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问题分析.doc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摘要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摘 要自入世以来,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迅速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占有率,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如出口市场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协调、一般贸易方式占比过大、农产品质量不高等,再加上外国贸易壁垒及贸易保护政策的制约,本国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政策不完善所带来的压力,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问题,然后分析了制约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各种因素,最后针对江苏省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问题;措施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Abstract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Abstract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a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ir presence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single export market structure, regional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general trade accounted for too much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not high, coupled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foreign trade barriers and trade protection policies, national and domestic policy of RMB appreciation pressure brought imperfect,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export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stricting expor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of various factors. Finally, export promotion measure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to deal with the various problems faced by the Jiangsu Province.Keywords: Jiangsu Province ;Agricultural exports ;Problem ;Measures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引言1 引言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产品贸易迅速地自由化发展,对于江苏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加入世贸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入世以后开放的国际市场为我省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入世那年江苏农产品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到2012年,江苏农产品出口额已增加至306.7亿美元。另一方面,加入世贸组织也一定程度上对我省的农产品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由于我省农产品生产规模都比较小,质量安全与技术标准达不到国际要求,在国际市场上屡遭贸易壁垒的阻碍,比如1993年,日本对出口大米的检测只有49项,但截至2012年,检测项目已经增加到123项。在 2011年1月,由于受到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江苏省蔬菜出口量比同期下降了8.1%,出口的总值也下跌了2.3%;欧盟从2002年1月31日开始已经彻底禁止采购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并对我国农兽药中链霉素、四环素等18种药物进行残留检测,随之美国、日本也对我国提出11中此类药物的检测。近几年来,江苏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以往,江苏省的农产品出口额已经降至全国第7位,山东等农业大省的农产品出口额已大大超过江苏。所以江苏省各界都十分关注如何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劣势地位,本文旨在缓解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现有的压力,寻找符合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实际情况的生存发展模式。如今,关于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现状的研究成果颇多。巢峰(2009)认为江苏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园艺、牲畜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蒯婷婷(2012)认为江苏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加工产业以及部分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要农产品。祁佚飞(2012)认为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自金融危机以后一直处于稳定的增长状态。江苏省农产品在面临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牛士华、安春生(2012)认为江苏农产品贡献率不平衡,出口过于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张玉兰、姜雪忠(2010)认为江苏缺少符合国际标准的国际农产品基地较少;农产品出口比较分散;江苏省农产品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刘继展、李萍萍(2007)认为江苏农产品出口总量偏小,增长速度缓慢,龙头企业的出口带动作用不强。现今,贸易壁垒已成为各国保护本国产业的新手段。陈松州(2006)认为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跟不上国际要求,贸易壁垒会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从而减少出口农产品数量。熊力治(2013)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例,发现肯定列表制度提高了农产品的门槛,输日农产品检查次数变多,农产品对日出口数量下降。孙芳(2009)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是可以改善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消极的方面是会减弱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优势,长久来看不利于扩展农产品出口市场。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人民币的升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省农产品的出口。吴钧(2009)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从远来看,人民币升值还是会限制农产品出口。宋海英(2005)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认为出口农产品数量的降低只在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情况下发生。回雅建(2010)从理论分析上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农产品数量的减少,因为这一过程会使得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涨,然后出口成本增加。但从建立模型的实证分析上发现人民币升值的这几年农产品出口一直在增长,由于农产品贸易弹性小等因素的存在,农产品出口不受人民币升值的制约。国内各位学者也给出了促进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相关对策。陈春光、潘中文(2010)认为首先要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出口,利用出口退税这一政策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还要改善农产品的生态环境,提高地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李玲(2012)认为首先要加快开发新兴的外需市场,摆脱出口过度集中的情况,其次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并结合区域特征促进各地优势产业的发展。高申荣、董霞、吴林海(2010)认为政府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完整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其次要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理念,提升产品质量,保证出口产品标准化生产。以上是国内学者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研究,研究中有的运用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的运用事实阐述了江苏省农产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中观点对本人进行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研究有诸多启示。但在给出促进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发展的对策时,大多数学者都只给出了宏观意见,并未细化到具体的方案,给应对措施的具体实施带来诸多不便,本文在给出宏观措施的同时,也列出了具体的方案,目的是进一步改善江苏农产品出口的问题,对把江苏省建设成真正的农业强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6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2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2.1农产品出口平稳增长2008年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下一年的农产品出口额比此年下降了0.6%。但是这种停滞只持续了一年,2010年江苏农产品出口已经冲破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开始平稳发展,此年农产品出口份额比2009年增长了28.2%,到2012年为止农产品出口金额已为306668万美元。图1 2008-2012年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2.2农产品出口总额较低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一直在快速发展,但与其他一些主要的农业大省相比,江苏省的农产品出口金额仍然较低。2006年,山东省、广东省、辽宁省、浙江省和福建省的农产品出口额排在全国前五位,这些省的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农产品的出口量的比例分别为26.07%、12.4%、7.7%、8.67%、7.77%,而江苏省2006年的农产品出口量为4.46亿美元,只占全国的4.46%;2007年,山东省、广东省、辽宁省、浙江省、福建省这五省和江苏省的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量的比例为24.99%、11.19%、8.19%、7.92%、7.43%、4.43%,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比例与第一名的比例相差了近20个百分点;2008年,与前几年一样,与其他五个省份相比,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比例依旧最低,为4.89%,其他五省占比分别为24.64%、11.43%、7.75%、8.27%、7.48%,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农业大省,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仍然较低,在全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没有占据重要位置,这与江苏省农业大省的身份不相匹配。 图2 2006-2008年江苏、山东等六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比例(单位:百分比)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3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3.1出口市场单一 从图2中可知,在2010年,江苏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占56%,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占16.6%和17.2%,出口到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份额最小,分别为2.5%、2.8%和4.9%;在2011年,江苏省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到亚洲,所占的比例为53.7%,其次出口到欧洲和北美洲,比重分别为18.4%和16.9%,出口到这三个市场的农产品数量占全江苏省的89%,相对而言,出口到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农产品份额偏小,分别为2.5%、3.3%和5.2%;2012年度,与上几年相似,对亚洲的出口额最多,为54.8%,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洲,所占比例为17.3%和16.9%,排在最后的是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占比为2.5%、2.9%和5.9%。从这三年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市场情况中发现,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市场比较单一,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亚洲就大约占了一半的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可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图3 2010-2012年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市场情况(单位:百分比)3.2一般贸易方式下农产品出口占比过大由图3可知在2010年中,一般贸易出口方式为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途径,所占比重为84.3%,加工贸易方式其次,但所占百分比相对于一般贸易来说较少,为15%,其中,进料加工占12.5%,来料加工占2.5%,其他贸易方式如保税仓库、保税区等所占比重过少,为0.5%;2011年中,一般贸易所占比重依旧最大,为82.4%,其次为加工贸易,为17.1%,其中进料加工占14.3%,来料加工占2.8%,最少占比的为其他贸易,占比为0.5%;2012年与前两年比较并没有改善,仍然是一般贸易所占比重最大,为81.9%,加工贸易占比为17.6%,其中其中进料占14.8%,来料占2.8%,其他贸易依旧最少占比为0.5%。从这几年大体可以看出,可能由于省内生产技术等原因,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比重过大,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其他贸易方式。图4 2010-2012年江苏省按贸易方式出口农产品情况(单位:万美元)3.3地区贡献率不平衡从图4计算可知,2010年中,苏南占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额比重最大,为42.9%,其中南京为17.8%,无锡为7.7%,苏州为13.2%,常州为3.2%,镇江为1.1%;其次为苏北36.9%,其中徐州为15%,盐城为6.7%,宿迁为0.8%,淮安为1.2%,连云港为13.3%;农产品出口额最少的是苏中,为20.2%,其中扬州为2.5%,泰州为6.7%,南通为11.1%。2011年江苏农产品出口中,苏南地区所占比重依旧最大,为46.4%,南京为17.5%,无锡为9.7%,苏州为14.7%,常州为3.4%,镇江为1.1%;苏北依旧第二,为32.8%,徐州为11.2%,盐城为6.5%,宿迁为1.1%,淮安为0.7%,连云港为13.3%;苏中最后,为20.8%,扬州为2.7%,泰州为7%,南通为11.1%。;2012年,苏南占比为45.7%,其中南京占16.4%,无锡占9.3%,苏州占15.4%,常州占3.1%,镇江占1.5%;其次苏北,为31.2%,其中徐州占10.4%,盐城占5.6%,宿迁占1.1%,淮安占0.7%,连云港占13.4%;最后苏中,为23.1%,其中扬州占2.5%,泰州占7.7%,南通占12.9%。这可能与经济发达水平有关,苏南是三区中比较发达的地区,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农产品出口奠定了条件,所以占比最大。耕地面积的大小也大大影响了农产品出口,由于苏中地区耕地面积少,所以其所占比重位于三区最后,但从20102012三年中可看出,虽然苏中占比最低,但已在缓慢地增长,同时苏北的出口额虽为三区第二,但相对往年已有所下滑。图5 2010-2012年江苏省苏南、苏北、苏中三区农产品出口情况(单位:万美元)3.4特色农业发展滞后以量取胜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是很激烈的,长期来看会加剧同业竞争的矛盾,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发展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减少农产品出口的压力。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园艺产品、畜产品,显而易见,江苏省缺少地域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各地区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来发展农业,比如沿海地区连云港、南通等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是渔业和养殖业,但是却缺少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3.5出口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江苏省大多农产品为分散的农户自由生产,出口产品集约化程度不高,并没有严格规范从而实现标准化生产,对农产品的质量不能进行严格的把关,再加上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国际市场对质量标准的苛刻要求,江苏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达不到国际的标准,这大大制约了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并且江苏农产品出口以初级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附加值的低下也是阻碍江苏省出口农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江苏省出口农产品中,蔬菜类以及畜牧产品遭遇的退货最多,因为它们主要只经过了简单的加工和冷藏,缺乏附加值所以质量也必然提升不上去。3.6品牌意识不强 优秀的品牌可以促使消费者能够更快地接纳此类农产品,从而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一般来说,国外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比较高,一个有较好知名度的品牌势必比普通农产品更让人放心、更有吸引力。江苏省许多企业缺乏树立品牌的意识,比如园艺产业是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产业之一,但是江苏缺乏此类产业的知名品牌。政府对于品牌的保护宣传也不够到位,有的企业虽已树立自己的品牌,但对其缺乏保护意识,不注册登记,导致出口到国际市场上时缺乏宣传,并且在自己的品牌受到侵犯时也不能及时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护,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江苏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长远发展。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制约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因素4 制约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因素4.1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应该包括农产品源头、生产、加工储运到市场等过程,但是现如今江苏省由于经费不足的限制,有些地区无法购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导致设备配备不够全面,检测工作不能经常性进行,无法对农产品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并且农产品的源头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阶段,而现有的质量检测体系大多都只关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忽视了对农产品源头的检测。除了设备的先进与否,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也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由于现有技术人员经验的不足,目前可检测的项目只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土壤中的重金属以及PH值等,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感官评判的阶段,远远低于国际上的检测标准,大大降低了江苏省出口农产品的质量,而农产品的质量是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大关键,质量不达标是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发展中的一大阻碍。4.2人民币升值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上升等原因,人民币出现了升值,虽然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迫使我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变简单的初级加工模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但是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江苏省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质量卫生一直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主要靠价格优势吸引国际消费者。从短期来看,一般农产品合同是在几个月甚至一年前就签订好的,农产品出口价格不会随之改变,所以人民币的短期升值不会给我省农产品出口带来巨大伤害。但是从长远来,人民币升值会提高江苏省农产品的出口价格,以外币表示的江苏省农产品的出口价格会上升,使得江苏省失去了原有的价格优势,大大限制了江苏省的农产品出口。4.3国内政策体制不完善首先,江苏省内的检测和监控体系还不完善,与国际尚未接轨,省内标准与国外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并且质量检测的实行大多在农产品生产的环节,但往往生产源头大大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国内检测体系忽略了这一点。其次,江苏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补贴政策没有充分利用, 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中,对生产者的直接支付、农业生产者转业、收入保险和退休补贴、不挂钩的收入支持等政策没有充分使用,补贴效率还不够高,还需进一步明确补贴的关键。4.4国外贸易保护政策的升级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出台了农产品的贸易保护政策来保护本国的农产品,对本国农产品出口提供巨额的补贴,给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造成巨大冲击。比如美国,它的农业部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的代表,不仅提供各种财政补贴,还提供农产品贷款,如之前成立的美国新农业法,就详细的规定了政府对农产品的各种支持政策,在补贴方面对农产品实施直接收入补贴,保护性收购和差价补贴,并且农产品补贴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从原来的粮棉等产品扩大到了各类农产品,如大豆、油、花生、羊毛以及蜂蜜等;在贸易方面对农产品实施出口信贷、食品援助、信贷保证。同时,欧盟对农产品提供的补贴也颇多,它对地区生产不足的产品进行直接救济补贴,如小麦和烟草,还实行奖励机制,农民对于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与其获得的农业补贴成正比,现在的人们对绿色生态食品的追求也越来越严格,这种奖励制度必然给其农产品提高很大的竞争力,这些补贴或生态奖励政策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4.5贸易壁垒的加剧江苏省的部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优势,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意图用各种手段打压江苏省农产品出口,但是由于我国是WTO成员国,很多情况受到WTO的保护,国外不能随意对江苏省农产品征收高昂的关税,这时各种贸易壁垒便成为了打压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新手段。首先是绿色贸易壁垒,江苏省农产品主要出口主要到欧盟、美国、日本等其它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对环境一向采取高标准,它们利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制定了高于我省的环境保护标准。江苏省由于缺乏对环保的认识,再加上引进设备不够先进,使得农产品容易出现农药残留、化肥污染严重的情况,一些优势产品比如茶叶屡次因农药残留超标被退回,畜产品、水产业等也屡遭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严重限制了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其次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各国对农产品规定越来越细致,不仅仅对农产品本身有了详细的技术规定,还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过程。我省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生产技术的差异,许多技术标准以及质量检验标准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别国设置的许多标准都已超出江苏省所能接受范围。比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在检验标准设定方面有明显的不公平性,可以说基本上已对所有农业化学品的残留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对没有设限的化学品,将执行0.01毫克/千克的标准,以江苏省现有的技术能力难以达到此项标准,这大大地限制了江苏农产品的出口。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扩大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对策5 扩大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对策5.1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利于我省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如果我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过于依赖几大市场,比较容易形成买方垄断,我省的农产品价格容易被控制,甚至被附加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可以开拓市场,提高我省产品国际竞争力,还可以化解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只有实现市场多元化,才能保证我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要鼓励我省农产品企业走出去,保持亚洲市场的主要地位,以欧洲、北美洲市场为开拓重点,同时加强与其他海外市场的联系,努力开拓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这些我省不常出口的市场。具体可以这样实施,鉴于欧洲、北美洲市场的购买力比较强,可以专门输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水产品、牲畜等有特色的农产品;由于我国位于亚洲,所以亚洲市场依然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可以根据地理优势和饮食习惯进一步扩大新鲜蔬菜、水果和肉类的出口;对于非洲、拉丁美洲这些正在发展的国家,可以出口价格比较低一点的粮食,比如大米和蔬菜,为以后扩大这些市场奠定基础。5.2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国家或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与其贸易方式紧密相关,江苏省农产品出口中一般贸易方式所占的比例太大,所以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以在保证一般贸易稳定发展的同时,各部门增加科技投入、资金投入以及宣传投入,促进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的发展。具体可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来我省开展加工贸易,利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设备技术,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省,带动我省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和农产品的更新;其次,加工贸易是优惠政策颇多的贸易,过去由于宣传不利等原因不为人知,造成政策优惠的浪费,所以要加强加工贸易的政策宣传,让企业明白加工贸易的优惠,让更多的企业去采用加工贸易,同时可以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建立保税区来促进其他贸易方式下的农产品出口,均衡农产品贸易出口方式的发展。5.3协调地区合作,结合区域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三个地区地理环境不一样,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不一样,农业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可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协调苏南、苏北和苏中三个地区的发展,大力发展各区的特色农业。苏南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化程度高,所以能使用的耕地面积相对其他二区比较少,农业比例已不如从前;苏北是江苏大宗农产品生产区,因为它拥有丰富的土地以及劳动力资源;苏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产业带,因此它的生产水平相对于其他区而言较高。江苏应该根据各地资源特点来优化农业的生产格局并规划符合各个地方资源特点的农业。我省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优势,而无锡太湖在养殖园艺方面又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围绕太湖设施盆花产业带,大力发展太湖花卉产业,形成自己特色产业;再比如无锡的阳山水蜜桃也是一大特色,在发展此特色产业时可在包装盒中放入阿福泥人,充分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南通的肠衣也是地区一个特色,应抓住这点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肠衣产业。5.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决定该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一大关键点,而江苏农产品由于农药残留过多等原因质量一直无法提升,极大限制了江苏农产品的出口,因此江苏要设置完善的检测标准并加强出口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监控。首先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配备好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技术和设备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引进国际检测标准,使得江苏省农产品检测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最基本的工作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因为农产品的质量主要是靠生产出来的,无法检测出来,检测只是检验农产品质量的手段,所以只有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才能保证优良的农产品质量;还可以实施奖励惩罚机制,严打严抓江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政府可以主导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配备专门人员以及工作用车,提供速测并且及时上传监控系统,还要将省级、市级与乡镇基地检测结合起来,实现不同层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企业也可以在内部建立自主检测站,对添加剂、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等进行自己检测,提高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将质量监控贯彻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江苏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政府还要充分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原则实行奖惩,详细记录农产品生产者以及农产品销售单位,对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置,可以罚款并且暂停其出口报检,对于问题特别严重的企业可以吊销企业执照,对质量安全过关的企业可以进行政策优惠补贴,对质量安全工作十分到位的企业可以提供季度免检的特权。5.5改变农产品简单加工的出口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决定了它的国际竞争力,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越深,其竞争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江苏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一直不强的原因之一就是农产品都只经过简单的加工,严重缺乏技术含量,这导致江苏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直不高,要想摆脱这种情况,江苏省应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精深加工,使农产品的外观、营养以及卫生标准都符合国际发展的需求,这样一来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必然会提高。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会使得江苏农产品往高效、高产方面发展,长久以来必然促进江苏农产品出口。5.6加强江苏省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力度江苏省的农产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就必须建立一系列信誉良好的品牌,一个优秀的品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政府应该做好农业发展规划,把品牌纳入规划之中,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促使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名牌,并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去外国注册自己品牌。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加大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品牌和过分的虚假广告的行为,帮助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的意识,在呼吁企业对于已有的品牌要加强保护的同时对一些优势产业进行整顿然后形成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比如阳澄湖大闸蟹、南京盐水鸭等;再者,现在国外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越来越强烈,政府要紧抓这点,严格管理农产品生产源头以及过程,推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创造属于自己的绿色品牌。5.7加大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5.7.1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中国加入WTO后,贸易壁垒情况日益严重,江苏省还可以通过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来保护本省农产品出口。研究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的指标和标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加工、存储环节进行管理,以此来减少发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几率,还要在强化公众绿色环保意识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农业,从基础做起以此来全面的预防绿色贸易壁垒的发生。5.7.2控制人民币升值风险 由于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币的升值是不可避免的,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对农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在不违背多边贸易体制的前提下,及时对农产品出口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价格优惠上的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呼吁企业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对企业农产品出口过程中的加工、运输、包装等环节给予一定补贴,在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减低农产品出口的价格。5.7.3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并完善国内政策江苏省政府还要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落实支农惠农的政策,利用科技教育,基础建设以及信息服务等措施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建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来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比如政府可以对一些优势农产品进行全额保险补贴。仅靠本土的资源是不够的,政府还要加大农产品招商引资的力度,建立懂省情、能洽谈的队伍来吸引外资,同时还可以实施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江苏省政府还可以提高现有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标准,从农产品源头开始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出口服务通道,注重对农产品市场的调研,及时了解分析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偏好,以及提供农产品的市场商品信息如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努力完善国内的农产品政策,因为江苏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详细,需要依赖政府的指引才能调整自己农产品出口的主导方向,也需要政府的帮助才能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各种摩擦、反倾销以及反补贴等情况。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总结6 总 结近几年来,江苏省农业在告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不足,本文研究了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以及问题,在吸取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优秀论点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江苏省出口农产品大多出口到亚洲、北美洲,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可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其次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比重太大,加工和其他贸易仍需进一步拓展;再者,苏南、苏北、苏中三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江苏省应根据各地区特色协调发展,大力扶植各区优势产业;最后,江苏农产品出口质量和附加值不高,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针对这点,政府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系统并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注册名牌商标。加入WTO以后,江苏省农产品不仅面临自身问题的阻碍,还面临着一系列国际问题的制约。贸易壁垒的频频出现需要江苏省政府建立专门的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国外贸易保护政策的不断升级、国内政策体制不完善、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要求政府采取完善国内政策,增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同时降低人民币汇率变化风险等措施。总之,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虽有一些不足但发展前景仍然良好,政府应积极完善政策体制,企业应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着力推动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往更好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