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概论-方言文化网课件.ppt
广州方言研究,侯兴泉http:/,专题一:粤语概论,粤语名称、分布区域与人口“粤”是广东省的简称,但是粤语却不等于广东语或广东话。广东省主要通行三大汉语方言:粤语、闽语和客家话。粤北地区还通行一种系属待定的土话,还有个别地方讲军话。出了汉语方言,广东省还有个别地区通行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壮语、瑶语、畲语和标话(壮侗语的一种)。,图1:广东省的汉语方言地图,粤语又叫“白话”、“广东话”、“广府话”、“广州话”等。其中“广东话”通常是北方人的误称(以为粤语等同于广东话,其实不然)。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严格区分粤语(白话)、广州话和广府话这三个术语:“粤语”和“白话”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指流行于两广、港澳及海外的一种汉语大方言,前者可以作为正规的学术名词来使用,后者可作为俗称来用。“广府话”是粤语(白话)下面的一个方言片,主要流行于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广州话”本质上只是广府话的权威方言,由于广州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优势地位,“广州话”同时也成为粤语(白话)的权威方言。,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华侨社区,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口估计约有1.2亿(维基百科)。广东粤语通行的范围是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粤西南以及粤北部分地区。湛江、惠州、韶关三市分别是广州粤语的西缘、东缘和北缘,南缘则是香港、澳门及其毗邻的深圳、珠海两市,全省通行粤方言的县(市)超过40个,面积占全省含以上,人口连同香港、澳门地区,约三千万左右。,2.岭南简史与粤语的形成和发展,先看一段有关“广州话起源”的视频,然后大家各自谈谈对粤语形成的看法。,第一个阶段,先秦时期 第二个阶段,秦汉唐末时期 第三个阶段,宋元时期第四个阶段,明清时期第五个阶段,解放后,2.岭南简史与粤语的形成和发展,3.粤语的特点,3.1 语音特点:(一)声母方面1)古微母字今读双唇鼻音,与古明母同,如:舞=母|尾=美|文=门|万=慢。2)泥母和疑母细音合并,读作/nj或j。如:然=研3)古溪母开口常用字多有读清喉擦音h的现象,如:去hoey33;古溪母合口字(多与古晓母合口字合流)今多读f-,如广州话:苦=虎=府fu35|宽=欢fun55。4)知组和照组声母今多读作塞擦音及擦音/.如:知=支;耻=齿;师=尸等。,(二)韵母方面:,1)保存中古一二等的区别,一等主元音多为,二等为a,三四等则合流。如效开一的“报刀老遭高号奥”主元音为;效开二的“包闹罩吵交校”主元音为a;效开三四的“燎聊”、“骄浇”合流为iu。2)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古的-m/-n/-/-p/-t/-k韵尾,如“心”、“新”、“生”、“十”、“失”、“塞”的韵尾。3)流摄、臻摄开口一等与三等字不分洪细音,多数方言同韵。如:走=酒;跟=巾。,(三)声调方面,中古平、上、去、入四调一般均分阴阳,其中阳上白读跟阳去有别是比较明显的特点。大多数方言阴入两分,有的阳入也两分,所以人声调通常有三个或四个。,3.2 词汇方面,1)单音词丰富普通话许多复音词,粤方言是单音词。例如:眉-眉毛,味-味道,色-颜色,尾-尾巴,窗-窗户等。粤方言保存了一批单音节的古词,外地人听起来不免有古雅或冷僻的感觉,但在粤方言区这些词语确是日常口语。如:行,颈,翼,食,着,无,面,饮,话,将,睇,企,斟等。,2)外来词丰富,粤方言中的外来词比其他汉语方言都要多。这些外来词过去在日常交际中很普遍,可是解放以后大为减少,有的逐渐废弃,改而采用普通话的词语了。直接音译的外来词如:波,仙,咭,*钅彭*,咪,泵,唛,呔,冷,吉他,花臣,拍乸,多士,咕喱,色士风,朱古叻,花士令,听尼时。音译外来词外加说明的,如:酒吧,恤衫,蛋挞,扮带,(*口披*)牌等。,3)有许多独特的方言词。,粤方言有许多本身特有的与汉语共同语或其它方言不同的语词。例如:自梳女,老举,马仔,炒友,龙虎斗,马蹄,水货,湿柴,炒更,冲凉,帮衬,跳槽,炒鱿鱼,鸡项,执笠,拍拖,牙烟,威水,靓,低张,识做,交关,咪,丢架,乌龙,巴闭,呖,孤寒;猪脷,通胜,胜瓜,猪润,吉屋,煮茶,猪红等。,3.3 语法方面,1)量词独用具有指示功能,如“件衫好靓这件衣服很漂亮|部车坏咗这辆车坏了|啲人走晒这些人跑光了”。2)表示动作行为或现象持续的助词用“紧”,如“讲紧正在说话|落紧雨正下着雨”。3)表示动作行为回复的助词一般都用“翻”,如“找翻两文我找回我两块钱|做翻先前个啲嘢重新做起以前的那些工作”。4)少数副词的位置在被修饰语的后面,甚至于在句子的末尾。这是粤方言词序中的一大特点。如“先”、“添”、“住”、“翻”、“过头”、“乜滞”、“多”、“少”。5)形态构词比较丰富,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变韵构词(如茂名地区的“大鸭ap”和“小鸭am”)和变调构词(如广州话不同词性的“钉”)。,3.4 文字方面,因为方言文学及其他口传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粤方言区人民群众还造了许多方言字。这些方言字在人民生活中扎下了根,用书面形式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例如:嘢,餸,枧,喼,揾,嘥,嗌,靓,呖,乜,咁,噃,*口架*,劏(*当刂*),嬲,谂,*扌罗*,冚,瞓(*目训*),*孑贝*(孭),呃,孖,啩,喇,嘅,咯。还有不少方言词虽然用的是共同的汉字,但是所表达的却不是汉字原来的意义,只不过借用同音字来代表另一个方言词罢了。例如:蚊,探,矛,晒,滋油,零舍,标青,点,重,扯,响,孤寒,论尽,闭翳,谮气,是但,正话,直情,沙尘,而家,闹交。,4.粤语的分片及其依据,粤语的通行范围较广,因此各地的粤语内部也有区别。下面我们介绍两个不同的粤语分片方案。,4.1 余霭芹(1991)的方案,粤语方言可以分为两区:四邑两阳区和三角洲区。这两区最大的差异是在声调方面,尤其是上声的调值,三角洲区上声多是升调;四邑两阳区的上声都不是升调。,4.2 伍巍(2007)的方案,他把粤语分广府、勾漏、吴化、邕浔、钦廉、四邑、高阳七片。粤语内部分片的标准,首先看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塞音或塞擦音者送气、不送气的情况:勾漏片不论平仄声调,今基本读不送气清音;吴化片今一律读送气清音;广府、四邑、高阳、邕浔、钦廉五片古全浊声母今逢平、上声读送气清音,逢去、入声读不送气清音。据此可将勾漏、吴化两片与其余诸片分开。四邑片古透母字今读清喉擦音h-,且多数点的古端母字声母读零声母,据此可将四邑片分出;邕浔片古止摄开口的精庄组与知章组字韵母有别,又拥有舌尖元音或,据此可邕浔片分出;钦廉片阴阳两类上声调合而为一,据此可将钦廉片分出。不具备上述特点的是广府、高阳两片。高阳片与上述四片有共同的特点是古心母字读舌尖中边擦音,这使它与广府片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