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鉴定青海地区II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课件.ppt
青海地区II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青海省人民医院 陈寒杰,2009年度青海省人民医院立项课题,药物经济学及研究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课题研究的意义,立项背景,立项背景-药物经济学及研究,药物经济学是卫生经济研究的内容之一。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为药品的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制定药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是对卫生保健系统和社会药物治疗成本的描述和分析,也可称为评定药物治疗成本的科学,药物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的一部分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需要有药学,临床学,经济学,流行 病学,临床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药品的需求,供给,药品市场,药品价格,药品政策及药物的经济学评价,立项背景-药物经济学及研究,药物经济学的作用-1,宏观药品政策研究药品的定价研究药品经济学评价(研究成本及结果)制定保险及医院的药物目录有效配置药品资源帮助药品市场营销循证医学研究(best drug),药物经济学的作用-2,在新药临床试验II、III、IV期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基本药品目录及药品报销目录的制订(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药品单独定价药品费用及药品政策的研究推动药品的市场营销,药物经济学的作用-3,提高药物资源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药物定价与报销补偿提供市场营销依据提供药品政策决策依据,药物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在我国已有10余年的历史 药物经济学研究在国内仍然是一门新兴发展的学科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对药物经济学有不同的理解研究结果正逐渐被应用到药品定价、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制定、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领域,药物经济学结果研究的定义,结果研究是药物经济学相关的学科 研究日常治疗过程中医学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结果 其内容与上市后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有关 对疾病管理项目的分析与评价特别重要,药物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学评价,药物经济学,统计学,卫生技术评估,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方法,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率分析(cost-efficiency analysis)效益风险分析(benefit-risk analysis),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表1,药物经济学评价定义,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理疗等),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质:综合考察各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投入(成本)和产出(健康结果)C/E 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经济学,药物的成本研究-1,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隐性成本 总成本:直接成本十间接成本十隐性成本 最小成本,药物的成本研究-2(直接成本),药品的购置成本(acquisition cost)注射消耗成本(consumables)药品监测成本 药物副作用成本 耐药及治疗失败的成本 住院成本 只计算与疾病有关的成本(attributable cost)不同年份的医疗成本需要用消费物价指 数(CPI)校正,药物的成本研究-3(间接成本与隐形成本),非医疗直接成本,如交通,病人营养及家属的其他开支 因病缺勤误工,病休,失能,死 亡,提早退休,失业对病人及家属劳动 力的影响 目前尚未标准化隐形成本(疼痛,忧虑),1.药物的最小成本分析,相同效果时的成本比较 测定不同医疗措施的成本,假定多个措施的效果基本相同,则选用成本最小的措施,是评价和寻求最经济的方法。,2.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成本和效果的衡量与分析随时间而变化,成本与效果均具有时间效应。成本效果分析是分析成本消耗后得到的效果,成本一般以通用货币单位表示,效果以具体结果,如延长生命的具体时间、死亡数等表示。,3.药物的成本-效用分析,生命质量(/QALY,/DALY,/YOLS)功能状态(认知,心理功能,疲劳,生理活动,性功能,社会活动,一般健康)生活质量(SF-36,总体精神健康指数(PGWB),胃肠道症状分级体系(GSRS),4.药物的成本-效益分析,成本与效益均为货币单位 可计算成本效益比(BCR)可计算净效益(效益-成本),5.药物增量成本效果(效用)分析,决策点,新药A,老药B,D成本=成本A-成本B,D结果=结果A-结果B,比较,成本A,成本B,结果A,结果B,6、成本效果分析的敏感性分析,双向敏感度分析 改变总住院费用,床日费用,平均住院日 改变治愈率(%)改变生存率 改变贴现率(5%),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四种可能结果表2,立项背景药品与抗菌药物,药物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药品的应用首先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医疗保健费用急剧上升以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日益普遍。,立项背景药品与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已近百年,使很多严重感染和传染病的预后大有改观,病死率大幅度下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严重者导致死亡或残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的后果发生。,报销申请,药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委托代理,保费,支付、总额预算,共负,政府价格管制预算控制药品政策,市场垄断竞争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被动性外延性支付多源性,诱导需求,逆选择道德损害,利益驱动大处方,风险选择“撇奶油”,管制障碍,调节失灵,药品与抗菌药物-1,从全球资源配置来看,卫生总费用(Total Health Expenditure)占GDP比重平均在9%左右,大多数欧洲国家全年的卫生保健费用约占GDP的7%9%,日本约占14.9%,美国约占14%,药品费用占卫生保健总费用的比例则在10%20%之间。中国目前约为5%。而且,中国的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40%以上,其比重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抗菌药物总体消耗水平:国际为10%,中国35%以上。,药品与抗菌药物-2,WHO:抗菌药物使用率30,欧美国家:5%10%;美国20%,英国22%,卫生部要求60%以下,中国实际67%80(平均使用率71.2%,)全国类切口手术平均使用率 99.2%,青海地区类切口手术平均使用率为100.0%。统计表明:青海地区手术病例抗菌药品占费用比52.37-38.29%,II类切口手术占手术总数的65%以上。,WHO合理用药四要素,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药物的安全性是个相对概念,一般在正常剂量下不会造成严重危害。经济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用药的经济性不是简单的药品价格贵贱、药物治疗费用高低的问题,而是用药花的钱与获得的疗效相比,值不值得的概念。治疗的费用在经济学上用治疗成本表示,而疗效用治疗效果(或效益)表示。把经济性作为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之一,关键在于药品属于稀缺的医药卫生资源。,研究方案设计,病历调查合理用药评价直接成本计算(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使用抗菌药物天数、抗菌药物的费用)使用抗菌药物强度DDD值/100人成本效果(以切口手术愈合情况:愈合甲级、愈合乙级、用治疗结果:治愈率、好转率及其它功能状态进行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灵敏度分析最小成本分析评估方案报告结果。,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分工表3,研究对象与分组,青海地区II类切口手术病历的合理用药评价: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联合用药、围手术期用药等分析。按照研究目的设计表格内容:记录患者基本情况,科别、年龄、性别、手术名称、切口愈合情况、应用抗菌药物的名称、用法与用量、用药起止时间、住院总费用、抗菌药品费用等内容,并进行统计。,诊断标准,以切口手术愈合情况:愈合甲级、愈合乙级;用治疗结果:治愈率、好转率;肝、肾功能状态:正常;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研究方法及技术指标,病例的合理用药分析;病例的的药品占有比%分析(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比率%)、抗菌药费用比%(抗菌药品费用占药品费用比率%);治疗效果(治愈率、切口愈合甲级率及肝、肾功能状态、血常规);抗菌药物消耗强度DDD值/100人;成本分析(COI)、成本效果分析、灵敏度分析、最小成本分析(CMA);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各级医疗报销药品目录的药品报销范围的调研;结论。,统计学方法,百分率(%)、/n、X2检验、成本:C(元/人/d)、成本-效果 C/E、敏感度:C/E、最小成本:(CMA)、抗菌药强度:DDD/100人/d。,研究过程(时间安排),2009.05-2011.01 病历调阅,合理用药分析(适应症、抗菌药物选择、疗程等)、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品费用及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等进行分析。2011.02-2011.03 进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分析、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综合效果、效用及效益分析。2011.03-2011.05 确定适合青海地区II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的相关抗菌药物的选择范围,进行课题总结、技术总结、技术查新,完成课题。,研究结果及分析-1病历选择,2006-2010年度II类切口手术病例调研,确定年龄范围1865岁之间,无基础疾病病历,排除病例标准: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合并有糖尿病并发症;结核病;高血压危象;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院内继发感染、继发性疾病的患者。,研究结果及分析-2切口分类,根据流行病学及青海地区手术病历的疾病谱确定以胃、十二指肠手术等不同手术名称的前十位的II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调查,选取每年度以3、6、9、12月中旬的出院病例进行随机取样,调阅分析病例997份。,结果分析-手术名称及病例数表4,研究结果及分析-3病例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比率与围手术期术前用药情况分析对手术组II类切口病历进行以下分析及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手术组联合用药比率(%)、手术病人术前2小时预防用药比率(%)、手术组单项不合理用药病例数(%)、手术组多项不合理用药病例数(%),全国用药平均水平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表5,A: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均值;B:为青海省地区病例分析均值,表5结果表明:,1、手术组I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全国均值为99.0%,使用率基本一致;2、联合用药比率低于全国均值,全国均值为逐年降低水平,而青海地区为逐年升高水平,表明用药复杂化程度的提升;3、围手术期术前2小时预防用药比率从0到22.3%,与全国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呈现出良好的用药水平;4、不合理用药病数的比例与全国水平基本相似,表现为用药水平有起伏,单项不合理用药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研究结果及分析-4合理用药评价,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等规定的抗菌药物选择、使用及药代动力学进行以下:适应症、药物选择、单次剂量、每日用药次数、用药途径、溶媒、联合用药、更换药品及围手术期预防术前用药、术中用药、术后用药、用药疗程等十二项分析。,不合理用药分析表 6,注 A: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均值;B为青海省地区病例分析均值,表6结果表明:,临床医师在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单次剂量、用药途径、溶媒、更换药品等方面基本符合规定要求,但在药物选择、每日用药次数、围手术期预防术前用药、术中用药、术后用药及联合用药方面存在差距,尤其药物选择起伏较大,末按手术野及范围进行药物选择,每日用药次数末按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使用,围手术期预防不能按规定进行使用及追加,联合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重复用药、无适应症用药,疗程过长占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术前、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平均占62.92%,与全国均值22.8%相比,相差40%,差距较大。,研究结果及分析-5成本分析COI,成本直接以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的费用计,对各年度各类手术病例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及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及药占比分析等药物经济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2010年度病例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统计表7,5年人均住院、药品费用、统计分析表8,表8结果表明:,五年数据分析:1.手术病例中人均住院天数和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分别减少3.25天/人、1.14天/人;2.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表现为一波动数值;3.人均住院费用(元)呈上升值,而人均药品费用(元)、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元)2008年为最高值,而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药占比及抗菌药占药品费用比分析表 9,表9结果表明:,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比(%)逐年下降,下降比率为14.08%,而抗菌药占药品费用比(%)呈上升值,上升值为6.47%,数据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作为治疗用药的主要选择。,研究结果及分析-6 抗菌药物的强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是由挪威奥斯陆的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针对全球规定的,属于数据汇总法的一种。规定日剂量(DDD)分析法是将药品合计数量转化成每日剂量数,是药物主要适应证的平均日维持剂量。即指当一种药物用于它的主要适应证时,假定的成人每日平均维持治疗剂量。以2008年WHO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药物DDD值及其相关值为标准,给药途径为注射,并规定以DDD/100人日为标准,进行DDD/100人日的强度计算。,抗菌药物强度(DDD/100人天)分析表10,注 A: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均值;B:为青海省地区三级综合医院的较低值。,表10结果表明:,青海省地区抗菌药物的药占比、抗菌药物强度(DDD/100人天)呈下降值,但与2006、2007年的全国均值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为47.6(DDD);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呈上升值,与全国均值相比,增加19.5,品种数呈正态上升值,与临床不合理用药有极密切的关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分析,药物品种比例表 11,表11结果表明:,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非限制使用(7.86%)、限制使用(83.0%)、特殊使用(9.6%),药物选择以限制使用为主,以二、三代头孢类和青霉素+本酶抑制剂为主,其次为-内酰胺类;特殊使用药物占有率高于非限制使用,明显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不符,与临床不合理用药有极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及分析-7治疗效果表12,表12结果表明:,治疗效果以临床诊断的治疗结果及手术切口的愈合等级进行X2的统计分析。切口手术总愈合率(%)99.67,甲级率(%)98.01.治疗结果总治愈率(%)99.08,治愈率(%)90.54。,研究结果及分析-8血常规检查结果表13,表13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手术及治疗前后患者WBC、NEUT%、RBC、HGB,无明显改变(p0.05),表明手术及治疗结果对患者血常规无明显影响,达到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及分析-9肝、肾功能检查结果表14,表14结果表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 手术及治疗前后病人肝、肾功能检查表明:手术及治疗病人血生化中ALT、AST、BUN,Cr等无明显改变,P值检验结果为:p0.05,表明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达到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及分析-10成本的确定,采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为使结果简单直观,成本的确定分别以C1:直接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的费用、C2:住院费用计,效果即有效率,以切口愈合甲级率计。不同类型手术预防性、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日均成本测算:C1:人均抗菌药费用191.13元;C2:人均住院费用615.35元。,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成本及住院费用成本分析表 15,研究结果及分析-11成本效果-分析,采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为使结果简单直观,成本直接以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的费用计,效果即有效率,以切口愈合甲级率计。本研究的成本以C1:人均抗菌药费用(元)/d、C2:人均住院费用(元)/d;效果以有效率(%):E1,切口愈合甲级率(%):E2计,进行成本与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表 16,“-”表示以平均值为参照。,表16研究结果表明:,人均使用药品费用对治疗结果及切口愈合成本-效果分析不敏感,也表明对治疗结果无影响;而住院费用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对治疗结果及切口愈合敏感(C2/E1为165.80、C2/E2为-851.11),表明对治疗结果有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及分析-12敏感度分析,常用敏感度分析为假设药品价格下降或检查费用提高作为变量进行分析。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抗菌药品价格下降并不能对住院的手术患者的药品费用及住院费用有所影响,只有缩短住院天数及减少使用抗菌药品的天数才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包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手术费用等主要项目,其中床位费用、手术费用基本维持在较一致水平,唯有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是一个变量,研究确定以2010年及人均平均使用药品费用减少10%计算,检查费用上调10%进行敏感度分析。,敏感度分析表17,“-”表示以平均值为参照。,表17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平均使用药品费用减少10%,对治疗结果及切口愈合不敏感,也表明对治疗结果无影响;而检查费用上调10%的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对治疗结果及切口愈合敏感(C3/E1为53.15、C3/E2为-126.73),表明对治疗结果有明显的影响。,综上所述,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的天数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不明显;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为用药疗程过长,从而导致药物耐药率发生的增加;延长住院天数对于院感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缩短住院天数,缩短抗菌药物使用的天数明显可减少住院费用,少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品占比,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抗菌药物的强度(DDD)值。,研究结果及分析-13最小成本分析(CMA)1,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等规定,I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分别以预防用药、治疗用药进行统计,预防用药以72小时内停药.治疗用药以临床检验指标临床体征正常后72小时应停药(WBC中性粒细胞的半衰期t1/2=8h,经过9个半衰期)为标准。,本研究确定预防用药以96小时内停药,治疗用药最长用药时间的病例限定30天。10天用药时间的以实际用药天数进行计算 临床检查以人均平均检查费用增加10%:795.53-723.21=72.32(元),进行最小成本估算。以2010年度病例进行评价及估算人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评估病例最少可缩短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评估病例最少可缩短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表18,表18分析结果表明:,评估后平均用药天数为10.48天,与原用药天数相比人均最少可缩短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为4.11天/人。,研究结果及分析-13最小成本分析(CMA)2,以减少平均使用抗菌药物的天数作为减少住院平均天数和减少药品使用天数,缩短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其它辅助药物使用量相对也会减少,以其它药品费用下降10%计算,进行评估度病例最少药品费用及住院费用分析.,最小成本分析表19,表19分析结果表明:,人均住院费用节约3373.44(元),节约值%为24.32%、抗菌药物费用分别节约766.49(元),节约值%为28.17%。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的改变药占比%与抗菌药占药品费用比%相应改变,抗菌药占药品费用比的节约值%为145.57,抗菌药物费用改变明显。,评估后的抗菌药强度(DDD/100人天)的改变-表20,以评估值人均抗菌药物减少4.11天及参考值的抗菌药强度(DDD/100人天)的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评估值的改变,使用抗菌药物强度(DDD/100人天)下降幅度明显,强度值为91.74,减少35.86,减少28.1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选择及分级管理分析,根据应用频率前20位抗菌药物进行排序,抗菌药物以每g计算,其2008年WHO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药物DDD值的标准DDDS值即DUI值。,表21-前20位抗菌药物进行排序及DUI值的结果表,表21结果表明:,根据应用频率前20位抗菌药物排序中,有2种药品的DUI值10、有13种药品的DUI值4,且位居前10位、有19种药品的DUI值1,平均DUI值=4.8。限制使用类药物占19种如头孢匹胺钠、头孢哌酮钠、头孢他啶,。DUI平均值远大于1,提示临床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使用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药物的选择应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原则。按细菌的分布规律,头颈、四肢等软组织的手术,首选针对G+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胸、腹、盆三腔的手术则选择针对G-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非限制使用为主,限制使用为辅进行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用特殊使用类药物经会诊后方可使用。绝大多数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的DUI均小于1,抗菌药强度DDD值至少可降低2040水平。,综上所述,评估的的抗菌药强度DDD有可能减少4060水平,期望值可降低至60左右的DDD强度成为可能。,抗菌药物选择与各级医疗报销药品目录分析-表22,表22结果表明:,以非限制类为主,限制类为辅进行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用特殊使用类药物经会诊后方可使用等原则进行药物选择及使用,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青海省省级职工医疗报销药品目录(2009年版)、西宁市市级职工医疗报销药品目录(2009年版)、城镇居民医疗报销药品目录(2009年版)、青海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品目录(2009年版)等各级医疗报销药品目录的药品报销范围。,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1,卫生部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等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技术规范,加强对抗菌药物遴选、采购、处方、调剂、临床应用和药物评价的管理。以上各文件均末对I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对直接反映临床抗菌药使用水平(合理性)的抗菌药物强度(DDD值/100人天)末进行限定值的规定。,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2,本研究以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II类切口手术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以全新的角度进行药物经济学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人均住院费用至少可节约3373.44(元),节约值%为24.32%;及抗菌药物费用可节约766.49(元),节约值%为28.17%。抗菌药占药品费用比的节约值%下降为145.57%,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节约抗菌药物资源比率大幅提高,抗菌药强度(DDD/100人天)强度由127下降至60成为可能。,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3,抗菌药物选择以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的二代头孢菌素及酶抑制剂等相似抗菌药物选择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各级医疗报销药品目录的药品报销范围。本研究经国内查新,尚末查询到涉及同类内容及相似内容的研究;尚末查询到涉及以满足各级医疗报销药品目录的药品报销范围的抗菌药物选择的研究及相似研究。,针对青海地区II类切口手术,以全新的角度进行药物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可减少住院天数4天,减少住院费用24.32%,减少抗菌药物费用28.17%,降低抗菌药强度(DDD/100人天)52.8%以上,不仅提升医疗水平及医疗信誉、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提高周转率,而且节约了医疗资源和降低了耐药的发生率。通过系统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缩短用药疗程可供了可靠的医疗治疗效果的保证。,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4,通过对各级医疗报销目录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选择可最大限度满足各级医疗报销药品目录的药品报销范围,减少患者负担,所节约的间接成本将直接受益于患者及其家属。通过以上研究,填补了该项目空白,对国家、医疗单位及患者皆带来了各方面的效益及信益。,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5,通过对I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药物选择、剂量疗程、联合用药的合理性评价及抗菌药物金额/药品费用等通过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成本分析(COI)、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敏感度分析;提出了适合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的选择、疗程,以减少抗菌药物的药占比,减少抗菌药物滥用,降抗菌药物的耐药、降低抗菌药物强度(DDD/100人天)及减轻医患经济负担及资源浪费,同时最大限度满足各级医疗报销药品目录的药品报销范围,提升医疗水平及医疗信誉。,社会(经济)效益,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及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