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doc
库尔勒市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毒Il髓褒”;l技z叫年第4期5种新型住铭刻军果素蛾诌摘试劈的初握李晶.刘燕.熊英.章玲.石生香.阿丽亚.马德成1.新疆植物保护站,鸟鲁木齐8300062.玛纳斯县农技中心,新疆昌吉3.阿克苏市农技中心,新疆阿克苏0ooooooo0o?:=oooo<><>ooo<>o0<>oo<><>00()o<>o0<><>(>o0o为筛选苹果蠹蛾的性诱最佳配比及其协同增效剂配方和诱捕器的优化,提高现有诱捕技术的效果,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苹果蠹蛾的监测和疫情防控,2009-2010年在阿克苏市苹果园进行了性诱剂诱捕苹果蠹蛾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供试材料1.1性诱剂5种新型毛细管诱芯CP20104A,CP20104B,CP20104C,CP20104D,CP20104E和1种橡皮心诱芯CP20104(CK),以上均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2诱捕器翅膀型粘胶诱捕器.诱捕器平均安装密度1个/667m2,诱捕器安置在离地面1.5m的树杆上.2试验基本情况2.1试验地点根据地理位置,果树品种,种植时间,土壤性质,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确定苹果蠹蛾性诱剂诱捕试验区.在依杆其乡选择3个果园做比较,9大队5小队100(667m2)红富士苹果园作为1号试验区;10大队1小队100(667m2)红元帅苹果园作为2号试验区;2大队5小队80(667m2)国光苹果园作为3号试验区.2.2试验时间试验时间为:2009年3月25日-10月10日和2010年3月3O日-10月14日.2.3试验设计将上述性诱剂诱芯,每个果园设6个处理区,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果园设18个小区.共54个小区.2.4性诱剂和性诱捕器安装和更换方法3月25日一30日进行安装,每隔30天更换性诱剂诱芯1次.每隔15天更换粘虫板1次.3调查方法每周一,周四各调查一次各种性诱剂的诱蛾量.同时根据诱芯编号将诱集到的苹果蠹蛾数量详细记录.试验期间.农户没有对苹果害虫进行喷药防治.表12009年诱捕雄虫田间统计表(单位:头表22010年诱捕雄虫田间统计表(单位:头)4试验分析5种新型性诱剂CP20104A,CP20104B,CP20104C,CP20104D和CP20104E与CP20104(cK)比较,最明显的特点是:在不同时期,不同试验区和不同果树品种上的诱蛾量较稳定,未出现忽高忽低不稳定现象.新型性诱剂诱芯化学成分的释放优于老式诱芯的释放.5结果与讨论从两年的试验结果看,5种新型(毛细管)性诱剂CP20104ACP20104B,CP20104CCP20104D,CP20104E在3个不同试验区,诱捕性能较老式(橡胶)性诱剂CP20104(CK)平均诱蛾量高42.7%.本试验每隔30天更换1次性诱剂诱芯,干燥的气候条件对其试验效果是否有影响,未做进一步试验.尚需开展15天,20天和3O天梯度更换诱芯时间作比较,选择适宜的诱芯更换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诱捕量.库尔勒市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综合j5治措施热沙来提?阿布丁.阿布拉江?卡地尔.麦地尼也提?麦麦提库尔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巴州841000库尔勒市棉花主要病害有棉花枯萎病,黄萎病,主要虫害有棉叶螨.本文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棉花枯萎病,黄萎病1.1病害发生规律棉花枯萎病,黄萎病侵染维管束.棉株茎杆断面维管束褐变,受害植株叶片萎缩,蕾铃脱落,棉铃变小,此类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尽早防治.1.1.1棉花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在苗期田间出现病苗.现蕾前后发生第一高峰,常出现大量死苗,到结铃期发病明显减轻,6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期,棉株生长旺盛.病情停止发展.1.1.2棉花黄萎病从生育期上看,现蕾期为始发期.花铃期为盛发起,吐絮期以后逐渐停止发病.1.2防治措施(1)严把种子质量关,建立无病区种子基地.(2)选育优良抗病品种.(3)合理轮作倒茬,清洁棉田,盛夏深翻晒地.(4)土壤药剂消毒处理.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时,可选用克黄枯,恶霉灵等药剂一并对土壤进行处理.(5)加强棉田管理,秋耕深翻,冬灌.(6)对症施药.发病棉田710天喷药一次,连续34次即可控制.可选择复活301,恶霉灵,克黄桔,治能菌,黄腐酸钾,磷酸二氢钾,棉康,棉枯净等.收稿日期:20110622键凌蝴鼓2011年第4期浅析种子纯度降低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崔运龙.夏兴发.殷允广1.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阿勒泰地区农广校.新疆阿勒泰8365001品种混杂退化的几种表现1.1机械混杂良种繁育时,在进行种,收,运,脱,晒,藏的过程中.如果不按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执行,操作不严,就会使繁育的品种内混进不同品种的种子.此外.在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时.前作和杂草种子的自然脱落,使用混有作物种子和杂草种子未经腐熟的厩肥和堆肥,也都会造成机械混杂.对已发生的机械混杂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其混杂程度就会逐渐加大.1_2生物学混杂在良种繁育过程中,未将不同品种进行隔离,发生了天然杂交,使品种纯度,典型性状以及产量和品质等降低.各种作物都可发生生物学混杂,但异花传粉作物最为普遍,而且混杂程度发展较快.某些近缘作物在自然情况下也能进行天然杂交,造成种间生物学混杂.1.3品种本身遗传性发生变化和自然突变同一材料的各品种间在遗传性上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异,同一品种的基因型不可能完全是纯合的.用于生产后,由于内在因素的差异,材料本身不断发生变化,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株间相互传粉,这些差异会逐渐积累起来.比原来的自交系变高变大,由纯合基因向杂合基因转化,失去原有的典型性状,自花授粉作物品种的某些杂合基因发生性状分离,由一致变为不一致.1.4不正确选择的影响在良种繁育过程中,由于不了解选择的方向和未掌握被选品种的特点等原因,选择不正确的.会加速品种的混杂退化.1.5不良环境影响不良的气候,土壤或栽培条件,都会影响农作物优良品种性状的变化,而发生混杂退化.严重干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使穗头变短,种子变小.作物长期种植在盐碱地,碱水灌溉,会造成品质下降,降低种子的特性和纯度,引起种子退化.2种子防杂保纯和防止退化的方法2.1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1)繁殖田不可重茬连作,以防止下季残留的种子出苗,造成混杂,适当耕作,消灭杂草.(2)种子在接收和发放过程中,一定不要弄错,严格检查品种,种子及纯度.(3)播种前必须做到不同品种分别处理.播种时,同一作物不同繁殖品种的地块和不同繁殖作物株穗,籽粒不易分离的;地块相隔应远一些.若播种同一品种的各级种子.应先播等级高的种子.繁殖田中应隔一定距离留-d,道.以便进行去杂除劣.(4)繁殖田必须单收,单脱,单晒,单藏.先收获高等级种子的田块,将周围不作种用的保护行植株处理运走,各品种不要在一个场地上脱粒,若场地不够,不同品种各占场地一角,晒种时不同品种要有隔离设备.贮藏时不同作物和品种分别隔离,集中贮存.2.2采用隔离措施.严防生物学混杂异花授粉作物的繁殖田必须严格隔离,预防天然杂交,隔离.隔离的方法有空间隔离,时间隔离,高秆作物隔离,自然隔离,对一些少而珍贵的材料可采用人工套袋授粉的方法进行隔离,严防天然杂交.2.3对优良品种田进行去杂除劣对优良品种田中出现的杂株和劣株,坚持去杂除劣.这项工作在各种子田中要年年进行,在作物生育的不同时期分次进行.有些作物品种,其穗粒的特征比较明显,收获后应在室内进行去杂除劣.2.4用原种定期更新繁殖区的普通种子繁育纯度高和质量好的原种,每隔34年进行更新.原种的选择方法是选优提纯,它能保持品种的纯度,典型性与原有的丰产性能.综上所述,只有了解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做好种子防杂保纯措施,获得品质优良,纯度高的种子资源,才能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2棉叶螨2.1发生规律棉叶螨俗称棉红蜘蛛,主要种类有土耳其斯坦叶螨,朱砂叶螨和截形叶螨.棉叶螨一年发生912代,以口针刺吸植株汁液,并分泌有害物质进入寄主体内对植物组织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叶片干枯,蕾铃脱落,棉株布满丝网,粘着尘土,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2_2防治措施2.2.1选育和引进抗病品种由于棉叶螨抗药性的产生,防治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培育和选用抗螨棉花新品种作为一项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受到了主要产棉国的重视.棉花抗螨性在棉属间和品种间存在明显分化,中棉,草棉和海岛棉对叶螨表现有很高的抗性,可通过种间远缘杂交,将其抗螨性转移到陆地棉品种中.2_2.2农业防治清洁田园,破坏螨类越冬场所.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清除棉田周围防护林的残枝落叶,开春前对棉秸进行处理,消灭越冬雌螨.因地制宜,选择非棉螨寄主的作物进行轮作,避免与玉米,豆类等棉叶螨寄主作物连茬.适时灌收稿日期:2011-06-22水提高田间湿度.棉叶螨发育最适相对湿度为40%.-65%.当田间湿度大于80%时,棉叶螨的生长发育迟缓.种群数量将会大幅下降.清除棉田内及棉田间旋花杂草,田旋花是棉叶螨的桥梁寄主,铲除杂草有利于破坏棉叶螨的越冬场所.2.2.3生物防治棉叶螨的天敌有棉蓟马,瓢虫,小花蝽,食螨瘿蚊,草蛉,食螨盲蝽,多种蜘蛛及捕食螨类.为保护好天敌,利用其控制叶螨危害,在药剂选择上要尽量避免应用广谱性杀虫剂,同时注意将用药时间与天敌的敏感期错开.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力.2.2.4化学防治播种前,做好药剂拌种,压低虫口基数,为中后期防治减轻负担,并可兼治棉蓟马.生物制剂(阿维菌素)可渗入植物薄壁组织内存留较长时间,耐雨水冲刷,对螨类害虫持效期较长,对捕食性昆虫和寄主性天敌安全,适用于综合防治.根据虫口密度,施药时要坚持”查,插,打”的原则.不要盲目施药,以免杀伤天敌,削弱天敌控害能力.一般35天防治一次,连续23次即可.有些药杀卵效果较差,应混合使用,如三氯杀螨醇和尼索朗.为防治害虫产生抗药性,杀螨剂应轮换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