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关于发布华能陕西靖边马畔梁风电场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3858647
资源大小:492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关于发布华能陕西靖边马畔梁风电场kV升压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的公告环评公众参与环评报告.doc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华能陕西靖边马畔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建设单位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支援联系人傅劲滔通讯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乔沟湾乡华能靖边风电场联系电话029-87939796传真029-87939796邮政编码710075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电力供应占地面积(平方米)422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179.79(静态)环保投资(万元)4.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3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运日期2017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建设的必要性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电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产业发展方向。马畔梁风电场所属区域风能资源较丰富,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建设风电场工程符合地区风电发展规划,为了解决华能靖边马畔梁风电场的升压问题并且接入陕西电网,亟需建设马畔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支持电力可持续发展。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的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升压站,已经建设了四期,一、二期合建一个110kV升压站,容量2×50MVA;三、四期合建一个110kV升压站,容量2×50MVA。本期即将建设的华能陕西靖边马畔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属于三、四期工程的扩建工程,该升压站的建成可以解决电力送出问题。马畔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项目(第四项电力 第十条 电网改造及建设),也和当地规划相符,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不仅是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是陕西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二、工程内容及规模1 地理位置 工程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乔沟湾乡,地理位置见图1所示。 图1 马畔梁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地理位置示意图2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工程主要内容为:安装1台50MVA主变,新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1)主变型号及参数根据风电场电压调节的要求,风电场110kV升压站选用一台油浸自冷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升压变压器,其主要参数如下:型号:SZ11-50000/110额定容量:50000 kVA 额定电压:115±8×1.25%/37调压方式:高压侧设有载调压分接开关 线圈联接组别:Yn,d11 冷却方式:ONAN 阻抗电压:10.5% 1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固定接地(2)110kV侧接线及配电装置根据本风电场装机规模,110kV升压变电站110kV侧接线拟采用变压器-线路组接线,本工程110kV配电装置选用敞开式设备。(3)35kV侧接线本期110kV升压变电站35kV侧接线拟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工程35kV集电线路以架空线为主,本工程单回集电线路长度分别约为12km、13km,35kV电缆总长度约为1.9km,经估算升压站35kV系统母线单相接地短路电容电流不超过10A。(4)无功补偿装置 根据GB/T 19963-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NB/T 31026-2012风电场电气设计规范、Q/GWD 392-2009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要求,风电场无功功率的调节范围和响应时间,应满足并网点电压调节的要求,应能够自动快速调整无功总功率。本工程升压站初拟在主变35kV侧安装1套无功补偿装置SVG,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暂按主变容量的20%选取,即10Mvar。本工程项目组成表见表1。表1 马畔梁风电场升压站项目组成表主体工程110kV 升压变电站地理位置陕西省靖边县本期建设规模主变容量1×50MVA,一个110kV出线间隔环保工程事故油池容积20m3固废治理统一收集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噪声治理设备招标时选用低噪声设备。配套工程箱式变压器箱式变容量为2150kVA电气出线110kV为变-线串接线方式35kV为单母线接线方式3 升压站平面布置及场址图片(1) 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风电场升压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2,一二期,三四期与本期升压站的关系图如下图3所示。图2 升压站平面布置示意图4环保设施状况 新建一座20m3的事故油池,可以满足事故状态下的排油,升压站按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设计,运行期间只有检修人员不定期巡查检修。升压站不设污水处理设备,而是与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三四期合用污水处理设备。三、工程投资本项目静态总投资为1179.7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5万元,占静态总投资的0.38%。本项目的环保投资见表2。表2 110kV秦都变增容改造工程环保投资表序号项目数量投资额(万元)1场区绿化及树木砍伐费/1.52事故油池1座3.0合计/4.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评价工作等级(1) 电磁环境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中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见表3),本工程的变电站为户外式升压站,因此本工程变电站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表3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电压等级工程条件评价工作等级110kV升压站户外式二级(2) 声环境本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2类。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中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4。表4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划分依据所处功能区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5 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2类区二级评价(3) 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如表5所示。表5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 一级一级 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工程不涉及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占地面积为0.4220hm2,因此按三级评价。 (4) 水环境本工程升压站为无人值守户外变电站,与原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三四期合用污水处理设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本环评仅进行简要的环境影响分析。2、评价范围(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规定以及本项目电压等级确定评价范围。根据这一原则和本工程特点,将评价范围作如下规定:本工程110kV升压站:升压站围墙外30m区域。(2)噪声本工程110kV升压站: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规定,因此本次110kV升压站噪声评价范围确定为厂界外200m范围内。(3)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站址围墙外500m,根据这一原则和本工程特点,将评价范围作如下规定:本工程110kV升压站:升压站围墙外500m范围内。3、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本次华能陕西靖边马畔梁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处于沙漠丘陵地带,调查范围内无居住人群,无自然保护区和文物。本工程主要是安装一台主变,新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施工结束后会对站区进行地表恢复。本项目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很小,工程主要调查升压站站址四周的电磁环境及噪声影响。经现场踏勘,本工程位于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升压站西北角,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军事设施等,因此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不会对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造成影响,也不会对其景观要素造成破坏。经以上分析,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最终确定为距离升压站站址较近的职工宿舍和办公楼。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和保护级别见表6,升压站与周围环境示意图见图4,升压站周围环境现状照片见图5。表6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序号保护目标行政归属距离主变(m)方位保护内容保护级别1职工宿舍靖边县15/S升压站站址人群健康2办公楼靖边县17/ES升压站站址人群健康注:表中方位以线路和变电站为中心,E东、S南、W西、N北。 保护级别中为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临近公路侧执行4a类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图4 变电站站址与周围环境示意图升压站站址北侧现状升压站站址东侧升压站站址南侧现状升压站站址东侧现状图5 变电站站址周围环境现状照片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区域为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地貌,为黄土梁峁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过度地带,属于沙漠丘陵地形,环境影响为自然扬尘。本工程邻近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三、四期升压站,主要环境影响为这几期升压站的电磁环境影响和噪声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靖边县乔沟湾乡,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东经109°00109°60,北纬37°263037°300,南北宽约5km,东西长约8km。2地形、地貌靖边县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场址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场址区属构造稳定区。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场地为一般场地,场地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场址区表层为耕植土,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建议挖除;中层为黄土状粉土及黄土,稍密中密,力学性质一般。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层,湿陷深度为16.0m26.0m,升压站等建筑物的基础需进行地基处理,风机基础桩端需穿透该层的湿陷性土层;下层为粉质粘土,中密,可塑硬塑,力学性质较好,可以作为风机基础桩端持力层,该层埋深较大,力学性质好,可以作为风机基础桩端持力层;该层埋深较大,力学性质好,可以作为风机基础桩端持力层。经过现场勘察和项目可研报告了解,本工程处于城镇在建区,原始地貌均已改变,周围无明显污染源,无军事设施、文物古迹及矿产资源,站区内无墓穴、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状况,无洪水,场地稳定。3气候、气象靖边县属温带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根据靖边县气象站19802009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风速为2.4m/s,多年平均气温为8.7,年平均气压为867.7hPa,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2%,年平均降水量为382mm,极端最高温度为36.4,极端最低温度为-27.3。风电场的主风向为北西北(NNW)风,主风能方向为南(S)风,盛行风向稳定。风速春季大,冬季小。风电场80m高度年有效风速时数为7750h,风速频率主要集中在3.0 m/s9.0m/s ,无破坏性风速,风速年内变化小,全年均可发电。4河流、水系本工程所在区域属芦河水系。芦河位于场地以北约11km,流向大致自西向东。平水期流量较少,雨季流量较大,枯水期几近干涸。工程距土桥水库约5km,距河道较远,不会对河流、水库造成影响。5矿产资源靖边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靖边县位于陕甘宁盆地中部天然气田的腹地,天然气控制储量为3200亿m3,属世界级大气田。年净化能力为30亿m3的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已投入运营,靖边至北京、上海、西安、银川的输气管道已建成通气,靖边已成为“西气东输”的工程枢纽。靖边县南部山区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在1亿t以上,现年产原油近235万t。县境内煤矿分布面积广,煤层厚,储量大,是神府煤田的连接部分,已探明侏罗纪煤层储量达150亿t200亿t,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本项目所在区域无矿产资源分布。6植被及生物多样性靖边县处于沙化干草原和干草原两个植被带,植被呈退化趋势。主要植被类型包括干草原、灌丛草原、沙生植被和低温草甸。野生动物既有蒙新地区的典型成分,又有黄土高原的见习种类,显出明显的过渡性。经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为风电场建设用地,主要植物为路边绿化植物,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靖边县辖9镇13乡,220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土地面积5088km2,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5.9万,人口密度为57人/km2。1、社会经济近年来,靖边在油气资源的开发带动下,县城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油气化工为主导、传统的建材、食品加工、皮毛等为辅助的工业化格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草、畜、薯三大主导产业及玉米、蔬菜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7.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5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59.48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40.92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1年的5:82.7:12.35调整为5.3:81.8:12.9。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7亿元,增长13%;全年工业总产值412.7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增加值252亿元,增长8.7%;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5亿元,增长30.7%;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财政总收入96.03亿元,比上年增收22.8亿元,增长3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52元,比上年增加3737元,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13元,比上年增加1724元,增长17.8%。靖边县“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实施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翻番工程和财政收入倍增计划,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8%左右,经济总量翻一番半以上,超过600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前50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以上,年均递增20%,五年累计投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均实现3倍以上增长,年均分别递增25%和27%,分别达到175亿元和40亿元;继续推进城镇带动战略,搭建城市未来发展框架,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2、交通运输青银高速横贯靖边县东西,青银高速、包茂高速、307国道从风电场场地四周通过,对外交通较为便利。3、基础设施靖边县科教文卫事业发达。科教力量雄厚,坚持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动、产业富民、文化引领”五大战略,发展新型能源化工基地。2013年,靖边县投资两亿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城区共有各类居住小区现代特色农业基地97个,小区设施完整,医疗设施齐全。4、人文景观及文物古迹靖边县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县内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丰富,已有的1500多年历史的统万城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都城遗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秦、明朝长城遗址等。本工程距长城遗址等文物古迹较远,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自然环境本工程场地地形较平坦,相对高差也较小,植被为人工栽植树木。2、现状监测2.1 监测方法(1)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3)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2 监测布点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点位布设规定,以及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进行噪声和电磁环境布点监测本工程监测点布设一览表见表7,监测点布置见图6。表7 监测点布设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行政归属性质布理1升压站站址四周榆林市靖边县站址四周2职工宿舍榆林市靖边县宿舍距升压站站址较近办公楼榆林市靖边县办公楼距升压站站址较近图6 本工程监测位点示意图2.3 监测仪器1)工频电磁场测试仪器型 号: Narda EFA-300工频电磁场测试仪测量范围:电场0.01V/m100kV/m磁场强度:1nT10mT 频率范围:5Hz100kHz仪器编号:Ap-00101w-00101Y-0003计量检定证书编号:XDdj2014-3474有 效 期:2014.10.232015.10.222)声级计型 号:2250型声级计测量范围:25135 dB(A) 仪器编号:2661316计量检定证书编号:ZS20141106J有 效 期:2014.8.282015.8.272.4监测质量保证1)监测单位:西北电力节能监测中心 2)人员及数据保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数据及报告三级审核。2.5 现状监测2.5.1声环境质量现状2015年7月2日,对站址周边及保护目标进行了声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见表9。 表8 本工程站址厂界及周边保护目标噪声监测结果表序号测点测量值/dB()位置编号昼间夜间1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北侧46.537.22风电场升压站站址西侧44.436.53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南侧43.736.64风电场升压站站址东侧44.836.35办公楼48.237.16职工宿舍45.638.2由监测结果可知,站址东侧、南侧、西侧、北侧厂界噪声昼间为43.746.5dB(A),夜间为36.337.2dB(A);站址西南侧环境保护目标噪声昼间为45.648.2dB(A),夜间37.138.2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2.5.2、电磁环境2015年7月2日,对站址四周与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10。表9 本项目所在区域工频电磁场(1.5m)监测结果表序号测点位置工频电场(V/m)工频磁场(mT)1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北侧21.080.031风电场升压站站址西侧25.290.0263风电场升压站站址南侧38.390.0304风电场升压站站址东侧39.360.0205办公楼19.770.0626职工宿舍18.080.030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工频电场强度在18.0839.36V/m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200.062mT间,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推荐的4000V/m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100T为工频磁场的评价标准。 3、生态环境本项目区域为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地貌,为黄土梁、峁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过渡地带,主要以黄土梁、沙丘为主,属沙漠丘陵地形。工程占地类型为荒地,区域植被以人工栽培植物为主,地表植被主要是灌木、杂草等。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标准;2、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地表水执行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4、生态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厂界噪声: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2、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3、生活污水排入变电站内的化粪池,不外排;执行DB61/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4、电磁环境:依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以4000V/m限值作为电场强度的,以100T限值作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控制限值。5、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升压站运行期的流程工艺及产污环节:升压站施工期:地面平整 图7 本项目升压站工程施工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升压站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设备噪声35,10kV电网110kV电网110kV配电装置110kV主变压器35kV配电装置生活废水、垃圾主控楼图8 本项目升压站工程运行期工艺流程及环境影响示意图主要污染工序:一、变电站施工期1、施工期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白灰、水泥、沙子、石方等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2、施工期废水施工期废水污染源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3、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二、运营期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升压站运行时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等这些暴露在空间的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和导体内的电流在变电站内产生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2、噪声升压站运行时,变压器铁芯产生电磁噪声,同时冷却风机也产生噪声;断路器、互感器、母线等由于表面场强的存在而形成电晕放电,电晕会发出人可听到的噪声。3、废水升压站为无人值守站,废水产生量很少,本期不设置污水处理装置,与现有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既有工程合用污水处理设施。4、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变压器废油和生活垃圾。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装有矿物绝缘油即变压器油,变压器在事故和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废油的渗漏,废油属于危险固废,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废水/不外排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下所产生的含油污水废油根据设备具体检修情况及非正常工况产生量不定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固体废物值班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0.145t/a0.145t/a噪声变电站变压器等高压设备正常工作时产生电磁噪声,轴流风机产生噪声,轴流风机采用低噪声风机,噪声小于65dB(A)。随着距离的增大,噪声衰减很快电磁升压站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暴露控制限值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T主要生态影响:(一)、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根据工程建设特点,结合该区自然环境特征,生态防护重点是因工程建设造成风沙及水力侵蚀对项目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产生在升压站的施工过程。升压站占地面积较少,属于建设用地。工程施工中的场地平整、基础施工会破坏地表植被,引起水土流失等问题。开挖土方全部用于回填和升压站站场地整治、绿化等方面,无弃土。因此,不会对生态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二)、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建成运行后,本期升压站与既有风电场共同使用污水处理设备,不外排。因此本工程运营期不会对区域的水系造成影响。升压站的建设会使当地部分土地变为永久性建筑及硬化地面,绿色植物种植面积将减少。为了安全正常运行,升压站建成后基本不进行人工绿化,只在站内空地种植草类或其他低矮植被。尽量使升压站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总体来说,本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主变压器、电容器、消弧线圈、主变的基础开挖,以及粉体物料堆存、车辆运输等过程所产生的扬尘。在采取洒水、遮盖、及时清运、避开大风天气施工等措施后,加之施工工期短,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水量较小,经过风电场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混凝土构筑物的养护排水、运输车辆的冲洗水,经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故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和物料运输交通噪声。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制要求。由于本项目的工程量较小,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时间较短,加之在严格采取避免夜间施工措施后,变电站施工和安装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很小。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以及施工弃土弃渣。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由于本项目土方量较小,挖方、填方基本平衡,施工过程基本不弃土。故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很小。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为了预测华能陕西靖边马畔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投运后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选择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作为本工程升压站类比测量。风电场升压站类比对象的选择理由见表10,类比对象的情况说明见表11。表10 升压站类比对象选择条件分析表序号比较条件新建马畔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类比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1电压等级110kV110kV2主变规模1×50MVA2×50MVA4主变布置方式室外室外5地理区位榆林地区榆林地区6地形地势开阔平坦开阔平坦7运行方式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由表10可知,新建风电场三、四期110kV升压站与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的电压等级、主变布置方式、地理位置、运行方式均相同或相似,且主变是大于新建马畔梁风电场升压站,属于以大类小,因此选用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作为新建风电场三、四期110kV升压站的类比对象是合适的。表11 升压站类比对象情况表序号项目内容1规模2×50MW变压器2地理位置北纬(N):37°3050.5海拔:1631.2 m东经(E):108°5524.83气象条件大 气 压: 836hPa风 速: 1.5 m/s温 度: 4.6风 向: 西湿 度: 28.2%天气:晴4运行工况变压器电压kV电流A有功MW无功MVar1号主变118.527.25.202号主变118.643.88.60对已运行的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现场实际监测,测试高度均采用距地面1.5m的测试值,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选择距变电站围墙外5m处。110kV升压站类比监测点位布置见图10,变电站类比监测结果见表12,具体数据见表13表14。图10 华能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类比监测布置图表12 风电场一、二期升压站的电磁环境监测结果统计项目数据备注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329.6V/m距围墙5m、高度1.5m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0.421T距围墙5m、高度1.5m处监测结果表明,已运行的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四周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329.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421T,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推荐的以4000V/m作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100T作为工频磁场评价标准。通过类比监测手段证实,华能陕西靖边马畔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工程在运营期,项目区域及环境敏感点的电磁环境完全满足国家推荐的标准限值要求。表13 类比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工频电场 (1.5m)监测结果序号测点名称(距离)高度1.5m工频电场强度E(V/m)工频磁感应强度B(mT)备注EB1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北侧(5m)329.60.421110kV出线西侧(5m)5.0460.021南侧(5m)38.440.018东侧(5m)292.40.3502升压站东侧展开0m69.280.397围墙屏蔽5m292.40.35010m266.70.33415m213.30.24520m209.00.23525m151.10.22130m115.00.18835m66.040.12340m36.760.09345m31.130.05650m7.8050.0352. 声环境影响分析升压站的噪声主要是变压器等高压电器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噪声,以及变压器通风冷却用的小型风机所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以中低频噪声为主,声压级一般在65dB(A)以下。本期升压站主变压器的通风冷却,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选用通风量较小的离心风机,并配有消声器。在变电站设备通风、冷却所产生的噪声中,相对而言离心风机的噪声稍大,但一般110kV变压器所配的带有消声器的离心风出厂机设计噪声不超过65dB(A)。因此,110kV升压站的噪声源较低,经过衰减后,厂界噪声很低。建议业主在采购离心风机时,选用噪声在65dB(A)以下的风机。类比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噪声见表14。通过类比可以看出,已运行的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厂界噪声环境昼间范围在44.846.3dB(A),夜间范围在39.540.7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由此可以预测本工程的升压站在营运期内其工程区域内环境敏感点也会达标。表14 类比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噪声监测结果序号测点位置编号测量值/dB(A)备注昼间13:00-15:00夜间23:00-23:301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一、二期110kV升压站北侧46.340.7受发电风机影响西侧44.839.5南侧45.340.2东侧46.140.43. 水环境影响分析华能陕西靖边马畔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按无人值守综合自动化设计,升压站不专门设置污水处理设备,而是与既有风电场共同使用污水后处理设备,生活污水不外排。升压站站内废油主要为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产生的。根据DL/T 573-95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规定,一般在投入运行后5年内和以后每间隔10年大修一次,其中包括油箱及附件的检修、变压器油的处理或换油、清扫油箱并进行喷涂油漆等内容。且在升压站内发生事故漏油几率非常低,但还是在站内设计有事故油池,容积为20m3,另外变压器下设有油坑,坑内铺设卵石层,其厚度不小于250mm,卵石直径约3050mm。废油将由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集中收集后全部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因此,升压站在运营期对所在区域水环境影响基本不产生影响。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升压站在运营期间,不设值守运行人员,且一般站内设有垃圾桶,定期运至附近垃圾收运点统一堆放处理,对站址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值检人员废水不设污水处理设备,而是与既有风电场共同使用污水处理设备,污水不外排。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设备检修、事故排油等非正常工况下所产生的含油污水废油废油属于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废油按危险废弃物处置固体废物值班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站内设垃圾桶,定期运走,集中处理及时清理使得区域环境卫生得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