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版无链接《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doc
-
资源ID:3882610
资源大小:74.9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清晰版无链接《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Code for design of 66kV or under overhead electrical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0 年 7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492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612010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09、6010、6013、707、813、819、901、1102、11012、1206、1207、1208、1209、12010、12011、12012、12013、12014、120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9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年一月十八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lt二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gt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由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9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3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路径气象条件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金具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杆塔型式杆塔荷载和材料杆塔设计杆塔结构基础杆塔定位、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附属设施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 对章节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术语章。 2 增加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3 为了有利于国家各种设施的协调建设减小了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度。 4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对架空电力线路与有关建筑物等设施的安全距离进行了调整。 5 增加了35kV和66kV线路不宜通过经过国家批准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诘囊蟆?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4号邮政编码11000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 参编单位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 大连理工大学 参加单位北京电力设计院 沈阳电业局 主要起草人黄连壮 寿祝昌 鲍星辉 李宏男 李朝顺 李昌松 张亚富 张 义 汪 唯 王永红 主要审查人赵连歧 崔鸣昆 刘永东 郭亚莉 祖一泓 谭会斌 牛 莉 王涣瑾 詹 源 程景春 薛 健 刘寅初 贾 凯 王润元 1 总 则 101 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1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应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04 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刺杓品?105 本规范规定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电力线路 power line 应用于电力系统两点之间输电的导线、绝缘材料和各种附件组成的设施。 202 架空电力线路 overhead power line 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03 输电线路 transmission line 作为输电系统一部分的线路。 204 导线 conductor 通过电流的单股线或不相互绝缘的多股线组成的绞线。 205 地线 overhead ground wire 在某些杆塔上或所有的杆塔上接地的导线通常悬挂在线路导线的上方对导线构成一保护角防止导线受雷击。 206 档距 span 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 207 弧垂 sag 一档架空线内导线与导线悬挂点所连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208 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 在正常情况下沿着加有运行电压的绝缘子瓷或玻璃绝缘件表面的两部件间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的总和。 209 机械破坏荷载 mechanical failing load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绝缘子串元件应独立经受施加在金属附件之间的拉伸荷载绝缘子串元件试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荷载。 2010 杆塔 pole and tower of an overhead line 通过绝缘子悬挂导线的装置。 2011 基础 foundation 埋设在地下的一种结构与杆塔底部连接稳定承受所作用的荷载。 3 路 径 301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302 市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路径走廊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 303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减少与其他设施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其交叉点不宜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 2 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 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303的要求。 4 3kV及以上至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仓库区域。架空电力线路与甲类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5 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路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1.2倍。35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与储量超过200m3的液化石油气单罐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6 架空电力线路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原始森林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 304 架空电力线路不宜通过林区当确需经过林区时应结合林区道路和林区具体条件选择线路路径并应尽量减少树木砍伐。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2.5m。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跨越设计特殊地段宜结合电气安全距离等条件严格控制树木砍伐。 305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 306 耐张段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5km 2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km。 307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不宜通过国家批准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 4 气象条件 401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15年30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气温宜采用40。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冰计算。 402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2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4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或地线的覆冰厚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可取5、10、15、20mm冰的密度应按0.9gcm3计覆冰时的气温应采用-5风速宜采用10ms。 404 安装工况的风速应采用10ms且无冰。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最低气温为-40的地区应采用-15 2 最低气温为-20的地区应采用-10 3 最低气温为-10的地区宜采用-5 4 最低气温为-5的地区宜采用0。 405 雷电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15风速对于最大设计风速35ms及以上地区可采用15ms最大设计风速小于35ms的地区可采用10ms。 406 检验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时应按无风、无冰考虑。 407 内部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可采用最大设计风速的50并不宜低于15ms且无冰。 408 在最大风速工况下应按无冰计算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最低气温为-10及以下的地区应采用-5 2 最低气温为-5及以上的地区宜采用10。 409 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且无冰。 4010 长期荷载工况的风速应采用5ms气温应采用年平均气温且无冰。 4011 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3.5ms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山区架空电力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最大设计风速可按附近平地风速增加10且不应低于25ms。 2 架空电力线路位于河岸、湖岸、山峰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的地带时其最大基本风速应较附近一般地区适当增大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杆塔使用条件应适当留有裕度。 3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市区或森林等地区时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23其最大设计风速宜比当地最大设计风速减少20。 5 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金具 51 一般规定 511 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可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铝绞线地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在沿海和其他对导线腐蚀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使用耐腐蚀、增容导线。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节能金具。 512 市区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遇下列情况可采用绝缘铝绞线 1 线路走廊狭窄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地段 2 高层建筑邻近地段 3 繁华街道或人口密集地区 4 游览区和绿化区 5 空气严重污秽地段 6 建筑施工现场。 513 导线的型号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条件综合确定。 514 地线的型号应根据防雷设计和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确定。 5 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金具 51 一般规定 511 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可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铝绞线地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在沿海和其他对导线腐蚀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使用耐腐蚀、增容导线。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节能金具。 512 市区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遇下列情况可采用绝缘铝绞线 1 线路走廊狭窄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地段 2 高层建筑邻近地段 3 繁华街道或人口密集地区 4 游览区和绿化区 5 空气严重污秽地段 6 建筑施工现场。 513 导线的型号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条件综合确定。 514 地线的型号应根据防雷设计和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确定。 52 架线设计 521 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导线的张力弧垂计算应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作为控制条件。地线的张力弧垂计算可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平均运行张力和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作为控制条件。 522 导线与地线在档距中央的距离在15气温、无风无冰条件时应符合下式要求 523 导线或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不应大于绞线瞬时破坏张力的40。 524 导线或地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上限及防振措施应符合表524的要求。 525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或地线的初伸长率应通过试验确定导线或地线的初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可采用降温法补偿。当无试验资料时初伸长率和降低的温度可采用表525所列数值。 526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初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可采用减少弧垂法补偿。弧垂减小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铝绞线或绝缘铝绞线应采用20 2 钢芯铝绞线应采用12。 53 绝缘子和金具 531 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应按下式验算 532 绝缘子和金具的安装设计可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绝缘子及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6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601 架空电力线路环境污秽等级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污秽等级可根据审定的污秽分区图并结合运行经验、污湿特征、外绝缘表面污秽物的性质及其等值附盐密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602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的型式和数量应根据绝缘的单位爬电距离确定。瓷绝缘的单位爬电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603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悬式绝缘子。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空气清洁地区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宜采用表603所列数值。 604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应比悬垂绝缘子串的同型绝缘子多一片。对于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应增加一片绝缘子。 605 6kV和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直线杆塔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耐张杆塔宜采用悬式绝缘子串或蝶式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 606 3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直线杆塔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耐张杆塔宜采用蝶式绝缘子。 607 海拔高度超过3500m地区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可根据运行经验适当增加。海拔高度为1000m3500m的地区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应按下式确定 608 通过污秽地区的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防污绝缘子、有机复合绝缘子或采用其他防污措施。 609 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09的规定。 6010 海拔高度为1000m及以上的地区海拔高度每增高100m内部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最小间隙应按本规范表609所列数值增加1。 6011 3kV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引下线与3kV以下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0.2m。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011的规定。采用绝缘导线的架空电力线路其最小间隙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6012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012的规定。采用绝缘导线的架空电力线路其最小间隙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6013 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的地区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013的规定 2 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应增加0.3m0.5m。 6014 架空电力线路可采用下列过电压保护方式 1 66kV架空电力线路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d以上的地区宜沿全线架设地线。 2 35kV架空电力线路进出线段宜架设地线加挂地线长度一般宜为1.0km1.5km。 3 3kV10kV混凝土杆架空电力线路在多雷区可架设地线或在三角排列的中线上装设避雷器当采用铁横担时宜提高绝缘子等级绝缘导线铁横担的线路可不提高绝缘子等级。 6015 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宜采用20°30°。山区单根地线的杆塔可采用25°。杆塔上两根地线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导线与地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高杆塔或雷害比较严重地区可采用零度或负保护角或加装其他防雷装置。对多回路杆塔宜采用减少保护角等措施。 6016 小接地电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地线的杆塔在居民区宜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 2 有地线的杆塔应接地 3 在雷雨季当地面干燥时每基杆塔工频接地电阻不宜超过表6016所列数值。 6017 钢筋混凝土杆铁横担和钢筋混凝土横担架空电力线路的地线支架、导线横担与绝缘子固定部分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接地引下线相连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的非预应力钢筋可兼作接地引下线 2 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和铁横担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3 外敷的接地引下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 4 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2并应采用热镀锌。 7 杆塔型式 701 架空电力线路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共架的多回路杆塔应采用高电压在上、低电压在下的布置型式。山区架空电力线路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的杆塔。 702 35kV66kV架空电力线路单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多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鼓型、伞型或双三角型排列3kV10kV单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多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三角和水平混合排列或垂直排列3kV以下杆塔的导线可采用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 703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运行经验并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 35kV和66kV杆塔的线间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 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其垂直线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66kV杆塔不应小于2.25m 235kV杆塔不应小于2m。 3 采用绝缘导线的杆塔其最小线间距离可结合地区经验确定。380V及以下沿墙敷设的绝缘导线当档距不大于20m时其线间距离不宜小于0.2m3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10kV及以下杆塔的最小线间距离应符合表703的规定。 704 采用绝缘导线的多回路杆塔横担间最小垂直距离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10kV及以下多回路杆塔和不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杆塔横担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704的规定。 注表中0.450.6系指距上面的横担0.45m距下面的横担0.6m。 705 设计覆冰厚度为5mm及以下的地区上下层导线间或导线与地线间的水平偏移可根据运行经验确定设计覆冰厚度为20mm及以上的重冰地区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在覆冰地区上下层导线间或导线与地线间的水平偏移不应小于表705所列数值。 706 采用绝缘导线的秆塔不同回路的导线间最小水平距离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3kV66kV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导线间最小距离应符合表706的规定。 707 66kV与10kV同杆塔共架的线路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5m35kV与10kV同杆塔共架的线路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 8 杆塔荷载和材料 81 荷 载 811 风向与杆塔面垂直情况的杆塔塔身或横担风荷载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813 各类杆塔均应按以下三种风向计算塔身、横担、导线和地线的风荷载 1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转角塔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2 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60°或45° 3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814 风向与线路方向在各种角度情况下塔身、横担、导线和地线的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分量和顺线路方向分量应按表814采用。 注1 X为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的分量Y为风荷载顺线路方向的分量 2 WSa为垂直线路风向的塔身风荷载 3 WSb为顺线路风向的塔身风荷载 4 WSc为顺线路风向的横担风荷载。 815 拉线高塔和其他特殊杆塔的风振系数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也可按表815的规定采用。 816 风荷载档距系数应按表816采用。 817 杆塔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两类 1 永久荷载导线、地线、绝缘子及其附件的重力荷载杆塔构件及杆塔上固定设备的重力荷载土压力和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风荷载导线或地线张力荷载导线或地线覆冰荷载附加荷载活荷载等。 818 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的运行工况、断线工况和安装工况的荷载。 819 各类杆塔的运行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 1 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2 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3 最低气温、无风、无冰、未断线。 8110 直线型杆塔的断线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 1 单回路和双回路杆塔断1根导线、地线未断、无风、无冰 2 多回路杆塔同档断不同相的2根导线、地线未断、无风、无冰 3 断1根地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8111 耐张型杆塔的断线工况应计算下列两种工况的荷载 1 单回路杆塔同档断两相导线双回路或多回路杆塔同档断导线的数量为杆塔上全部导线数量的13终端塔断剩两相导线、地线未断、无风、无冰 2 断1根地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8112 断线工况下直线杆塔的导线或地线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