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划.doc

    • 资源ID:3852860       资源大小:8.91MB        全文页数:18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划.doc

    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划二一二年二月目 录1.项目背景61.1.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61.2.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差距62.建设目标62.1.指挥中心组成:62.1.1.指挥中心调度大厅62.1.2.应急决策会议室72.1.3.媒体交通信息发布室72.1.4.信息、通信控制设备机房72.1.5.消防、供电等系统支持区72.2.规划建设和整合的18个子系统82.2.1.交通地理信息子系统82.2.2.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82.2.3.交通电视监视子系统82.2.4.指挥调度子系统82.2.5.辅助决策子系统82.2.6.交通流信息采集子系统82.2.7.交通事件检测子系统82.2.8.交通违法行为检测系统82.2.8.1.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82.2.8.2.超速检测纪录系统82.2.8.3.其他违法行为检测记录系统82.2.9.警用车辆定位系统82.2.10.单警定位系统82.2.11.交通设施管理系统82.2.12.交通组织系统82.2.13.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92.2.14.机动车稽查布控系统92.2.15.交通信息发布系统92.2.16.分指挥中心92.2.17.通信子系统92.2.18.信息交互与关联系统92.3.实现几项功能93.建设内容和需求93.1.指挥中心建设:93.1.1.指挥中心调度大厅93.1.1.1.大屏幕显示系统103.1.1.2.LED光源DLP箱体投影单元原理及特征143.1.2.应急决策会议室143.1.2.1.IDB交互数字系统解决方案143.1.2.2.视频会议解决方案163.1.3.媒体交通信息发布室243.1.4.信息、通信控制设备机房243.1.4.1.机房集成管理系统243.1.4.2.空调工程方案273.1.5.消防、供电等系统支持区293.1.5.1.电子信息机房消防303.1.5.2.供电系统353.1.6.网络及数据业务平台393.1.6.1.网络结构设计393.1.6.2.数据业务平台433.1.7.智能交管控制机房设备扩容443.1.7.1.机房基础设施扩容443.1.7.2.业务处理设备扩容451、 系统访问量分析与预测453.1.7.3.集中运维管理系统483.2.智能交管系统升级493.2.1.ITS及辅助决策系统493.2.1.1.ITMS总体设计目标493.2.1.2.ITMS总体架构及其主要功能503.2.1.3.ITMS总体架构50ITMS智能化指挥调度控制系统数据流程图52XX市ITMS项目总体框架结构523.2.1.4.ITMS主要功能523.2.1.5.ITMS中心数据处理流程553.2.2.管控中心集成系统升级563.2.3.指挥调度系统573.2.3.1.交通管理集成指挥调度工作平台在ITS系统中的地位573.2.3.2.集成指挥调度系统593.2.4.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数据库平台)623.2.4.1.GIS系统的功能623.2.4.2.GIS平台的功能和组成633.2.5.电视监控系统改造扩容693.2.5.1.建设内容693.2.5.2.功能需求693.2.5.3.视监控系统框图及系统结构图713.2.5.4.基于交通电视监控系统的增值服务软件系统技术方案713.2.6.交通信号控制系统723.2.6.1.功能需求723.2.6.2.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分析763.2.6.3.系统主要技术特点793.2.6.4.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介绍793.2.6.5.信号控制系统功能简介823.2.6.6.信号控制系统路口设计843.2.6.7.路口信号机、检测线圈、管道连接873.2.7.交通流信息(事件)采集点883.2.7.1.功能需求883.2.7.2.系统主要技术路线分析883.2.7.3.环形线圈检测系统903.2.7.4.视频流量检测器923.2.7.5.交通流数据I/O接口系统943.2.8.交通/停车诱导系统973.2.8.1.功能需求973.2.8.2.主要技术实现方案分析992、通信系统1013、本地控制系统1014、室外显示屏1015、室外显示屏功能1016、屏体监控系统1023.2.8.3.系统主要技术特点1031)系统主要提供以下几种信息发布方式1032、系统控制功能1043、主控中心系统功能1052)自动诱导1054、分控中心系统功能1061)显示控制1062)通讯管理1063.2.9.交通违法监测系统1073.2.9.1.建设内容1073.2.9.2.功能需求1083.2.9.3.闯红灯侦测系统1133.2.9.4.超速违章抓拍系统1173.2.10.公路车辆检测记录(卡口)系统1203.2.10.1.功能需求1203.2.10.2.系统主要技术路线分析1253.2.10.3.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特点1253.2.11.移动警务系统1303.2.11.1.功能需求1303.2.11.2.技术路线分析1303.2.11.3.系统关键技术问题136GPS定位和差分GPS定位的误差估计(米)1363.2.12.网络通信传输系统1383.2.12.1.概述1383.2.12.2.智能交管系统网络建设规划1393.2.12.3.交管城域骨干网建设规划1403.2.12.4.交管数据接入网建设规划1403.2.12.5.公安网(交警支队节点)升级改造1403.2.12.6.公安信息网边界接入平台1434.施工要求和参考标准1444.1.机房建设要求1444.1.1.交管分控中心1444.1.2.智能公交系统中心机房和调度中心1464.2.外场设施施工要求1494.2.1.地下管道1494.2.1.1.横穿机动车道的地下管道埋设1494.2.1.2.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的地下管道埋设1494.2.1.3.管道引上处处理及路面恢复1494.2.2.窨井1504.2.2.1.窨井的设置1504.2.2.2.大窨井1504.2.3.设备机箱1504.2.3.1.机箱的基本要求1504.2.3.2.机箱设置位置的选择1514.2.3.3.机箱的安装1514.2.4.杆件1514.2.4.1.杆件的基本要求1514.2.4.2.杆件的吊装1524.2.5.基础1524.2.5.1.杆件基础1524.2.5.2.独立的设备机箱基础1534.2.6.检测器线圈1534.2.6.1.检测器线槽的切割1534.2.6.2.槽内敷线1534.2.6.3.填槽1534.2.6.4.线圈和馈线的连接和接头处理1544.2.7.电缆线1544.2.7.1.电缆线的要求1544.2.7.2.电缆线敷设的一般原则1544.2.7.3.地下电缆线的敷设1544.2.7.4.架空电缆线的敷设1544.2.7.5.桥梁上电缆的敷设1554.2.8.接地1554.2.8.1.杆件接地1554.2.8.2.设备机箱接地1554.2.9.前端设备防雷1554.2.9.1.供电系统防雷保护1554.2.9.2.摄像机防雷保护1564.2.9.3.信号灯的防雷保护1564.2.9.4.接地保护1574.3.设备要求和技术参数1574.3.1.一体化车载终端1574.3.2.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584.3.2.1.区域协调控制系统信号机1584.3.2.2.车辆检测器1584.3.2.3.中心控制计算机1584.3.2.4.区域控制计算机1594.3.2.5.信号灯1594.3.3.交通检测器1594.3.3.1.线圈检测器技术参数1594.3.3.2.微波检测器技术参数1604.3.3.3.视频检测器技术参数1614.3.3.4.应用服务器1634.3.4.非现场执法系统服务器1634.3.5.超速违法取证系统1644.3.6.移动警务系统1654.3.7.系统信号机信号机1654.3.8.车辆检测器1664.3.9.智能交管网络1664.3.9.1.城域骨干网1664.3.9.2.数据接入网技术要求1684.3.9.3.智能交管网络1694.3.9.4.公安网升级改造技术要求1714.3.10.智能公交系统1784.3.10.1.车载信息系统1784.3.10.2.站点信息系统1784.3.10.3.运营调度系统性能指标1784.4.基础软件技术要求1794.4.1.网络版杀病毒软件1794.4.2.数据备份软件1794.5.参考标准1794.5.1.交通管理、规划、评估标准1794.5.2.智能公交系统硬件设备1794.5.3.软件1794.5.4.机房179项目方案征集的要求为了提升我市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监管水平,我们编制了XX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划,覆盖了交通管理多个领域,以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为指导,提出了“以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GIS技术为基础,对浮动车辆数据进行采集、保存和分析,作为交通管理和交通决策制定依据”的整体思路。1. 项目背景1.1. 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1.2. 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差距2. 建设目标2.1. 指挥中心组成:2.1.1. 指挥中心调度大厅指挥中心建设要合理确定功能区,做到布局合理。装修中充分考虑大厅音响效果,独立供电及UPS系统,还有天花、墙面及隔断、地面、门窗、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综合布线、气体消防等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体分为几个功能区。指挥调度功能区交通组织功能区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功能区警务勤务信息管理功能区机动车稽查布控及交通违法抓拍功能区信息显示系统指挥中心显示系统包括DLP或LED大屏显示、LED显示系统、信息发布室LCD显示系统以及决策会议室的信息发布系统。应具备视频信息、交通流信息、交通地理信息、车辆定位信息、接处警信息等信息清晰显示的能力。2.1.2. 应急决策会议室按应急指挥调度会商需求配置,安装指挥中心决策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及IDB数字交互平台。方便指挥决策信息的上传下达。2.1.3. 媒体交通信息发布室建设自己的信息发布和对媒体开放的终端信息获取,处理加工和发布系统。按信息发布方式、信息服务人员数量进行配置。2.1.4. 信息、通信控制设备机房机房要有足够的空间,符合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要求,防火、防盗、温度、湿度、供电等相关安全设施齐全可靠。2.1.5. 消防、供电等系统支持区应根据指挥中心的具体要求确定供电系统、消防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防雷系统、音响系统、门禁系统等系统的功能设备,以及其他指挥中心必须的设备系统。2.2. 规划建设和整合的18个子系统2.2.1. 交通地理信息子系统2.2.2. 交通信号控制子系统2.2.3. 交通电视监视子系统2.2.4. 指挥调度子系统2.2.5. 辅助决策子系统2.2.6. 交通流信息采集子系统2.2.7. 交通事件检测子系统2.2.8. 交通违法行为检测系统2.2.8.1.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2.2.8.2. 超速检测纪录系统2.2.8.3. 其他违法行为检测记录系统2.2.9. 警用车辆定位系统2.2.10. 单警定位系统2.2.11. 交通设施管理系统2.2.12. 交通组织系统2.2.13. 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2.2.14. 机动车稽查布控系统2.2.15. 交通信息发布系统2.2.16. 分指挥中心2.2.17. 通信子系统2.2.18. 信息交互与关联系统2.3. 实现几项功能3. 建设内容和需求3.1. 指挥中心建设:3.1.1. 指挥中心调度大厅指挥中心具体分为几个功能区:l 指挥调度功能区l 交通组织功能区l 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功能区l 警务勤务信息管理功能区l 机动车稽查布控及交通违法抓拍功能区l 大屏幕显示系统3.1.1.1. 大屏幕显示系统指挥中心显示系统建议采用大屏幕拼接墙(由多个拼接单元及图像控制器构成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一般用于一个画面的超大屏幕显示或特技显示以及多个画面的多窗口显示)作为显示系统,两侧安装LED,作为信息显示发布,同时具备视频信息、交通流信息、交通地理信息、车辆定位信息、接处警信息等信息清晰显示的能力。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该显示系统应支持单屏、跨屏以及整屏显示,可实现图像窗口的缩放、移动、漫游等功能。系统需支持多种信号(数字、模拟、RGB等)的输入和实时、全动态显示,以完全满足应用需求。l 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构成XX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Ø 大屏显示部分:由若干显示单元以X×N方式组合显示屏显示图像。Ø 信号处理部分:主要是多屏拼接控制器。多屏拼接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多个应用系统,传输并合成计算机网络图像,以合适的图像大小/分辨率显示在大屏幕上,同时具有活动视频,RGB信号处理功能,可以在计算机图形上叠加视频窗口。并且这些图像和图形能够任意拼接缩放,如单屏、跨屏显示。Ø 控制系统部分:主要是由控制PC机和一套专用的控制软件组成,负责选择需要显示的信号和图像。l 大屏幕显示系统详细说明大屏幕显示系统包括图像处理能力较强和显示效果很好的专业显示单元,以及与之配套的多屏拼接控制器,支持单屏、跨屏以及整屏显示,实现图像窗口的缩放、移动、漫游等功能。系统支持多种信号(数字、模拟、RGB等)的输入和同时实时、全动态显示,完全满足实际的应用要求:1) 大屏幕显示系统应能够确保每日24小时连续运行,整套系统需具有先进性、稳定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充性,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2) 整个屏幕应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清晰度和对比度范围宽等特点,色彩还原真实,图像失真小,亮度均匀一致,显示清晰,单屏周边无眩光。在室内正常的办公环境下能显示清晰明亮的图形、图像效果;3) 需支持多屏图像拼接,画面可整屏显示,也可分屏显示,全屏范围内显示无非线性失真效果,整个屏幕亮度均匀,全屏亮度和色彩一致性高,无暗角或亮角等现象,画面稳定无闪烁,画面能够自由缩放、移动、漫游,不受物理拼缝的限制,组合屏图像的综合拼接间隙尽量细小;4) 采用软件控制窗口的拼接与分割,应保证屏与屏之间的拼缝不影响汉字和图像的正确显示;5)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的各种应用程序的窗口可以在投影屏上任意开窗口显示,自由的跨屏移动、打开、改变大小;6) 能在大屏幕上同时显示RGB实时图像,视频图像。视频、RGB信号可以开窗方式显示,窗口可任意缩放、漫游、拖拽、切换显示具备图像漫游、缩放等显示功能,画面的移动且不以屏为界;7) RGB图像、视频图像和网络图像可以画中画方式显示;8) 大屏幕上的各种应用窗口(如计算机窗口、网络RGB窗口、视频窗口)可任意同图片文字窗口叠加显示,并且可任意缩放和移动;9) 支持多种信号的同时显示:Ø 能适应全制式标准VIDEO(如DVD、录像机、摄像机等)视频信号;Ø 支持不同分辨率(640×4801600×1200)的VGA、SVGA、XGA、SXGA 的计算机图形;Ø 对于整个系统,输入的视频、计算机信号的显示均实时显示,图像或图形可单屏显示,也可跨屏拼接,或整屏显示,画面无延时,无抖动;Ø 可以选择任何一路视频画面在任一屏上显示。支持各种制式的视频图像和不同分辨率(从640×4801600×1200)的非网络计算机信号(如计算机信号、影碟机、录像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等)在大屏幕上的任意缩放、输入显示;10) 多屏拼接控制器支持多路10M/100M/1000M/1G自适应以太网以及TCP/IP协议,可显示各种数据信息,实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11) 整个系统处理能力:Ø 计算机(RGB)信号:接入图像拼接控制器多路,大屏幕同时显示多路;Ø 视频信号:接入图像拼接控制器多路,大屏幕同时显示多路;Ø 网络接口: 多路,支持Windows 9x/NT、UNIX X-Window等;12) 提供简单的操作界面控制大屏幕显示系统,可通过拼接墙应用管理系统软件的控制,调节大屏幕系统参数、功能调用,实现网络化多用户操作,并可通过控制计算机或与控制计算机联网的工作站进行本地或远程遥控。值班员只需在综合控制台前通过显示系统的一台控制计算机的一个控制界面上即可完成整个大屏幕的显示操作,可设置各种显示模式和调节参数;13) 可通过工作站的键盘和鼠标完成大屏幕投影系统的控制,也可以经由网络取得拼接控制系统的鼠标、键盘控制权进行远程控制;还可以通过中控系统控制大屏幕;14) 大屏幕显示系统软硬件应连接简单,无需对原系统做任何调整和改动,不管生产监控中心的软件及网络硬件有何改变,大屏幕显示系统均可正常使用,确保整个系统的通用性及可任意扩展;15) 拼接墙应用管理系统软件应采用计算机常规的中文菜单式友好界面,灵活方便,并具有分级密码,可为系统操作人员制定不同权限范围;16) 用户可以在任意位置打开多个活动窗口,所有窗口能任意移动、放大、缩小,显示的窗口数量不受限制,同时具有足够的控制速度;17) 系统对传送的图形、工作站输出的图形,以及视频图形等具有相同的拼接能力,达到无缝拼接,并且拼接图形比例正确;18) 计算机信号的传输采用DVI形式,能够保证长距离的传输无干扰,无衰减;19) 图像处理系统支持各类PC机及多种型号工作站的应用,支持不同平台的图形显示;20) 可自动完成大屏幕色彩平衡的调整工作,以实现整个大屏幕色彩的自动平衡。3.1.1.2. LED光源DLP箱体投影单元原理及特征3.1.2. 应急决策会议室按应急指挥调度会商需求配置,安装指挥中心决策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及IDB数字交互平台。方便指挥决策信息的上传下达。3.1.2.1. IDB交互数字系统解决方案 交互数字平台(Interactive Digital Board,简称IDB)是一套满足群体及时、互动沟通与现场决策等需求而开发的一体化智能设备。通过高清大屏幕的集中显示、便捷的触摸操作、直观的屏幕手写标注、海量图像的快速处理、远程多方数据共享以及人性化的操作模式等核心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划时代的辅助交流平台。该系统集成了高清晰高性能大屏幕显示+手智能触摸操作+网络投影机+数字电子白板+可多画面叠加显示和标注+可情景录制回放+手写标注+电脑与大显示屏+与视频会议可对接等等功能于一身的交互数字沟通平台系统,给交互沟通带来了无限梦想。 应用解决方案: 可视协同工作系统:基于对远程协同工作(远程可视、交互书写、即时编辑和文字清晰显示)更高的需求而研发。系统集语音、书写、视频、数据共享等功能于一体,扩充了传统视频会议的应用领域,大大提高了互动沟通的效果,从而提升了交互协同工作的能力与效率。高效交互办公系统:基于无纸化和无污染的交互办公新需求而研发。该系统集任意书写、可存储、高清晰度大屏幕显示、点对点视频会议和Intranet/Internet获取数据于一体,满足了办公室办公的多种需求,大大提升了领导的时间利用率。媒体交互演播系统:基于媒体演播人性化的新需求而研发。系统可实现在线交互点评、批注、节目解说虚拟现实化等,加强了节目视觉冲击力,将枯燥的节目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媒体节目的可看性,化解了节目的理解难度。交互情景演示系统:基于更准确、更人性化的交流演示需求而研发。用于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快速展示汽车、房屋、数字城市、高尔夫球场等的设计、结构、功能、质量及其他特性,以达到真实信息展现的情景化、直观化和人性化。 触摸互动及屏幕书写:整个显示范围内支持通过触摸互动实现鼠标功能。屏幕本身可以作为书写的界面,通过书写笔或直接用手指即可实现文字书写、图形绘制等操作。书写内容可以擦除、保存或打印。系统可以智能识别手指书写和手掌擦除等操作,笔迹的颜色可以自由选择。运行Word、Excel等应用程序时,通过笔迹标注功能,可以随时对文件内容进行标注或点评,方便即兴发挥和互动交流的需要,修改过的文件可以保存。支持多种信号输入显示:在显示高分辨率信息的基础上,可以同时将外接视频信号(摄像头,DVD等)、电脑图像信号(数字/模拟RGB)、高清格式视频信号(1920×1080、1280×720)通过显示单元内置的专用图像处理卡在IMS上开窗显示,所有的信号图像窗口可在整个触摸屏上任意缩放、移动以及任意叠加(任意信号图像画中画功能)。便捷的应用程序窗口显示模式设定通过面板上的快捷键,即可设定应用程序窗口最大化显示方式。可选择应用程序窗口将最大化充满显示在一个单屏内,或最大化充满整个IMS全屏显示,为用户快速设定应用程序窗口显示模式提供极大的便利。多元化信息展示及交流平台在数字图板、屏幕录制、彩色笔等高效灵活的沟通和交流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对应用界面的显示可以通过快捷键方便实现不同窗口显示模式设定,用户可根据不同需要方便迅速地布局各种应用显示组合下的交互工作模式,再加上支持外接视频信号和电脑图像信号的接入显示,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展示及交流平台,适用不同行业用户对信息展示和互动交流的更高要求。无线远程显示及双向互动:利用专利无线投影技术,实现将外部电脑桌面共享到触摸拼接墙上显示。并可以实现外部电脑与触摸屏幕之间的手动书写、触摸操作等双向交流。无线通模块采用USB接口的形式,在外部电脑上可即插即用,无须连接线缆或安装软件,使用方便快捷。遥控器和快捷键操作:触摸式数字显示系统通过遥控器操作,能够实现开启关闭系统、RGB/视频信号显示的开启/切换/缩放/关闭等常规操作;通过触屏或面板快捷键能够实现快速翻页、VBoard显示、快速切换、快速设定应用显示布局。满足用户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均能够流畅、快捷地使用系统进行各种互动交流与沟通,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同时使演示的效果和互动交流的层次得到有效加强。3.1.2.2. 视频会议解决方案视频会议是指采用视讯系统利用通信网络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之间举行的电视会议,各会场间实时传送声音、图像,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图像、文件、数据等信号的传送。参加视频会议的人,可以通过电视发表意见,同时观察对方的形象、动作、表情等,并能出示实物、图纸、文件等实拍的电视图像,或者显示在电子白板上写的字和图表等,使在不同地点参加会议的人感到如同在一个会议室进行面对面开会,在效果上可以代替现场举行的会议。视频会议室不同于普通会议室,它既是开会的场所,同时又是放置视频会议系统设备的场所,会议室内使用的摄影装置、会场的灯光以及色彩背景等对视频图像的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会议室的内装修设计和会议室灯光系统、音响系统、显示系统等的设计和选购将直接影响视频会议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开会的效果和效率。会议室的设计合理性决定了视讯会议图象的质量,完整的视讯会议室规划设计除了考虑提供参加会议人员舒适的开会环境外,更重要是逼真地反映现场(会场)的人物和景物,使与会者有一种临场感,以达到视觉与语言交换的良好效果,由会议室中传送的图像包括人物、景物、图表、文字等应当清晰可辨。我们建议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l 会议室的布局影响画面质量的另一因素,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反光”及“夺光”的不良效应。所以无论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适宜,如墙壁四周米黄色、浅绿、桌椅浅咖啡色等,南方宜用冷色,北方宜用暖色,使所提供的视频电平近似0.35V。摄像背景(被摄人物背后的墙)不宜复杂,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可以考虑在室内摆放花卉盆景等清雅物品,增加会议室整体高雅,活泼,融洽气氛,对促进会议效果很有帮助。从观看效果来看,监视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距地高度大约一米左右,人与监视器的距离大约为46倍屏幕高度。各与会者到监视器的水平视角应不大于60度。所采用的监视器屏幕的大小,应根据会议电视的数据速率,参加会议的人数,会议室的大小等几方面的因素而定。对小型会议室,只需采用29寸至34寸的监视器即可,或者大会议室中的某一局部区采用;大型会议室应以投影电视机为主,都采用背投式,可在酌情选择电视机的大小,最好将电视机置于会议室最前面正对人的地方。摄像机放置的最佳位置应与监视器的位置基本相同,扬声器的位置可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实际中常常是挂在四周的墙上。l 会议室的音响效果为保证声绝缘与吸声效果,室内铺有地毯、天花板、四周墙壁内都装有隔音毯,窗户应采用双层玻璃,进出门应考虑隔音装置。根据声学技术要求,一定容积的会议室有一定混响时间的要求。一般来说,混响的时间过短,则声音枯燥发干;混音时间过长,声音又混淆不清。因此,不同的会议室都有其最佳的混响时间,如混响时间合适则能美化发言人的声音,掩盖噪声,增加会议的效果。具体混响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T=KV/S-2.3lg(1-a)+4MV式中:l         K为房间形状的参变数,一般取0.161;l         V为房间容积(m³);l         S为房间内吸声物总表面面积(m²);l         a为室内平均吸声系数;l         M为空气衰减系数;l         T为混响时间(s);会议室的高度大约在4m的情况下,容积<200m3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30.5s,200500m3时为0.50.6s,5002000m3为0.60.8s。l 会议室的电声设计按国家标准要求,装有电声设备的厅堂必需进行建筑声学及电声设计。厅堂的音质特性是建筑声学和电声电声的综合效果,建筑声学是电声的前提, 搞好建声设计是很重要的。 厅堂内的背景噪声高低影响语言清晰度和听音效果,一般在厅堂内最小声级的位置上,信噪S/N大于30dB,才不至于对清晰度有明显影响,信噪比提高到50dB,就可以获得高质量放声,一般厅堂内的语言电声系统的平均声压级约为70dB左右。背景噪声又是厅堂电声系统节目源的动态下限,直接影响到听众的听音效果。根据国际标准噪声评价数NR曲线,它是评价噪声烦恼和危害的参数。各类厅堂及专业用厅堂内噪声允许值以及根据我国一些厅堂实际噪声水平和设计所采用的指标多为NR40以下,为保证有足够的信噪比,要求所有厅堂内主生噪声的设备如空调,可控硅调光设备等全部开启的情况下,空场背景噪声应满足评价数小于或等于NR35。 隔声隔振措施厅内应有良好的隔声隔振措施, 隔声隔振指标按GB3096-8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文教区执行即:昼间50dBA,夜间40 dBA。 建筑声学指标各厅内建筑门窗、玻璃、座椅、装饰物等设施不得有共振现象,厅内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房间驻波和声聚焦等缺陷。混响时间见下表: 频响范围(Hz)           混响时间(S) 多功能厅:          250-8000                    1.2-1.8 夜总会:            200-10000                   1.2-1.5 杜比立体声影院:    200-10000                   1.0-1.5  l 视讯会议室的典型布置图视讯会议室除了规定要求的布局必须严格执行外,可适当灵活布置。下图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视讯会议室的布置图: l 视讯会议室装修建议一般指15人以上60人以下,中型会议室在室内装修、设备配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会议室装修设计时,对于会议室层高在3米以上,可采用中央做造型灯棚,灯棚形式应与会议室内桌面造型相协调,灯棚处理的好会加强会议区域内的光照效果。当房高在3米以内,不宜采用吊顶的装修,可根据房间的大小适当安装颜色协调的吸顶灯。房间地面宜采用颜色协调的地毯,墙面可采用具有一定纹理的粉白色、浅灰色墙纸,局部以挂画、植物作装饰。中型会议室除配备视频会议系统外,一般还要配备会议音响系统、多麦克系统、显示系统等。以下面的会议室为例,具体配置建议如下:l 会议系统会议系统通常完成投票、表决、统计和显示等会议功能,业界知名的产品主要有日本SONY、荷兰飞利浦(PHILIPS)和德国贝拉(BRAHLER)会议系统,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是SONY和PHILIPS的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一般讨论会、多语种同声传译会、投票表决及旁听系统,会议系统除中央控制设备外,还包括主席单元(主席麦克)、代表发言单元(发言麦克)等,一般供几十名与会者使用,大型可扩充到数百个发言单元以及上千个旁听单元。主席单元有优先发言权,可以中断或禁止代表发言。发言单元带有强指向鹅颈话筒、扬声器、耳机、请求发言键、工作指示灯、声道选择钮。l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大屏幕投影机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采用前投还是背投方式,然后确定投影屏幕尺寸、亮度、分辩率等指标,选择相应性能的设备。目前比较流行的采用大屏幕拼接方式实现更大屏幕显示。所谓前投,就是投影机的安装位置与观众在屏幕的同侧,投影机发出的光线投射到屏幕,在屏幕上形成图像,然后光线再反射到人眼睛。所谓背投,就是投影机的安装位置与观众分别位于屏幕的二侧,投影机发出的光线从屏幕的一侧直射到屏幕,光线透过屏幕进入观众眼睛。前投屏幕可做成任意尺寸,但需要控制环境光才能得到很好的观看效果。背投屏幕在尺寸不如前投,但不需要控制环境光,比较适用于观众不多,环境光线和照明很好的环境。如果环境光线很亮,那前投就会显得暗些,背投就是最佳选择了。如果人数在50至100之间,没有必要用较大的屏幕。大屏幕显示设备生产厂家很多,如著名的老品牌如美国Infocus(富可视),价格比较适中的有日本众多品牌,目前用的比较多的还是日系产品,如东芝。亮度是显示设备很重要的指标,50300平方米会议室,选用25004500ANSI流明即可。l 会议扩音系统大型会议室考虑需要接入多种信号源,如视频会议系统、VHS录象机、DVD播放机,等等,会议扩声系统要进行语言、其它影音资料音频信号的重播,在设计时重点考虑扬声器的分布以及声压覆盖的均匀,保证各种音频信号重播清晰不混浊。根据国家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标准,在空场稳态准峰值状态下的最大声压级a.语言扩声系统一级标准要90dB,b.语言和音乐扩声系统一级标准要达95dB;c.声场不均匀度要做到1.0kHz和4.0kHz时测量8dB;d.传声增益在0.1254.0 kHz的平均值要-8dB;以上为国家标准。会议扩音系统设计要求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音响效果应能符合以上GYJ125厅堂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中的语言和音乐兼用一级标准。演讲时应能达到语言清晰、无失真、声压余量充分、声场分布均匀、无声反馈啸叫,声像定位正确。对于建筑声学上的缺陷,我们要能通过电声的方式予以补偿,因此扩声设备的质量必需是高质量的。采用专业音响扩声设备一般包括:l         音箱:一般可以分布吊装在墙上,以获得均匀的声场。l         功放l         均衡器l         反馈抑制器l         调音台l 会议摄录系统可实时拍摄会议发言人特写、会场场景,拍摄内容可实时传送至操作室供操作员监控和记录。通过A/V矩阵切换可以作为视频会议的视频源。摄像机用的比较多的如松下E600摄像机,这是一款广播级摄像机,水平分辨率为800线,最小照度为1.5lux,信噪比60dB。建议大型会议室至少配置多台摄像机,在会场的前后部各放一台,安装方式可采用吊挂天棚、吊挂在墙上等。l 集中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也称中控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用的比较多的是美国的CRESTRON(快思聪)和Panja(AMX)。大型会议室系统设备很多,采用集中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可控制投影机、摄像机、灯光、视频源(DVD、VCR等)、音响、电动窗帘、电动屏幕、A/V矩阵、VGA矩阵等;实现所有音视频、VGA信号的自由切换;实现所有电源的自动控制。l 视讯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作为大型会议室的一个功能子系统,实际只需要把视频音频的输出到A/V矩阵上,同时接入A/V输出的视频和音频。对于大型会议室,只需要配置1台视讯终端即可。平台主要功能丰富的多画面显示功能,支持标准布局,视频布局(1、4、6、9、12、16分屏)以及培训布局等多种界面布局。 强大的文档共享功能,支持PowerPoint、Word、Excel等各种OFFICE文档以及PDF、Visio、AutoCAD、txt文档、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文件,同时配有电子教鞭功能。 高效实时的屏幕共享技术,支持CAD制图软件、股评软件、MIS系统、GIS地图软件、CorelDraw平面设计软件、网页等程序共享,同时还支持桌面共享功能,并能与参会者进行协助共享。 实时媒体共享技术,支持实时共享多种媒体格式文件,如DVD、VCD、MP3、RM、AVI、3PG、WAV、ASF、MPEG、FLASH等多种媒体文件;接收方无须安装专用解码器即可显示多媒体文件。(不需要先上传文件) 远程协作功能,支持点到点控制远程计算机。 支持文字群聊和文字私聊功能。 强大的会议录制功能: 会场点名功能:在会议中,主席在开会之前可以了解其他与会人员的参会情况,并可把参会情况的记录导出,便于会后查询。 语音私聊功能:主席可以邀请不在私聊中的其他与会人员进行语音私聊;在语音私聊过程中,只有本组的用户才能听到声音,完全不受会议室的影响;当主席取消语音私聊,本组的其他私聊人员可

    注意事项

    本文(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划.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