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农业示范园区旅游功能开发的探讨.doc
海 南 大 学毕 业 论 文 题 目:海南热带农业示范园区旅游功能开发的探讨学 号: 20080903B041 姓 名: 陈飞帆 年 级: 2008级 学 院: 应用科技学院 系 别: 农 艺 系 专 业: 观 光 农 业 指导教师: 加木 完成日期: 2011 年 5月 23 日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农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高效农业,由于其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顺应的农业发展的潮流,以其独特的优势而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高效农业示范园实际上是农业现代化的试点,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致富农民的样板,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绿色车间”。海南因为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发展高效农业方面有特殊的自然优势。再加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在这一点上,海南在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将来也必将产生极大的效益,而引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真正体现其效益和示范的作用。关键词:热带农业,示范区,旅游,开发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gri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specially efficient agriculture with modern agricultur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nform to the trend,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has been widely in the promotion of all. Efficient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is actually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experiment, is introducing new technology, new varieties of agricultural promotion, rich farmers, but also the example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a "green workshop". Hainan because of its unique climate conditions in developing efficient agriculture, has special natural advantage. Plu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will combine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become new idea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t this point, in developing efficient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of hainan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the future will produce great benefits, while leading the new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really reflect its benefits and demonstration role.Keywords :Tropical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travel, development目 录1引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 -2海南热带农业示范园现状.-2- 2.1海南观光农业园的总体开发经营现状.- 2 -2.1.1海南现有的观光农业园类型.- 3-2.1.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3 海南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和地方文化.-5-4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5- 4.1 制约因素.- 5- 4.1.1 某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和农民观念陈旧.-5- 4.1.2缺乏法规规章、政策的支撑.- 6- 4.1.3没有科学统一的发展规划,缺乏行业标准.-6- 4.1.4人才和技术支持有限.-7- 4.1.5地方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产品的文化内涵不够突出和规范管理.-7-5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8- 5.1发展思路.-8- 5.2发展对策.-8- 5.2.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多方联动.-9- 5.2.2科学规划、制定标准、规范管理.-10- 5.2.3制定法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指导.-10- 5.2.4突出主题及文化建设、提高休闲农业游项目的文化元素.-10-参考文献.-11-1引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海南岛土地总面积339.08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地处热带,属季节风热带气候区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海南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年均气温23.8,有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和热带农业资源,海南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得天独厚,是全国闻名遐迩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胜地。 这里具有的丰富水热条件,是我国发展热带农业最理想地区;这里有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为海南发展无公害农业和观光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里有强大的海南农垦系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产组织体系和产品营销体系,储藏着巨大的潜在生产力,是推进海南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潜在力量。因此,海南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宝地。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国际国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人们对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一种新的社会需求。结合农业的产业特色,现代化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疗养的农庄的存在根基,在中国已经形成。本项目试图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无公害观光农业示范园,结合海南农村的特点,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疗养的服务,一方面为游客和疗养人员提供幽雅的休闲场地、另一方面也为这些人员提供健康的、无公害的农产品,更能为人们提供从事农事作业、收获的乐趣,提供体验热带风光的场地,在满足消费者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需求的同时,也兼顾有利于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疗养。2海南热带农业示范园区现状一、海南省自然社会经济概况1、自然地理社会概况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和海洋大省,气候温和,四季常绿 ,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海水,温泉,良好的生态,古朴纯真的民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最高平均气温28、最低平均气温18.8,年平均气温23.8。年平均日照时数2225.2小时,年降水1691.7mm,5-10月雨量为300.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为东南风。平均风速3.23m/秒。陆地面积3.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02.31万人,农业人口567.19万人。从全国来看,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而中国度假休闲中心非海南莫属。也正源于此,亚洲论坛会址永驻海南,世界小姐选举指定海南。其他国际性会议和大赛也纷纷光临海南。2002年省委省政府通过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确定,要将海南建成一流世界著名的国际性热带海岛度假胜地。省委2005年初提出了“要把海南建设成亚洲的重要旅游度假地和最适合的第二居住地”。海南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化休闲、度假、居住、会展目的地。2、经济情况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16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2.5亿元,增长4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5亿元,增长19.2%,投资、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8.2亿元,增长23%,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9.6%提高到10.8%,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84.9%、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84.5亿元,比上年增支126.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金融机构存、贷款分别增长35%和40.1%,银行业盈利40.3亿元、增长1.1倍,不良贷款率下降1.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44元,实际分别增长9.6%和9.2%。城镇新增就业9.1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6%,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3%,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5万人。3、国际旅游岛建设契机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批复,正式启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海南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意见中对房地产行业的指导意见是: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发展与旅游业相适应的房地产业,科学规划房地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和速度,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发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质的星级宾馆、度假村等房地产项目。加强产权式度假酒店的开发、建设、销售等环节的规范管理。稳步发展满足避寒、疗养等不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产。鼓励发展家庭旅馆经营和房屋租赁经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条件成熟时,在海南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2.1海南观光农业园的总体开发经营现状2.1.1海南现有的观光农业园类型一是农家餐饮经营型。主要以解决游客就餐为经营导向,在一定程度是伴随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的延伸和拓展,是城市的“社会饭店”。二是山水养殖科普型。以提供动植物观赏、花果采摘为主,寓农于乐,把农业基地和“农家乐”经营户有效结合,拉近城镇与农村的距离,在互动中实现双赢。三是避暑休闲度假型。依托山水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舒适惬意、自主参与为主要特色,以旅游团体踏青、工薪阶层度假和中老年人休闲为主要服务对象。农民利用自家闲房开设客房,建起餐厅、餐饮凉亭、烧烤炉,提供绿色农家菜。此外,还开发果蔬采摘、农家种养、湖边垂钓、自助烧烤、农家麻将等游乐项目。目前海南省内观光农业园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产品,而对农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全省的观光农业园中,观光果园、垂钓园、观光林场开发比较多,设计的一些旅游活动大多雷同,集中于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失去吸引力。有的园区由于偏差、投资不到位等等原因,使得设计的项目既达不到高科技带来 先进、科学、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又破坏了田园应有的恬静、质朴、悠然自得的风光,造成了“雅不雅,俗不俗”的尴尬局面。2.1.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海南省现有的观光农业园总体规模小,缺乏统合性的观光休闲农业场所,缺乏文化氛围,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不够规范,功能单一,聚类效应差。观光农业园建设中“小、散、浅”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小,是指观光农业园的规模小,规模小的景区很难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散,一方面是指各种特色、功能的观光农业项目太分散,无法连在一起,不能让游客尽兴。另一方面,观光农业园在其经营管理上太散,还没有按照产业化的理论把观光农业园与科研机构、旅游公司、运输公司等作为一个产业链进行一体化经营,大多数观光农业园各自为战,既加大了消费者的费用,也增加了观光农业园的经营成本。浅,主要是指目前观光农业园建设大多停留在外延的扩大上,还没有更多地注重观光农业园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内涵的扩大。从海南目前对外开放的热带观光农业园的特征来看,无论是养殖场,还是育种基地,均采用以大面积、规模化、现代化的集约式农业为主,农场化型和高科技示范园类型,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与我国其他内地省份所见到的设施农业并无二异。单一的观光农业表现形式未能真正体现海南独特的、在我国大陆任何地方均体验不到的热带田园风光的资源优势。另外,从市场接受模式来看,海南现有的农业观光园仍以走马观花的观光为主,无论是散客还是团队,在景区内的活动均以游览、听从讲解为主,极少有景点配合互动性的活动,让游客参与到农业活动中来,切实地让游客感受海南传统或现代农业产品的生产、耕作过程。3.海南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和地方文化 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岛气候条件优越,光、热、水等资源充足。 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誉、热带水果、特色花卉、冬季瓜菜等享有盛名、繁育种更是海南一张名片、热带高效特色农业已经成为海南一张王牌冶、海南要建成全国人民冬季菜篮子冶野果盘子、成为全国最大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海南热带特色农业景观独特、乡村房前屋后有粗壮的椰树、挺拔的槟榔、深山有奇异的花草树木、有侨乡文化和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村落风情、还有大片原始热带雨林、田、有万亩设施农业。 海南的地方文化历史悠久、各具特色、如三亚、乐东、东方一带流传的充满故园乡土味道的原生态民歌被称为崖州民歌、黄流土歌和灯节、儋州特色美食、海府、定安等地区的,公期节冶、海南中南部地区的黎、苗族的传说故事、 民歌民乐、织锦、舞蹈和雕刻艺术、还有独具特色的琼剧、临高人偶剧、儋州调声等精品艺术、以及与森林有关的绿色文化、与海洋有关的蓝色文化、与海南革命史有关的红色文化和与历代移民带来的与中原地域有关的黄色文化、都是海南文化的宝贵财富、有利于增加海南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其附加值。4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4.1.1某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和农民观念陈旧休闲农业是海南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代表一种崭新的农业理念、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农民树立创新意识和理念、积极谋划休闲农业的发展。然而、某些的地方农民观念陈旧、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意识不到发展休闲农业对增收的重要意义、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因此对于相关的政策宣传置若罔闻、不愿接受指导、甚至抵触,有些领导干部带头致富的意识不强、脑海里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冶、不敢去触碰。休闲农业冶、不愿意做,宣传助推器和领跑人。4.1.2缺乏法规规章、政策的支撑加快发展海南热带休闲农业、政界和理论界虽已形成共识、但迄今为止、海南尚未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无法保证这项产业走上依法发展的轨道。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以引导和扶持其发展。对于某些地方的农村和农民来说、就是有发展的愿望、因为缺少优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或者因为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水、电和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足、不能满足休闲农业发展需要而感到困难重重、愿望最终变成观望。4.1.3没有科学统一的发展规划、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管理海南的休闲农业开发起步较晚、有些还停留在观光农业阶段、有些处于从观光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时期,由于从一开始起全省就没有科学统一的发展规划、主管部门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导致目前的许多弊端、如发展空间小、难以形成经营规模和品牌。各经营实体各自为政、盲目开发、资源严重浪费,项目和产品结构雷同、高水平,高档次的项目不多、缺乏国际化元素,无序竞争、经济效益低下等,面对上述问题、有些农民自然会对休闲农业产生怀疑、甚至失去信心。4.1.4人才和技术支持有限各种农业技术、栽培方法等培训非常活跃、对于提高海南农民生产水平、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现有的技术人员多为农技人才、而休闲农业是一项涉及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经营方式、兼顾农业,环境,生态,环保,教育,旅游,文化等内容、所以农技人才是难以进行旅游与开发规划等指导工作的。海南有些休闲农业项目所含的野休闲旅游成分少、品位低、与缺乏专业人才指导,技术支持有极大的关系。4.1.5地方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产品的文化内涵不够突出没有文化内涵就没有持久的市场魅力、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尽管海南的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各地文化颇具特色、如已有3 000年历史积淀的黎苗民族的传说故事、民歌民乐、织锦、舞蹈、琼剧、临高人偶剧、儋州调声等精品艺术、以及现代的蓝色文化、体育文化、岛屿文化等、都是发展海南休闲农业宝的文化财富。但海南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对文化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造成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产品的文化内涵不够突出、特色园区、特色文化、特色物产、特色景观较少。5海南热带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5.1 发展思路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顺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需要、借助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立足海南的实际、以农村及农业资源的各类自然、地理、气候、森林、海洋、文化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科技进步为依托、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的类型与模式。5.2 发展对策5.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多方联动海南农民在发展休闲农业时首先需要转变陈旧的思想、树立起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不再依靠单一的传统农业。提高认识、认识到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延伸、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经营模式,认识到加快发展热带休闲农业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好好地把它发展起来。同时、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成立全省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农业,旅游,土地,文化,交通,商贸等部门的作用。5.2.2 科学规划、制定标准、规范管理规划是发展休闲农业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应尽快编。野海南热带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冶、并将之纳入到海南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注重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特色,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发展规模等问题,有序推进、逐步完善,同时注重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分步实施、防止一哄而上、遍地开花。5.2.3 制定法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指导政策是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有关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要制定,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条例、海南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等、从法律上明确休闲农业的地位、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从土地使用,税收,证照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在土地使用方面、建议在政策范围内按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用地执行、也可根据乡村旅游的项目规模、按一定比例建设管理接待用房、为现有乡村旅游永久性建筑设施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在税收政策方面、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经营户最大程度的优惠、对于休闲农园,农家乐,生态农庄等可享受农业的税收优惠,在证照管理方面、休闲农业经营者只办理工商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统一收费标准、经营者在房屋统一改造,统一建筑风格的建设中、规划、土地等部门应减免相关费用、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都应考虑给予费用减免。5.2.4突出主题及文化建设、提高休闲农业游项目的文化元素资源的稀少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取代性、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价值性是休闲农业的基本特质、野绿色旅游,和野体验经济,是休闲农业的生命灵魂、野享受自然、传承文化、体验健康是休闲农业的核心思想。休闲农业基地的设计、要突出主题、以当地的人文景观文化为轴心、挖掘其文化底蕴、提高休闲农业游项目的文化元素、以达到国际化。参考文献1肖 杰. 大力发展海南岛热带旅游休闲农业. 中国旅游报,2009-06-17.2尹海明袁 罗保铭. 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培育海南文化特色. 海口晚报,2006-09-25.3郭焕成袁 任国柱.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 鲁怀坤.观光农业及其发展研究.农业经济导刊,2002,(9)5 朱克里.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价值工程,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