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火灾应急救援预案.doc
万晨能源龙贵煤矿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单位:龙贵煤矿颁布日期:2013年度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 1.1、事故类型:火灾事故1 1.2、事故危害1 1.3、火灾事故原因分析1 1.4 火灾事故易发生的场所22.信息报告程序52.1、信息报告与通知52.2、信息上报52.3响应分级62.4 响应程序62.5应急处置62.6 应急结束73.保障措施83.1 压风自救保障83.2 供水施救保障83.3 人员定位系统保障83.4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保障93.5 通信联络系统103.6 紧急避险系统114.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24.1 通信与信息保障124.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24.3 经费保障134.4人员13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火灾事故 1.2、事故危害 1.2.1造成人员伤亡,井下发生火灾后生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一氧化碳造成井下人员中毒死亡。 1.2.2影响生产造成局部或全部停产。 1.2.3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封闭火区将冻结大量的可采煤量。 1.2.4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火灾将烧毁大量的设备,另外还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1.2.5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2.6产生火风压破坏通风设施、通风系统,导致事故扩大。1.3、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内因火灾: 1.3.1煤炭具有自燃倾向。 1.3.2有不断的氧气供给。 1.3.3氧化生成的热量大量堆积。 外因火灾: 1.3.1存在明火:吸烟、电气焊、电炉、灯泡取暖等。 1.3.2出现电火花:电钻、电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 三通、电铃、打点器、电缆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 1.3.3违章放炮:放明炮、糊炮、动力电源放炮、不装水炮泥、炮眼 深度不够、最小抵抗线不符合规定等都会产生放炮明火。 1.3.4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 1.3.4机械摩擦及物体碰撞:能引燃可燃物引起火灾。 1.4 火灾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工作面进回风巷道、运输巷道、采掘工作面、断层带、煤巷高冒处、 密闭墙内、机电设备硐室、电气焊作业地点、材料硐室等场所 1.4.1火灾事故发生的预兆 低温氧化阶段:煤的低温情况下能吸附氧,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放出少量的热,煤的温度不断升高。 自热阶段:随着时间的增长,煤的氧化速度加快,放热量增大, 如果不能及时散失,煤温就逐渐升高。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一氧化碳 和二氧化碳含量高,空气湿度增大形成雾气,巷道壁上有水珠。 燃烧阶段:煤的自热温度不断上升,达到临界温度,氧化速度 急剧加快,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煤达到着火温度,煤就开始燃烧。燃烧时 间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并出现特殊的火灾气味,如煤油味等,有时出现烟雾和明火。 1.4.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现场跟班领导立即沿避灾路线组织疏散、撤出现场人员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如果火灾事故性质不严重的情况下组织有经验的工人采取准确的方法进行救灾工作。 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类型全力抢救遇险人员,控制灾区风速, 调节风量,防止风速过大造成煤尘飞扬,而引起煤尘爆炸。 视事故性质、发生地点、范围、灾区实际情况、调动人力、物力, 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控制事故的发展。 按程序和规范启动应急预案,统一调度指挥救灾,不能盲目施救, 防止事故扩大。 1.4.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为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害及财产 损失,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矿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应急组织机构,统一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施救工作。 应急组织体系 1.4.4、火灾预防和预警 危险源监控 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防止出现明火:井口房和主要通风机房附近20米范围内不得有 烟头或用火炉取暖;井下不准存放汽油、变压器油等,使用润滑油地点要加强管理。 预防放炮起火:严格火工品管理制度,放炮员按章操作,按正确方法装药,使用好水炮泥,保证炮眼封泥长度,不准使用可燃物代替 炮泥,不准放明炮、糊炮。禁止使用过期及失效的炸药、雷管,杜绝爆 破火灾事故的发生。 预防电气火花: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井下机电设备必须完好, 严禁出现失爆现象。 加强明火与潜在高温热源的控制与管理,防止火源产生。同时, 在潜在高温热源与可燃物之间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热源与可燃物 接触和作用;特别是加强主斜井、风井温度异常区监管,随时进行灌浆 处理,严防温度异常区起火或气体外泄。 预防磨擦起火:禁止穿化纤衣服入井,刮板机运输、轨道运输、 各种保护传动、滚动装置完好,杜绝机械火花、撞击火花。 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皮带机硐室、井口房等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并由救护队定期检查。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由救护队管理, 消防器材的数量、品种、规程按需要储备齐全,定期检查,对失效的要及时进行更换。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要熟悉常见火灾的扑灭方法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熟知本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随着井下采掘地点的变化,不断完善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加强消 防水管路系统的管理,检查和维修。 1.4.5内因火灾(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封闭采空区,完善注氮系统,对采空区及 时进行注氮。 加强对采区防灭火的管理,定期对密封墙内的气体、温度情况 进行检查,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及其它可能发火地点加强监测, 做好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工作。 完善通风系统,通风设施建立必须有利于自然发火的防治,合理调节井下风压,减少采空区漏风量;加强掘进工程质量,减少煤巷掘 进高冒,出现高冒时及时采取防灭火措施;及时封闭采空区和无人作业区域、消除低风速区域,杜绝内因火灾。 加强对煤炭自然发火的早期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将煤炭自燃消灭在萌芽状态。1.4.5预警行动 当矿井发生事故时,事故现场发现人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 第一时间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并通过应急广播系统通知受灾地区及受灾害影响地区的班组长和跟班干部,立即组织人员抢救或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区待命。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2.信息报告程序 2.1、信息报告与通知 报告原则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第一时间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情况。 2.2、信息上报 矿长接到矿调度室事故报告后,按事故分级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报告内容:2.2.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2.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及事故现场情况2.2.3、事故类别2.2.4、事故的简要经过,入井人数、 生还人数和生产状态2.2.5、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 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2.2.6、已经采取的措施2.2.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根据事故性质、严重情况及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启动不同级别应急预案 2.3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等,将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级(特别重大事故)响应、级 (重大事故)响应、级(较大事故)响应、级(一般事故)响应等。 2.4 响应程序 2.4.1应急指挥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指挥部立即启动并实施本预案。 2.4.2应急行动 事发单位和应急救援队伍,必须有效的实施先期处置、救助伤员、 组织撤离。 2.5应急处置 火灾事故发生后,现场操作人员应急措施的及时、正确与否,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故的发展事态。 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切断火区电源,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报警,并利用现场条件积极进行直接灭火,为防止火势扩大,在火源上风侧悬挂风帐或安设风门等方法来减少巷道供风量,减少氧气供给以减弱火势。在下风侧利用水量充足的水幕阻止火灾蔓延。 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组织矿山救护 队抢救遇险、遇难人员,探明火灾地点、范围和火灾事故原因,并采取 措施,防止火灾、瓦斯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 发现电缆、电气设备着火时要立即切断电源,使用泡沫或二氧化 碳灭火器进行直接灭火。 当火灾事故无法扑灭时,现场人员应就近打开供水自救、压风自救进行现场自救,并在现场班组长或有经验的工人带领下按作业规程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避灾路线以最短的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在人员撤离灾害威胁区域后。利用现场的材料,临时或永久封闭、 隔离火灾区域。在封闭前应规定隔离火区而建筑的密闭墙位置和建筑顺序。封闭火区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 密切注意事故的发展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2.6 应急结束 当遇险(含失踪)人员全部得救,火灾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作业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生产矿长应根据井下巷道破坏情况,积极组织力量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3.保障措施3.1 压风自救保障压风主要由地面压风机房主管路将压风提供至各采区分管路巷道供风管路为108无缝钢管供风,压风自救装置大巷内每隔200米布置4组,在距工作面处布置6组,由工作面向外每隔100米布置4组。 当工作面发生紧急情况巷道堵塞无法正常供风时,被困人员移动至就近压风自救装置处,打开供风闸门,半蹲到闸门下方将压风罩罩在身上,等待救援。3.2 供水施救保障地面水处理后可供人饮用的水,从车间至立井铺设管路提供至各采区分管路巷道供水管路为75钢管,供水施救装置在距工作面处布置6组,由工作面向外每隔100米布置4组。 当工作面发生灾难时时,被困人员移动至就近供水自救装置处,打开供水闸门,补充饮用水,等待救援。3.3 人员定位系统保障为了提高矿井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工作面施工人员的数量和信息,设置了一套KJ610-H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本系统非接触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人员、车辆的位置传感,而传感器、信号机与上位监控及之间的数据传送链路则采用了可靠的CAN现场总线技术。系统监控上位机通过局域网再与全矿的一体化监控系统主机相连,即可使该系统成为融入全矿一体化信息系统的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智能的子系统。系统通过人员或车辆佩带的无线识别卡发出的电波信号,在远距离不同运动状态下自动识别各类车辆及人员,对下井人员或车辆的行动路线、当前所处区域,及在该区域停留时间等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井下人员活动的监测,一方面可以杜绝井下人员的违章活动,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可及时获得井下人员的出入及工作位置纪录,便于加强管理,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可以使援救工作以最快速度有效展开,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同时,还可以对煤矿工人入井作业情况进行考勤。系统主要由和佩带在工人身上的识别卡、井下电源箱、读卡分站、定位分站、传输接口、地面中心工控机及数据传输电缆组成。电子识别卡发出具有代表身份特征的射频信号,经读卡分站和定位分站接收,再通过传输接口传输到地面中心工控机。工控机接收来自分站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各种基本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使管理人员能及时查询各种信息。3.4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保障 依照矿井灾害种类及灾害程度,本系统监测掘进工作面瓦斯、风速、负压、一氧化碳、烟雾、温度等环境参数;监测煤仓煤位、水仓水位、压风机风压、风门开关、风筒开关、各种机电设备开停状况等参数。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可就地显示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风量、风压、温度液位等参数。掘进工作面监测点的设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掘进施工现场设置设备开停、瓦斯、温度、风速、风压、风筒开关等各类环境、状态传感器,由监控分站对各种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数据处理的超限判别,并将有关数据传至矿井监控中心安全生产监控调度工作站。当出现超限时,调度工作站及现场均有声光报警。通过远动开关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故障闭锁及其他必要的断电控制。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点主要由7台分站及所联接的54个传感器构成,覆盖井下所有重要巷道和垌室,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及处理。KJ70型监控系统井下设备主要包括:监控分站及甲烷,一氧化碳、温度、风速、负压、粉尘、烟雾、设备开停等模拟量和开关量传感器。本矿井下设KGJ15型甲烷传感器16台,KGA3型一氧化碳传感器11台,KGF2风速传感器6台,KGW5型温度传感器2台,KGY4负压传感器1台,GQL0.1型烟雾传感器5台,KGT19型馈电传感器4台,KGF2型风筒传感器4台。按照上述各种类型传器测点布置情况,井下设KJ70-F1、KJ70-F2型监控分站共7台。采掘工作KGJ15型甲烷传感器(一台)距工作面5m处安设然后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前移,在掘进的回风口的回风流10-15m处设置KGJ15型甲烷传感器(一台)、KGA3型一氧化碳传感器(一台)、KGW5型温度传感器(一台)。3.5 通信联络系统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设计井下通信电缆2条,选用MHUVV32-50×2×0.8型矿用通信电缆,分别由主井及副井引入井底后汇接。采掘掘进工作面使用矿用本安型电话,且具有与矿井调度监控直通功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 通信系统为了解决井下移动通信的需要,提高调度指挥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特别是作为井下工程抢险和人员救援时的通信工具。该矿井设置一套JSQ-31-512调度通信系统。主机设在矿办公室内,地面设置1个基站,覆盖范围为地面工业场地。 通信与信息1、各作业场所,必须安装通往调度室的电话,并保证畅通,发现问题,必须当班处理;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必须覆盖矿井内全部作业场所,并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及线路的畅通。地面系统必须保证局域网畅通;3、应急救灾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4、应急救灾指挥部成员通讯工具必须24小时随身携带(入井时除外)并保持开机状态;5、应急救灾指挥部成员联系电话号码统一登记存放于应急救灾办公室;3.6 紧急避险系统 避难硐室建立在矿井下轨道运输巷和皮带集中运输巷的中间,依托矿井巷道构筑而成,具备很好的防护性能,能够抵御一定的外力冲击;硐室内提供生存必需的氧气、水、食物、急救药品、废气处理等设施。当灾变发生时,遇险人员可迅速躲进避难所等待。在采煤工作面的人员遇到险情时,从运输顺槽的行人绕道可以及时进入避难硐室,从回风顺槽经过联络风门进入集中皮带巷可以及时进入永久避难硐室,等待救援。在备用工作面的人员遇到险情时,通过上下顺槽进入轨道巷,从轨道巷可以进入永久避难硐室,等待救援。4.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小组人员及单位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调度值班电话保证 24 小时有人值守。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保证各有关方面 的通讯联系畅通。建立矿区辅助救护队、相关救援医疗救护中心、矿山 应急救援组的通信联系数据库。应急预案小组内有关机构和人员做到及 时联系,矿调度室负责保障本矿应急通信、信息网络的畅通。 4.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矿井消防设施 :矿井井上下按设计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消防系统,采掘工作面均安装57mm消防管路,并配备了供水施救装置。各施工地点按规定配备齐全了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并能正常使用。 矿井应急救援设施:矿井已按照设计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矿井“六大避险系统”。采掘工作面及大巷均敷设压风管路并配备ZYJ压风自救器,每组含5个呼吸面罩。4.3 经费保障 物资保障由公司统一负责,所用应急救援费用首先公司直接划出, 应急救援结束后再与事故单位进行应急救援资金的结算与支出。 4.4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辅助救援队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组织人员,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4.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火灾性质、范围和影响区域并及时上报的能力和意识。 掌握煤炭自燃发火的预兆。 在矿井火灾的初期阶段,如何采取措施直接灭火。 各类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自救与互救能力。 4.5.2对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和知识。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应急救援任务及完成任务的措施。 4.5.3对员工的培训 火灾事故的危险。 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应急救灾指挥部成员通讯录序号姓 名职 务电话号码通知时间接电话人1何广智矿长139483359692刘天龙总工程师138473682723邱孟奇生产副矿长151747398624李国军安全副矿长131349855055孙吉斌机电副矿长153347385596贺 俊调度室主任138483392217卢东升机电科长132347392888曹斗荣安检科138483415539乔治兵生产技术部长1384833765710杨文龙调度室1870473069111李占一综掘队队长1315473020212勾富采煤队长1504834963113卢和平保卫科长1384736735814杨文龙调度室1870473069115161718相关外部救援单位联系方式1王越市煤炭局0473299976 2市安监局047320971233区煤炭局4救护大队047345516605市急救中心1206市武警消防支队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