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装置操作规程(修订板).doc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装运车间 油气回收装置操作规程编写: 2005年 12月24日审核: 2005年 12月24日2005年 12月24日批准: 2005年 12 月27日哈尔滨天源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目 录第一章 概述 . 1第二章 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 1第三章 工艺技术指标 2第四章 工艺控制理论.4第五章 设备及仪表.5第六章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 7第七章 岗位操作法 7第八章 施工过程整改备忘录23第一章 概述1 规程内容及适用范围本规程介绍了油气回收装置的概况,详细叙述了装置的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规定了工艺条件、工艺的开、停工方案,岗位操作法和事故处理及有关规定,列出了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其规格型号。本规程适用于油气回收装置工艺操作。2 装置简介2.1概述 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油气回收装置,是以装运车间装车作业产生的汽油油气为原料,对装车油气进行回收的环保生产装置。该装置由哈尔滨天源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施工,于2004年8月建成,一套处理量为600m3/h的油气回收装置。2.2主要产品 汽油2.3装置投资及占地面积 油气回收装置总投资为252万元,装置占地面积为280平方米。第二章 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1 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1.1装车油气通过槽车密闭装置及相应管线,利用装车过程中槽车内产生的微正压,进入到装置的吸收塔中,利用油气回收专用吸收剂将装车油气吸收,然后将专用吸收剂输送至真空解吸罐内,利用真空条件将吸附在吸收剂上的油气进行解吸,解吸后的纯油气被真空泵组输送到再吸收塔内,在再吸收塔内,利用成品汽油将纯油气冷疑液化成汽油,随成品汽油一起返回储罐,实现油气回收作业。1.2真空解吸的纯净油气,虽然在再吸收塔内大部分液化成汽油被回收,但是,由于时间短,油气不能完全被液化吸收,剩余的油气再次进入吸收塔,二次被吸收剂吸收。1.3由于要利用成品油进行冷凝吸收油气,涉及到成品车间对储罐的切换,以保证成品油的供应,装运车间与成品车间要加强合作。2 工艺流程简述装车油气在微正压的作用下,经密闭盖、外网管线进入吸收塔的底部,再经塔内填料向吸收塔的顶部流动。此时将真空解吸罐中的油气回收专用吸收剂,通过溶剂泵输送到吸收塔顶部,专用吸收剂依靠重力从塔顶流向塔底部,并在填料层内与流经吸收塔的装车油气逆向接触,装车油气中的纯油气被专用吸收剂吸附,并随吸收剂流向吸收塔底部;流动到吸收塔顶部的装车油气中的绝大部分轻烃组份已被吸收剂吸收,剩余的尾气经吸收塔顶部的阻火器排放到大气中,此过程实现了装车油气中的空气与纯油气的分离。由于吸收塔内部压力为微正压,而真空解吸罐内部的绝对压力为34kpa,流动到吸收塔底部的吸收剂,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相应管线由吸收塔底部进入到真空解吸罐中,由于此时真空解吸罐为高真空状态,吸附在吸收剂上的油气与吸收剂脱离,生成为气态的纯油气。此过程实现了油气与吸收剂的解析分离及吸收剂的再生。真空解吸罐中解析的纯油气,经真空机组输送到再吸收塔底部,进入再吸收塔的油气由塔底流向塔顶部,通过贫油泵将成品油储罐中的90#成品汽油(贫油)输送到再吸收塔的顶部,贫油在塔内依靠重力流向塔底部,当流经塔内填料层时,与流经此处的油气逆向接触,油气被贫油吸收变成富油,并流向塔的底部,并经富油泵输送至成品油储罐中,此过程实现了将纯油气转化为成品汽油。在再吸收塔中,有少量未被吸收的纯油气到达再吸收塔的顶部,并从再吸收塔的顶部,经相应管线返回到吸收塔的底部,二次被吸收剂吸收。3 工艺流程和物料平衡表3.1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见图1)3.2物料平衡图(单位:千克)成品油储罐30000贫油泵30285富油泵再吸收塔真空泵真空解吸罐溶剂泵循环水回水12000循环水来水120008028580000吸收塔装车油气687尾气402第三章 工艺技术指标1 原料规格 汽油装车油气2 吸收剂规格吸收剂名称规格型号使用装置供应厂家油气回收专用吸收剂ABSFOV-97油气回收江苏江阴市永达化工有限公司3 产品规格汽油由于此装置吸收的气态烃本身就是汽油装车时挥发出的汽油组分,因此可直接做为成品汽油,进入成品油储罐。4 公用工程条件指标4.1水4.1.1循环水界区压力0.10-0.25MPa界区温度304.1.2新鲜水界区压力0.15-0.2MPa界区温度224.2仪表风界区压力0.3-0.5MPa露点(冬季)-50露点(夏季)-304.3电源:低压系统380/220V 交流(AC) 3相 回流线系统 零点直接接地5 消耗指标(设计保证值,设计值)(按牌号)5.1吸收剂消耗名称型号耗量(单耗量 千克/年)设计值油品回收专用吸收剂ABSFOV-971005.2公用工程消耗名称单位设计值备注新鲜水t/t电kwh/t装置总耗能Kg.oil/t6 工艺参数运行情况6.1主要工艺运行情况项目名称仪表位号单位指标产品质量指标汽油蒸汽压Kpa74(夏)88(冬)主要操作指标装车油气压力PG-113aKPa3PG-113bKPa3PG-113cKPa3PG-113dKPa3PT-102KPa1.5PG-110KPa1.5吸收塔塔底压力PG-101aKPa1.5吸收塔塔中压力PG-101bKPa1.0吸收塔塔顶压力PG-101cKPa0.5吸收塔温度TG-10150吸收塔塔底液位LG-101 LCT101%35±5溶剂泵出口压力PG-106MPa0.38真空解吸罐压力(绝压)PT-101 PG-102KPa5真空解吸罐液位LCT102 LG-102%30-10真空泵入口压力(绝压)PT-103 PG-111MPa-0.099LQ-1800真空泵出口温度TT-10180LQ-1200真空泵出口温度TT-102120LQ-600真空泵出口温度TT-10385真空泵循环冷却水水压PG-107 PG-108MPa0.1-0.25外网水泵出口压力PG-109MPa0.3-0.8真空泵循环冷却水温度TG-103 TT-10428真空泵出口压力(绝压)PT-104 PG-104KPa5.5(正常运转) 50(启动)再吸收塔温度TG-10250再吸收塔塔底压力PG-103aKPa5.5(正常运转) 50(启动)再吸收塔中部压力PG-103bKPa4.5(正常运转) 50(启动)再吸收塔顶部压力PG-103cKPa3.5(正常运转) 50(启动)再吸收塔塔底液位LG-103 LCT-103%35±5贫油泵出口压力PG-105MPa0.4贫油泵出口流量FT-102M3/h30富油泵出口压力PG-104MPa0.4主要操作指标富油泵出口流量FT-101m3/h36再吸收塔至吸收塔间压力PG-116KPa3(正常运转) 35(启动)集油管压力PG-115MPa0.2(运行)0.6(排油)氮气压力PG-114MPa0.3-0.6 6.2动力指标项目名称仪表位号单位指标动力指标仪表风压力MPa0.3-0.6新鲜水压力(界区)MPa0.1循环水温度HT-10130循环水流量M3/h12第四章 工艺控制理论1 吸收效率与操作参数的关系1.1用吸收塔内吸收剂的流量的大小来控制吸收效率的高低1.2油气进口温度和油气量的变化1.3真空解吸罐的压力(绝压)变化1.4冷却循环水循环水量和水温的变化1.5再吸收塔内成品汽油流量、温度的变化2 影响吸收效率的处理方法2.1调整好塔内吸收剂的流量的大小2.2根据油气进口温度和油气量的变化调整工艺参数2.3调整好真空解吸罐的压力2.4调整好冷却循环水量及控制循环水温2.5控制好成品汽油在再吸收塔内的流量和温度第五章 设备及仪表油气回收装置共有设备 19 台,其中转动设备 11 台,塔类设备2座,容器类2台,冷热设备4台1 设备1.1设备一览表1.1.1塔类设备一览表流程编号名称介质操作温度塔内压力KPa塔内直径mm塔高/切线总高mm材质壁厚塔顶进料塔底T-01吸收塔油气吸收剂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环境温度1.5100019800/2208716MNR12T-02再吸收塔汽油油气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环境温度5.5600/80016550/1838316MNR81.1.2容器类设备一览表序号流程编号名称介质温度压力KPa规格备注直径×长×厚容积M31R-01真空解吸罐油气吸收剂环境温度3(绝压)2000*8512*1625卧式2R-02循环水箱循环水环境温度常压3300*3300*1500141.1.3冷换设备类序号工艺编号名称台数介质名称型号传热面积1H-01LQ1800真空泵热交换器1油气RJ15G15m22H-02LQ1200真空泵热交换器1油气RJ30G30m23H-03LQ600真空泵热交换器1油气RJ30G30m23H-04循环水热交换器1循环水1.1.4机动设备一鉴表序号泵号名称台数型号流量m3/h扬程m动力名称型号转数rpm功率kw1P-01鼓风机1B4-72-8C12506电动机YB132S-414405.52P-02溶剂泵1ZA80-12008438电动机YB2-160M2-22930153P-03贫油泵1CZ40-1603034电动机YB2132S2-2F129007.54P-04富油泵1CZ40-200B3048电动机YB2132S2-229007.55P-05LQ1800真空泵1LQ-18006480电动机YB200L-41760306P-06LQ600真空泵1LQ-6002160电动机YB280S-6980457P-07LQ1200真空泵1LQ-12004320电动机YB250M-41480558P-08循环水泵150-16012.532电动机YB100L-2288039P-09外网水泵140-2506.380电动机YB132S-429007.52 仪表2.1概述:油气回收装置,以PLC控制器作为系统检测和控制核心,通过对现场自动化仪表信号进行检测实现对液位和压力等控制点进行自动控制,并根据控制实现多种联锁保护,保证系统安全运行。2.2装置控制水平:采用PLC加自控仪表系统控制技术,实现信号自动检测和监视的功能。2.3 装置运行联锁保护1)油气回收系统生产运行时三台真空泵有一台非正常停机,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2)油气回收系统生产运行时三台真空泵有一台工作时温度超高,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3)油气回收系统生产运行时三台真空机组出口压力超高,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4)油气回收系统生产运行时贫油泵、富油泵、溶剂泵中任意一台泵在工作过程中非正常停机,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5)油气回收系统生产运行时1#、2#、3#切断阀非正常关阀,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6)油气回收系统生产运行时,循环水压力信号中断,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7)油气回收系统正常生产时吸收塔超高或超低液位时,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8)油气回收系统正常生产时再吸收塔超高或超低液位,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9)油气回收系统正常生产时,操作现场急停按钮,要进行安全联锁保护;按照紧急停车步骤自动停止装置运行并报警。10)油气回收系统开工时,启动冷却循环水泵,真空机组入口气动挡板阀、2#紧急切断阀自动联锁打开。11)油气回收系统正常停机时,1#真空泵停机,机组入口气动挡板阀自动关闭;三台真空泵均停机时,2#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12)油气回收系统正常停机后,真空机组、真空解吸罐自动进行充氮气破真空作业,当真空机组、真空解吸罐内压力达到大气压时,停止破真空作业。13)油气回收系统正常停机破真空作业后,真空解吸罐内压力超高达到设定值,真空机组入口气动挡板阀、2#紧急切断阀自动打开进行卸压,当压力降至设定值时,真空机组入口气动挡板阀、2#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14)油气回收系统正常停机破真空作业后,真空机组内压力超高达到设定值,2#紧急切断阀自动打开进行卸压,当压力降至设定值时,2#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15)吸收塔的磁力开关与3#紧急切断阀联锁,当吸收塔液位突破液位报警下限,降至磁力开关位置,磁力开关动作,3#紧急切断阀联锁关闭,防止远传液位计损坏情况下,发生漏塔现象。第六章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1 安全1.1消防设施部分1.1.1消防灭火器8Kg干粉 6 台1.1.2消防灭火蒸汽线固定式蒸汽幕2条1.2可燃气体报警器布置1.2.1真空泵房一台1.2.2油泵房一台1.3噪声监测操作室:65 dB;泵房75 dB;压缩机室95dB2 装置环保指标油气排放指标10g/m3(鼓风机稀释后)第七章 岗位操作法一、 装置开工1.1开工准备1.1.1装置检修完毕,所有设备和管线经蒸汽吹扫贯通试压合格。1.1.2检修所加的盲板全部拆除,正常生产应加的盲板、丝堵都加好。1.1.3水、电、风、氮气、蒸汽全部引进装置。1.1.4各种润滑油(脂),消防工具器材已准备齐全,并且好用,装置内不准动火。1.1.5检修现场及装置内卫生已清扫干净,停工方案已经交待清楚,开工步骤及注意事项已经讨论。1.1.6联系生产调度及有关单位,做好装置开工的协调配合工作。1.1.7准备好各种合格的润滑油(脂),所有机泵加好所用的润滑油,检查和安装好量程合格的压力表。1.1.8水、电、风、汽、氮气全部引到使用点,单机点试正常,各处照明好用。1.1.9吸收剂装填到真空解吸罐内,液位处于正常位置。1.2开工步骤1.2.1储运公司305调度来电话通知装车作业,准备装车作业。1.2.2启动真空机组冷却循环水1.2.2.1启动真空机组冷却循环水泵,打开出口阀,此时,真空机组入口气动档板阀、再吸收塔与吸收塔间油气管线上的紧急切断阀HCV102自动打开(联锁),真空机组冷却循环水运行压力应在0.1Mpa至0.25Mpa之间,水温应低于30。1.2.2.2非冬季运行时,启动外网循环水泵,打开出口阀,外网循环水泵压力应为0.3Mpa至0.8Mpa之间。1.2.3建立贫油、富油循环1.2.3.1调整装置汽油流程。1.2.3.2联系生产调度、油品调度、成品油车间,打开相应成品油储罐上的贫油、富油管线上的阀门、给装置提供成品汽油。1.2.3.3启动贫油泵,打开出口阀,将成品油储罐内的汽油送至再吸收塔顶部,流量为30m3/h,出口压力不大于0.4Mpa。1.2.3.4当再吸收塔内汽油液位达到50%时,启运富油泵,打开出口阀,将再吸收塔底部汽油送至成品油储罐内。1.2.3.5富油泵出口调节阀副线阀门应关严。1.2.3.6观察并调节好再吸收塔内汽油液位,应保持平衡。1.2.4启动真空机组,真空解吸罐建立真空度。1.2.4.1启动真空机组中的LQ-600真空泵,出口压力可达到30Kpa。1.2.4.2 LQ-600真空泵运转后,当真空机组入口压力低于-0.06Mpa(40Kpa绝压),真空机组出口压力下降至低于4Kpa时,启动LQ-1200真空泵,此时真空机组出口压力升高到25Kpa左右。1.2.4.3当真空机组出口压力再次降至4Kpa真空机组入口压力低于-0.08 Mpa(绝压20Kpa)时,启动LQ-1800真空泵。1.2.5建立吸收剂循环1.2.5.1当真空解吸罐内压力低于-0.094Mpa时,启动溶剂泵,打开出口阀,将吸收剂从真空解吸罐内泵送至吸收塔顶部,溶剂泵出口压力应保持在0.38Mpa左右。1.2.5.2此时,吸收塔内的液位会上升,当液位升至26%时,(远传液位计示值)吸收塔与真空解吸罐间溶剂管线上的紧急切断阀HCV101自动打开(联锁),此时吸收剂由吸收塔经管线流至真空解吸罐,此时调节阀对流量进行控制。1.2.5.3观察吸收塔内的吸收剂液位,应保持在一定位置且平稳。1.2.6去电通知装油岗位,装置已开工,可以进行装车作业。1.3装置正常运行工艺参数1.3.1真空机组1.3.1.1入口压力小于-0.094Mpa,出口压力4Kpa左右。1.3.1.2LQ-1800真空泵出口温度80左右。1.3.1.3 LQ-1200真空泵出口温度110左右。1.3.1.4 LQ-600真空泵出口温度85左右。1.3.1.5冷却循环水出口压力0.1-0.25 Mpa,水温<30。1.3.1.6外网循环水出口压力0.3-0.8 Mpa。1.3.2真空解吸罐1.3.2.1压力小于-0.094Mpa。1.3.2.2液位为10-30%。1.3.3 机泵1.3.3.1贫油泵出口压力0.4Mpa左右,流量为30m3/h左右。1.3.3.2富油泵出口压力0.4Mpa左右,流量为30m3/h左右。1.3.3.3溶剂泵出口压力0.38Mpa左右,流量为80m3/h左右。1.3.4吸收塔1.3.4.1装车油气管线入塔压力为小于1.5Kpa。1.3.4.2塔底压力小于1.5Kpa。1.3.4.3塔中压力小于1.0Kpa。1.3.4.4.塔顶压力小于0.5Kpa。1.3.4.5塔底吸收剂液位在大于35%±5 (远传液位计示值)之间。1.3.4.6吸收塔内温度为略高于环境温度。1.3.5再吸收塔1.3.5.1塔底压力小于4Kpa。1.3.5.2塔中压力小于3.5Kpa。1.3.5.3塔顶压力小于3Kpa。1.3.5.4塔底汽油液位为在35%±5 (远传液位)之间。1.3.5.5再吸收塔内温度为略低于环境温度。1.3.6 装车鹤位,油气管线压力小于3Kpa。1.3.7仪表风压力为0.4Mpa左右。1.3.8氮气压力0.5Mpa左右。1.4电话通知装车栈桥油气回收装置开工完成,可以进行装车作业。二、 装置停工栈桥来电话通知,装车作业已结束,装置停工。2.1停工步骤2.1.1停止吸收剂循环2.1.1.1关闭溶剂泵出口阀,停溶剂泵,停止向吸收塔输送吸收剂。2.1.1.2当吸收塔内吸收剂液位降至10%时(远传液位),吸收塔与真空解吸罐溶剂线上的紧急切断阀HCV101自动关闭,吸收剂循环停止。2.1.2真空机组停机2.1.2.1停LQ-1800真空泵,此时真空机组入口气动挡板阀自动关闭(联锁)。2.1.2.2停LQ-1200真空泵。2.1.2.3停LQ-600真空泵,此时,再吸收塔与吸收塔间油气管线上的紧急切断阀HCV101自动关闭。2.1.2.4非冬季运行时,停外网循环水泵,出口阀,并停泵。2.1.3停止贫油及富油循环2.1.3.1关闭贫油泵出口阀并停贫油泵。2.1.3.2再吸收塔液位将至25%时,富油泵自动停机,关闭富油泵出口阀。2.1.3.3关闭真空机组冷却循环水出口阀,停冷却循环水泵。2.1.4自动破除真空此时,氮气管线上的电磁阀自动打开, 对真空解吸罐及真空机组进行充氮气破坏真空度,当真空解吸罐及真空机组压力达到0Mpa时,电磁阀关闭.氮气破坏真空作业结束。2.1.5收集地埋集油管内凝结汽油,送至成品油储罐内。2.2装置正常停工工艺参数2.2.1真空机组2.2.1.1入口、出口压力0Mpa左右。2.2.1.2各真空泵润滑油液位正常。2.2.1.3真空机组入口气动挡板阀关闭。2.2.2真空解吸罐2.2.2.1压力0Mpa左右。2.2.2.2液位为10-30%。2.2.3 机泵2.2.3.1贫油泵、富油泵、溶剂泵润滑油液位正常。2.2.3.2富油流量调节阀处于最小开度。2.2.4吸收塔2.2.4.1塔内压力0Kpa左右。2.2.4.2塔底吸收剂液位在大于26%(远传液位计示值)左右。2.2.4.3紧急切断阀HCV101关闭,吸收剂流量调节阀处于最小开度。2.2.5再吸收塔2.2.5.1塔内压力0Kpa左右。2.2.5.2塔底汽油液位为在25%(远传液位计示值)左右。2.3电话通知成品车间,装置停工,关闭罐区贫油及富油管线阀门。三、紧急停车步骤3.1遇有紧急情况时,按下真空机组泵房内的急停按钮或控制柜上的急停按钮,装置即可紧急停工。3.2装置运行时,某台设备、工艺参数不正常,自动实施紧急停车并报警。3.3紧急停工步骤3.3.1自动停止溶剂泵,当吸收塔内液位降至300毫米时,自动关闭紧急切断阀HCV102。3.3.2自动关闭真空机组中LQ-1800真空泵,并关闭真空机组入口气动挡板阀。3.3.3自动关闭LQ-1200真空泵。3.3.4自动关闭LQ-600真空泵,自动关闭紧急切断阀HCV102。3.3.5自动关闭贫油泵,再吸收塔液位降至25%时,自动关闭富油泵。3.3.6延时34秒后,自动关闭真空机组循环水泵及外网循环水泵。3.3.7自动对真空解吸罐真空机组进行充氮气,破坏真空度,直至真空解吸罐压力为0Mpa时停止。3.4紧急停工后,分别关闭各泵的出口阀。四、装置故障油气直排操作由于装置故障或检修无法进行油气回收作业时,须将油气直排大气4.1储运公司305调度来电话通知装车作业,准备装车作业。4.2调整装置工艺流程,使油气通过直排管线对空排放。4.3启动鼓风机。4.4电话通知装车栈桥可以进行装车作业。4.5栈桥来电话通知,装车作业已结束。4.6停止鼓风机。五、岗位操作法(正常操作)A级 操作框图初始状态S0装置施工完毕,施工检收合格,开工检查(一)装置开工1 装置开工检查1.1公用工程系统检查1.2鹤管密闭设施检查1.3循环水系统检查1.4汽油进出装置线及泵检查1.5塔T-01和塔T-02系统检查1.6真空机组系统检查状态S1系统验收合格,检查结束2 引入公用工程2.1引入仪表风2.2引入新鲜水2.3引入1.0Mpa蒸气2.4引入氮气状态S2公用工程全部引入装置状态S3循环水系统正常,真空机组水压控制器正常3 启动真空机组冷却循环水系统4 启动贫油泵、富油泵状态S4贫油泵、富油泵运行平衡,再吸塔建立循环,液位控制在40%-60%内5 启动真空机组5.1确认GIQ-J300高真空气动挡板阀、吸收塔与再吸收塔管线紧急切断阀HCV102已打开5.2启动LQ-600真空泵5.3启动LQ-1200真空泵5.4启动LQ-1800真空泵状态S5真空机组各泵运行正常6 启动溶剂泵状态S6溶剂泵运行正常,吸收塔液位在40%-60%以内7 引装车油气进装置,调整操作7.1调整溶剂泵流量,控制真空解吸罐液位和吸收塔液位7.2调整冷却循环水量,控制冷却循环水入口温度不大于287.3调整贫油泵、富油泵流量,控制再吸收塔液位B级 装置开工初始状态S0装置施工完毕,施工验收合格,交付开工检查1 装置开工检查1.1公用工程开工检查(M)-准备好开工方案和开工统筹图。(N)-装置设备、机泵、阀门处于备用状态。(M)-确认压力表,液位计安装到位。(M) -确认报警器及消防器材完好。(N)-确认各排污完成,各排污阀关闭。(M)-确认仪表风引入装置。 (M) -确认氮气引入装置。1.2大鹤管密闭设施检查(M)-大鹤管密闭设施安装完好。(M)-确认大鹤管密闭设施吊升机构链条已放下,密闭盖可下降至火车槽车罐口。(M)-密闭设施密封严密,不漏气。(M)-确认外网油气线系统流程畅通。(M)-确认压力表好用,各压力表阀已打开。1.3冷却循环水系统检查(N)-确认冷却循环水泵系统流程畅通。(N)-确认外网循环水泵系统流程畅通(见C级1)。(N)-确认水箱水已装满。(N)-确认新鲜水给水阀已打开。(N)-确认水箱放空阀已关闭。(N)-确认压力表完好,各压力表阀已打开。(N)-确认冷却循环水泵、外网循环水泵供电正常(见C级1)。1.4汽油进出装置线及贫油泵、富油泵检查(N)-确认汽油进出装置流程改通。(N)-确认贫油泵、富油泵电机回路正常。(N)-确认贫油泵、富油泵润滑油量正常。(N)-确认贫油泵、富油泵盘车正常。(N)-确认压力表完好,各压力表阀已打开。(N)-确认富油泵出口调节阀仪表风供给压力正常。1.5塔01和塔02检查(M)-确认塔01人孔已封好。(M)-确认塔01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附件完好。(M)-确认塔01液位计引出阀打开,排污阀关闭。(M)-确认塔01液位计显示正常。(M)-确认外网油气直排阀已关闭。(M)-确认塔02人孔已封好(M)-确认塔02液位计引出阀打开,排污阀关闭。(M)-确认塔02液位计显示正常。(M)-确认再吸收塔安全阀前球阀已打开。(M)-确认风机出口阀已打开。(M)-确认塔01与塔02间油气线上的2#紧急切断阀的仪表风供给压力正常。1.6真空机组系统检查(N)-确认真空机组入口气动挡板阀已关闭。(N)-确认真空泵LQ-600换热器排凝阀、气相连通阀已打开,与地埋集油管连通。(N)-确认集油管出油管阀门已关闭。(N)-确认集油管连通氮气管阀门已关闭。(N)-确认真空泵LQ-1200换热器排凝阀,排凝后已关闭。(N)-确认真空泵LQ-1800换热器排凝阀,排凝后已关闭。(N)-确认压力表完好,各压力表阀已打开。(N)-确认真空机组各泵前后齿轮箱润滑油(脂)液位正常。(N)-确认真空机组各泵轴头油杯内润滑油(脂)液位正常。(N)-确认真空机组各泵供电回路正常。1.7真空解吸罐及吸收剂循环系统检查(N)-确认真空解吸罐液位计引出阀打开,排污阀关闭。(N)-确认真空解吸罐液位计显示正常。(N)-确认压力表完好,各压力表阀已打开。(N)-确认真空解吸罐排污管线上阀门已关闭。(N)-确认溶剂泵系统流程正常通畅。(N)-确认溶剂泵供电回路正常。(N)-确认溶剂泵润滑油量正常。(N)-确认压力表完好,各压力表阀已打开。(N)-确认溶剂出口调节阀仪表风供给压力正常。(N)-确认1#、2#、3#仪表风供给压力正常。(N)-确认吸收塔至真空解吸罐吸收剂管线流程正常通畅。(N)-确认吸收塔至真空解吸罐吸收剂管线上调节阀仪表风供给压力正常。状态S1系统验收合格,检查结束2 引入公用工程2.1引仪表风入装置N-开仪表风进装置阀。(M)-确认仪表风进装置阀已打开。N-开仪表风过滤器前后阀门,关闭旁通阀。(M)-确认仪表风过滤器前后阀门已打开,旁通阀已关闭。(M)-检查仪表风压力表PG117指示0.4-0.6Mpa。2.2.引入新鲜水N-开新鲜水进装置阀。(M)-确认新鲜水进装置阀已打开。N-开水箱自动补水阀。(M)-水箱自动补水阀已打开。N-开水箱排污阀进行排污水。(M)-确认污水排放完毕。N-关闭水箱排污阀。(M)-确认水箱排污完毕,阀门关闭。注意:排污水时见到水清新无杂物后立刻关闭排污阀2.3引1.0Mpa蒸汽N-打开1.0MPa蒸汽进装置阀门,排净冷凝水。(M)-确认1.0MPa蒸汽进装置阀门打开。N-打开0.3MPa蒸汽回水阀门。(M)-确认0.3MPa蒸汽回水阀门打开。2.4引氮气入装置N-打开氮气进装置阀门。(M)-确认氮气进装置阀门打开。N-打开真空机组破真空氮气过滤器、减压阀前后阀门,关闭旁通阀。(M)-确认真空机组破真空氮气过滤器、减压阀前后阀门打开,旁通阀关闭。N-打开真空解吸罐破真空氮气过滤器、减压阀前后阀门,关闭旁通阀。(M)-确认真空解吸罐破真空氮气过滤器、减压阀前后阀门打开,旁通阀关闭。N-关闭至集油管氮气管线阀门,打开压力表阀。(M)-确认至集油管氮气管线阀门已关闭,压力表阀已打开,压力表好用。2.5系统送电S2水、电、蒸汽、仪表风、氮气引入装置3 真空机组投冷却循环水系统N-关闭冷却循环水泵出口阀。N-打开冷却循环水泵入口阀。N-启动冷却循环水泵。N-慢慢打开冷却循环水泵出口阀。(N)-确认冷却循环水泵出口压力正常。N-打开外网循环水泵入口阀(见C级1)。N-关闭外网循环水泵出口阀(见C级1)。N-启动外网循环水泵(见C级1)。N-慢慢打开外网循环水泵出口阀(见C级1)。(N)-确认外网循环水泵出口压力正常(见C级1)。S3循环水系统运行正常,真空泵机组水压控制器正常4 启动贫油泵、富油泵4.1启动贫油泵M-联系油品调度所使用的贫油汽油罐。M-联系成品操作工将贫油罐富油罐管线阀门打开。(N)-确认成品操作工已将贫油罐富油罐管线阀门打开。(N)-确认贫油泵放空阀处于关闭状态。M-打开贫油泵入口阀门。(N)-确认贫油泵入口阀门已打开。M-关闭贫油泵出口阀门。(N)-确认贫油泵出口阀门已关闭。(N)-确认贫油泵出口至再吸收塔线放空阀已关闭。M-启动贫油泵。M-打开贫油泵出口阀。(N)-确认贫油泵出口压力正常。4.2启动富油泵M-关闭富油泵放空阀。M-关闭富油泵出口阀。M-关闭富油泵出口调节阀前的放空阀。M-打开富油泵入口阀。M-打开富油泵出口调节阀前后手阀。(N)-确认再吸收塔液位达到50%。 M-启动富油泵M-缓慢开启富油泵出口阀。(M)-确认富油泵出口压力正常。(M)-确认调节阀LV/103工作正常。(M)-确认贫油、富油流量符合要求。注意:调节阀LV/103要缓慢,使富油泵运行平稳,再吸收塔液位稳定状态S6贫油泵,富油泵运行平稳, LCT/103在30%-40%范围内5 启动真空泵机组(N)-确认GIQ-J300高真空气动挡板阀、再吸收塔与吸收塔间紧急切断阀HCV102打开。N-按下开机按钮,启动LQ600真空泵。(N)-确认真空机组出口压力已降至5Kpa,入口真空度已达到-0.06Mpa。N-按下开机按钮,启动LQ1200真空泵。(N)-确认真空机组出口压力已降至5Kpa,入口真空度已达到-0.08Mpa。N-按下开机按钮,启动LQ1800真空泵。注意:应在LQ600真空泵运转30秒后,方允许启动LQ1200真空泵;应在LQ1200真空泵运转30秒后,方允许启动LQ1800真空泵。状态S4罗茨真空泵机组运行平稳,无异常响动6启动溶剂泵M-打开溶剂泵入口阀。M-关闭溶剂泵出口阀。M-打开溶剂调节阀前后手阀。M-启动溶剂泵。M-缓慢开启溶剂泵出口阀。(M)-确认溶剂泵出口压力正常。(M)-确认溶剂调节阀开度正常。注意:1.调节溶剂泵出口阀门,使溶剂泵出口压力控制在0.38MPa左右 2.调节阀门控制吸收塔液位在30%-40%范围内状态S5溶剂泵运行平稳,真空解吸罐压力(绝压)2.65.0 Kpa,吸收塔液位30%-40%范围内8 调整操作8.1吸收塔液位调整吸收塔液位范围35%±5之间(远传液位)。吸收塔底至真空解吸罐吸收剂抽出线上的调节阀开度,与吸收塔液位联锁,通过调节阀开度的变化,时时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