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化隆县劳务输出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
青海省化隆县劳务输出问题研究开题报告选题意义:(一)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是劳务输出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二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作为全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既拥有劳动者管理自主支配权,又可实现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或部分的有时隔分离。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参与最终所有者权益分配,又可以出卖个人劳动力,换取直接的劳动报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分配制度,以及对劳动权益和个人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为劳务输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拓宽了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市场机制是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动力源泉。在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动机驱使下,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城镇二、三产业巨大的用工需求,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和供求法则的作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加速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流动转移。研究劳务输出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的流动,研究劳务输出过程,弄清劳务输出基本原理,分析劳务输出产生的影响,对城市化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城市化理论;第二,科学地研究和评估青海省乡镇劳务输出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可以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第三,研究劳务输出对减缓贫困地区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贫困地区实行区域开发扶贫理论和政策的一种挑战,通过分析劳务输出对减缓贫困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可以丰富和发展反贫困理论的内容。(二)实践意义加快乡镇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更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转向非农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这一规律。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我国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推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尽管如此,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我国现阶段仍然面临着大量农村富足劳动力,相对于社会的发展速度,我国劳务输出明显不足,而且面临着许多的困境,从而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途径。青海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可耕地少,很多地方农民基本靠天吃饭,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到2011年底,全省总人口573.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1.9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44%;乡村人口301.25万人,占52.56%。全省就业人口总量为309.18万人,比上年增加1.53万人,其中城镇127.3万人,增加8.16万人;乡村181.88万人,减少6.63万人。全省16岁及以上劳动人口总量为440.22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城镇213.75万人,增加8.52万人;乡村226.47万人,减少4.16万人。据测算,近几年内,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约60万人,约为劳动力总数的28%。面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任务艰巨而繁重的现实,对于这部分群体,如何有效的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将对青海省农村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农村贫困人口劳务输出的实质就是通过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向其他地区不断流动,实现剩余劳动力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输出者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输出者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因此,研究劳务输出对于减缓农村贫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理论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劳务输出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非常关注的研究课题,国外学者是基于城市化发展对劳动力产生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开始研究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总结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和观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刘易斯等的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从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理论出发,该理论指出,在发展经济中并存着两个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前者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较低,工资率较低,且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相反,后者的边际生产率较高,工资率较高。只要工业部门存在一定的资金,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转向工业部门,这一发展态势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从而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如此循环,直到农业剩余劳动力消失,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不再无限扩大为止。在循环往复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被吸收而消失,农业部门与现代部门共同竞争劳动力,因此,在刘易斯理论中,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工业部门的发展实现转移就业,工业部门成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二是拉尼斯费景翰的劳动力流动模式。刘易斯的理论后来得到拉尼斯-费景翰的修正和补充。他们认为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部门的工资也不断提高,使农业和工业共同发展。但拉尼斯-费景翰认为工业部门是就业充分的部门也不符合现实。三是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模型。托达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决定进行研究。他首先发现了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原因是比较利益和成本的理性思考。当预期的城市工资大于农村收入时,劳动力就从农村转向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当城市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时,工资就会降低,使城市预期工资小于农村预期收入,就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四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应当纠正对传统农业的误解,虽然传统农业落后,但在一定技术结构改变的前提下,农业劳动力的利用是有效率的,如果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只会降低劳动生产率;舒尔茨还强调只要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才能减少农业劳动力,保证农业的生产满足发展的需要。(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在1994年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八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是:谭琛的中国农村女性的迁移研究、王汉生的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劳动部就业司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国务院发展中心农村部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组织化问题、庾德昌等人的中国百村劳动力追踪调查、左学金等人的上海人口膨胀问题研究、杜鹰、白南生等人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输出地影响研究以及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的北京流动人口的组织化程度与形成研究。这些研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原因、流动方式、影响的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有关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1.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实现劳务输出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实现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一城市化,就必须首先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为劳动力转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使农业变成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推力”,用科技手段推动经济发展,将剩余劳动力“推出”土地。2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着制度制约因素,积极主动消解障碍性制度,能促进和加速劳动力转移进程。在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因素,像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入城收费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不利于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按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控下,劳动力会自发地向人力资源稀缺、价格高的地区流动;只有当劳动力市场中不存在障碍因素或障碍因素降到最小时,劳动力资源才会得到最有效、最优化的配置。因此,障碍性制度的存在无疑阻碍了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迁移,最终遏制了地区乃至区域性城市化发展。3发展工业化,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建立完整的人口流动“推一拉”机制,对于我国完成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有决定意义。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依然生活在农村,还处于劳动力转移起步阶段,发展工业化的要求十分迫切。任何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现代化是断不可能背负农业大包袱实现经济腾飞的。因此,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就必须发展工业化及相关部门产业,增加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区域和对农村社区剩余人口的“拉力”效应,从而在城市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接收机制,吸纳剩余劳动力参与城市经济活动。4以乡镇企业改制为动力,提高经营效率,推进发展和就业。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同步的矛盾也很突出,工业吸收就业人员的有限性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因而,这种低水平工业吸收就业人口有限,现有的城市劳动力一部分尚需“下岗再就业”,在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工矿企业很难为外来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工业对劳动力需求增加有限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观,相应地,工业对农村人口的“拉力”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和流动进程虽不会就此终止,势必将减缓势头。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会改写农村“以农为本,以粮为纲”的历史,还预示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的崭新前景。5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实行有利于劳动力开发就业、创业的发展政策,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维持社会稳定,降低劳动力转移造成的社会成本。(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青海省乡镇劳务输出对于输入地和输出地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多数情况下只是理论性的分析劳务输出产生的影响;已有对劳务输出的研究,由于受资料的限制,不能把劳务输出对输出者、家庭、社区和输出地的影响进行有说服力的量化解释。此外,现有研究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出方式研究很少;二是数据的真实性问题。部分数据虽然来自统计年鉴,但是因为统计途径、方法的不同,一些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因此还需收集大量数据;三是有些指标数据不全,有些数据根本就收集不到。三、观点与创新本论文在大量研读国内劳务输出问题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的劳务输出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各种历史文献资料、统计资料及其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主要研究结论是:1.通过对青海省乡镇地区劳务输出的现状分析,从而真正认识到化隆县劳务输出的原因。长期以来,化隆县乡镇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效益差、城镇建设滞后,传统农业经济占优势地位,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劳务输出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据统计,化隆县总人口28.4万人(其中农业居民24.6万人、城镇居民3.8万人),农村劳动力11.2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5.6万人。这一数字显示了化隆县潜在的劳动力市场资源优势,因此,不仅要大力发展劳动力输出产业这一主渠道,更应该注意培育和合理利用化隆县的劳动力资源,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解决好农民的后顾之忧。2.分析青海省乡镇地区劳务输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劳务输出地区和行业特征,家庭和个人特征以及输出方式的特征,来比较全面地分析与考察化隆县劳务输出面临的问题。根据对化隆县调研得到的信息分析及与我国部分劳务输出示范县成功经验的对比发现,化隆县劳务输出主要存在政府职能缺位、劳务输出产业不健全、地区产业结构不完整、就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不够,规模不足、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问题。3.分析劳务输出对化隆县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劳务输出对输入地和输出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为合理的制定劳务输出政策做重要参考依据。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家、离土、离乡外出务工,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而且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它还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重要产业。该产业在开发利用维新农村劳动力资源,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显,影响日渐深刻。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可观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人才效益上,但是,在看到劳务输出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减缓贫困、促进发展是有局限性的,主要表现在无法正常开展村镇管理、劳动负担与压力增加、社会问题突出、劳动保障问题突出等方面。4.讨论完善化隆县劳务输出政策和措施。通过以上综述,不难看出,合理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促进青海新农村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地区产业结构,扩大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紧抓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劳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为化隆县的经济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四、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劳务输出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并不断跟踪新信息、新动态,从理论方法上全面系统地研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相关问题。(二)调查研究。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青海省化隆县劳务输出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运用个案研究、调查问卷等方式,对青海省化隆县劳务输出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为加强青海省化隆县劳务输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三)案例分析。即通过典型案例,详细描述现实现象是什么、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并从中发现或探求现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启发和指导青海省化隆县劳务输出工作。五、论文提纲论文题目:青海省劳务输出问题研究以化隆县为例第一章 绪论1、选题的意义1.1 理论意义1.2 现实意义2、理论综述2.1 国外研究状况2.2国内研究状况2.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其思路第二章 化隆县劳务输出的基本现状1.1劳务输出的基本现状1.2化隆县农村农民劳动力基本状况第三章 目前化隆县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化隆县农村农民劳动力所呈现出的特征1.1外出劳动力性别结构1.2外出劳动力年龄结构1.3外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1.4外出劳动力务工政府组织化程度不高2、化隆县劳务输出所呈现出的问题所在2.1政府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2.2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2.3劳动合同签订中存在的问题2.4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问题3、化隆县劳务输出的原因分析3.1劳务输出最初是农民为了改善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一种途径3.2改革开放的影响3.3党委政府的促进第四章 国内外劳务输出的经验借鉴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化隆县劳务输出改革的思路1、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切入点,推动化隆县劳务输出制度改革2、完善劳务输出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2.1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大城市的扩张与小城镇的兴起同步进行2.2建立与完善劳动力中介组织,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2.3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培养带头人,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2.4整合扶贫资金,变“输血”为“造血”。在扶贫基金上除了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外,更多的投入到对农村六、参考文献1 韩纪江.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5. 2 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N.中国经济时报,2005-6-28. 3 郝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4(5).4扈立家.推动户籍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J.农业经济,2006,4. 5姜保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J.农业经济,2004(2). 6 姜长云.城镇化与”三农”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3,2.7姜作培.新农村建设必须防止和克服5种倾向N.光明日报,2006-06-06. 8金彦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D.博士论文,1997. 9孔凡文,苏永玲.论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J.农业经济,2006,5. 10李继云.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J.乡镇经济,2007,10. 11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社会学研究,2002.6 12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5):69-75. 13李艳花、张亚婕,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06.6 14李英东.进城农民工的类型差异与政府政策实施J.改革,2005,11.15李子奈.“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经济学家(成都),2000.4. 16梁謇.试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两类典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11):61.17廖辉,文正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及教育理论述评J.成人教育学刊,2006.9(55). 18林欣,林素絮.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原因及转移对策J.农业经济,2006,4.19林毅夫.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行政管理,2003,11. 20刘斌,张振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21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2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5.3. 23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导刊,2006,1.24刘向红.城市化过程与农民工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 25陆艺.“三农”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26梅建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业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3,5. 27孟令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及政府J.农业经济导刊,2003(8).28孟令国.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4(1):17-19. 29钱正武.农民工面临的困境及其社会稳定的影响J.调研世界,2005,12. 30李伟舵: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8,4. 七、写作计划2013年11月30日前:初步完成文献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在认真研究文献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联系导师,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报导师审阅。经导师指导并反复修改后,按要求提交论文开题报告。2013年12月初:进行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并根据评审情况,修订完善论文开题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成果。2014年1月10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所搜集论文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并加以总结。2014年1月20月: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2014年2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毕业论文,直至定稿,并按要求提交毕业论文。2014年4月: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