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
-
资源ID:3891451
资源大小:10.91M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doc
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委托单位:郴州市槐海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61.1任务由来61.2编制依据61.3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81.4评价工作等级81.5评价范围91.6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91.7环境保护目标101.8评价标准11第二章 周围环境概况122.1地理位置122.2地形、地貌、地质122.3气候122.4矿产资源132.5社会环境132.6项目区域环境问题14第三章 工程分析213.1工程概况213.2砷渣异地安全填埋处置工程223.3砷渣原址终场覆盖及场址修复工程373.4尾矿库生态修复工程383.5土石方数量及覆盖土用量443.6工程量453.7施工期工程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因素分析503.8运营期工程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因素分析52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34.1空气环境质量534.2地表水环境质量534.3地下水环境质量544.4声环境质量554.5土壤环境质量55第五章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65.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65.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75.3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575.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585.5施工期生态及景观环境影响分析59第六章 治理工程后环境影响分析616.1大气环境影响616.2水环境影响616.3水源涵养作用的环境影响616.4生态及景观环境影响616.5小结62第七章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637.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637.2治理工程后环保管理与措施66第八章 环境风险评价688.1环境风险源项及影响分析688.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688.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68第九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709.1环境管理709.2环境监测729.3工程竣工验收72第十章 公众参与7410.1公众参与目的7410.2公众参与实施方案7410.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7510.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评价78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911.1经济损益分析7911.2环境损益分析7911.3环保投资估算81第十二章 工程建设必要性及与产业政策、规划相符性分析8212.1工程建设必要性分析8212.2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8212.3与规划相符性分析82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8413.1结论8413.2评价要求及建议88附图、附件一览表序号附图、附件名称附图一工程地理位置图附图二工程平面布置图附图三监测布点及环境保护目标图附图四工程水系图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执行标准函附件三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四监测报告附件五技术方案审查意见附件六责任书第一章 总论1.1任务由来武水河属珠江水系北江的一级支流,流经郴州宜章县,在宜章县境内汇入杨家河、长乐水等支流。杨家河由流经北湖区芙蓉乡原安源工区的杨家河与芙安河于接龙乡小吉冲汇合而成,接纳了多条山冲水。杨家河流域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采选企业发展迅速,非法矿点激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流域形成了围绕砷、锡、铅等重金属的采选及冶炼行业,出现大量非法土法炼砷。截止1999年底,杨家河流域非法采选矿点就达百余家,不法业主为减少投入,没有建设任何环保设施。由于生产设施简陋,工艺落后,环保意识缺失等,杨家河流域的历史遗留问题突出,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原安源工区及周边,大量历史遗留的砷渣、尾砂遗留在杨家河河道边,对区域内环境质量以及周边居民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00年以来,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规范了芙蓉乡的矿业秩序,有效遏制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的加重,但整治之前的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治理,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露天堆置的砷渣和尾砂污染周边环境,对杨家河、武水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安全威胁,并危及下游宜章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给武水河流域附近及下游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芙蓉乡及宜章县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杨家河、武水河水体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对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砷渣和尾砂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迫在眉睫。郴州市槐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组成了课题组,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和规定,收集了该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并征求有关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2011.3.1(1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2)、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 2005.12.3(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 1998.11.29(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 2008.10.1(15)、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5.7.1(1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09号(1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2008.7.1(18)、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2011.7.1(19)、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6号 1999.7.12(20)、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1)、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2)、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3)、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湘江流域(郴州)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1.2.2环评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1.2.3其他资料(1)、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变更技术方案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1(2)、建设方提供的其它资料1.3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1.3.1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根据综合治理工程特点、区域环境特征以及工程建设与运行对环境的影响性质与程度,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要素进行识别。本工程旨在对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进行治理,工程包括对区域内砷渣异地安全填埋处置、砷渣原址修复及尾矿库闭库绿化。工程建成后,可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对周边水体、土壤的危害,提高原河道的排水及疏浚功能;同时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将极大改善矿区周边环境,项目的环境效益显而易见;同时本项目还是一个保障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公益性工程,项目的建设也体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为老百姓做实事的态度,项目建成以后将服务周边社会和居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程建设施工期由于对部分自然资源的占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区域空气环境和声环境质量产生短期不利影响。1.3.2 评价因子的筛选根据上述环境要素识别和工程性质与污染物排放特点,确定项目评价因子。评价因子见表1-1。表1-1 评价因子的确定序号项目评 价 因 子1大气环境SO2、NO2、PM10、尘中铅2地表水pH、NH3N、COD、As、Zn、Cu、Cd、Pb3地下水pH、NH3N、硝酸盐、总硬度、As、Zn、Cu、Cd、Pb4声环境Leq(A)4土壤pH、As、Zn、Cu、Cd、Pb1.4评价工作等级、大气环境本工程大气影响主要是施工期间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以无组织排放为主,且排放量不大。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要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水环境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工程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和运营期的填埋场渗流液,废水排放量小于1000 m3/d,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有关规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声环境本项目主要噪声污染来自施工机械设备,由于本项目施工较分散、规模不大,且施工现场离居民区较远(200m以外)。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地区,因此本评价对噪声环境影响仅作定性分析。、生态环境本项目对砷渣原址约4.5万m2图表面积进行生态恢复,根据HJ19-20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5评价范围1.5.1水环境根据HJ/T2.3-93有关规定,以及现场地表水环境调查情况,地表水评价范围为杨家河上游至杨家河与芙安河交汇处之间的河流区域,全长约1.5km。1.5.2大气环境工程区及区外1000m范围内为大气评价范围。1.5.3声环境 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各治理工程施工场地外200m范围内。1.5.4生态环境工程所在地、尾矿库库区以及区外500m范围内为生态评价范围。1.6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1.6.1评价目的根据工程建设的内容和目标确定项目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预测和评价项目施工期和施工结束后,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控制和缓解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和建议;为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决策、工程设计施工、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区域的协调发展。1.6.2评价重点根据工程分析,本评价以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内容、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为评价重点。1.7环境保护目标通过调查,区域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和珍稀动植物,项目区域北边为安源村,西南边为斗水坪村,南边为小吉冲,东边为羊头岭村和原安源工区居民点。因此,本评价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如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2、图1-1.表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类别目标功能与工程方位距离工程边界(km)规模执行标准水环境杨家河地表水流经工程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地下水工程区域/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周边农田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施工区生态环境施工工程区域及周边0.5/大气环境安源村居民区N0.8300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1996)中的二级标准斗水坪村WS0.8800人小吉冲S0.3100人羊头岭村E0.2200人原安源工区居民点E0.210图1-1 工程平面位置及环境保护目标简图1.8评价标准根据郴州市环保局对本项目执行标准的批复,本评价执行的标准见表1-3。表1-3 评价区域执行标准一览表项目执行标准级别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土壤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二级排放标准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限值标准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第二章 周围环境概况2.1地理位置北湖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郴州市中部,南岭中段骑田岭北麓,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134113°0511,北纬25°255325°5349。东、北与苏仙区毗邻,西同桂阳县交界,南接临武、宜章县。区域内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夏榕高速公路、107国道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等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芙蓉乡位于北湖区西南部,面积64.7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90米,辖芙蓉、长源、廖家洞、梨树下、安源、屋场坪、羊头岭、桃源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4个村民小组。东邻永春乡,南靠宜章县麻田乡、骑田岭林场,西界临武县接龙乡,北连大塘瑶族乡,耕地面积4954亩,林地面积80100亩,杂居着汉、瑶2个民族。原安源工区地处北湖区的芙蓉乡、宜章县的麻田镇、临武县的接龙乡三地交汇处,行政区隶属北湖区芙蓉乡。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地理位置图)。2.2地形、地貌、地质北湖区地形呈东北向长条形,为丘陵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倾斜。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7.2%。芙蓉地处边远高寒山区,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势变化大、地势陡峭。永春乡境内地形起伏,地势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0501100米,最高点天湖岭海拔1453.6米,最低点坟山岭江下海拔611.9米。2.3气候北湖区居亚欧大陆东南部,南向太平洋,距南海仅400余公里,受东南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9.0(1955年1月11日);7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1.3(1953年8月12日)。19512011年最低月平均气温1.9(1977年1月),最高月平均气温32.3(200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3.3,最大日较差22.7(1989年12月4日)。生长期(日平均气温稳定10)平均249天,无霜期年平均288天,最长达337天,最短为210天。19812010年平均日照时数1337.6小时,年总辐射量9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天数364.3天(一般为1月23日次年1月22日)。19812010年平均降水量1503.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73天,最多达221天(1953年),最少为140天(1963年)。极端年最多雨量2247.6毫米(197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01.6毫米(195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北湖区境内河道属湘江、珠江两大流域,其中湘江流域面积656.23平方千米,占79.05%;珠江流域面积173.92平方千米,占20.95%。主要河流有西河、郴江河、同心河、章溪水(白沙水)、土坡河、宜章水等12条,总长203.1千米。最大的河流为西河,长43.04千米,发源于北湖区南溪乡,经桂阳县、苏仙区、永兴县注入东江。主要支流有鲁塘河、土坡河。本工程流经河流为杨家河,杨家河流经北湖区芙蓉乡原安源工区,在接龙乡小吉冲汇入宜章县武水河,最终在韶关进入珠江水系。区域地表水系见附图四。2.4矿产资源北湖境内已发现固体矿产38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石墨、煤、锡、钨等13种。其中隐晶质石墨地质储量3585万吨,居全国之冠。南方石墨矿位于鲁塘镇,矿区面积1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3089万吨,可采量1800万吨,年产量100万吨,石墨品位6080%,少数高达90%以上。煤炭储量5499万吨,主要分布在鲁塘、华塘矿区。华塘矿区的大排冲煤矿矿区面积4.033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506万吨,可采量1359万吨,发热量在65008000千卡,含硫在58%,灰粉1530%,锡矿主要分布在芙蓉矿区。云南锡业郴州矿冶有限公司屋场坪矿矿区面积0.6082平方千米,地质储量锡金属量3.2万吨,可采量锡金属量2.7万吨。2.5社会环境北湖区是湖南省郴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湖南省政府确定的全省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五区一廊”的南大门。北湖区辖7个街道、4个镇、4个乡、2个民族乡、1个市经济开发区,总面积826.8平方公里,总人口36.11万。北湖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一区三中心”建设为总揽,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以及矿山停产整顿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凝心聚力,创新发展,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扩内需、惠民生,确保了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2.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4548元,增长10.4%,按美元汇率,折合人均GDP8678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4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3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37.6:58.7发展为3.4:37.5:59.1。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17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144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到100%。年末农村劳动转移就业人员2644人。年末城镇登记实业率控制在3.95%以内。北湖区现有公办学校33所:城区19所,农村14所,14个乡镇各一所中心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公办学校在职教职工2846人,在校学生总数4万余人。另有其他学校、办学机构99所。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6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影剧院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8个。全年新建3个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送戏下乡30场,新建农家书屋16家。2.6项目区域环境问题上世纪80年代,北湖区芙蓉乡当地老百姓在原安源工区、羊头岭、郭藤牌及小吉冲等区域用土法非法烧砒(炼砷),上世纪 90年代末已被取缔,但炼砷区域土壤为裸露,砷渣堆存区域的土壤砷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对当地及周边土壤、地表水及人畜饮水造成重大污染隐患。原安源工区、羊头岭、郭藤牌及小吉冲渣点均位于杨家河河道边,未配备相应的防雨水冲刷、防水土流失和防渗设施,这些砷渣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武水河流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杨家河河水中重金属普遍超标,2012年11月的监测数据显示,武水支流杨家河小吉冲下游500 m断面的砷超标23.83倍,金仔坪断面的砷超标43.62倍;(2)杨家河小吉冲断面河道底泥中的砷含量偏高,底泥受到了砷渣的污染。另外,原安源工区及周边简易尾砂库集水中氨氮、砷、镉、铜、锌均超标,尾砂对周围水环境的砷超标产出一定的影响,对杨家河砷超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解决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迫切,需对这些砷渣和尾砂进行安全处置。主要环境问题调查如下:2.6.1废渣点调查a)原安源工区根据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实验测试分院对废渣的成分分析报告,原安源工区砷渣砷含量为6.06%,砷含量高,但砷渣中的其他有价金属(铜、铅、锌、铬、镉等)含量低,砷渣不具备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需对原安源工区砷渣进行安全处置。表2-1 原安源工区砷渣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图2-1 原安源工区遗留砷渣现状图b)小吉冲根据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实验测试分院对废渣的成分分析报告,小吉冲砷渣砷含量为7.40%,砷含量极高,但砷渣中的其他有价金属(铜、铅、锌、铬、镉等)含量低,因此,小吉冲砷渣不具备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需对小吉冲砷渣进行安全处置。表2-2 小吉冲砷渣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化学组分CuPbZnSnAsAl2O3Ag(g/t)含量(%)0.170.620.0950.4737.408.2118.48化学组分MnFe2O 3FeOSiO2CaOCaF2Hg(g/t)含量(%)0.06520.7325.4933.172.691.511.861化学组分SBiMgOCrCdTiO2/含量(%)0.90.241.410.0290.00880.039/图2-2 小吉冲遗留砷渣现状图c)郭腾牌根据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实验测试分院对废渣的成分分析报告,郭藤牌砷渣砷含量为6.51%,砷含量极高,但砷渣中的其他有价金属(铜、铅、锌、铬、镉等)含量低,因此,郭藤牌砷渣不具备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需对郭藤牌砷渣进行安全处置。表2-3 郭藤牌砷渣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化学组分CuPbZnSnAsAl2O3Ag(g/t)含量(%)0.240.490.320.6216.514.8724.19化学组分MnFe2O 3FeOSiO2CaOCaF2Hg(g/t)含量(%)0.05025.6533.2427.892.971.4010.322化学组分SBiMgOCrCdTiO2/含量(%)24.560.251.880.0220.00660.039/图2-3 郭藤牌遗留砷渣现状图d)羊头岭根据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实验测试分院对废渣的成分分析报告,羊头岭砷渣砷含量为6.73%,砷含量极高,但砷渣中的其他有价金属(铜、铅、锌、铬、镉等)含量低,因此,羊头岭砷渣不具备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需对羊头岭砷渣进行安全处置。表2-4 羊头岭砷渣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化学组分CuPbZnSnAsAl2O3Ag(g/t)含量(%)0.380.430.2730.7906.735.5831.01化学组分MnFe2O 3FeOSiO2CaOCaF2Hg(g/t)含量(%)0.05530.7424.2222.212.851.468.223化学组分SBiMgOCrCdTiO2/含量(%)13.870.201.700.0200.00660.039/图2-4 羊头岭遗留砷渣现状图 2.6.2尾砂库调查根据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实验测试分院废渣成分分析报告,尾砂库尾砂中各有价金属(铜、铅、锌、砷、铬、镉等)含量均不高,不具备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需要对尾砂库进行闭库和生态修复。图2-5 郭腾牌尾矿库现状图2.6.3区域水环境调查郴州市环境监测站分别于2012年11 月8 日、11 月11 日、12月5 日对武水河上游杨家河(北湖段)水质现状进行了采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的13个断面中有9个断面(小吉冲下游500 m、斗水坪电站、安源工区桥下、武水河上游、小吉冲下游 50 m、三股水汇合下游500 m、芙安河小吉冲上游 200 m、安源工区水渠与480 水渠交汇口下游50 m、金仔坪水样)的砷浓度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其中小吉冲下游500 m及金仔坪水样的砷浓度分别为1.1913 mg/L和2.1811 mg/L,超标比较严重,砷超标倍数分别为23.83和43.62倍。杨家河原安源工区至小吉冲河段监测的砷超标现象,主要原因是北湖区芙蓉乡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砷渣没有做任何防渗、截洪等环保措施,露天丢弃的砷渣由于长期雨水冲刷,大量重金属溶出,同时雨水冲刷使得大量砷渣冲入河道,导致杨家河河水中砷浓度超标。同时,原安源工区及周边散堆的尾砂、露天的简易尾砂库及冲入杨家河的尾砂对杨家河砷超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表2-5 杨家河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采样断面采样日期监测项目及结果 mg/L(pH 除外)pH氨氮CODCr铅砷镉铜锌小吉冲下游500 m2012年 11月8 日7.230.0655.0L0.001L1.19130.0001L0.0050.001L斗水坪电站7.210.025L5.0L0.001L0.09460.00010.001L0.008安源工区桥下7.230.2257.20.001L0.08710.0001L0.0020.001L小吉冲上游200 m2012年 11月11 日7.020.2358.30.0010.32910.00020.0460.055小吉冲下游 50 m7.120.1629.20.0010.60140.00040.0240.087三股水汇合下游500 m7.160.2975.0L0.0010.06520.00030.0070.064芙安河小吉冲上游 200 m7.550.0605.0L0.001L0.36830.0001L0.0010.001L安源工区水渠与480水渠交汇口下游 50 m7.550.3818.90.001L0.15770.00010.0080.032屋场坪山泉水2012年 12月5 日7.250.025L5.0L0.001L0.00500.00060.001L0.001L灯盏窝上游小溪水7.210.025L5.0L0.001L0.00110.00060.0010.001L安源工区河水7.420.2027.50.001L0.01630.00020.0020.001L金仔坪水样7.160.49513.40.001L2.18110.00010.0350.187灯盏窝下游小溪水7.120.0656.20.00560.01920.00020.0080.075GB3838-2002 类标准691.0200.050.050.0051.01.0图2-6 部分监测断面示意图2.6.4区域生态环境调查为了评估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确定砷渣污染现状和污染途径,采用现场查勘和采样分析的方法,对北湖区芙蓉乡原安源工区、羊头岭、郭藤牌及小吉冲等区域砷渣堆存点周围山体的土壤及植物进行调查。根据现场考察结果,砷渣占地面积广,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砷渣裸露在地面上,无任何防渗系统和围挡系统,砷渣堆点表面几乎没有植被生长,堆点周围土壤上零星生长了一些植物,大部分地段植被稀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附近山体土层薄、坡面多为破碎页岩、砂砾岩构成,岩石风化较为严重。2.6.5区域环境调查结论根据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实验测试分院对废渣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原安源工区砷渣、小吉冲砷渣、羊头岭砷渣、郭藤牌砷渣的砷含量分别为6.06%、7.40%、6.73%和6.51%,砷含量极高,但砷渣中的其他有价金属(铜、铅、锌、铬、镉等)含量低,因此,这些砷渣不具备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需对这些砷渣进行安全处置。根据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实验测试分院对尾砂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尾砂库尾砂中各有价金属(铜、铅、锌、砷、铬、镉等)含量均不高,不具备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但仍需要对尾砂库进行闭库和生态修复。根据现场查勘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各砷渣堆点的砷渣占用大量土表面积,砷渣堆点表面几乎没有植被生长,堆点周围土地零星生长了一些植物,大部分地段植被稀疏,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砷渣清运后需对砷渣原址进行终场覆盖及生态修复工程。根据郴州市环境监测站对武水河上游杨家河(北湖段)水质现状的监测结果表明,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武水河上游杨家河原安源工区至小吉冲河段监测的砷浓度超标,尾砂库地表水砷浓度超标。主要贡献来源于北湖区芙蓉乡原安源工区、羊头岭、郭藤牌及小吉冲等区域历史遗留砷渣,以及原安源工区及周边简易尾砂库的尾砂。砷渣和尾砂对杨家河、武水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安全威胁,并危及下游宜章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保护杨家河、武水河水体水质及其生态环境,对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砷渣和尾砂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势在必行。第三章 工程分析3.1工程概况3.1.1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责任主体、工程施工主体:本项目责任主体为北湖区人民政府;工程施工主体为郴州市槐海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投资工程总投资7688.56万元。、项目位置主要建设地点位于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3.1.2治理工程主要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砷渣异地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对北湖区芙蓉乡原安源工区、羊头岭、小吉冲及郭藤牌露天堆置的约12.8万吨含砷废渣及含砷土壤进行异地安全处置。(2)砷渣原址终场覆盖及场址修复工程:对四处砷渣原址约4.5万m2地表面积进行终场覆盖及场址修复。(3)尾砂库生态修复工程:对芙蓉乡原安源工区6个简易尾砂库共13.78万m3尾砂库进行闭库绿化综合治理。3.1.5工程总体布置本重金属治理项目的总图设计根据其组成和使用要求,结合有关的技术标准,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工艺流程、建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使各项设施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力求达到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效果。工程项目总体布置见图3-1:图3-1 工程项目总体布置图3.1.6工程进度安排项目2013年10月开工,完工时间2014年6月,项目分三期安排,前期为准备阶段、第二期为建设阶段,第三期为治理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为8 个月:完成场址选择,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环评报告编制、评估和审批,地质勘测及评审。(2)建设阶段为5 个月:主要完成初步设计及监理招标、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人员培训及试运行等工作。(3)治理阶段为11个月:主要完成砷渣清运、预处理及安全填埋、砷渣原址和填埋库区封场及生态恢复、尾矿库生态恢复工程等。3.2砷渣异地安全填埋处置工程3.2.1 基本情况本工程采用挖机对北湖区芙蓉乡原安源工区、羊头岭、小吉冲、郭腾排等非法炼砷区域的遗留砷渣及含砷土壤进行挖掘清除,挖掘出来的砷渣及含砷土壤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门容器分类收集,配置专用运输车辆运送至本工程处置场进行预处理及安全填埋;在清渣过程中必须对砷渣采取防流失、防雨水冲刷的控制措施,如用防雨材料(防水帆布、塑料雨布及支架等)覆盖原砷渣堆存点,开挖前砷渣各堆存点周边修筑环场截洪沟及导流渠,并设置砷渣场开挖场地积水收集池(地埋、密闭式、池底及四壁须防渗防腐),收集砷渣挖掘过程中降雨产生的场内含砷废水,并用专用槽罐车将这些废水运至具有相应资质的废水处理工程进行处理。本工程采用机械挖掘和人工挖掘相结合的方式对含重金属废渣进行挖掘清除,挖掘出来的含重金属废渣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门容器分类收集,配置专用运输设备运送至固化稳定化处置区进行固化稳定化预处理。废渣性质分析在武水河上游杨家河流域原安源工区及周边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工程范围内,根据郴州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11月8日对4个典型废渣样品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3-1。表3-1废渣危险废物鉴别浸出毒性分析结果编号检测结果(单位:mg/l,pH值无量纲)镉砷铅铜锌小吉冲废渣0.02567.0270.2160.6730.723安源工区480废渣0.26127.9470.38628.72533.250米石场尾砂库0.0130.8410.2420.4721.850养猪场内尾砂库0.001L0.5570.0190.0290.13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155100100由上表的危险废物鉴别浸出毒性监测结果可知,所有典型废渣样品中的As的浸出毒性浓度均高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表1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因此,项目区域废渣属于危险废物。3.2.2废渣稳定固化设计稳定固化规模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本工程遗留含砷废渣及受污染土壤为危废。依据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需对含砷废渣及受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固化处理后再予以封场处置。根据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整体规划,对挖掘清理的废渣在固化稳定化处置车间固化稳定化处置后,运至处置区进行安全填埋。根据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