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古人论从政: 施政·律己.doc

    • 资源ID:3894068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人论从政: 施政·律己.doc

    古人论从政: 施政·律己 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 左传·桓公二年 正:端正。是以:所以。“政”就是导民于正道,所以政治上轨道而百姓听从。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老子第30章 佐:辅助。 要以道义辅助君主,不以武力来征服天下。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墨子·公孟 从事政务的人,嘴上说的,自己一定要做到,即言行要一致,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 居天下之广居:指享受天下最优厚的待遇。身居高官厚禄的人,一定要坐得正,行得正。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韩非子·观行 目:眼睛。正:使之端正。须眉:胡子和眉毛。道:道义。 不教之教,无言之诏。 吕氏春秋·君守 不教之教:指身教。诏:教诲。谓以身体力行去感化别人,这是无言之教,也是最好的教化。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礼记·哀公问 正:公正,正直。 从政:服从政令。按正道而行。 政不正,君位危。 礼记·礼运 正:端正,安定。政治风气不好,国君的统治地位就危险。 正其本,万物理。 大戴礼记·保傅 本:根本。 物:这里指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理:治理。根本正,一切都好治理。 国之兴亡,在于政事。 汉·桓谭 新论·谴非 政:政治。国家之兴衰存亡,在于政治的成败得失。后汉书:“国之兴废,在于政事。” 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 汉·董仲舒对策一 正:端正。 正心:指自己的心端正。 说明万民淳正顺应是由统治者自我“正心”始。 天下者,非一家之有也,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纪之。 汉·贾谊新书·修语下 理:治理。 纪:管理,领导。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唯有道义的人才能治理好,领导好。 存在于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 淮南子·汜论训 得道:合乎正义。 一国之存亡,在于道义之得失,而不在于力量之大小。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 六韬·武韬·顺启 天下不是一人独有,只有有道义的人才配居其位。 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六韬·文师 道:正义。归之:归顺于它。 处身行道,辅世成名。 汉·班固答宾戏 道:正义。 辅:帮助。修身行道义,救世立名德。 贵爵而贱德者,虽为天子,不尊矣。 汉·韩婴韩诗外传 爵:爵位。 重视爵位而轻视道德的人,即使做了天子,也不高贵。 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 汉·韩婴韩诗外传 道:旧指王道仁政,这里指正气。 鱼失水则亡,人失道则丧。 素履子·履道 道:道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者:指施行王道仁政的人。 寡助:少人相助。 屋漏者,民去之;水浅者,鱼逃之;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汉·刘向说苑·说丛 去之:离开该地。趋:奔向,追求。说明德厚才以聚集民心,招徕人才。 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己。 汉·王符潜夫论·论荣 尊崇的地位不能使我尊贵,而卑贱的地位不能使卑下。 马知良御,进取道里;人知善政,令行禁止。 汉·李尤辔铭 知:这里有得到遇上之意。 良御:好御手。道里:道路,巷里。说明良御能使马听从指挥,善施政令就会使民众令行禁止。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乱第十二 失:违背。规、矩:校正圆形方形之工具。引申为准则、礼法。道:这里指法律、法则。治理国家的人,方圆不有脱离标准,当政不能脱离道义,这样就万事可成。 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 流:通“留”。建立长久的功业,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修乾坤之德,开日月之明。 后汉书·郎顗传 乾坤之德:天地万物化育之德。喻修大德,扬大智。 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 后汉书·张衡列传 亲身经历过艰难的人,能了解情;备尝过忧患的人,能辨明伪。 德为世表,行为士则。 北史·卢昌衡传 表:表率。士:泛指官吏。则:榜样,模范。品德是世人的表率,行为是百官的模范。 显美政于当年,留芳尘于后代。 周书·萧詧传芳尘:比喻美好的事迹。 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 全晋文卷一二五 对一个时代造成灾祸还是小事,而对历代产生不良影响,这个罪过就重了。 以正德临民,犹树表望影,不合而行。 晋·傅玄傅子·正心 临:统治。树表望影:树立标杆,观察投影。以正德统治人民,有如日晷之树立,立竿见影。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有道之君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 天下有道,则正人在上;天下无道,则正人在下。 唐·罗隐梅先生碑有道:政治清明。 正人:正直的人。在上:在朝,受重用。在下:在野。 若以勤俭为志,则臣下守法,官无邪人。 唐·李浚松窗杂录勤俭为志:立心以勤俭治国。臣下:下属。邪人:奸邪的人。 天下所以平者,政平也;政所以平者,人平也;人所以平者,心平也。 艺文类聚·公平 平:安定。政:政治。说明天下太平,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人心之和平清正。 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 宋·欧阳修正统论上 正者:正通“政”,指政治。正天下:端正天下。 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 宋·欧阳修章望之字序世法:为世人所效法。讲话要为人民所相信,行为要为世人所效法。 行不充于内,德不备于人,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宋·欧阳修章望之字序 行(xìng):不充于内:本身缺乏修养。德不备于人:品德不及于人。盛服:指衣冠整齐。文:文饰,修饰。 如果本身缺乏修养,品德不及于人,即使外面装饰得再华丽,人民也不会尊敬他。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匹夫:平民。说明只要含乎道义,匹夫可为百世师表,一言可为天下民效法。 为国者当务实。 宋·苏辙民赋叙 为国:治理国家。 务实:从实际出发,做实事。 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政治之所以叫“正”,就因为 它是端正人之不正的。 先王之世,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治体类世:时代。道:道义。说明前世是德治之世,后世则是法治之世。 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元·曾先之十八史略 顾:视,看。力行:实践。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好(hào):喜欢。 恶(wù):憎恨,厌恶。以己:根据己意所出。 以道:根据道义为准。小人的好恶,以个人心态为标准,君子的好恶以道义为标准。 事事身体力行,见善必迁,知过必改。 清·陈确陈确集·别集·瞽言 身体力行:亲自实践。见善必迁:见好人好事就学习。 治天下之道,在政事之得失。 清·爱新觉罗·玄烨起居注 道:途径,方法。 政事:施政办事。 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可以信世;主无道德,虽袭法古制,不足以劝民。 清·魏源默觚·治篇 自己没有道德,虽出言就引经据典,也不足取信于世;君主没有道德,虽遵依古制办事,也难于导民为善。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说明治国、齐家的关键在于修身。吕氏春秋·执一:“为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面国为,国为而天下为。” 古之人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宋·赵湘本文 教:教育感化。定:使安定。正:端正,修养。说明只有治理好自身和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 身世者,万事之所由立,百行之所由举。 唐·张九龄修身第十章 身:自身。 立:成立。百行(xìng):各种道德规范。举:发扬。说明修身是做事做人的基础。 得人者,行得之于己者也;失人者,先失之于己者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要想得人心,必须自己先对自己赤诚;之所以失去人心,因为自己先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 墨子·公孟 子:古代男子的尊称。焉能:怎能。你自己都不能治理好自己,怎么能治理好国家的政务? 圣人将成其国,必正其家。一人之家正,然后天下之家正。 宋·范仲淹易义 成:安定,建立。 说明圣人治国必先齐家,只有正家才能正天下。 善为人者能自为者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他自己能设身处地;善于管理别人的人,一定能管理好自己。 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为:治理。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 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影曲:影子弯曲不正。要安定天下,首先必须自身正;没有自正而影子弯曲不正,上面安定而下面混乱的。 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 资治通鉴·汉顺帝阳嘉二年 表:古时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杆。景“同”影“。邪:同”斜“。 喻上面清正廉洁,下面自然端正无邪。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礼记·中庸 知道了修身的方法,也就会知道治人的方法;知道了治人的方法,也就知道治天下国家的方法。 厉精,莫如自上率之。 宋·苏轼策别第八 厉精:厉同“励”。振奋精神。要振奋精神,只有上级带头做表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正:端正,正直。 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不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会去干;自己行为不正,虽发布命令,人家也不会听从。 智足以谋国事,行足以 为民率。 汉·贾谊新书 民率:作为人民的表率。 行不正,则民不服。 管子·心术下 自己的行为不正,人民自然就不会服从你。 威严不先行于己,则人怨而不服。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家道类 要使人心悦诚服,首先要有自己的威严。 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教令第十三 国君首先要自身端正,然后才能行其令;自己不正,虽行令人也不会服从。 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唐·马总意林·申鉴 身:自身。人:别人。 说明禁令之施行须先己而后人,这样才能令行而禁止,才能称之为善禁。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正身:端正自身。正人:端正别人。 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 庄子·则阳 君:统治。 以得为在民:把功归于民。以失为在己:把过归于己。以正在民:把正归一于民。以枉为在己:把曲归于己。 修己以安人。 论语·宪问 修:修养。 安人:使人民安定。 要使人民安定,首先自己要有好的修养。 本不正末必倚。 汉·刘向说苑·建本 本:草木的根、干。此提国君。 末:树梢。此提下面的人。 倚:偏斜。 正其本,万事理。 后汉书·范升传 只要国君本身端正,一切事情都可以得到治理。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孟子·离娄上 守:坚持。孰:哪个。 守身:洁身自好。 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没有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而能管理好别人的。 将欲治人,必先治己。 宋·杨时河南程氏经说·中庸解 欲:想要。治:管理。 能自治然后可以治人,能治人然后人为之用。 宋·王安石洪范传 人为之用:这样的人才能被使用。说明能自己管理自己的人才能被使用。 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列子·说符 未曾听说过每个人都把自己修养好,而国家会纷乱;也未曾听说过个人修养不好,而国家会得太平。说明一切在于治己。 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 老子 欲:要想。 身:自己。 想要走在民众的前面,必须先在民众的后头,向民众学习。 善治国者,不尤斯民而罪诸己,无责诸下而求诸身。 唐·魏征群书治要·政要论 尤:怨恨,归咎。斯:通“厮”,卑贱。诸:相当于“之于”。善治国的人,出了问题不是责怪下面而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 管子·小称 罪:谴责,归罪。 善于自责的人,人民不会责备他;不能自责的人,人民才谴责他。 一人为天下教,当以一身为天下先。 明·海瑞海瑞集 教:教育。 先:走在前面。 一个人作为天下人的典范,应当把自己作为天下人的先导。 言为世范,行成士则。 艺文类聚·卷四十六 士:泛指众人。则:效法(的榜样)。言论要为时代的典范,行为要作众人的榜样。 言者,所以召响也;身者,所以致影也。 唐·武则天臣轨下·慎密 召:呼唤,招致。响:回声。致:招引。 影:影子。 言出有响,身立有影,言行皆能产生影响,故应慎重从事。 行而世为天下法。 礼记·中庸 言行应当成为天下的法则。 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修己 端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作出严格的要求。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尽己: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教育别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使人信服。 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责:要求,责备。正:纠正。 自己有善行,然后可以以善行要求别人;自己无恶行,然后可以纠正别人的恶行。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 孟子·公孙丑下 射:射箭。仁者有如射箭,射箭的人必须站正而后放矢。 说明仁者必须正己才能正人。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明·徐祯稷耻言 自己品行不端正,就不足以使人信服;说话不真诚,就不足以使人感动。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汉·刘向说苑·敬慎 一个人身显贵而对人骄傲,老百姓就会离开他;官职高又独揽大权,国君就会讨厌他;薪俸多了却不知足,祸患就会降临到他头上。 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过且过,身先足以率人。 宋·林逋省心录 量宽:宽宏大量。率人:作人的表率。严于律己所以能服人,宽宏大量所以能得人心,带头做事所以能为人表率。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正:端正。身:自身。不能端正自己的品行,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自律不严,何以服众? 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律:约束。 自律,自我约束。 己先有过,何以正人之过乎! 清·陈确雨窗漫笔 自己先有错误,还怎么能纠正别人的错误呢?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滕文公下 枉己:自己心术不正。枉,不正直。直人:使别人正直。 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员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 淮南子·诠言训 矩:画方的工具。 规:画圆的工具。员:通“圆”。 枉:不正直。说明工具本身有毛病就不能画出标准的方圆,自己品德不正就不能正人。 欲治其末者,必端其本,严其终者,必正其始。 宋·孙复春秋奠王发微 端:端正。严其终者:要严格保持其最后之正确性。 防小人之道,正己为先。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政事 道:方法。正己:端正自己。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清·曾国藩与鲍春庭 居:占居。过:错误。 推诿(wi)推托。 酌人之言,补己之过。 唐·白居易策林四·采诗酌:斟酌,选择。 补:修补、补救。 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先:先于。后:后于。喻行在人前,以身作则。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正:端正。孰:谁。 你带领别人向正道走,谁敢不正? 以仁安人,以义正己。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安:安定,安抚。 正己:严于律己。用仁爱去安抚人民,用正义来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后汉书·钟离宋蹇列传 身教: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别人。言教:以大道理向人说教。 讼:引起争吵。 说明只有身教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洁己是心豪。 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洁:清洁,纯洁。 豪:智慧过人。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礼记·坊记 贵人:尊重别人。贱己:轻己,即重视别人,把自己看得很轻。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礼记·大学 明明德:发扬美德。 齐:整治。说明平天下与治国、齐家、修身、正心之关系,正心是平天下的始点。 家且未正,焉能正人。 唐·张九龄让两弟起复授官状 正:端正。焉:怎么。 帝身且不德,能帝天下乎?能主国家乎? 唐·皮日休六箴序 帝:管理,统治。 君主自身无德,怎么能统率国家,主持国家政务? 人君宜先正其身,亦如治家,家长不正,家亦乱矣。 宋·刘安世应诏言事 说明君主治国如同治家,首先要使自己端正,自己不正,国家亦乱。 身正,则家齐;国治,而天下平。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身:自身。平:安定。自身端正,就能整治好家庭;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 大德之人,正己而物正者也。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德:功德。 物:指别人,众人。有大功德的人首先正己然后才正人。 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事情做不好要尽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埋怨他人和责怪下属。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 宋·欧阳修陈公神道碑铭 令:命令。率:统率。不若:不如。身先:自己走在前面。说明身体力行比光发命令更能统率人民。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正,则不信。 宋史·宋庠传附宋祁 自己不作出表率,人家就不会服从你,自己不公正,人家就不会相信你。 凡克己以济民,皆力行而不悔。 宋·苏辙吕大防等乞御正殿复常膳不许不允批答二首 克己:克制自己。济:救助。力行:努力去做。不悔:不悔恨,不改悔。 凡是克己济民的事,都要努力去做,而不改悔。 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 宋·朱熹四书集注 勤:辛苦。 凡要人民实行的,自己先行之,就会不令而行;凡要不得民做的事,自己先作之,人民就会跟着去做工,虽辛苦而无怨言。 求仁之方,无过克己。 清·陈确陈确集·别集·不乱说求得“仁”这种品德的方法,最好不过的是克制自己的私欲。 妙音推荐

    注意事项

    本文(古人论从政: 施政·律己.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