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doc

    • 资源ID:3885659       资源大小:28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doc

    DB湖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3/ T650-2011高标准农田 稻田建设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rd paddy field2011-08-17发布 2011-09-01实施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目 次前言.21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规划要求.45 设计要求.96 工程建设要求 .127 农艺措施要求 .148 关键技术指标 .159 档案管理 .16附录A典型排浸沟断面示意图 .18附录B田面排水管设置示意图 .19前 言为进一步规范我省高标准稻田建设标准,大力推进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与复垦、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附录A、B为资料性目录。本规范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危长宽、阳小民、谢卫国、彭福茂、黄铁平、夏海鳌、钟武云、杨琳、高幼林 高标准农田 稻田建设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高标准稻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提出了高标准稻田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农艺管理措施要求,适用于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土地整理与复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高标准稻田建设,其他涉及耕地质量建设项目参照此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应于本规范。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168-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B43/T580-2010 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农田指常年用于农作物种植的水田、旱地、水浇地和园地。3.2高标准农田指田地集中连片,农田水利排、灌设施配套齐全;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治涝标准10年一遇,灌溉设计保证率达85%及以上,或抗旱能力在70天以上;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深度;田间道路、防护林网布局合理;土壤肥力协调,基本没有土壤障碍因素,能保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农田。3.3 高标准稻田指田面平整,耕层深厚,土壤肥沃,无严重土壤障碍因素,农田基础设施完善,灌溉水源有保障,排涝能力强,路、林、电网配套,土壤改良培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措施到位,能够满足水稻高产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作业等标准化生产要求,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周年生产能力双季稻区和一季稻区每公顷稻谷产量分别达到13500公斤和9000公斤的稻田。3.4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同时供应与协调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环境因素(如水、气、热等)的能力。3.5 耕作层厚度指经耕作熟化的表层土壤的厚度,单位统一为厘米。3.6 土壤质地指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3.7土壤障碍因素土体中存在耕层浅薄、过砂、过粘、过酸、冷浸、潜育、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妨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土壤性质或形态特征,以及干旱缺水、渍涝、灌溉水和大气污染等,也叫土壤障碍因子。3.8 灌溉保证率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得到保证的概率,以正常灌溉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为:(P为灌溉保证率;m为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n为计算总年数,一般不少于15年)3.9 排涝能力排涝骨干工程(干沟、支沟)和田间工程(斗沟、农沟)按多少年一遇的暴雨不致成灾的要求能达到的标准。4 规划要求4.1规划原则4.1.1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4.1.2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农田基础设施总体规划设计包括田地平整、田型调整及修建排灌沟渠、田间道路、防护林、电网等。建设工程分步实施时,应考虑与后续工程的衔接,防止后续建设打烂前次设施,造成投资浪费。4.1.3坚持沟渠、路、林三网结合布局。排水沟是最密集的网络,每隔100m左右 1条,顺坡降方向由上向下展布;在排水沟的基础上配建灌溉沟,每隔200m左右 1条,与排水沟相邻或相间布局;配建生产机耕道,顺坡向间距200300m,横坡向间距5001000m,与排水沟相邻;林带纵横间距5001000m,与主排水沟、机耕道相邻布局。4.1.4坚持以改土为中心,把影响水稻生产的干旱、渍涝、渍潜和过沙过粘等土壤障碍因素统一纳入规划改良范围,做到既治理渍涝与干旱,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化生产环境。4.2规划准备4.2.1选择规划单元高标准稻田规划单元选择在田地相对集中连片、灌溉水源有保障的区域进行。平湖河网区一般以1000×667m2为一个规划单元,丘陵冲垅区只对地形坡度小于10度的冲、垅田进行规划,以一个冲、垅为一个规划单元,面积在200×667 m2以上。4.2.2相关资料准备收集规划单元基本资料,实地调查了解群众意愿,结合地形、障碍因素确定工程建设内容,编制田间工程建设与土壤改良培肥规划性文件。将田间工程规划设计内容绘制在比例尺为1:5000或1:10000基于县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耕地地力等级图或地形图上,并绘制道路、沟渠纵横断面图,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或实施方案)。4.3稻田规划4.3.1规划单元内的稻田布局要以机耕道、林网或较大的沟渠为基准,向两侧展布为网格状田园。4.3.2平湖河网区稻田重点对规格不一的田块采取裁弯取直,小丘变大丘等措施进行土地平整和田形调整。整体调整为水平展布、形状规则、面积较大、便于机械耕作的格田。4.3.3丘陵冲垅区重点将单元内田地整理成等高水平梯田。4.3.4稻田土壤存在明显障碍因素,要进行土壤改良培肥规划。4.4田间道路规划4.4.1田间道路规划要以原有联通村组的机耕道为干道,在规划单元内展布生产机耕道和工作道等田间生产性道路。4.4.2 生产机耕道机耕道规划顺坡向间距200300m,横坡向间距5001000m。平湖河网区规划单元内每间隔200300m规划一条生产机耕道。一个规划单元内形成纵向34条、横向12条左右的机耕道,最终构成机耕道网格。丘陵冲垅区生产机耕道布设应参考地形条件及冲垅宽度。当冲垅宽在200m以内时,可冲垅一侧山脚与稻田交接处规划一条生产机耕道。冲垅宽在200400m,可在冲垅两侧山脚与稻田交接处各规划一条生产机耕道。冲垅宽400m以上的可在冲垅中部按间隔200m左右规划生产机耕道。4.4.3 工作道规划了机耕道网格的稻田,可在每个网格内规划1条工作道。未形成机耕道网格的,在两相邻的生产机耕道之间规划1条工作道,工作道一般垂直于机耕道。4.5 田间排灌沟渠规划4.5.1田间排灌沟渠要以规划单元内原有主要的排灌沟渠为基础,通过整修、新建完善排灌沟渠,构建新的田间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4.5.2排水沟田间排水沟根据其功能分撇洪沟、排涝沟、排浸沟。一般在规划单元外围布设撇洪沟,主要是撇排洪水,防泥砂冲压稻田。规划单元内布设排涝沟,负责排除田面涝水。在地下水位过高的潜育性稻田布设排浸沟,主要负责排除田间冷浸水,降低地下水位,同时承担排涝任务。4.5.3撇洪沟撇洪沟重点是截断撇开洪水,有时兼具灌溉功能,可排灌两用或与灌溉渠相邻、相间布局,规划设计在靠近洪水主要来源一侧。平湖河网区撇洪沟布设在规划单元外围或主要洪水来源一侧,且要与该区主排水沟或排灌机埠连通。丘陵冲垅区撇洪沟一般布设在稻田与两侧山体交接的边界线上。当冲田两侧山体汇水面积大,两侧分别修建1条撇洪沟。当洪水来源于冲田上部,且冲垅宽大于100m时,可在冲田中部从上至下修建一条中心撇洪沟,两侧山体洪水通过横向沟导入该中心沟。冲垅单元外围和中心撇洪沟可与灌溉沟结合,两沟合为一沟,雨季用于排洪,旱季用于引水灌溉。4.5.4 排涝沟平湖河网区规划单元内一般每隔80100m规划修建1条排涝沟,其中粘性土壤间距为80m左右,砂性土壤间距为100m左右。在平湖河网区和宽大的垅田,排水沟呈网格状布局。为了减少占用耕地,可采用主排涝沟与支排涝沟相结合的形式。主排涝沟呈纵向即坡降方向布局,支排涝沟横向布局,主排涝沟与支排涝沟呈正交式联通。山丘冲垅区规划单元内,当冲宽小于50m时,排涝沟布于汇水面积较大和有冷浸水源的一侧。冲宽5080m,排涝沟布于两侧山田交界线上。冲宽80100m,可采用开中心排涝沟的形式,两侧农田有效排水距离为4050m。冲宽大于100m,通过增加排水沟数量的方法解决。4.5.5 排浸沟当稻田淹水季节地下水位50cm以上,干水期80cm以上时要规划建设排浸沟。此排浸沟同时承担降低地下水位和排涝功能,但不承担灌溉功能。4.5.6灌溉渠每隔160200m建1条田间灌溉渠,分别向两侧农田灌水,灌水距离为80100m。灌溉渠与排水沟有相邻布局和平行相间两种布局。相邻布局时两沟建在一起,中间用埂隔开,其中伴排水沟一侧的农田通过横跨排水沟的过水管灌溉。相间布局时,灌溉渠与排水沟中间有农田隔开,间隔80100m。从节省耕地出发,主要采用相邻布局形式。4.6 防护林平湖河网区可建立田间防护林网,林带间距以5001000m为宜,一个规划单元形成一个防护林网格。林带常与机耕路、大型输排水沟、河岸平行排列,应做到合理布局。林带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平湖区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75%以上。4.7电网稻田电网设施为排灌、植保、收获提供电力保障,电网规划要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要,满足农业生产取电方便和安全使用。电网线路一般沿田间道路和沟渠布设,每条线路相隔80100m。5设计要求5.1稻田5.1.1平湖区单丘稻田面积20002667m2之间,以长80100 m,宽2530 m进行控制,可根据地形条件和整体布局要求,选用25×100m、30×80m或其他规格。5.1.2丘陵冲垅区建立梯式平田,上下田高差应小于1.5m。每级平田宽度不低于8.5 m,长度依冲垅宽度和路沟渠布局适当确定,单丘稻田面积可小于平湖区格田。5.1.3存在耕作层浅薄、过砂、过粘、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土壤障碍因素的稻田,要采取深耕深松、掺粘土、掺沙土、客土换土等针对性改土工程措施,并结合农艺培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5.1.4耕作层浅薄型稻田改良,采用措施深耕深松加厚土层。耕作层厚度浅于15cm的稻田要逐年进行深耕,每次加深耕作层厚度控制在3cm以内,底土为生土时应停止深耕。对已翻上来的生土进行晒垡冻坯和增施有机肥,促使土壤熟化。也可利用其他占用耕地项目剥离下来的表层土壤加深耕作层。免耕栽培的稻田,23年进行一次深耕深松。5.1.5质地粘重型稻田改良,可用黑砂土、潮砂土、河砂土、紫砂土等砂性或含砂土壤掺入耕层中,每亩掺入砂土1015t,结合深耕,使砂土均匀进入耕作层土壤中。5.1.6沙漏型稻田改良,可选择塘泥、老菜园土、老墙土、第四纪红土、黄泥土等粘性土壤掺入稻田,每亩1015t,结合深耕混匀,使耕作层土壤物理性粘粒(粒径<0.002mm)达到60%以上,形成砂/泥比4/6或3/7。5.1.7污染型稻田改良,首先要切断污染源,轻度污染稻田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或掺入石灰土30 50t,中和土壤酸性,促使重金属元素形成氢氧化物和磷酸盐沉淀,降低水溶性有毒物质危害。重度污染的,采用换土的方法,对表层20cm土层进行更换。5.1.8干旱型和渍涝潜育型稻田改良,采取修建田间灌、排水利设施来解决干旱、渍涝潜育问题。5.2 田间道路5.2.1生产机耕道宽度3.0m,路基宽4.0m,采用砂石或混凝土路面均可。砂石路面一般要高出田面50cm,中部稍高,呈龟背形,横向坡度为2%。两侧用块石或混凝土材料护坡,护坡宽2030cm,高50cm。5.2.2工作道宽11.5m,路面高出田面2530cm。5.2.3田埂宽3040cm,以35cm为最宜,高度高于田面25cm左右,不低于20cm,不高于30cm。5.3 排灌沟渠5.3.1撇洪沟设计防洪标准按洪水重现期20年一遇,确保平湖区稻田无泥沙覆盖,丘陵区洪水不淹田。断面设计要符合GB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5.3.2排涝沟设计按10年一遇3日暴雨3日排至水稻耐淹水深标准设计。兼有排涝和调控地下水位作用的排水沟,应按调控地下水位要求确定沟深和间距,按排涝设计流量确定断面。排涝沟一般采用矩形断面,断面设计要符合GB50288-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5.3.3排浸沟采用矩形断面,按照高产水稻淹水期地下水位在50cm以下,干水期地下水位在80cm以下的要求设计。沟深至少应在田面以下100cm,其中潜育型稻田要大于120cm,其他平田100120cm。沟宽控制在5060cm之间(参见附录A)。5.3.4灌溉渠设计按半天内灌溉所控制稻田1次水的要求。每次灌水量按每次灌水深度5cm和控制面积折算。断面有矩形、梯型和U型断面,为节省耕地和方便维修管理,一般采用矩形断面。有一定坡降,灌溉纵向距离1000m,两侧各100m(灌溉面积600亩)的矩形灌溉渠深宽可选择为30×(2025)cm。纵向距离500m左右(灌溉面积300亩),选择深宽25×20cm。5.4 防护林平湖河网区和面积大的冲垅区防护林设计成林网减阻有害风。小面积的冲垅区设计成林带,林带与有害风来向垂直或在冲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建立防护林带。林带一般与道路和大的沟渠结合建设,与道路结合建设的单行林带占地宽50cm。5.5电网电网建设采用地埋电力线路,外置电力接线箱。电力线采用专用地埋线,保证30年以上使用寿命。导线截面积按控制面积内电力设备可能同时使用最大功率综合计算确定。6 工程建设要求6.1稻田6.1.1平整土地时要严格执行耕作层再利用方案,第一步将厚度20cm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并搬运到平整区中间部位某一地段或邻近的非平整区。第二步对剥离后的田面进行挖高填低,填土区进行压实,直至达到平整度要求。第三步将原剥离的耕作层均匀覆盖到整理好的田面,并达到田面高差3cm以内的平整度要求。经平整土地和调整田型后的稻田要按田埂修建要求进行田埂修复。6.1.2设计了土壤改良工程措施的,在平整田地时要统筹实施。6.2机耕道机耕道施工要符合DB43/T580-2010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要求。6.3生产道生产道施工时先清理道基的烂泥,用粘土分层压实,最上层用砂石加粘土压实,达到设计宽高。6.4 排水沟排水沟护砌材料可采用块石、混凝土预制件,用M7.5水泥砂浆满浆砌筑或C20水泥砼(混凝土)现场浇制。沟底铺卵石加C20水泥砼厚10cm。沟墙块石砌厚3540cm,或C20水泥砼现浇厚度不小于10cm。田间排涝沟和排浸沟的两侧沟墙顶面加宽至3540cm作为硬化田埂,C20细石水泥砼压顶57cm。排浸沟沟墙底层用块石干砌,水泥砼现浇的在沟底与截墙相交处预留排水孔,孔径4cm,每米不少于1孔。排水沟与灌溉沟相邻布局而外侧伴灌溉沟时,采用预埋田面排水管排水。田面排水管内径8cm,管壁厚2cm,埋设于田埂之下,一头连田面,一头连排水沟斜向安设,与田面相连一头,管底低于田面2cm(参见附录B)。6.5灌溉渠矩形灌溉渠可选用红砖或砼预制块等材料满铺M7.5水泥砂浆砌筑并沟缝,亦可用C20水泥砼现浇。灌溉渠的渠底与田面持平或略高于田面,以利灌溉。灌溉渠每途经一丘稻田,开设1个灌水口,宽度2025cm。同时配建抽动式灌水关启闸门,厚度2cm。当灌溉渠与排水沟相邻布局时,采用过水管横跨排水沟以灌溉另一侧稻田。过水管内空直径10cm,管壁厚3cm,每丘稻田架设一个。6.6过沟桥和支撑坊排水沟、灌溉渠宽度大于60cm时都应架设过沟桥。每100m距离架设一桥,桥宽不少于60cm,厚10cm,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能承载400kg以上压力。在潜育型稻田地段,排水沟沟墙易垮塌,沟内应横向设支撑坊防护。每10m设一支撑坊,坊断面为4×6cm2。6.7 防护林防护林树种可选用白杨、水杉、柏树等树干较直、树冠较小的当地适宜品种,株距在23m之间。6.8电网电网电缆敷设施工要符合GB50168-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7 农艺措施要求7.1调节酸碱度稻田土壤pH小于6的要施用石灰、钙镁磷肥、硅钙肥进行土壤酸度调节。石灰是最常用的调酸剂,不连年施用,一般采用五年施一次,施用量要根据土壤质地和酸性反应程度确定(参见表1)。用钙镁磷肥和硅钙肥作调酸剂,施用量每季应控制在750kg/hm2以内。在施用时,将调酸剂均匀撒布在田面,然后进行翻耕作业,使调配调酸剂与耕作层土壤混合均匀。表1 不同质地的酸性稻田石灰施用量 (kg/hm2)土壤反应粘土壤土砂土强酸性(pH 4.55.0)900750450-600酸性(pH 5.06.0)600750450600300450微酸性(pH 6.0)4503004503007.2 合理施肥一是合理施用有机肥,一般每亩施用堆肥、厩肥10001500kg,或施用精制有机肥200400kg。稻田在尚未消除潜育之前,厩肥要经堆制腐熟后才施入稻田。二是科学施用化肥,根据土壤测试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以及作物需肥特性与目标产量进行配方施肥。7.3秸秆还田稻田本田生产的稻草可以直接还田,也可以通过催腐后还田和垫栏后还田。其他作物的秸秆如油菜杆、烟杆也可直接或易地用于稻田。秸秆还田量每季每667m2控制在干基物料300kg左右,并要辅以氮肥施入,调整土壤C/N比。7.4种植绿肥稻田利用秋冬闲季种植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苕子等作物,利用绿肥富集氮磷钾元素,增加土壤有机质。7.5水旱轮作稻田在光热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实行稻-稻-油、稻-稻-肥一年三熟轮作制,光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烟-稻、豆-稻、玉米-稻、稻-玉米、花生-稻、西瓜-稻等一年两熟水旱轮作制度,改善土壤内部环境。8 关键技术指标8.1土壤质量稻田土壤质量要符合表2规定,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二级标准。表2 高标准稻田土壤质量指标指标有效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pH土壤质地(沙/粘)描述值1820cm25g/kg 5.58.53/7(或4/6)8.2工程质量田间工程质量要符合表3要求。表3 工程质量指标指标田面高差耕作层剥离返还厚度防渗漏冬季地下水位深度描述值3cm20cm不漏水70 cm指标撇洪沟排浸沟深度排浸沟宽度排水孔描述值洪水不进田100 cm5060 cm1个/m指标防洪设计保证率排涝设计能力灌溉保证率沟渠保养完好率描述值20年一遇10年一遇13日暴雨13日排到耐淹深度85%95%指标机耕道通田率林网建设电网建设路林电维护完好率描述值80%适宜适宜90%8.3农艺措施到位率稻田应用农艺培肥措施要符合表4规定。表4 农艺措施覆盖率指标秸秆还田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有机养分占总养分比例冬种覆盖率描述值80%90%30%-40%80%9 档案管理 9.1 建档要求稻田建设档案是记载项目区农田各个时期建设与利用的历史记录和资料数据库,是了解建设过程,制订建设措施,分析、监测和评价建设成效的基本依据。高标准稻田建设档案以单个项目为基本单位建档。项目建设中涉及的有利用价值的文件均需要归档,并分别用纸质和磁介质保存,项目实施单位应有专人负责建档,并负责档案管理,施工建设和验收资料永久保存,其它资料保存5年以上。9.2 主要档案材料9.2.1 项目实施前土地利用资料。包括土地利用状况、水源与水利设施及调查了解形成的文字资料与图表。9.2.2 施工建设档案资料。包括项目申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报复文件、施工设计文件、图表,施工建设过程的技术资料和各阶段的检查验收资料等。9.2.3 验收档案资料。包括项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监理、验收报告及建成后的工程移交手续等。9.2.4 财务档案。包括项目投入与支出情况等。9.2.5 项目区后续管理相关制度附录A典型排浸沟断面示意图附录B田面排水管设置示意图

    注意事项

    本文(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