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doc

    • 资源ID:3859162       资源大小:198.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doc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单位: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一、专业背景与建设基础31.1专业背景21.2专业建设基础3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52.1专业发展目标42.2人才培养目标5三、专业建设内容63.1建设“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63.2构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73.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83.4建设并完善精细化工专业实训中心143.5 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153.6 完善“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青年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6四、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184.1 改革举措184.2 保障措施19五、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20六、专业建设预算23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重点建设专业名称: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项目负责人:杨春华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化系副主任,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带头人,副教授、博士生、国家二级技师项目组学院成员:任 勃,于海侠,徐晓多,高 兴,范美青项目组企业成员:苑 冰 (吉林石化公司精细化学品厂工程师)魏国锋 (吉林石化香兰素厂高级工程师)周亚婷 (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工程师)时君友 (吉林市辰龙生物质材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教授)建设周期:二 年一、专业背景与建设基础1.1专业背景石油化工产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从经济规模上看,石化工业对吉林省经济有着巨大的贡献。从经济效益上看,化学工业整体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下游产品精细加工不足,几乎没有终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品。吉林省化工企业生产出来的优质化工原料,经低廉的价格销售出去,被别人用来加工增值,产业链最见效益的产销过程在外,效益外流。吉林省在化工产业链的分工中,处在低级的产业层次上,所以只能获取最微薄的初级原料生产效益。如果吉林省能在下游产品精细加工方面有所作为,全省的化工经济效益将有极大改观。如果进行二、三次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就可以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吉林省的精细化工率如果能达到20,产品则可增值5倍。吉林省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突出发展精细化工。以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载体,发展企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催化剂、添加剂和助剂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扩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染料、涂料、颜料品质,培育品牌。到2015年,全省精细化工率由目前的32.5%到40%。化工企业对人才学历的需求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态势,对大专学历的需求占到30%。其中精细化工人才是企业需求最大的三个化工专业人才之一,占到需求总数的14%。1.2专业建设基础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吉林省所属的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院校,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培养的毕业生中的大多数成为精细化工企业的技术骨干;建立了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适应市场变化、体现高职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1. 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实力突出,企业一线经验丰富的双师队伍,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中目前有专任教师9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且均有行业企业工作或培训经历。带头人杨春华副教授现任吉林市新色彩涂料有限公司兼职工程师,任勃老师曾在大连宏信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事工业清洗剂的研发和生产,目前,范美青老师、徐晓多老师为吉林辰龙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培训服务,于海侠老师为吉林石化公司锦江化工厂进行技术服务。此外,本专业还有校外兼职教师4人,均为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骨干,具有十分丰富的生产和研发经历。表1 专、兼职教师概况姓名性别单位职务专业技术资格任 勃男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于海侠女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范美青女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徐晓多女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高 兴女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魏国锋男吉林石化香兰素厂高级工程师车间主任高级工程师苑 冰女吉林石化公司精细化学品厂技术员工程师周亚婷女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工程师时君友男吉林市辰龙生物质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教 授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整合了精细化工生产工艺、精细化工综合实验等课程,实现了“理实”一体化,并有效地开展了项目化教学。另外,针对精细化学品面广、量小、领域多的特点,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加大课程综合化的力度,该课程体系下包含一个精细化工工艺学和以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线的其他可选择的教学单元,如涂料的生产及应用,工业催化剂的生产及应用等,每一单元由若干系统化的项目组成,各个学院可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3. 现有的校内外实训环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精细化学品实训基地、化工单元操作车间;表面活性剂合成实训室(部分建成)、涂料复配及性能测试实训室(部分建成)。现有校外四个实训基地,吉林石化公司精细化工厂、吉林石化公司锦江化工厂、吉林市新色彩涂料有限公司、吉林辰龙生物质有限公司。二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2.1专业发展目标1. 吉林省十二五规划对精细化工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与吉化精细化工厂等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积极推行分段式、主辅修制等多样教学组织模式。2. 吉林省十二五规划,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方向,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涂料生产技术、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催化剂生产技术和精细化工装备五门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应的教学资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建成“总分式”的课程体系。3. 通过把专任教师“送出去”,把企业技术人员“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建立和完善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教师培养和评聘制度。培养一名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聘请专家一名,培养2-3名博士研究生,为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搭建人力平台,选派10人次专任教师到国内相关示范院校学习观摩,选派5人次专任教师到国外相关院校学习观摩。4.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两个:精细化学品实训基地、化工单元操作车间。建设完成精细化学品实训基地的五个实训中心:表面活性剂合成实训室、日用化学品复配实训室、涂料复配及性能测试实训室,催化剂制备实训室和催化剂性能表征实训室。新增3个校外实训基地:吉化有机合成厂(表面活性剂生产车间)、吉林市民主化工厂(涂料成膜物质生产及涂料复配)和吉化精细化工厂(苯胺催化剂生产车间)。5. 通过与有机合成厂合作开发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一种表面活性剂)车间的仿真软件,建立虚拟工艺和生产;与学生管理部门合作开发学生信息跟踪和管理软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追踪与评价;建立教师、管理人员的学习、教学等信息分析的数据库,使专业设置、办学成本核算和制度设计等更加科学化。6. 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三年内完成化工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为企业服务5项以上,申请并受理专利5项以上,社会服务经费50万以上,选派2名教师或管理人员到西部院校交流,对口支援1所西部院校和1所中职学校的相关专业。7. 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三方参与的评价体系。2.2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企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规范操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精细化工企业合成、复配、分离等岗位的主操、班组长、工段长、工艺员、安全员和品控员等具有创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三 专业建设内容3.1建设“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1. 加强“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很好模式。促进教学与就业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实现学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加快企业人才的技能教育。“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一是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涵盖面广的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二是企业出资金办冠名订单培养班,派技术人员与校内老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学生入学后签就业订单协议,学习过程中可利用企业设备资源进行实训,毕业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三是即将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对口企业做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同时接受真实的生产操作锻炼,提前完成“试用期”;四是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并进行定向培养。通过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互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作为企业深入校园的新模式,不仅在理论上能够传授给学生来自行业前沿的第一手咨询和经验,而且同样提供给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2. 合作建立职工培训基地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或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两种合作模式的职工培训基地,一是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企业);二是不同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培训地点在学校)。3. 校企联合建设研发中心,学校具备研究的硬件环境和人才条件,企业拥有资金、课题项目和政府政策支持,共投共建的合作模式可以更大程度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促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及效益化,在学校和政府支持下,采取校企双方共投共建的办法,根据企业的市场效益的需求研发创新产品,在增强学校专业创新研究能力、促进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也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努力,实现校企互利双赢。4. 加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引入企业良好的激励机制,根据企业对学校人才的认可程度进行奖励(设立冠名奖学金、助学金),在丰富企业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让学生对企业和社会有良好的认知和责任感。邀请企业老总为学生们做主题讲座,结合自身创业经历来增强学生的创业精神。举办校企联谊会及企业家报告会。学校每年举办校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3.2构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层级递进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实施都是另一阶段实施的基础,而每一阶段又都有各自的具体目标。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先通过对基础化学、流体输送过程与操作、传热操作过程与控制、有机合成单元过程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化学化工理论知识后,进行校内单元操作和生产性实训。这个阶段为第一次“交互式”教学,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理实结合、手脑并用的的目的。第二次“交互式”教学过程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后,继续进行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涂料生产技术和催化剂生产技术等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最后一学年进行专业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真实的经历企业生产,感受企业文化,体验企业制度。基础学习手脑并用基础化学第一次交互物料输送过程与操作物料分离操作与控制传热过程与控制有机合成单元过程第二次交互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精细化学品合成实训室化工生产性实训中心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涂料生产技术催化剂生产技术专业学习综合锻炼催化剂性能表征实训室日用化学品复配实训室涂料复配及性能测试实训室催化剂制备实训室表面活性剂合成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能力提升图1 “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理论学习都能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过程,便于理解书本知识;同时也能锻炼其理论指导实践的的本领。老师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师到师傅的角色互换,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极大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用于实践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追踪调查,证明在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很受欢迎,90%以上的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在企业都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3.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系统化,让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因此,精细化工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对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组织的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新型教材、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实训设备等,全面提高办学能力。1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在对全省化工类企业,尤其对吉化与本专业对接的52个车间产品生产过程的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专家座谈会,针对化工生产过程的原料准备、反应过程、产物后处理、产品包装与贮存4个岗位群,以化工生产过程“内操”、“外操”日常工作为主,并参照国家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及吉化“运行师”的岗位职责,归纳出岗位工作任务9项,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化工生产过程重构9个行动领域,并转化成10个学习领域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如图所示。学 习 领 域化工安全防护清洁生产原料及辅料准备;基本反应;物质检验化工安全防护物质制备与检验顶岗实习化工安全与环保设施使用物质制备与检验岗位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岗位群原料准备反应过程程产品包装贮存产物后处理识读PFD、PID、配管图工艺流程图识图与绘图工艺流程图识图与绘图气、液、固物料输送及设备操作5555物料输送工艺运行控制物料输送设备操作蒸馏、精馏、干燥过程控制及操作物料传热工艺运行控制传热设备操作与控制气、液、固物料分离物料分离工艺运行控制物料分离设备操作催化剂填装、使用及维护装置巡检维护及控制反应设备操作与维护反应设备操作与控制异常现象判断处理工艺参数控制】、反应过程工艺参数控制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涂料生产技术催化剂生产技术仪表使用及监测仪表维护现场仪表使用化工仪表使用与维护图2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2.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教 学 实 施生 产 岗 位 调 研学 习 情 境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具体实施师生检查评价反馈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岗 位 工 作 任 务 务图3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思路以化工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化工生产工艺为核心,与吉化有机合成厂、新色彩涂料厂、民主化工厂等技术人员共同建设“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建设“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 “涂料生产技术”和“催化剂生产技术”。以“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课程设计为例,通过化工生产岗位工作任务调研,确定学习领域课程,针对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以化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课程设计思路如上图所示。 “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课程中“化妆品的生产”学习情境设计如下表所示。 表2 化妆品的生产学习情境描述学习领域: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学时:60学时学习情境 化妆品的生产 学时:8学时知识目标:1.理解皮肤的生理结构2.掌握化妆品的原料3.掌握化妆品生产的主要工艺4.掌握润肤霜和蜜的生产工艺过程5.掌握手用霜和蜜的生产工艺过程6.掌握清洁霜和蜜的生产工艺过程7.掌握护发用品的配方8.掌握染发用品的配方9.掌握防晒化妆品的配方10.掌握日常用面膜的配方能力目标:1.能分析皮肤的生理结构2.能分析化妆品的原料有哪些3.能分析化妆品生产的主要工艺4.能根据任务要求分析并设计润肤霜和蜜的生产工艺过程5.能根据任务要求分析并设计手用霜和蜜的生产工艺过程6.能根据任务要求分析并设计清洁霜和蜜的生产工艺过程7.能根据任务要求自己配制护发用品8.能根据任务要求配制染发用品9.能根据任务要求配制防晒化妆品10.能根据任务要求配制面膜11.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12.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13.能独立或小组协作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14.能积极寻找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单元:1. 基础化妆品的生产。2学时2. 美容化妆品的生产。2学时3清洁用化妆品的生产。2学时4特殊化妆品的 2学时对象:1.化妆品;2.化妆品配制任务书。工具:仿真软件、计算机、多媒体系统。 方法:1.阅读任务书,弄清化妆品配制的各种信息;2.设计化妆品生产配方;3.在实验室进行模拟生产。组织:在教师引导下配制化妆品,最后由教师学生共同进行检查、评价。要求:1.按照化妆品配制严格控制生产操作;2.独立或小组协作完成工作任务;3.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守则。师资要求:1.专业教师1名2.企业兼职教师1名实施地点:精细化工实训室采用项目法和六步法执行教学,举例说明如下:(1)项目的布置教师分析项目要求,给学生下达任务书。根据每类精细化学品中的典型产品,一个项目设计了几个任务。以涂料的学习为例,任务布置如下:任务一:中油度红色醇酸树脂漆的生产任务二:氨基醇酸树脂磁漆的生产任务三:环氧酚醛清漆的生产任务四:白色热固性丙烯酸酯烘漆的生产任务五:醋酸乙烯乳胶漆的生产任务六:聚氨酯乳液涂料的生产每个任务细化为若干小任务,以中油度红色醇酸树脂漆的生产任务为例细化如下:a.掌握涂料的配制原理 b.掌握醇酸树脂生产的反应原理 c.熟悉醇酸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d.熟悉醇酸树脂的生产工艺流程;e.熟悉醇酸树脂生产设备的结构和特点;f.掌握中油度红色醇酸树脂漆的配方 g.熟悉配漆工艺。h.了解醇酸树脂生产和醇酸树脂漆配制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问题。(2)六步法实施项目教学每个项目的教学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六步法教学。a 咨询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独立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自我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b 计划以精细化工3071班为例,将全班40位同学分成10组,每组4人,小组内共同讨论资讯后得到的信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初步工作计划。c 决策学生制定的初步计划经小组讨论,老师审核,认为具有科学性,可实施性,则计划通过。d 实施按照决策通过的计划,小组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每个小组随机抽出一人公开答辩。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化工行业涉及到的危险品多,环境污染严重,操作条件苛刻,不可能像某些专业那样在校内建设大量的实训基地;另外,精细化工的技术保密性和垄断性决定了校企合作时,工厂也仅是限于让同学参观式的实习。故此,实施阶段有必要采取多种途径来完成任务,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法,利用企业工厂的参观法,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法、利用仿真软件的仿真法。总之,要求学生不能只是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写个项目报告来应付老师。例如中油度红色醇酸树脂漆的生产采取了工厂参观法和实验室法两种方法来完成。 e 检查这一环节学生要上交学习成果,包括项目报告,产品实物等。通过学生自查、互查,老师检查,查看任务的完成情况。f 评价评价标准分为三部分,一是专业能力,包括专业资料查阅情况和信息处理能力、实施阶段的动手能力、项目报告的完成情况和条理性、PPT制作和汇报能力、知识考核(通过试卷形式)。二是社会能力,包括工作态度、团结协作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三是创新能力,能否在工作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创造性的工作。故此,这种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静态评价,还包括对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是从学生接受任务开始,老师就时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的。通过教师的点评,帮助学生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找出不足和改进措施,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同时给小组和个人打分。3. 特色教材建设至2010年8月,与共建单位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开发特色实训教材、课业(学材)库、多媒体课件。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涂料生产技术、催化剂生产技术等3部特色教材。4. 教学资源库建设至2010年8月,编制课程标准、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标准、汇集有关行业标准、技能考核标准,制作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开发仿真软件、课业(学材)库,建立网络教学素材库、兼职教师库,同时完成教学资源的上网工作。5. 考核方法改革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建立校企共同组成的考核委员会,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依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一线人才培养规格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采用现场口试、实训报告、观察记录、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和单位评价等综合评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兼顾过程考核和结果评价,同时参考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成绩。技能部分以操作为主,由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现场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重评价,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新型考核体系,并对学生提交的成果按企业与行业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将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获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第5学期考取化工总控工证书,高级证书获取率达70%。3.4建设并完善精细化工专业实训中心1-在学校已有的精细化学品综合实训室基础上,为更加全面支撑已构建的课程体系,仍需建设并完善精细化工专业实训中心下属的5个专业实训室,其中涂料复配及性能测试实训室,表面活性剂合成实训室已部分建成,日用化学品复配实训室,催化剂制备实训室和催化剂性能表征实训室也在筹建中。这些实训室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学生的专业实训条件,及时的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得到理解和深化。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涂料复配及性能测试实训室日用化学品复配实训室催化剂制备实训室,催化剂性能表征实训室阴离子,阳离子等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多种涂料的复配、加工及成品性能测试非均相(固体)催化剂的制备,合成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测试日用化学品的复配及常规性能检测表面活性剂合成实训室图4 精细化工专业实训室功能2.实训室的主要负责人均为校内专任教师,每个人在相应的实训室功能方向上都有过企业生产、培训和科研经历,可以更好地制定规划,开展具体的实训项目。表3精细化工专业实训中心建设情况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负责人建设情况1表面活性剂合成实训室杨春华部分建成2涂料复配及性能测试实训室于海侠部分建成3日用化学品复配实训室徐晓多筹建4催化剂制备实训室任 勃筹建5催化剂性能表征实训室范美青筹建3.5 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方评价是指独立于学校及其部门之外的第三方的评价,也称外部评价,通常包括独立第三方评价和委托第三方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质量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来自于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的评价。要进一步扩大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与企业尤其是用人单位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检验、毕业生的跟踪调研等多个方面开展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设计行业企业专家的评价量表,并将此部分的评价赋予一定的系数,使其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分数中占到至少不低于30%的比例,达到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要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家长满意度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考察点如下图:考核评价体系自我评价企业评价家长评价满意度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岗位能力创新能力安全意识独立能力技能水平综合能力图5 第三方参与的评价体系3.6 完善“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青年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培养“双师”所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制定专门的“双师”培训规划、管理与保障机制建设。例如,“双师型”教师缺乏专门的绩效考核制度,其薪酬和考核与普通教师要有区别。建立专兼职教师资源数据库,建设合理的团队结构遵循校企双方及教师本人的意愿,将考核合格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各种重要信息(如单位、职称、年龄、性别、学历、学位、学院、专长、任教课程、代表性成果等)录入学校人力资源库,并根据专长合理分配任务,使人尽其才。利用教师资源库,根据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打造团队的合理结构,使团队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以及个人专长达到合理状态,并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专业带头人的业务培训与提高,在采取以在职学习为主的同时,根据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需要,专业带头人积极参加相关专业机构培训。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专业带头人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乐于接受学校所分配给的教学任务;端正教学态度,工作精益求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专业带头人每年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专业学术论文,参加一项以上科研(教研)课题;指导1-2名青年教师,参加一项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一本校本教材或实习指导书。专业带头人必须参加专业课程计划制定,参加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且要完成从方案设计和论证、设备选型到施工组织检查验收工作。着力培养一名专业带头人,采取内部挖掘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团队带头人,在现任带头人传帮带的教导下,帮助其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团队带头人。对专职青年教师的培养,除了提升理论知识之外,重点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其专业实践能力:第一,帮助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计划,一方面可针对不同职称级别、不同特点的教师安排相应的培训方式,另一方面可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第二,集中一部分优势资源培养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是团队的中坚力量,可通过选拔确定培养对象,并在各类培养措施或政策方面优先考虑骨干教师,在建设期间工需培养8名骨干教师。第三,用应用型项目推进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成长初期难以拿到高水平的课题,学校可创造条件扶持青年教师做一些基础应用研究。第四,安排教师承担学院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实践创新课题研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尝试创业等。第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定期指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开发,对教师参加职业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给予支持,同时请企业专家到学院开讲座、上短期培训班,实现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为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搭建人力平台,还将培养2-3名博士研究生。选派10人次专任教师到国内相关示范院校学习观摩,选派5人次专任教师到国外相关院校学习观摩。三年内完成化工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为企业服务5项以上,申请并受理专利5项以上,社会服务经费50万以上,选派2名教师或管理人员到西部院校交流,对口支援1所西部院校和1所中职学校的相关专业。四 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4.1 改革举措1、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校内5个精细化工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和校外新增3个实训基地;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以及双师队伍的打造,培养2-3名博士研究生;学生和教师相关信息分析数据平台的建立;一种典型产品仿真软件的建设;第三方参与评价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2、采取的主要方法采取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3、质量控制【质量方针】通过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形成校内与校外两个教学环境相互交替、知识与技能逐渐加强的“递进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质量控制】改革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由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改革为融入企业标准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中,首先是相关化工企业的岗位调研,获得岗位工作任务,然后邀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召开座谈会,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更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设计学习项目,确立以围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这一主线,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把专任教师“送出去”,把企业技术人员“请回来”的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教师培养和评聘制度。建立校内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特点之一是复配技术,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做很多配方产品,这样就实现了“校中厂”;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学习一些通过单元反应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实现了“厂中校”。【质量改进】改革现有的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体系,通过与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座谈,学生互评的形式,了解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重要指标,来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的三方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重要指标的评价,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服务】通过对就业上岗学生的跟踪调查,考察他们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安全防患能力等方面,对我们培养过的学生进行质量评估,对于需要再培训或者再提高的人员,与用人单位沟通和协调,积极地为他们提供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4.2 保障措施1.思想保障加强学习,明确发展思路。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领会政策精髓,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2.组织保障为保证该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教学副院长为副主任的项目建设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提高投资效益,使建设项目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3.制度保障学院将制订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职工参与示范建设的积极性,确保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和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多政策均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聘请的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实行倾斜政策。促进各项目标的实现。如2008年制定了“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及管理办法”,与此同时还制订了“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奖励办法”,对国家、省、院精品课程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同时优先考虑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国内外进修、科研立项、职称晋升和评先等。为保证建设计划的顺利进行及资金的合理使用,实施项目管理制,从资金、时间、进度、效果等方面,依法管理,建立一整套符合项目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理,提高投资效益。依托学院质量管理体系对项目的建设环节与经费使用进行全程监控与管理。同时,加强财务监督与审计,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4.政策保障2011年制订了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建设规划,明确指出精细化工专业为我院长线专业,并重点建设,给予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5.资金保障学院通过严密安排、科学论证,制订了建设经费项目预算,各项经费预算安排科学、合理。学院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2号)及财政部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0484号)的有关规定,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学院还将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广泛吸纳各方面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不同形式参与学院建设。五 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建设方案以2年为周期,验收期为2012、2013年两个年度。建设进度安排2012.012012.03 探索建立“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研讨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论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12.042012.09 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并运行该机制;开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增吉化有机合成厂(表面活性剂生产车间)1个校外实训基地;聘用兼职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2012.102012.12 开始建设和改革五门专业核心课程;2013.012013.12 完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增吉林市民主化工厂(涂料成膜物质生产及涂料复配)和吉化精细化工厂(苯胺催化剂生产车间)2个校外实训基地;在2012年基础上再聘请2名兼职教师;继续培养原骨干教师5名,特聘专家一名;继续建设五门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完成5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选派2名教师或管理人员到西部院校交流,对口支援1所西部院校和1所中职学校的相关专业。完成化工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为企业服务5项以上,申请并受理专利5项以上,社会服务经费50万以上。2012年度绩效指标师资队伍建设:聘用兼职教师3名、培养骨干教师5名、培养双师素质教师3名,特聘专家一名,支持2-3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5人次到国内相关示范院校观摩学习。实训基地建设:扩建扩建精细化工工艺实训室。新增吉化有机合成厂(表面活性剂生产车间)1个校外实训基地。课程建设: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建设“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和“有机合成单元过程”2门。2013年度绩效指标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培养5名骨干教师、聘请兼职教师5名,5人次到国内国外相关院校学习。实训基地建设:新建

    注意事项

    本文(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