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10万吨粗苯重质芳烃加氢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3884844       资源大小:53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10万吨粗苯重质芳烃加氢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10万吨/年粗苯/重质芳烃加氢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项目名称:10万吨/年粗苯/重质芳烃加氢工程技改项目建设单位: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959号编制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说 明本简本内容由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并经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10万吨/年粗苯/重质芳烃加氢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由香港新昌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资建设的现代化化工企业,位于镇江新区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原名“镇江新区国际化学工业园”),注册资本5900万美元,占地约175140m2。原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20万吨/年粗苯加氢、8万吨/年环己烷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5月通过江苏省环保厅批复(苏环管2008103号),一期10万吨/年粗苯加氢项目于2009年11月动工建设,2010年12月完工,2011年5月30日投入试生产,2012年10月通过了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的项目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受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新昌源公司决定原环评批复的8万吨/年环己烷项目已不再建设。同时由于目现有10万吨/年粗苯加氢项目产品销售前景良好,且市场广阔,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新昌源公司拟投资15770万元在现有厂区内预留地建设原环评批复的二期10万吨/年粗苯加氢工程。结合现有项目中存在的重苯、二甲苯产品品质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缺点,此次拟对原环评中的工艺路线进行技改,将现有项目产品中重苯、二甲苯作为本项目原料进一步提纯,加氢工艺由现有的一套主加氢反应器增加为“两级低温加氢反应器+蒸发器+预反应器+主反应器”等多级加氢,从而提升产品品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项目拟建成10万吨/年粗苯/重质芳烃加氢工程,同时可实现的节能减排放和清洁生产。本次技改项目占地9385m2,新增一条10万吨/年粗苯/重质芳烃加氢生产线,生产配套新增4台循环冷却塔、供氢站和氢压机房,其它储存、环保和公用设施部分利用现有设施。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投资额(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10万吨/年粗苯/重质芳烃加氢工程技改项目;建设单位: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技改扩建;建设地点:江苏镇江新区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行业类别:C2662专项化学用品制造;投资总额:15770万元;建设规模:新增建筑面积5686m2,新增生产设备127台(套),达产后正常年加工10万吨粗苯/重质芳烃;占地面积:9385m2,利用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预留用地;职工人数:现有职工85人,拟新增员工80人;工作时数:生产岗位工作制度为四班三运转,每班工作8小时,年运行天数333天,年运转时间8000小时。(2)产品方案及公辅工程本项目及技改扩建后全厂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详见表1和表2,本项目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详见表3。表1 本项目产品方案序号工程名称产品名称设计能力(t/a)年运行时数1一条10万吨/年粗苯加氢生产线纯苯1285080002纯甲苯179003二甲苯447504溶剂油96005沥青质101106非芳烃26007含硫废气脱硫硫磺280表2 技改扩建后全厂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序号产品名称生产能力(t/a)年运行时数备注现有工程本项目*扩建后全厂1纯苯7127012850841208000本次技改项目将现有(一期)项目产品中重苯、二甲苯全部作为原料进一步加氢提纯2纯甲苯1220017900301003二甲苯460044750(-4600)447504重苯72000(-7200)05溶剂油0960096006沥青质010110101107非芳烃2500260051008合计97770978101837809硫磺180278458*注:本次技改将现有工程产品中重苯、二甲苯全部作为原料进一步提纯,()内值为本次削减一期工程产品量,()外值为本次技改项目获得的产量。表3 拟建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表类别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贮运工程原料、产品储罐不新增依托现有原料、产品储罐运输依托现有运输公用工程给水249730t/a依托现有给水管网排水8520t/a依托现有工程供电新增1253.44万kW·h/a依托现有供配电设施供热新增蒸汽用量8000t/a由镇江新区热电厂提供,依托现有管网导热油炉:需热量800万kcal/h依托现有:一台1400万大卡,一台1200万大卡供气压缩空气:125万Nm3/a依托现有空压站,3台空压机,总供气能力1944万 Nm3/a氮气:40万Nm3/a依托现有制氮,300Nm3/h,总供气量216万Nm3/a氢气:720万Nm3/a依托现有甲醇制氢或外购,新增供氢站和氢压机房冷冻站440KW依托现有工程冷却水循环系统新增循环量2000m3/h新增4套600m³/h冷却塔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11t/h依托现有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脱硫+火炬焚烧系统1套依托现有废气处理系统事故池容积为4000m3依托现有工程降噪设施隔声、减震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固废暂存设施符合规范要求依托现有固废堆场(3)生产工艺本次技改项目拟在原环评批复(批复文号:苏环管2008103号)中作为二期建设的10万吨/粗苯加工工程基础上,结合现有(一期建设)10万吨/粗苯加工项目存在的工艺不足、二甲苯产品品质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等缺点,此次拟对原环评中的工艺路线进行技改,将现有(一期)项目重苯、二甲苯产品和外购重质芳烃作为本次技改项目原料进一步加氢提纯,同时加氢工艺由现有的一套主加氢反应器增加为“两级低温加氢反应器+蒸发器+预反应器+主反应器”等多级加氢,从而提升产品品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工艺说明如下:(1)原料预处理工序粗馏塔:产品罐区的现有(一期)装置产品重苯、二甲苯,以及原料罐区的重质芳烃,经原料泵打入粗馏塔,塔顶组分冷凝后回流,塔底再沸器由导热油间接加热,塔底产品经预热后进入两苯塔。两苯塔:两苯塔塔顶馏份进入两苯塔冷凝冷却器,轻苯一部分回流,其它送至加氢工段。两苯塔底采出的沥青质,由泵送到罐区沥青质贮槽。(2)氢气压缩工序通过槽车运送后的氢气在供氢站卸车,和现有甲醇制氢装置产生的氢气,经管道送往氢压机厂房。新鲜氢气经氢气压缩机加压至3.2MPa送入加氢系统;加氢来的循环氢气进入循环氢缓冲罐,分离掉其中的游离水和机械杂质,最后进入循环氢压机,加压至3.2MPa,送到加氢工序。(3)加氢工序加氢工序包括两级低温反应器、蒸发器、预反应器、电加热器、主反应器、高压分离器等设备。两苯塔顶馏分的轻苯(原料油),由加氢原料油泵从罐区打入原料油换热器与加氢反应气换热后,进入一级低温加氢反应器(导热油加热80160),经循环水冷却后进入二级低温加氢反应器(导热油加热80160),产物与加热后的循环氢同时进入蒸发器的底部进行混合汽化。经循环氢压机加压后的循环氢气先进入氢气换热器与加氢反应气换热后,与经预热后的轻苯油混合后进入蒸发器下部,使轻苯汽化,从蒸发器底部排出含有聚合物的蒸发残油,排入地下槽(S1)。蒸发器顶部排出180左右的苯类蒸汽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经原料气过热器加热到190220左右后由底部进入预反应器,在NiMo催化剂的作用下不饱和化合物加氢饱和,反应后的240左右的油气与氢的混合物,从预反应器顶部出来进入反应器换热器,升温后进入主反应器电加热器,加热到290330左右后进入主反应器,在CoMo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脱硫、脱碳、脱氧。为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升,在两个串联的主反应器之间加入新氢。高压分离:从主反应器出来的加氢混合气体,经过一系列换热器、降温后进入油气冷却器冷却到2530,气液两相全部进入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相循环使用。分离出来的加氢油进行精馏提纯。为了抑制苯的聚合,从阻聚剂高位槽将阻聚剂计量后加入输送轻质苯油的管道中,用泵将阻聚剂送入阻聚剂高位槽。软水贮槽中的软水,用软水加压泵将软水打入软水高位槽,再经过计量后加入加氢产物中可溶解和洗去部分杂质(W1);为了使循环氢反应所需要的氢气浓度需连续排放一部分循环氢气至尾气排放管道(G1),同时由压缩机向系统补充一部分新鲜氢气以维持系统平衡。(4)预蒸馏工序稳定塔:由高压分离器来的加氢油进入稳定塔,稳定塔塔底用导热油加热的稳定塔加热釜连续加热,加氢油在塔内蒸馏,C5以下的烃类和溶解在加氢油中的H2S等酸性废气(G2)被蒸出由塔顶排出。塔顶馏出物经稳定塔冷凝器冷凝冷却后进入稳定塔油水分离器,经分离后的冷凝液全部由回流泵送到塔顶打回流,稳定塔油水分离器排出的不凝性经尾气冷凝器冷却后排入驰放气管道。稳定塔塔底排出BTX馏分。预蒸馏塔:BTX馏分进入预蒸馏塔中部精馏,环己烷等烃类与苯和甲苯物由塔顶排出,一部分送入纯苯塔再沸器进行加热,加热完后流入预精馏塔回流罐,剩余部分经冷凝器冷凝冷却后进入预精馏塔回流罐,经分离后的冷凝液一部分用回流泵送到塔顶打回流,另一部分经冷却后送入萃取精馏工序进行萃取精馏(即BT组分)。预蒸馏塔混合二甲苯釜液将进入二甲苯塔待进一步精制。(5)精馏工序萃取塔:来自预精馏塔顶的BT组分进入萃取塔中部。萃取塔塔底用萃取塔再沸器连续加热,甲酰吗啉为萃取剂。碳四、碳五以及碳六碳七的饱和烃废气(G3)由塔顶排出。塔顶馏出物经冷凝器冷凝后一部分用萃取塔回流泵送到塔顶打回流,另一部分为非芳烃送至罐区贮存。溶剂再生塔:来自萃取塔塔底的富溶剂进入溶剂再生塔中部回收溶剂。溶剂再生塔塔底用一个以导热油加热的溶剂塔再沸器连续加热,苯和甲苯由塔顶排出。塔顶馏出物经冷凝器冷凝冷却后一部分用作塔顶回流,另一部分进入纯苯精馏塔进一步精制,。溶剂再生塔塔底溶剂由溶剂泵打入萃取塔再沸器回收热量,再进入萃取塔进料加热器进一步回收热量,溶剂送入溶剂塔溶剂冷却器冷却后送到萃取塔上部作溶剂循环。苯塔:来自溶剂再生塔的苯和甲苯塔进入纯苯精馏塔中部。塔底再沸器用导热油间接加热,苯和甲苯在塔内分离,纯苯由塔顶排出。塔顶馏出物经冷凝器冷凝冷却后一部分回流,另一部分作产品送至罐区贮存(纯苯产品)。甲苯产品由塔釜液相排出冷却后送罐区贮存。二甲苯塔:来自预蒸馏塔底的釜液送到二甲苯塔连续精馏。二甲苯塔塔底用以导热油加热的二甲苯塔再沸器连续加热,二甲苯由塔顶排出。塔顶馏出物经冷凝器冷凝冷却后进入二甲苯塔回流罐,一部分回流液二甲苯塔回流泵送到塔顶打回流,另一部分油相作为二甲苯产品送至罐区贮存。二甲苯塔塔底残液溶剂油产品送罐区贮存。图1 本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图3.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相符性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粗苯加氢精制工艺,替代酸洗法粗苯精制工艺,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所列项目;也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中所列项目;同时,新昌源化工属于外商投资企业,本项目不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所列项目。本项目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中“限制用地项目”和“限制用地项目”。本项目拟建于镇江新区国际化工园,本次技改利用企业自有土地,技改后可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总投资额达15770万元人民币。项目属于附加值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精细化工产品,毒性较小、安全隐患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镇江市化工产业发展方向。项目建设地不在饮用水水源地上游、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重点区域,拟建项目不属于剧毒化学品及有毒气体类生产项目,生产工艺不属高危工艺,不排放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和恶臭气体,本项目建设过程严格执行并落实“三同时”制度。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省政府办法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镇政发201264号)、关于印发镇江市新一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镇政办发2012256号)等文件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要求。(2)与规划的相符性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位于江苏镇江新区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原名“国际化学工业园”),本次技改项目在新昌源化工预留用地内。园区产业定位为: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体,重点发展石化中下游产品、造纸化学品、新型建材以及化学品仓储中转。目前国际化工园区内供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作为国际化工园区企业接纳废水的集中处理厂。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镇江市沿江产业带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符合镇江新区大港工业片区的产业定位及其它相关要求;同时,与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及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不冲突;符合镇江新区国际化工园产业定位、用地规划及环保规划要求。(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位于镇江新区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公司东侧为公共绿地,南临镇大铁路,西侧为老的镇江新区消防大队,北侧为佳英特公司。周围环境概况见图2。图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4。表4 评价范围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评价区域内的水污染源和大气污染源大气环境以建设项目为中心,主导风向为轴向,5×5平方公里范围地表水长江:北山河入江口上游500m至下游2km的江段;北山河:镇江新区大港第二污水处理厂北山河排口至北山河长江入口段。噪声建设项目厂界外200m地下水以建设项目为中心,半径2.5km的范围。生态环境国际化工园及长江大港段环境风险分析以项目所在地为圆心半径3公里范围(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废气本项目蒸汽全部由大港热电厂供给;生产工艺废气经脱硫后火炬燃烧,通过30m排气筒达标排放;导热油炉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生SO2、NOx、烟尘直接通过现有40m排气筒排放;原料罐区的无组织废气通过低温储存降低大小呼吸损失,生产装置的无组织废气通过定期清洗呼吸法、管道以及保证液位稳定等措施防止废气逸散,从而最大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废气在严格落实环保措施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2)地表水环境全厂的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体制,厂内设两个排水口,一个为清下水(雨水)排放口,一个为生产废水排放口(接管口)。本项目排放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标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尾水达到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最终排入长江。制软废水、蒸汽冷凝水、循环冷却排水作为清下水外排。企业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11t/h,本项目新增废水在现有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能力范围之内,且本项目废水水质与现有废水水质类似,不会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造成冲击负荷。从接收水量、接管标准、管网布设和运行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本项目废水排入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拟建项目排放的废水经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入长江,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本项目生产过程中部分设备,产生较高噪声排放。通过采取消声减震,选用低噪音设备,利用建筑物隔声屏蔽,加强操作管理和维护,合理布局等噪声控制治理措施后,能有效地降低主要噪声源对外环境的影响,确保厂界噪声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4)固废本项目产生固废主要为加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废溶剂,甲醇制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废吸附剂,废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包括少量废活性炭),新增职工生活垃圾等。加氢工艺中的催化剂初期装填后,510更换一次,由供应商回收再生;萃取溶剂一次性加入经再生塔再生回用,排放少量的废溶剂,甲醇制氢工艺中产生的废催化剂和废吸附剂,废水处理新增和更换的废活性炭,均为危险固废,委托镇江新宇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可实现固体废物合理处置。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严格按照上述措施处理、处置和利用后,对周围环境及人体不会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可行、可靠的。(5)生态环境本项目位于镇江新区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为规划的工业用地,周边生态环境较为单一,具有较典型的工业区特点,绿化面积相对较少,主要为人工种植的树木,种植有常见到农作物。对照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中镇江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范围,本项目不在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范围内,项目周边3km范围内无生态敏感区。拟建项目排放的有机废气经相应治理措施处理后,各大气污染物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接管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尾水达到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后最终排入长江;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拟建项目实施后,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与长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见表5。表5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对象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大气大、小严庄S1000120户二类区马湾村SW2340100户南谢村SW73580户上元村SW105060户粮山村NW3000200户地表水丹阳取水口(生活用水)北山河入江口上游1.82km180万t/d类水质化工园区工业水厂取水口北山河入江口上游3.25km4.5万t/d镇江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北山河入江口对岸2.25km57.3km2声环境厂界3类区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大气环境影响影响预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规定:某个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低于占标率10%以下,可以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根据导则推荐估算模式进行预测,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低于10%。且根据计算结果,各污染物在各段距离浓度均远低于标准值。因此,本项目建成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该地区现有的环境功能。大气环境防护距离(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无组织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贮罐区、装卸区,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模式计算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根据计算结果,各污染物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结果为均为零,拟建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大气卫生防护距离参照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Co居住区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表查取。根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出本项目贮罐区、装卸区各需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同时,根据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20万吨/年粗苯加氢、8万吨/年环己烷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苏环管2008103号),全厂设置300m卫生防护距离。最终确定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厂界向外300m的卫生防护距离,在该范围内目前无居住区,且无远期规划居住区等敏感保护目标,见图2。(2)地表水环境影响拟建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尾水达到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最终排入长江。根据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排放至北山河,经北山河进入长江,排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虽然对北山河存在不利影响,对黄岗取水口及豚类保护区均无影响。”“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发生停电和设备故障事故,经计算对征润洲、谏壁、黄岗取水口(延伸后)略有影响,但叠加本底值能够达到长江II类水质要求,对位于北汊的豚类保护区没有影响。”非正常情况下,废水预处理系统出现故障,废水不能满足接管要求而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对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会造成一定的负荷冲击。因此,企业应设置事故池,当废水预处理各装置不正常时,接纳事故污水,逐步分批将事故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再排入污水管网,杜绝废水超标外排的事件发生。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排放废水在满足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前提下,经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长江,对周围水体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根据类比调查,拟建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为氢压机、冷却塔、各类水泵物料泵等。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消声减震、利用建筑物隔声屏蔽、加强操作管理和维护及噪声源的合理布局等综合措施,建设项目厂界各预测点的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均可分别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的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噪声源能做到达标排放,与本底值叠加后,噪声值比本底值虽略有上升,但各点无论昼夜均能达标,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4)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加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废溶剂,甲醇制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废吸附剂,废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包括少量废活性炭),新增职工生活垃圾等。本项目按照“厂区废弃物及物品分类收集、贮存、清除处理作业”办法,要求全体员工在正常生产及生活过程中即将废弃物予以妥善分类,以利后续清理工作,并使废弃物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安定化及安全化的标准,危险废物暂存场地的设置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GB18597-2001)要求设置,应做到防漏、防渗。拟建项目完成后,全厂固废处置方案:加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初期装填后,510更换一次,交由供应商回收再生;废溶剂、甲醇制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废吸附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委托镇江新宇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可实现固体废物合理处置。拟建项目应强化废物产生、收集、贮运各环节的管理,杜绝固废在厂区内的散失、渗漏。做好固体废物在厂区内的收集和储存相关防护工作,收集后进行有效处置。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降低危险固体废物散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厂内产生的固体废物经有效处理和处置后对环境影响较小。(5)地下水环境拟建项目建成运营后,对地下水可能造成影响的污染源为废水和固废,污染途径表现为:废水处理站污水的连续渗漏受和地下排污管道污水的渗漏,导致废水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造成污染;以及在雨水季节,雨水的淋滤,使化学品原料、产品、固体废物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质周期性(降雨时)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土层渗入含水层,进而污染地下水,受污染的对象主要是浅层地下水。本项目废水通过污水管网进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接管进入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固废收集至固定暂存场所,并定期处理处置,固废堆放场所必须做好防渗、防漏、防晒、防淋等工作,严禁随意丢弃、露天堆放。建设项目需严格做好废水收集、防渗,污水处理站污水池的防渗以及固废暂存场所的防渗防淋等工作,并及时处理固废,对区域地下水影响较小。4.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组织废气工艺废气主要为分离塔废气、稳定塔废气、萃取蒸馏塔真空泵尾气和甲醇制氢装置变压吸附废气,尾气经过减压后,进入尾气脱硫塔与脱硫液逆向接触,硫化氢被脱硫液吸收,脱出硫化氢后,富氢气体回火炬系统燃烧处理。焚烧去除率能达到99.9%以上,处理后废气中各污染物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通过30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导热油炉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产生的废气直与现有导热油炉废气合并通过现有40m高排气筒排放。无组织废气治理措施本项目储罐均采用内浮顶式储罐,在物料装卸及储存过程中有少量物料废气的无组织排放。为了减少储罐中储存物料的呼吸量及装卸料过程中呼吸损耗,特采取了以下有关措施:气相平衡管为防止苯、甲苯、二甲苯等物料的汽车接卸的呼吸损耗,采用了气相平衡管。化学物料通过液相线卸料的同时,储罐所排出的气体通过气相管补充到汽车中,由此减少装卸的呼吸损耗90%。专管专罐装卸物料在物料装卸过程中尽量使用“专管专罐”,尽量减少扫线和清罐的次数。采用上述措施后,可有效地控制各种原料的呼吸量,降低废气无组织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是可行的。(2)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工艺废水、制氢吸收废水、地面及设备冲洗废水、泵轴承密封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等。软水站制软废水、循环冷却排水和蒸汽冷凝水作为清下水进入清下水管网外排。全厂实行雨污分流体制,拟建项目废水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预处理达标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尾水达到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最终排入长江。企业现建有一套处理能力11t/h的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微电解反应+气浮+生化+活性炭过滤”等综合处理工艺。现有项目废水量约12t/a,本项目新增8520t/a(约1.06t/h),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废水排放总量16970t/a(2.12t/d),在现有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能力范围之内。污水处理设施对厂内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镇江新区第二处理处理厂接管标准,从技术角度分析是可行的。从接管范围、接管时间、管网接入和接管水质水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本项目废水接管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建设项目排放的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最终达标排入长江,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污染防治本项目通过采取消声减震,选用低噪音设备,利用建筑物隔声屏蔽,加强操作管理和维护,合理布局等噪声控制治理措施后,能有效地降低主要噪声源对外环境的影响,确保厂界噪声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4)固废污染防治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加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废溶剂,甲醇制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废吸附剂,废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包括少量废活性炭),新增职工生活垃圾等。加氢产生的废催化剂交由供应商回收再生;废溶剂、甲醇制氢产生的废催化剂、废吸附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委托镇江新宇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可实现固体废物合理处置。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严格按照上述措施处理、处置和利用后,对周围环境及人体不会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是可行、可靠的。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本项目存在较多的可燃、易燃和毒性物质,这些物质分布在项目中的生产和储存(罐区)单元,并存在较多的重大危险源。通过采用事件树分析方法,得出上述危险源的潜在风险事故类型为物料泄漏致使毒性气体污染大气环境,或遇火源燃烧爆炸。并结合项目的工艺控制水平,筛选出本项目最大可信灾害事故类型为:反应、分离设备或储存系统物料泄漏毒性气体挥发扩散,或遇火源燃烧爆炸。对苯储罐泄漏事故,在10分钟控制泄漏源、30分钟处理完泄漏物料的情况下,最不利天气条件下,苯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为100m范围内,能引起中毒范围在500米范围,基本在厂区范围内。且苯泄漏事故持续时间短,短时间内经扩散能够恢复。毒性气体扩散的环境风险值可接受。对本项目存在燃烧爆炸潜在危险的单元,风险事故防范的重点为防止其引发物料泄漏和伴有泄漏物料的消防水通过清下水系统污染外部水系。必须通过完善厂内泄漏物料和消防水收集和调储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其污染外部水系的防范。(2)风险防范措施针对本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建议采取如下风险防范措施: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水平,特别是要保证前述应对生产过程异常情况的各种措施的有效、可靠,并加强对事故危险源的监控,在储罐区、涉及燃爆物质的生产单元以及其它易积聚可燃和毒性气体的区域设置自动在线浓度检测报警仪,对挥发或泄漏出的可燃性或毒性气体进行监测,并将检测信号送入控制室;在中央控制室设立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系统,监测可燃和有毒气体的泄漏情况,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为减轻燃烧伴生毒性气体对大气环境的危害,建议对燃烧爆炸单元设置雾状水喷淋装置,以吸收、洗涤燃烧伴生的毒性气体;考虑物料的泄漏量、泄漏物料的铺散面积等毒性气体的挥发扩散有较大影响,建议在储罐区围堰内设置泄漏物料收集沟和收集池,以减少物料泄漏量;建议储罐区均应完善物料泄漏时设备内物料转移设施(倒罐设备)建设,以控制物料的泄漏量。依据本项目“厂区雨(清)污分流排水体系示意图”完善生产装置、罐区等燃烧爆炸风险事故危险源消防水收集设施建设;依据存在的潜在风险事故危险源,按应急预案原则内容编制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预案,并配置相应救援物资和设备;考虑与上级预案的衔接,特别要注意依托有关部门保障在事故状态下影响范围内人员的疏散;进行相关人员培训和预案的演练。在上述各措施落实的情况下,本项目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3)应急预案建设项目根据生产特点和事故隐患分析,尤其针对风险物质物料的储运、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建立事故应急计划,建立事故应急组织管理制度,包括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事故处理人员等各自的职责、任务,事故处理步骤,事故隔离区域和人员疏散等,具体按表6的有关要求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表6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序号项 目内 容 及 要 求1总则2危险源概况详述危险源类型、数量及其分布3应急计划区装置区、贮罐区、邻区4应急组织工厂:指挥部¾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¾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地区:地区指挥部¾负责工厂附近地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疏散专业救援队伍¾负责对厂专业救援队伍的支援5应急状态分类及应急响应程序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响应程序6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1.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活性炭吸附设备等。2.防废水事故排放,主要是事故储水池。7应急通讯、通知和交通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8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9应急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方法和器材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链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配备。10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对毒物的应急剂量控制制定,现场及邻近装置人员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邻近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11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12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13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14记录和报告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和负责管理。15附件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的准备和形成。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拟建项目废水处理设施、工艺有机废气处理、固废堆场、绿化、污水管网、事故应急设施等均依托现有,新增环保投资约10万元。表7 本项目“三同时”一览表类别污染源治理措施建设性质投资(万元)完成时间废水生活污水化粪池依托现有/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生产废水废水处理站依托现有/废气有组织工艺废气脱硫处理后尾气进火炬系统燃烧依托现有/无组织储罐区气相平衡管依托现有/噪声设备噪声针对性的采取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新建10固废生活垃圾收集装置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依托现有/工业固废堆场(危险固废)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堆存(分类暂贮场1个)依托现有/绿化绿地及道路绿化依托现有/雨污分流污水管网系统1套依托现有/雨水管网1套/事故应急措施事故废水切断设施(阀门、沙袋)依托现有/火灾爆炸消防设施/生产设施在线监控系统(可燃感温、感烟探测器及报警装置)/储罐区各类围堰依托现有/其它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标志牌依托现有/合计/10/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1)经济效益本项目总投资为15770万元人民币,项目达产后正常年份销售收入为76222万元

    注意事项

    本文(新昌源化工(江苏)有限公司10万吨粗苯重质芳烃加氢工程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