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doc
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二一四年九月目 录1 矿井基本概况11.1 公司简况11.2 井田范围21.3 矿井储量21.4 煤层赋存41.5 矿井开拓51.6 采煤61.7 掘进81.8 矿井通风81.9 安全方面91.10 信息化管理91.11 瓦斯和煤尘101.12 矿井瓦斯监测监控101.13 矿井供电、提运、排水131.14 矿井涌水量142 影响高效矿井建设的因素152.1 具体因素153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的实施方案153.1 指导思想153.2 组织领导163.3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内容164 安全高效矿井实施预期效果174.1 具体预期效果171 矿井基本概况1.1 公司简况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原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观音煤矿(以下简称观音煤矿),位于明月峡煤田观音井田和白坝井田,大竹县城130度方向,直线距离约25km,行政区划属达州市大竹县白坝乡高河村五组。其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7°2750,北纬30°3718。观音煤矿始建于1904年,至今105年历史。始称大竹县五煤厂,1986年更名为大竹县观音煤矿,1997年改制更名为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实质仍属地方国营体制,2002年实施股份制改造,进行资产重组为“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观音煤矿)”。2009年矿井申请扩建工程项目前,委托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对作了储量核实报告,扩大了矿界和采深(走向长度不变),拟扩范围内由原、新11个拐点坐标圈定,扩后矿区面积4.587 km2,开采标高+511+100m,估算资源储量2075kt,在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川评审2009154号四川省大竹县观音井田观音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取得评审意见书,并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备字 2009242号评审备案。矿井据此估算储量向省经委申请立项,以川经煤炭函2009 992号 “关于核准大竹县观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观音煤矿)扩建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同意立项建设。1.2 井田范围最新采矿权于2011年12月申请取得,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采矿证,证号为C5100002009021120004142,有效期2011年12月-2021年7月。矿山南北长4.58km,东西宽约1.002km,面积4.5872km2;开采K3、K4、K6、K7煤层,开采深度为+511+100m,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见表1-2-1。表1-2-1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表拐点坐标拐点坐标XYXY13387174.0036447275.0023387746.0036446608.0033391404.0036449375.0043390754.0036450125.0053389964.0036449495.0063389304.0036449135.0073389244.0036449265.0083388974.0036449115.0093389064.0036449025.00103388194.0036448405.00113388394.0036448155.00开采煤层K3、K4、K6、K7开采标高+511 +100m面积4.5872km21.3 矿井储量1.3.1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截止日期2008年11月底,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拟扩矿权范围内,核实矿区平面内、采深内保有资源储量2075kt,其中(122b)储量875kt,(333)资源量1200kt;1.3.2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矿井划分为两个储量级别:(122b)和(333)。按照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储量级别为(333)的可信度系数取0.70.9,矿区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较稳定,对(333)类储量的可信系数取0.9,则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2b)(333)×0.9=8751200×0.9=1955kt。1.3.3 设计可采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资源储量。该矿无永久煤柱损失。矿井设计资源储量=1955kt。煤柱计算详见表1-3-1。设计资源/储量及可采资源/储量计算详见表1-3-2。表1-3-1 煤柱计算表类别煤层煤量,kt损失量,kt采区煤柱K722.822.8 K650.350.3K446.746.7K358.858.8小计178.6178.6矿井煤柱K75.05.0K613.913.9K400K300小计18.918.9合计197.5197.5表1-3-2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工作面损失(kt)采区损失量(kt)矿井损失量(kt)矿井设计资源储量(kt)矿井回收率%采区动用量(kt)采区回采率%矿井设计可采储量(kt)落煤损失3%采煤方法损失(kt)工作面损失采区煤柱小计采区损失矿井煤柱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合计煤量损失量煤量损失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52.752.7178.6178.6231.3231.318.918.90250.2195587.21936.188.11704.81.4 煤层赋存本矿区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属陆相含煤地层,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四层。即K3、K4、K6、K7,现分述如下:1、K3煤层:(俗称正连炭)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下部,上距K4煤层24m,为大部可采煤层,可采段位于矿区南西段,长约3000m,可采区煤层厚度平均0.35m,局部含0.04m厚夹矸。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常有0.10.2m炭质泥岩伪顶,煤层底板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2、K4煤层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下部,下距K3煤层24m,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段位于矿区南西段,长约2000m,煤层厚度0.37-0.49m,采用煤厚平均0.37m,含一层平均厚0.06m左右的泥岩夹矸。煤层的顶板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煤层底板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3、K6煤层(俗称四连子)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五段,下距K4煤层5070m,仍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段位于矿区南西段,长约2400m,煤层厚度0.30-0.41m,平均厚度0.33m,含矸03层,一般一层,夹矸厚度00.47m,多为泥岩、粉砂岩。煤层的顶板为灰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煤层底板为灰色薄层状粉砂岩。4、K7煤层(俗称大龙炭)赋存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六段上部,下距K6煤层105170m,亦为局部可采煤层,可采段位于矿区北段,长仅1180km,煤层厚度0.300.32m,平均0.31m,可采区内为结构简单的单一煤层。煤层的顶板为泥岩,煤层底板为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4-1。表1-4-1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代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结构容重(m3/t)倾角(º)K70.300.320.31泥岩砂质泥岩单一煤层1.352529105170mK60.300.410.33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矸0-3层1.4025295070K40.370.490.37粉砂岩或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矸1层1.40252924K30.310.410.35泥岩、粉砂岩粉砂岩单一煤层1.4025291.5 矿井开拓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场地及设施设备,由于原主平硐断面较小,因而在原主平硐附近(左侧相距150m,原煤受煤坑80m外)新掘主平硐、皮带暗斜井。皮带暗斜井与主平硐相连,暗斜井起坡标高+525m,坡度25°,斜长805m,落平于K7煤层底板下法线距离约70m处的砂岩中,井底标高+185m。落平前布置井底煤仓;煤仓上口标高+200m,下煤口标高+185m。在煤仓附近+200m水平运输大巷旁布置水仓、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等硐室;此新平硐作为出煤井,出井煤炭直接进入原煤受煤坑;井筒内敷设排水管及消防水管,为主要进风井及安全出口。利用观音煤矿原主平硐改造为副平硐。+511m轨道暗斜井与副平硐相连,+511m轨道暗斜井起坡标高+511m,坡度27°,斜长421m,落平于K7煤层底板下法线距离约70m处的砂岩中,井底标高+320m,井底布置有水仓和水泵房,副平硐作为运输材料、排矸、辅助进风,主要行人井,通过二采区轨道上山、行人上山可与+200m水平运输大巷相连通。于+524m标高新建回风平硐,回风平硐井口距离主平硐井口136m距,副平硐井口68m,位于主平硐井口和副平硐井口的东南方,总长度为100m,通过一条回风斜巷与一采区回风巷相连,保证一采区回风;通过回风平巷,回风上山,+427m联络石门与南翼回风上山相连,保证二、三、四、五采区回风。行人暗斜井改为两级,一级从+516m到+320m,二级从+320m到+200m。两级行人暗斜井内分别安装架空人车,布置在K6煤层薄化带内,通过石门巷道与+200m水平运输大巷连通,形成完善的行人系统。1.6 采煤根据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结合生产矿井的经验,为便于采面布置和通风瓦斯管理,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后退式回采;本次设计确定采用MG100/240BW型薄煤层爬底式采煤机采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在K7、K6煤层中各布置一个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其主要参数及技术经济指标如下:矿井年工作日330d,“三.八”制作业,“自采自准”的循环作业方式。每班进2刀,每班完成1个循环,循环进尺1.2m,每天完成3个循环,日进尺3.6m,按正规循环率80%计算,年推进度950m。投产时,2个回采工作面同时生产,工作面长度均为100m。首采工作面:K7煤层采用厚度0.8,容重1.35 t/m3;K6煤层采用厚度0.75,容重1.40 t/m3;(备注:采用煤层厚度根据煤矿提供的实际平均厚度取值);1.6.1 采面工作面每日产量A采= n×L×m×B×r×C×10-3式中:n采煤工作面个数,个;A采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L工作面长度,100m;m平均煤厚,m;B单面年推进度,950m;r煤层平均容重, t/m3;C采面回采率,薄煤层为97%。AK7采= 1×100×0.8×950×1.35×97%×10-3=99.5ktAK6采= 1×100×0.65×950×1.40×97%×10-3=83.8kt采AK7采+ AK6采183.3考虑3%的掘进煤,则矿井年生产能力为A=A采×(1+3%)=188.8kt通过计算,矿井2个机采工作面生产,能达到年产150 kt原煤的规模。1.6.2 工作面原煤工效K7煤层工作面每班原煤生产人员配备共22人,工作面平均每天生产原煤共99.5吨,原煤工效为:Q=W/R=99.5/22=4.52吨/工.日W工作面日产量 吨/日R工作面每日生产人数K6煤层工作面每班原煤生产人员配备共23人,工作面平均每天生产原煤共83.8吨,原煤工效为:Q=W/R=83.8/23=3.64吨/工.日W工作面日产量 吨/日R工作面每日生产人数1.6.3 矿井原煤工效矿井平均每天原煤产量454.54吨,原煤生产工人在籍人数441人。Q=W/R=454.54/441=1.03吨/工日W矿井日平均产量 吨/日R矿井每日生产人数1.7 掘进矿井目前共有4个掘进碛头:+230mK7煤层运输巷1、2号掘进工作面、+230mK6煤层运输巷3、4号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配备1台EBZ75型综掘机,1台YBT11型局部通风机。矿井配备1台TXU-75型探水钻机,并配备1台TBW-50/15型泥浆泵,用于采掘工作面探放水作业。巷道支护方面:对井筒、大巷、上山等主要巷道可采用砌碹或锚喷支护,工作面回采巷道可采用工字钢或锚杆/锚喷支护方式。掘进机械化率:按照要求,我矿巷道掘进均属于(半)机械化掘进。1.8 矿井通风 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采用全风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回风平硐主要通风设备采用2台FBCDZ-6-16/2×55型矿用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为2×55kW,风量范围为2155m3/s,风压范围981970pa。其中1台运行,1台备用。掘进工作面各配备2台FBD5/2×5.5型矿用隔爆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1台运行、1台备用),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及自动切换功能;采煤工作面实现全风压通风。该矿井总进风量为2142m³/min,总排风量为2155m³/min,矿井负压为280Pa,矿井等积孔约为2.16。1.9 安全方面矿井自开始建设至今,没有发生死亡事故、重大机电设备事故和3人以上重伤事故,轻伤控制在规定指标之内。1.10 信息化管理办公方面,公司各科室及各车间办公室均配置有电脑,的各种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等均输入电脑。使用电脑进行工资计算、资料传送和上报,对各种数掘进行汇总统计等,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矿井设生产调度交换机1台,其型号为KTJ101型,该机容量为60门,可接4对中继线 ,主电源为AC220V,通话电压为DC48V。调度交换机设在地面调度室内。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绞车房、避难硐室、井底车场、各采掘工作面附近均设调度电话机,其型号为KTH17型矿用电子电话机(本安型),共30台。下井的通讯干线选用2根HUYA32-50×2×0.8型通讯电缆,接至调度电话机的支线选用HUJYV-1×2×7/0.28型通讯电缆。地面矿长室、职能部门、值班室、矿井变电所、主通风机房、空压机站等设生产调度电话机,型号为HA688,与调度交换机相连。地面不设行政总机,安装3台直拨电话,管理人员都配备移动电话,方便与外界联系。1.11 瓦斯和煤尘 根据达州市经济委员会“关于核准2008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通知”(达市经2008309号),观音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1.38 m3min,相对涌出量6.12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5m3min,相对涌出量6.66m3t,属瓦斯矿井。矿井历年均鉴定为瓦斯矿井。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的取样测试结果报告,观音煤矿开采的K7、K6、K3煤层,其结果,煤层的自燃倾向等级为级,属不易自燃煤层。矿山生产以来未发生过煤层自燃事故。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的取样测试结果报告,观音煤矿开采的K7、K6、K3煤层,其结果,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矿山生产以来未发生过煤尘爆炸事故。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资料,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未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1.12 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矿井采用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矿井共设置设传感器102台,分站9个(含备用),各类传感器的备用量按20%考虑。详见表2-9-1、表2-9-2。表2-9-1 传感器类型及数量表名称数量备用系数(%)备用个数实配个数甲烷传感器2720%633一氧化碳传感器520%16风速传感器320%14风压传感器120%12烟雾传感器120%12粉尘传感器220%13温度传感器320%14馈电传感器620%28设备开停传感器620%28风门传感器1420%317风筒传感器420%15二氧化碳传感器420%15氧气传感器420%15合计8022102表2-9-2 各分站设置表分站编号型号安装地点断电范围1#分站KJ90F16+511m副平硐井口附近2#分站KJ90F16+511m轨道暗斜井井底车场附近3#分站KJ90F16一采区绞车房附近20171首采工作面4#分站KJ90F16+230mK7煤层运输巷绕道附近1、2号掘进工作面5#分站KJ90F16+320mK6煤层回风巷与回风上山连接处附近20161首采工作面6#分站KJ90F16+230m运输石门到K6煤层运输巷附近3、4号掘进工作面7#分站KJ90F08+200m水平水泵房附近8#分站KJ90F08永久避难硐室内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集环境安全、信息管理、网络运用、多媒体图像监控同时兼容瓦斯抽放、火灾束管监测、电网监测等子系统的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伸缩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组态灵活,能满足矿井监控系统最优化、最经济运行。该系统是一个集散型的系统结构,其信息的检测及分站等设备的布置完全按照矿井的特点设置,使各部分设置都能充分合理运用,以满足矿井管理的要求。本设计装备的监测监控系统均要求具备远程网络接口,以便连接公司局域网,便于公司管理与监控。监控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h在线UPS电源,主机双机备份,24h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应在5min内投入工作。根据传感器在运行期间的故障,模拟类传感器、开关类传感器和控制类传感器备用量均为20%。各类安全测控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调校,在使用前和大修后,必须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测试、调校合格,并在地面试运行2448小时方能下井。气体测控仪器应每隔10天采用空气样和标准气样进行调校。风速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风速计调校。温度传感器选用经过标定的温度计调校。其它传感器和便携式检测仪器也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调校,使各项指标符合规定。为保证甲烷超限断电和停风断电功能准确可靠,每隔10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安全测控仪器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必须升井检修。调度监测中心设于行政办公楼内,中心除配有地面中心站的设备外,还设有调度电话总机。1.13 矿井供电、提运、排水矿井采用三回高压电源线路供电:矿井将35kV电源从大竹白坝变电站采用一趟LGJ-3×120型架空线路引入矿井变电所,供电距离8km,经主变压器降为10KV后,作为10kV电源一回(主供电源); 10kV电源二回来自大竹县观音变电站(备用电源),供电距离6km,采用一趟LGJ-3×300型架空线路输送到矿井变电所;10kV电源三回来自大竹县周家变电站(备用电源),供电距离6km,采用一趟LGJ-3×300型架空线路输送到矿井变电所。+320m轨道暗斜井选用一台JTPB-1.2×1.0型单滚筒提升绞车,电动机功率75kW。一级行人暗斜井安装一台RJY37-27/500型架空乘人装置,配套电动机功率为37kW。二级行人暗斜井安装一台RJY30-28/300型架空乘人装置,配套电动机功率为30kW。主平硐装备1套DTL80/40/2×40型带式运输机、皮带暗斜井装备1套DTL80/15/2×132型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采用分级排水,利用+320m已有排水设备,将水从+320m水仓经+511m轨道暗斜井排到+511m副平硐水沟,再流出地面;设计在皮带暗斜井下部附近设置+200m水泵房,安装主排水设备,将水从+200m水仓经皮带暗斜井排到+511m皮带机巷水沟,再流出地面;设计在一采区轨道上山下部附近设置+150m水泵房,安装采区排水设备,将水从+150m水仓经轨道上山(下段)排到+200m K7煤层运输巷水沟,再流到+200m主副水仓。2 影响高效矿井建设的因素2.1 具体因素2.1.1 矿井运输提升系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更有利于采用采、掘、运等机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2.1.2 员工素质不高,文件程度普遍较低,对新设备新工艺不熟习,有畏难情绪。2.1.3 由于矿井煤层赋存条件限制,采掘工作面不太适宜机械化作业等。2.1.4 人员安排不合理,导致机构臃肿,降低了工作效率。3 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的实施方案3.1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深入领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目的和科学内涵,加大对煤矿安全高效理念和有效做法的宣传力度,营造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我矿的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工作。3.2 组织领导为认真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逐步实现“系统优化、生产集约、技术配套、管理到位”的安全高效矿井,切实改善公司煤矿安全生产条件,不断提高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特成立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经廷奎副组长:唐文武 成员:魏方军、胡良定、张永清、张一林、唐文明、岳泽明、陈伟、李升益。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生产科,由张一林同志负责日常工作。3.3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主要内容3.3.1 优化系统,实现集中生产进一步优化采掘布置,以有利于采用采、掘、运等机械设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3.3.2 优化采煤工艺各个环节提高工作面产量我矿井下采煤工艺是采用高档普采。由于工人技能熟练程度以及管理人员劳动组织能力的欠缺,会导致在各个工艺环节出现各种问题,降低劳动效率,故需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反复思考,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原煤劳动生产率。3.3.3 垮落法管理采空区,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采空区全部垮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减轻工作的劳动强度,便于工作面原煤回收的管理,工作面回采率至少可提高1个百分点。相应地,由于劳动强度的减小,可适当减少采煤工作面人数,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矿井管理人员及地面辅助人员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安排,可大幅减少从业人员数量,工作面定员计划优化为94人(采煤人员45人、运输人员、安监员及其它管理人员49人),平均原煤工效:293.7÷94=3.12吨/工·日。3.3.4 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全面提高采煤工作面本质安全。单体液压支柱具有以下优点:初撑力大,可达15MPa,能防止顶板离层;支柱强度大,100直径的支柱能承载300KN,能防止顶板台阶下沉;支柱受力均匀,能提高整个工作面的支护强度。所以,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能有效地防止各类顶板事故的发生。3.3.5 掘进方面对掘进巷道选用合理支护方式,对不稳定岩层的巷道采用矿用工字钢支护,以提高支护的支撑能力,有效地控制巷道顶板。3.3.6 为减轻工作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矿井安设了架空乘人装置。4 安全高效矿井实施预期效果4.1 具体预期效果4.1.1 采煤工作面年推进度达到设计的950m,工作面原煤回收率达97%,采煤平均工效达3.12吨/工·日。4.1.2 采煤机械化率达80%以上,掘进半机械化率达80%以上。4.1.3 争创“第二个安全生产一千天”,不断延长矿井安全生产周期,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4.1.4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自评考核争取由现在的70分提高到75分以上。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考核自评表(安全高效矿井实施前)序号项目考核标准矿 井 情 况矿井得分1安全状况(20分)本年度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没有12分安全生产周期5年(20分) 安全生产周期3年(12分) 安全生产周期1年(8分)3年2安全质量标准化(15分)安全质量标准化达三级8分达一级(15分) 达二级(12分) 达三级(8分)达三级分值(建设矿井暂不予定级)3采煤机械化程度(15分)采煤(半)机械化率达到40%15分采煤(半)机械化率80%(15分) 采煤(半)机械化率60%(12分) 采煤(半)机械化率40%(9分)采煤半机械化率为92.5%4掘进机械 化程度X4(15分)掘进(半)机械化率达到40%9分掘进(半)机械化率60%(15分) 掘进(半)机械化率50%(13分) 掘进(半)机械化率40%(9分)掘进半机械化率为42%5采煤方法 X5(10分)采煤工作面采用正规壁式开采东翼煤层采用走向长臂式10分一般条件开采极薄煤层(0.6m)1.17m一矿一面(10分一矿两面(6分)一矿三面(2分)一矿两面(10分) 一矿三面(6分)一矿一面6信息化管理X6(5分)在调度、生产、经营方面实现信息管理(5分) 在调度、生产实现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4分)在调度实现信息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3分)调度实现信息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3分7矿井生产能力(5分) 150kt/a(5分) 90kt/a(4分) 60kt/a(3分)矿井核定生产能力90kt/a4分8矿井原煤工效(10分) 7吨/工(10分) 5吨/工(8分) 3吨/工(6分) 3吨/工(4分)矿井原煤工效1.56吨/工4分(1)极薄煤层(0.6m),对应项乘以0.6系数;极薄煤层(0.45m),指标数乘以0.4。(2)突出煤层开采,在上述(1)系数调整后,再乘以0.8系数9经济效益(5分)在保证安全生产必要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盈利(5分)盈利5分10合计 770分Z=Xi 1说明1、表中下列项即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考评必要条件:(1)本年度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安全质量标准化达三级及以上;(3)采煤(半)机械化率达到40%以上;(4)掘进(半)机械化率达到40%以上;(5)采煤工作面采用正规壁式开采;(6)在保证安全生产必要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盈利。2、考评总分达到70分,即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达标矿井。3、采煤方法:1)正规壁式开采:包括走向壁式工作面和倾斜壁式工作面,基本特征:(1)作业面煤壁呈直线状; (2)作业面两端至少各有一个安全出口。2)特殊条件下的急倾斜煤层,采用台阶采煤法,按正规工作面管理。4、安全生产周期:指矿井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时间(年)。5、矿井生产能力:矿井核定生产能力kt/a。6、采掘机械化率、半机械化率。神州矿业2014字第43号 签发人:经廷元关于呈送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的报告大竹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抓好小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通知(川安办【2013】43号)文件要求,并结合我矿井实际,现将公司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呈报你局,请予审定。特此报告附件:1、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实施方案2、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考核自评表四川神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观音煤矿二一四年十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