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doc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预习提问1.为什么可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2.二级反应有什么特点?3.怎样使用DDS-307型电导率仪?4.各代表什么?如何测定?二、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物理方法-电导法。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3.掌握DDS-307 型数字电导率仪和控温仪使用方法。三、实验原理1.二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t=0 a at=t a-x a-x (1)定积分得: (2)以作图若所得为直线,证明是二级反应,并从直线的斜率求出。如果知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按阿仑尼乌斯方程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 (3)2.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反应式为: t=0 a a 0 0t=t a-x a-x x xt= 0 0 a a反应前后对电导率的影响不大,可忽略。故反应前只考虑的电导率,反应后只考虑的电导率。对稀溶液而言,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总电导率就等于组成该溶液的电解质电导率之和。故存在如下关系式: 由上三式得:,代入(2)式得 重新排列得:因此,以作图为一直线即为二级反应,并从直线的斜率求出。四、仪器与药品DDS-307型数字电导率仪(附铂黑电极)1台,恒温水槽1套,停表1只,叉形电导管2只,直试管1只,移液管(10ml,胖肚)2根,吸液管(5ml 1根,10ml 2根),烧杯(50ml)1只,容量瓶(100ml)2个,称量瓶(25mm23mm)1只。乙酸乙酯(分析纯),氢氧化钠(教师预先配制的大浓度0.2mol/l)五、实验步骤1.恒温槽调节及溶液的配制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98.2K(25)。同时电导率仪提前打开预热。先用称量法配制乙酸乙酯溶液100ml,浓度在0.02mol/l左右。再据所配乙酸乙酯溶液的浓度,配同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由所给大浓度稀释即可)。2.的测定分别取10ml蒸馏水和10ml所配溶液,加到洁净、干燥的叉形管中充分混匀,置于恒温槽中恒温5min。用DDS-307型数字电导率仪测定已恒温好的溶液的电导率。3.的测定在另一只叉形管的直支管中加10ml溶液,侧支管中加10ml溶液。恒温后,混合两溶液,同时开启停表,记录反应时间,并把电导电极插入直支管中。当反应进行6min,9min,12min,15min,20min,25min,30min,35min,40min时各测电导率一次,记录电导率及时间t。4.调节恒温槽温度为308.2K(35),重复上述步骤测定其和,但在测定时是按反应进行4min,6min,8min,10min,12min,15min,18min,21min,24min,27min,30min时测其电导率。六、结果要求1. 作图应为一线性较好的直线。2. 25(24.3 )时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标准值(摘自I.C.T Vol p.129)为:NaOH/mol.l-10.050.01250.006250.003125k/(mol/l)-1.min-16.766.486.586.65其平均活化能为11 kcal.mol-1(摘自“化学便览”基础篇(修订二版)p.1075)。实验要求k为6±1 (mol/l)-1.min-1,E为11±3 kcal.mol-1。七、影响结果的一些因素1.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系吸热反应,混合后体系温度降低,故在混合后的开始几分钟内所测溶液电导偏低。因此最好在反应6分钟后开始测定,否则所得结果呈抛物线形。2.如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浓度不等,而所得结果仍用两者浓度相等的公式计算,则作图所得直线也将缺乏线性。3.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较大,需在恒温条件下测定。在水浴温度达到所要的温度后,不急于马上进行测定,须待欲测体系恒温10分钟,否则会因起始时温度的不恒定而使电导偏低或偏高,以致所得直线线性不佳。4. 测定时,所用的蒸馏水最好先煮沸,否则蒸馏水溶有CO2,降低了NaOH的浓度,而使偏低。5.测35的时,如仍用25的溶液而不调换,由于放置时间过长,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而降低NaOH的浓度,使偏低,结果导致k值偏低。八、实验数据及处理 恒温温度:25 时间/min69121520253035405060209019501850178016701600152014901470136013006055.65045393430.825.523.921.820.3恒温温度:35 时间/min468101215182124302450231022102110203019251870183017501690123.810592.58375.867.759.453.147.539.8分别以25、35所测结果作图的二条直线25直线斜率:,35直线斜率:,九、思考题1.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答:因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增加24倍,同时电导率也与温度有关,所以实验过程中须恒温。且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混合前要预先恒温,以保证反应在实验温度下进行。2.如果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的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怎样计算?答:要按,式中(a为两溶液中浓度较低的一个溶液浓度)以t作图,可得到和的值,解出不同t时的x值,然后,就可求出k。3.如果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法求值?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只有对稀溶液,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才会推倒得到作图为一直线,进而求得值。十、实验注意事项:1.用书中的公式计算速率常数()时,要求所用的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两者的浓度要相同。2.由于CH3COOC2H5易挥发,故称量时应在称量瓶中准确称取,并需动作迅速。3. 由于CH3COOC2H5在稀溶液中能缓慢水解,会影响CH3COOC2H5的浓度,且水解产物CH3COOH又会消耗NaOH。所以CH3COOC2H5水溶液应在使用时临时配制。4.在测定时,所用的蒸馏水最好先煮沸,以除去CO2;25和35的测定中,溶液须更换。5.测时,叉型管中的NaOH溶液和CH3COOC2H5溶液必须在叉型管中的侧、直支管间多次来回反复混合,以确保混合均匀。6.注意不可用纸擦电导电极上的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