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技术》第3章.痕迹检验.手印检验解读课件.ppt
第三章 痕迹检验第二节 手印检验,第 二 节 手 印 检 验,一、手印1、手印的概念2、手印的分类二、手纹1、手纹的特点2、乳突线花纹的形态3、指头乳突花纹的基本类型4、指节乳突花纹5、手掌乳突花纹的基本形态 6、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7、屈肌褶纹与皱纹8、伤疤,脱皮,汗孔,一、手印,1、手印的概念 人的手指手掌表面接触物体时在物体表面所形成的印痕,它能反映手的外形结构和手掌面皮肤花纹的形态特征。手的外形结构包括手的长短,大小,指头的个数,宽窄,手的凸凹,胖瘦等等。手掌面皮肤花纹包括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脱皮,伤疤,汗孔等(即手纹)。手的外形结构和手掌面皮肤形象特征是通过客体的形象或表面附着物的变化反映的。,2、手印的分类,客体表面形态的变化平面手印,立体手印附着物的变化状态加层手印,减层手印手印物质的色调有色手印,无色手印 手印物质的成分汗液手印,油质手印,灰尘 手印,血质手印,精液及阴道分泌物手印,各类果汁手印,饮料手印,乳汁手印等等,二、手纹,1、手纹的特点:(1)、人各不同(2)、终身基本不变(3)、触物留痕(4)、认定个人,人手掌面的皮肤花纹包括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伤痕,脱皮,汗孔等。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指纹(指头纹),指节纹,掌纹。,(1)、人各不同,A、遗传学依据B、统计学依据C、指纹档案的调查,是指乳突花纹的结构,形态,细节特征的种类,数量,位置,距离,相隔线数和角度关系等在总体上构成的特定性,亦即独特性,不可重复性。,指纹“人各不同”的特性,为人身鉴别提供了客观依据。,两威廉.韦斯特相貌相似指纹不同,(2)、终身基本不变,A、遗传学依据B、皮肤组织学依据C、乳突花纹非本质变化的依据D、指纹鉴别实践的依据,是指从六个月胎儿形成完整的乳突花纹起,直到死后真皮乳头层腐烂止,人手乳突花纹的类型,具体形态,细节特征的种类,数量,位置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特征总合始终不变。,指纹终身基本不变这一特性,为利用指纹进行个人鉴定提供了时间上延续的有利条件。,28年前后的威廉.赫射尔(英指纹学家),(3)、触物留痕,人手接触物体就会留下痕迹(印痕)触物留痕利用,指纹触物留痕这一特性,为利用指纹进行个人鉴别提供了物质基础。,(4)、认定个人,手印鉴定认定的是具体留下手印的人,而不是直接认定具体的案犯;由认定具体的人到认定具体的案犯,需要许多证明工作.这是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2、乳突线花纹的形态,乳突线由于真皮乳头层的存在而在皮肤表面形成的有规则排列的突起线状皮肤组织结构。小犁沟与乳突线并行的沟纹。乳突线花纹由乳突线相结合所构成的整体形态(图案)。,(1)、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棒形线:呈棒状或近似直线状的纹线,指单根纹线的宏观几何形态。其表现形态主要有:,弧形线:呈圆弧状的纹线,波浪线:上下起 伏呈波浪状的纹线,弓形线:从一侧流至 另一侧,弯曲成“箭弓”状的纹线,箕形线:从一侧流向另一侧,流出一段后 弯转返回而形成的箕线状纹线。,开口、闭口左倾、右倾抬头、附头,螺形线:绕一端点旋转一周以上所形成的螺状纹线。螺形线又有顺时旋和逆时旋之分,逆时旋(右旋),顺时旋(左旋),(2)、乳突纹线的组合形态,A、系统概念:具有相同形态或流向的纹线组及位于某些特定部位(如花纹中心)的某些纹线组称为“系统”。中国人指头花纹中,约97.5%三个系统,2.5%两个系统。,由几种不同系统的乳突纹线相组合所构成的花纹的整体形态,内部系统(中心花纹),居整个花纹的中央部位,主要由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或混合纹线等组成。纹线数量2、3根2、3十根。中心结构形态复杂多样,是指头花纹分类最重要依据。在三个系统中,此系统的纹线最为细密。,外围系统(外围线),从上部和两侧包绕内部系统的纹线组。主要由弓形线组成 此系统的纹线数量通常在二三十条之间 纹线的细密程度在中段与内部系统相近,两侧由上至下变粗、增疏、接近根基系统区域其粗细密度与根基系统相近,根基系统,位于中心花纹和两侧外围之下,横向分布的纹线组主要由波浪线和横行线上下层叠构成根基线的数量多在十条以下与中心花纹相比纹线明显粗疏。,B、三角,(A)三条支线:上支线(上行线上部支流)下支线(下行线下部支流)内支线(B)三个角:外角(上下夹角)上角(上内夹角)下角(内下夹角),三个不同系统相组合时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的汇合区,(C)分类,按三条支线的组合形式分结合型三角(封闭三角):三个汇角皆为实角分离型三角(开放三角):三个汇角皆为虚角混合型三角(半开半闭):既有实角,又有虚角按内部结构的不同分空心三角:三角腔内无任何纹线结构。点棒三角:三角腔内有小点或短棒。夹线三角:三角腔内有纹线流出。,C、系统划分,(A)三系统用三角的上下支线的追迹线加以区分(B)追迹方法:,a.外角点起按上,下支线开始追迹,当终止,分叉,中断时,按增大范围原则追迹b.上,下支线选择对箕形纹:只有一个三角沿上、下支线同时追迹,至箕口处对斗形纹:因有两个三角,选包围面积大的 上、下支线,追至对侧三角相应支线端点附近。,3、指头乳突花纹的基本类型,(1)、分类方法(6步分类法),无倾高弧弓型纹,一线左倾箕型纹,斗型纹,(2)、指头乳突花纹的分类,A、弓型纹形态:纹线从一侧横流至另一侧不返回组成:弓形线和横行线体系上下层叠组成特点:2系统,0三角,出现率低(2.5%)分类2:弧形纹、帐形纹,(A)弧形纹,组成:较多顶部弧度较小的弓形线与较少的横行线上下层叠而成(纹线弧度自上而下渐小,至褶纹趋于平直)分类3:弓形线顶点连线的倾斜情况,左倾弧形纹,右倾弧形纹,无倾弧形纹,(B)帐形纹,组成:较多顶部弧度较大的弓形线与较少的横行线上下层叠组成(花纹中心腔内有一根以上支撑线)分类3:主支撑线的倾斜情况,高低差显,高者为主高度相近,多者为主,左倾帐,右倾帐,无倾帐形纹,命名:原则上从前向后按分类步骤命名,,右倾帐形弓型纹,右倾弧形弓型纹,B、箕型纹,组成:内部系统由一根以上的箕形线相套叠构成特点:3系统,1三角(极个别2三角),界限:(箕与非箕),非箕(折不圆滑),非箕(箕枝连外线),非箕(箕头连外线),当花纹中心仅有一条箕形线时:必须是完整而圆滑;且箕头和靠近三角的箕枝不得与其它纹线结合或接触,将纹线直接引向或引入三角的外围系统中去;否则应列入弓型纹。,分类2:按中心箕形线箕口的开闭状态,闭口箕,开口箕,分类3:按箕头相对箕口的倾斜方向或箕枝流向,左 箕,右 箕,正箕:左手右箕,右手左箕;头内口外;94.5%,反箕:左手左箕,右手右箕;头外口内;4.5%,左箕、右箕;正箕、反箕,C、斗型纹,组成:中心由一根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或曲形线相套叠或层叠,或由环形线与螺形线相套叠构成内部系统特点:3系统,2三角(极个别34个),中心呈环绕体系,界限:,当花纹中心仅有一条完整或近完整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或曲形线时,其正对三角的部分必须是不折、不断的,并不与来自外角的纹线相接触,否则不能将此花纹列人斗型纹。,分类2:按斗型纹内部花纹形态的不同,(A)囊形斗,左囊右囊正囊(94%)反囊(6%),定义:中心有一根以上的大头闭口箕,其中心腔内至少有一根凸向箕口的弧形线(多由上箕枝回转形成)所组成的形似囊袋状的花纹,界限:凸向箕口的弧形线不能与引向箕口的纹线接触,否则应列入闭口箕,分类3:按闭口箕纹线组箕头的倾斜方向分(同箕型纹),(B)环形斗,定义:花纹中心由一根以上的环形线相套叠组成的斗型纹。,界限:当中心仅有一条环形线时,要求其必须是明显可靠、独立、圆滑的,若其外壁有似连非连的螺形线时,应将其归入螺形斗。,分类3:按环形线长轴的倾斜方向分,右倾环形斗型纹(右倾环),无倾环形斗型纹(无倾环),左倾环形斗型纹(左倾环),(C)螺形斗,定义:花纹中心由一根以上起点、方向一致的螺形线并行绕旋组成的斗型纹。,界限:当并行旋绕的螺行线起点方向相反时列入绞形斗,分类3:按螺形线旋转方向分,左旋(顺时旋)螺形斗型纹(顺时螺左螺),右旋(逆时旋)螺形斗型纹(逆时螺右螺),(D)绞形斗,定义:花纹中心由两条以上独立且起点方向相反的螺形线相对绞绕,旋转组成的斗型纹。,分类3:按螺形线旋转方向分,右旋逆时旋绞形斗型纹(逆时绞右绞),左旋顺时旋绞形斗型纹(顺时绞左绞),(E)曲形斗,定义:花纹中心仅有一条完整,独立的曲形线组成的斗型纹。,界限:当曲形线的假箕头内出现箕形线时应归入双箕斗,分类3:按螺形线旋转方向分,右旋逆时旋曲形斗型纹(逆时曲右曲),左旋顺时旋曲形斗型纹(顺时曲左曲),(F)双箕斗,定义:花纹花纹中心有两条以上独立、圆滑的曲形线相套叠、或在曲形线的假箕头内有一条以上完整的箕形线最后随曲形线绕旋组成的斗型纹。,左旋顺时旋双箕形斗型纹(顺时双箕左旋双箕),右旋逆时旋双箕形斗型纹(逆时双箕右旋双箕),(G)杂形斗,定义:指具备斗型纹的一般条件,但不能归入上述6种斗型纹中去的花纹。,D、杂型纹,组成:指中心由两种以上的纹线体系相并列混合,或因其形态奇特,结构杂乱而不能归入弓箕斗的花纹。特点:3系统,2以上三角,中心出现两个以上子系统分类:箕败混合纹、箕斗混合纹、并列混合纹、并列箕形纹、并列斗形纹,纹型分类小结,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弧形纹,帐形纹,3,开口箕,闭口箕,2,4,5,6,空 心,棒 线,点 眼,一线,多线,二线,三线,四线,上n线,中0线,下n线,杂型纹,箕帐混合,箕斗混合,并列箕形,并列斗形,杂形纹,畸特纹,4、指节乳突花纹,(1)、平弧型纹 中段主要由横行弧形线组成,指节花纹形态极为简单,由一些弧形线,斜直线及弯折线等组成.依指节中段纹线的形态可分为:平弧型,倾斜型,混合型.,(2)、倾斜型纹 中段主要由倾斜直线组成,(3)、混合型纹 中段由弧形线倾斜线弯折线波浪线等混合而成,5、手掌乳突花纹的基本形态,(1)、手掌区域的划分 A、区间界限 横 界 纵 界 B、区域划分 指根区 内侧区 外侧区,指 根 区,内 侧 区,外 侧 区,(2)、指根区花纹基本形态,A:每个指根部位都有一组凸向掌心的横行弧形线,常与两侧的指间纵行纹线汇成三角为“Y”形结构,其中食指和小指根弧形线呈倾斜状,且流程较长。B:各指间纵行纹线多弯转流向小指侧,有时流回同一指间的另一侧构成箕型纹,少数流入另一指间构成弓型纹,斗型纹在指根区不及为常见。,(3)、内侧区花纹基本形态,全区纹线多凸向掌心的纵行大圆弧。其弧度由掌心向拇指根侧逐渐变小,至指根趋于平直;且由上至下逐渐变大常在内侧下区向内急转流至内斜边缘。此区亦有弓、箕、斗、型纹出现,有时出现叶状纹或斑纹。,(4)、外侧区花纹基本形态,纹线始于食指根部及两侧,斜流经掌心至大部分外侧边缘。纹线由少因速曾多,呈头部指向外下方的“扫帚状”。个别的出现叶状纹,在此区也有弓、箕斗出现、有时出现两个花纹并列的情况。,(5)、腕部三角,位于手掌外侧下区,由内侧大圆弧的外侧纹线,外侧“扫帚纹”的下侧 纹线与腕部弧形线的 上侧纹线汇合而成,6、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概念:是指乳突纹线局部的细小结构,特殊形态及纹线的组合构造等作用:其种类,形态,大小,方向,角度,构成数目,组成形式以及分布关系等,是构成指纹人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利用手印进行个人鉴别中最为重要的特征。,(1)、细节特征的种类,1.起点:纹线出现点2.终点:纹线终止点3.分歧:纹线一分为二4.结合:纹线合二为一,5.小点:在乳突花纹中孤立的乳突点(1mm)6.小眼:纹线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5mm)7.小勾:纹线短长相接(5mm)8.小桥:纹线短线与两长线相接(5mm)9.短棒:纹线小于5mm,(2)、细节特征的标示方法,垂直到位:均匀散射、不交叉:排列整齐:“1时位”起顺时序标号,7、屈肌褶纹与皱纹,(1).屈肌褶纹概念手指手掌关节及一定部位上所固有的粗大明显的沟纹特点沟纹、固有、粗大明显作用特定性和稳定性不强,反映性较差,多做为一般特征来利用印痕中的形象与小犁沟相类似,呈宽而长的空白线条,其流 向多与乳突纹线相一致。,(2)、皱纹,概念由于皮肤张弛、堆挤活动所形成的细小而浅表的沟纹。特点沟纹、形成、细小浅表作用特定性、稳定性及在印痕中的反映性都比屈肌褶纹 差,故其特征价值低于屈肌褶纹。印痕中的形象与屈肌褶纹相近,多呈窄而短的空白线 条,其流向多与乳突纹线相交叉。,8、伤疤,脱皮,汗孔,(1)伤疤概念 受创的皮肤局部,由于新生的结缔 组织繁殖、增补、填充所形成的皮表疤痕。特点 一种新生、稳定的特殊组织结构。作用 其特定性和稳定性都很强,且反映 性较好。在检验鉴定中,常做为一种重要 特征来利用。,(2)、脱皮,概念由于挤压、重摩擦或病变等因素所引起的皮肤角化层的局部脱落称之“脱皮”。作用脱皮的特定性、稳定性及在印痕中的反映性都很差,在检验鉴定中只能做为一种短时效应的参考特征来利用。,(3)、汗孔,概念汗腺导管的开口端,即排泄汗液的出口。特点绝大多数汗孔都分布于乳突纹线的顶部,多位于纹线的中区。印痕中的形象汗孔在平面印痕中呈空白的小 点;在立体手印中呈细微的凸起状。作用汗孔的特定性和稳定性较强,但反映性较 差,所以很难单独用于检验、鉴定,常与 乳突纹线特征配合使用。,三、现场手印的勘查与提取1、现场手印的寻找、发现 2、显现潜手印的基本方法 3、分析、确定犯罪手印 4、分析确定手印的遗留部位 5、通过手印分析人身的特点 6、记录、固定、提取现场手印,1、现场手印的寻找、发现(1)、寻找手印的重点部位,A、犯罪活动的中心区域 指犯罪活动的目标及有关物体,作案活动中被挪动、翻动毁坏、拆离、侵害、破坏、遗弃的物品等。B、出入现场的途径中可能接触的物品 出入口处,门、窗、攀登物 C、作案工具及现场遗留物 就地取材,从外围现场带入中心现场,犯罪嫌疑人自备自制;随身带的物品遗弃在现场.D、照明设备和擦洗器具,A、立体手印和平面有色手印普通光肉眼观察(光强,色,入角,视角)B、透明客体上的无色手印透光加深色背景C、有光泽非透明体上的无色手印反光观察与哈气法D、借助特种光源进行观察蓝光灯,紫外灯,激光,(2)、观察寻找手印的方法,(A)在蓝光灯下观察,透明,光滑客体上汗潜手印,蓝光灯下显示为银白色,可直接观察和拍照。如茶色玻璃及器皿,普通玻璃器皿,照片药膜面等;不锈钢制品则有较强光斑影响拍照,可加QB系列滤光片过滤。血手印在蓝光灯下为银白色纹线可增大反差,加QB系列观察效果更好。如红色纸张,塑料,搪瓷制品,红砖,茶色玻璃,黑色塑料等客体上.红色印油捺印手印,时间长模糊的,蓝光灯下橙色滤光片观察,可取得满意效果.,蓝光灯下观察手印,适用于各类油质手印。矿物油在玻璃等光滑不吸水物面,长短波紫外灯下有荧光。动植物油常温下无荧光,零下40时呈米黄色荧光。精斑,阴道分泌物在长短波紫外灯下呈较强淡黄色荧光。,(B)在紫外灯下观察,2、显现潜手印的基本方法,(1)粉末显现法A、显现原理手印物质与粉末的物理吸附和静电吸附作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而使无色手印染色或产生荧光.(时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汗液和油垢的蒸发干涸,电阻率上升,静电位下降,使得吸附力逐渐下降,直至粉末显现失去作用.),粉末法;熏染法;试剂法,B、粉末的种类和适用范围,(A)、普通粉末(单一粉末合成粉末)银粉:铝(Al)粉,银灰色,呈片状或粒状,易潮解.吸附力大.适用于硬质,光滑,非粘性客体上的新鲜汗潜手印金粉:青铜(铜Cu锌Sn锡Si锑Ti合金)粉。金黄色,吸附力较大.氧化铜(CuO)等,铬酸铅(PbCrO4),硫酸钡(BaSO4),氧化锌(ZnO),氧化锆(ZrO),二氧化钛(TiO2),白垩粉(碳酸钙CaCO3);二氧化锰(MnO2),氧化银(Ag2O),石墨粉,碳粉(C),氧化铁(Fe2O3),氧化铬(Cr2O3).,普通粉末,荧光粉末,磁性粉末和植物花粉.,(B)、荧光粉末-某种光的激发下能发出荧光的粉末,蒽粉(C14H10):纯品无色单斜结晶,紫色荧光,不纯为黄白色具绿色荧光.颗粒较粗,附着力较差,只对新鲜手印有效果.硫化锌(ZnS):白色至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遇光变暗.紫外光下呈浅蓝色荧光.曙红又名四溴荧光红(C20H8Br4O5):红色结晶粉末,紫外亮红色荧光.8-羟基喹啉(C9H7NO):白色结晶粉末,与汗液反应后在紫外线下呈黄绿色荧光.,适用范围:各种彩色客体,如画报,瓷器,玻璃等物面新鲜手印.,(C)、磁性粉末-能被磁力吸引的合成粉末,载体:铁粉,钴粉,镍粉等;配粉:碳粉,广告颜料,荧光颜料等载体与配粉的比例,应根据手印遗留时间,物面光滑程度和配粉的性质而定:陈旧,粗糙物面手印配粉比例宜大.适用范围:光滑,非粘性客体上的新鲜汗潜手印(D)、植物花粉松花粉:细腻滑润,金黄色,附着力适中,是益气,除风,止血的中药,对人体无害.主要适用瓜果,蔬菜植物叶面汗液手印.,C、操作方法,(A)、直接刷显法用毛刷蘸取少量粉末沿物面扫动,当看到纹线后,弹掉毛刷上粉末,顺着纹线的流向沿一个方向刷扫,直至纹线清晰为止。适用于垂直物面手印金银粉显现。(B)、撒粉刷显法用毛刷蘸取适量的粉末,轻弹刷柄,使物面均匀覆盖一层粉末,弹掉多余的粉末(回收),再用毛刷尖部在撒粉物面轻轻扫动,发现纹线后,顺纹线流向沿一个方向刷显,直至纹线清晰为止适用于水平物面手印金银粉显现.,软毛刷扁宽型圆型灰鼠毛羽毛玻纤等,(C)、撒粉抖显法用毛刷蘸取粉末,或将粉末直接倒于物面;然后双手拿住物体两个相对边使其上下抖动,让粉末滑过疑有手印的物面,即可将手印显出.收回多余粉末,轻弹物体背面抖掉浮于纹线间的粉末.适用于纸张,本色木等细小客体磁性粉显现。(D)、磁性刷法用磁性刷吸起磁性粉形成粉穗,用粉穗轻轻刷显,直至显出清晰手印纹线为止.切忌磁刷头部与物面接触,划坏手印纹线.,(E)、撒粉吹显法毛刷蘸取粉末,或直接将粉末倒于物面.然后用吹灰球将多余粉末轻轻吹掉(回收),手印即显出.只适用于松花粉显现植物叶面上的汗潜手印.(F)、固定提取照相法提取指纹胶转贴:选取确保能完整覆盖手印的指纹胶,一端固定在手印一侧,提起另一端,另一手由固定端往提起端赶压,防止气泡和邹折,压实使手印与胶质完全接触后揭下胶带,同法将其贴在反差大的衬纸上.,D、注意事项,(A)、物面情况干湿状况.油层:如有油层除先照相固定外,可采用紫外光等方法进行显现附着物或斑渍:如有应先提取后显现.(B)、粉末的选择.粒度:400目以上,金银粉800,磁粉载体250-300,配粉800.松散干燥.附着力:粒状比片状强;附着力强可显现陈旧手印,差的只显新鲜.比重和渗透力:比重大渗透力强,适宜粗糙物面和陈旧手印.颜色:使用与物面色差大粉末,利于观察,拍照,分析和检验.,(C)、毛刷清洁,干燥,柔软.(D)、显现操作撒粉适量,方法正确.刷显?抖显?用毛刷尖顺纹线流向轻刷,磁性刷忌磁头接触物面.(E)、固定先照相固定后用胶纸提取,有些只能照像固定.,(2)熏染显现法(简介),A、碘熏显现法 碘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片状结晶体,可升华紫色气体,有毒,对人体皮肤,眼,鼻,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对金属强腐蚀.(A)、熏显原理碘蒸气遇到水分和油脂时,加速凝华而将手印染色.不饱和脂肪酸+碘二碘硬脂酸(褐色).碘在常温下升华,生成二碘硬脂酸反应可逆,故显现手印会自然消褪,不损坏客体,不影响其它显现方法,常作无损检验用.,以某种物质的气态分子或蒸发元素与手印物质或客体产生物理附着或化学反应而显出手印的方法,(B)、适用范围,(C)、操作方法 加热熏显法(直接熏染法;间接熏显法)自然熏显法 喷碘器熏显法,各种纸张,证券,纸币,腊纸及浅色墙壁,竹器,本色木等客体新鲜或较陈旧手印.,B、“502”胶显现法,“502”胶是以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主体的黏合剂。,(A)、熏显原理“502”单体挥发后,在水及氨基酸的引发下发生阴离子型聚合.(B)、适用范围适用于几乎所有非吸湿性客体上的新鲜及较陈旧汗潜手印.以及皮革,纺织品,皮肤等客体上的新鲜手印.(C)、操作方法加热熏显法(“502”胶熏显箱)自然熏显法 滤纸贴附熏显法,C、烟熏显现法,(A)、熏显原理(同粉末显现)(B)、烟熏物质松香带,樟脑粉,煤油灯,烟熏蜡烛(C)、适用范围(同粉末显现)(D)、操作方法(同撒粉刷显法)D、真空镀膜显现法在真空条件下,在客体表面镶上一层或多层金属或介质薄膜,从而将手印显出的方法.,A、硝酸银显现法(A)、熏显原理(B)、适用范围主要适于显现浅色纸张,较新的本色木,单色彩色纸张上的汗液手印(D)、操作方法涂液法,浸泡法,喷雾法,贴附法,(3)试剂显现(简介),B、茚三酮显现法,(A)、熏显原理茚三酮氨基酸NH3;同时茚三酮被还原,过量的茚三酮和生成的氨,还原型茚三酮缩合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B)、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浅色纸张,本色木,牛皮纸,票证等物面上的新鲜和陈旧汗潜手印,以及浅色府绸,涤棉纺织品上的新鲜汗潜手印,及其它体液手印.(D)、操作方法涂液法,浸泡法,喷雾法,贴附法,3、分析、确定犯罪手印,现场手印!作案者?事主?其他无关人?任务-确定案犯的手印,明确每一手印与作案行为的关系,(1)分析留手印物体与作案行为的关系A、案犯在现场活动的来龙去脉.B、现场物品是否改变常态.C、外围痕迹.D、事主和其他接触现场的情况.E、物品的来源,使用和保管情况.F、临场实验,(2)深入分析现场手印本身的情况,A、研究手印的方位.B、研究手印的形成物质.C、研究现场遗留物上的手印.D、研究现场手印的新鲜程度.纹线的连贯程度及其形态反映纹线的吸附能力纹线上的灰尘覆盖程度血手印的颜色(鲜红色紫红色深紫色干涸)E、研究手印形成的压力.(3)不同案件现场手印的相互比对,4、分析确定手印的遗留部位,(1)区分手指与手掌的痕迹 A、根据手印面积和形状进行判断 B、根据乳突线的粗细,弯曲度进行判断C、根据乳突花纹结构进行判断 D、根据屈肌褶纹和小皱纹进行判断,手指?手掌?,手指!,手掌!,(2)区分左右手痕迹,A、手印的现场格局B、手印空间状态C、手印纹线流向等,弧形纹,帐形纹,箕型纹,斗型纹 1,斗型纹 2,斗型纹 3,箕头距左右三角的远近,斗型纹 4,花纹中心距离左右三角的远近,指跟区,内侧区,外侧区,掌心,屈肌褶纹,(3)区分各指印痕,拇指印痕,(1)身高=手印全长9.8=食指印长24=中指印长21=食指指头花纹中心 到指根长28=中指指头花纹中心 到指根长24.5=左掌印宽23.5=右掌印宽22.5=掌印外侧部长27.7,5、人身特点分析,(2)体态(3)年龄,6、记录、固定、提取现场手印,(1)现场手印的记录A、记录的意义(A)作为现场勘查记录的一部分,列人案件卷宗起证据作用;(B)便于在现场外进一步分析手印(与犯罪的关系,遗留部位等);(C)在比对检验中对手印变化因素的分析提供依据;(D)便于与未到现场的人共同分析研究现场手印;(E)便于在必要时恢复现场原始状态和现场实验提供依据。,B、记录的内容(A)手印遗留的具体位置.(B)手印遗留的方向.(C)手印相互间的关系.(D)手印物质和手印的种类.(E)承痕体的种类及表面光滑程度.(F)承痕体与周围物体或孔洞的关系.(G)对手印的处理办法.C、记录的方法照相,文字记载,绘示意图,录像,(2)现场手印的固定,提取,A、照像法固定提取手印的首先方法.B、提取实物法在拍照提取之后,有条件尽量提取实物.C、复印(粘取)提取法适用于提取粉末及烟熏显现的手印.(A)指纹胶带(B)照像相纸提取:D、制作立体模型提取法石膏粉,应当全面、客观、慎重地对待每个现场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