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产品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板栗产品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三、可行性研究结论2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与必要性.5一、项目背景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项目发展优势.13一、项目地理环境优势13二、项目原材料供应优势14三、项目产品优势14四、项目产品市场优势15第四章 产品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16一、市场需求分析17二、销售策略和模式19第五章 项目建设条件.21一、项目区域概况21二、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条件21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22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24一、产品方案和规模24二、项目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24三、主要生产设备方案24四、项目建设标准25五、项目平面规划方案26六、主要建筑设施建设方案26七、公用工程设计方案27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评价.29一、建设地点环境现状29二、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29三、污染物治理方案30四、环境影响评价31第八章 劳动保护与卫生、消防.33一、劳动安全保护33二、卫生管理措施33三、消防设施34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5一、组织机构35二、人力资源配置35三、人员培训计划36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37第十一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8一、投资估算依据38二、各项投资估算分解38三、投资估算总表39四、项目投资资金筹措39第十二章 财务基础数据估算.40一、生产能力40二、成本核算40三、销售收入及利润40四、折现率的确定41第十三章 财务效益指标.42一、静态指标的计算与分析42二、动态指标的计算与分析42三、不确定性分析42四、财务评价结论43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44一、经济效益评价44二、社会效益评价44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5一、结论45二、建议45 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板栗产品种植加工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单位名称:*单位性质:联营企业法人代表: *3、项目拟建地点*放马峪村东4、项目建设内容、规模项目建设场地约21亩。项目设计生产加工能力2500吨/年、销售鲜板栗3000吨/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符合出口标准的加工车间3200平方米,主要功能分区包括糖炒板栗车间、板栗爆壳熟化车间、板栗食品综合加工车间、板栗速冻包装车间、更衣消毒间、包装材料库、辅助材料库。(2)2000吨保鲜冷库一处。(3)筛选车间455平方米。(4)办公生活区1300平方米。(5)堆场、变配电室、污水处理间、水井、供暖锅炉房、室外硬化、绿化、围墙、大门等工程以及其他辅助公用工程。(6)购置原有1000吨低温旧冷库改造工程。(7)购置生产设备设施,主要包括板栗前处理生产线、板栗激光划口设备、板栗熟化设备、糖炒板栗设备、板栗热风干燥生产设备、制粉设备、速冻隧道设备和高端产品研发设备等。5、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二年,分两期建设。2007年05月开始前期策划,2008年06月开工建设,计划2008年9月完成项目一期生产场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设备投入运营;2009年09月完成所有工程建设,达到项目设计能力,完成项目竣工验收。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项目总投资6615.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990.40万元、流动资金1625.10万元。项目资金筹措:项目单位自有资金1000万元,其余5615.50万元中的3990.40万元向国家、北京市有关部门申请补助;剩余流动资金1625.10万元借款解决。7、项目经济效益经济评价显示,项目具备良好的财务经济效益。本项目年营业收入9600万元,总成本费用7122.58万元,利润总额2384.82万元,投资利润率23.76%,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28%,净现值2793.71万元,投资回收期3.49年(含建设期)。8、项目社会效益(1)通过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带动当地相关行业发展。(4)增加就业机会。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县域规划(19982010)4、*镇域总体规划(20022010)5、*提供的相关资料6、国家现行的财会、税收政策7、有关市场调研资料三、可行性研究结论通过对项目的技术风险、开发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风险及对策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各种风险相对较小,项目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投资回收有保障。通过项目的财务预测及分析,本项目收益稳定,投资风险极小,现金流充裕,投资回报期较短。该项目完成后,将造就一个包括板栗种植、收购、深加工、纸箱包装业等行业在内的完整的资源互补型产业链,板栗深加工产品年产量将达2500吨、年产值将达9600万元、年实现税后利润可达1597.83万元左右,解决当地农民100人以上就业、带动*板栗种植户的联产。通过对该项目的环境、行业、市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1、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总体发展发展规划需求,属于绿色环保、生态型工业项目。2、该项目依托*所发展的板栗种植社员,原材料采购具备充足的储备资源、产品生产可以达到规模化、产品新颖、具有广阔的销售前景及深度的拓展潜力,种植及生产技术、设备技术、人员培训等依托北京农科院及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经过合作实践已使产品得到了科技高技术的支持,因此该项目目前已经完全具备了打造品牌产品、向品牌要效益的综合实力。3、该项目的建成不仅能解决当地几百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带动当地几千农户的联产增收,这无疑将会进一步促进*地区的农村经济增长,带动当地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当地政府所赢得的不仅仅是增加税收这一表面利益,更会赢得实惠农民、安定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收益。4、该项目的建成明显将能解决农村合作社目前普遍存在的缺乏专业性指导、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与国际通用规则还有差距、合作社对自身效益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经费等一系列问题,从而证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工程。该项目的建成,一定会树立起一个*地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经营机制、把农民独立的小生产变成了社会化的大生产、成为更新更高层次的集体经济形式的典型。5、项目目前所处地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并有利于该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该项目的特点是环保型产业,其原材料的需求将极大的刺激和提高当地农民的板栗种植量,尤其是果树种植会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并能优化土壤土质,这对于*国家级生态县一直以来所强调的生态农业工程的推动效果是不言而喻的。6、该项目投资收益率较高,投资回收期较短。综上所述,该项目在建设、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上是必要的,项目总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背景1、*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位于*东北部,全县总面积2229.45平方公里,人口46.65万,辖17个镇1个乡,其中*城包括*镇和*乡两个乡镇的辖区面积。全县座落在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平原北缘,是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地带,北东与河北省滦平、承德、兴隆三地接壤,南接平谷、顺义,西邻怀柔,为中原至东北、内蒙的方向联系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有“京师锁钥”之称。县城距北京市区65公里,距首都机场40公里,距天津港160公里。101国道及京承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干湿冷暖变化明显,年均降水量为661.3mm。由于北部山区的屏障作用,温度略高于同纬度邻县,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210天。常年主导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全县地处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属燕山山脉,地质结构主要由花岗岩、碳酸岩、火山岩和碎屑沉积岩组成,因而相应地在西部、北部和东部中山与低山区形成了少量的山地棕壤和较大面积的淋溶褐土,在中部丘陵区形成了普通褐土,在西南部平原地区形成了冲洪积褐土。全县有14条主要河流贯穿其中,200条溪流纵横,其中潮、白两河最为著名,潮河水系是北京市的两大水系之一。闻名全国的*水库座落于县境中央,是首都的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境内1500平方公里的区域为水源保护区。多年来卓有成效的水源保护,形成了*独特的环境和生态优势。*现有耕地2.4万公顷、园地1.2万公顷、林地11.3万公顷、草地1.7万公顷,果树1000多万株,待开发荒坡(滩)地2.7万公顷。特产有:黄土坎鸭梨、玉皇李子、燕山板栗、坟庄核桃、金丝小枣、北京三大名梨之一的大城子红肖梨、燕府大花生和*白蜜;山果品有:山猕猴桃、山楂、山杏、山葡萄;水产品有:国内外名种大银鱼、池沼公鱼、红鳟鱼等。全县果林总面积40万亩,其中“云岫”苹果、“燕香”板栗、“黄土坎”鸭梨、大城子红肖梨、雪花梨、“玉皇”李子最为知名,年果品生产能力达一亿公斤。*果品及环湖生态农业,形成了独特的以果品为底色、绿色精品为主体、区域规模为主导、高效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化农业发展格局。40万亩环湖果品基地的初步开发完成,使*人均有了一亩多果园。以优质苹果、鸭梨、红肖梨、雪花梨、李子为主导产品的五大果品基地已基本建成。目前*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林业生态先进县”,是个净水、净土、空气清新的绿色田园。*立足于县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依托首都的人才、技术、信息和市场优势,地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并形成以五金机械、轻纺服装、食品加工、建材、化工和电子信息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42:43,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2%,是2000年的2.4倍,税收总额21.83亿元,可比增长23%,财政收入达7.59亿元,可比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同比增长8.8%,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收入7120元,同比增长8.7%,年均增长14%。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8平方米,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以县城为中心的库南平原地带,其中*城和*镇、*乡、*镇、*镇、*镇5个平原乡镇占全县人口数的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的60%以上,形成全县经济和产业的主要聚集地。2004年*第十三届人代会一次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决心以每年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紧跟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具体发展目标是:经济增长:2008年全县GDP达到170亿元以上,人均达到4670美元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250亿元,年均增长保持20.1%,财政收入12.24亿元,年均增长保持8%。社会发展:2008年*新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及科技、文化和卫生体系。人民生活: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2、*板栗种植、加工业现状*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是板栗之乡,为燕山板栗重要产区。*板栗种植面积30万亩,占全市板栗种植面积38%,居北京市各郊区县的首位。*的板栗主要分布在*水库西岸、北岸、东岸等10个乡镇,板栗种植农户4.5万户,占全县果农的60%,板栗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品种为燕红、燕昌、燕丰、燕魁等,其中结果树18万亩,幼树12万亩,幼树已陆续进入产果期。经过多年倾心培育,板栗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板栗又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环境保护的最佳经济树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加工能力低,特别是深加工产品品种少,高科技含量低等原因,未能发挥板栗应有的经济效益。而经过深加工后的板栗食品因其色、香、味俱佳,成为新型的高级滋补食品,保持期延长,深受国外客商青睐。随着板栗盛果期的到来,板栗综合深加工的形势越来越紧迫。目前,国内外对板栗的加工只是着眼于板栗淀粉的利用和初加工。目前的加工方法概括起来有罐藏、干制、糖制、榨汁、腌制、果酒酿造等方法,产品有糖炒板栗、板栗罐头、板栗脯、板栗干制以及板栗饮料等。总的来看,板栗的加工产品品种较少,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我国加入WTO,板栗销售渠道将拓宽,范围将扩大,板栗成为我国出口食品,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产品之一。但我国板栗也面临国际市场挑战,因为我国的板栗加工粗放,附加值低,因此,为促进板栗产业,开发新型、高附加值的板栗产品极有必要。3、项目发起单位概况(1)*成立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按照“积极倡导,典型引路,大力扶持,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板栗生产大县,如何把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更好的效益?2004年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板栗主产镇的专业村筹建板栗合作社试点,首先在冯家峪镇、石城镇、不老屯镇、太师屯镇、*等先后搞了5个基层社试点,获得了成功。*板栗面积30万亩,占全县果树面积的56%。基层板栗合作社的成立,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解决销售中遇到的难题,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板栗产业化经营。为统一打造我县板栗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整合资源,变单体经营为整体出击。由5个基层板栗合作社负责人共同发起,基层社自愿加入,于2006年8月成立了北京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组织*板栗合作联社(现更名为:*)。经社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合作联社的成立,标志着*合作组织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合作联社的成立将进一步在板栗种植技术、市场供求信息、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组织销售、教育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终达到促进板栗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的目标,改变过去因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竞争力不强的不利局面,逐步形成规模经营,批量销售的经营格局,打造*板栗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板栗合作社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引进技术、品种,加强技术创新,与农户结合,做出示范,使社员率先增收。以提高农产品产销服务为宗旨,开拓市场,疏通渠道,推销产品,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致富路。板栗合作联社的主要职责:一是搭建政府与板栗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开展行业维权、行业整合、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二是进行有机食品认证。为了加快我县有机板栗发展,充分利用我县的环境优势,合作联社确定北京家田食品有限公司为认证代表,对基层板栗合作社进行有机认证,认证面积已达2万亩,全部进入有机转换期。认证采取统一管理,保障有机板栗生产的全过程监控,在板栗各生产环节遵循JAS有机生产标准和OCIA国际认证标准,统一施有机肥,进行生物防治。(2)板栗合作社的工作任务提供全过程服务。板栗合作联社把为社员提供板栗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为栗农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环节,确保产品保值增值。基层社与联社在市场开发方面明确分工,基层社主要开拓本市、本县市场,联社主要开拓外埠、国际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积极支持基层社工作,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基层社安排好板栗生产和产品上市的时间,避免因集中上市而减少收入,为基层社牵线搭桥,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通过合作社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引导广大栗农改变过去的传统做法,掌握优良的板栗栽培管理技术,推广普及科技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合作联社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把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办培训班,请专家、教授讲课,引进实验、示范、传播专业生产技能和适应的科技成果,来提高栗农的科技水平,从而带领他们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强化品牌意识。合作社要通过推广栽培技术,实行无公害栽培管理,全面施用有机肥,适时采收,提高品质,打出品牌,进行板栗的分级包装,保质保量,赢得市场商誉,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经营活动。合作联社通过建立诚信的经营体系,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板栗种植与销售搭建产供销服务平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统一技术标准,提升板栗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年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3)板栗合作社具体运作情况为保证合作社的正常经营和管理,成立了四个部:板栗销售部、技术管理信息部、财务部及办公室。保证合作社在销售、生产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更好的开展市场研发和生产管理,每个部配备了工作人员,同时聘请业务经理1名,专职销售人员2名。2007年,板栗合作社收购东方冷冻食品厂一处,占地面积21亩,房屋156间,400吨保鲜库一座,作为板栗合作联社的办公收购场所,2007年板栗合作联社收购销售板栗3700余吨,实现收入3800万元。2008年,在此基础上,新建冷库、建板栗加工厂、板栗收购车间及办公生活区。4、项目技术合作单位概况为了促进项目更快更好的实施,*板栗合作联社与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处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聘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及工学院的教授专家作为长期技术顾问,对企业的规划设计、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市场开发进行全面的指导。中国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下设三个系和四个研究中心,三个系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生物技术系和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四个中心分别是:葡萄酒研究中心、食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日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学院共有108名教职工,其中教师76人,包括教授19人、副教授28人。学院拥有食品科学和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7个硕士点。学院现在已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体系,研究领域涉及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和品质检测技术;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应用技术;功能食品和新食品资源开发;现代农产品流通理论与产业发展战略;转基因食品的理论方法、检测技术和安全性研究;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活性成分的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果蔬食品的采后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学院的宗旨就是立足于解决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实际需要,倡导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为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业和食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教授专家,长期从事蔬菜、果品深加工的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市场规划的经验。5、项目有关政策、规划背景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其根本点是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商务部关于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商建发2006349号)在主要任务中明确了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并指出:建立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流通和出口企业。发挥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工作的意见(农市发200512号)提出,重点加强产地市场建设,围绕产地抓市场建设,以市场流通促产业发展,要把产地市场作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主导产业、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突出建设与完善龙头市场、核心市场,有效促进主产区农产品的对外流通。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农发20063号)中指出: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的要求,加快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提出关于扶持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的意见。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行业,参考企业地方级税收贡献情况,对企业有发展前景,符合政府鼓励产业政策的项目,市财政部门给予专项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此,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人民政府顺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把发展板栗产业作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着力发展板栗的生产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建设以及拓展、延伸其深加工产业链的建设。根据*委、县政府的整体思路,整合资源,打造“*甘栗”品牌,提升板栗质量,进行产品深加工,实行板栗产业化经营,着手筹建*板栗加工生产场区。*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起好农业结构调整、板栗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作用,真正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体,把全县板栗的产业链带好、带活,健康、持久、稳步地发展下去,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时提出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是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二产经济”,发达国家均把产后贮藏加工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采前,70用于采后;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日本大于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1,日本为2.2:l,而我国仅为0.38:1,几乎是以原始状态投放市场,因此果蔬的损失在2530,而美国只有1.75.0%。可见在我国果蔬采后保鲜和加工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除了保鲜和加工带来的高附加值,仅减少现有果蔬的损失,就可以为社会带来近千亿元的效益。更何况在我国加入WTO后,干果、果蔬产品是最有希望打入国际市场的大宗农产品之一,因此应该抓住这一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项目建设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的必然选择*板栗外形匀称,果肉糯性,吃进嘴里香甜可口,回味悠长,是各地客商青睐的品质优良板栗品种。要确保林产品原料具有稳定的市场价格和较高的附加值,必须建立加工及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载体,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现代化加工,一体化销售的生产格局。建设*板栗深加工项目,正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的必然选择。3、项目建设是做强做大*板栗品牌的有效途径建设*板栗深加工项目,是做强做大*板栗品牌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品牌效应,增强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范围,才能使*板栗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销售空间,赢得更多、更广泛的消费者,更好带动当地板栗产业的发展。4、项目建设是科技兴企的重要实践板栗合作社通过全方位考察,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引进该院的专利装备和技术,提升了板栗加工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企、科技兴农的路子。因此,实施项目建设是一次科技兴企的重要实践活动。5、项目建设是*板栗走向国际市场的客观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突破国外森严的技术壁垒,按照国际的技术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加工设备,加强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章 项目发展优势一、项目地理环境优势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北约40公里处的*放马峪村东,地处*水库上游、潮河北岸,距101国道约1公里,所属地区是首都水源的重要保护地区,该地区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确保了发展天然有机种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保障。多年以来,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该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奋斗目标,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总抓手,本着“典型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原则,2008年全部完成21个行政村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另外今年还完成了*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共新建蓄水池14座,维修旧机井11眼,配套水泵12台,安装田间管网4000亩,打护地坝2000立方米,建渠道衬砌1000米;解决了约5000亩的农田灌溉问题。此外,*还在全镇大力实施了道路硬化、亮化和绿化工程,进行了改水、改厕,使各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今年*继续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建设生态文明村工作起到了典型带动的作用。*典型的立体气候条件和众多的天然屏障为板栗种植、深加工产业化建设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县林业局技术力量雄厚,有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项目的技术依托,并有*刚刚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合作社服务中心为组织保障;目前县境内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得到极大改善。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二、项目原材料供应优势*板栗生产历史悠久,是著名板栗之乡,为燕山板栗重要产区。*板栗种植面积30万亩,占全市板栗种植面积38%,居北京市各郊区县的首位。*的板栗主要分布在*水库西岸、北岸、东岸等10个乡镇,板栗种植农户4.5万户,占全县果农的60%,板栗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品种为燕红、燕昌、燕丰、燕魁等,其中结果树18万亩,幼树12万亩,幼树已陆续进入产果期。2007年*板栗产量达到1063.8万公斤,与2006年基本持平,实现产值1.01亿元,同比增长60.8%。三、项目产品优势栗子俗名板栗、毛栗,为壳斗科植物栗树的果实。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食疗保健功能,是仲秋时节人们最喜爱的养生佳果,被誉为“干果之王”。板栗在我国有着久远的栽培历史。每100克鲜板栗含水分53克,蛋白质4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39.9克,热量186千卡,钙15毫克,维生素C60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素,兼有大豆、小麦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比一般水果要高。板栗生食甜而脆,熟吃则粉而香,独具风味。医学认为,栗子味甘性温,无毒,有“益气补脾、厚肠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生食或熟食栗子都有治疗腰腿软弱无力、小便频数、反胃、便血、慢性淋巴结炎和颈淋巴结核以及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或因肾虚引起的久婚不育等疾病。用风干的栗子壳烧成炭再碾成粉状,加蜂蜜调和后用水冲服可治内痔出血。有的中医还用栗子壳与夏枯草、丹参复配治疗急性颈淋巴结炎和甲状腺肿大。它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 当归等媲美。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淤血肿痛、皮肤生疮、筋骨痛等症。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有对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功效。*燕山板栗自古有名。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称:“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渔阳即今天的*西南,可见燕山一带很早就是板栗的著名产地。*燕山板栗位于燕山板栗带,栽植于唐代,到明代已初具规模,是历代皇宫贡品之一。其特点是个头大,果皮呈紫红色,外皮薄,栗仁细腻,糖分高,炒熟之后内膜与果仁分开,香醇甘美,齿颊留金。*燕山板栗是绿色食品,且注册了“*甘栗”板栗商标。板栗是名副其实的“干果之王”,这种口感好、又含多种复合营养素的天然食品,成为人们首选的最佳食品之一。四、项目产品市场优势据对国内外市场调查显示,我国特产之一的板栗,从2000年至今连续七年旺销不衰,价格连年攀升,居高不下,开发前景诱人。 全球板栗年总产量为70万80万吨,我国约占60%,但国内外市场每年需求在200万220万吨以上,市场缺口大,供需矛盾尖锐。日本、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等国家对我国板栗需求逐年上升。其中脱皮板栗每公斤出口价已涨至68美元,较往年上涨1美元。同时,港、澳、台市场的要货量在逐年增加。 第四章 产品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果品深加工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中具有明显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也是我国食品工业重点发展的行业。果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不仅是保证果品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采后减损增值,建立现代果品产业化经营体系,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 目前全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生产果品,产量以亚洲为最多,其中中国、印度、巴西、美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为主产国,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果品的年产量已经超过7000万吨,居世界第一,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预计到2010年我国水果总产量将达一亿吨,丰富的果品资源为果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因此,果品加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极具外向型发展潜力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和我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果品的采前栽培,病虫害防治,却忽视采后处理,缺乏产地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地果品分级、清洗、预冷、冷藏运输等问题,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相当严重,每年损失率为25-30%,价值约750亿元。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果品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以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另外,我国果品缺少标准化管理,年出口量只占世界出口量的2.4%,排名第12位,销售价格也只有国际平均价格的一半。而品种结构的不合理、品种单一、缺乏适于深加工制造的优质原料品种,这些都明显地制约着我国果品加工业发展。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模仿发达国家的做法,耗资数亿元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气调贮藏库,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较先进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品深加工生产线。但由于不适应我国国情,引进的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果品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大量果品加工废弃物未能得到综合利用,企业成本高,效益差,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农产品的深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是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二产经济。发达国家把采后贮藏及深加工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采前,70%用于采后加工及保鲜升值;意大利、荷兰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率为60%;日本大于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