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
-
资源ID:3860226
资源大小:1.54M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11).doc
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施 工 方 案中铁电化局西铁工程一处宝鸡市上塬路陇海铁路立交桥项目部二一三年五月目 录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周边环境- 3 -3.1 工程地理位置及既有铁路现状- 3 -3.2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情况- 3 -3.3 气象、水文特征- 3 -3.4 地震参数- 4 -4、工期安排及总体部署- 4 -4.1施工工期安排- 4 -4.2施工总体部署- 4 -4.2.1临时工程- 4 -4.2.1.1 施工便道及生-、用电- 4 -4.2.1.2 施工通信- 5 -4.2.1.3 砼搅拌站及料场- 5 -4.2.1.4 临时驻地建设- 5 -4.2.1.5施工人员总体配备计划- 5 -4.2.2跨铁路线施工相关工作安排- 5 -4.2.3 施工总平面布置- 6 -5、总体施工方案- 6 -5.1主桥施工方案- 6 -5.2引桥施工方案- 8 -6、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8 -6.1施工准备- 8 -6.2 钻孔桩- 9 -6.2.1 施工准备- 9 -6.2.2 钻孔作业- 9 -6.2.3 成孔检查- 10 -6.2.4 清孔- 10 -6.2.5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10 -6.2.6水下砼灌注- 10 -6.3人工挖孔桩- 11 -6.3.1施工准备- 11 -6.3.2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 11 -6.3.2.1施工工艺- 11 -6.3.2.2开挖方法- 12 -6.3.3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14 -6.3.4桩身混凝土的灌注- 14 -6.4承台施工- 15 -6.4.1施工准备- 15 -6.4.2承台工艺流程- 15 -6.4.3基坑开挖- 15 -6.4.4承台施工- 16 -6.4.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及测温- 17 -6.4.6模板拆除- 17 -6.4.7基坑土回填- 17 -6.5转体下盘、球铰、滑道、牵引系统安装施工- 17 -6.5.1下球铰安装- 18 -6.5.2滑道安装- 19 -6.5.3上球铰、聚四氟乙烯滑动片安装- 19 -6.5.4上转盘撑脚安装- 20 -6.5.5上转盘安装- 20 -6.6 墩身施工- 20 -6.6.1墩身钢筋制作及安装- 21 -6.6.2模板安装- 21 -6.6.3混凝土浇注- 21 -6.6.4混凝土养生- 21 -6.7箱梁施工- 22 -6.7.1地基处理- 22 -6.7.2支架搭设- 22 -6.7.3支架预压- 24 -6.7.4模板安装- 26 -6.7.5安装支座- 26 -6.7.6钢筋制作及绑扎- 27 -6.7.7预应力工程- 27 -6.7.8混凝土浇筑- 29 -6.7.9预应力张拉- 30 -6.8转体施工- 34 -6.8.1转体工艺流程及相关计算- 35 -6.8.1.1桥梁水平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如图下所示- 35 -6.8.1.2转体结构的牵引力、安全系数及转体时间的计算- 36 -6.8.2水平转体施工的准备- 36 -6.8.2.1转体准备- 36 -6.8.2.2平衡控制- 37 -6.8.2.3设备安装调试- 37 -6.8.2.4牵引索- 38 -6.8.2.5试转- 38 -6.8.2.6转盘限位装置- 39 -6.8.3转体操作- 39 -6.8.3.1转体前施工组织准备- 39 -6.8.3.2封闭点前的准备工作- 39 -6.8.3.3转体试运行- 39 -6.8.3.4平转实施- 39 -6.8.4防倾保险体系- 41 -6.8.5转体后球铰封盘- 41 -6.8.6限位控制体系- 41 -6.8.7转体过程控制测量- 42 -6.8.8转盘球铰封盘混凝土施工- 43 -6.9 合拢段施工- 43 -6.9.1 边跨合拢段施工- 43 -6.9.2施工技术措施- 44 -6.9.3 施工注意事项- 45 -6.10引桥施工- 46 -7、质量保证措施- 46 -7.1质量目标- 46 -7.2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机构- 46 -7.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47 -7.3.1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7 -7.3.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8 -7.3.3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8 -7.3.4预应力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8 -8、安全保证措施- 49 -8.1安全目标- 49 -8.2主要危险源- 49 -8.3安全保证工作组织机构- 49 -8.4安全保证措施- 50 -8.4.1安全培训教育- 50 -8.4.2一般性措施- 50 -8.4.3起重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50 -8.4.4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50 -8.4.6模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 -8.4.7混凝土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2 -8.4.8张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2 -8.4.9压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3 -8.4.10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53 -8.4.11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55 -8.4.12防火防盗- 55 -8.4.13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6 -8.4.14地下管线安全保证措施- 56 -9、转体施工专项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57 -9.1转体施工组织机构及责任- 57 -9.2营业线施工期间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59 -9.2.1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60 -9.2.2跨铁路转体施工(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61 -9.2.3大型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62 -9.2.4雨季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63 -9.2.5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63 -9.2.6转体安全质量措施- 64 -9.3 跨铁路的三图一表及卡死制度- 66 -9.3.1 跨铁路施工的三图一表- 66 -9.3.2 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卡死”制度- 66 -10、确保工期的措施- 66 -10.1 组织保证- 66 -10.2 技术保证- 67 -10.3 生产资料保证- 68 -10.4 进度动态管理- 68 -11、其它措施- 69 -11.1冬季施工方案及措施- 69 -11.1.1桥梁工程- 69 -11.2冬季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69 -11.3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71 -11.3.1环境保护体系- 71 -11.3.2环境保护措施- 71 -12、主要设备、器具与材料- 72 -12.1主要工程材料计划- 72 -12.2主要机械、试验、检验仪器设备计划- 73 -13、应急预案- 74 -13.1工作原则- 74 -13.2 应急预案人员及责任分工- 74 -13.3 营业线施工专项应急预案- 76 -13.4 其余具体应急预案- 79 -13.4.1支架倾覆事故应急预案- 79 -12.4.2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80 -12.4.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81 -1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1 -15、施工工艺流程图- 84 -15.1桥梁钻孔桩施工- 84 -15.2承台施工- 85 -15.3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86 -16、安全防护示意图- 87 -17、安全重点卡控表- 88 -18、进度计划横道图. - 87 -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陕西省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2);(3)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4)既有线施工运输安全管理规定;(5)西安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6)西安铁路局路外工程管理办法;(7)铁路工务安全规则。2、工程概况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起点里程为ZXK0+698.00,终点里程为ZXK0+873.00,全长175m,位于R=250米的圆曲线上。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级2)设计行车速度:40Km3)设计基准:100年4)设计荷载:公路级,主桥考虑1.3倍的增大系数作为安全储备5)路面坡度:桥面横坡2.0%;最大纵坡3.5%6)桥梁标准断面:0.5m(防撞护栏)+0.5m(路缘带)+11m(行车道)+0.5m(路缘带)+0.5m(防撞护栏),桥面总宽度13米。本桥在既有陇海铁路里程K1239+180.207处与陇海铁路下行线斜交,交角为38.7度,交点处道路里程为ZXK0+817.839;主桥为75+75m V形刚构,采用平面转体法施工。上塬路引桥为25m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主桥、引桥均采用整体箱梁,桥宽13m。全桥共划分为11个梁段,1号梁段长50m,2、3、4号梁段长10m,5号梁段长15m,边跨现浇段为6号梁段,长4.9m。主桥箱梁梁高从 6.3m2.8m变化,箱梁顶板宽13m,底板宽8m。主桥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为台阶式,分上下两层。建成后立交桥与陇海铁路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立交桥与陇海铁路平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立交桥与陇海铁路立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本桥21#、22#墩位于既有陇海铁路两侧,其中21#墩承台外边缘距既有铁路下行线路中心最近距离为13.6m、22#墩承台外边缘距既有铁路上行线路中最近距离为9.6m。建成后的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连续箱梁底距既有陇海铁路上行线轨顶高差最小为9.768m,距既有陇海铁路上行线轨顶高差最小为9.161m。21#转体承台设计为二级承台,下承台尺寸为18.9×18.8×4m,承台下设18根45m长1.5m 的钻孔灌注桩。上承台尺寸为11.8×13.8×3m,顶部有2m高的锥体。转体重量约9600t,转盘结构采用环道与中心支承相结合的球铰转动体系,转盘中心与道路中心线横桥向预设1.7m向曲线内侧的预偏心,以抵消曲线梁在球铰处产生的横向不平衡弯矩。3、周边环境3.1 工程地理位置及既有铁路现状新建宝鸡市蟠龙塬上塬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为跨既有陇海铁路而设,位于陇海铁路卧龙寺站宝鸡东站之间,桥梁在道路里程ZXK0+817.839处与既有陇海铁路斜交,交点处陇海铁路下行线里程为K1239+180.207,桥梁中心线与铁路中心线的交角为38.7度。桥位处陇海铁路为双线电气化铁路,线间距为4.6m,陇海铁路在此段以路基形式通过,路基宽度为13m,为半填半挖形式,铁路南侧铁路填方高约7m左右,铁路北侧挖方处路基防护高度约3.5m,防护形式为浆砌片石;桥梁下方铁路下行线侧有一处接触网杆,编号为069。陇海铁路下行线南侧敷设有两排铁路地下光缆标识桩,距下、上行线距离分别为8.5m,15.3m;陇海铁路下行线南侧敷设有电信光缆1条,距下行线距离4.3m;陇海铁路下行线南侧设有铁路自闭线1条,距下行线距离22.4m。3.2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情况本桥铁路以南地貌处于渭河高漫滩,地势较为平坦,铁路以北地形呈台阶状分布,标高577.10589.10,高差12m。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岩性表层局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杂填土,其下依次为粉土、细砂、粗砾砂、中砂、卵石、粉质粘土。3.3 气象、水文特征1、气象条件项目区地表水均属于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一级水系为渭河,流经路线南端,二级水系为千河,为渭河重要支流。项目区处于暖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并伴有伏旱,春季少雨,秋季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612.9,极端最高气温40.341.6,最底气温-17.5。年平均降水量为609.8696.6mm,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降水多集中在79月,约占年降水量的50-60%。2、水文特征铁路以南地下水埋深4.87.5m不等,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受大气降水及渭河高阶地地下水补给,排泄方式为蒸发及向渭河渗流。3.4 地震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4、工期安排及总体部署4.1施工工期安排全桥计划2012年10月21日开工,2013年12月18日竣工。施工准备及自闭线迁改 2012年9月10日至于2012年5月20日钻孔桩 2012年10月21日2013年6月1日下承台(第一次砼) 2013年5月23日2013年6月21日下球铰、滑道安装 2013年6月22日2013年6月29日下承台(第二次砼) 2013年6月30日2012年7月3日中承台(上球铰安装) 2013年7月4日2013年7月9日上承台 2013年7月17日2013年7月31日墩柱 2013年6月14日2013年8月20日现浇梁施工(含引桥) 2013年6月25日2013年11月6日称重、配重 2013年11月13日2013年11月22日试转 2013年11月23日2013年11月28日转体 2013年11月29日两端合龙 2013年11月29日2013年12月8日桥面系施工 2013年12月9日2013年12月18日4.2施工总体部署4.2.1临时工程4.2.1.1 施工便道及生活用水、用电1、从陈仓大道有通往本合同段的地方道路,交通比较方便。进场后先进行地方道路整修。2、本标段临近市民居住点,市政给水管网方便。施工期间可就近利用市政给水,水质及水量满足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的需要。施工及生活用电采用T接法接入市政电网。工地设变压器1台,同时配备柴油发电机1台,以满足施工用电需求。4.2.1.2 施工通信项目经理部安装两部程控电话(其中一部带传真)、并配置联网电脑多台,主要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现场指挥人员、测量人员配备对讲机。4.2.1.3 砼搅拌站及料场施工中所用混凝土拟采用就近商品混凝土。4.2.1.4 临时驻地建设项目经理部办公区设在桥位处的西南角。项目经理部为职工按标准规定修建房屋做为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并配置有餐厅、厨房、卫生间、职工文化活动室等生活场所。4.2.1.5施工人员总体配备计划项目主要人员已到场,施工人员在各分项工程开工3天前往工地。施工高峰期间计划投入管理人员20人,技术工人80人,普工及其他人员10人,共计140人,如遇特殊施工阶段,我单位还可适当增加施工人员数量。序号人员类别2012年2013年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1管理人员2020202技术工人5080503普 工2030204其 他101010合 计1001401004.2.2跨铁路线施工相关工作安排1、办理铁路要点手续在跨既有线路转体施工时,涉及的部门单位较多,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要注意各部门单位间相互的配合,在转体施工前要向铁路部门办理的铁路要点手续如下:(1)向西安铁路局主管部门报送铁路要点施工方案。(2)提前一个月向西安铁路局运输处报送铁路要点计划。(3)与相关站、段签订施工安全协议。(4)办理“既有线施工审批表”。(5)办理“既有线施工许可证”和“施工通知书”,交纳安全保证金。2、转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本桥的转体施工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干扰,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要先对与此桥施工相关的铁路接触网支柱进行改造,降低高度。在转体施工前,应对转体进行全面检测,在转盘部分、平衡配重、千斤顶的调试等各个环节都确保没问题的情况下,对转体进行小范围的试转,以检验转体运行功能,但梁体不得侵入铁路限界。由铁路主管部门召开点前预备会议,成立专门指挥机构,进行职责分工,从组织上、施工上做好充分的安全保障。4.2.3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总体施工方案5.1主桥施工方案为保证营业线运营安全,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既有运营干扰和加快施工进度,主桥采用支架现浇转体法施工,即在21#墩处平行于既有铁路线,在支架上立模现浇1号梁段后,分段对称支架现浇第26梁段,结合营业线运营、施工要点及天气等因素,择机实施水平转体施工,将梁体顺时针旋转30°,就位后进行边跨现浇段施工。本连续梁处钻孔桩铁路以北采用人工挖孔桩,铁路以南采用旋挖钻成孔,水下砼浇筑;承台及墩柱采用定型钢模板,承台溜槽或汽车泵入模,墩柱串筒或汽车泵入模,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现浇梁采用满堂支架法,泵车入模,两次浇筑成型。主要施工步骤如下:一、施工2123号各墩台基础、承台、墩身至墩顶。重点是21#墩的承台施工中球铰、滑道、转盘、牵引系统的定位、安装、施工。二、搭设整体梁段现浇支架,对支架进行预压。按照梁段设计从中墩21#墩向两侧对称依次进行现浇,张拉,拆除支架施工,依次完成1-5号梁段,择机实施21#墩的转体。重点是保证转体实施阶段对既有线防护,保证安全施工。三、搭设边跨现浇段支架并进行预压,在支架上浇注2个边跨6号段完成跨铁路连续刚构的合拢。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张拉本阶段预应力钢束;拆除边跨现浇段支架,施工桥面系。重点是22号墩边跨现浇段合拢施工时对营业线的防护。主体施工步序图5.2引桥施工方案引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法施工。简要施工步骤为:基础处理搭设支架并预压安装模板、绑扎钢筋并安装,砼浇注混凝土养生支架拆除上部结构施工附属结构施工。6、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6.1施工准备根据本刚构桥与既有陇海铁路平面关系图及转体施工工艺,既有陇海铁路南侧的铁路自闭线、069号铁路接触网杆、部分信号电缆和通信光缆需要迁移。铁路北侧二道网的栅栏需要迁移。施工前在铁路两侧人工挖探坑,确认地下管线安全后方可施工。接触网迁改:第一步:在距既有69#支柱小里程方向11.5m处新建新69#支柱,支柱类型为H93/9.2,侧面限界3.1m,增加七跨锚段关节绝缘转换柱曲外装配;在距既有69#支柱大里程方向27m处新建新69-1#支柱,支柱类型为H93/9.2,侧面限界3.1m,增加曲外限位定位器中间柱装配;在距既有71#支柱大里程方向10m处新建新71#支柱,支柱类型为H78/9.2,侧面限界3.1m,增加曲外限位定位器中间柱装配。第二步:在新69#、69-1#、71#支柱上新增供电线肩架,安装高度与既有高度一致。第三步:拆除既有69#、71#支柱、腕臂装配及供电线肩架,将既有5锚段下锚装配由既有69#支柱移至69-1#支柱上,调整接触网悬挂。接触线及承力索接长部分用棒形硅橡胶绝缘子连接。桥下承力索及供电线安装绝缘护套。6.2 钻孔桩施工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成孔质量检测清孔安装钢筋笼安装水下砼导管检查签证灌注桩身砼成桩质量检测。6.2.1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根据控制桩以及钻孔桩桩位坐标,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桩位,并做好护桩,同时,在桥址处布设临时水准点。护桩经监理工程师复查确认。场地平整:清除场地杂物,平整场地,并做好泥浆池、沉淀池、泥浆沟,备齐各种检测设备。埋设护筒:复测桥梁中线,钉设桥墩各主要桩点,设置护桩。埋制钢护筒(=8mm钢板制作),周围粘土回填夯实铺垫石碴。护筒采用=8mm钢板卷制,护筒的直径比设计桩径加大为0.20.3m,长度为2.5m,钢护筒埋设深度不小于1.2m,护筒顶面高出地面0.51.0m,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重合,平面允许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竖直线斜率不大于1%,采用实测定位法进行控制。经监理工程师复查无误后再钻进。泥浆拌制: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确定泥浆所用粘土及膨润土掺量,确保泥浆粘度控制在1824s,相对密度控制在1.11.2之间,酸碱度PH值811,胶体率96%,含砂率控制在4%以内。钻机就位:检查底座和顶端的平衡,保证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钻头中心与钻孔桩的中心偏差不大于2cm。6.2.2 钻孔作业在埋好护筒和备足护壁泥浆以后,将钻机就位,立好钻架,对准桩孔中心。开钻前先在孔内灌注泥浆,在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0.5m以上。同时,为防止孔内水溢出护筒,孔内水位比护筒顶面低0.3m。掏渣以后,要及时补浆。在开孔过程中,如遇到流砂现象时,采用增加粘土抛投片石的方法进行处理,力求孔壁坚实。开孔至护筒下4m时(此时钻头顶应在护筒底下超过1m)才能利用高冲程正常钻进,并且在钻进5m以后方可抽渣。6.2.3 成孔检查钻孔成孔后采用检孔器检孔。检孔器用钢筋制成,其高度为钻孔直径的46倍,直径与钻头直径相同。检孔时如检孔器能顺利沉入孔底则钻孔合格,如检孔器不能沉到孔底,或钢丝绳拉紧时的位置偏移护筒中心,则可能产生了变孔、斜孔或缩孔等情况,即采用钻头反复修孔或人工修整进行处理,直至合格。6.2.4 清孔钻孔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对桩孔的中心位置、孔径倾斜度,孔深、孔内沉淀物等进行测定,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后,采用换浆法立即进行清孔。以相对密度较低(1.11.2)的泥浆压入,把孔内的悬浮物和相对密度较大泥浆换出。在清孔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的水头压力,以免塌孔。清孔时不得采用超钻的方法代替清孔。清孔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再吊装钢筋笼。6.2.5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钢筋笼的制作:钢筋在制作前进行调直和除锈,钢筋调直及除锈均保证钢筋无损伤。采用箍筋成型的方法,在每段钢筋笼两端及一个中部箍筋或加强箍筋内围将主筋位置作上记号,依次把主筋与它们焊牢,然后再绑扎其他箍筋及加强箍筋。钢筋笼安装:清孔并检查合格后立即采用汽车吊吊装钢筋笼。吊入钢筋笼时,对准孔位轻放、慢放,若遇障碍则徐起徐落和正向旋转使之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塌孔。下放过程中观察孔内水位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检查处理。6.2.6水下砼灌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示意图F水下砼灌注采用导管法砼灌注。主要工序如下图所示: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前,探测孔底沉淀物厚度,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如果沉淀厚度超过规范规定, 再进行二次清孔直至符合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施工。混凝土导管采用直径30cm的无缝钢管制作,保证内壁光滑圆顺,采用带有螺纹丝扣的快速接头连接。使用前进行试拼试压,试压压力控制在0.61.0MP之间,并逐节编号。导管吊装采用吊机进行施工,吊装时将导管底端到孔底距离控制在0.250.4m之间。混凝土灌注前,计算第一次灌注需要量,混凝土量一次备足,保证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小于1m。以后正常灌注中始终保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2m,并且不大于6m。 灌注的桩顶高度保证高出设计标高不小于0.5m,最后通过桩头凿除清理,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6.3人工挖孔桩6.3.1施工准备清除场地杂物,平整场地,备齐各种检测设备。根据控制桩以及钻孔桩桩位坐标,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桩位,做好护桩。经监理工程师复查确认无误后开始挖孔。6.3.2人工挖孔桩工艺流程6.3.2.1施工工艺放线定位挖孔前根据布设的测量控制点放出各挖孔桩的中心点及标高,再由桩中心点向周边引“十字”桩心控制点,用牢固的钢筋头标定。安装第1节护壁模板时,由专职测量员根据“十字”桩心控制点校正模板位置。当第1节孔圈护壁完成后,需重新布设桩孔中心“十字”控制点,并将控制点标定于孔口护壁上(孔口顶面及内侧面同时标定),测定孔口标高。各桩孔孔口尽量控制同一标高,并高出地面30cm。桩孔每次开挖前及开挖后,用垂球将桩位中心点投测到孔底,以此确定和检测开挖轮廓,并检查每次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根据孔口标高控制桩深。测量混凝土面标高提升抽换导管养 护预埋墩身联接钢筋制 做 试 件测 设 桩 位平 整 场 地清 孔安 放 钢 筋 笼监理工程师检查安 放 导 管灌注混凝土挖 孔钢筋混凝土护壁检 测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6.3.2.2开挖方法1、人工开挖桩孔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碴土装入桶内,手摇式绞车或小型卷杨机吊土,倒入手推斗车运到临时堆土场,再由汽车及时外运,孔口周边2m范围内不得堆放碴土和杂物。桩孔开挖方法及每次开挖深度(即每节护壁高度)视地层土质而定,一般为0.31.0m。挖孔桩内挖土次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要求的扩底形状,见挖孔桩开挖断面图。一般土层:主要用锹、条锄开挖,每节开挖深度为0.81.0m。全风化、强风化岩层及护壁砼:用风镐或条锄挖掘,每节开挖深度为1.0m。中风化、微风化岩层:以风镐冲击开凿为主,当岩石强度较高,风镐难以开凿时,采用无声破碎法开挖,每节开挖深度为1.0m。每节桩孔开挖后,必须清理孔壁余泥,复核桩孔位、孔径和垂直度,并及时灌注护壁砼。当桩孔挖至设计持力层岩面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设计单位对孔底岩性进行鉴定。经鉴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入岩挖掘。孔底岩样作标签(包括桩号、深度)后妥善保存备查。桩孔终孔后及时清除护壁污泥、孔底的残碴、杂物和积水,并通知驻地监理、设计等部门对孔底尺寸、岩性、入岩深度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迅速封底、安装钢筋笼、灌注桩身混凝土。 挖孔桩开挖断面图2、挖孔桩在流砂层中的施工方法、缩短循环进尺,根据地层涌水量及水压力,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3050cm之间。、调整开挖方法,及时增设临时围挡措施:跳槽开挖护壁,桩心60cm范围内先不开挖,每开挖30cm及时打设22钢筋间距10cm,钢筋外填塞编织带,待护壁开挖成型后在钢筋外侧填塞装有堵漏剂的编织袋,及时绑扎护壁钢筋并立设模板,浇筑护壁混凝土。、加强护壁支护参数:增加护壁厚度至20cm,护壁钢筋变为10钢筋,并减小箍筋的间距。、防止意外涌水流砂措施:我部将增加施工劳力及施工机具的投入,安排年轻力壮的劳力4人,不间断轮流作业,安排专人监护并指挥作业,使施工中挖、支、拌料及运输、提升各工序紧密配合,缩短施工时间,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如有突水突砂现象,立即果断撤出孔内作业人员。3、 护壁砼灌注护壁钢筋及模板安装护壁砼的配筋按设计要求进行,先插入竖向钢筋,并向下预留搭接长度,再布设环形钢筋并绑扎成型。拆除上节护壁模板,安装本节模板(模板采用钢组合模板),模板安装时,必须进行校核,确保桩身的施工偏差符合表2的规定。 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 表2桩径允许偏差(mm)桩位允许偏差(mm)垂直度偏差(%)垂直排桩轴线方向沿排桩轴线方向5030500.5护壁砼的灌注及拆模护壁砼采用现场自拌的豆石砼,砼标号为C20,使用手推斗车或机动翻斗车(视运距而定)运到孔口,分装入料桶吊至孔内灌注,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砼时,若桩孔内有水,必须采取措施排水,不能在水淹模板的情况下灌注护壁砼。为加快施工进度及保证施工安全,护壁砼加入速凝剂,其掺量及品种通过试验确定。模板待下一节支模时拆除(护壁模板一般在24h后拆除),若砼加入速凝剂则可适当提前拆模。拆模后若发现护壁砼有蜂窝、漏水现象,则及时加以堵塞或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桩孔内。第一节护壁高出地面20cm以上,厚度取25cm,上下护壁间的搭接长度5cm。6.3.3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同6.2.5。6.3.4桩身混凝土的灌注1、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孔径、孔深、孔型全部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2、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用串筒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0,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措施。3、灌注支架采用移动式的,事先拼装好,用时移至孔口,以悬挂串筒,漏斗底口。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米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当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通过串筒、溜管或震动溜管等设施下落。4、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45c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6.4承台施工6.4.1施工准备本桥21#、22#墩位于既有陇海铁路两侧,其中21#墩承台外边缘距既有铁路下行线路中心最近距离为15.2m、22#墩承台外边缘距既有铁路上行线路中最近距离为9.6m。21#墩承台开挖时需对既有陇海铁路边坡进行防护,防护桩采用直径1.5m的钻孔灌注桩(临近铁路侧桩长22m,靠外侧桩长20m,桩间距1.8m,共23根)。6.4.2承台工艺流程基坑开挖桩头凿处桩基检测安装下转盘承台钢筋、冷却水管及测温元件支设下转盘承台模板浇筑、养护下转盘承台混凝土精确定位安装球铰、滑道、撑脚、助推反力座拆除模板精确定位支设上转盘承台模板并绑扎钢筋浇注上转盘承台混凝土模板拆除回填下转盘基坑承台。6.4.3基坑开挖(1)、该连续梁共有承台3处,桥台1处,其中21墩、22墩承台靠近既有线铁路,21墩承台开挖时需对既有陇海铁路边坡进行钻孔灌注桩防护,顶部设冠梁。22墩承台开挖前,需对既有陇海铁路边坡设钢板桩防护。(2)、承台基坑开挖采用放坡开挖,根据土层性质以1:1坡度开挖。(3)、21墩承台基坑开挖前,要在21墩附近先挖一个探坑,探坑底高程与21墩相同,静置24h后,观察地下水位的情况后再决定开挖方案:当地下水位与坑底相当时,可采用直接放坡开挖;当地下水位稍高于坑底时,可采用直接放坡开挖到设计要求后,在坑底四周挖沟和汇水井,然后用潜水泵抽出。(4)、20墩、23号桥台距铁路较远,可采用直接放坡开挖。(5)、施工中应做好基坑防水和避免地表径流进入基坑。如在雨季施工,要预备专门的防洪排水设备。基坑不允许长期暴露。混凝土养生水应注意水量,勿使水流浸泡基坑。(6)、开挖从一侧向另一侧顺序进行,人工进行边坡开挖修整。靠铁路侧基坑开挖时加强路基边坡的位移监测和巡查,如有异常立即停止进行,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7)、开挖前,放出承台中心十字线和开挖边界线,并在基坑顶面开挖边线外设置防水土埝和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8)、开挖过程中,坑内设置排水沟和汇水井,使用水泵及时将坑内集水排出坑外,保证施工过程在无水状态下持续不断地进行。(9)、基底的开挖宽度宽出基础1m以外,以保证有排水沟、立模和人工操作的净空。为便于承台的施工,基坑超挖0.1m,待桩头破除后浇筑砼垫层。(10)、基坑开挖后,要尽快进行钢筋、模板、混凝土灌注等工作,缩短基坑暴露时间。(11)、基坑开挖前,要在铁路两侧的施工范围内设置警戒线,以禁止人员穿越铁路。6.4.4承台施工(1)、桩检合格后即可进行承台施工。(2)、下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水化热和内外温差。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水灰比,夏季施工时降低骨料温度,加强养护,控制拆模时间和拆模温度等。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减水剂以降低水化热。采用有利于降低水化热的混凝土配比并考虑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等措施。(3)、承台钢筋施工:采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运到现场进行绑扎。钢筋原材及绑扎质量符合规范要求。(4)、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制作质量及安装质量符合规范要求。(5)、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搅拌车运到工地,汽车泵进行灌注。(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内设置冷却水管,施工时进水管口、出水管口温度差应控制在1520。应做好温度监测,控制好温差。冷却水管采用热传导性能好并有一定强度的32x3.5mm 的热轧无缝钢管,水平向间距为2m,竖向层间距为1m。(7)、为便于准确预埋滑道及球铰的支撑架,21墩下承台混凝土分2次灌注,第一次预埋角钢等,安装滑道及球铰的支撑架,安装下球铰及滑道;第二次,固定滑道及球铰。6.4.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及测温(1)、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主要采用洒水养护和表面覆盖草袋进行。(2)、为了减少混凝土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在承台内布置冷却水管。为了掌握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变化规律,以及冷却管通水等条件下的温度影响,在混凝土覆盖测温点时,即开始测温。在测温过程中,通过各测温点数据,比较混凝土内外温差,若超过25以上时,应及时加强冷却管的冷却通水,加大流量以及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由于过大温差应力而产生裂缝。(3)、测温频率:一般在温度上升阶段24h一次,温度下降阶段48h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并做好记录。另外:13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47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814天,每8小时测温一次。(4)、测温时间:自混凝土覆盖测温元件开始测温,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大气环境平均温度之差小于20以下时,在这种温差条件下不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6.4.6模板拆除模板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的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决定:非承重侧模即承台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则可拆除侧模。模板拆除时先松对拉螺杆和左右连接,然后通过汽车吊吊住模板进行侧模的拆除。模板拆除后应立即对承台进行覆盖继续进行养护。6.4.7基坑土回填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