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车液操作规程.doc

    • 资源ID:3882840       资源大小:792.50KB        全文页数:9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车液操作规程.doc

    沧州分公司企业标准车用液化气装置操作规程QJ/SHCZ 09 002-2008 (A/0)0 目的 为确保车用液化气装置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按照规定的要求生产合格产品、半成品和中间产品,制定本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液化气装置工艺原理与流程、正常操作法、特殊情况处理、开停工方法和步骤、安全和环保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车用液化气装置的工艺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 术语、缩略语和定义3.1精馏精馏是蒸馏的一种高级形式,在提供回流的情况下,汽液两相多次逆流接触进行相间扩散传质传热,使挥发性不同的混合物中各组份有效分离的过程。3.2挥发度液体混合物中任一组份汽化倾向的大小。3.3一次汽化液体混合物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并达到汽液平衡,称为一次汽化(或平衡汽化)。3.4渐次汽化液体混合物被加热后,汽体不断地形成和引出,汽相和液相组成不断地变化,轻组份浓度越来越低,但在任何时候,挥发的汽体与剩下的全部液体呈平衡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渐次汽化。3.5液泛: flooding 在逆流接触的气-液反应器或传质分离设备中,气体从下往上流动。当气体的流速增大至某一数值,液体被气体阻拦不能向下流动,愈积愈多,最后从塔顶溢出,称为液泛。 产生液泛时的气体速度或连续相速度称为液泛速度;这种操作状态称为液泛点。在设计设备时,必须使设备的操作不致发生液泛。 直径一定的塔,可供气、液两相自由流动的截面是有限的。二者之一的流量若增大到某个限度,降液管内的液体便不能顺畅地流下;当管内的液体满到上层板的溢流堰顶时,便要漫到上层板,产生不正常积液,最后可导致两层板之间被泡沫液充满。这种现象,称为液泛,亦称淹塔。4 职责和权限4.1 炼油一部工艺技术组和设备组负责本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组织岗位操作人员贯彻执行,并对日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4.2 生产管理部按照规定的检查频次,对车间执行本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5 装置简介5.1 概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城市的污染,越来越多的车辆改装了燃气装置,车用液化气需求量不断增加,生产车用液化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沧州炼油厂批准,本装置于2001年9月1日开始建设,2001年12月1日建成投产:设计能力:车用液化气3.5万吨/年。 2002年2月,经技术改造,将焦化富气、焦化汽油引入装置,使其既能回收常压装置瓦斯中的液化气又能回收焦化富气中的液化气。同时,停止生产车用液化气期间,本装置可以作为焦化吸收稳定回收液化气,平衡全厂瓦斯,净化焦化干气制氢原料。本装置主要利用一催化往复式压缩机、吸收稳定系统和气分装置替换下的部分设备,对老装置进行改造,电气、消防、供排水等设施也在老装置设施基础上稍加改造而成。其中脱硫碱洗单元为新建装置。装置所用的水、电、热量和净化风等均由沧州分公司提供。5.1.1 装置生产能力 设计产量:3.5×104t/a。生产能力的适应范围:30%-85%。5.1.2 年开工时数 年开工按8000小时考虑。设计按运转周期2年考虑。5.1.3 原料 设计原料为常压瓦斯、重整瓦斯、常压石脑油、重整石脑油。2002年技术改造后,引焦化富气,焦化汽油进装置,常压石脑油、重整石脑油停用。5.1.4 产品方案 以生产民用液化气为主。方案1 生产车用液化气将催化重整预分馏塔、蒸发塔、稳定塔三顶气体、预分馏塔顶轻石脑油、稳定塔顶液化气、加氢精制轻石脑油和常减压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三顶气体,初馏塔顶石脑油等含烯烃较少的饱和组分中的气体用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吸收稳定系统进行分离,分离出其中的液化气和碳五组分,然后再分别用脱硫剂脱除其中硫化氢,再经碱抽提、脱除其中的有机硫、脱硫后的液化气再调和部分气分装置的丙烷组分,使其质量指标符合车用液化气要求。脱硫后的富液返回硫磺溶剂再生塔进行再生、抽提后碱渣进入精制车间碱渣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经吸收稳定分离后的干气送回分公司瓦斯管网,石脑油送入重整原料罐作为重整原料,吸收稳定系统利用二催化二中作为重沸器热源。方案2 生产民用液化气焦化气压机压缩后的高压富气进入本装置,汇同经丙烷机压缩后的常压瓦斯、二部瓦斯,经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吸收稳定系统,分离出其中的液化气组分,送至一部气分工段,分离后的干气送至二部作制氢原料;焦化汽油则作为吸收剂打入吸收塔,最后经深度稳定的焦化汽油自压送至二部作加氢原料。5.1.5 助剂采用浓度为25%的二乙醇胺溶液、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为脱硫助剂。5.2 工艺原理与流程5.2.1工艺原理5.2.1.1吸收稳定部分吸收是一种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过程,用适当的液体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组份溶于溶剂,从而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气体吸收的根本依据是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气体与液体相接触,则气体溶解在液体中达到一定的溶解度。混合气体中每一组分可以被溶液吸收的程度既取决于气体中该组分的分压,也取决于溶液里该组分的平衡分压,气体吸收的推动力就是二者之差,传质方向取决于气相中的组分的分压与其溶液的平衡分压大小,只要气相中组分的分压大于其溶液的平衡分压,吸收过程便会进行下去,直到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反之,如果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平衡分压大于混合气体中该组分分压,那么传质方向便会反转,这个组分便要从液相转移到气相,即称为解吸过程。通常认为,烃类混合物在压力不高的条件下近似于理想溶液。所以,理想溶液的基本定律可作为分离烃类混合物的理论基础。在一定温度,压强不很高时,对于稀溶液中的溶质,其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于亨利定律;当吸收达到气液相平衡时,气体组分在溶液中的浓度和它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而气相又服从于道尔顿分压定律。所以,对于烃类吸收,当吸收达平衡时,气体组分在气液两相中浓度符合以下相平衡公式,即Yi=KXi;式中:Yi被吸收组分的气相平衡分子浓度;Xi被吸收组分的液相平衡分子浓度即该气体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K为相平衡常数,表示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分配比例,K值随溶液的性质,温度和压力而不同。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烃类分子量越大,K值越小;K值小,表明达到平衡时,气体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越小,而在液相中的浓度较大,分子量较大的烃容易被吸收。对于同一种烃,温度越低、压力越高,K值越小,对吸收有利。对于解吸过程,则恰好相反,分子量小的烃易解吸,温度高,压力低对解吸有利。5.2.1.2脱硫碱洗部分5.2.1.2.1 液态烃脱硫化氢基本原理液态烃中的H2S在低温下与溶剂二乙醇胺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一种不稳定的络合物,使液态烃得以净化,而这种络合物又在高温下分解,使溶剂得以再生循环使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R2NH+H2S(R2NH2)2S硫化胺盐(R2NH2)2S+H2O2R2NH2HS酸式硫化胺盐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低温(45)时向右进行,高温(105)时向左进行。5.2.1.2.2 液态烃、碳五脱硫醇基本原理原理:车用液化气装置液态烃脱硫醇单元采用“抽提”过程,“抽提”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利用混合物不同的物质(欲分离的两组份)在选择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实现分离的目的,可分为固液抽提和液液抽提两种。液态烃、 “抽提”过程按下列步骤进行。a、原料与含催化剂的碱溶液密切接触,发生下列反应:RSH+NaOH=NaSR+H2O油相 水溶液 水相上述反应向右方向进行不完全反应,其完全程度取决于硫醇在碱液中的溶解度,按其顺序,主要取决于硫醇分子量和碱浓度,其次是烃类分支程序,硫醇分子量增大及烃支链增加,都使反应完全程度降低。b、含硫醇钠的富碱液与油烃分离,进入精制车间氧化塔再生,其中通入压缩空气使硫醇钠盐转变为二硫化物及氢氧化钠,反应模式为:4NaSR+O2+H2O=2RSSR+4NaOHc、过剩空气从氢氧化钠与二硫化物分离出来d、二硫化物从碱液中分离出来。e、再生碱液循环使用。5.2.2工艺流程5.2.2.1吸稳部分5.2.2.1.1常压三顶瓦斯、二部三顶瓦斯,先进汽油罐(R205),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被丙烷机压缩后经冷凝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凝缩油罐,经凝缩油罐(R225)分离后的富气组分自压进入吸收塔下部。5.2.2.1.2自焦化来的富气不经丙烷机压缩直接并入富气系统,汇同经丙烷机压缩后的常压瓦斯、二部瓦斯经冷却后进入吸收塔。5.2.2.1.3作为吸收剂的常压石脑油、二部石脑油(或焦化汽油)、凝缩油进入罐R-205,经P202/1、2抽出后可有2个走向:正常生产时进吸收塔,作吸收剂;一路直接出装置,吸收塔顶干气去二部作制氢原料。5.2.2.1.4富吸收油从吸收塔底自压流出经富气冷凝冷却器(L204/3、4)进入凝缩油罐,凝缩油罐中的凝缩油经泵P214打入解吸塔。5.2.2.1.5解吸塔顶气体经富气冷凝冷却器(L204/3.4)冷却后,进入凝缩油罐。也可经富气冷凝冷却器(L204/1.2.3.4.5)冷却后,进入凝缩油罐。5.2.2.1.6解吸塔第一层塔盘油进入重沸器H209壳程被分二中加热后,油气混合物共同返回第一层塔板下,两相分离后,气相上升成为解吸塔热源,液相(脱乙烷油)经解底泵P208升压与稳汽换热后进入稳定塔。5.2.2.1.7脱乙烷油进稳定塔有三个进料口,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5.2.2.1.8稳定塔顶油气经冷凝冷却后进入稳顶回流罐,罐内未冷凝下来的轻组气自不凝气线进入高压瓦斯管网或富气管网。罐内液相组分经液态烃泵P209后分成两路,一路作稳顶回流,一路进入脱硫系统,脱硫后出装置,至开源液化气站;也可直接出装置,送气分,作民用液化气。5.2.2.1.9稳顶塔底的油品进入重沸器H207壳程,与分二中换热后的气相返回第一层塔板下,作为稳定塔热源,液相即稳定汽油。5.2.2.1.10稳定汽油一部分经稳汽泵P210打回吸收塔做补充吸收剂,另一部分自压出装置。5.2.2.1.11吸收稳定系统故障需撤压时,可由吸收塔压力控制阀前直接排入低压瓦斯系统放火炬。5.2.2.2脱硫碱洗部分5.2.2.2.1稳顶回流罐(R-217)中的含硫液态烃,经液态烃泵打入液态烃脱硫塔(T301)下部与由贫液泵打入脱硫塔的二乙醇胺逆流接触,液态烃中的H2S、CO2等被胺液吸收,除去H2S和CO2的液态烃进入塔顶沉降,沉降分离后再进入塔顶沉降罐(R301)进行二次沉降。5.2.2.2.2脱硫后的液态烃由塔顶沉降罐(R301)经压力控制阀,由下部进入液态烃预碱洗塔T303中与塔中40%的NaOH溶液混合洗涤,预碱洗后的液态烃自T303顶部压出,与自碱泵来的循环催化剂碱液一同进入静态混合器(M301/1,2),混合抽提硫醇后,进入碱洗沉降罐(R303),沉降分离后,液态烃自沉降罐顶(R303)压出,进入液态烃缓冲罐(R304/1,2),再经液态烃出装置泵送至开源液化气成品罐。5.2.2.2.3来自硫磺车间的二乙醇胺进入储罐(R306)后,经二乙醇胺泵(P303/1,2)打入液态烃脱硫塔上部(T301)与液态烃逆流接触,吸收其中H2S、CO2后,富液由塔底汇同液态烃脱硫沉降罐R301底脱出的富液一起自压送至硫磺车间再生后循环使用。自2004年7月贫液罐及泵停用,贫液来自气分贫液泵P1401出口。5.2.2.2.4浓度为40%的预碱洗碱在开工前由精制车间引入预碱洗塔(T302,T303);催化剂循环碱由精制车间引入本装置催化剂碱液储罐(R307),再由催化剂碱液泵送至液态烃碱洗混合器和碳五碱洗混合器混合提硫醇后,分别进入液态烃碱洗沉降罐(R303)和C5碱洗沉降罐,催化剂碱液(碱渣)由罐底脱出后有两个走向:一路经循环线进入碱液罐(R307)循环使用,一路自压送至精制车间,再生后循环使用。5.2.2.3公用系统5.2.2.3.1新鲜水新鲜水分两路,东路用于车液操作室及办公室生活用水;西路主要用于机泵冷却及机泵检修冲洗。为了在开停工时进行水冲洗、水试压、洗塔、顶线,吸收中段泵、粗汽油泵、液化气出装置泵、稳汽泵、液化气泵、凝缩油泵、C5泵、催化碱液泵、贫液泵各泵入口均接有新鲜水线。5.2.2.3.2循环水循环水来自水场经Dg700地下管道进入装置,作为全部冷凝冷却器的冷却介质循环于装置和水场凉水塔之间。5.2.2.3.3蒸汽系统(1.0MPa级)由动力来的主蒸汽自碱洗泵房东侧南北管排进入装置,分别用作常压装置原油泵房消防蒸汽、扫线蒸汽;车液冷油泵房扫线及消防蒸汽、丙烷机消防蒸汽及脱硫系统消防蒸汽及扫线蒸汽、吸收稳定消防及扫线蒸汽以及各伴热蒸汽。5.2.2.3.4风系统净化风自空压站通过Dg80管线进入装置,经过脱水过滤,作为各仪表调节阀风源。5.3 主要设备及工艺操作条件5.3.1主要设备5.3.1.1 塔类 1)吸收塔 规格1200*21842*14 2)解吸塔 规格1400/2000*21286*14/18 3)稳定塔 规格1400/2000*34906*16 4)脱硫塔 规格1400/1800*22481*14/16 5)碳五塔 规格1000*7193*16 6)碱洗塔 规格1200*11254*165.3.1.2富气压缩机组 采用往复式压缩机,设计富气量34.2 Nm3/min,出口压力1.4MPa(绝).12、冷换设备 冷换设备以BES、BJS系列为主;对于热水与油品换热的换热器均选用BIU系列;对压降要求较严的部分,如分馏塔顶油气系统,采用壳程低压降的折流杆式冷凝器;为降低循环水耗量,在分馏塔顶油气后部冷却系统、压缩富气冷凝冷却器、稳定塔顶冷凝冷器采用表面蒸发空冷器。同时为保证装置有较大的操作弹性,顶循采用了具有强化传热措施的螺旋管换热器。13、机泵 机泵均选用高效的AY型泵,部分负荷变化较大的机泵设变频调速器。5.3.2装置主要操作条件 表51序号名称操作参数一机组部分1丙烷机负荷m3n/min34.22丙烷机出口压力1.4二吸收-稳定部分(一)吸收塔1吸收塔顶温度45.02吸收塔顶压Mpa(绝)0.75±0.5(二)解吸塔1解吸塔底温度115-1352解吸塔顶压Mpa(绝)1.05(三)稳定塔2稳定塔底温度155-1953稳定塔顶压Mpa(绝)0.8-1.0(四)脱硫塔1塔顶温度45.02塔顶压Mpa(绝)0.95-1.355.4 物料消耗及物料平衡一、装置消耗指标 1、主要辅助材料及催化剂消耗 表52名称年用量,t/a 一次装入量备注1脱硫剂1012.5含二乙醇胺25%2碱液101.5含NaOH15%2、公用工程消耗 表5-3序号项目单位数据备注1新鲜水t/h0.072循环水t/h4653电6000vkw180380vkw148220vkw154蒸汽3.5MPat/h1.61.0MPat/h2.05净化压缩空气m3n/h586氮气m3n/h0.23、原料性质1、 车用液化气装置所加工原料油为常压瓦斯、重整瓦斯和焦化富气性质:表31 各物流组成及流量为:组 成馏 分乙烷丙烷丙烯异丁烷正丁烷正、异丁烷反丁烯顺丁烯碳五氢气硫化氢流量t/h丙丁烷含量丙丁烷流量单 位V%V%V%V%V%V%V%V%V%V%V%t/h55t/h初馏塔顶气体8.723.60.1811.118.30.10.0215.00.20.11.5552.5常压塔顶气体9.0637.7509.7518.800011.5920.42.0预分馏塔顶气体18.521.88.233.20.10.150.12.782.751.0763.20.54蒸发塔顶气体32.123.55.79.80.6321.139稳定塔顶气体29.040.98.22.90.1110.452预分馏塔轻石脑油17.921.67.834.50.250.10.053.52.5363.90.77蒸发塔轻石脑油31.623.15.69.20.4321.1很少37.9稳定塔顶液化气28.539.19.03.80.110.10.2551.90.13焦化富气15.628.493.070.732.730.181.174.24.435.994.512.95、产品性质1干气、液化石油气组成表32序号组分干气(vol%)液化石油气(vol%)备注1air6.872H211.263CO20.64H2S4.95000mg/cm35C1050.916C2015.231.067C21.3808C302.7140.559C31.888.0510nC401.2118.6711iC400.4711.7612nC4=0.4112.3313iC4=14cC4=0.073.6915tC4=0.033.9916C51.89017SO218合计100100二、装置物料平衡表41装置物料平衡(2007年)序号物料名称数值备注w%Kg/h104t/a一原料常压瓦斯916911.35重整瓦斯246004.8焦化富气6646003.68凝缩油1550.05合计100二产品1干气5941483.322液化石油气4128402.277损失0.020.02合计100100 5.5 装置设备安全性能指标6 装置开工规程6.1 开工必须具备的条件6.1.1全部检修项目、新上项目、技改措施和自检项目完成并经过各级主管部门验收确保项目无遗漏,质量无问题,手续齐全,资料完备。6.1.2各设备、管线鉴定项目按要求完成。6.1.3人孔封好,应拆盲板已拆除,地漏畅通。6.1.4水、电、汽、风引到装置。6.1.5丙烷机、各机泵等转动设备经过单机试运,处于良好备用状态。6.1.6室内仪表,室外调节阀经车间、仪表联合试验,动作准确无误,各测量点及测量孔板畅通。6.1.7各安全阀经校验后回装到位,处于良好投用状态,消防器材齐全好用。6.1.8平台、地沟、梯子卫生清扫干净。6.1.9组织职工进行技术学习、岗位练兵,改造项目交底。6.1.10开工方案,开工网络图经上级审查批准、组织全车间职工反复学习讨论。6.1.11成立开工领导小组。6.2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6.2.1全面大检查6.2.1.1按专业和岗位对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其中包括改动的设备、流程,尤其是新上的装置。6.2.1.2逐个设备、逐条管线、逐个仪表、机泵,进行检查、处理、对所出现的问题详细记录。检查内容包括:法兰螺丝是否上全、把紧,垫片是否放正,盲板是否拆加正确,罗茨表、控制阀的介质流向与否与管线内介质流向一致。工艺流程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顶部、底部放空阀、采样阀、液面计放空阀是否关闭等等。6.2.1.3设备、管线、仪表、电气安装,焊接是否按条例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DCS控制是否灵敏,功能是否齐全。压力容器取证完毕。6.2.1.4各部流程是否打通、检查碰头、敞口情况,流程是否正确,事故、开工操作手段是否完善,操作是否灵活方便。6.2.1.5管线、设备安装存在什么缺陷和不安全因素,安全设施设置情况。6.2.1.6在蒸汽吹扫试压前,所有法兰、垫片、螺栓全部由临时改为正式,按设计要求安装。6.2.1.7所有阀门的盘根,在吹扫试压前,全部按要求重新更换和压好。6.2.1.8冬季开工必须检查防冻防凝。6.2.1.9是否存在不利于节能的因素。6.2.1.10除工艺设备管线外,还要检查系统工程水、电、汽、风流程。6.2.1.11地漏水道是否畅通。6.2.1.12装置区照明、通讯是否完善。6.2.1.13各消防器材是否按规定地点放置齐全完善。6.2.1.14温度计、压力表、热电偶、各种液面计(浮球,差压,玻璃板)、采样器齐全完善。6.2.1.15设备、管线要按要求刷漆、保温。6.2.1.16各阀门丝杠上油,以保证开关灵活。6.2.2联系、准备工作6.2.2.1大检查完毕,存在问题是否已处理。6.2.2.2塔、容器封人孔。6.2.2.3联系调度,将水、电、汽、风引入装置。6.2.2.4根据调度命令,进行循环水冲洗、试压。6.2.2.5机泵试运完毕,新管线吹扫试压。6.2.2.6丙烷试运完毕,新管线吹扫试压。6.2.2.7各机泵加油盘车,调好冷却水。6.2.2.8落实安全阀定压就位情况。6.2.2.9根据开工盲板表准备好开工用的各种规格的盲板。6.2.2.10准备好限流孔板、压力表、温度计、管线吹扫完毕及时安装。6.2.2.11落实好保运队伍。6.2.2.12管线、设备喷字完毕。6.3 开工要求及注意事项开工是生产上的重要环节,车间全体职工必须认真对待。思想上必须重视,不能麻痹大意,严格按开工方案执行,听从开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做到安全、平稳、预期开工。为此特提出如下要求及注意事项:6.3.1对车间要求6.3.1.1参加开工的全体人员要认真学习开工方案,在车间指挥的指挥下,积极主动的做好各项工作,作到有令则行,执行结果及时反馈。6.3.1.2操作人员必须熟记开工方案,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工艺卡片内容及其细节和要求,熟悉室内外设备、生产流程、管线附件、机泵和仪表及其工作原理,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6.3.1.3严格按开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章作业。6.3.1.4设备机泵、工艺管线和仪表等按规程规范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3.1.5各项检查准备工作要细致全面。6.3.1.6打通流程或改流程,严格执行操作员改,班长检查,车间复查的三级检查制度,严防跑、冒、串。6.3.1.7开工原料和化工原料准备齐全,符合指标要求。6.3.1.8严格按试压标准试压,严防超压水击、带压整改。6.3.1.9开工期间认真做好记录,作到记录准时、准确、齐全、整洁,各班各岗位所做工作内容详细、条理清楚地作好交接班,并记录于交接班日记本上。6.3.1.10开工期间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必须进入气柜回收或经火炬烧掉,严禁直排大气。6.3.1.11认真仔细地搞好全面检查。6.3.1.12吹扫试压时,严格执行吹扫规程,先熟悉流程后,进行吹扫。6.3.1.13引油引溶剂引二中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每个倒淋和放空,防止跑油、跑溶剂,并注意联系仪表校对液面。6.3.1.14装置引瓦斯时,要仔细检查各流程,防止互串。而发生事故、瓦斯放空在规定位置,严禁随地排放。6.3.1.15开工过程中严禁烟火。6.3.1.16用完后的扫线介质必须加上盲板6.3.2对有关部门的要求6.3.2.1仪表系统:DCS系统及机组控制系统完好,现场仪表准确可靠,三通阀、放火炬蝶阀调节灵活好用,根据开工步骤及时准确启用仪表。6.3.2.2供排水系统:新鲜水、循环水流量、压力符合正常生产指标要求,供水、回水畅通完好,生产排放水及污水各线畅通。6.3.2.3供电系统:所有用电设备,供电器材齐全完好,各机泵电机运转方向与要求一致,装置照明情况、装置接地设施完好,高低压供电正常,通讯畅通完好。检修临时用电设备,照明设施拆除干净。6.3.2.4动力系统:装置蒸汽压力不低于1.0Mpa、温度不低于200,蒸汽品质合格,压力稳定。装置净化风压力不低于0.4Mpa,净化风无水、无尘、无油,非净化风无水、无油。6.3.2.5生产调度系统:协调组织打通好上下游装置流程。6.3.2.65保运队伍:保运队伍各工种人员齐全,力量充足,现场值班随叫随到,有问题及时处理,不扯皮,不拖延。6.4 设备吹扫和试压要求6.4.1吹扫目的:蒸汽吹扫是为了把管线内在施工过程中残留的泥土、焊渣、铁锈等杂物吹扫出去,同时达到管线贯通以及对操作压力在1.0Mpa以下的设备、管线试压的目的、以检查设备管线阀门、法兰的泄漏情况及管线中有无盲板或阀门掉砣的现象。新管线是否接错。6.4.2吹扫试压规程:6.4.2.1吹扫试压要按开工扫线流程表进行。6.4.2.2吹扫试压要着重于新接,改动管线、设备和带冷却器的管线设备。6.4.2.3扫线时,不得将脏物扫入塔、容器、机泵和冷换设备内,按规程有关规定排放空。6.4.2.4扫线前将锐孔板、过滤器、质量流量计、涡轮、文氏管、静态混合器、控制阀拆去,从上游阀下排空,扫线走副线。6.4.2.5扫线不得进泵,泵出入口阀关上,走出入口连通线。6.4.2.6扫线时,要注意排凝,防止水击,冷管引入蒸汽,要缓慢预热,并打开放空放净存水,然后渐渐开大蒸汽阀以防止损坏管线设备。6.4.2.7蒸汽吹扫前关闭各塔顶,容器上安全阀的上下手阀。6.4.2.8扫线至冷换设备时,拆入口法兰放空,待管线扫净后,把上法兰。注意换热器的副线也要扫到。6.4.2.9扫线时要防止全面开花以保蒸汽压力。6.4.2.10所有管线按流程都要扫到,特别注意支线、细线、公用线、采样口、循环线等防止漏扫。6.4.2.11扫线经过冷换设备时,扫一程,另一程放空,防止有水汽憋压。6.4.2.12为将管线内脏物吹出、可反复憋压、放空,吹扫死角处。6.4.2.13扫线时,仪表锐孔板取压手阀关闭,油表走副线。6.4.2.14管线扫完后,关终端阀门或加盲板,按规程试压,检查法兰、焊口等有无漏处。6.4.2.15管线吹扫完后,要将设备管线内的存水放净,且打开顶部放空,防止设备内蒸汽冷凝后,造成其内部负压而损坏设备。吹扫注意安全,防止烫伤。6.4.2.16蒸汽吹扫流程见附录6.4.3水试压新建及检修完后的设备、管线,进行水试压和水冲洗,试压介质一般为水、蒸汽等。根据我车间实际情况,吸收稳定部分用蒸汽试压,脱硫部分用水试压。试压目的是:检查管线、设备等泄漏情况和耐压情况,确保开工和生产的安全进行。水冲洗和水试压按实际情况交叉进行。6.4.3.1试压规定和要求进行试压时,试压压力一般为最大操作压力的1.25倍,试压以塔顶压力为准。本装置各塔、罐试压压力表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计压力试压压力试压介质备 注(Mpa)(Mpa)汽油缓冲罐R2050.330.412水利旧设备稳顶回流罐R2171.31.7水原有设备气液平衡罐R2251.531.92水原有设备塔顶沉降罐R3011.82.25水利旧设备碳五碱洗沉降罐R3021.82.25 水新设备液烃碱洗沉降罐R3031.82.25 水新设备液态烃缓冲罐R304/1、21.431.79水新设备碳五缓冲罐R3051.82.25水新设备吸收塔T2051.41.75水原有设备解吸塔T2071.51.88水原有设备稳定塔T2081.01.25水原有设备脱硫塔T3011.71.13水利旧设备碳五预碱洗塔T3021.431.79水新设备液化气预碱洗塔T3031.82.25水新设备进行试压时,一般要按系统进行:与设备连接的所属管线可与设备连在一起进行试压,试压标准与设备试验压力相同。6.4.3.2试压的方法与要求6.4.3.2.1设置一人盯紧压力表,一人负责介质的阀门的开关,一人联系工作。6.4.3.2.2当试压设备管线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保压15分钟,然后降至操作压力进行检查,如发现泄漏,泄压处理,然后按上述进行试压直至合格。6.4.3.2.3蒸汽、水试压用目测。6.4.3.2.4试压时,各设备安全阀入口应关闭。6.4.3.2.5用蒸汽试压时,蒸汽进入设备内,设备顶、底部排凝,当设备上下都见蒸汽时,再关闭放空阀进行试压。6.4.3.2.6试压完毕后,打开设备的上下放空阀,管线的终端放空阀进行放空泄压,防止负压损坏设备。6.4.3.2.7试压时,要有专人记录各设备管线的试验压力,泄露情况,并作好消号工作,以免漏项。6.4.3.3试压时注意事项:6.4.3.3.1在所有机泵入口装上过滤网。6.4.3.3.2在装水过程中,注意逐步打开所有管线上低点排凝,待水干净后,方可向下进行。开始时水量要小,待全部流程改通后,再增加水量。6.4.3.3.3此时可将孔板、涡轮等仪表投用,以考察仪表情况。6.4.3.3.4试压过程中要详细检查,认真记录,做到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有问题记录下来,待撤压后处理。6.4.3.3.5试压完毕后,撤压应按流程顺序由前向后放水,放水时要开设备顶部放空,防止设备内产生负压而损坏设备。6.4.3.4试压合格标准:设备与管线试压时,在水试验压力下保持半小时再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升降应缓慢进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即为合格。没有裂纹;没有泄漏;试验后没有残余变形。6.4.3.5水冲洗设备、容器在进行水试压时,可同时进行水冲洗,当塔内水不多时,可用泵进行补水。所以冲洗过程同试压过程一样,由前向后进行。6.4.3.5.1水冲洗目的:水冲洗就是进一步把管线杂物冲洗干净。6.4.3.5.2水冲洗注意事项:1、装置中所有新上设备、管线必须用水冲洗,管线冲洗要单独进行,未冲洗干净的,一般不得与塔、冷换设备、容器相连,以免将杂物带入系统。2、并联管线要逐条进行冲洗,以防走短路影响冲洗效果,要不留死角。3、所有过滤器、控制阀走副线,注意低点排凝。4、各设备内的破沫网过滤网必须拆下,待水倒空后再装上。5、冲洗时要打开设备顶部放空。6、冲洗时要保证下水沟畅通。6.5 开工顺序表。吸稳脱硫机泵、丙烷机注意事项检查检查工艺管线流程是否畅通检查各工艺管线流程是否畅通。对机组、机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要仔细全面吹扫试压1、 各工艺管线吹扫试压。检查管线是否畅通,新的焊口是否合格,检验容器、管线、法兰的气密性。试压:拆盲板、引蒸汽。引蒸汽前先放净管线内的凝结水。关上各塔、罐、过滤器、罗茨表、控制阀等管线上的放空、导淋,关闭各安全阀入口阀。打开稳定塔、解吸塔底吹扫蒸汽阀门(注意阀门不宜开得过大,防止、吹翻塔盘),蒸汽量不足时,也适当打开泵入口吹扫蒸汽。当系统压力升至0.70.8Mpa时,维持系统压力。此时组织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查人孔、法兰、新焊口、阀门等。若有泄漏,联系处理,若无泄漏,从地面各低点导淋放空撤压。1、 各工艺管线吹扫(同吸稳)拆除测量孔板,过滤器,质量流量计,涡轮,控制阀,泵出口下法兰。拆蒸汽盲板,准备引蒸汽。拆进出设备法兰。拆脱硫系统进火炬总线阀门处法兰。每条管线逐段吹扫,吹扫过程中必须用盲板或铁皮将所拆法兰口封死,以免将杂物吹进设备内,每段管线吹扫干净后,须将所拆法兰重新把好,再进行下一段吹扫,吹扫过程中出现的漏点要及时处理。2、水试压,水联运。蒸汽吹扫后用B209打水充压,试验压力为操作压力的1.25倍。水试压后进行水联运,进一步冲洗杂物。水联运流程:丙烷机各机泵开机前的准备工作:丙烷机:组织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主机整洁、零附件齐全。电气、仪表润滑,冷却管线阀门均应符合要求)。检查和备好本岗位使用的各种工具、材料。监测仪器、润滑器具、记录表格、消防器材等。配合有关工种完成机组自保的各种试验和联校。对机组用氮气进行气密试验和置换工作。投运稀油站。打通冷却水上水和回水线上所有阀门,打开进机组冷却水上水和回水阀门,从看窗观察水流畅通与否,水温水压是否合适。待R205引入富气后,将富气引至机前R502及时排凝。对压缩机和电机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给主机两端轴瓦加油至正常液位,无异常情况启动辅助油泵,盘车2周半,盘车时应将十字头盘在看窗中央位置,随后脱开盘车器,打开泄油阀闭路循环。检查富气管

    注意事项

    本文(车液操作规程.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