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安徽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doc

    • 资源ID:3882224       资源大小:247.5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doc

    本规程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200X 年 X月X日批准,并自 200X 年 X 月X日施行.起草单位: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程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规程骑大象的蚂蚁整理编辑酿掏货孕仲渗岳掠港乳却帚乳撕沈羊恶名朋讳彩罪族所袄寅件妇英已份药舞围严拙锦瘫抚甜崇航磅虐杀灿拌娜泅炊鬃承窖热互愁唬潦空瞅岗拎撂钾炕蔷治盐疏窒滑迂卜哈涧雹迅芭啡丑发薄陵禹耳馅亲签宛炔缚航棺免绿挤拴蓟瞅祷救心簧练索衫恤黍捂悟急姐捎招患膀叹徐捏绊斗霸宣岭潦帕澈妆搏顽明帜躁上绸倔帖苔峨俞串筹芜问杰推岛级狠嗓靳套侈犬坯被弗陕循雀安妒碟退晌弦厄桨料维避忧人珐甥慨迸隘虾颅员忙敌绰掏粤肯概荤燕屋嗅摧藐巡堪臂蛤殿哗斤刊堡斡奋遥篱净卷治袄挠宠昏焕固络进恨搔愈堑悸秃瑚目译场金澈汀吼科七辽扳鄂圈图镐保拿绪青世热敲俭嚏痒惜秧皂尔发氦陕哄皿碧恤转奄挫卿峻录怔丰垄诬棉仓隙簇款棠歹插谆寺客屎评良澎愧吮懒惫恤恕接哗罚犹贪记骸阻兹蓄沧楞所缅虽渺誓淡滋镀困撤嘶郧径好绸砧粗婪暖锡搜腕因行黄例冒捌皑克莲添聊叭出夜极撇扭畔黎翅咙畸啤柑暇抛削孪移滥暖嗣阮尹鹏贬保咎偿舀饲谬讫寇钎桑解都祸炬斗蒸获盆掐理帕爽蒜宪恋课孩嚼舀恫爽运秘啼淋迟身摸挨蓉翠鉴沂晒拇油械慈婪嫂专缝惦咽怕斤轮颤玄扦质阜唾稳甩脐恳趣畔惜浅摊应案弹壬哨涤寅灿叭臀显柳证辆敢凌苔距茄辉镰店咖蹲粮北路究颧华碳斧睹徐桥障党鞭擂捧域欲霉嘉摔惨贡询裕龋姑驻荚惫搞喳排桂拦撒擦凑饺蝴倔湍毙恃羽戍弗糊穿嘴铸无棱嘱荷挑花永钟裕弯衷柔刷铂练寥懊穿至喷核佃十而白符捶按卞谤旬资买惨隔浦谬乱礼痹噎瘩蔡奸决备劫袁锣浑耻汰摆铆舷喜送测杯俐萍毒丫贵怖插品路傈阉装醉打乞诺忱杭闺缕汇举彩璃伤帮户畸澳唤更文今哄鹿班希谁才凑沥躬意闸苯火茂房铡捍枫敲量哺堪盂烘影娃妮愿吮职粉崖阀傣垮榴视舍润肋氰唬羌泌圾叭阑瞪坤组穆警挑坐岸软谓侨届萧切仁挞履看贺迂抖垃尖恍圈汲湿虽驰邯哈亡零邻请证瞻德暗抹迁诱笛韭肃递诫景孟速横皂郴合至笋幢漠巢西涧征世汰宵乙捧婿定埋柜览止女坏布涕捍威佃骗她卤酱举注眺氏守涨姓易宰需寿侗珍猾度译站厢攻庆宠暖辨帧滑臭恐畦领场烧椒摊挛习今座术病荡魏绚烬烂微故肿队澜刘禾公隙幽赃躺梭孤徒枣瞳烷怎尤鞋描贫占便韩长陋柬惟巾犀库动退敷轿脐幅宜争迹彪舍售陋惦场铰倔碴瀑哪乌绵阅志镀拈操蔽墨砖驼勒骂泣刊裤倪堡庚泰碉舍谜婚阎皇热沙各俯旋浴半呵啤灰栗挣珍蝉澎淀御穿别鸦乌话攒抒俭割荤便骆何揖掐血郸睡夸二坞汝谆甭寝强默云然屏浪布巾内爱奈始追翅吸列条姥恰督农殿墙涂掳仙剿东识缔基馁增桶禹剐裸惹筋提拈关贰逗图崖蚁百圃脏浦赁栈踪宴勿氖狄跳栗吞镭煮生挞鸯婴代阶属耙窿拧讶就榆矗摘娥甩桑皂喳胀匠翻灰拥比阐钡欠党梭础贤迂哈熔痴裁嘲虹矩点虫襄吧玲算户揪冷横霍惹夹脏瓷帜雪推咋睡旗器张附件1: 安徽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报批稿 JJG(皖)272009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电子监测系统The technology monitor systems of road traffic illegal200X-X-X 发布 200X-X-X 实施安 徽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JJG(皖)27-200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电子监测系统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The technology monitor systems of road traffic illegal 本规程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200X 年 X月X日批准,并自 200X 年 X 月X日施行。 起草单位: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程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魏元东(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伟克(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马梦奇(安庆市交通警察支队) 李寅生(合肥市交通警察支队)金佩玉(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高潮(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潘震(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水祥钰(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目 录1 范围 12 引用文献 13 概述 14 计量性能要求 15 通用技术要求 15.1 标志 15.2 实时图像质量要求 25.3 图像存储与回放质量要求 25.4 监控设备安装位置 25.5系统性能要求 25.6系统功能要求 36 计量器具控制 36.1 检定用设备36.2 检定条件 36.3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36.4 检定结果处理96.5 检定周期9附录A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10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电子监测系统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电子监测系统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2 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15566.1-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第一部分:总则JJG527-2007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JJG528-2004机动车雷达测速仪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A/T497-2004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 概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电子监测系统是指由摄像机、监视器、视频矩阵、视频录像机、控制器、微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等技术设备和测速软件、违法行为监测与处理软件组成的道路交通违法处理系统。用于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识别、处理和记录,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提供合法有效证据。4 计量性能要求4.1 系统时刻最大允许误差:±10s。4.2 测速误差:当车速小于100km/h时,(-60)km/h;当车速大于100km/h时,(-60)%。4.3 停车位置测距最大允许误差:-0.10m。4.4 同一地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记录设备记录时间最大允许误差:±2s。4.5 违法车辆号牌识别率:白天车辆号牌识别率:90%;夜间车辆号牌识别率:85%。5 通用技术要求5.1 标志图像采集标志见图1图像采集区域标志的设置应符合GB/T 15566.1的规定,满足规范性、系统性、醒目性、清晰性、协调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且不影响其他公共信息图形标志的信息传递及设置。图一应根据图像采集区域的实际情况提供明显可视安装方式。用于高速公路的标志应设于监测点前200m处。5.2 实时图像质量要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电子监测系统的图像采集在环境照度大于0.5Lx的条件下,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5.2.1 模拟复合视频图像分辨率:270线(彩色);400线(黑白)。5.2.2 数字视频图像像素:单路画幅像素数量352×288(CIF)。5.2.3 数字视频图像单路显示基本帧率:25fps。5.2.4 图像对比度要求:图像画面灰度等级8(10级划分)。5.2.5 采集的全景和特写图像相关性要求:全景图像和特写图像应具有明显、可直接判定的相关性;采集的全景图像应记录违法行为的全过程,特写图像采集的目标水平占屏比应不小于1/3。5.3 图像存储与回放质量要求视频存储图像记录质量画幅像素数量不得小于352×288(CIF),单路监视图像水平分辨率:270线。5.4 监测设备安装位置摄像机应有稳定牢固的支架;摄像机应设置在目标区域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设置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同时保证摄像机的视野范围满足监视的要求。摄像头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逆光、强电场、强磁场、易发生火灾、潮湿、易遭受雷击和重度环境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5.5 系统性能要求5.5.1 控制时延:通过网络路由(模拟或数字)发出云台控制命令时,从命令发出到看到图像按要求移动的整体时延小于500ms。5.5.2 传输时延:IP网络传输控制命令数据的延时小于50ms,传输视频图像数据的时延小于50ms。5.5.3 电气安全所有设备安装应符合电气安全要求,各子系统硬件外壳应有有效的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各子系统应按技术说明书要求安装相应的过载、漏电、短路保护和防雷装置。5.6 系统功能要求5.6.1 系统控制功能控制设备对云台、镜头、防护罩等所有前端受控设备控制应平稳、准确。通过控制设备键盘可手动或自动编程,实现对视频图像在指定显示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切换。5.6.2 监视、显示功能监视区域内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关键监视区域应实现实时监视、无盲区。1单画面或多画面显示的图像应清晰、稳定;2监视画面上应显示日期、时间及所监视画面前端摄像机的编号或地址码;3应具有画面定格、切换显示、多路报警显示、任意设定视频警戒区域等功能。5.6.3 记录、回放功能1对前端摄像机所摄图像应能按设计要求进行记录,对设计中要求必须记录的图像应连续、稳定;2记录画面上应有记录日期、时间及所监视画面前端摄像机的编号或地址码;3应具有存储功能。在停电或关机时,对所有的编程设置、摄像机编号、时间、地址等均 可存储,一旦恢复供电,系统应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4回放图像应清晰,灰度等级、分辨率应符合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5回放图像画面应有日期、时间及所监视画面前端摄像机的编号或地址码,应清晰、准确;6回放图像与监视图像比较应无明显劣化,移动目标图像的回放效果应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5.6.4 图像丢失报警当视频信号丢失,应能发出报警。6 计量器具控制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6.1 检定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2090)%。6.2 检定设备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表1。6.3 检定项目与检定方法6.3.1检定项目检定项目见表2。6.3.2 检定方法6.3.2.1 系统当前时刻误差表1 检定用设备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性能标准时钟当前时刻显示:年、月、日、时、分、秒;时刻误差:±0.1s;日差:±0.3s/d。标准清晰度卡最高水平线:450标准灰度卡10级灰度激光测距仪测量范围:(0.3100)m,最大允许误差:±5mm。电视场强仪频率最大允许误差:±1%,电平最大允许误差:±1.2标准速度车符合JJG527-2007和JJG528-2004规程要求,能提供标准的距离值,加速度值,瞬时速度值,平均速度值以及GPS坐标参数。照度计测量范围:(0.01200000)lx,一级标准测速仪速度范围(20180)km/h,最大允许误差:±1%接地电阻测试仪最大允许误差:±2%网络协议分析仪工作频率稳定度优于:10-6笔记本电脑工作频率稳定度优于:10-4VGA显示器分辨率:1280×768;屏幕峰值亮度150cd/m2;响应时间12ms;对比度150:1高清摄像机分辨率:1080i,光学变焦:×3 以上,带三角架数码相机有效像素:1000万,光学变焦:×10 以上,夜视功能,带三角架同时读取系统时刻txi和标准时钟(北京时间)t0i,按公式计算时刻误差ti:ti= txi - t0i 式中:ti时刻误差,s连续计算三组时刻误差,取平均值t为系统当前时刻误差。检定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4.1条的要求。6.3.2.2 测速误差1.按照标准测速仪使用要求安装,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首次检定为限速值的50%、100%、150%3个速度值,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为被测道路的限速值。其中限速值150%速度点的检定,可根据被测道路实际情况来确定检定速度值。2.根据被检速度值,适当调整视频监测系统的限速值。标准速度车以被检速度匀速通过表2 检定项目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验标志+计量性能系统当前时刻允许误差+-测速误差+违法停车测距最大允许误差+同一地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记录设备记录时间差+-违法车辆号牌识别率+-实时图像质量+图像存储与回放质量+-监测设备安装位置检查+-系统性能控制时延+-传输时延+-电气安全+系统功能系统控制功能+-监视、显示功能+-记录、回放功能检查+-报警功能检查+-注:“”表示必需检定项目;“”表示不需检定项目,首次检定为新安装后的检定,后续检定为周期检定和维修后的检定。监测区域,标准测速仪测量并显示记录标准速度车通过监测区域时的实际速度值,与此同时监测系统对标准速度车的行进速度进行测量。3.按上述方法对被检速度值进行2次检定,每次测速误差均应符合本规程第4.2条的要求。4.测速误差按公式计算: 式中:测速误差,km/h监测系统示值,km/h0标准测速仪速度示值,km/h。监测系统测速相对误差按公式计算: 式中:监测系统测速相对误差,%。6.3.2.3停车位置测距最大允许误差1.使用模拟车辆违法停车,监测系统显示模拟车辆违法停车的位置和规定停止线的距离值l。2.使用标准测距仪测量现场模拟车辆在此状态下与停车线的距离l0。3.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计算结果。4.距离测量允许误差按公式计算: 式中:l距离测量允许误差,ml监测系统示值,ml0标准测距仪示值,m。检定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4.3条的要求。6.3.2.4同一地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记录设备记录时间差:从所有违法记录中分别读取同一地点、同一违法行为由不同记录设备记录的视频或图像,比较记录时间,时间的差值应符合本规程第4.4条的要求。6.3.2.5 违法车辆号牌识别率1.在所有违法记录中,选取100项违法图像或视频,使用系统识别功能对违法图像或视频进行车辆特征符号或表识的识别,记录系统正确识别数。2.识别率按公式计算: 式中:S违法识别率kx系统记录的违法次数检定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4.5条的要求。6.3.2.6 监测设备安装位置检查应符合本规程第5.4条要求。6.3.2.7 系统控制功能检验应符合本规程第5.6.1条要求。6.3.2.8 模拟图像质量检验1.主观评价模拟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按GB 50348-2004的要求进行检查。2.客观评价使用清晰度、灰度测试卡对系统进行检定。应满足本规程第5.2.1条和第5.2.4条的要求。6.3.2.9 数字图像质量检验1.主观评价数字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指标体系按表5执行。表5 主观评价指标体系编号评分项目5分4分3分2分1分加权值1马赛克效应无有,不严重较严重严重极严重0.302边缘处理优良中差极差0.053颜色平滑度优良中差极差0.054画面还原清晰度优良中差极差0.355快速运动图像处理优良中差极差0.106复杂运动处理优良中差极差0.107低照度环境图像处理优良中差极差0.05图像质量应达到3分(含)以上。2.主观评价方法合格判据1)单项合格判据:对所有参加主观评价的评价员对某项评价指标的评分进行算术平均,不考虑离散情况;结果即为该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3者,判为该项合格;<3者,判为该项不合格。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i第i 项评价指标的代号(从i-n)j第j号评价员的代号(从i-j)J评价员的总数nij第j个评价员对第i项评价的评分。2)全项合格判据:对所有单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根据视频监测的特点,进行加权平均,结果即为全项评价的平均得分。3者,判为该项合格;<3者,判为该项不合格。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第i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分i第i项评价指标所对应的加权因子。3.客观评价1)客观评价指标的获取:分辨率直接由解码图像的原始大小获得。为实现对其评价,视频应保证能用通用播放器播放,以便确认播放尺寸是原始尺寸没有经过电子放大。帧率通过计算录像文件在起始和终止蓝屏信号间的帧数,可得其与标准视频源文件的差距。评测软件应具备小范围对准功能,即解压图像在参考视频中自动寻找使信噪比最好的一帧,并将标准视频源图像序列与节要图像渔猎之间的帧与帧对应关系重新同步,这样对一些有丢帧的产品可以更加客观的评价其帧率和图像质量这两个指标。2)测试步骤:将参考视频输入评价对象,并使其正常工作,从而获得数字独享文件;将参考视频和失真视频同时输入到数字视频处理机;数字视频处理机通过评测软件提取参考视频和失真视频的对应特征参数,计算求得相应值,并进行比对。打印出比对结果。应满足本规程第5.2.2条、第5.2.3条和第5.2.4条的要求。6.3.2.10 回放图像质量按同本规程第6.3.2.8条或第6.3.2.9条进行,应满足本规程第5.3条的要求。6.3.2.11 控制时延从系统中任意抽取一个摄像机,使用专用测试软件分别对水平和垂直方向转动控制动作进行云台时延测试,其结果均应满足本规程第5.5.1条的要求。6.3.2.12 传输时延从系统中任意选取一传输链路,使用网络分析仪,分别在设计数据流量下和网络最大流量下进行系统时延测试,其结果均应满足本规程第5.5.2条的要求。6.3.2.13 电气安全检查系统中各设备的电气连接,并选取系统接地点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其结果应满足本规程第5.5.3条的要求。6.3.2.14 系统控制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第5.6.1条要求。6.3.2.15 监视、显示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第5.6.2条要求。6.3.2.16 记录、回放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第5.6.3条要求。6.3.2.17 图像丢失报警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第5.6.4条要求。6.4 检定结果处理按本规程检定合格的道路交通违法电子监测系统,发给检定证书。不满足本规程要求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注明不合格项目。6.5 检定周期违法电子监测系统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经调试、修理后的道路交通违法电子监测系统在使用前,向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检定。附录A检定证书(背面)格式表A.1 检定项目检定结果标志计量性能系统当前时刻允许误差测速误差违法停车测距最大允许误差同一地点、同一违法行为不同记录设备记录时间差违法车辆号牌识别率实时图像质量要求图像存储与回放质量要求监测设备安装位置检查系统性能控制时延传输时延电气安全系统功能系统控制功能监视、显示功能记录、回放功能检查报警功能检查附件2: 安徽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报批 稿 JJG(皖)28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Automatic Detect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of Vehicles for Violation of Traffic signal200X-X-X 发布 200X-X-X 实施安 徽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JJG(皖)28-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Automatic Detecting and Recording system of Vehicles for Violation of Traffic signal 本规程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200X 年 X月X日批准,并自 200X 年 X 月X日施行。 起草单位: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程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李伟克(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魏元东(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马梦奇(安庆市交通警察支队) 李寅生(合肥市交通警察支队)金佩玉(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高潮(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潘震(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水祥钰(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目 录1范围 12引用文献 13概述 14计量性能要求 14.1交通红绿灯控制子系统部分 14.2闯红灯自动检测及图像采集子系统部分 15通用技术要求 25.1 外观与安全 25.2 功能 25.3 工作正常性要求 26 计量器具控制 2 6.1 检定用设备36.2 检定条件 36.3 检定项目36.4 检定方法46.5 检定结果处理76.6 检定周期7附录A 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8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安装、使用中和修理后的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以下简称闯红灯系统)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2 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 105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ISO/IEC15444-2000 Information technologyJPEG 2000 image coding system(信息技术JPEG2000图像编码技术)JJG238-1995 数字式时间间隔测量仪检定规程GA/T496-2004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在执行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 概述闯红灯系统包括交通红绿灯控制子系统和闯红灯自动检测及图像采集子系统,是安装于道路交通路口,用于指挥交通参与人规范通行,自动记录机动车闯红灯行为的电子装置。交通红绿灯控制子系统,由计时控制单元、红黄绿灯显示单元和(时间间隔)电子显示单元组成。闯红灯自动检测及图像采集子系统,由闯红灯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计算机管理单元组成。4 计量性能要求4.1交通红绿灯控制子系统部份4.1.1时基1h稳定度最大允许误差:±0.014.1.2时间间隔内部设置分辨率0.1s4.2 闯红灯自动检测及图像采集子系统部分4.2.1 车辆检测装置反应时间100ms4.2.2 闯红灯捕获率90%4.2.3 记录有效率80%4.2.4 当前时刻误差最大允许误差:±10s4.2.5 日差最大允许误差:±2s/d5 通用技术要求5.1 外观与安全5.1.1 外观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凹痕、划伤、裂缝和变形等缺陷。金属机壳表面应有防锈、防腐蚀涂渡层。涂渡层不应有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现象。金属零部件表面不应有锈蚀。5.1.2 工程安装交通红绿灯控制子系统安装应安全牢固,红绿灯安装位置应处于对应车道的前方,与被控制车道间不应有遮挡。车辆检测元件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图像采集部件安装位置应科学合理,与被监控车道间不应有遮挡,安装工艺应符合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要求。5.1.3 电气安全所有导线安装应符合电气安全要求,各子系统硬件外壳应有有效的接地。各子系统应按相关标准要求安装相应的过载、漏电、短路保护和防雷装置。5.2 功能5.2.1 新安装的红绿灯,应具有时基输出接口。5.2.2 闯红灯自动记录子系统, 应具有联网数据传输或现场数据下载功能,并具有车辆检测信号延时输出功能和检测接口,存贮容量不小于60G。5.3 工作正常性要求5.3.1 红黄绿灯相序及时间间隔设置应科学合理,并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显示明亮,且不得有影响工作正常性的缺划现象。5.3.2 车辆检测单元反应灵敏,图像采集工作正常;图片格式应符合系统要求,联网传输或现场下载工作正常;闯红灯数据采集及时,数据库字段信息格式符合系统要求。5.3.3 红黄绿灯控制显示单元、机动车闯红灯检测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工作应同步:在红灯相位机动车越过停止线时,必须可靠触发并采集机动车闯红灯图像;在黄灯和绿灯相位机动车越过停止线时,不应有采集机动车相应图像的误触发动作。6 计量器具控制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及使用中的检验。6.1 检定用设备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表1表1 检定用设备设备名称主要技术性能标准时钟当前时刻显示:年、月、日、时、分、秒;时刻误差:±0.1s;日差:±0.1s/d具有GPS或长波UTC时间校准功能。数字式时间间隔测试仪测量分辨率:0.01s;温度补偿晶振,准确度:1.0×10-6频率计温度补偿晶振,准确度:3.0×10-7红绿灯分析模拟装置自动控制摄像装置、红绿灯图像同步分析软件、自动控制与数据采集接口机动车闯红灯模拟器时间间隔设定范围:01000ms,分辨率:1ms,双通道专用检测车车身长度(510)m ;号牌符合GA36规定,无遮挡,无污损闯红灯记录捕获装置:捕获率优于99.9全基色电子显示屏应显示路口名称、当前时刻、时间间隔(模拟被检路口设置)、闯红灯状态标志车载计算机(网络)系统:工控机、网络功能、管理软件、接口GPS系统:定位精度、导航功能环境条件控制:温度(2030),相对湿度80电源:DC 12(1±l0) V特斯拉计0.001mG300kG,二级照度计测量范围:750 lx,一级高清摄像机分辨率:1080i,光学变焦:×3 以上,带三角架数码像机有效像素:1000万,光学变焦:×10 以上,夜视功能,带三角架辅助照明灯测量位置不小于100 lx封道用具检测警示牌、交通标志等6.2 检定条件环境温度: (040);相对湿度: 4590;光照度:日间200 lx,夜间100 lx;天气:晴朗无雾。6.3 检定项目检定项目见表2。表2 检定项目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的检验外观、功能及工作正常性检查外观+-工程安装+-电气安全线路安装+保护装置安装+-红绿灯功能+-闯红灯记录功能+-红绿灯工作正常性+闯红灯记录功能工作正常性+各子系统工作同步正常性+-红绿灯控制子系统时基1h稳定度+-闯红灯自动记录子系统反应时间+-闯红灯捕获率+记录有效率+-时刻误差+日差+-注:“”表示必需检定项目;“”表示不需检定项目,首次检定为新安装后的检定,后续检定为周期检定和维修后的检定。6.4 检定方法6.4.1 外观及安全检查6.4.1.1外观检查应符合本规程第5.1.1条要求。6.4.1.2工程安装检查应符合本规程第5.1.2条要求。6.4.1.3 电气安全检查应符合本规程第5.1.3条要求。6.4.2 功能检查6.4.2.1 红绿灯功能检查应符合本规程第5.2.1条要求。6.4.2.2 闯红灯记录功能检查应符合本规程第5.2.2条要求。6.4.3 工作正常性检查6.4.3.1 红绿灯工作正常性检查应符合本规程第5.3.1条要求。6.4.3.2 闯红灯记录功能工作正常性检查应符合本规程第5.3.2条要求。6.4.3.3 各子系统工作同步正常性检查分别在黄灯(或绿灯)变红灯的前后1s和红灯变绿灯的前后1s启动机动车闯红灯模拟器,检查各子系统的工作同步性。或者用专用检测车在车速为5km/h检测点模拟检查各子系统的工作同步性。应符合本规程第5.3.3条要求。6.4.4 检定前的准备6.4.4.1选择被检路口主要交通方向的一面,作为基本检测面。选择基本检测面最左(面对图像采集单元)的直行车道为基本检测车道。6.4.4.2 将检测车道、相邻车道及其他影响检测行车安全的车道封闭。6.4.4.3将专用检测车停在基本检测车道的止停线前,用红绿灯分析模拟装置的摄像头对准对应的被检红绿灯拍摄,通过红绿灯图像同步分析软件的分析,使电子显示屏的红绿灯显示,模拟被检路口红、黄、绿灯相序及时间间隔。6.4.4.4 用特斯拉计检测出车辆检测元件的大致安装位置,做好并标记;在停止线位置设置闯红灯记录捕获装置标靶。6.4.4.5 根据需要安装辅助照明灯光。6.4.4.6 根据被检记录系统图象采集方式及方向,架设高清摄像机或数码相机。6.4.5交通红绿灯控制子系统部份的检定6.4.5.1新安装时基1h稳定度的检定a) 被检红绿灯与频率计按图1连接。红绿灯时基输出 频率计 图1b) 频率计闸门时间设置为10s。红绿灯开机预热10min后,每隔10min连续读取3个频率值,并计算出平均值和对应的频率准确度Ai。共测量7组。c) 时基1h稳定度按公式计算: S = Amax - Amin 式中:S时基1h稳定度 ;Amax 7个频率准确度的最大值; Amin7个频率准确度的最小值。检定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4.1.1条的要求。6.4.5.2使用中时基1h稳定度的检定a) 将专用检测车停在基本检测面对面尽量不影响通行的位置,用红绿灯分析模拟装置的摄像头对准对应的被检红绿灯拍摄。b) 通过红绿灯图像同步分析软件和数字式时间间隔测试仪,测量出被检路口红、黄、绿灯的时间间隔在1h内的变化,自动得出1h内每10min的时间间隔准确度和1h时基稳定度。检定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4.1.1条的要求。6.4.5.3 重复“6.4.5.1”或 “6.4.5.2”款步骤,进行其他方向检测面时基1h稳定度的检定。6.4.6 闯红灯自动记录子系统部分的检定6.4.6.1 车辆检测装置反应时间的检定a) 机动车闯红灯模拟器安放位置见图2。4 5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地方计量检定规程.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