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黄冈油库小池码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 资源ID:3888109       资源大小:1.54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黄冈油库小池码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项目相关背景11.2 项目建设地点11.3 建设内容及规模21.4 装卸工艺21.5 建设周期和投资31.6 技术经济指标31.7 产业政策符合性31.8 规划协调性41.9 选址合理性4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2.1 建设项目的环境现状4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52.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5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73.1 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减缓措施简述73.2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93.3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4 公众参与174.1 公众参与简述174.2 公众参与调查内容184.3 公众调查结果分析194.4 公众参与结论及建议20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6 联系方式216.1 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216.2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21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相关背景中国石油于2000年10月通过组建控股南顺公司进入湖北市场,2002年4月成立了全资的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全面负责中国石油在湖北省内的销售网络建设、成品油批发与零售业务。随着兰郑长成品油管线、广西钦州炼厂的建成投运,销售终端的快速增加,将对中石油的仓储和配送能力提出重大挑战,库容不足已成为中石油在湖北成品油市场发展的瓶颈。黄冈油库是中国石油在湖北省十数座油库之一,按照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发展规划,该油库主要为黄冈、黄石两地区服务。该油库一期工程始建于2005年,建设规模1.45万方,包括码头、库区两部分。二期工程为扩容工程,新增库容1.9万方,目前油库改造工程已施工完毕;码头工程扩建尚处于项目前期阶段。黄冈油库油品全部从长江水路进口,现有专用码头形式为简易码头,采用趸船形式,于2007年9月投入使用,目前吞吐能力约20万吨/年。该码头存在设施不规范、作业时间受水位限制大、环保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预测,到2015年黄冈、黄石两地区油品销售量将达33万吨,届时现有码头装卸能力也无法满足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因此启动了本黄冈油库小池码头改造工程。库区与配套码头(小池码头)区间输油管线长2.5km,输油管线改造工程已于2012年初施工完毕。改造后的输油管线仍沿原有线路走向。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黄冈油库小池码头(以下简称小池码头)为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黄冈油库配套的码头改造工程,小池码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2010年12月编制完成。1.2 项目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接壤地段黄梅县小池镇,小池镇坐落在长江北岸,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两地通过九江长江大桥相互连通。小池码头工程位于九江长江大桥下游1.3km处。码头后方即为黄梅县小池镇,往西有105国道通往黄梅县,通过上游九江长江大桥可直达江西省九江市,交通十分便利。本次改造工程码头选址不变。1.3 建设内容及规模鉴于后方库区及区间管线工程均已完工,本次评价仅对小池码头工程作详细评价。小池码头工程可划分为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设计考虑一个1000吨级泊位,采用浮码头形式,浮码头尺寸60m×10m×2m。码头前沿设计河底高程为2.00m,大堤至趸船之间依次由砼结构固定引桥、阀室平台、活动钢引桥、辅助趸船、跳趸跳板连接。本码头为成品油进口码头,进口成品油种类包括0#柴油、90#汽油、93#汽油、97#汽油,设计吞吐量定为35万吨/年。靠泊本码头的主力船型选用1000DWT油驳。1.4 装卸工艺本项目为油品进口码头,仅考虑卸船,不考虑装船,码头卸船主要依靠到港油驳自带卸油泵卸船。同时,趸船上仅设置辅助卸油泵,以备到港油驳卸船使用。船运来油经油驳自带油泵或趸船卸油泵升压后,通过输油管线进入库区油罐储存。在趸船上设置1台汽油和1台柴油卸船泵,均采用双螺杆泵,两台可互为备用。同时在趸船上设扫舱输送油泵(离心式)2台。趸船上设置1座扫舱中间仓,油船扫舱时,由油扫舱泵将舱底油水通过管路输送至趸船扫舱中间仓,经油气分离,切水后由趸船扫舱输送油泵将舱内油输送至油库(计量按储存舱液位计)。装卸工艺管线在固定引桥末端靠近大堤处设置电动紧急断阀,并带手动功能。固定引桥及活动钢引桥管架共一层,布置1根DN200的0#柴油管线、1根DN200的90#93#汽油共用管线、1根DN200的97#汽油管线、1根DN50消防水管线和1根DN80污水管线。趸船上布置1根DN200的柴油管线和1根DN200汽油管线,通过软管与油船连接,用于装卸船。本码头卸船设施专管专用,无需扫线,平时装卸完毕后,由扫舱泵将残油输送至库区。油污水由趸船污油水泵输送至污水收集箱,污水收集箱的污油水由趸船污油水泵适时输送至库区处理。卸油工艺流程如下:油轮(自带卸油泵) 软管流量计码头管线陆域管线后方库区扫舱工艺流程如下:油驳 软管中间仓离心泵码头管线陆域管线 后方库区1.5 建设周期和投资本码头施工计划工期为12个月,项目总投资1990.7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152.1万元,环保设施投资占工程总投资比例为7.64%。1.6 技术经济指标本码头改造后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 改造后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码头年吞吐量万吨35设计吞吐量(1)0#柴油万吨20(2)90#汽油万吨5(3)93#汽油万吨5(4)97#汽油万吨52泊位数个13最大可停靠船型DWT10004趸船主尺寸(1)主趸船m60×10利旧(2)辅助趸船m40×9新建5作业班制班36年作业天数天3307装机容量kW1608年电耗kWh4413789年用水量m3/a8250(1)生产用水m3/a7590(2)生活用水m3/a66010劳动定员人2011工程投资万元1990.712年运行费用万元17013单位装卸成本元/t4.861.7 产业政策符合性拟建码头是黄冈、黄石两地油品供应网络的重要节点,改造后可满足地区油品进口需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石油、天然气类项目的“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的要求,属国家鼓励类建设项目。码头选址为深水近岸,建设一个1000吨级泊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内河千吨级及以上”鼓励类项目。因此,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1.8 规划协调性根据修编的武汉新港总体规划,黄梅港区已列入武汉新港规划范围。本码头改造工程拟集约开发和利用原有岸线,不新占岸线,符合黄梅县港口总体规划。交通运输部以交规划发2013186号文对本项目占用岸线进行了批复,明确本项目建设符合黄梅港总体规划,同意使用港口岸线。1.9 选址合理性从规划方面看,本项目选址符合黄梅县港口总体规划。根据本项目工程污染分析和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码头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项目实施后当地环境质量可以满足该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码头的建设对该区域环境质量不会造成较大影响。项目选址距离附近居民点较远,不会对小池镇戴营村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从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本项目建设选址是可行的。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的环境现状(1)地表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长江段各项监测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水质良好。库区污水受纳水体东港小池镇段氨氮指标超标,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TSP、PM10、SO2、NO2日均浓度,SO2、NO2小时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项目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良好。(3)声环境质现状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监测点码头近岸和戴营村在昼间和夜间均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4)生态环境本项目选址不涉及长江四大家鱼主要产卵场、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及产卵场等。本次拟建码头所在地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属长江沿江河漫滩,近江段分布少量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长江大堤外侧与江水之间分布有宽约50m的防浪林,树种以意杨为主。拟建码头评价范围内陆域没有珍稀和需要保护的动植物。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同时考虑工程特点及环境特征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1和图2-1。表2-1 环境要素影响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空气以装卸作业点为中心向两侧及纵向各延伸1000m的矩形陆域地表水码头边界上游500m到下游3km的长江段,溢油事故风险评价范围扩大至下游15km声环境码头作业点向外延伸200m区域,以及引桥两侧各200m区域生态环境陆生生态评价范围为引桥向两侧延伸200m区域,水域评价范围同地表水评价范围2.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表2-2 环境敏感点分布及环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点名称相对于码头(主趸船)最近距离(m)方位规模1戴家营440NNW80户320人2三房墩580WNW51户200人3堤防管理站350W办公人数15人(2)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为戴家营,距离评价管线近长江大堤端最近距离为170m,声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3)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长江水体,码头上下游集中饮用水取水口有小池镇取水口和龙感湖农场取水口。其中小池镇取水口位于拟建码头上游5km处,码头建设对其影响小;龙感湖农场取水口位于拟建码头下游4km处,是本项目重点关注的水环境保护目标。(4)生态保护目标本项目生态保护目标主要是保护长江河段水生生态、渔业资源及行洪能力、堤防安全等。环境保护目标分布见图2-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减缓措施简述(1)污染影响项目主要污染影响、处理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详见表3-1。表3-1 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减缓措施一览表环境影响因素/环节污染因子环境保护措施达标排放情况扫舱中间仓作业非甲烷总烃废气经油气分离器处理后排放达标排放冲洗废水石油类、COD、SS收集至主、辅趸船上的污水收集箱,通过污水管线输送至后方库区处理由后方库区处理后达标排放生活污水COD、BOD5、SS、NH3-N生活污水经自带设备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线输送至后方库区处理由后方库区统一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扫舱废水石油类收集至主趸船污水收集箱,通过污水管线输送至后方库区处理由后方库区处理后达标排放初期雨水石油类、SS收集至主、辅趸船上的污水收集箱,通过污水管线输送至后方库区处理由后方库区处理后达标排放输油设备噪声源LAeq减振、隔声达标排放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纳入小池镇环卫系统处置卫生填埋处置废抹布、吸油毡含矿物油废物存放于专用含油废物收集桶,由专人管理,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公司回收处置,严禁随意排放。妥善处置船舶生活垃圾船舶垃圾交由专门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或专门船舶垃圾接收单位接收后处置妥善处置(2)生态影响项目建设生态影响主要包括码头施工期对陆生植被、长江水生生态及水文情势的影响,运行期对长江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的影响。影响范围包括管线两侧及码头上下游水域,影响范围小。3.2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3.2.1 大气环境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因素主要为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于建筑材料公路运输环节,本项目施工期汽车运输工程量小,且无粉状物料,预测运输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小。项目运营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卸油过程中逸散到空气中的烃类物质(非甲烷总烃),主要产生于扫舱中间仓作业过程,属无组织排放。从排放源强、各敏感点与码头的相对位置来看,项目运行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3.2.2 水环境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船舶污水、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水和生活污水。泥浆废水经泥浆池处理后回用于后续桩基施工。船舶污水不在码头区域排放,施工人员生活依托社会解决,预测项目施工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很小。本项目运营期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及生活污水交由当地船舶污染物接收船处理,不在码头区域排放。码头作业产生的各类污水包括生产废水(冲洗废水)、生活污水、趸船面上初期雨水和扫舱废水等,生产废水、趸船面上初期雨水和扫舱废水全部收集至主、辅趸船上的污水收集箱,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也进入辅助趸船上的污水收集箱,污水收集箱内废水定期用离心泵通过污水管线输送至后方罐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因此,项目污水全部收集并妥善处理,码头长江水域不设排污口,项目运行对长江水体影响小。3.2.3 声环境施工期主要高噪声设备为钻机、砼振捣器、载重车、装载机等,施工作业噪声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施工作业点距离村庄较远,不会对村庄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营运期的噪声源包括装卸机械噪声和到港船舶噪声。装卸机械噪声源主要为泵类设备,到港船舶噪声主要包括船舶轮机噪声和汽笛噪声。因码头距离村庄较远,船舶轮机噪声和泵类设备噪声不会对村庄声环境造成影响,汽笛噪声影响范围较远,但进港船舶汽笛噪声为偶发噪声,发生频率较低,一般不会扰乱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3.2.4 生态环境本项目固定引桥及平台采用混凝土灌注桩结构,占地很少,项目对陆生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建设期临时占地对河道防浪林带的影响。建设期临时占地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不可避免压占和破坏陆生植被,造成局部生物量的减少,使评价范围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增加,从而使局部林木生物量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根据现场调查,该处防浪林带已在一期建设时砍伐一条宽15m工作带,因此本项目不需再行砍伐,架空管道建设完成后将进行地表植被恢复,从整个区域来看,本项目建设不会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本工程不涉及航道疏浚和港池开挖,因此施工活动对水体中经济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仅造成极小范围的影响,并且由于本码头施工面较小,施工活动对长江水体的扰动影响有限,不足以对生态系统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因过水断面的相对减少对鱼类的影响较小,码头工程阻水面积与占长江过水面积的比例均很小,对长江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不会造成明显影响。本工程营运期不直接向码头水域排放任何形式的污水,不会对长江水生生态及水生动物造成明显影响。3.2.5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泥沙等。生活垃圾全部纳入市政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基础施工过程产生的少量泥沙和建筑垃圾,拟纳入当地渣土处置场和建筑垃圾处理处置。因此施工期固体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小。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船舶垃圾及少量废矿物油类废物;船舶垃圾不在本码头区域排放,拟交由专门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或专门船舶垃圾接收单位接收后处置。码头生活垃圾全部纳入市政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严禁随意排放,对环境影响小。少量的废矿物油类属于危险废物,交由当地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处置,不随意排放。因此,运营期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的影响小。3.2.6 对下游龙感湖农场取水口的影响拟建码头下游4km处的龙感湖农场取水口是本项目重点关注的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正常生产状况时,拟建码头各类污废水及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置,不在长江水域排放任务污染物,不会对码头下游龙感湖农场取水口水质造成污染影响。在发生溢油事故时,预测自事故发生起约1h,该取水口将受到溢油污染影响,一般受影响时间较短,按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立即通知码头下游水厂可以保证取水安全。3.2.7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结论(1)溢油事故风险结论本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油类,重大危险源为码头卸油系统,最大可信事故为输油臂破裂引起的泄漏事故。通过预测,一旦发生事故性溢油,将对码头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水质产生污染影响,预测达到临界厚度、连续膜破碎出现距离为下游14.4km。本码头输送泄露一般事故概率为6.0×10-3次/年,全管径泄露概率为4.8×10-5次/年,项目采取和制定了妥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2)爆炸风险评价结论发生燃爆事故后,对事故环境风险来说,更侧重于关注事故处理过程中是否伴生二次污染。化学物质在池火燃烧时,生成CO2和水等物质的完全燃烧在90%左右,产生CO和C的非完全燃烧为10%左右,码头所在区域地形开阔,周围无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点,随着有害气体的扩散和时间的推移,产生的CO有害气体易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污染程度小的CO2,预测爆炸产生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小、程度低。3.3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3.1 废水处理措施(1)施工期项目桩基施工选在枯水期进行,确保不对江水造成大范围搅动;设置泥浆池,产生的泥浆废水经泥浆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桩基施工结束后泥浆在泥浆池内干化,最终覆土平整。严格管理施工船舶和施工机械。码头水域不得排放船舶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确需排放的需向海事部门提出申请,由海事部门认定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所签定的承包合同中应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款,并附有环保要求的具体内容。施工场地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餐饮拟依托当地社会解决,在施工作业点后方长江大堤内侧设置环保旱厕收集粪便污水。(2)运营期码头冲洗废水、趸船面上初期雨水和扫舱废水全部收集至主、辅趸船上的污水收集箱,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也收集至辅助趸船上的污水收集箱,污水收集箱内废水定期用离心泵通过污水管线输送至后方罐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生活污水交由当地船舶污染物接收船处理。后方库区改建工程已完工,而且已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库区环保设施完善,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力考虑了码头污、废水处理负荷,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达标排放,外排水最终进入东港。因此,本项目污水依托后方库区设施处理,措施可靠。3.3.2 大气污染防治(1)施工期施工前先修筑场界围屏,减少扬尘的逸散。对主要运输通道应定期清扫洒水,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润湿,减少施工车辆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并尽量要求运输车辆减缓行车速度。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燃油废气的排放。码头固定引桥建设后期应尽快对受扰动土地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扬尘和水土流失。(2)运营期项目运营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扫舱中间仓,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为无组织排放源。由于扫舱中间仓体积小,油品处理、储存量小,预测污染物产生量很小,本项目设计在扫舱中间仓顶部安装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工作原理为旋风式,可有效降低运行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采用该装置可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措施可行。通过模式预测,本项目非甲烷总烃的厂界浓度不会出现超标,厂界外达到排放标准,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3.3.3 固体废物处置(1)施工期施工单位应雇请有施工渣土清运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承运施工渣土,不得随意外弃。生活垃圾要在码头施工作业区长江大堤陆域一侧设置集中收集点,最终纳入小池镇垃圾清运及处置系统,不得任意堆放和丢弃。(2)运营期码头工作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纳入小池镇环卫系统处置;对于废抹布、废吸油毡等危险废物,存放于专用含油废物收集桶,由专人管理,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公司回收处置,严禁随意排放。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控制本项目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措施可行。3.3.4 噪声污染防治(1)施工期加强施工期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施工场地平整和结构施工时间;将强施工机具的保养,减少非正常噪声;合理布置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大于80dB(A)的施工设备布置远离声环境敏感点;严禁在早7点以前,中午1214点,晚21点以后启动强噪声施工设备。加强车辆运输管理,运输任务尽量安排昼间进行,如果必须夜间运输,在经过居民点时应减速、禁鸣。(2)运营期设备选型应选择符合声环境标准的低噪声设备。油泵、离心泵设置减振基座。输油管道与泵之间采用柔性材料连接,降噪减振。日常工作中对流动机械等做好检修、维护等工作,确保各种机械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设备低噪音水平。加强运行管理,尽量避免夜间作业,减少到港船舶鸣笛。3.3.5 生态影响减缓措施(1)水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管理力度。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保护江豚、中华鲟等珍稀水生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加强对承包商、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严禁施工人员利用水上作业之便捕捞珍稀水生保护动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所签订的承包合同中应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款,并附有环保要求的具体内容。建立高效有力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珍稀水生生物的保护。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水工建筑物施工选择12月2月的枯水季节进行,避开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的洄游高峰期及鱼类产卵期。优化施工管理和施工工艺为避免施工船舶对江段珍稀水生生物造成伤害,施工单位应优化施工工艺方案,控制施工作业和施工船舶污染物排放。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水上作业时间。为减小不利影响,桩基施工应选择在枯水季节(12月2月)进行施工,并尽量缩短施工时间,产生的泥浆废水经泥浆池处理后回用于后续桩基施工,减少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2)陆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施工期尽量减少临时占地,本次改造工程不需砍伐大堤外侧防浪林,施工时应加强管理,严禁随意砍伐树木。施工营地应依托当地村庄设置,严禁将施工营地设置在河漫滩地上。基础施工会产生少量的泥沙,晾干后及时清运至指定的渣土处置场统一处置,防止暴雨时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应及时将气象预报资料通报各施工部门,以便其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对施工裸露地采取表压实、土工布覆盖等防护措施;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地面坡度。码头固定引桥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施工扰动区的植被恢复工作,按防洪部门要求,绿化工程应既能补偿工程建设的陆域植被损失,同时不对河道行洪产生影响。码头营运过程中须进行近岸河床地形观测工作,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3.3.6 风险防范措施(1)爆炸事故防范措施按规范划分危险区,保证防火防爆距离;严格区域动火作业审批程序,容器、管道检修动火前必须通风换气和检测分析,执行“五不动火”原则。预防摩擦撞击。禁火区内严禁有金属摩擦、撞击,要求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具有防爆功能,包括不能穿钉鞋。机转设备保持良好的润滑和冷却。避免电气和静电火花。设备管道等都采用工业静电接地措施;建、构筑物均设防雷设施;所有的电缆及电缆桥架选用阻燃型。在操作上要注意介质输送流速的控制,具备良好的防静电作业用品。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疏散通道、安全距离等均按有关规范执行。装卸过程中应减少易燃物质无组织排放,防止易燃物质积聚。建设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组成。中心控制室的控制器接收现场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信号后传输至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并通过网络与安防监控计算机通讯,在监控机上显示报警区域,实现燃气报警的集中监测。码头装卸区域与罐区储罐及装卸油区域一同为爆炸气体环境1区域,在上述区域布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手动报警装置等。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在码头配电房控制室内。同时与灌区中心控制室内报警主机形成联动体系。建立固定式水冷却和3%水成膜泡沫混合液灭火系统。(2)码头装卸事故采取的防范措施码头在进行油品装卸作业时,要严格按章操作。项目改造后,码头装卸控制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显示所有相关电动阀门信息,如:阀门开关状态,可对各阀门进行开关操作;现场可手动对各电动阀门开关操作,且现场操作优先;同时还可以采集输油臂的工作状态,并与其管理的电动阀门连锁等。码头控制系统所采集的相关信息通过光缆传送到后方陆域罐区中央控制室控制系统,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码头及引桥周边设凸边以防止油污水直接流入江面,码头面油管区设置围堰,事故时溢油可收集至污水收集箱内。码头配备围油栏、吸油毡等应急物资,一旦出现油品泄漏并进入水体,立即使用围油栏、吸油毡或其他针对泄油特性的有效应急减缓措施,防止溢油扩散、并加以清除。码头区应加强汛期的安全防范与管理,严密关注水位,根据水位警戒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对各防汛设施及物资进行检查与整改,加强船期动态预报及船位报告制度,要求船方增设备用缆等,必要时暂停接卸作业,或向港监申请现场监护等,防止汛期出现船舶碰撞、泄漏等事故,确保安全度汛。(3)事故应急预案中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按该黄冈油库(包括码头)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环评结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的规定,对应急预案中有关码头环境风险方面内容进一步加以确定和补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计划区及污染危害等级的确定、应急组织、应急报警、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医疗救护组织、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人员培训与演练、公众教育和信息等内容。(4)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除了在事故防范措施中提到的防护凸边、污水收集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和码头装卸控制系统以外,按照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应增设一些其它的应急设施、设备及器材,见表3-2。表3-2 消防应急设施、设备及器材围油栏(永久布放型)110 m 码头周围水域应急围油栏210 m趸船收油机总能力20 m3/h趸船油拖网4m3/2套趸船吸油材料2t趸船溢油分散剂1.0t趸船溢油分散剂喷洒装置喷洒速度0.13t/h趸船储存装置有效容积25m3趸船围油栏布放艇1艘(可兼用)趸船3.3.7 “以新带老”措施本码头位于长江类水域,各类污水不得排放。码头现状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地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存在管理不规范、超标排水等问题。本次改造将以废水不排江为原则,将各类废水全部收集后输送至后方储罐区进行统一处理达标后外排至东港。3.3.8 相关环境管理要求(1)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监督体系,码头设置环境保护管理人员1人,负责本码头工程施工和运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2)施工期应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落实各项环保措施,防止施工扬尘、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3)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书面试生产申请,经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在项目试生产期间必须按规定程序向省环境保护厅申请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投入运行。(4)在下阶段设计中应进一步优化细化环境保护设施,落实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各项措施及投资。(5)本评价制定了施工期和运营期监测计划。为保证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使整个受工程建设影响的区域符合本报告提出的环境质量标准,工程施工期和生产期必须执行监测计划。通过实施环境监测计划,全面及时地掌握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状况,对可能发生的污染进行监测,为制定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6)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中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开展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并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3.3.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果结合项目带来的环境损失、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工程的环保投入和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项目的建设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有限,经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能够将工程带来的环境损失降到很低程度,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利益得到较好的统一,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公众参与4.1 公众参与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黄冈油库小池码头改造工程环评公众参与由建设单位于2012年7月10日在黄梅县环境保护局网公示了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黄冈油库小池码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告;同年8月1日在相同网站发布了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告,并同时公布了环评报告书简本。2012年8月1日,由建设单位向评价范围内居民发放了公众参与调查表55份,收回50份。2013年5月11日针对管线直接影响公众补充发放了6份调查表,收回5份。此外,还对与项目相关的黄梅县河道堤防管理总段、小池镇人民政府两个政府、部门进行了意见调查。4.2 公众参与调查内容根据本工程的环境影响特征确定公众参与调查内容,详见表4-1。表4-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您的信息姓 名年 龄文化程度性 别职 业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居住地址调查项目1、您认为该项目建设对您的生活有何影响?有利 不利 无影响2、您认为项目拟建地目前的环境状况怎样?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不清楚3、您认为项目拟建地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废随意排弃 景观环境差 不知道4、您认为本项目建设会带来哪些方面的不利影响?(可多选)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废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5、您认为本项目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可多选) 污水处理 废气污染防治 固废处置 噪声污染防治 绿化 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保护6、您认为本建设项目有哪些有利影响? 改善区域水路运输条件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服务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不知道7、您对本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满意程度。 满意 一般 不满意8、您对本项目选址的态度。 支持 反对 不关心9、您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支持 反对 不关心10、您对该项目环境保护有什么具体建议和要求?4.3 公众调查结果分析4.3.1 调查表发放、回收及受调查者情况本次共发放调查表65份,实际收回55份,收回率84.6。公众参与受调查者情况见表4-2。表4-2 公众参与调查统计结果项目人数百分比(%)项目人数百分比(%)职业教师学生1018性别男3564农民3462女2036其他1120文化小学1731年龄小于301120初中203630-502953高中及以上1833 51以上1527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人员的年龄段以中年居民较多,占53%,其次为老年居民、占27%,青年居民占20%;职业分析表明,农民所占比例较大、为62%,教师和学生占18%,其他职业占20%;从文化程度分析,小学文化程度占31%,初中文化程度占36%,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占33%;被调查者男性约占64%,女性约占36%,男性比女性多。上述分析表明本次公众参与的调查对象有一定的代表性。4.3.2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公众对当地环境现状的认识接受调查的公众认为当地目前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和一般的分别占7%和20%,认为较差的占55%;各环境要素中,公众认为水污染是当地环境现状相对主要问题(占18),大部分人对项目建设地环境情况不是很了解。(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公众认为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水污染污染,其次是空气污染、生态环境影响、噪声污染和固废污染,其中约76%的人认为项目实施会带来水污染,约11%的人认为项目实施会带来空气污染,约9%的人认为项目实施会带来生态环境影响,认为项目建设会产生噪声污染和固废污染的分别占7%和4%。(3)公众对项目建设最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最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分别是污水处理、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保护(包括耕地保护)、固废处置、废气污染防治、绿化及噪声污染防治,分别占到了75%、38%、9%、5%、5%和5%。(4)对本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满意程度接受调查的公众中,13%的公众对本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表示满意,87的公众认为一般,没有人表示不满意。(5)对本项目选址和建设所持态度接受调查的公众中,有24%的公众支持本项目选址,其余公众持无所谓态度;约22%的公众支持本项目建设,其余持无所谓态度,没有人反对。(6)对本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建议和要求调查中,公众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现总结如下:防止污水入水体,做好污水收集工作,禁止污水随意排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管线施工时及时回填土方,保护耕地。4.3.3 受调查政府、部门的反馈意见及结果分析受调查的黄梅县河道堤防管理总段、小池镇人民政府对于本项目的建设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他们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区域水路运输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对本项目的建设及运行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并对设计及环评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表示满意。4.4 公众参与结论及建议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调查对象了解该项目,但由于对其生活影响不大,因此对该项目的建设表示不是很关心。同时,多数调查对象担心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建设造成的水污染。根据公众调查意见,为防止项目运营时产生的污水进入长江,码头作业产生的各类污水包括生产废水、生活污水、趸船面上初期雨水和扫舱废水等,生产废水(冲洗水)、趸船面上初期雨水和扫舱废水全部收集至主、辅趸船上的污水收集箱,生活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黄冈油库小池码头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