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doc

    • 资源ID:3895166       资源大小:183.50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doc

    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问题台湾作家余光中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我的四个假想敌。文中说,他有四个女儿,他很爱她们。在她们都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在害怕有朝一日失去她们。失去她们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们一个个地恋爱了、结婚了。于是,他想象中的四个要追求他的四个女儿的男孩子,就成了他的四个假想的敌人。甚至当他走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只有一两岁的、还坐在推车里的男孩,就会想这小子长大之后可能会追他的女儿,便立即有在他脖子里撒胡椒面整整他的冲动。 他当然不会真用撒胡椒面的方法让与他争夺女儿的男孩子望而却步,使四个女儿最后都变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但是,他的那些想法,却反应了天下所有父母对儿女的成长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父母希望儿女尽快长大成人;另一方面,儿女长大成人后与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可以造成父母内心的巨大失落感。想想看,一个每天陪着你、没有你一天都活不下去的人突然一下就不需要你了,你在一个你最爱的人的心中所占据的最重要的位置突然被另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占去了,你怎能不忧伤甚至愤怒呢? 不要认为这些非理性的力量不会对事实造成任何影响。影响早就造成了,而且在代代相传。比如社会文化对青春期的年轻人在性活动上的限制,就是父母害怕失去儿女的焦虑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上的反应。正如余光中所担心的,如果没有什么其它意外,父母在心理上失去儿女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儿女恋爱和结婚。恋爱和结婚的基础就是性。所以我们可以说,儿女从事了性活动,就意味着父母对他们的失去。 青春期指的是从十四岁到二十八岁的那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也就为从事性活动做好了准备。准备好了就意味着可以做,但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到目前为止,婚姻仍然是唯一合理合法和合乎风俗的从事性活动的许可证。虽然准备好了,但要在婚姻之前或者婚姻之外从事性活动,总是会导致一些或多或少的内心冲突和现实冲突。内心冲突是指,我们做了我们自己认为本来不该做的事,由此而产生自责。自责的强烈程度与当事人的价值观有直接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非常大。现实冲突是指,我们周围的人,包括亲戚、朋友、同事等等,认为我们做了我们本来不应该做的事,为此指责我们。被指责的强烈程度与社会的开放程度直接相关,越是在封闭的社会里,当事人被指责得可能越强烈。性当然是美好的,但是,如果由性引起了过多内心的和现实的冲突,那就不那么美好了。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人内心的和谐以及他与他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的和谐也是很美好的,而且可能是更大的美好。所以“可以做”的人在“做”之前都应该想一想,如何使美好更多更大,使不美好更少更小。 少男少女从相互爱慕到肌肤相亲,最后会走到哪一步,实在是他们自己和旁人都无法预料的事情。如果他们的身心是健康的,那他们的冲动肯定是很强烈的。对男孩子来说,十七岁左右是他性冲动和性能力的最高峰。许多已婚的、性冲动和性能力都相对衰弱了一点的成年男性,尚且不会总是能够驾御自己的性活动,那么要一个未婚的、生机勃勃的男孩“收发自如、适可而止”,就显得不仅仅是要求过高,在某种程度上简直是有些残忍了。对女孩来说,冲动来得要迟缓一些,但性是两个人的事,她能保证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完全控制局面吗?现在的成年人都是从少男少女过来的,回首往事,你们觉得那个时候容易吗? 儿女们在潜意识层面也会感觉到婚前从事性活动是对父母的攻击,在象征性层面,也意味着对社会的攻击,因为社会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父母对子女不好或者要求太严,或者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了太多的挫折,他们便可能会选择早恋,甚至会选择把自己“交出去”的方式-即性活动-来对抗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纯净的性的驱动力被污染了、扭曲了,就有可能导致比单纯的性活动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的后果,如纵欲、滥交、性变态、反社会等等。 讲一个故事。我在德国的博士导师有一个女儿,今年十九岁,美丽惊人。不久前他来武汉,住在我家里,晚上喝酒吹牛,他谈到了他的女儿。他说,我两年前到他家去的时候,他女儿还没有男朋友,是她们班少数没有男友的女孩子之一,当时他和他妻子还有点替她着急。现在她有男朋友了,她男友还经常住在他家。我问,他们在你家是住在一起吗?他说当然。我又问,你没有什么意见?他说没有,只要他们做那件事情时声音小一点就可以了。见我听得目瞪口呆,他就又解释说,我当然不能干涉他们,我妻子十六岁的时候我就跟她好了,现在我女儿十九岁,我能不让她和她的男朋友在一起吗?我连说对对,心里却在想,中国有不少父母是十几岁结的婚,却仍然没有影响他们反对十几岁的子女谈恋爱。 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说,中德两国有太大的文化差异,这样的事在中国是不可接受的。我马上就反问,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那你认为在对待这样的事情的文化上,中德两国的文化哪一个要更先进一些?还有,如果文化对年轻人在性活动上的限制是父母害怕失去儿女的心理或者说害怕儿女成长的心理在大的背景上的反应,那你还认为这种限制是应该的吗?你是不是忘记了,那些曾经被认为是不符合中国文化的东西,现在不也在中国大行其道?(需要说明的是,我是中国文化的绝对崇拜者,我认为从大的方面看,中国文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类最先进的文化,但在一些细节上,我们不如人家。) 好像没有哪个法律的或者是道德的条文白纸黑字地规定,未婚者不得从事性活动。这个规定是无形的、约定俗成的。虽然它可能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人们不可能都遵守它,但它也有它积极的意义,因为它是我们整个道德体系的一部分,遵守它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更加宁静和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不合理的成份就想一夜之间打倒它,也不能主动提倡与之相反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是应该而且必须逐渐被改变的,任何疾风暴雨式的改变都可以被看成是暴力,而且可能造成更多的个人的和社会的问题。 性之所以是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太把它当成问题。或者用福柯的话说,在我们的“凝视”之下,性从一个小问题变成了一个大问题。对于婚前性活动“做还是不做”这个问题,我们在思考它和讨论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人为地把它弄大了。而且从讨论的最后结果看,根本没有可能得出一个结论说可以做或者可以不做。也许让它成为一个疑问摆在那里不做定论要更好一些。这就是中国文化最了不起的智慧之一,叫做“以不了了之”。 在读了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做还是不做,仍然要你自己决定。不管你的决定是什么,都请不要用对和错、好和坏这些字眼来评判。除此之外如何评判,也请你自己决定。 2001-7-6做人的本色如果问一百年前的中国的读书人,哪一本书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排名第一,估计十有八九会说是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论的书。他们的言论涉及面极广,几乎是无所不包,仅从评论人物方面看,有时候仅三言两语,就把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其细微精妙之处,比之现代任何人格心理学的千言万语,高明得不可以道理计。 以下就是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中的一段人物评论。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呀?有人向他讨些醋,他不直说没有,而向邻人讨来转给他。 微生高是个以直著称的人,他还做了一件很守信的事,把命都送掉了:他跟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那女的没来,大水却来了,他也不逃走,最后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孔子观人于微,从小处见大,通过讨醋这件事,断定微生高不是一个直人,而是一个曲意循物、委曲世故,以博得别人赞誉的人。孔子是最不喜欢这种人的了。至于桥下约会被水淹死,从智力上来说是不知变通,在桥上等着一样不会失信嘛,那女的真会傻到到水里跟你见面的程度?沽名钓誉到了这种程度,实在也是个可怜人。 表面上看,自己没醋借都要借了给别人,好像是一种很够朋友、讲义气的做法。但从深处看,这样做其实很虚伪。跟这样的人打交道,醋你是讨到了,会有一时的高兴,但你却不知道是他的醋还是别人的醋,久而久之,你就连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了,从交朋友的原则上说,这是很危险的,他既然可以在有没有醋这样的小事上都不跟你来直的,你还能指望他在大一点的事上以诚相待? 这里面主要的问题还不在于他对你不诚实,而在于他对自己都不诚实。在微生高的心里,有一个“直”的、守信的理想的自己,他要求自己符合这一理想,也就掩盖了自己的本色。 先做人,后做事。要做人就要以本色做人,但这实在很难,所以才有“唯大英雄能本色”的说法。本色做人的意思是,有醋就是有醋,没醋就是没醋;有能力就是有能力,没能力就是没能力;高兴就高兴,愤怒就愤怒,坦然地向自己和别人展示自己的真实。当然,如何表达也是一个问题,说“老子没醋给你”,和说“对不起,我家的醋恰好也用完了”,对讨醋的人来说,感觉会大大不一样。 如果我向人讨醋,别人直接说没有,我会有一小忧和一大喜。忧的是,我的糖醋鱼是做不成了;喜的是,我遇到了一个清清爽爽的、本色的直人,他不骗自己也不骗我,这显然比颜色非红非黑、味道不伦不类的糖醋鱼重要多了。 “完美”母亲的不完美之处有一部培训心理治疗师的英文录影带,内容是关于母婴之间互动关系的,看完后印象非常深刻。 看录影带之前,老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母亲的背景:29岁,出身名门,各方面都几近完美。有金融方面的硕士学位,在一家著名公司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年薪是一般工人的十多倍。其夫大她四岁,某大学博士、副教授。两人两年前结婚。录像是在他们的儿子八个月时拍摄的。 开始放录像。豪华的房间,豪华的家具,虽然儿子还小,但一个二十余平方米的房间里已经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的母亲一如大家在听老师介绍时的想象:年轻、漂亮、气质不凡。孩子在睡觉,母亲在厨房准备孩子的食物。孩子的哭声从卧室里传出来,母亲放下手头的事,去抱孩子。孩子在母亲怀里仍哭,母亲想尽办法,抱着孩子来回走动、轻声细语地跟他说话、给他喂奶、在他手里放一个玩具、抚摸他等等,全都不管用,孩子还是哭。从画面上看到,母亲的面部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动作明显地变得有些生硬、粗暴。最后一个片断是,母亲把孩子轻轻地、但却很坚决地丢到床上,说:你要哭就哭去吧。 看完录像,老师给学生作讲解。他说,在摄像机发明之后,心理学家用它来研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的母婴关系。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与他早年跟父母的关系直接相关;或者换句话说,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造就了孩子的人格。通过摄像机这样的科技产品,我们能够准确地记录在母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并可以通过观察推断发生的这些事件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老师接着说,这部片子是二十多年前心理学家拍摄的很多片子中的一部。它之所以很有价值,是因为二十多年以后,片中的婴儿长大了,却因严重的人格障碍去看心理医生。从这位母亲的资料中我们知道,她是一位来自很好的家庭、受过很好的教育、又生活得很美满的女性。她的一切都近乎完美,而且,她也确实是一位对一切都要求完美的人。在做母亲之后,她同样会要求自己是一个完美的母亲,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不好。但是,孩子是“不完美”的,他们会弄脏衣裤或床单,会无缘无故地哭,会做这样那样的“错事”,等等。一个过分追求完美的母亲,会把孩子的“不完美”看成是自己的不完美,这会使她产生前所未有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可以直接导致她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加强她对孩子的控制,以便使孩子更加接近她所要求的完美的标准。 从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想了一切办法使孩子不哭,但没有用,母亲就开始变得焦躁起来。我们可以推测一下,母亲的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的:我做了这么多努力,你还是哭,这说明我不是一个好母亲。然后内心里开始堆积愤怒,这一愤怒也许开始的时候是针对孩子的,因为孩子的糟糕的状态打击了母亲的自我完美感。但是,她不会允许自己将愤怒直接发泄到孩子身上,她唯一能够允许自己做的,就是以高标准作为“幌子”来要求孩子。这样的心理活动被掩盖在她内心深处,连她自己都不会意识得到。在可以意识得到的层面,她会这样安慰自己:我这样做是为孩子好,是为了使他将来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除了这样的录像研究之外,还有其他形式的研究都证明,在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母亲的养育下,孩子会受到过多的控制,他的先天的、本真的生命力会受到压制,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符合社会和他人的要求的人,但他很难成为一个自我得到了充分发展的人。孔夫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翻译成白话就是:一个人,如果他先天的特质超过了文化对他的影响,那他就会显得过于野性;如果文化的影响胜过他的先天特质,那他就会显得过于酸腐,不知变通。按照鲁迅的说法,文化就是限定,就是让人在一系列的规则下待人接物。对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文化的限定作用是通过父母来传承的。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就遇到过很多青少年案例,这些青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不幸地”都有一个近乎“完美”的母亲。作为心理治疗师跟这样的母亲打交道,很多时候会觉得很难受。比如她会同样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治疗师,似乎治疗师只有一切都听她的才能够解决她孩子的问题。治疗师当然不会听她的,如果听她的就只会让他的孩子再遭受一次伤害。治疗师要做的是温和地排除“完美”母亲的干扰,与她的孩子建立一种全新的、没有过度控制的关系,让孩子的自我慢慢地成长。 也许,对这样的“完美”的母亲来说,真正的完美应该是再学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为了孩子,同时也为了自己。实际上有很多的母亲已经在这样做了,用其中几位母亲的话说,这样的学习,使她们能够跟孩子一起健康地成长。 爱不需要条件想有个女儿,就有了一个女儿,真觉得老天待我不薄。女儿健康、聪明、漂亮,再加上周围没有跟她同龄的孩子,她就自然而然成了她生活的环境的中心。赞美之声铺天盖地,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我对她的爱。常常自以为即使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那也会是最好的父亲之一。随着女儿慢慢长大,作为父亲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与日俱增。有时候我甚至想,这样下去,在女儿十七、八岁的时候,我会不会被这些幸福的感觉撑胀得爆炸了?不必等到那个时候,我作为父亲的骄傲就受到了打击。女儿两岁左右的某一天,我带她去一个儿童乐园玩。也许是因为她不经常去那些地方,所以她的表现和另外一些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比起来,要差上一大截。在蹦床上,一位比她还小两个月的女孩跳得兴高采烈,而她却战战兢兢地坐在旁边。我把她扶到中间,她随着别人跳的节奏跳了一两下,就摔倒了,立即哭声震天。我反复地鼓励她继续跳,但没有成功。失望感开始在我的心中增长,甚至隐隐地还有一些愤怒。我想换一种方式,就把她抱到一个较高的滑滑梯上,要她往下滑,她却死死地抓住滑梯的扶手,无论如何都不松手,一边哭一边说怕。在意识到心中的失望和愤怒有点不可抑制的时候,我知道我需要好好想一下了。我把她抱到地上,让她去玩那些皮球、木马之类的东西,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下,远远地看着她。整理完心思,对女儿的失望和愤怒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自责和羞愧。自以为是好父亲,自以为爱女儿,原来爱她是因为她的聪明、漂亮、勇敢可以让父亲骄傲,一旦她不聪明、不漂亮、不勇敢,或者一句话,一旦她不能满足我做父亲的虚荣时,父爱也就没有了。父母对儿女的爱尚且如此功利,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真爱可言?父女之情尚且如此虚伪,那别的情感又有什么价值?女儿的一生还长得很,仅仅是因为不“勇敢”,就让我对她的爱打了这么多折扣,那以后如果有人比她更漂亮,有人在学校成绩比她更好呢?难道我就不爱她了吗?在这一刻里,世界上有多少孩子正在因为成绩不好挨父母的殴打?我会成为一个打女儿的父亲吗 心里正难受时,女儿跑过来抱住我。感受着她对我的依恋,想着她绝对想不到,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世界上那个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人跟她的距离,竟然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由近而远,再由远而近。又想,她会不会只在我能保护她的时候爱我,而会在我病弱的时候不爱我了呢?相信她不会,但必须的前提是:她父亲-我-不再功利地、势利地爱她。我紧紧地抱住女儿,视线慢慢变得模糊。由此联想到老师跟学生的关系。老师爱学生,几乎跟父母爱子女一样天经地义。但遗憾的是,这种爱里,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功利:老师爱成绩好的学生,而不爱成绩差的学生。想到自己曾经是那种被爱的学生,心中又多了一些对不起他人的愧疚。人生在世,完全地免俗也确实太难。但不管怎样,在心中保留一些无条件的爱的情感,对自己、对最亲爱的人来说,都非常非常重要。比储存金银和货币重要,也比获取桂冠和地位重要,很多的时候,甚至比生命更重要,这是因为,生命只有因为这些情感才能够是享受而不是苦役。一场皆大欢喜的争吵与谩骂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抛开经济上的原因不谈,从纯粹的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因为,在婴儿时期,如果我们饿了、渴了或者害怕了,那只有在别人母亲或者父亲注意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才会有吃的、喝的, 获得安慰。成年之后,现实的那些需要我们可以自己满足自己,但对“被注意”的需要却潜入了内心深处,依然还会支配我们的欲望和言行。人是群居的动物。如果没有那些可以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的事件,那么群居生活肯定是非常乏味的。所以我们真要感谢那些找事的人,是他们使我们的注意力不间断地有所归属。不仅如此,在我们的内心更深处,总是在涌动着一股强大的、盲目的心理能量,它不断地要寻找突破口,寻找它可以投注、发泄、攻击或者爱抚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股心理能量推动的。用另外一个人的心活下去星期五下午,是德国埃森大学心理治疗医院例行的业务学习时间。院长请了两位心脏移植专家来讲座。心理和心脏虽然都有一个心字,但是此心非彼心,前者指的是大脑的功能,后者指的是把血液泵到身体各个部分的脏器,两者风马牛不相及。这次讲座却将两者连到了一起,因为在心理科住院的一个病人做过心脏移植手术,心理医生们想了解一下心脏移植的过程,以判断该过程可能对病人的心理造成了何种影响。心脏移植专家用高科技设施,以文字、图片、动画和实况录像的形式,把心脏移植的过程描述得生动而详细。我虽然是学医的,但手术的血淋淋的场面还是十多年前在大学见过,所以在看到投影屏幕上的一片血红时,仍然有惊心动魄的感觉。不过这还不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一个要换心的人强烈的要活下去的愿望,以及器官移植医生强烈的要他人活下去的愿望。据专家说,在做了心脏移植的病人中,有20%的病人会在三个月内死亡,一半的病人会生存五年,另外10%的病人会生存五年以上,目前最长的生存时间已经接近二十年。那些度过了移置早期的危险期的病人,生活的质量比移置之前也有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说白了就是活得更放心、更自由一些了。想想看,在做移植手术之前,拖着一个病弱的心脏,走路都不能走快了,遇到高兴的事还不能太高兴,想吃的东西也不能随便吃,想做的事也不能随便做,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如果生命受到如此巨大的限制,那跟死了又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极端的例子我们不看,我们来看看中间的。五年大约算起来,就是约两千天。这算长吗?从技术角度来说,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不知道有多少病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多少医生耗尽了毕生的精力,才达到这样的成就的。五年,五个春夏秋冬,两千次日出日落;如果我们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只要那些心愿不是太大太繁复,用这个时间来办也该是很从容的了。但是,对那些年龄只有三、四十岁,身体的其它脏器如大脑、肺脏、肝脏还很健康的人来说,五年还是太短了。心脏虽然重要,但它不是生命的全部。它出了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整个的肉体的生命。实际上岂止是肉体的生命而已。我们的精神的生命总是需要一个载体,载体的消失,也当然同时伴随着精神生命的消失。对于器官移植专家来说,五年也太短了。在他们眼里可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越长越好。长到造物主设计的那个长度,然后在享受过一个人应该享受的欢乐、也经历过一个人必须经历的痛苦之后,没有太多遗憾地向这个世界挥手告别。永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但生命也不能太短,至少不能短到某一个脏器坏了,整个生命都要跟着消失的程度。一些人经历了不幸,如车祸,现代医学已经无法挽回他们的生命。器官移植专家根据他们生前的愿望,把他们的心脏取下来,换掉另一些人的不健康的心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活下去。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活下去的不仅仅是接受了移置的人,那些捐献了心脏的人,至少他们生命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还在另一个人体内活着。当这样一个“拼凑”起来的生命出现在你面前,而且还向你微笑,你心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感-惊奇,钦佩,还是感动?换一颗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知道要下多大的决心。我自己的经验是,牙医建议我拔掉一颗坏了的牙,我犹豫了一年多的时间。不知道如果我的心脏出了问题,心外科医生建议换一颗心,我要犹豫多久。但是,不管这样的决定如何难以做出,这个世界上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做了。心脏移植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现代医学的发达,而且还有坚强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无论如何,活下去是最重要的。活下去的任何一个简单的理由,都比活不下去的任何一个理由重要。比如心脏坏了是一个活不下去的巨大的理由,但仅仅是为了多看几次春暖花开,我们就该去换一个心脏。活下去。尽一切所能。哪怕是用另外的人的一颗心。心事浩渺连广宇据报载,美国航空航天局在1972年向太阳系外送去了第一个人造物体,名为“先驱者10号”。今年一月,在经历了近31年的飞行之后,航天工程师们最后一次收到了它传来的微弱信号。这意味着,这个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星际使者”已经永远告别了人类,从此只能孤独地在浩渺的银河系中悄然漫游了。以下是关于“先驱者10号”的一组数据:速度,每小时5.215万公里;目前距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20亿公里;它将在寒冷和黑暗中继续飞往距离地球68光年的金兔座星群,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在200万年后到达那里。这些数据,对我们的想象力是很大的挑战。在我们的生活中,开车开到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绕地球一圈,也才40076公里,如果走路的话,走上几年也就走完了;200万年是多久?以人类个体百年的生命去想象,简直就不可能,就像庄子所说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受到挑战的,又岂止是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在这样一些不可思议的时间和距离面前,也该有些改变吧:外面的世界原来如此之大,我们居住的地球原来如此之小,人类在宇宙中原来如此微不足道,至于个人,那就更不必说了。在我们不知道这些的时候,我们往往把小的看得太大,轻的看得太重,所以才有那么多自大的沉重与烦恼。还有对周围发生的那些事件的态度,是不是也该有些改变?与先驱者10号的漫长漂泊相比,在人一辈子三万来天的时间里,所有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又有什么值得过于萦怀的?宇宙没有烦恼,因为它足够地大,大得能将一切都稀释掉;相信先驱者10号也没有烦恼,因为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日子要过,烦恼会影响它的行进,它会把烦恼丢在路上,或者丢在已经过去的岁月里,除了它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它永远地带着。所以,在无法摆脱对自己的关注、也无法放得下那些身外之事的时候,就找一个开阔的地带,抬起头来,看一看天空吧。碧海青天,星移斗转,浩渺的宇宙会使你的心胸变得跟它一样的浩渺,能装得下你所遇到的一切心事与世事。另外,也别忘了常常想念一下先驱者10号。想念它的时候,心就和它在一起了,这样你和它也就都不再孤独。修补人生家里铝质锅盖中心的手柄经常在使用时脱落,今天在地摊上花了一元钱买了一个新的,装上以后再用,便不用再经历高温时用摸布揭盖子的惊险了。前一段时间洗脸池的水龙头出了问题,老关不紧,滴滴答答漏水,既浪费,又制造恼人的噪音。一个中午没睡午觉,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有关不严的门窗,不好用的插座,破损了的家具,等等。在修修补补中,新的和旧的问题更替,岁月也就慢慢变得老了。很遗憾岁月本身是不可以修补的。门前的那条城市的主干道,也是几经修整。现在宽敞而明亮,过去的泥泞以及行驶其上的颠簸感早已被人遗忘。在稍远处的立交桥周围,出现了一处街心公园。绿色的草地和点缀其中的各色的花朵为冰冷的钢筋水泥架构营造了一个有生命力的背景。整个城市都在人们的视野里迅速地洁净亮堂起来。还有另一种修补发生在数以百计的各类学校里,那就是知识的修补。从小学到大学,从文化补习班到高级学术研讨会,各个年龄层人们都在聚集着知识的材料,来装修他们的知识的殿堂。毕竟这是一个知识的年代,毕竟知识是一切可以对人进行修饰的色彩中的最亮丽的色彩。然而最重要的对人生的修补却是看不见的。它发生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一颗心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必须面对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所以每颗心都可能受到了挤压或者腐蚀,都可能有冻伤、烫伤或者破损。更令人伤感的也许是,我们的心灵从造化那里获得的许多力量中,有一种或者几种是自毁的力量,所以我们的心灵常常有无风三尺浪的动荡与不安。用那首著名的歌曲中的话来说,就是:当我们看着这座城市,想着在这座城市里一定有许多破碎的心吧。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教堂与寺庙,所以才有牧师、出家人和心理医生。当一个人需要修补心灵时,自然会想到他们。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虽然我们没有初始的和现在的完整,但我们有修补的愿望和决心。相信有一天,破损的会再复原,而经过了修补的心灵会更加成熟和坚强。性占爱的几分之几这位名叫伊人的二十五岁的女性说,可以因为一次美好的性爱而死。这让人想到了被称为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思想怪杰”福柯(他早年还当过心理医生,曾在精神病院工作过)的几句话。他对一个记者说:“我认为快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不象欣赏自我那么简单。我梦想快乐。我甚至希望有那种过量的快乐,我宁愿为它而死去。对我来说,那种纯粹的、完全的快乐是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 福柯所谓“过量的快乐”,是不是也包括美好的性爱,因为他没有说,所以我们不太清楚。但是,他在五十八岁(1984)那年死于艾滋病,却暗示了“过量的快乐”可能是指什么。这样看来,确实不止一个人愿意为美好的性爱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认为性是极大的快乐。对有一些人,特别是对有一些女性来说,性并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少数女性甚至认为,性是一种负担或者包袱。她们从事性活动,绝大部分是为了满足男性伴侣的需求,那位二十二岁的女性,她说性只占爱的十分之三,就是属于这一类人。不能充分享受性生活,是否就意味着生活质量不高呢?从一些心理学的调查结果看,似乎并非如此。这可能有点象吃辣椒。有些人嗜辣椒如命,一餐不吃可能全身都不舒服,而另一些人一辈子不吃都可以。我们自然不会认为,后者的生活质量要差一些。所以对性占爱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她自己觉得没什么不好,那随便她认为性占爱的几分之几都可以;但是,如果她觉得有什么她认为不好的东西妨碍了她享受性,如疾病、不合时宜的观点等等,就可能需要想想办法来消除那些因素了。 即便是对同一个人,在他一生中不同的时期,答案也会不一样。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没有性别发展到有性别,然后再从有性别发展到没有性别的过程。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如此。出生的时候,虽然男婴与女婴有“一点”之差,但这一差别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几乎没有意义。婴儿也许已经有某种性欲,但这种性多半是自慰式的满足,不会把性指向他人。 男孩女孩慢慢长大,青春期开始以后,就逐渐地“分道扬镳”,各自走自己的极端,于是男孩就变成了棱角分明、坚强有力的男人,女孩就变成了婀娜多姿、柔情似水的女人。然后爱情和与爱情相关的性活动就出现了。在性活动之中和之后,性别的分化会更加明显。或者说,性活动使男人更象男人,女人更象女人。 随后的几十年里,性活动一直都会是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个人建构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的最基本的条件。中年以后,随着身体的机能的缓慢下降,以及心理上对性的神秘感的逐渐减少,性活动的次数也会减少,并且性也不再是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男女又分别回归到了几乎没有性别的状态。此时此刻,也就接近给人生画上句号的时候了。 而另一代人,又在重复从无性到有性、再回到无性的历程。人类就这样在这个星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对于一个二十来岁的男性来说,性活动可能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当然会感到性占爱的十分之九了。但是,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他还会这样认为吗?估计可能不会。男女相爱,性是绝对的基础。没有性,爱是不完整的,而性的本质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中看到对性的本质的揭示。在汉语里,性交、交媾等词汇,一看就知道包含着交流的意思。在英语中,INTERCOURSE也是一样。德语GESCHLECHTSVERKEHR是一个复合词,前半部分是性的意思,后半部分表示交通、交流。但性这种交流方式非常特殊。我们来打个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比方。 我们把同学、同事和一般朋友之间的交流比作用电话线拨号上网,特点是速度慢,单位时间里交流的信息不多,用方言说就是“不过瘾”。普通的交流当然也只能止于此,一起吃吃饭,聊聊天,互相帮帮忙,还要经常讲点客气,说说谢谢什么的。而性交流呢,就好象是上了宽带网,速度极快,单位时间里交流的信息量特别巨大,让人有近乎眩晕的过瘾的感觉。在这种交流中,人的肉体的、精神的、社会的,甚至政治的、经济的等各个方面,都以非同寻常的方式进行着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只要两个人都愿意,真正的是可以“为所欲为”。对交流的渴望是人的最本质的属性之一,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来看,性交流是满足这种渴望的最好的方式,别的任何交流形式都不可能替代它。 在爱情中,对男人来说,如果爱的成分过多,可能会对性关系造成不利的影响。因为在男性的性心理中,有一些攻击、虐待、占有的成分,这与爱的本意是背道而驰的。在一个自己过分爱恋的女人面前,男人的性冲动可能被削弱。比如一个圣洁的女性的形象,即使她非常漂亮,也不太可能唤起男性的性欲。所以男性的爱情有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他会对一个他爱的女人有性的渴求;另一方面,如果他太爱一个女人,他对这个女人的性的渴求就会减少。而那些他也许并不爱,但具有巨大的性吸引力的女性,却可能强烈地唤起他的性欲。有人根据这一点认为,男人天生地在道德上不如女人。但这是不公正的。道德是社会规则的一种,不能用它来评判象性这样的生理机能的优劣。 女性的性心理有些不一样。女性的性渴望跟爱联系得更紧密一些。也许没有爱的性活动会存在于很多女性的性幻想中,但那也只不过是幻想而已。女性的性欲会因为爱而被唤起,而且在充满爱的性活动中才了能充分享受性的乐趣。正是这种微妙的差异,使男女之间的爱情和性关系曲折跌宕、变化莫测。也正是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使关于爱情的故事永远都不会单调和无趣. 几千年来,每一代人都花费了无数的笔墨描绘他们的爱情,在以后的几千年内,人们还是会这样做。渴望性、但又得不到满足的人是不幸的。这对一个人造成的伤害,可以说是深入骨髓。 有研究显示,长期禁欲的人的寿命明显短于有正常性生活的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性的过度满足也会带来很多的心理上问题。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对性的厌倦感。这种厌倦感经常会泛化,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会扩展到爱情之中,最后可能对爱造成伤害。所以那些纵欲的人,看起来是在满足自己的欲望,实际上却可能是在扼杀自己的欲望,同时也可能在扼杀自己的爱的能力。 生与死、男与女,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是关于男人与女人的性关系,也没有必要急于想得太清楚。参透了性的秘密之日,也就是丧失性乐趣之时。性的神秘色彩,是推动人从事性活动的最大的力量,或者说是最有效的性兴奋剂。性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从哪个人那里开始,性竟然成了丑恶的、肮脏的东西,不仅从事性活动的时候需要身处秘室,而且在公共场所都不能言及。把如此好东西弄得如此遮遮掩掩,实在叫人怀疑始作俑者的动机是否过于恶毒。但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有它的好处,至少会使性因为其神秘感而让人格外地向往。不敢想象,如果性变得跟吃喝一样随意,那性是否还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从目前的趋势看,这一天可能迟早是会到来的。不仅仅是出于伦理道德的原因,而且也从人类的实际幸福出发,我们希望这一天尽可能来得迟一些。每个人的性经历,都应该是一个自己探索的过程,而不应该是速成式地被人教会。性给人带来的全部乐趣,也存在于这样的探索之中。同样地,每个人都需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不仅仅根据别人的感受,来回答性占爱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是你自己的答案。食与色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比较一下它们在爱情和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会很有趣。一位女同事告诉我,当年他的丈夫追她的时候,总是随时可以从口袋里或者皮包里掏出几块高级巧克力来给她吃。她当时就想,一个对食物有很好的鉴赏力的人,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于是就跟他成了朋友,再后来就结了婚。有一些婚姻指导类的书籍,往往会告诉女性,你若要俘获男人的心,就要先俘获男人的胃。所以跟性一样,食欲在爱中也应该占上几分之几。最后讲一个故事。一位美国士兵从海外回国休假。到了家里,他看到妻子留给他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菜在桌子上,啤酒在冰箱里,我在床上。短短的三句话,让人回味无穷,既包含了能够展示家的温馨的吃与喝,又有着含蓄缠绵得令人心醉的性,当然也还有深沉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爱。娶了这样一位妻子的男人,真是幸福得无以复加了。不管性也好、食也好,它们虽然都可以是爱的一部分,但绝不可能是全部。爱的领地是如此地广阔深远,以至于你把全世界的一切东西都填塞进去,也不可能把她填满。 洋鸡和土鸡有何区别?弗洛依德:洋鸡的大小是由它自己的内驱力的强弱决定的;土鸡的大小是由其它的鸡(包括洋鸡)决定的。荣格:区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们共同的集体无意识-怕黄鼠狼。Gerlach(精神分析师):根据我在法兰克福和武汉吃鸡的经验,我可以证明,洋鸡和土鸡在挨宰前都会产生焦虑。请参阅我的关于考试焦虑症的论文。Haag(女精神分析师):你没说鸡的公母和美丑,让我怎么共情、怎么比较?Babel(儿童心理治疗师):不管洋鸡土鸡,我只喜欢小鸡。Revensdorf(行为主义治疗师):我判断洋与土的标准跟大家可能有些不一样,我认为,打架的是洋鸡,打牌的是土鸡。Simon(系统式家庭治疗师):没有区别,下肚之后人和鸡就是一个系统。吴和鸣:孔子听了韶乐后,说三月不知肉味,而不敢说三月不知鸡汤味,可见土鸡汤的味道尤胜于韶乐;洋鸡汤可差得远了。陈立荣:问这个问题的人尚没有众生平等的觉悟,过于执着。盛晓春:这个问题问得有想挑拨洋鸡与土鸡、以及洋博士与土博士的关系的嫌疑。和为贵,还是不答为妙。童俊:洋鸡他恋,土鸡自恋。张春燕:洋与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不是一只鸡本主义的鸡。章华:不管洋鸡土鸡,爱窝的鸡就是好鸡。李涛:洋鸡喜欢吃土食,土鸡喜欢吃洋食,并分别以其喜好自豪。徐金枝:我要先分别检查它们的巴彬斯鸡(征),然后再发表意见。朱少纯:洋鸡土鸡都要三讲-讲文化、讲品味、讲英语。曾奇峰:洋鸡土鸡风味大异,若能洋土共烹,再加洋酒散酒各一杯在握,夫复何求。我和我的病人夏毛十四年前,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我和几位中国和德国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福利性质的精神康复医院,主要免费收治辖区范围内“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固定经济收入”的“三无”精神病患者。我上班的第一天,夏毛就被街道办事处的同志送来住院。他年龄跟我一样大,都属蛇,中等身材,长得很英俊。跟他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双亲,被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带大,从不知父爱母爱是什么滋味。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两年前开始出现精神异常,不上班,到处惹祸,不是把别人打得遍体鳞伤,就是自己被别人打得头破血流。厂里的领导不知他是病态,不仅没要他去看医生,还经常批评他违反厂规,他一气之下,写了辞职报告,竟然还被批准了。于是就成了典型的“三无”对象。“三无”已是悲惨之极了,再加上一个精神疾病,天道之不公,竟至于斯。我医学院毕业以后,就做了精神科医生。我的专业知识告诉我,一个人性格中的优缺点,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我自认为自己的性格中有很多缺点,而那些缺点与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对我的娇宠有关。每当那些缺点给

    注意事项

    本文(曾奇峰《幻想即现实》.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