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无线网络上行干扰排查规范.doc

    • 资源ID:3882403       资源大小:11.85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线网络上行干扰排查规范.doc

    无线网络上行干扰排查规范目 录目 录1一、前 言1二、总体目标1二、排查与干扰方法22.1 排查方法流程图22.2 FAS分析方法22.3 CDMA干扰排查22.4 直放站干扰排查22.5天馈系统互调干扰排查2三、工作要求33.1 每月整治要求33.2 月报内容3一、前 言通过对上行干扰小区进行定位,有针对性的对现网产生上行干扰的直放站类设备和天线、无源器件等天馈系统设备进行排查,实现全网上行干扰的降低;二、排查与干扰方法2.1 排查方法流程图上行干扰大致可以分为五类:频率干扰、直放站干扰、CDMA干扰、外部强干扰、互调干扰。上行干扰的排查与定位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2.2 FAS分析方法计筛选出长期存在上行干扰的小区(非随机突发),利用FAS数据进行上行干扰类型分析。上行干扰大致可以分为五类:频率干扰、直放站干扰、CDMA干扰、外部强干扰、互调干扰。(1) CDMA干扰:查看小区全频段的干扰电平,如果上行频段低端频点收到的干扰较强,而高端频点收到的干扰较小,则可能是存在CDMA干扰。CDMA干扰在FAS统计数据的表现是上行低端频点受到严重干扰,而随着频点号的增加而干扰程度下降,FAS统计数据呈前高后底的形态。 (2)直放站干扰:携带直放站的信源小区在闲忙时干扰都较高,整个上行通带或大部分上行通带都存在较强的干扰,干扰呈现宽带性,则可能是直放站干扰,可通过关闭直放站进行定位,如果直放站关闭后,干扰明显下降或消除则为直放站干扰。其FAS表现特征为抬升频段只局限于移动的195频点。(3)外部强干扰:小区在闲忙时整个上行通带或大部分上行通带都存在较强的干扰,小区天线覆盖方向的多个小区也存在同样干扰情况,呈现局部干扰情况,则可能是受到外干扰源干扰。其FAS表现特征为全频段干扰抬升,包括联通上行频段。(4)互调干扰:小区长期存在较大干扰,小区的上行干扰是随着话务增长而升高,或者功率加大干扰明显的小区,则可能存在发射互调干扰。小区5阶互调主要分布在高端频点处,且呈现上楼梯的分布特性,若疑似内部干扰小区的上行干扰FAS统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则可基本认定该小区存在由于器件互调性能指标恶化引起的互调干扰情况(5)频点干扰:由于载波板或者GRRU等选频直放站类设备引起的频点干扰,FAS特征为个别离散的频点受到干扰。2.3 CDMA干扰排查2.3.1 CDMA干扰原因分析从理论上分析,根据协议3GPP 45.005定义,GSM900对CDMA800频段的抗阻塞能力仅为-13dBm,在CDMA正常的发射功率(49w)下,GSM阻塞干扰和杂散所需的天线隔离度为和,但如果实际网络中如果功率过大,或GSM和CDMA天线隔离度(即水平隔离或垂直隔离距离)过小,则引起阻塞或杂散干扰,下面将从阻塞干扰、杂散干扰及天线隔离距离进行详细分析。1、异系统干扰的原理图图 11 干扰分析框图2、GSM900抗阻塞能力分析GSM抗阻塞干扰计算公式可以理解如下:C(aff_Rx)= C(Total_Interfering)- L(Iso)- L(Affected RxFilter)- L(cabl)(2.1)式中:C(aff_Rx)GSM带内接收的总干扰功率;C(Total_Interfering)CDMA总发射功率;L(Iso)CDMA-GSM天线隔离度;L(cabl)收发馈线损耗对公式进行转换:L(Iso)= C(Total_Interfering)- L(cabl)-( C(aff_Rx)+ L(Affected RxFilter)其中:L(Iso):即天线隔离度,指发射天线的输出与接收天线的输入端间耦合损耗,等于两天线间的空间隔离减去两天线朝向另一天线的增益。C(Total_Interfering):指CDMA系统发射功率,按照每载频20W计算,一般为4载频,所以总发射功率为49dBm。L(cabl):一般可取46dB。C(aff_Rx)+ L(Affected RxFilter):如果没有外置滤波器,即可看成GSM机顶口的指标。对于GSM系统,根据协议3GPP 45.005定义,GSM900在多载波3 MHz £ |ffo |下仅为-16dBm,相关要求如下:FrequencyGSM 400, T-GSM 810, P-, E- and R-GSM 900DCS 1 800 & PCS 1 900bandother MSsmall MS(Note 1)BTS except Multicarrier BTSMulticarrier BTS (Note 2)MSBTS includingMulticarrier BTSdBµVdBmdBµVdBmdBµVdBmdBµVdBmdBµVdBmdBµVdBm(emf)(emf)(emf)(emf)(emf)(emf)inband600 kHz£ |ffo | < 800 kHz75387043872678-3570437835800 kHz£ |ffo | < 1,6 MHz80337043971697-16704388251,6 MHz£ |ffo | < 3 MHz90238033971697-16803388253 MHz £ |ffo |902390231001397-1687268825所以,对于移动的GSM设备,为了避免干扰,所需的CDMA-GSM天线隔离度=49dBm -4dB -(-16dBm) =61dB。3、CDMA 800M杂散分析CDMA对GSM的杂散干扰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进行分析:I(aff)= P(T)- L(Tx_rej)- L(Iso)- L(cabl)-10lg(3.1)式中:I(aff)GSM系统允许接收到杂散功率;P(T)发射杂散功率;L(Tx_rej)发射端滤波器对GSM上行杂散抑制;L(Iso)CDMA-GSM天线隔离度;L(cabl)收发馈线损耗;10lg干扰信号的扩频增益。对公式进行转换:L(Iso)= P(T)- L(Tx_rej)- L(cabl)-10lg- I(aff)其中:L(Iso):即天线隔离度,指发射天线输出与接收天线输入端间耦合损耗,等于两天线间的空间隔离减去两天线朝向另一天线的增益(GSM上行频段实测值)。P(T)- L(Tx_rej):如果没有外置滤波器,可以看作CDMA机顶口杂散水平。根据工信部关于800MHz频段CDMA系统基站和直放机杂散发射限值及与900MHz频段GSM系统邻频共用设台要求的通知的要求885MHz- 915MHz上为-67dBm/100kHz。L(cabl):收发馈线损耗,一般可取46dB。I(aff):GSM系统允许接收到杂散功率,允许接收的干扰电平为-127dBm/200kHz。所以,为了避免干扰,GSM接收频率在889MHz以上时,所需的【天线隔离度】=-67dBm/200kHz-4dB +3+127dBm/200kHz= 59 dB。4、隔离距离分析(1)CDMA和GSM水平隔离距离分析:分析水平隔离使用公式如下: L- L=22+20Log()-G-G (4.1)式中:L:系统间天线隔离度(dB);L:滤波器抑制度(dB);D:水平距离(米);:工作波长(米);、G:CDMA800发天线增益;G:GSM900收天线增益;根据光速公式转换=v/f=0.33(米)。其中:Gt,Gr:分别为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朝向另外一天线的增益,由于现网普遍采用凯瑟琳80010303天线(增益15dBi,水平波瓣角65度,垂直波瓣角14度,参看以下图4.1和4.2:图4.1 定向天线水平与垂直方向图 图4.2 天线增益与角度的关系图 我们以四种天线摆放位置进行分析,我们看下C网和G网天线位置与天线增益关系,如下表4.3:天线摆放图说明交叉(135功率角)天线背打(180功率角)天线同向(90度功率角)天线对打(0度功率角)增益(Gt+Gr )-38-22-430表 4.3下面看下阻塞干扰和杂散干扰所需要的水平距离,根据公式4.1,在没有滤波器抑制的情况下,四种天线摆放方式所需的隔离距离如下:干扰类型所需的天线隔离度(含天线增益)天线摆放情况交叉(135功率角)天线背打(180功率角)天线同向(90度功率角)天线对打(0度功率角)天线增益所需天线水平距离(m)天线增益所需天线水平距离天线增益所需天线水平距离天线增益所需距离阻塞干扰61-380.38-222.3-418.730940杂散干扰59-380.29-221.9-414.930747(2)CDMA和GSM垂直隔离距离分析:分析垂直隔离使用公式如下: Liso=28+40Lg (4.2)式中:L:系统间天线隔离度(dB); H:水平距离(米);:工作波长(米);根据计算结果,垂直距离达到2.3米时,隔离度达到61dB,即两系统天线垂直隔离约2米时不用加装滤波器。而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垂直隔离度与垂直隔离距离的相关性不大,一般都在60dB左右,垂直隔离是较好的隔离方法。5、小结和天线隔离度不足将对产生阻塞和杂散干扰,问题根源可能有多种,如:)、工程建设不规范,不注意异系统天线隔离度。)、后期优化调整不合理,如输出功率过大,或天线调整不合理。)、接收机抗阻塞性能下降。2.3.2 CDMA干扰排查方法从目前GSM现网干扰排查情况来看, GSM出现干扰存在多种原因,而其中网外干扰主要有两大类:1、CDMA系统阻塞和杂散干扰;2、私装直放站引起的干扰。在排除网内因素造成干扰后并在爱立信网管进行初步分析后,我们需要现场对干扰进行定性分析,下面将对阻塞干扰和杂散干扰现场分析进行介绍。(1)阻塞干扰确定测试是否产生阻塞干扰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仪器连接GSM天馈,测试接收到的CDMA带内信号功率,然后与GSM本身的允许的阻塞电平进行对比,以确认是否产生阻塞干扰,如下:首先,由于目前普遍的爱立信GSM基站接收机带宽为880-915MHz,对CDMA880 MHz的带外抑制只有8dB,如下:因此频谱仪起始频率为870MHz、终止频率设置885 MHz,关闭基站小区,拧开基站和天线连接头,用转接跳线连接到频谱仪(连接见下图),频谱仪设置RBW=100kHz、VBW=30kHz、开启前置放大器、仪器衰退减设置为0dB,通过仪器读数(最大功率)确定是否阻塞干扰,通过加装滤波器前后对比干扰改善情况。根据目前工程的测试情况来看,在GSM基站端接收到CDMA信号大于-38dBm ,则对GSM基站造成阻塞影响。 基站测试连接图 也可以在不关闭基站情况下,测试底噪放后端CDMA强度减去20dB增益算出实际强度判断是否阻塞干扰。(2)杂散干扰确定从前面的分析结果看出,杂散干扰所需的隔离度为59dB,是否存在杂散干扰可以用上面提供的方法和具体测试得到的指标进行计算。例如通过以上方法在GSM机架顶测试到的CDMA单载频功率为-11dBm,则GSM与CDMA间隔离度L(iso)=43dBm-4dB-(-11dBm)+8=58dB(假设CDMA单载频功率发射功率为43dBm),此时到达GSM带内的杂散为-64dBm/200kHz -58dB =-122dBm/200kHz,低于GSM能够检测的-110dBm/200kHz,所以这时候不存在杂散干扰。此外,还可以对GSM带内接收电平进行测试的方法来确认,具体方法如下:此时需要在天线和测试仪器之间串接一个带通滤波器(GSM带通滤波器,一般要求在CDMA带内抑制达到30dB以上,保证所有信号都在仪器接收动态范围之内),具体连接方法如图4-2所示:图 42 GSM带内信号测试图如果测试结果中885MHz与GSM带内(889915MHz)的值是基本一致的并且大于仪器的底噪,或者885MHz开始有平缓的下降,则可能为CDMA杂散干扰;如果GSM带内的电平比885MHz处要高,或者GSM带内存在窄带干扰,则不是由CDMA杂散引起的,而是GSM带内其他系统引起的干扰。如果现场条件允许,也可以在GSM天馈连接测试仪表情况下,闭塞所怀疑CDMA相应扇区。闭塞后先观察CDMA发射带内功率变化,如果闭塞正确,则所接收的CDMA信号强度明显下降。此时再用图4-2的方法查看干扰变化情况,如果干扰明显降低则可能是杂散干扰,如果干扰不变,说明不是CDMA杂散引起的干扰。1、排查工具和截图判断解析目前排查方法有便携式分析仪和网络测试仪两种仪表,测试时要求准备频谱仪(前置放大器开启后底噪到-115dBm)、特制双工器(TX端870880MHz)、特制双工器(RX端889909MHz)、滤波器(RX:889909、TX:934954 MHz)、N型电缆、D转N转接头、双阴D型直通头、30dB耦合器、衰减器、负载等。在下图中,在885890MHz范围内的频谱功率比较小(为仪器的底噪),但是在890MHz909MHz范围有抬升,可以排除杂散干扰(因为杂散干扰在885MHz以上是平坦的或有缓慢下降),可以确定是非CDMA系统干扰,从图中看出,可能是GSM直放站所致。图 43 非CDMA引起的GSM干扰图同样,从下图也可以看出,其带内存在窄带干扰,也不是由CDMA系统引起的,而是由其他未知系统引起的干扰。图 03 非CDMA引起的GSM干扰图2.3.3、CDMA干扰优化方法由于目前发现的都是阻塞干扰,故以阻塞干扰为例(杂散与此类似)进行说明。根据阻塞干扰的计算公式:C(aff_Rx)= C(Total_Interfering)- L(Iso)- L(Affected RxFilter)- L(cabl)式中:C(aff_Rx)GSM带内接收的总干扰功率;C(Total_Interfering)CDMA总发射功率;L(Iso)CDMA-GSM天线隔离度;L(cabl)收发馈线损耗对公式进行转换:L(Iso)= C(Total_Interfering)- L(cabl)-( C(aff_Rx)+ L(Affected RxFilter)可以看到上式中只有L(Iso)天线隔离度和L(Affected RxFilter)接收滤波器抑制是可以改变的,其他的都基本无法进行改变,所以总体上的干扰处理有两类:1、增加天线间隔离度,2、安装滤波器。1、增加天线间隔离天线隔离度即天线耦合损耗,天线耦合损耗的测量参考点是在天线的馈线接口,而基站间的耦合损耗的测量参考点是在基站的天馈线接口。 天线间隔离等于空间隔离减去天线朝向另外一天线的增益和,为了增加天线间隔离,可以有下面几种方法。1)增加水平空间隔离可以通过增加水平距离来增加空间隔离度,从而减小干扰。如10米时空间隔离在880MHz为51.4dB,而50米则可达到65.3dB。2)适当进行垂直空间隔离分析垂直隔离使用公式如下: Liso=28+40Lg (4.2)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垂直距离达到2.3米时,隔离度达到61dB,即两系统天线垂直隔离约2米时不用加装滤波器。而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垂直隔离度与垂直隔离距离的相关性不大,如下图,在天线背对情况下,一般都在60dB左右,垂直隔离是较好的隔离方法。通过现实环境下的测试试验结果,得到以下不同情况下的天线间垂直隔离度如下表: 垂直距离 场景示意图 说明0.5米 1米 3米 5米 8米 两天线主瓣正对8.8dB11.1dB15.8dB17.4dB20.4dB两天线主瓣朝向相同(主瓣与两天线连线垂直)39.8dB40.7dB45.3dB49.4dB50.2dB一天线主瓣朝向另一天线,另一天线主瓣与两天线连线垂直29.8dB30.5dB31.9dB33.6dB36.2dB两天线背对66.3dB66.9dB66.5dB67.8dB68.7dB从上表也可以看出,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可以大幅提高隔离度,减小干扰。3)调整天线方位角由于天线一般为定向天线,不同的方位其增益相差较大,所以可以通过调整天下的方位角,使天线主瓣方向从正对变成平行或后背相对,这样可以减小干扰。图 04 天线的水平方向图4)调整天线下倾角同样,天线在垂直不同角度上的的增益相差非常大,一般下倾变化几度及会使增益变化10dB以上,所以在允许下倾变化的情况,可以考虑调整下倾角。图 35 天线的垂直方向图2、外接滤波器针对阻塞干扰,可以通过在GSM基站侧增加抗阻塞滤波器,这方面的优点是解决时间较短,协调成本低,目前东莞采用的是广州京信公司制造的抗阻塞干扰滤波器,型号FP-G24-D01,具体参数如下:(一)电气指标:项目名称指标要求频率范围(MHz)885-909930-954端口阻抗()5050回波损耗(dB)20(18极限温度下)20(18极限温度下)插入损耗(dB)1.2(偏高)0.6带内波动(dB)0.60.4带外抑制(dB)40825-880MHz(异系统天线对打时指标要求更高)601710-1880MHz801880-2200MHz功率容量(W)200930-954MHz20885-909MHz互调抑制(dBc)1402×43dBm(2台样机不要求) 端口类型输入:7/16阴头 输出:7/16阳头说明:对于插入损耗1.2,指标偏高,后续要求达到0.8,对于互调抑制后续要求三阶达到-160dbc,五阶要求达到163dbc2.4 直放站干扰排查通过统计网络中的带直放站小区的干扰情况,和直放站上行噪声的情况,将干扰小区与直放站关联并分析得出直放站原因造成的网络干扰的站点列表,根据此列表作为站点分析的对象,并安排检查,将有问题的站点整治,得以消除直放站原因引起的干扰,提升网络上行质量。2.4.1 直放站干扰小区分析处理1、先期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需求包括以下内容:A“全网ICMBAND”,要求统计时段取一天24小时的数据,其中包括统计时段、BSC英文名、小区英文名、ICM1ICM5的分布情况(数据可提供数值或百分比)。B“全网直放站参数表”,通过“直放站统一网管系统”导出全网直放站工作参数,包含“直放站名称、站点编号、LAC、CI、下行输出功率电平值、上行衰减值、下行衰减值、下行射频输入电平值、上行实际增益、下行实际增益”等参数。C“全网CDD表”,由网优公司提供,包括“CELL_ID,CELL中文名,CGI、CDU类型、BSPWRB”、“一周晚忙时话务量(Erl)、一周晚忙时掉话率(含切换)、一周晚忙时接通率(含切换)、一周晚忙时上行质差话务比例、一周晚忙时上行质量通好率”等参数。D用以上三个基础表,生成“直放站信源干扰表”,“全网直放站上行噪声理论计算表”。具体算法及表格可参考直放站网络干扰排查规范2、疑似问题小区列表从“直放站信源干扰表”和“全网直放站上行噪声理论计算表”中筛选直放站信元小区干扰系数>2.5,所带的直放站上行噪声>-120dBm的小区作为目标核查的小区,最终得到“信源干扰且上噪高直放站点”表,即目标优化小区,核查顺序从上行噪声大的小区开始。3、降增益排查使用直放站监控系统,调整直放站信元小区所带所有直放站上行衰减来降低直放站的上行增益,加大5dB或10dB,实时的观察ICMBNAD的变化,如果ICMBAND干扰等级有所下降或明显减少,则证明此设备存在上行噪声过大引至的干扰,再根据功率增益平衡条件将上行噪声调整至小于-120dBm,如调整无法满足功率增益平衡条件,则安排现场整改或增加设备。4、关直放站排查如果直放站调整后仍然有干扰,可以判断干扰来自于外界,此时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开站闭站的方式定位上行干扰来自于哪一台设备。关站后如果信元小区干扰消失,那就定位该直放站存在干扰,否则为外部干扰;(注:关机顺序按理论计算与-120dB差值最大的设备开始)5、现场测试l 测试直放站上行接入口是否存在干扰源,是,则为外部干扰,否,进行下一步;l 进行假负载测量上行噪声、接天馈系统测量,进一步确认是否是否有外部干扰,是,则为外部干扰,否,进行下一步;外界干扰判断如下:外界干扰量=接天馈系统时测到的上行噪声-接假负载时测到的上行噪声如外界干扰量=0,说明没有外界干扰;如果外界干扰量>0,正值的量则为外界干扰量。l 检查直放站是否起控、交调、时间色散、自激,如果都不是,就确认为硬件故障,需要更换设备,各种原因的判断及处理方法如下:起控:当输入信号过强时,会造成直放站起控失真,交调指标也会恶化,解决方法是:在直放站输入口之前加衰减器,减少输入电平,保证设备工作在线性状态下。交调:上行增益保持不变,降低下行输出功率,如果上行噪声跟着降低,则说明直放站本身产生交调干扰基站,否则明说直放站本身的交调不干扰基站,解决方法是将该设备更换成交调抑制更好的设备。时间色散:计算质差区域区基站直通信号与直放站信号路径的时延差,要求时延差小于等于14.8us,如果时延超过要求就会产生时间色散,质差严重,主要产生在移频、光纤、数字直放站,解决方法:选择覆盖区域内不存在时延的信号作信源。自激:测量直放站的隔离度,要求隔离度大于直放站实际增益10dB以上。解决方法:如果隔离度不够,则对直放站系统进行硬件整改。l 对于确认为设备硬件故障,应对在现场对设备的以下指标进行测试:上行噪声系数、带外抑制、带内平坦度、驻波比指标进行测试;在仪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议对互调指标进行测试。以上指标测试方法参见以下文档: 6、直放站整治方法直放站整治的内容包括整治参数设置不合理、设备应用不当等引起干扰,综合采用以下手段降低直放站干扰:l 信源改造直放站拆除:对于覆盖目标已通过大站覆盖,直放站不在需要的站点进行拆除;直放站更换:对于覆盖目标话务较高(话务量>2.9Erl),进行直放站更换为微蜂窝或者宏蜂窝(综合考虑后续LTE、WLAN等建设,对重点区域进行机房储备);施主天线整改:对于无线直放站施主信源杂乱的站点,进行施主天线位置调整以满足主服小区大于相邻小区6dB的设计要求;因直放站器件老化导致的指标恶化,进行器件更换。l 上下行衰减调整对于上行衰减小于下行衰减的直放站,将其上行衰减调整为与下行相同,调整后需进行现场测试,是否会导致上行弱覆盖,影响质量。核实直放站下行输出是否过大。与设计方案对比,直放站BCCH输出是否大于设计方案。对于实际输出大于设计方案的,核实是否可以降低输出功率,若最大输出功率发生饱和的直放机必须降低输出功率。如降低后达不到覆盖效果的需要进行分布系统整改。附表中列出了输出过大的直放站;l 直放站输入过高对于输入功率过高的直放站(无线直放站总输入功率>-45dBm/光纤直放站、干线放大器>10dBm),需要前端增加衰减器,避免发生低噪放饱和;l 干扰源排查通过开关直放站,判断干扰源是否由直放站及后端分布系统产生。对直放站及分布系统产生的干扰进行逐级排查,清除干扰源。直放站整治需立足于网络安全,尽量减少断站对用户的影响。进行参数调整后,必须进行网络测试,确保网络安全稳定、质量良好。7、直放站干扰小区处理效果跟踪l 上行干扰系数对比对比处理前后同周期三天上行干扰系数的改善;l 上行底噪对比对比处理前后直放站性能表导出的指标,计算上行底噪是否小于-120dBm;l MRR质量对比对比处理前后各一周晚忙时的上行通好率、上行质差话务比例变化;l KPI指标对比对比处理前后掉话率,接通率,话务量的变化;按照以下表格进行跟踪记录(“信源干扰且上噪高直放站点”表)2.4.2直放站干扰小区处理流程图2.5天馈系统互调干扰排查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载频信号同时加到接收机时,由于部件本身非线性的作用引起信号互调,如果互调产物频率恰好等于或接近有用信号频率,落入接收频段所产生的通信干扰。互调干扰分为有源互调、无源互调,分别是有源元件(无线电设备、二极管)、无源元件(电缆、接头、天馈线、滤波器)引起。有源互调一般指信号在合路器进行合路时其互调交调产物落在接收带内,导致干扰。无源互调(PIM)特性通常是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无源部件在多个载波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存在非线性而引起的互调效应。通常认为这些无源部件是线性的,但是在大功率条件下,无源部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1、在射频路径上有劣质的机械接头、接点或安装松动;2、在射频原件的制造中使用了某种程度的磁滞材料(例如不锈钢等);3、在射频路径的接触表面或接头处有异质污染物,如残留的焊剂或材料加工的颗粒、接触面收到污染或腐蚀等。2.5.1 无源互调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通信系统中的无源互调干扰(PIM)来自于两种无源非线性,即无源接触非线性和无源材料非线性,无源非线性将引起射频信号产生大量的谐波信号,通常我们说的三阶、五阶、七阶互调产物都是由于射频电路无源器件的非线性引起的互调谐波。PIM受射频电路中的无源器件性能、馈线接头性能、天线性能影响,当无源器件采用材质较差,杂质较多的铝合金,或接头等镀层磨损氧化后,另外器件接头部分工艺粗造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器件的非线性性增强,从而引起较大的谐波互调信号。中国移动互调分量干扰分析如下表:对于GSM系统来说,由下行信号产生的互调分量中三阶分量并没有落到上行的频段内,但是5阶分量却大量落到上行频段内,至于7阶和9阶分量由于其强度已衰减过大,在考虑对上行信号的干扰时可以忽略不计算,因此对于GSM900系统来说,无源器件的互调分量干扰主要来自于5阶互调干扰,5阶互调干扰也是造成GSM系统上行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DCS1800系统来说,3阶和5阶分量都不会落到上行频段,7阶、9阶分量会落到上行频段,但由于其强度衰减过大,故DCS1800系统无需考虑无源器件互调干扰的影响。一般来说,五阶互调比三阶互调弱1020个dB,七阶互调比五阶互调弱1020个dB。如下图所示:2.5.2 互调干扰初步筛选定位1、排查数据准备:(1) 提取一天连续24小时的ICMBAND与话务量等方面KPI数据;(2) 收集已明确为外部干扰或直放站干扰等的小区记录信息;(3) 收集一天晚忙时MRR、FAS;(4) 整理现网的频率配置信息。2、筛选疑似互调干扰小区:根据互调干扰的特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初步筛选出疑似互调干扰小区:(1) 筛选出早或晚忙时ICM4-5级比例30%(门限视地市具体情况适当下降),闲时<30%的小区(早忙时为10:00-11:00时、晚忙时为20:00-21:00时、闲时为凌晨3:00-4:00时)。(2) 根据外部干扰(包括成片区)或直放站干扰等记录信息,排除掉外部干扰及直放站干扰小区。(3) 根据各个小区一天24小时话务量与ICM干扰的数据计算相关性,筛选出话务干扰相关系数>=0.7的小区。从以上三个必要条件筛选出的小区,互调干扰可能性比较高,如果为了更进一步定位筛选或找出优先排查小区,还可以根据以下几项参考条件辅助性分析:(1) 连续三天晚忙时ICM4-5级干扰比例1%,可以剔除突发干扰小区;(2) 计算疑似小区所有频率组合产生的互调分量是否落入频带内;(3) 检查小区是否以往有互调干扰历史;(4) 观察FAS干扰电平波形图特征;(5) 上行质差明显的小区;根据以上几种方法最终筛选出的互调干扰疑似小区,还需要到现场进行互调性能测试,才能最终确定是否互调 。具体筛选分析流程如下:可选参考条件越多越优先连续三天晚忙出现FAS干扰电平波形分析上行质差较差有互调干扰史互调频点产物发射空闲burst初步筛选疑似互调干扰筛选出早或晚忙时ICM4-5比例30%,闲时<30%的干扰小区排除外部或直放站等干扰话务与干扰是否相关外部或直放站等干扰排查解决其他干扰问题分析ICMBAND话务量MRRKPI其他干扰记录FAS频点配置YM数据采集天馈系统互调干扰整治现场检查确认其他问题疑似互调干扰小区2.5.3 互调干扰现场测试与定位互调干扰小区经过初步定位后,应到基站现场采用互调仪表对天馈系统进行测试。测试前,需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1、检查测试设备是否齐全,包括:仪器、测试线缆、转接头、力矩扳手、电源插座等。2、仪器必须接地。测试连接时,连接线与接头必须可靠的连接,包括足够的接触压力,接头处保持清洁等3、功率与测试频率设置。功率设置:测量仪输出信号功率不能超过器件的额定功率,一般情况下设置为43dBm(20W)。测试频点设置:A.扫频模式下,目标扫频频段应设为GSM频段:880-915MHz,DCS频段:18。频点变化间隔为0.1MHz。B.点频模式下,GSM(TX: 935-960; RX: 890-915) F1:935MHz F2:960MHz DCS(TX: 1805-1880; RX: 1710-1788) F1:1805MHz F2:1880MHz测试时,建议优先采用扫频模式,如仪表功能不支持,采用点频模式。4、测试前,应检查天线覆盖的前方物体,要求天线不能正对金属物体,如广告牌、铁烟囱等。必要时,需对天线方向进行调整。5、测试前,应断开天馈系统与有源设备的连接。根据工程难易程度,采取由内而外、由下至上的检测方式,分段排查定位天馈线系统故障点。天馈系统的互调测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天馈系统的整体互调指标:在上图的第1测试点,断开天馈线和主机架顶的连线,用低互调电缆将无源互调分析仪与机架顶馈线口连接进行测试。满足三阶互调值大于-80dBm,或者五阶互调(900M)/七阶互调(1800M)大于-90dBm,则认为存在互调干扰。转至第2测试点继续定位。2、天线互调指标:在上图第2测试点,断开天线与馈线的连接,用用低互调电缆将无源互调分析仪与天线端口连接进行测试。对于多个端口的天线,每个端口均需进行测试,天线的互调指标取多个端口测试的最差值。三阶互调值大于-90dBm,或者五阶互调(900M)/七阶互调(1800M)大于-100dBm,则判定该天线存在互调干扰,需要更换。更换天线前,需对待安装天线进行互调检测,新安装天线的互调指标于三阶互调应小于-90dBm,且五阶互调(900M)/七阶互调(1800M)小于-100dBm。否则,应定位为连接天线与基站之间的馈线或无源器件问题。3、对于馈线或无源器件,检查室外馈线是否有受外力作用出现损坏、折拧、明显被压扁的情况;检查完馈线的外观后再检查天线侧1/2跳线与7/8馈线接头和天线1/2跳线与天线接头是否有松动、进水、氧化等情况。天馈线外观检测没问题,则需要用无源互调分析仪对天馈线进行检测。对于怀疑存在问题的无源器件(3dB电桥、功放器、耦合器等),应使用互调仪表对器件进行测试,无源器件的互调指标要求为-140dBc,未达到要求的器件应予以更换。4、对存在问题的器件进行更换后,需把连接头拧紧,馈线要按规范排放并保持清洁。开启关闭小区,跟踪干扰变化情况。2.5.4 非现场式的互调干扰定位方法根据互调干扰的特点,在不具备互调测试仪表的条件下,可根据以下排查方法,判定互调干扰。针对FAS排查出有互调干扰嫌疑的天线,增大目标小区的下行发射功率,并关闭下行功控的操作,然后通过对比操作前后该小区的干扰系数和ICMBAND4-5比例变化情况,若小区干扰系数或ICMBAND4-5在操作后上升大于10%,可判断该小区为互调导致的干扰。操作流程请参见下图:具体操作案例可参见以下附件:2.6 通过极化隔离降低城中村直放站上行干扰私装直放站引起城中村覆盖900M小区强上行干扰,导致有效覆盖减小,造成上行信号质差、用户投诉。直放站产生干扰的原因是空间的白噪声和直放站自身的噪声经过放大后通过上行链路连同手机信号一同到到达基站接收端造成对基站的上行干扰。一般正规直放站厂家在安装直放站时考虑到这个问题,要对直放站上行噪声底部电平进行调整,并且选择适当的施主小区,以减少对基站系统的上行干扰。但私装直放站并不考虑该问题,功率往往调整为最大,因此会对周围基站造成较强的上行干扰。换言之,私装直放站的上行功率有较大冗余。如适当降低私装直放站上行功率将对现网上行干扰问题有一定改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一般的私装直放站使用的都是定向性较好的八木天线作为私装直放站无线接入耦合方式,且八木天线安装时的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利用天线的极化失配,使基站天线和私装直放站天线传播方向极化正交,从而降低私装直放站引入的上行干扰。而对于普通终端,其天线为全向天线且用户持握方式极少为绝对的垂直,因此对普通终端影响较小。技术方案介绍1、天线的极化失配在无线通讯中,接收天线能够获得的最大功率为:Pmax=S×P上式的考虑是,接收天线的极化与外来波的矢量完全匹配,同时接收天线的阻抗也与负载阻抗共轭匹配。在实际中,这两种匹配不一定都能完全做到,这就使接收功率减小。如果用u和v分别代表阻抗失配因子和极化失配因子,接收天线的输入功率将为:Pr=u×v×S×P。当极化失配因子v=0时,表示两天线之间没有能量传输,这两副

    注意事项

    本文(无线网络上行干扰排查规范.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