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业有限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doc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二九年十二月 目 录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23第一篇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23第一章 井下火灾预防与处理23第二章 瓦斯爆炸预防与处理32第三章 煤尘爆炸预防与处理38第四章 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后的避灾路线42第五章 顶板事故预防与处理43第六章 井下水灾预防与处理51第七章 机电运输事故预防与处理59第八章 井下炸药爆炸事故预防与处理64第九章 矿井突然停电事故预防与处理69第二篇 地面主要危险源预案75第一章 锅炉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5第二章 “洪涝、雷电、雨雪冰冻”应急救援预案77第三章 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1第三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86第四篇 地震应急救援预案88第五篇 应急预案附件91附件一 2010年采掘接续表91附件二 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92附件三 消防材料库材料明细93附件四 2010年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计划95附件五 应急响应程序92附件六 隔爆设施设置要求97附件七 应急救援驻矿救护装备109附件八 应急救援辅助救护队装备100附件九 井下灾变后人员统计及救援人员入井控制方法101第一部分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 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以及当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能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XX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生产接续和生产实际,在经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煤业有限公司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进行抢险和救援。1.4 应急预案体系1.4.1 综合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对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可起到应急指导作用。1.4.2 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或危险源而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有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可作为综合预案的附件,本预案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保德县人民政府等相关方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相衔接。XX煤业有限公司制定的专项预案由以下部分组成1)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顶板事故预防与处理井下水灾事故预防与处理井下火灾事故预防与处理瓦斯爆炸预防与处理煤尘爆炸预防与处理矿井突然停电事故预防与处理机电运输事故预防与处理井下炸药爆炸事故预防与处理2)地面主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锅炉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洪涝、雷电、雨雪冰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预案4)地震应急救援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伤害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和兼职救援队伍的辅助作用及群众队伍的基础作用。 1.5.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行动:在矿长统一领导下,全矿各职能科室和各区队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机制,自救互救,安全抢险。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线路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险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或使事故扩大。1.5.3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和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报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要加强演练,在实战中要能够调得动、用得上、救得下。1.5.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预防、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预警水平,应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2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概况2.1 矿井概况2.1.1、基本情况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以X煤矿和相邻的Y矿整合后又向西扩界大约0.9Km为井田范围,西以W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为界,北以羊路河村为界(边界线对应地表为一条沟),南以原牧塔井田南边为界,两井田交界线为一缓沟渠地形,沿沟多为牧塔村庄及公路所在之处,北部及东部边界为空井田。新的采矿许可证载明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系60带)如下:1. X=4302052.381 Y=19513279.1462. X=4304257.397 Y=19513009.1373. X=4304422.397 Y=19511459.1254. X=4304417.391 Y=19510954.1225. X=4304417.388 Y=19510056.1156. X=4302482.374 Y=19510056.1217. X=4302482.381 Y=10512349.1388. X=4304412.381 Y=19512414.1399. X=4302002.379 Y=19512829.143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1200Kta,矿区面积6.0979(km)2,批采煤层为8、11、13三层煤。估算保有储量为0.8507亿吨,其中新增空白区井田面积2.0473(km)2,新增储量0.6702亿吨。整合后可利用井田全部在西边,东边井田已进行开采,无法再次开采,占井田面积的一半。羊路河矿井为整合后的主体矿井,位于保德县城以南26公里处,距忻保干线公路8公里,距阴塔煤炭集运站41km,距枣林集运站13km。区域气象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极端最高气温360C,极端最低气温270C,年平均气温8.80C。十年九旱,年降水量275.1528.8mm,且集中在七、八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927.52300mm,是降水量的5倍。34月份多风,风力一般在34级,最大风速21m/s。冻结期从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1.44m,无霜期180天。兼并重组整合后,目前企业名称核准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该矿井二00八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8)57号,关于批准山西晋保煤业有限公司等22座矿井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的通知,已批准为300kta机械化升级改造矿井,本矿井地处河东煤田北部,山西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区内沟谷切割严重。目前还没有由有资质部门提供之详细的全井田地质资料。就原羊路河矿区井田内地形总体为南高北低,海拔标高1180米1000米,相对高差181米,整个井田内对应地表为山坡、山梁地带,盖山厚度为160280米。根据羊路河井田以往的地质资料,井田内基本地质情况如下:2.1.2煤系地层、煤层及地质构造井田范围内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系沙土所覆盖,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山西组和太原组,山西组含6、8煤层,6煤层为不可采煤层。8煤层为可采煤层,羊路河井田范围内大部分被剥蚀,部分进行了开采,已经再不能进行开采。而在牧塔及新扩区井田范围内还有一定的储量可以开采,太原组含10、11、13煤层 ,平均总厚度8.42米,11、13煤层为可采煤层,其它均为不可采煤层。8#煤层厚度2.5米,伪顶为泥岩,老顶为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11煤层上距8煤层29米,平均厚度1.32米,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13煤层上距11煤层4.28米,平均厚度5米,含两层夹石,夹石厚度0.9米。顶、底板为黑色泥岩。牧塔平均厚度为12米。井田范围内地质构造形态呈单斜构造,走向西偏南北偏东,地层倾向西南(2620),产状平缓,倾角50150,地质构造简单,尚未发现大的断层存在,煤层赋存稳定。2.1.3、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根据忻州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忻煤安发(2007)506号,关于全市99座30万吨年以下矿井2007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59m3 /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8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3.14m3 /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75m3/min,为低瓦斯矿井。2008年8月对井田内13煤层取样,送交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煤尘有爆炸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级。具体如下列二表:煤尘爆炸试验表煤层号采样地点火焰长度加岩粉量有无爆炸性1313回采面>23065%有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表采样地点煤层号煤样密度吸氧量自燃倾向性等 级13回采面13层1.480.57自燃据羊路河煤矿及相邻矿井多年的开采情况,未发现有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应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2.1.4地震本区属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大地构造单元处于相对稳定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值为。2.2 针对矿井生产安排,分析、预防处理各类灾害2.2.1 2010年矿井生产安排2010年我矿过渡期生产羊路河井安排生产任务为掘进11#煤层巷道 米,13#煤层巷道 米;13102、13105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我矿基建井先期扩主井350米,掘进大巷和工作面巷道*米,并安装好综采支架达到试生产能力。2.2.2 可能发生的主要灾害根据历年来的生产和附近矿井的开采情况,虽然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但由于矿井瓦斯分布存在不均衡,局部瓦斯可能较大,因此存在瓦斯灾害事故的问题;由于矿井采用炮掘或机掘,煤尘的生成不可避免,因此矿井存在煤尘爆炸灾害事故的隐患;矿井为级自然矿井,存在自然发火灾害事故的隐患;由于矿井开采较浅,顶板冒落波及地表,地表水极易渗入井下,矿井存在水灾事故隐患;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也将存在顶板、外因火灾、机电事故等灾害问题,地面存在火灾、洪涝、地震等灾害。2.3 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相关方与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的相关方有:XX煤业有限公司负责的食堂、澡堂、医务所、职工公寓、锅炉房,在XX煤业有限公司施工的承包商等。2.4XX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安全生产危害因素根据XX煤业有限公司2010年采掘接续计划、煤层赋存条件、瓦斯含量、煤尘爆炸指数、煤层自然发火倾向,场区内设施布局情况,同时考虑气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以下危害因素:1)井下存在的危害因素: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外因火灾、内因火灾、顶板事故、机电运输事故、水灾、炸药爆炸、矿井突然停电等。2)地面存在的危害因素:锅炉爆炸、地面火灾、洪涝灾害、雷电灾害、雨雪冰冻灾害、地震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信息发布组现场抢险救灾组技术组物资供应、资金保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组安全监察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讯号(灾区)事故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设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矿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指挥部成员:(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通风助理)(测量科)(生产科)(基建科)(安全监察部)(通风科)(调度室)(机电科)(综合办)职责任务: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发生事故后,负责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负责组织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演练。3.2.2 设立救灾办公室救灾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联系电话:调度值班人员:职责任务:负责承办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有关事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处理、资料管理等工作;负责做好应急救援记录,必要时做好录音。3.2.3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九个组1)现场抢险救灾组组长: 成员:救护队员、矿有关科室、单位人员 职责: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处理突发灾变。2)技术组组长: 成员:(测量科)(生产科)(基建科)(机电科)(通风科)职责: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协助现场抢险救灾组抢险救灾。生产组负责提供与抢险救灾相关的图纸、资料,参与救灾抢险及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通风部门负责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和恢复,关注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对风流、风量、有害气体进行分析处理,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他措施;机电部门负责救灾过程中机电设备的供应、抢修和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停送电工作,抢险救灾物资及人员的运输。 3)物资供应、资金保障组组长: 成员:机电科成员、供应站其他人员。职责:主要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并及时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4)警戒保卫组组长: 成员:保卫科全体成员职责:主要负责在各大门口、井口设置警戒,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5)后勤保障和医疗救护组组 长: 成员:综合办、生活后勤成员职责: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负责接待有关人员,安排吃、住、行等工作。6)安全监察组组长: 成员:安监科所有安监员、井口检身工 职责:负责统计入井人数、升井人数和被控人数,迅速汇报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按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配合救护队的救护工作及撤离事故现场人员,监督检查救灾方案的实施情况。监管矿灯发放室及井口检身房。7)善后处理组组长: 成员:等 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并通知遇难者家属。安排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和家属的安抚工作。8)信息发布组组长: 成员:综合办、安监科等部门负责人。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信息。3.2.4 联络方式电话联系、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二)。4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 监测监控方式、方法由职能部门及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从全矿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人、机、环、管”各方面因素进行的危害辩识,对每一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管理程序要求逐项分工落实进行监测监控。4.1.2 事故预防指导原则2010年XX煤业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安全、技改、生产”建设主线,以抓好员工岗位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教育为手段,全面提升全员素质为切入点,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以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以抓好设备检修、维护、运行管理为手段,保证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保证矿井安全生产。4.2 应急处置4.2.1 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井下一旦发生事故,跟班矿领导、队干、班组长、受灾人员在通风、安监人员的监护下在安全条件下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并立即汇报矿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当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不能对事故进行有效控制或事故现场有发生次生事故危险可能,有危及现场人员生命安全时,当班领导应迅速点清现场人数,将人员按照相应的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立即向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现象、影响范围、受灾人数及姓名,并在安全地点接受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安排。因事故影响撤离受阻,要设法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集中休息,保持精力,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4.2.2 救护1)矿井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首先应通知井下受到灾害威胁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按照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汇报程序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并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救援。具体汇报程序按照各专项预案中信息报告程序执行。2)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透水等重大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救护队队长根据方案指挥救护队对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等灾区情况进行侦察,探明灾害和矿井通风系统破坏情况。3)为能及时进行抢救人员、处理事故,指挥人员应在充分了解事故情况的基础上,首先维护好矿井通风系统,按照救灾线路搜救遇险人员,及时修正应急救援方案。4)井下救灾过程由救护队完成,救灾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煤尘,观测灾区气体和风流变化。当有爆炸危险时,救灾人员应根据现场条件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源;当无法消除危险时应迅速组织人员撤退到安全地点。5)在救灾过程中必须保证通讯系统畅通。井下和地面应急救援指挥部都要设置值班人员,并做好详细记录。4.2.3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不可能立刻将受到伤害的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为了使井下受伤人员尽快脱险,在救护人员未赶到之前,现场人员要积极互救,迅速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抢救工作,尽量减少伤亡,减轻伤员的痛苦。(1)井下现场急救的基本程序井下各区队在指定地点配备急救器材,建立工人自救互救的现场急救程序,由带班队长担任现场自救互救的指挥者,组织人员分头进行。1)指定1人立即通过电话向调度室汇报详细情况,要求迅速派急救人员到现场急救。2)指定12人准备解脱工具及急救器材或代用物品。 3)展开自救互救。此时应注意:不要因急于解脱伤员而采用不正确的解脱方法,否则会因搬运方法的错误,而使伤员伤情加重。(2)急救方法1)中毒急救无论是一氧化碳中毒还是其它有害气体中毒,都应按下列急救要点进行处理:立即将中毒者从灾区运送到新鲜风流中或地面。迅速将中毒者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将上衣、腰带解开,将鞋脱掉。对昏迷的伤员,一定要取侧俯卧位,使口中的分泌物流出,防止舌后坠,同时把舌头拉出口外。受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不能进行压胸或压背法人工呼吸,否则会加重伤情。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腰背部要垫上衣服等软的东西。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住或压住防止堵塞喉咙,妨碍呼吸.人工呼吸持续时间以恢复自主呼吸或伤员真正死亡为止。当救护队来到现场后,应转由救护队用苏生器苏生。2)创伤急救创伤包扎现场进行创伤包扎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撕成的布条等进行,包扎时保护伤口的创面,减少感染,减轻痛苦,加压包扎有止血作用;用夹板固定骨折的肢体时,需要包扎,以减少继发性损伤,也便于运送医院。骨折临时固定骨折固定可减轻伤员的疼痛,防止因骨折端移位而刺伤邻近组织、血管、神经,也是防止创伤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伤员搬运井下条件复杂,道路不畅,转运伤员要尽量做到轻、稳、快。没有经过初步固定、止血、包扎和抢救的伤员,一般不应转运。对于脊柱损伤的人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搬运时应做到不增加伤员的痛苦,避免造成新的损伤及合并症。3)溺水急救井下遇有溺水人员时,应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通的地方,松开腰带,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迅速撬开溺水者的嘴,检查其口、鼻是否有煤渣和泥砂等污物堵塞,如有污物应迅速清除,并将其舌头拉出,使呼吸道畅通。救护者取半跪姿势,把溺水者腹部置于救护者膝盖上,将其头朝下,并不断压迫其背部,使灌入的水控出。也可抱起溺水者腹部,或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以达到不断空水的目的。控水完毕,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已停止,要同时进行连续的心脏按摩。在进行上述抢救的同时,要立即向矿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汇报,请求派医生协同抢救。抢救成功后,立即送地面医院。4)烧伤急救井下烧伤人员的急救措施如下:尽快使伤员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剪开伤员衣服,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员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护表皮;迅速离开现场,把伤员送往医院。运送中动作要轻,行进要平衡,并随时观察伤情。(3)抢救长期被困在井下的遇险人员时应注意的事项1)在井下发现遇险人员时,禁止用头灯光束直接照射遇险人员的眼睛,以避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眼睛失明。应用红布、纸张、衣片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或用黑布把遇险人员的眼睛蒙住,在救护队的保护下,立即抬运出井。2)在搬运遇险人员时,要轻抬轻放,保持平衡,避免震动,并应注意受伤人员的伤情变化。4.3 信息报告与处置井下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利用工作面的固定电话先向调度室汇报;如果发生事故使工作地点的电话与调度室中断,立即离开事故地点就近寻找有电话的地方再向调度室汇报;如果井下与地面通讯中断,则派专人采用一切可利用手段快速向地面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现象、影响范围、受灾人数及姓名,并在安全地点接受调度室安排。因事故影响撤离受阻,要建设临时躲避硐室集中休息,保持精力;利用人员定位系统呼救功能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应立即按照各专项预案中信息报告程序召集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实施事故救援,并随时将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向公司总调度室汇报。矿调度室电话:7358681 传真:73586815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 XX煤业有限公司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事件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XX煤业有限公司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三级:1)三级紧急事件:指发生的紧急事故、事件或灾难,XX煤业有限公司能应急响应处理的事故、事件或灾难。2)二级紧急事件:指发生的紧急事故、事件或灾难,需要忻州煤业公司多个部门应急响应救援处理的事故、事件或灾难。3)一级紧急事件:指发生的紧急事故、事件或灾难,需要请求地方政府或上级机关进行应急响应增援处理的事故、事件或灾难。5.2 响应程序5.2.1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XX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后,迅速作出判断,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到矿调度室集合,并立即向分公司、管理局汇报事故情况。5.2.2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时,必须掌握以下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影响范围,事故现场伤亡情况、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进行现场抢险、有无灾情扩大可能等,做好记录并立即汇报值班领导,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如确需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救灾,则根据事故类别启动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并按照其应急程序和现场应急处置办法进行抢险救灾。5.3 应急结束 当遇险(失踪)人员全部得救(发现),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处置工作结束。6信息发布6.1 信息发布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对外信息发布。6.2信息发布形式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件6.3信息发布原则(1)发布信息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原则;(2)由专人负责信息发布,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散布虚假信息;(3)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必须通过应急救援指挥部并经公司审定。7后期处置7.1 善后处置善后处置包括现场清理、恢复生产、人员安置和补偿等事项。应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定。7.2 保险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善后处理组负责与保险机构联系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灾害保险理赔工作。7.3 事故应急救援总结报告 事故抢险结束,矿方对事故发生情况及应急救援过程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经验教训,对应急救援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8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保障8.1.1 应急救援指挥部特呼电话号码“*”,当遇紧急情况井下各地点固定电话可直接按“*”与调度室(应急救援指挥部)进行通话。8.1.2 地面各主要通风机房和井下各个工作面、皮带机头、变电所、主要风门间都有与调度室直通的电话。8.1.3 机电科要保证地面应急救援指挥部与井下现场指挥及救援人员的通讯畅通,特别是在灾变后尽快恢复通讯系统。及人员定位系统。8.1.4 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掌握应急机构和相关部门、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8.2 应急队伍保障8.2.1XX煤业有限公司与YYY矿山救护中队签订救援协议。8.2.2救护队、矿辅助救护队保证装备齐全,负责装备的管理、维护、使用。救护队员要熟悉矿井的各大系统。8.2.3 预案中涉及的部门及人员发生变动,生产指挥中心应及时变更相应的人员,保证预案的有效实施。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8.3.1 应急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存放。矿井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库要按规定配备工具、消防器材和工程材料,定期由通风科负责检查、补充,确保应急物资能够满足应急需要。矿供应站和机电科要保证应急物资的储备量,不能随意挪用,要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都要明确。参照消防材料库材料明细(见附件三)。8.3.2 应急抢险救灾物资设备调运方式。当XX煤业有限公司现场不能满足应急物资和设备供应时,请求山西煤运集团迅速从公司抢险物资储备中心调用各种排水、供电、开关、电缆等机电设备,进行抢险救灾。8.3.3 井下流动人员(电钳工、皮带司机、瓦检员)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采、掘工作面按作业区域最多人数配备隔离式自救器,并由所属队组管理、维护、使用,通风科负责校验。8.4 经费保障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由公司财务科负责提取,保证应急资金到位。8.5 其他保障8.5.1 医疗保障各采掘工作面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医疗设备,矿医务所要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设备和技术人员,提高矿医务所应对事故的救治能力,同时与保德县人民医院签订应急医疗救援协议。8.5.2 交通运输保障调度室、综合办公室必须保证24小时有值班车辆。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后,尽可能使用井下快速通道;根据地面交通情况必要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协调公安交警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道路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殊通道,确保救援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8.5.3 治安保障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后,保卫科应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安排,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单位、重要场所、重要人群、重要设施和物资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现场群众。必要时请求县乡公安部门增援。9培训与演练9.1 培训矿安监科负责对全矿员工进行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工作。9.1.1 培训目的:1)使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实施内容和方式。2)培训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在应急预案和程序中的任务和职责。3)使有关人员知道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变动情况。4)使应急救援各级人员熟悉救援程序。5)使有关人员掌握灾变时的现场应变知识。9.1.2矿安监科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提高全矿员工的安全意识。2010年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计划(见附件四)。9.2 演练9.2.1应急救援指挥部每年组织全矿进行各种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习。9.2.2 应急训练和演习的目的: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检测应急设备;确保应急组织人员熟知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发现预案中存在的缺陷。10奖惩10.1 奖励在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2)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10.2 责任追究发生事故后,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或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1)不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事故,临阵脱逃,使事故失去最佳救援机会的。2)不积极参与救援工作的。3)编造谣言,制造混乱现象,影响社会稳定和救援工作的。4)伪造、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5)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拒绝接受调查听证、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11维护和更新11.1 预案修订随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矿井采掘接续和实际生产情况变动,预案中相关人员的变动,应急资源的变动,以及实施演习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本预案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每半年组织修订一次,报集团管理局批准后实施。11.2 制定与解释部门本预案由XX煤业有限公司解释。11.3 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从下发之日起执行。当XX煤业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事件或灾情时,XX煤业有限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与该事故的专项预案一并实施,没有专项预案的按本预案和抢救方案组织抢救,XX煤业有限公司调度室及各专业组负责做好相关记录。11.4 附件11.4.1 相关图纸1)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2)井上下对照图3)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巷道布置图)4)矿井通风系统图。5)矿井通风网络图6)矿井反风系统图7)井下运输系统图8)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图9)矿井供水、排水、防尘系统图10)井下通信系统图11)井上、下配电系统图12)矿井避灾路线图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第一篇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第一章 井下火灾预防与处理第一节 外因火灾的预防与处理1. 外因火灾主要隐患分析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根据XX煤业有限公司井下生产现状,结合附近矿井发生的火灾事故,重大火灾隐患主要有:1.1 电、气焊引发火灾: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型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的使用,电气焊使用地点扩大、井下使用电气焊频次急剧增加,扩大使用范围和频次增加无疑加大了火灾的几率。电气焊措施执行不到位,特别是焊渣溅落到浮煤、胶带机上等,极易引发火灾。1.2 胶带机引发火灾:井下大巷、盘区、采掘面运煤方式均为胶带机运输,数量多且运距长。由于管理不到位,当胶带与浮煤、积尘摩擦时,会引起浮煤、积尘着火。胶带打滑,皮带与机架摩擦、旋转部件因故障不转动等原因均可能摩擦发热引起火灾。胶带机着火后在燃烧初期产生HCI气体,达到100ppm,立即对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超过400C还生成大量的CO。主要运输系统均位于进风巷道,着火后有害气体进风火、烟沿进风流蔓延,极易造成事故范围扩大。1.3 机电设备引发电气火灾:矿井采用10KV电压等级入井直接到工作面经移变变压后使用,但电压等级的提高无疑增加了供电安全管理的难度。使用质量不符合煤矿安全要求的电缆等电气设备,电缆等电气设备与电压等级、供电负荷不匹配,各种保护装置缺失或不起作用、违章操作等,均有可能引发火灾。电缆、机电设备大部分设置在进风巷内,一旦着火,火烟沿进风流扩散极易造成事故范围扩大。2. 外因火灾的预防针对上述主要外因火灾隐患,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2.1 井下任何地点电焊、气焊和喷灯焊必须严格执行“一焊一审批”制度,配备足够的防火设施和器材。尤其是施焊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h,发现异状,立即处理。2.2 胶带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装置、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等六种防灭火保护。强化这些保护的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确保可靠运行。加强胶带机道浮煤、积尘清理。2.3 矿井供电线路必须符合规程规定。井下配电电网必须正确计算和选择短路、过负荷和断相保护等装置。加强日常维护检查和巡回检查,定期进行预防性电气试验,确保灵敏可靠。2.4 井下各主要机电硐室必须装设防火铁门。机电硐室及机头机尾、变电所、配电点等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2.5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和纸(包括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等的存放,都必须装在盖严的铁桶内。使用后剩余的汽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2.6 地面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矿井每季度应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7 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2.8 保证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材料储备地面、井下消防材料、工具品种和数量齐全,并由通风队每旬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非因处理事故不得使用,因处理事故所消耗的必须及时补齐。防火材料、器材和设施必须严格管理,保证需要时能发挥作用。矿每季度由矿长组织救护队、安监部门、通风部门、机电部门分别对井上、下消防系统、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人意料,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必须从思想上予以足够的重视,决不能心存侥幸,坐失良机。3.1 当井下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3.2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必须询问火灾的地点、燃烧物类型、范围等情况。立即按照综合预案“应急响应程序”通知矿长、值班领导及有关人员,并在矿领导到达前实施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