕管症候群、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受损伤、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及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二)鉴别诊断,颈脊神经共有八对,并支配不同部位,因此当其受累时,则视其受累部位不同而症状的分布与差异较大。在临床上以颈5、颈6、颈7和颈8脊神经根受累较多,故以此为重点对易混淆的伤患提出鉴别。1尺神经炎 尺神经由颈7、8和胸1脊神经参与组成。本病以高龄及肘部陈旧性损伤者为多见,其中伴有肘关节外翻畸形者发病率更高。本病易与颈8脊神经受累者相混淆。鉴别要点为:(1)肘后尺神经沟压痛 位于肘关节后内侧的尺神经沟处多有较明显之压痛,且可触及条索状变性之尺神经。(2)感觉障碍 其感觉障碍分布区较第八颈脊神经分布区为小,尺侧前臂处多不波及。(3)对手部内在肌影响 尺神经严重受累时,常呈典型之“爪形手”,腕部尺神经管之Tinels征多为阳性。主因骨间肌受累,使掌指关节过伸及指间关节屈曲所致,尤以环指及小指为明显。(4)影像学改变 可参考X线平片(本病时颈部拍片多属阴性,但肘关节部摄片,尤其是伴有畸形者可能有阳性所见)、病史及既往史等。,2正中神经受损 正中神经由颈7胸1参与构成。其多因外伤或纤维管道受卡压所致,前一种因素在外伤当时即可诊断,而勿需鉴别,后者则易与第七颈椎脊神经根受压者相混淆。鉴别要点为:(1)感觉障碍 如图45-11所示,其感觉障碍分布区主为背侧指端及掌侧13指处,而前臂部则多不波及。(2)肌力改变 手部肌力减弱,外观呈“猿手”畸形,主因大鱼际肌萎缩所致。(3)植物神经症状 因正中神经中混有大量交感神经纤维,因此手部血管、毛囊等多处于异常状态,表现为潮红、多汗等,且其疼痛常呈现“灼痛感”样。(4)反射 多无影响。而当颈7脊神经受累时,三头肌反射可减弱或消失。,3桡神经受损 桡神经系由颈57和胸1脊神经所组成。在上臂位于肱骨干桡神经沟内,紧贴骨面走行,易因肱骨干骨折而受累。外伤者易于鉴别,如系纤维粘连、局部卡压等因素所致者,则需与第六颈脊神经受累相区别。(1)垂腕征 为桡神经受损所特有症状,主因伸腕及伸指肌失去支配所致。高位桡神经受累者,伸肘功能亦受影响。(2)感觉障碍 如图45-13所示。其与第六颈神经不同的是,感觉障碍区主要表现为除指端外之手背侧(13指)及前臂背侧,而1、2指掌侧不应有障碍。(3)反射改变 多无明显影响。而颈6脊神经受累者则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反射均减弱或消失(早期亢进)。(4)其他 尚可参考病史、局部检查及X线平片所见等。,4胸腔出口综合征 胸腔出口综合征(TOS),又称胸腔出口狭窄症,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因其可直接压迫臂丛下干,或是由于前斜角肌挛缩、炎性刺激而使颈脊神经前支受累以致引起上肢症状,多以感觉障碍为主,并可引起手部肌肉萎缩及肌力减弱等。本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即:前斜角肌症候群、颈肋(或第七颈椎横突过长)综合征和肋锁综合征。此三者虽有区别,但均具有相似的特点,并以此与根型颈椎病相鉴别。(1)臂丛神经受累 主为臂丛的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