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越轨的笔致[权威资料].doc

    • 资源ID:3894310       资源大小:1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越轨的笔致[权威资料].doc

    越轨的笔致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存在,她的小说语言别具一格,鲁迅就曾称赞过“越轨的笔致”为她的小说“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本文就试图从语言学的视角对萧红小说的语词锤炼以及修辞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萧红小说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萧红小说;语词锤炼;修辞特点 I207.42 A 1006-026X(2013)09-0000-01 萧红,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女作家,在其短暂的31年的生命历程中,以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为我们留下了百万余字的文学作品。她的小说语言别具一格,鲁迅曾在生死场的序中称赞道:“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1胡风也在生死场后记中指出生死场的“语法句法太特别了”2。萧红自己也曾经明确地表达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要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3综观她的创作,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她都表现出了独特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将“越轨的笔致”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就试图从语言学的视角对萧红小说的语词锤炼以及修辞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更加深刻地理解萧红小说的内涵和外延。 一、语词锤炼 综观萧红的小说,我们看到的大都是朴实无华却又充满诗意的句子,她并不使用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在遣词造句上打破惯常的规范,极具个性。初读这样的文字会让人觉得有些晦涩或者锤炼不够,然而仔细回味,就会发现这种遣词造句的方式会带给你一种强烈的新奇感与艺术感。 (一)、词类活用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是有一定的分工的,但是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这就叫词类活用。 (1)她知道家人要回来吃饭,慌张着心弦。(生死场) (2)这里边是无穷无尽地什么都有,这里边宝藏着的都是我所想像不到的东西,使我感到这世界上的东西怎么这样多!(呼兰河传) 这几句从词语搭配上讲都属于词类活用现象。(1)句中形容词“慌张”活用为动词,带了宾语“心弦”,更生动地表达了她心里的慌张之感。(2)句中名词“宝藏”活用为动词,更形象地表达了“我”对于“我所想像不到的东西”的好奇与珍惜。 (二)、新奇的用词 萧红在她的小说中对一些词语的选择与运用可谓是新奇别致,带给读者一种新鲜感。 (1)但没有一个人理会破乱的金枝,她好象一个垃圾桶,好象一个病狗似的堆偎在那里。(生死场) (2)马伯乐的声音非常之高大,把坐在椅子上的大卫吓得一哆嗦。(马伯乐) (1)句中的“破乱”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物或环境的状态,这里用来形容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凄惨与无助,又与“堆偎”一词形成呼应,深刻地刻画出了金枝萎靡的精神状态。(2)句中用“高大”来形容声音,形象幽默地刻画出了马伯乐为了显示出威严而努力拔高声调的样子。 (三)、各种句式灵活使用与转换 在萧红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她驾驭各种句式能力。 1、短句与散句 短句是字数较少,容量较小,结构比较简单的分句或句子。而几个结构不同,长短不一,语气各异的句子或分句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了散句。 (1)“六月里,后花园更热闹起来了,蝴蝶飞,晴蜓飞,幢螂跳,蚂炸跳。大红的外国柿子都红了,茄子青的青,紫的紫,溜明湛亮,又肥又胖,每一棵茄秧上都结着三四个、四五个。”(后花园) (2) 小狗冻得夜夜地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了,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 (呼兰河传) (1)句中几个不同主语的短句紧密相连,接连出现,使语言读上去简短又富于变化,形成了一种明快欢乐的节奏,从而很容易体会到作者要传达的欢乐、欣喜之情。(2)句是呼兰河传开篇的几个自然段,即是以散句、短句为主的描写,每个短句自成段落,语气果断肯定,生动有力地表现出东北的气温之低,冰天雪地的景象。 2、主动句与被动句 (1)日间太阳也炎热起来!太阳烧上人们的皮肤,夏天,田庄上人们怨恨太阳和怨恨一个恶毒的暴力者一般。(生死场) (2)王婆被凉风飞着头发,在篱墙外远听从山坡传来的童谣。(生死场) (1)句按正常表达应该是被动句“人们的皮肤被太阳烧着”,这里作者变被动为主动,强调施动者太阳,让太阳“烧上”人们的皮肤。因为太阳象征着“恶毒的暴力者”,所以主动句更能表现出暴力者的野蛮行为和对底层群众的欺凌。(2)句用的是被动句,施动者“凉风”,受动者是王婆,这样的表达比主动句更能体现王婆对任何人为的、自然的境遇麻木承受的状态,甚至已经没有主动去感知外界的意识了,连头发都是“被”凉风吹着。 二、修辞特点 萧红在运用像比喻、拟人、通感这样大众化的修辞时,也并没有落入俗套,而是极力表达了她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和感受。 (一)、比喻 (1)这是两个雏鸽,两个被折了巢窠的雏鸽。只有这两个鸽子才会互相了解,真的帮助,因为饥寒交迫在他们身上是同样的份量。(弃儿) (2)冬天,女人像松树子那样容易结聚,在王婆家里满炕坐着女人。(生死场) (3)她们好像聚群的鱼似的,忽然有钓竿投下来,她们四下分行去了。(生死场) (1)句中把居无定所、饥寒交迫的两个年轻人比喻成两只失去巢窠的雏鸽,他们相互依靠、相互扶持。这样的比喻贴切、形象,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那种凄楚动人的情感。(2)(3)两句分别以“松树子”和“聚群的鱼”比喻村里的妇女们,将她们聚集在一起交头接耳的状态,看到男人们来就马上分散各自回家的迅速,在一静一动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拟人 (1)牛或是马在不知觉中忙着栽培自己的痛苦。(生死场) (2)倭瓜淘气地爬上了树。(后花园) (1)句中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牛马”拟人化,赋予它们“痛苦”,传达出小说的主旨:即人和动物一样麻木地生,麻木地死。像(2)句这样的句子在萧红的作品中比比皆是。这种拟人的手法带给人们童真和纯美的感受,这与萧红单纯率真的个性是相关的。 (三)、通感 (1)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呼兰河传) (2)清晨,城市中的叫卖声凉水似地浸透着睡在街上的人间。(清晨的马路上) (1)句中将听觉变成视觉,用触目的红花形容粉房的歌声,大红花鲜明的色彩对比着人物黯然的命运,将“荒凉”的感觉表达得触目惊心。(2)句将听觉变成触觉,把无法感受到的被叫卖声浸透的滋味转换成可以感知到的被凉水浸透的滋味,使抽象的感受具体化,仿佛让人看到了人间像个周身被泼上凉水的流浪汉一样睡在街上,凄凉无助。通感的运用调动了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突破了人的思维定势和语言局限,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形式,使得语言表达出神入化。 萧红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才情的女作家,在她短暂悲苦的一生中创作了无数了不朽的传世之作。她的小说打破了文体界限和语法常规,用词新奇别致,句式灵活新颖,修辞生动独特,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她那“越轨的笔致”终将留给我们长久的震撼与感动。 参考文献: 1 鲁迅.生死场序A.萧红全集M.哈尔滨出版社,1991. 2 胡风.生死场读后记A.萧红全集M.哈尔滨出版社,1991. 3 聂绀弩.萧红选集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宗守云.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李维奇.修辞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7 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兼谈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几个困惑点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8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 萧红.萧红作品经编小说卷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文档资料:越轨的笔致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阅读相关文档: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 做好顶层设计,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论教师的教学机智及其培养 形成性评估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技巧 钢琴陪练过程中儿童学习钢琴注意力方面的研究 如何学好会计英语这门课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辅导效果分析 对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任务法与情景教学 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建设重庆教育高地之我见 浅谈“大语文教育” 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创业教育改革 英语词汇教学中颜色的文化内涵浅析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 浅析少数民族预科各学科教学德育的渗透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注意事项

    本文(越轨的笔致[权威资料].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