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形目养殖.doc
罗非鱼养殖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隶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该属计有100个品种以上。罗非鱼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淡水和沿海咸淡水水域,为广盐性热带鱼类。养殖遍布75个国家和地区。鲜美,肉质细嫩,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g肉中含蛋白质20.5g,脂肪6.93g。我国先后引进的罗非鱼有近十余种。20世纪40年代台湾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66年尼罗罗非鱼,大陆56、57年从越南、泰国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78尼罗罗非鱼、81、83年引进奥里亚罗非鱼的肉罗非鱼。我国养殖产量情况:1984年1.8万吨、1999年56万吨、2000年67.2万吨、占世界总量50%,2002年大陆70万吨占世界总量55%,2005年我国达104万吨。美国罗非鱼产品50%从我国进口。主要以冰冻鱼片方式。莫桑比克罗非鱼 体色在非繁殖期为灰黑色,头下面色泽较淡带有古铜色,鳃盖后有一黑斑,体侧有不明显的黑色纵纹条,背鳍、尾鳍边缘红色。原产地在非洲的莫桑比克,自1956、1957年分别由泰国和越南引人我国广东省进行试养,现已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广泛养殖。 生存的临界温度上限40度对其分解代谢受到影响,42度时则为致死上限温度。下限13度时生长极差,10度时则停止生长,8度时为致死的下限温度。它又是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很大。它既能在淡水中生活,又能在含盐量占35%一40%的咸水中生活,但其繁殖会受到影响。其最适合的盐度是8.5%到17%。它一般栖息于底层,有时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当遇到声响时,就潜入水底的软泥中,静止不动。食性:莫桑比克罗非鱼属于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池塘中养殖生长2一3个月即达性成熟;湖泊中的鱼则需生长到6一9个月方可达性成熟。每年产卵的次数6-11次不等。产卵量在80-1400粒之间。它的生殖习性很特殊:成鱼在繁殖季节有明显的婚姻色,雄鱼比雌鱼的色彩更为鲜艳;雄鱼为雌鱼在水底构筑产卵窝,窝呈圆形,直径30-40厘米,深度10一20厘米;产卵时,雄鱼用头部压迫雌鱼腹部,雌雄双方进行周旋运动,诱发产卵;受精卵藏于雌鱼口内孵化,当稚鱼具有一定游泳能力后,雌鱼才将其吐出,并守候其旁,若有敌害侵袭,雌鱼立即将稚鱼吸人口中保护起来。 尼罗罗非鱼 地及产期: 尼罗罗非鱼原产于约旦的坦噶尼喀湖,已广泛为其他地区所引进,我国于1978年从泰国引进并推广养殖 奥利亚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学名,国外称蓝罗非鱼,台湾称它为奥利亚吴郭鱼,也有的称其为紫金彩鲷等。丽鱼科,罗非鱼属 (有称丽鲷科,丽鲷属)。1981年由广州水产研究所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先后通过香港从台湾引进试养。从1984年起,逐步向全国推广养殖,较多的是作杂交亲本使用。 奥利亚罗非鱼体侧扁,呈鲈形;它的体色随年龄而加深,从青紫色带金色光彩,而转为紫褐,喉胸部为灰色,腹白,体侧有暗横带910条,鳞片中央的色素较四周深,使体侧具有多条纵向排列的点线条纹;背鳍、臀鳍呈暗紫色,均有素色斑点。胸鳍淡灰透明。腹鳍灰黑且长,末端达生殖突。尾鳍具斑点,斑点从接近尾柄处开始,随年龄而向后散布,并由银白色逐渐转向金黄色,尾鳍后缘平截。背鳍和尾鳍边缘呈微红色。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形态上最明显的差别在尾鳍的条纹上。前者为紫色不垂直的点状条纹,后者尾鳍条纹为黑色垂直。 奥利亚罗非鱼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尼罗罗非鱼略强,临界温度为7.13±0.07,致死温度为3.95±0.24。其耐盐性也比尼罗罗非鱼强,耐盐度可达50。在食性上,奥利亚罗非鱼在鱼苗时,主要摄食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动物,2厘米后摄食丝状藻类等,鱼种到成鱼主要为杂食。由于它食性广,能消化一些其他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和不喜欢摄食的食物,所以池塘养殖可采用施肥与投饲相结合的方法。投喂人工饲料,我国主要以植物蛋白为主要饲料蛋白源,粗蛋白质的含量应控制在25%以上,特别是集约化养殖时,粗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2730%为宜。奥尼鱼 (吴郭鱼 )奥尼鱼是用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与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进行杂交,而获得的杂交子一代 .奥尼鱼的优点很多,特别是它的雄性率最高,达到83100%,平均在92%以上,对养殖雄性罗非鱼,提高个体规格和群体产量极为有利,基本上能解决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繁殖过多的问题。奥尼鱼的生长速度比父本鱼快1772%,比母本鱼快1124%;群体产量超过福寿鱼,增产效果显著。 奥尼罗非鱼具有罗非鱼的外形特征,且背高、体厚、头小,形如真鲷,体色清丽亮泽。 奥尼鱼临界温度下限为8.25,致死温度5.5,抗寒能力比尼罗罗非鱼和福寿鱼都略强。其含肉率比福寿鱼也略高,肉质清爽。其抗病能力也较强。 奥尼鱼的制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将成熟的上述雌雄亲本放入同一繁殖池中,水温上升到22时,它们就能自行产卵受精育出鱼苗。在水温达2530的情况下,每隔3050天可杂交繁殖一次。但是奥尼鱼制种时的产苗率较低,因为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这一组合的杂种产苗量较少 .据报道,奥尼鱼的产苗率仅为奥利亚罗非鱼纯种繁殖产苗率的1/61/3,仅为尼罗罗非鱼纯繁苗的3/5。所以在进行杂交组合时,根据制种计划,应考虑增加亲本数量。奥尼罗非鱼 奥尼罗非鱼(奥尼鱼)是用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与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进行杂交,而获得的杂交子一代。 福寿鱼福寿鱼,俗名南洋鲫、非洲仔、罗非鱼。该鱼属于丽鱼科,罗非鱼属 (有称丽鲷科,丽鲷属),是珠江水产研究所于1978年7月,把自泰国引进的尼罗罗非鱼作为父本,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 福寿鱼体形与尼罗罗非鱼相似,呈灰绿色 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主要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养殖。 食性同亲本,对饲料质量要求不高。以少量的精饲料配多量的粗饲料,就能满足要求,还能摄食池塘底部和水中残饲碎屑,是池塘的“清洁工”消化功能较强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比罗非鱼生长快,但又比奥利亚罗非鱼慢,目前已经较少养殖。 红罗非鱼 红罗非鱼(RedTilapia),广东又称红鳓鱼,台湾称红吴郭鱼,日本称红绸,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鱼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1981年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现红罗非鱼已成为沿海和内陆水域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 .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一杂交变异种,不同地区、不同品系其杂合性不同。体色有粉红、红色、橘红、橙红、橘黄等,其后代或分离出黑色;体型有尼罗罗非鱼型、奥尼鱼型、莫桑比克鱼型等 生活习性:与其它罗非鱼一样,红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耐低氧,窒息点较低,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在盐度0-30生活。适温范围15- 38,致死温度最低7,最高42。食性为杂食偏植物性,天然条件下以浮游植物为主,也摄食浮游动物、底栖附着藻类。寡毛类、有机碎片等。人工投饲可直接摄食豆饼、花生饼、黄粉、米糠、玉米粉、鱼粉、配合饲料等。 红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当年苗种可长至 150-750g。鱼苗经100-120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因品系不同有所差异,如星洲红鱼和彩虹鲷初次成熟个体300-400g,属多次产卵类型,成鱼每年产仔约300-2000尾。幼鱼用甲基睾丸酮诱导转性可获得95以上的雄性率。 特征奥里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体型体侧扁,背高体侧扁,背高体型短而高、尾柄短而高体侧扁,背短而高体色蓝绿色,背部较深、鳃盖后有一古铜色斑块黄棕色、鳃盖后有一浅黑色斑块淡蓝色偏白、鳃盖后有一蓝色斑块灰黑色、鳃盖后有黑色斑块尾鳍形状平截、不分叉钝圆不分叉钝圆平直钝圆不分叉尾鳍特征边缘橘黄色、终身有蓝绿色斑点有黑色垂直条纹10条左右与尼罗鱼相似的条纹密布灰黑色斑点、无明显条纹喉胸部颜色灰白色淡棕色或黄褐色淡灰色偏白淡灰色偏灰褐色胸鳍颜色淡灰色透明粉红透明粉红透明淡红色背鳍边缘颜色红色或橘黄色黑色暗红色红色亲鱼繁殖:规格:1kg 以上,年龄2-6龄;雌雄比:3:1;繁殖水温:22-23,苗种培育:早期苗种培育:以稀放精养,缩短培育期,提早培育成夏花种。放养密度2-3万尾/亩。透明度25cm。中晚期苗种培育:一般培育成4.5-5.5cm供第二年养成的鱼种。6-7月放苗密度最高可达30万尾/亩, 9月放苗密度最高可达8-10万尾/亩.养成池塘养殖面积2000以上为好,1.5-2.5m放养规格:1.主养:一般鱼苗阶段5000-20000尾,成鱼阶段1000-2500尾,为保上市大规格一般1000-1500尾。2.混养:每亩放越冬鱼种500尾或当年夏花1000尾。放养时间:华南地区:3月底4月初;华东、华中地区4月底5月初;华北地区5月中上旬。网箱养殖放养密度:30-50克/尾,最大密度2000-2500尾 /; 50-100克/尾,最适宜密度200-400尾 /.饵料:粗蛋白质:25%以上,27-30%适宜。生长阶段0.3-1g/尾,破碎饲料,蛋白35-30%;1-4g/尾,颗粒,1-1.5mm,蛋白28-30%;4-30g/尾,颗粒,粒径1.5-2mm,28%;30g以上,颗粒,2-2.5mm,2528%罗非鱼全雄控制技术 1、 药物控制 诱导罗非鱼鱼苗雄性化效丸果最好的药物为甲基睾丸素(现已被列为禁药)、乙炔睾丸素(现已被列为禁药),其次是丙酸睾丸素(现已被列为禁药)。甲基睾丸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一般采用95洒精作溶剂。使用时先将激素溶于酒精内,再与配合饲料混合, 饲料与酒精比例为3:2,每克饲料中拌30微克甲基睾丸素。在鱼苗性别尚未转化时即鱼苗在孵出后第10-25天内(6-11mm)投喂,每天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7%,这样处理20-40天,密度如果很大,还可再延长处理一些日子,雄鱼比例可达97。 2、 物理控制。 人工诱导鱼类四倍体的研究是近年来鱼类遗传育种工作中的主攻方向之一。彩用静水压或静水压与冷休克结合处理两种方法进行抑制第一次卵裂诱导罗非鱼四倍体,让其四倍体鱼再与正常二倍体鱼交配得到大量的可供养殖生产的三倍体后代,得出的三倍体全为雄性罗非鱼,全雄的三倍体罗非鱼没有繁殖能力。国外有学者曾在罗非鱼卵卵裂前采用7500psi的压力和7.50C的冷水处理7分钟,成功地诱导出四倍体胚胎。但由于鱼类四倍体的诱导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还没大量繁殖成功。 3、 种间杂交。 现有很多设备齐全的鱼苗孵化场采用雄性的奥尼罗非鱼与雌性的尼罗罗非鱼种间杂交,得出的鱼苗雄性子代占90-95,然后拿这一雄性子代与这一雌性子代配种,得出的全为超雄罗非鱼。这一代的超雄罗非鱼比其父代生长更快,但不能作为亲鱼保种。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雄性奥尼罗非鱼与雌性尼罗罗非鱼的保纯,因现在的河水中含大量的其它野生罗非鱼的鱼卵,如孵化用水处理不好的话,很易造成孵出的鱼苗不纯。这种方法在现在不失为获得大量雄性罗非鱼的好方法。 培养YY型超雄鱼1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转化系(或称保持系,即假雌),供培育纯合系用 用雌激素诱导罗非鱼雌性化。选用性腺未分化,全长7mm11mm的罗非鱼鱼苗,以每kg饲料中加50mg100mg口服苯甲酸雌二醇(简称BE),连续投喂二个月,以诱导罗非鱼雌性化。其雌性的转化率可达99.3%100%。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假雌(性染色体为XY,即生理上是雌性,性染色体组型仍是雄性。2培育大量的雄性纯合系(或称雄性不育系,即YY型超雄),供单性繁殖用 将正常的雄鱼(性染色体为XY型)与处理鱼进行测交鉴定。如真雌,则其后代的雌雄比例接近1:1;如是假雌,则其后代雌雄比例为1:3。在后代的雄鱼中,有1/3是YY型的超雄,将性染色体正常的雌鱼(XX型)与雄鱼进行测交鉴定。如是真雄,其后代雌雄比例接近1:1;如是超雄鱼,其后代为全雄鱼。 3培育大量的恢复系(或称原系,即正常鱼),供鉴测和培育全雄用 将YY型超雄鱼与性染色体正常的雌鱼交配,则得100%的雄鱼。 应用上述三系配套技术可人工控制罗非鱼的性别,获得遗传上的全雄鱼。由此可见,在鱼类属于XX、XY三系类型的条件下,人工获得遗传上的全雄的方案就是实现恢复系XX、雄性纯合系YY、转化系XY之间的三系配套。在理论上上述方案是非常可取的,但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二个困难:一是测交筛选区别YY型超雄比较困难,因其外观与一般雄鱼无任何区别。二是YY型超雄鱼生命力较弱。通过罗非鱼的种内杂交获得全雄鱼 罗非鱼的种类很多,由于其性染色体存在二种类型,即:雄性配子异型:XXXY型(如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雄性配子同型:WZZZ型(如奥利亚罗非鱼等)。 因此,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性染色体类型进行杂交的方法获得杂种全雄鱼。在我国已广泛采用尼罗罗非鱼(O.nilotica)×奥利亚罗非鱼(O.aurea)的杂交组合,生产上称其为尼奥鱼。其理论上可获100%的全雄,而在实际生产中视二个亲本种系的纯度而定,一般全雄率达85%95%。尼奥鱼的生长速度比亲本更快,该鱼在福建厦门地区精养鱼池中饲养,一般5月份放养越冬鱼种(全长3cm5cm),到10月份收获,亩产可达1000kg以上。其出塘规格可达600g上;如放养大规格越冬鱼种(全长6cm10cm),出塘规格可达1000g以上。且容易捕捞,其腹膜呈肉色、腥味小,肉厚剌少、品质好,深受群众欢迎。 迄今已知可以产生全雄鱼后代的杂交组合还有:1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a)×霍诺鲁姆罗非鱼(O.hornotum)2尼罗罗非鱼(O.nilotica)×霍诺鲁姆罗非鱼(O.hornotum)3尼罗罗非鱼(O.nilotica)×巨鳍罗非鱼(O.macrochir)4黑罗非鱼(O.nigra)×霍诺鲁姆罗非鱼(O.hornotum)鳜鱼的养殖鳜鱼,鳜豚,水豚,石桂鱼,蘮鱼,锦鳞鱼,桂鱼,鯚鱼,鳌花鱼,母猪壳,鳜鱼,翘嘴鳜鱼 。 属鲈形目、鳍科、鳍亚科。其它种类还有长体鳜、大眼鳜、波纹鳜、斑暗鳜等。 在我国的南北均有分布。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在不少水库、湖泊的渔业生产中对家鱼的危害比较大。加强对其习性的抑制是发展淡水渔业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鳜鱼又是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的名贵鱼类。随着人们对高档名贵水产品的要求,发展鳜鱼的养殖就显得更加重要。 翘嘴鳜鱼 其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剌,在海外称为“淡水石斑鱼”。 翘嘴鳜鱼是我国的特产,目前是我国淡水鱼类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7月21日全国部分市场鳜鱼价格: 发布时间:2008-07-21 17:05:36 市场名称 品种名称 批发价(元/公斤)北京岳各庄 活鳜鱼 96.00江苏凌家塘 活鳜鱼 102.00江苏常州 活鳜鱼 102.00新疆北园春 活鳜鱼 128.00鳜鱼的病害 主要有纤毛类和单殖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柱状纤维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病;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暴发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脾脏、肾脏坏死)。 从1994年起,珠江三角洲因鳜鱼暴发性疾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2亿元,严重影响特种水产养殖的发展。 病害爆发的原因 这是各养殖单位在鳜鱼人工鳘殖成功后,忽视了亲鱼的选育和种质的提纯复壮,造成种质退化,繁殖后代的免疫力极差,极易感染鳜鱼病毒而引起暴发性死亡。近年来珠江水产研究所对鳜鱼病毒病研究发现,珠江三角洲的亲鱼和苗种大部分都带鳜鱼病毒,而长江野生亲鱼及当年产的子代则不带病毒,而且子代生长快,抗病率强。 因此广东省打算在广州建立长江鳜鱼原种基地,引进长江野生翘嘴鳜鱼,采用封闭式养殖和繁殖技术,并对水源和养殖水体进行严格的水处理,建成无特定病原(SPF)的鳜鱼亲鱼苗种基地。江苏靖江采用: 1.长江野生鳜鱼2.5公斤以上(3龄)的亲鱼作为亲本,进行人工繁殖; 2.在发塘池将鳜鱼苗与家鱼苗混养,饲养到45厘米; 3.放入长江滩涂的低坝高网池(1530亩)中饲养,利用河口地区每天二次涨潮,将长江中大量稚、幼鱼带入,作为饵料鱼;并及时更新水质,形成长江活水的生态环境,促进鱼类生长。 4.当年鳜鱼苗,年底都长到500克以上,最大的达900克,而且肉味比内塘饲养的鳜鱼好。(一)形态特征 鳜鱼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3倍。鳞为细小圆鳞,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颈部、鳃盖及腹面在鳍之前均被鳞。眼较大,侧上位。口大端位,口裂略斜,下颌突出、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鳃盖骨后缘有两个扁平得棘。上下前颌前部有厅犬齿状小齿,背鳍发达,有12根坚硬的棘;胸鳍圆形;腹鳍近胸部,尾鳍呈扁圆形。体金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1条黑色的带纹,在背鳍下方,有1条较宽的暗棕色的垂直带纹。奇鳍上均有暗棕色的斑点连成带纹。一、鳜鱼的生物学特征(二)生活习性 鳜鱼一般生活在静水或缓急的水体中,尤其是生活在鄱阳湖、梁子湖这样的水草茂盛、水质清晰的湖泊中。 冬季常常在深水处和洞穴中越冬。春季,鳜鱼则游向浅水中觅食。 白天卧穴,夜间在水草中捕食。 生殖季节的亲鱼集群到产卵场进行产卵,溯水游向水岸、湖泊支流的浅滩或较浅处的水草中产卵,幼鱼喜欢在沿岸的水草丛中游动、觅食。(三)食 性 鳜鱼上下颌骨有尖锐的牙齿,肠道很短,胃壁较厚且有较强的伸缩性,肠胃交界处有300条左右形幽门垂。这些都说明,鳜鱼胃典型的食肉性鱼类。而且较其他肉食性鱼类更突出:鳜鱼苗出膜4d5d后,当卵黄囊消失时,鳜鱼苗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一开始就必须摄食其他鱼类的鱼苗,即便是饿死也拒食浮游生物或其它商品饲料。 鳜鱼在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身长度50%的饵料鱼,在饵料鱼投喂不足时,相互残杀相当严重,常常会发现一条鳜鱼吞食另一条鳜鱼而双双死亡的现象。这也说明了鳜鱼养殖成活率不高的一个原因。 鳜鱼终生以活的鱼虾为饵料,在天然水域中,幼鱼阶段主要以虾类、鰟鮍等小型鱼类为食,当长到25cm以上则以鲤、鲫等大型鱼类为食。鳜鱼在捕食饵料鱼虾时,还有先小后大,先弱后强的习性。鳜鱼在1月2月份摄食强度较差,6月7月份摄食强度最为旺盛。生殖季节强度稍有下降,冬季摄食很少。 鳜鱼喜欢生长在水质清晰、溶氧充足的环境里,如果是在激流水,又在充足适口的饵料条件下,鳜鱼的生长速度特别快。表3-1-19生长在不同水体中的生长速度。 鳜鱼的生长速度还存在这雌雄差别。雄性鳜鱼第一年生长比雌鱼快,从第二年开始情况完全相反,雌鱼的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均超过雄鱼。 (五)繁 殖 鳜鱼在水库、湖泊、江河中能自行产卵。它的生殖季节就全国来讲为4月7月。天然水域的雄性鳜鱼一年性腺就可以成熟,最小个体仅几十克。雄性一般两年至三年才能成熟,最小的成熟个体也只有100g左右,一般在250g。 长江流域水温在20以上即产卵,6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鳜鱼产卵盛期。鳜鱼的产卵量一般为2.8万粒21.4万粒。 鳜鱼一般喜欢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据调查,鳜鱼的产卵场在水深1m2m,流速大约0.6 m/s0.8m/s,砂质底的地方。 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030,产卵最适合水温2325,产卵活动一般在夜晚进行。二、鳜鱼的人工繁殖(一)鳜鱼亲鱼的来源于培养 1亲鱼的来源 鳜鱼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龄5龄,体重1000g1500g第二次性成熟的亲鱼为好。亲鱼最好在鱼池中精心饲养而成,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亲鱼的成本,而且避免长途运输使亲鱼受伤,催产效果良好。 也可在在繁殖季节直接从湖泊、水库中捕捞,经过短途运输经过短期培育后催产,但鳜鱼亲本容易受伤。 2亲鱼培养 鳜鱼是一种凶猛性肉食鱼类,如单独培育,投以活饵料,成本较高。根据生产实践河试验,将鳜鱼套养在家鱼亲鱼培育池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为只要在家鱼亲鱼培育的基础上,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投喂鲢、鳙鱼种作为鳜鱼亲鱼的补充饵料,就能培育出成熟度较好的鳜鱼亲鱼。 (1)套养鳜鱼成鱼 在家鱼亲鱼塘中每亩套养40尾50尾,规格为500g1500g的鳜鱼亲鱼,亲鱼塘内饵料鱼的总量包括亲鱼塘内天然生长的野杂鱼应接近于鳜鱼亲鱼的重量,不足部分还要适时投喂鲢、鳙鱼种。(2)套养鳜鱼夏花 在家鱼亲鱼池内套养4厘米以上的夏花鳜鱼种每亩30尾左右,鳜鱼完全靠捕食池中的野杂鱼,不另外投饵料鱼,年底长活率可达80%,平均尾重400g左右,这批鳜鱼可作为后备亲鱼。 家鱼亲鱼池种套养鳜鱼,鳜鱼清除了与家鱼亲鱼争食的野杂鱼的性腺发育。而且因为两鱼的性腺发育基本上是同步的,这样又解决了鳜鱼人工繁殖鳜鱼苗需要大量的开口饵料鱼以及鳜鱼苗种培育以及鳜鱼苗种培育阶段配套饵料鱼的生产。因此这个长期困扰着鳜鱼人工繁殖的难题有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套养鳜鱼亲鱼的亲鱼池,在日常管理方面,要常年保持水质清晰,因鳜鱼不耐低氧,在夏、秋天气闷热期间要加强巡塘,防止鳜鱼缺氧死亡。 开春之后,定期冲水也是鳜鱼亲鱼培育的一个关键,在这鳜鱼卵巢迅速生长发育的季节,每日要冲水1小时左右,以提高鳜鱼的摄食率,刺激鳜鱼的性腺发育。 (二)人工繁殖 1催产亲鱼的选择及催产季节 (1)雌雄鉴别 雌性鳜鱼:下颌前端呈圆弧形。超过上颌不多。在肛门之后的白色圆拄状生殖突起上,雌鱼有2个孔,生殖孔开口于突起中间,泄殖孔开口于生殖突起顶端。 雄性鳜鱼:下颌前端呈三角形超过上颌很多。生殖孔和泄尿孔合为一孔(泄殖孔)开孔于生殖突起的顶端。 (2)催产亲鱼的选择 雌性成熟亲鱼的选择从外观特征来判断,腹部翻朝上时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和肛门稍红稍突出。成熟雄鱼有白色精液流出,入水会自然散开。 为提高鳜鱼苗的成活率,必须选择个体大的亲本。亲本个体大,不仅怀卵量大,而且其卵粒大,孵化的鱼苗个体也较大,这就容易吞入其它鱼的鱼苗。因此,催产鳜鱼的亲本体重一般应选择1000g2000g,雄鱼应选择500g以上。雌雄比例为1:1。(3)催产季节 在人工培育的条件下,由于环境条件适宜,饵料充足,长江流域在4月末卵巢就发育至IV期。因此,在5月初就可以催产,等到5月下旬家鱼人工繁殖基本结束后催产,由于鳜鱼经常受到拉网惊扰,性腺容易退化,此时催产,往往会导致失败。 2催产剂的种类和剂量 鳜鱼亲鱼的人工催产可采用: (1)PG、HCG、LRH-A三种混合激素 按每kg雌鳜鱼2mg PG + 800 IU HCG + 50ug100ugLRH-A (2)DOM、LRH-A 按每kg雌鳜鱼5mg DOM+100ugLRH-A; 以上方法,雄鱼减半。用生理盐水制成悬浊液,随配随用。3注射方法 鳜鱼的人工催产可以一次注射,也可以二次注射,二次注射的针距为12h24h。方法同家鱼人工繁殖。 4效应时间 鳜鱼的效应时间的长短和水温、注射催产剂的种类、注射次数、亲鱼年龄、性腺的成熟度以及产卵的环境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水温和注射次数。 采用一次注射,水温1819时,效应时间为38h40h;当水温3233时,效应时间为22h24h。采用二次注射,当水温在20.226.0时,效应时间为16h20h;水温在23.427.8,效应时间为6h8h。5产 卵 产卵池可以利用家鱼产卵池,在产卵池中吊放经过开水主国的棕片或其它经过消过毒的鱼巢。 当达到效应时间时,雌雄鱼在棕片附近互相追逐、产卵,卵是产在棕片上但在微水流的条件下,几乎全部掉入池中,只有极少部分才会粘在棕片上。 由于鳜鱼亲鱼个体大小不一,亲鱼的性腺成熟度也不一样,所以产卵开始的时间有早晚,产卵持续时间比较长,大约需6h8h,在这段时间内不要急于排水收卵。 鳜鱼的卵较厚,在微流水的条件下,不会影响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硬次,要等那些个体小,成熟度低差的亲鱼产好后才收卵,这样对提高亲鱼的催产率有利。 6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1)胚胎发育 鳜鱼卵属具油球的黄色半浮性卵,卵径大小鱼鳜鱼大小成在正相关。排卵时卵径为0.6mm1.1mm,吸水后为1.3mm2.2mm。 卵黄端位,卵裂方式为盘状卵裂,当水温20.222.4时受精卵经6h40min完成卵裂,经44h可见心脏有规律的搏动,陪体在卵膜内上下翻滚,56h陪体出膜。 (2)孵化方法 孵化工具有流水孵化桶、孵化缸,孵化率稳定可靠。这是因为鳜鱼含有油球,但卵膜厚,卵径 小,其浮性较家鱼卵差。一般密度为:容水量为200kg的孵化桶,放置15万20万粒较为适宜,较家鱼每桶放60万粒的密度小得多。 (3)孵化管理 孵化水温 鳜鱼卵孵化最适水温为2228,在整个孵化期内,力求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 孵化水质 孵化用水要过滤,水质清新,无泥沙,含氧量充足。流速流量应比孵化家鱼为大。 受精卵消毒 鳜鱼卵膜较厚,微粘性,孵化期较家鱼略长,更易受到水霉菌的侵袭,孵化期水霉菌的滋生是造成鳜鱼孵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防止水霉,一般在孵化前用药物浸洗鱼卵。 方法有:3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洗20min;5%7的食盐水浸洗5min;万分之一的孔雀石绿溶液中浸洗1015min,孵化过程中,每天用孔雀绿浸洗一次。清除污物 导致鳜鱼孵化率下降的另一外主要因素,是大量的鳜鱼苗出膜后的卵膜以及未受精的卵,它们不象家鱼那样,鱼苗孵出后,卵膜很快溶解于水中,只要及时刷洗孵化桶的滤水沙窗就可以解决问题 数量很多的卵膜以及死卵和嫩弱的幼苗混杂在一起,常导致幼苗缺氧死亡。简单地采用加快孵化桶内的水流速度,会引起胚胎畸形或使鱼苗损坏,致使孵化率下降。 转 桶 将孵出的鳜鱼转到新的孵化桶内继续孵化。具体做法是孵化桶间隔停水,停水时卵膜及死卵迅速下沉,待鱼苗上浮时,将鱼苗撇到调节好水流量的新桶内,要反复多次,间隔停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min5min。 另外一种方法是,孵化桶暂时停水流,待鱼苗上浮,污物下沉至孵化桶底部时,迅速拔掉孵化桶进水桶,把沉到孵化桶底部的污物随水放掉,并立即接上水管,这二种方法保证了鳜鱼孵化期间孵化桶内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提高孵化率。 三、鳜鱼的苗种培育将鳜鱼苗培育成2cm3cm的夏花鱼种,是鳜鱼人工养殖生产中的技术关键。 (一)苗种的生长阶段的适口饵料规格及日摄食量 刚孵出时的鳜鱼苗平均全长4.90mm,出膜后三天开口摄食;从开口到7.0mm鳜鱼在孵化缸中培育,7.0mm到17mm鳜鱼在一级网箱(60目)内培育,17mm以后则可在网箱、水泥池或池塘中培育。 4.90至7mm鳜鱼苗的适口饵料及日摄食量 开食的鳜鱼苗,全长4.90mm,口裂宽0.550.60mm,由于受口裂宽的限制,对饵料鱼的体长及体高有极严格的选择性。鳜鱼苗摄食时总是捕获饵料鱼尾部,饵料鱼横向进入鳜鱼口裂。刚开口时鳜鱼口裂较小,不能将饵料鱼整个吞进,吞不进的部分用上下颌的牙齿切断后丢弃,只有吞进饵料鱼全长的1/3以上才能有效摄食。 此外,开口饵料鱼的游泳能力也会影响鳜鱼的有效摄食。开口饵料鱼的游泳能力太强,会减少鳜鱼的得失机率。 开食后2d如果捕不到适口鱼苗,以后即便有适口的饵料鱼,绝大部分鱼苗因饥饿而无力追逐捕食饵料鱼,在8d10d会内陆续死亡。 (二)鳜鱼的夏花育种培育 由于鳜鱼夏花培养鱼期间,前期宜在微流水中生活,还因其个体生长差异很大,弱肉强食。所以鳜鱼的夏花培育应分三级培育,其中: 一级培育在孵化桶中进行; 二级培育在网箱、水泥池中进行; 三级培育在网箱、水泥池、池塘中进行。 1一级培育(孵化桶内) 一般容量为200kg的孵化桶,放养鳜鱼苗8000尾10000尾较合适。密度不宜过大。鳜鱼苗培育过程中,依照日摄食量标准,适时、适口、适量投喂饵料鱼,其中最为适口的是刚出膜的团头鲂鱼苗。 所谓适量,即过多的投喂饵料鱼,造成浪费。这些吃剩的饵料鱼,其生长速度较鳜鱼快,会增加孵化桶内鱼苗的总密度。残饵和死亡后的鳜鱼苗造成孵化桶内水质污染、车轮虫病暴发,严重地影响鳜鱼苗地成活率。在日常管理工作控制水质最为重要。鳜鱼为肉食性鱼类,十分贪食。其粪便中有机质多,腥臭,黏度大,不宜在水中溶解,故常见鳜鱼苗肛门后拖一条常常的粪便,如再粘上水中杂质,沉重的负担常致鳜鱼苗拖累而死,严重污染孵化桶的水质。应及时清除鳜鱼苗粪便、死苗、杂质、保持桶内卫生。整个培育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孵化桶的水流,使鳜鱼苗在微流水中摄食生长。 鳜鱼苗在孵化桶内,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微流水环境中,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 在生活习性上,7mm以上的鳜鱼苗更适合于静水中摄食、生长。因此,应及时转移到二级培育池培育。 2二级培育(水泥池或网箱内) 由于池塘满足不了该阶段的鳜鱼苗对水质的要求,用池塘单独培育鳜鱼苗,常会造成大量浮游生物繁殖导致水质过肥,不利于鳜鱼苗摄食生长,鳜鱼夏花成活率很低。 故长至7mm的鳜鱼苗仍不宜池塘培育,应该放在水体交换方便、水质清晰的小型水泥池内或网箱中进行培育。 (1)水泥池培育 水泥池构造 水泥池面积以15m220m2,水深1m为宜,装有进水排水管。池底向出水口倾斜。 放养密度 700尾/m2,种苗规格均匀。 日常管理 每隔1d2d水体交换1次,排水时因尽量将池底污物排出。最好用空压机,通过气泡向池中充气,保证池中有足够的溶氧,投饵依照日摄食量标准适口、适时、适量。 经过10d15d的培育,鳜鱼苗可达29mm,但个体间差异明显,密度渐大,应及时选级分类,这是提高鳜鱼苗成活率的又一重要措施。 (2)网箱培育 网箱结构 规格0.8m(宽)×8m(长)×0.6m(深),网目60目。 放养密度 放养7.08.0mm 鳜鱼苗5000尾/m3。 日常管理 除了按照日粮标准合理投饵外,要勤查勤洗:查网箱是否破损,勤洗网箱以保证妄想内水体流畅。在饵料鱼适量的情况下,10d15d,鳜鱼苗可达15mm20mm,必须及时分箱。 3三级培育 (1)水泥池培育 水泥池内的三级培育与二级培育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三级池内的放养密度为20mm规格的鳜鱼苗300 尾/ m2。 (2)网箱培育 采用50目的网箱进行三级培育,放养密度一般为1000尾/m31500尾/m3。鳜鱼苗进入三级培育池(箱),生长速度要比家鱼快,一般经10d左右的培育,就可达33mm(夏花)的出塘规格。 (三)鱼病防治 鳜鱼苗夏花培育培育期间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质不洁,管理不善造成的。 常见鱼病有车轮、斜管虫病、水霉病等,其中以前两种危害最大,它们的大量寄生会引起疾病流行,常常导致鳜鱼苗中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危害十分严重。 杀灭车轮虫、斜管虫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硫酸铜或硫酸亚铁合剂,但疗效不稳定,有时仅起到了减少寄生虫数量,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的作用,不彻底消灭。 如: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2.8mg/L时才可杀灭部分车轮虫、斜管虫,但饵料鱼全部死亡,所以用防治鳜鱼苗种疾病,效果不甚理想。最新的研究表明用福尔马林溶液比较理想。在网箱、孵化桶中150mg/L200mg/L的福尔马林有效防治鳜鱼苗种车轮虫、斜管虫病。这要高出福尔马林对鳜鱼苗种的安全浓度(2.04mg/L)很多倍,但对鳜鱼苗种和饵料鱼无害,究其原因可能时福尔马林对细胞原浆和组织蛋白的固定作用对低等单细胞动物作用快,而对较高等的鳜鱼及饵料鱼在短时间内仅限于表层的刺激作用,是一种表面的消毒杀菌剂。 研究还表明:池塘养殖鳜鱼种,用福尔马林防治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的有效浓度为20mg/L。 (四)夏花育种的运输 鳜鱼苗种耐氧的能力,不及家鱼苗种,故其鱼苗或鱼种的运输密度要比家鱼要低一些。 用塑料袋充氧运输鳜鱼苗,塑料袋规格尾长0.6m,宽0.4m,每袋装运鳜鱼苗不超过4万尾。 用塑料袋转运夏花鱼种。此时正值高温季节,每袋装400尾500尾,24h连续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为保证运输的安全,可采取冰降温措施。 四、鳜鱼食用鱼的饲养由于鳜鱼的饲养中存在着苗种培育成活率低、饵料成本高等因素,鳜鱼食用鱼的养殖尚未广泛开展,但有些地区养殖较为成功。 (一)池塘主养鳜鱼 1池塘条件 鳜鱼饲养池应选择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3亩左右,池塘水深1.5m2m。 池底淤泥应尽力排除,可以人工挖些穴潭,以满足鳜鱼白天卧穴的习性。目前,面积稍小的家鱼养殖池经清整后均可作鳜鱼的主养池塘。 2苗种放养 上海川沙每亩放养2cm3cm鳜鱼夏花400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