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12.全等三角形课件.ppt
全等三角形,XXX 大学 张XXX,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是学习本章的基础,研究全等三 角形性质和判定是对对应边之间、对应角之间的相 等关系方面进行的探究,是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和 判定的基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又是证明线 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方法在性质和判定的探究 过程中,渗透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知识梳理,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一、全等三角形,问题1观察这些图片,你能看出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几何图形吗?,生活中的全等形,追问你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类似例子吗?,点A 与点D、点B 与点E、点C 与点F 重合,称为对应顶点;边AB 与DE、边BC 与EF、边AC 与DF 重合,称为对应边;A 与D、B 与E、C 与F 重合,称为对应角.,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追问1请同学们将问题2 中的两个三角形分别标为ABC、DEF,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有何对应关系?,例已知:如图,ABC DEF.(1)若DF=10 cm,则AC 的长为;(2)若A=100,则:D 的度数为;,10 cm,10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解:A=100,B=30,C=180-A-B=50 DEF ABC,F=C=5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例已知:如图,ABC DEF.(3)若A=100,B=30,求F 的度数.,ABCDEF,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点A、点F的对应顶点分别是_、_,AB、DF的对应边分别是_、_,A、F的对应角分别是_、_,D,C,DE,AC,D,C,(读作:全等于),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如图:ABCDEF 则有:,AB=DE AC=DF BC=EF A=D B=E C=F,书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相等。,平移三角形的基本图形,A,B,C,D,E,对应边是,对应角是,ABC,DEC,AC与DC,AB与DE,BC与EC,A与D、B与E、ACB与DCE,旋转,A,B,C,D,A,A,B,B,D,C,如图ABDABC,AD的对应边是;AB的对应边是,DAB的对应角是,AC,AB,CAB,翻折,2.叫做全等三角形。,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4.全等三角形的 和 相等,对应边,对应角,对应顶点,内 容 小 结,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3.“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对应边,对应角,全等于,其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互相重合的边叫做,互相重合的角叫做,D,课堂练习,练习1如图,OCA OBD,点C 和点B,点A与点D是对应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OA=BOD;(B)A=D;(C)CA=BD;(D)OB=OA,练习2ABN ACM,ABN 和ACM 是对 应角,AB 和AC 是对应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MC=ANB;(B)BAN=CAM;(C)BM=MN;(D)AM=AN,课堂练习,练习3如图,ABC CDA,AB 与CD,BC 与 DA 是对应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AC=DCA;(B)AB/DC;(C)BCA=DCA;(D)BC/DA,课堂练习,练习4如图,EFG NMH,F 和M 是对 应角(1)FG 与MH 平行吗?为什么?(2)判断线段EH 与NG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平行;(2)相等,课堂练习,如图,矩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4cm,DM=3cm,DAM=39,则AN=_cm,NM=_cm,NAB=_ _.,4cm,3cm,)39,4,3,39,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三种:,(一)从运动角度看1平移法: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2翻转法:找到中心线,沿中心线翻折后能相互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3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二)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三)根据经验来判断1.大边对应大边,大角对应大角2.公共边是对应边,公共角是对应角,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尺规作图,探究边角边的判定方法,问题1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A=A,CA=CA(即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把画好的ABC剪下来,放到ABC 上,它们全等吗?,例题讲解,学会运用,例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到达点A 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至D,使CD=CA,连接BC 并延长至E,使CE=CB,连接ED,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例题讲解,学会运用,证明:在ABC 和DEC 中,,ABC DEC(SAS)AB=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知识结构图,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边边边”或“SSS”)。,在ABC和 DEF中,ABC DEF(SSS),用符号语言表达为:,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1,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2,用符号语言表达为:,在ABC与DEF中,ABCDEF(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F,E,D,C,B,A,在ABC和DEF中,ABCDEF(ASA),有两角和它们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用符号语言表达为:,F,E,D,C,B,A,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3,思考:在ABC和DFE中,当A=D,B=E和AC=DF时,能否得到 ABCDFE?,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4,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 简写成“角角边”或“AAS”)。,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A,B,D,A,B,C,SSA不能判定全等,A,B,C,画ABC 和DEF,使B=E=30,AB=DE=5 cm,AC=DF=3 cm 观察所得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 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这三个条件无法唯一确定三角形的形状,所以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ABC 和DEF 不一定全等,探索“SSA”能否识别两三角形全等,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例1:如图,点B在AE上,CAB=DAB,要使ABCABD,可补充的一个条件是.,分析:现在我们已知 ACAB=DAB,用SAS,需要补充条件AD=AC,用ASA,需要补充条件CBA=DBA,用AAS,需要补充条件C=D,此外,补充条件CBE=DBE也可以(?),S AB=AB(公共边).,AD=AC,CBA=DBA,C=D,CBE=DBE,练习:如图,AE=AD,要使ABDACE,请你增加一个条件是.,练习2:如图,已知1=2,AC=AD,增加下列件:AB=AE,BC=ED,C=D,B=E,其中能使ABCAED的条件有()个.A.4 B.3 C.2 D.1,BE=EB(公共边),又 AC DB(已知)DBE=CE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例3:如图,AC DB,AC=2DB,E是AC的中点,求证:BC=DE,证明:AC=2DB,AE=EC(已知)DB=EC,DB=EC,BE=EB,DBECEB(SAS)BC=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例4(2007金华):如图,A,E,B,D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AC DF,在ABC和DEF,(1)求证:ABCDEF;(2)你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写出一个,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表注或使用其他字母),(1)证明:ACDF(已知)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CDEF(SAS),在ABC和DEF中,(2)解: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可知:,变式1:在原题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探求以下结论:(1)求证:AG=AF;(2)求证:ABFACG;(3)连结GF,求证AGF是正三角形;(4)求证GF/CD变式2:在原题条件下,再增加一个条件,在CE,BD上分别取中点M,N,求证:AMN是正三角形,如图,A是CD上的一点,ABC,ADE 都是正三角形,求证CE=BD,B,变式3:如图,点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AMC,BNC为正三角形,且在线段AB同侧,求证AN=MB,A,B,C,N,M,分析:此中考题与原题相比较,只是两个三角形的位置不同,此图的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增加了难度,其证明方法与前题基本相同,只须证明ABNBCM,变式4:如图,ABD,ACE都是正三角形,求证CD=BE,A,B,C,D,E,分析:此题实质上是把题目中的条件B,A,C三点改为不共线,证明方法与前题基本相同.,变式6:如图,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一边画正方形AEDB和正方形ACFG,连结CE,BG.求证BG=CE,A,B,C,F,G,E,D,分析:此题是把两个三角形改成两个正方形而以,证法类同,本章的知识结构图:,体系建构,问题2请整理一下本章所学的主要知识,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吗?你能画出一个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吗?,体系建构,问题3结合本章知识结构图,思考以下问题:(1)回顾本章的学习过程,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在本章中的重要作用是如何体现的?,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知识的推理依据来 分析,全等形、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 质和判定等,都体现了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运用;同时,全等三角形知识也是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回忆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作用,体系建构,问题3结合本章知识结构图,思考以下问题:(2)通过本章的学习,说一说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 的方法有哪些?,典型例题,例1已知:如图,CAB=DBA,AD、BC 分别是CAB、DBA 角平分线,AD、BC 相交于点O求 证:(1)CAB DBA;,证明:由(1)得,CAB DBA,C=D,CA=DB 又COA=DOB,OCA ODB,典型例题,例1已知:如图,CAB=DBA,AD、BC 分别是CAB、DBA 角平分线,AD、BC 相交于点O求证:(2)OCA ODB;,答:O 到三条直线AC、AB、BD 的距离相等 理由:略,典型例题,例1已知:如图,CAB=DBA,AD、BC 分别是CAB、DBA 角平分线,AD、BC 相交于点O求证:(3)O 到三条直线AC、AB、BD 的距离有何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证明:请同学们自己写出证明过程,典型例题,例2已知:如图,AC/BD,AC=BD,求证:AD/BC,答:DE/CF 且DE=CF;理由:方法一可证CBF DAE;方法二可证CAF DBE,典型例题,追问在例2中,AC/BD,AC=BD,在AB上取两点E、F,AE=BF请你判断DE、CF 有何关系?并说 明理由,(1)本章的核心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在解 题中有哪些作用?,归纳小结,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1)实验: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如图,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着证明你的结论.(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角的平分线性质的证明步骤:,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已知: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结论:这个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已知:如图,AOC=BOC,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PD=PE.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证明:PDOA,PE OB(已知)PDO=PEO=90(垂直的定义)在PDO和PEO中PDO=PEO(已证)AOC=BOC(已证)OP=OP(公共边)PDO PEO(AAS)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应用所具备的条件:,(1)角的平分线;(2)点在该平分线上(3)垂直距离,定理的作用:证明线段相等。,A,作法: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M,交OB于N.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的内部交于点C.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0,作角平分线是最基本的尺规作图,大家一定要掌握!,由上面的探究可以得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1平分平角AOB2通过上面的步骤,得到射线OC以后,把它反向延长得到直线CD,直线CD与直线AB是什么关系?3结论:作平角的平分线即可平分平角,由此也得到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拓展:作直线的垂线,如图,要在S区建一个贸易市场,使它到铁路和公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何处?(比例尺为120000),S,解:设OD=Xm 则由题得=解得x=0.025m 即OD=2.5cm 作夹角的角平分线OC,截取 OD=2.5cm,D即为所求。,知识梳理,问题1请回答下列问题:(4)学习本章后,你对角平分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对比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它们有何异同?你 能用全等三角形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吗?(5)你能举例说明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一般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