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春秋战国纷争ppt课件.ppt
历史上春秋战国纷争课件,历史上春秋战国纷争课件历史上春秋战国纷争课件第六课,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周幽王,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周天子地位的变化:,西周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东周)春秋时: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名称,春秋,战国,时间,历史特征,前770前476年,前475前221年,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一、春秋争霸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前476年),争霸的原因:春秋时期,周天子不能对诸侯发号施令,一些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强大的诸侯国起来争做霸主。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谁势力强大,就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于是出现了春秋大国争霸的斗争。,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争霸的实质,政治上号令诸侯,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1、齐桓公首霸,(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经济是基础),(2)齐恒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善于用人),(3)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还改革军队,组建三万人的常备军,加紧训练,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几年之间,齐国国富兵强。(改革是根本原因),问题:齐恒公为何能首先称霸?,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的标志 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看图说史,4.晋文公终成霸主,3.晋军“退避三舍”,2.楚成王的礼待,1.重耳流亡,2、晋文公称霸,(1)晋文公的改革 发展生产 整顿内政 训练军队(2)城濮之战(退避三舍),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改革(以变求强),内政,生产,军事,社会富强、进步,1,2,卧薪尝胆,感悟历史,从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身上,我们能感悟到哪些关于国家富强的启示?从他们身上,我们还可以学到哪些个人成功的秘诀?,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业晋文公:勤业治果,跃居霸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成霸业,(革新)(勤业)(毅力、志向),二、战国七雄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前221年),1、三家分晋(韩 赵 魏),2、田氏代齐,3、中期: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4、后期:长平之战(秦赵)(前260年),1)双方实力对比,2)赵将廉颇的策略,3)秦国采取的对策,4)赵括的纸上谈兵,5)长平之战,秦活埋所俘赵军四十多万,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战国时期,时间:前475前221年,生产力发展状况:铁器广泛使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政治局面:1、周王室衰微,成为名义上的君主。2、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出现了七个大国相互攻伐的局面。,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齐,楚,秦,燕,赵,魏,韩,战争启示录:,1、阅读有关战争的课文部分,完成以下表格。,魏、赵齐,围魏救赵,历史上著名战例,魏、齐,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秦、赵,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攻,长平之战,三、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春秋的争霸,1、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2、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战国的兼并,1、几十万大军,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2、强者吃掉弱者,进而统一中国。,军队数量:,称霸方式:,西周的灭亡 春秋五霸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影响 著名战役,齐楚秦燕赵魏韩,(争霸),(兼并),春秋,战国,东周,战国七雄,春秋战国的纷争的影响:,一、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步伐。,二、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著名战例欣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围魏救赵,减 灶 计,离 间 计,春秋战国战争的影响及特点,战争,规模:大、灵活、残酷,性质:争霸(春秋)-兼并(战国),趋势:诸侯国林立(春秋)-七雄并立(战国)一雄无敌天下,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