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 210240中文版.doc
会标准210/2402008标准单元式空调和单元式空气源热泵空气调节器性能等级评定美国空调、供热及制冷工业协会2111 Wilson Boulevard, Suite 500 电话:703.524.8800Arlington, VA 22201. US 传真:703.528.3816www.ahrinet.orq安全提醒美国空调、供热及制冷工业协会并不设定安全标准,也不证明或保证任何产品、部件或系统是根据该标准/准则进行设计、测试、评价、安装或操作。强烈建议该产品的设计、制造、组装和安装都应以适合本标准所涵盖产品的国际公认安全要求为依据。美国空调、供热及制冷工业协会尽其最大努力采用国家最先进的和公认的行业惯例制定标准。美国空调、供热及制冷工业协会并不证明或保证何根据这些标准进行的测试为非危险或无风险。美国空调与制冷协会认证计划规定认证计划的范围该认证计划涵盖美国空调与制冷协会标准额定条件(制冷)下额定低于65,000 Btu/h 19,000 W的所有单元式空气调节和气热泵设备。认证等级以下的认证计划登记要通过测试验证:单元式空气调节设备A.额定条件为65,000 Btu/h 19,000 W的空气制冷单元式空气调节设备1. 美国空调与制冷协会标准额定制冷容量,Btu/h W2. 季节能效比(SEER),Btu/(W.h)B.额定条件为65,000 Btu/h 19,000 W的水制冷和蒸发制冷单元式空气调节设备1. 美国空调与制冷协会标准额定制冷容量,Btu/h W2. 能效比(SEER),Btu/(W.h)单元式气热泵额定条件为65,000 Btu/h 19,000 W的空气制冷单元式气热泵1. 美国空调与制冷协会标准额定制冷容量,Btu/h W2. 季节能效比(SEER),Btu/(Wh)3. 高温制热标准额定容量,Btu/h W4. 区域IV制热季节能效比(HSPF)、最低设计制热要求,Btu/(W.h)版权所有©2008,美国空调、供热及制冷工业协会,已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注册价格$20.00 (M) $40.00 (NM) 美国印制本测试也验证了第8节概述的最高工作条件测试、耐电压测试、低温运行测试(制冷)、保温效果测试(制冷)和冷凝液处理测试(制冷)的要求符合性。注:本标准替代了美国空调与制冷协会标准210/240-2006。目录章节页码第一节 目的1第二节 范围1第三节 定义1第四节 分类4第五节 测试要求4第六节 等级要求4第七节 标称评级的最低数据要求24第八节 运行要求24第九节 标识和铭牌数据27第十节 执行条件要求27表格表1 单元式空调的分类6表2 单元式空气源热泵的分类7表3. 安装有定速室内风扇、恒定空气体积率风扇或者未安装室内风扇的单速压缩机设备的制冷模式测试条件14表4. 安装有定速室内风扇、恒定空气体积率风扇或者未安装室内风扇的单速压缩机设备的制热模式测试条件14表5. 配备单速压缩机与变动空气体积率室内风扇设备的与室外干球温度相关的制冷模型测试条件(第6.1.4.3.1节)15表6. 配备单速压缩机与变动空气体积率室内风扇设备的制冷模式测试条件16表格(续)表7. 配备双容压缩机的设备制冷模式测试条件17表8. 配备双容压缩机的设备制热模式测试条件18表9. 配备变频压缩机的设备制冷模式测试条件19表10. 配备变频压缩机的设备供热模式测试条件20表11.安装有室内风扇进行测试的风管式系统的最小机外静压 20 表12. 使用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37为水冷和蒸发制冷设备进行标准评级测试和运行要求测试的条件21表13:风冷设备的运行要求测试条件25图图1. 部分负荷因素曲线23附录附录A 参考规范28附录B 参考信息29附录C 中央空调和热泵能量消耗测量的统一测试方法 规范30附录D. 风管式程序的循环测试的规范性规定方法117附件E. 规范性计算组合式部分负荷值(IPLV)实例. 122附录表表E1. IPLV计算125FIGURES FOR APPENDICES附录图图D1. 通道室外空气焓值法.118图D2. 回路空气焓值法119图D3. 热量计空气焓值法.120图D4. 室内空气焓测试法布置121图E1. 部分负荷因素示例124ARI 标准 210/240-2008单元式空调和气热泵设备性能等级评定第一节 目的1.1 目的。本标准旨在设定单元式空调和单元式空气源热泵空气调节器的定义、分类、测试要求、等级评定要求、标称等级评定的最低数据要求、运行要求、标识和铭牌数据以及执行条件要求。1.1.1 意图。本标准旨在作为行业指导,包括制造商、工程师、安装人员、承包商和用户。1.1.2 审查和修正。随着技术的进步,本标准应接受审查和修正。第二节 范围2.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第3节中定义的工厂制造的单元式空调和单元式空气源热泵空气调节器。2.1.1 能量来源。本标准仅适用于电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2.2不保事项。2.2.1 本标准不适用于单独使用的个别组件的等级评定和测试,如:冷凝装置或盘管冷凝器。2.2.2 本标准不适用于热力空气调节/热泵设备、包装终端空气调节/热泵或室内空气调节/热泵。2.2.3 本标准不适用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标准340/360中定义的热容量大于或等于65,000 Btu/h 19,000 W的单元式空气调节设备。2.2.4 本标准不适用于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标准340/360中定义的制冷容量大于或等于65,000 Btu/h 19,000 W的单元式空气源热泵空气调节器、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和闭环地源热泵。2.2.5 本标准不涵盖水暖热泵。2.2.6 本标准不适用于操作中配备减温器/水暖装置的等级评定组件。第三节 定义除非本节另有规定,该文件中的所有术语都应以现行版本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关于制热、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的术语中的标准行业定义为依据。注:小管、高速系统、空间约束产品以及穿墙式空调和热泵的定义节选自美国联邦法规第10编,第430部分的第430.2和430.32 (c)项。见附录C中适用于附录C所要求的测试和计算程序的定义。ARI 标准 210/240-20083.1单元式空气源热泵空气调节器。一个或多个工厂制造的部件,通常包括室内调节盘管,压缩机及室外盘管,包括提供制热功能的手段。当此类设备在一个以上组件中使用时,单独的组件应设计为同时使用,且本标准中所概述的评级要求应以匹配组件的使用为基础。3.1.1 功能。单元式空气热泵机组应提供附带温度控制的空气制热功能,并且还可能包括空气制冷、空气循环、空气净化、除湿或加湿功能。3.2 降解系数 (CD)。由于机组循环而造成的效率损失的测量如附录C和D所示。3.3 设计制热要求 (DHR)。这是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为特定室外设计温度所需的制热量。3.4 能效比 (EER)。以Btu/(W.h)为单位的特定等级评定条件下,制冷容量(单位:Btu/h)与电力输入值(单位:瓦特)的比值。3.4.1 标准能效比。标准等级评定条件下,热容量与电力输入值之间的比值。3.5 制热季节能效比 (HSPF)。空间制热季节所需的总空间制热(单位:Btu)除以同一季节热泵系统所消耗的总电能,单位为瓦特/每小时。3.6 综合部分负荷值 (IPLV)。根据本标准中所描述的方法计算的单一号码部分负荷效率数值。3.7 标称等级。关于在规定的等级条件下这些性能特点指定数值的声明,可基于此选择适合其应用的单元。这些数值适用于同一制造商生产的所有类似公称尺寸和类型(鉴定)的单元。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标称等级”包括单元显示的所有性能他点和规格广告或制造商所控制的其他文献中发布的规定等级条件下的等级。3.7.1 应用等级。应用等级条件下(标准等级条件以外)基于所执行测试的等级。3.7.2 标准等级。基于标准等级条件下所执行测试的等级。3.8等级评定条件。产生单一性能水平和造成该性能水平的任何操作条件。3.8.1 标准等级评定条件。作为性能特点比较基础的等级评定条件。3.9 季节能效比 (SEER)。年度制冷季节中,被调节空间中所排出的总热量(单位:Btu)除以同一季节中空调或热泵系统所消耗的总电能,单位为瓦特/每小时。3.10 “必须”或“应当”。“必须”或“应当”的解释须为如下所述。3.10.1 必须。当“必须”或“必须不”被用于指定的规定时,如果要求符合该标准,则规定是强制性的。3.10.2 应当。“应当”是指非强制性的规定,但却是可取的良好做法。ARI 标准 210/240-20083.11 小管、高速系统。包含鼓风机和室内盘管组合的制热和/或制冷产品,设计用于在额定制冷12,000 Btu/h以及指定的220-350 cfm 0.104 - 0.165 m3/s风量率条件下运作,产生的外部静态压力至少为1.2H2O300 Pa。当应用于野外时,小管产品使用高速室内出水口 (即:一般大于1,000 fpm 5 m/s),自由截面的面积至少为6.0 in2 3,900 mm2。3.12 空间约束产品。中央空调或热泵:a.额定制冷量不超过30,000 Btu/h 8,800 W;b.室外或室内机组至少具备至少两个整体外部尺寸或整体位移:1.实质上小于其他下列机组的整体外部尺寸或整体位移:a.目前通常安装在现场建造的单一家庭住房的机组;和b.具备类似制冷,以及具备类似制热量的热泵机组;和2.如果制冷或制热量增加,机组必然将产生常规安装成本的大量增加,或必然造成客户产品实用性的大量损失;和c. 截止2000年12月1日购买的产品类型。3.13标准空气。空气重量为0.075 lb/ft3 1.2 kg/m3,当处于温度为70°F 21°C和气压为29.92Hg 101.3 kPa条件下,空气接近于干燥空气。3.14多联分体式空调机和热泵的测试组合。3.14.1 测试组合指的是具备以下特点的多室内盘管多联分体式系统:3.14.2 用作测试组合的系统基本模型应包括一个室外机组,以及与2至5个室内组件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压缩机;对于多联分体式系统,每个室内机组应设计用于独立的运作。3.14.3 室内机组应:3.14.3.1 代表最高的销售模型家庭,或另一室外模型家庭,如果最高销售模型家庭未提供足够的能力(见3.14.3.2);3.14.3.2 具备额定制冷能力介于95%至105%之间的室外机组;3.14.3.3 室外机组的独立额定能力不大于50%;3.14.3.4 风机速度下的运行负荷制造商的规格;和3.14.3.5 所有无风管式室外机组都受制于同样的最低外部静压要求(即:0 H2O 0 Pa),当配置为在每个出口风室产生相同静压,当根据附录M第2.4.1节第430部分第B项中央空调和热泵能量消耗测量的统一测试方法进行修改时,见附录M表2,有关风管式室内机组部分的第B项。3.15穿墙式空调和热泵。设于用于整体或部分安装在外墙固定尺寸开口的中央空调或热泵,且:a.于2010年1月23日之前制造;b.非露天安装;c.明显地且永久地标记用于仅穿过外墙的安装;d.额定制冷能力不超过30,000 Btu/h 8,800 W;e.交换所有通过设备机柜单一表面的室外空气;和f.根据3.14.e中所描述的测量表面,组合室外空气交换面积不足800 in2 0.516 m2(分体式系统)或不足1,210 in2 0.7804 m2(独立包装系统) ARI 标准 210/240-20083.16双容(两级)压缩机。具备以下其中之一的空调或热泵:a.一个双速压缩机;b.两个压缩机,但是每次只能有一个压缩机运行;c.两个压缩机,但是一个压缩机(1号压缩机)在低负荷条件下运行,且两个压缩机(1号和2号压缩机)都在高负荷条件下运行,但是2号压缩机从不单独运行;或d.一个压缩机,可柱状或滚动卸荷。对于此类系统,低容量是指:a.低压缩机速度下运行;b.低容量压缩机运行;c.1号压缩机运行;或d.压缩机卸荷运行(如:运行两活塞往复式压缩机的一个活塞,使用全涡旋固定体积分率等)对于此类系统,高容量是指:a.较高压缩机速度下运行;b.较高容量压缩机运行;c.1号和2号压缩机运行;或d.压缩机负荷运行(如:运行两活塞往复式压缩机的两个活塞,使用涡旋的全容积)。3.17单元式空调。一个或多个工厂制造的部件,通常包括蒸发器或制冷盘管、压缩机和冷凝器。当此类设备在一个以上组件中使用时,单独的组件应设计为同时使用,且本标准中所概述的评级要求应以运行组件的使用为基础。3.17.1 功能。不论单独使用或结合制热设备使用,其功能是为空气流通、空气净化和制冷提供控制温度和除湿,并且可有选择性的包括制热和/或加湿功能。第四节 分类本标准范围中所涵盖的设备应按照表1和表2进行分类。第五节 测试要求所有标准等级评定都应通过根据本标准及其附录中所描述的测试方法和程序所执行的测试进行验证。风冷机组应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37以及附录C和D进行测试。水冷和蒸发制冷机组应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37进行测试。第六节 等级要求6.1 标准等级。标准等级按照6.1.3中规定标准等级条件下进行制定,在章节中将有具体说明。空气制冷装置的等级条件在表3-10中列明。水制冷和蒸发制冷元件的等级条件在表12中列明。与制冷或制热能力相关的标准等级值是净值,包括循环风扇发热效果但不包括补充热量。功率输入是压缩机和通风扇加上控制器和其他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所需元件的总功率输入。在计算元件的标准等级值时,对于未装备室内空气循环扇做为模型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即将系统与室内单独线圈区分开,在制定标准等级值时自总制冷能力值减去了1,250 Btu/h每1,000 cfm 775 W/m3/s, 或是在制定等级制热能力时增加相同数值。制热和制冷的总功率输入均应增加365 W每1,000 cfm 226 W/m3/s室内循环空气产生的效果。空气标准210/240-2008水冷元件的标准等级值应当包括将制冷塔风扇电动机和循环水泵电动机功率输入的总公差加入到10.0 W每1,000 Btu/h 34.1 W per 1,000 W的制冷能力这一数值当中。6.1.1 标准等级功率值。此等级功率将使用Btu/h W表示,如下所示:等级功率Btu/h W倍数 Btu/h W< 20,000 5,900100 30 20,000和< 38,000 5,900 至 11,000200 60 38,000 和< 65,000 11,000至19,000500 1506.1.2 能效测量值。无论何时公布的标准能效测量值均应以适合EER、SEER和HSPF最近0.05 Btu/(W-h)的倍数和适合IPLV0.1的倍数。 6.1.3 标准等级试验。表3-10和12指示了确定标准额定功率值和能效测量值所要求的试验和试验条件。空气标准210/240-2008表1 单元式空调分类单元式空调类型牌号ARI型1,2配置单独包装SP-AAP-ESP-W风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整年单独包装SPY-ASPY-ESPY-W风扇制热器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遥控冷凝器RC-ARC-ERC-W风扇蒸发器冷凝器 整年遥控冷凝器RCY-ARCY-ERCY-W风扇蒸发器制热器冷凝器 冷凝机组、单独线圈RCU-A-CRCU-E-CRCU-W-C冷凝器冷凝器压缩机冷凝机组、线圈和吹风机RCU-A-CBRCU-E-CBRCU-W-CB风扇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 整年冷凝机组、线圈和吹风机RCUY-A-CBRCUY-E-CBRCUY-W-CB风扇蒸发器制热器冷凝器压缩机穿墙式空调TTW-SP-A,E,WTTW-SPY-A,E,WTTW-RCU-A,E,W-CTTW-RCU-A,E,W-CBTTW-RCUY-A,E,W-CB风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或冷凝器压缩机风扇蒸发器 空间受限产品SCP-SP-A,E,WSCP-SPY-A,E,WSCP-RCU-A,E,W-CSCP-RCU-A,E,W-CBSCP-RCUY-A,E,W-CB风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或风扇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 小管高速系统 SDHV-SP-A,E,WSDHV-SPY-A,E,WSDHV-RCU-A,E,W-CSDHV-RCU-A,E,W-CBSDHV-RCUY-A,E,W-CB风扇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风扇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注意:1 上述类型后接“-O”后缀时表示此设备不可在现场组装的管道系统中使用。(6。1。3。3。1。2)2 后缀接“-A”表示空气制冷式冷凝器、“-E”表示蒸发制冷式冷凝器、“-W”表示水制冷式冷凝器。表2 单元式空气源热泵分类单元式空气源热泵类型牌号ARI类型1配置制热和制冷仅制热单独包装HSP-AHOSP-A风扇压缩机室内线圈室外线圈遥控室外线圈HRC-A-CBHORC-A-CB风扇室内线圈压缩机室外线圈未配有室内风扇的遥控室外线圈HRC-A-CHORC-A-C室内线圈压缩机室外线圈分体系统HRCU-A-CBHORCU-A-CB风扇室内线圈压缩机室外线圈未配有室内风扇的分体系统 HRCU-A-CHORCU-A-C室内线圈压缩机室外线圈穿墙制热泵TTW-HSP-ATTW-HRCU-A-CTTW-HRCU-A-CBTTW-HOSP-ATTW-HORCU-A-CTTW-HORCU-A-CB风扇压缩机室内线圈室外线圈或风扇室内线圈压缩机室外线圈 空间受限产品SCP-HSP-ASCP-HRCU-A-CSCP-HRCU-A-CBSCP-HOSP-ASCP-HORCU-A-CSCP-HORCU-A-CB风扇压缩机室内线圈室外线圈或风扇室内线圈压缩机室外线圈小管、高速系统SDHV-HSP-ASDHV-HRCU-A-CSDHV-HRCU-A-CBSDHV-HOSP-ASDHV-HORCU-A-CSDHV-HORCU-A-CB风扇压缩机室内线圈室外线圈风扇室内线圈压缩机室外线圈注意:1 上述类型后接“-O”后缀时表示此设备不可在现场组装的管道系统中使用。(6.1.3.3.1.2)6.1.3.1 指定递降系数。给定值0.25可用作或者制冷或者制热降级系数CD,或两者(制冷和制热)均可使用该系数,从而替代进行C、D或制热循环试验。对于配有双速压缩机的机组,双压缩机或汽缸卸载,若在一种制冷方式下使用指定的CD,则它必须可在两种制冷方式下使用。或在一种制热方式下使用指定的CD,则它必须可在两种制热方式下使用。6.1.3.2 电力条件。标准额定试验应当在铭牌所标示的额定电压和频率下进行。对于空冷设备,其额定电压在208-230 V双铭牌电压,标准等级试验应当在230V下进行。其他适用本标准的双铭牌电压设备,如果仅公布一种标准等级值,则标准等级试验应当在两种电压、或两种电压下较低的电压下进行。空气标准210/240-20086.1.3.3 穿过室内线圈的气流6.1.3.3.1 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6.1.3.3.1.1 管道元件的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制造商必须规定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只要满足下列两项要求则可使用该数值。第一,在进行试验A或A2时(排他地),在按所测定的室内空气面总制冷能力对所测定的空气量等级进行划分时,所测定的空气量等级不可超过37.5 scfm每1,000 Btu/h 0.06 m3/s每1,000 W。若超过此比率,降低空气量等级直至比率相等。使用这一降低的空气量等级进行所有试验时,要求使用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第二项要求如下:a. 除配有变速、恒定空气量等级的室内风扇以外,对所有配有室内风扇的管道元件进行试验。第二项要求专门适用于A或A2实验,并需满足下列要求。1. 达到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根据前面章节确定;2. 测定外部静压力;3. 若此压力大于或与可适用的最小外部静压(如表11中所列举)相等,则满足第二项要求。所有需要使用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的试验均需使用当前的空气量等级。4. 若此压力小于或与表11中最小外部静压不相等,4a. 则应当降低空气量等级直至与可适用的表11的最小外部静压相等或4b. 直至所测定的空气量等级等于自第1步骤所得的空气量等级的95%,上述两种情况无论哪种先出现均可。5. 若4a所述的情况先出现,则满足了第二项要求。采用4a所述的方式以进行所有要求制冷全负荷空气等级的试验。6. 若4b所述的情况先发生,应在进行室内风扇安装时采取递增变化(即次最高的风扇电动机销装置、次最高的室内风扇的风扇电机)并自上述第1步骤开始重新进行评定。若室内风扇装置不能继续变化,则应降低空气量等级直至达到可适用的表11中所示的最小值。使用此降低后的空气量等级以进行所有要求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的试验。b.对配有变速、恒定空气量等级室内安装风扇的管道元件进行试验。对于所有规定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的试验,应获得与可适用表11接近(但不得少于)的外部静压,且不得引起室内吹风机的不稳定和自动停机。c.未安装室内风扇的管道元件的试验。在进行A或A2试验时,(排他地),跨越室内线圈组的压差不可超过0.30- H2O 75 Pa。若超过此压力差,则应降低空气量等级直至所测定的压力差等于所规定的最大值。使用此降低后的空气量等级以进行所有要求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的试验。6.1.3.3.1.2 非管道元件的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对于非管道元件,制冷全负荷空气量等级是指在每次试验当中所产生的空气量等级,此时元件在外部静压为零-H2O 0 Pa下运行。ARI 标准 210/240-20086.1.3.3.2 最小制冷风量率。a. 对于调节室内风机速度(与cfm相对)的风管式系统,制冷最小空气体积率=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X(制冷最小风机转速/测试A2风机转速)当“制冷最小风机速度”与低压缩机容量(双容系统)运行条件下的风机速度相适应时,当在最小压缩机(变速系统)速度条件下运行时,使用风机速度;当制冷时(单速压缩机和变速、变动空气体积率室内风扇),使用最低风机速度。这种设备应在不考虑机外静压的情况下得出制冷最小空气体积率。b. 对于通过室内风扇调节空气体积率的风管式设备,制造商必须指定制冷最小空气体积率。这种系统应按照机外静压进行指定制冷最小空气体积率的所有测试-(例如,A1、B1、Q、F1和G1测试)-当压力接近于但不低于以下值时,该机外静压不会引起室内鼓风机的不稳定或者自动关闭A1,B1,C1,F1和G1测试Pst PstA2 X(制冷最小空气体积率/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2其中,PstA2为表11适用的最小机外静压,该值为A2(和B2)测试的目标值.c.对于未安装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风管式双容设备,其制冷最小空气体积率为(1)制造商指定的空气体积率或者(2)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75%的两者中的较高值。在仅配备盘管(无风扇)设备的测试室测试期间,应在不考虑室内盘管装置内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得出制冷最小空气体积率。d.非风管式设备的制冷空气体积率源于设备在机外静压为零英寸水情况下以及室内风扇设置在低压缩机能力(双容系统)或者最小压缩机转速(调速系统)情况下运行期间每次测试的空气体积率。配备单速压缩机以及变速、变动空气体积率室内风机的设备应使用允许制冷的最低风扇设置。6.1.3.3.3 制冷中间空气体积率a.对于调节室内风机速度的风管式系统,制冷中间空气体积率 =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 X(测试Ev风机转速/ 测试A2风机转速)这种设备应在不考虑机外静压的情况下得出制冷中间空气体积率。b.对于通过室内风机调节空气体积率的风管式设备,制造商必须指定制冷中间空气体积率。这种系统应按照机外静压进行EV测试,当压力接近于但不低于以下值时,该静压不会引起室内鼓风机的不稳定或者自动关闭,Ev测试PstA2 X(制冷中间空气体积率/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2ARI 标准 210/240-2008其中,为表11适用的最小机外静压,该值为该(和B2)测试的目标值。c. 非风管式热泵的制冷中间空气体积率源于热泵在机外静压为零英寸水且风机转速由设备控制器选择以用于EV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运行期间的空气体积率。6.1.3.3.4 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6.1.3.3.4.1制热与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相等时的风管式热泵。a.使用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作为以下的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1. 在A(或A2)与 H1(或H12)测试期间按照相同室内风机转速运行的风管式热泵;2. 在A(或A2)与 H1(或H12)测试期间调节风机转速以输送同样恒定空气体积率的风管式热泵;3. 未安装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风管式热泵(仅仅按照低容量制冷进行测试的双容北置热泵除外-参见第 6.1.3.3.4.2节)。b.对于符合上述标准“1”和“3”的热泵,没有最低要求可分别适用于测量的机外静压或者机内静压。对于符合标注“2”的热泵,按照不会引起室内鼓风机不稳定或者自动关闭的机外静压进行测试,该静压接近于但不得低于表2中指定用于A(或A2)制冷模式测试的同样的最小机外静压。6.1.3.3.4.2由于室内风机运行,制热和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不同的风管式热泵。a. 对于调节室内风机速度(与cfm相对)的风管式热泵,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 =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 X (H1或测试H12风机速度/ A2或测试A风机速度)在不考虑机外静压的情况下,获得这种热泵的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b.对于通过室内风机调节空气体积率的风管式热泵,制造商必须指定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这种热泵应按照机外静压进行指定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所有测试,当压力接近于但不低于以下值时,该静压不会引起室内鼓风机的不稳定或者自动关闭,制热满负荷 Pst 制冷满负荷 Pst X (制热空气体积率/制冷空气体积率)2其中,制冷满负荷 Pst,H12为指定用于A或A2 测试的表11适用的最小机外静压。c. 风管式、双容北置热泵(参见附录C定义1.46)的测试应使用上述两种情况中用于安装有室内风扇进行设备测试的合适的方法。ARI 标准 210/240-2008仅配备盘管(无风机)的北置热泵的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为制造商指定的体积率与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133%中的较低者。.而后一种情况应在不考虑室内盘管装置内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得出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6.1.3.3.4.3 风管式单制热泵。制造商必须指定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a. 除配备变速、恒定空气体积率之外的安装有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所有风管式单制热泵。仅仅在首次测试以及H1或H12测试中遵循以下步骤。1. 得出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2. 测量机外静压。3. 如果静压等于或大于表11中的最小机外静压,且该最小机外静压使用指定的单制热泵的额定制热能力,则将当前空气体积率用于需要使用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所有测试。4. 如果压力小于或者大于表11引用的最小机外静压,(4a) 降低空气体积率直至压力等于表11引用的最小机外静压,或者(4b) 直至测量的空气体积率达到制造商指定的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95%,以先发生者为准。5. 如果4a步情况先发生,则将4a步中降低的空气体积率用于需要使用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所有测试。6. 如果4b步情况先发生,则增加室内风机的设置(例如,下一次最高风机电机销轴设置、下一次最高风机电机速度)并重复自上述第1步的估值程序。如果无法继续改变室内风机的设置,则降低空气体积率直至压力等于表11引用的最小机外静压。将降低的空气体积率用于需要使用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所有测试.b.对于安装有变速、恒定空气体积率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风管式单制热泵。指定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所有测试均应达到接近于(但不得低于)表11适用的值,该值不会引起室内鼓风机的不稳定或者自动关闭.c.对于未安装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风管式单制热泵。对于H1或者H12测试(仅适用于这两项测试),室内盘管装置内的压力下降不得超过0.30英寸水(75Pa)。如果压力下降超过该值,则应降低空气体积率直至测量的压力下降等于指定的最大值。将降低的空气体积率用于需要使用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所有测试.6.1.3.3.4.4 无风管式热泵,包括无风管式单制热泵。非风管式热泵的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源于装置在机外静压为零英寸水情况下运行期间的空气体积率。6.1.3.3.4.5 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a. 对于调节室内风机速度(与气流相对)的风管式热泵,ARI 标准 210/240-2008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X(制热最小风机转速/测试H12风机转速)当“制热最小风机速度”与低压缩机容量(双容系统)运行条件下的风机速度相适应时,当在最小压缩机(变速系统)速度条件下运行时,使用风机速度;当制热时(单速压缩机和变速、变动空气体积率室内风扇),使用最低风机速度。这种热泵应在不考虑机外静压的情况下得出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b. 对于通过室内风机调节空气体积率的风管式热泵,制造商必须指定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这种热泵应按照机外静压进行指定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的所有测试-(例如,H01、H11、H21和H31测试)-当压力接近于但不低于以下值时,该机外静压不会引起室内鼓风机的不稳定或者自动关闭,H01、H11、H21和H31测试Pst,H12 X (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2其中,Pst,H12为最小机外静压,该值为H12测试的目标值。c. 安装有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风管式双容北置热泵应使用上述两种情况中合适的方法。d.未安装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风管式双容热泵应将制冷最小空气体积率作为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使用。未安装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风管式双容北置热泵应将制冷满负荷空气体积率作为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使用。对于未安装室内风机进行测试的风管式双容单制热热泵,其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为制造商指定的空气体积率或者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的75%的两者中的较高值。在仅配备盘管(无风机)设备的测试室测试期间,应在不考虑室内盘管装置内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得出制热最小空气体积率。e. 非风管式设备的制热空气体积率源于设备在机外静压为零英寸水情况下以及室内风机设置在低压缩机能力(双容系统)或者最小压缩机转速(调速系统)情况下运行期间每次测试的空气体积率。配备单速压缩机以及变速、变动空气体积率室内风机的设备应使用允许制热的最低风扇设置。6.1.3.3.4.6 制热中等空气体积率。a. 对于调节室内风机速度的风管式热泵,制冷中等空气体积率= 制热满负荷空气体积率X(测试H2v风机转速/测试H12风机转速)这种热泵应在不考虑机外静压的情况下得出制热中间空气体积率。b. 对于通过室内风机调节空气体积率的风管式热泵,制造商必须指定制热中间空气体积率。ARI 标准 210/240-2008这种热泵应按照机外静压进行H2V测试,当压力接近于但不低于以下值时,该静压不会引起室内鼓风机的不稳定或者自动关闭,其中,Pst,H12为指定用于H12测试中的最小机外静压c. 非风管式热泵的制热中间空气体积率源于热泵在机外静压为零英寸水且风扇转速由设备控制器选择以用于H2V测试条件的情况下运行期间的空气体积率。6.1.3.3.4.7 制热额定空气体积率。除注明的变化外,通过第6.1.3.3.4.6节描述的方法测定制热额定空气体积率。要求的变化包括用“H1N测试”替换第一个6.1.3.3.4.6节方程中的“H2V测试”, 用“H1N测试Pst”替换第二个 6.1.3.3.4.6节方程中的“H2V测试Pst”,用“H1N测试”替换所有的“H2V测试”,以及用“制热额定空气体积率”替换所有的“制热中间空气体积率”。制热额定空气体积率=制热空气体积率X(测试H1N风机转速/测试H12风机转速)6.1.3.4 室外盘管空气体积率。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