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低碳背景下外贸出口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852215       资源大小:8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低碳背景下外贸出口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毕业论文.doc

    低碳背景下外贸出口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摘要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各国都高度重视,各国开始采取步骤防止气候问题进一步恶化,碳减排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重要议题。当前我国贸易结构是一种以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为条件、以大量廉价劳动力投入为支撑、以大量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对外贸易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与低碳经济所倡导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附加值存在诸多矛盾。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中国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出口贸易结构,而当前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还存在一些与发展低碳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2007-2011年出口贸易等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合我国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耗方面的现状、绩效和趋势,探讨了我国低碳背景下外贸出口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路,结果显示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我国实现低碳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建议。关键词:低碳经济;外贸出口;结构调整与优化EXPORT TRADE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ARBON BACKGROUNDABSTRACTThe global warming various countries all highly take, the various countries start to adopt the step to prevent the climate question further worsens, the carbon reduced a row of question already to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 important subject.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rade structure is one kind take the massive consumption energy and the resources as the condition, take the massive cheap labour force investment as the support, take the massive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 the price extension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pattern. This kind of pattern and the low-carbon economy initiate the low consumption, the low emissions, the low pollution, the high added value have many contradictions. If the development low-carbon economy requests China to have the export trade structure which adapts, but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export trade structure also has some the question which does not adapt with the development low-carbon economy.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exportation development low-carbon economy necessity and the adjustment structure necessity in the low-carbon economy background, thus summarized our country foreign trade exportation structure existence some rows questions, proposed solves this a series of question suggestion.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foreign trade and exports; problems; settlement proposals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11 绪论11.1 课题背景及目的11.2 国内研究现状11.3 课题研究方法3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32 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出口概述32.1 我国外贸出口现状分析32.2 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结构调整的必然性43 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53.1 出口贸易商品结构问题53.2 出口贸易方式结构问题64 中国实现低碳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74.1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低碳产业74.2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低碳贸易84.3 提升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104.4 加大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力度104.5 完善贸易环境法规114.6 增强内外战略合作,积极应对贸易壁垒114.7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建立技术战略联盟11结语13参考文献14致谢151 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目的面对气候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不断加强环境合作寻求解决方法。对此,英国政府2003年率先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形成低碳经济社会,以着力于促进其国内的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替代转型,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的推出和实施是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求发展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履行减排义务和争取发展权利双重任务,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所以我国的许多行业比如纺织业、钢铁业、非金属矿产制品业、有色金属业和化工业等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减排压力,这些行业的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根据海关商品出口统计情况为依据计算出从20012011年这些污染密集型行业的产品出口比重变化是21.43%24.03%,尤其是以20052008年比重最高,占据出口产品的1/3。在倡导绿色经济、绿色贸易的今天,改善和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已经被列为重要课题。在低碳经济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我国贸易结构的调整朝着低碳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变也显现出了必要性和迫切性,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1.2 国内研究现状对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探讨最早和最多的问题之一。从现实研究状况看,确实如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贸易结构变动的原因,或定性和定量分析一国贸易结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为以后的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依据,特别是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下,从低碳化、绿色化的角度研究贸易结构调整显得非常必要。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从低碳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贸易结构调整的研究成果不多,而关于对出口贸易结构调整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2.1关于影响出口贸易结构转变因素的分析对影响出口贸易结构转变因素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此问题的论述,基本上集中在了以下几方面:基于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禀赋理论是比较早能够解释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原因的理论。我国的林毅夫等学者认为,除了要素禀赋的差异能导致出口贸易结构不同外,技术水平的差异也是决定出口贸易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决定了一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因此,根据该要素禀赋理论,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大力鼓励我国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以获取国际贸易的福利(林毅夫等,1999;鞠建东等,2003);邵军和徐康宁分析了要素禀赋是决定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对象;基于产业结构的差异。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要素禀赋理论在解释世界贸易现象时遇到无法解释的瓶颈,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时期,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着大量的汽车贸易,而这些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与要素禀赋理论中各国进行差异产品贸易的解释是不相符的,因此国际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创立了产业内贸易理论,此时水平型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1.2.2对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分析我国的学者在研究出口产品贸易结构的调整中,主要集中在对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等方面进行研究。魏锋等用1978-2007年我国出口的主要数据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取得的增长和优化的成就,表现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有下降的趋势,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则不断上升,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依然占主导地位;王振全等对1981年至2006年的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月度数据序列结构变化进行了检验,说明我国出口贸易是由国际贸易环境决定的内生增长过程,而贸易政策对出口贸易有持续性影响;张桂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由初级产品出口主导型调整为工业制成品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逐级调整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出口结构,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成为主导的出口贸易方式。1.2.3低碳经济下的出口产品贸易结构调整的研究李丁等结合我国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对出口水泥中的隐含碳做了计算,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出口的水泥中隐含了超过千万吨的CO2排放。刘强等对我国出口贸易中重点产品的载能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比较和分析,指出在2005年这些重点产品通过出口带走了大约13.4%的国内一次能源消耗,其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4.4%;闫云凤等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得出结论:金融危机对节能减排也具有促进作用,规模效应能促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含量显著降低,结构效应对出口碳排放也有改善作用。1.3 课题研究方法第一、资料获取的方法。本文收集整理国际和国内有关的最新研究文献和研究成果,对涉及的具体问题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进行了具体调查,力图把研究建立在客观、准确的材料基础上。第二、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是以我国为出发点来展开讨论的,文中在比较从2077年-2011年间我国贸易出口等相关数据情况,来比较分析在低碳背景下我国贸易出口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同时也希望试图通过与国外先进国家经验的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和适合我国的途径。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论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进行了概述;第二章是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出口相关概述,这一章分析我国贸易出口现状和我国低碳经济背景下调整结构的必然性。第三章 我国外贸出口存在的结构及特征,主要对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分析了其结构特征。第五章是对第四章存在问题的一个对策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2 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出口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期间,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进行着不断的调整,其优化和升级对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许多行业比如纺织业、钢铁业、非金属矿产制品业、有色金属业和化工业等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减排压力,这些行业的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2.1 我国外贸出口现状分析在过去10年里,中国每年出口额都以超过20%的增幅增长。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进出口总额为179921.5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00394.9亿元,出口总额占贸易总额的55.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高达33.4%,可以说,扩大出口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从国际贸易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口贸易总额从1990年的620.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32.6亿美元,中国出口额在2004年赶上日本,2007年,以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8.08%的出口额超过美国,如表1所示,世界排名第二。2009年,虽然中国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出口额大幅下滑,但仍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超越了连续6年坐拥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宝座的德国,约占世界出口额的10%。2010年,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的出口贸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据海关统计,2011年实现贸易总额3642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0亿美元,同比增长20.32%.由此可见,中国的贸易水平已逐渐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出口大国。1表1 部分年份中国的出口贸易概况(单位:亿美元、%)年份贸易总额出口额占世界比重占世界排名200721738.312180.18.082200825632.614306.98.572200922075.412016.19.981201029727.615779.310.041201136420.618986.011.321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2.2 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结构调整的必然性1.2.1 环境保护国际化发展下的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性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再加上长期利用自然资源的盲目性,使得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不断挑战着自然环境的容量。这种变化不仅仅影响了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环境质量状况,甚至会导致全球性的环境破坏,出现了很多不受国家地域限制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跨国性以及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跨国转移强化了环境问题国际化的趋势。环境问题不只是一个地区或国家面临的问题,而是成为全球全世界共同面对、共同承担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各国把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都纳入环境保护要素,使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起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并且积极做出国际环境合作的努力,成立了国际环境保护的组织,致使环境保护是继经济全球化之后出现的又一大国际化问题。2全球环境问题中以全球气候变暖为首,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引起臭氧层的破坏所产生的全球气温升高的一种气候现象。这个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针对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1992年的京都议定书、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决议,在这些决议中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讨论,但是涉及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利益时,就会引起了很多的争议。自从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随后被各国接受采纳,并采取相应措施和行动。3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大力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2.2 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国际上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对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作为贸易大国,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也面临着调整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比如,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不仅对自身国内经济的发展要求低排放、低污染,而且对进口产品也设定和执行了严格的碳排放指标,这是我国遇到“绿色壁垒”、“蓝色壁垒”之后面对的又一新形势的贸易壁垒“低碳壁垒”,给国内一些利用环境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近年来建立在低碳新技术、新专利、新标准基础上的低碳壁垒之风日益盛行。其中对国内企业冲击最大的是欧盟委员会废止了用能源产品生态设计的EUP指令,以ERP指令取而代之,该指令针对性更为广泛,涉及了除车辆以外的所有投放市场的能源产品。据了解,这一壁垒使我国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20%左右。首批ERP指令一实施,就使我国约80%出口到欧盟的办公室设备、冰箱、空调、机电、影像等产品被拒之门外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应该意识的我国出口结构调整的必然性,出口结构的高碳特征已经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桎梏,出口结构的低碳化才是将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43 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3.1 出口贸易商品结构问题3.1.1 出口商品结构升级问题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严重的中间产品以及制成品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行业有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5这些行业都是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在各行业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以数量带动出口,效益较低。虽然90年代起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出口仍集中于技术含量低、偏重劳动密集型工序的产品,或者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性工业制成品;即使中高技术产品,大多也是低端产品,或者是国际市场上有众多供应商的标准型产品工业出口商品结构相对水平低下,从根本上反映了工业生产的技术密集程度仍然较低,大多数出口产品仍然是低技术、低附加值的,这样低技术的商品出口结构不能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63.1.2 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出口份额过重的问题我国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仍占有一定比重,不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剧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的出口是一种资源出口,我国是资源禀赋相对匮乏的国家,如果出口以这种增长方式持续下去,我国的资源将不堪重负。据日本海关统计近10年来中国出口日本的方便面筷子总计约2243亿双为生产这些筷子而毁掉的山林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以上。7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国土面积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5%,而我国仅为14%。3.2 出口贸易方式结构问题3.2.1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问题在近10年中,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8年的530.4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 060.36亿美元,增长了4.77倍,年增长率为19.16%;出口额从240.6亿美元增加到1 471.12亿美元,增长了5.11倍,年增长率为19.85%;进口额从289.85亿美元增加到1 589.24亿美元,增长了4.48倍,年增长率为18.55%。各项指标均落后于货物贸易。不仅如此,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呈现总体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118亿美元,2011年更是猛增至近300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上面,而发达国家特别发达的、代表贸易发展方向的先进服务业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如通信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服务、电影音像服务等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大致在0.12%-4.25%之间,国际竞争力薄弱,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存在矛盾。83.2.2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问题中国的加工贸易和发达国家从事高级形式的加工贸易不同,我国的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也基本为外国企业所控制。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产品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并不高,产业关联度低。二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是三资企业,而且所占的比例相当大。92003年我国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达3220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的79.2%,即四分之三的加工贸易业务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运作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一般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81-1985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最小比重仍为87.64%。20世纪90年代以后,加工贸易迅速增长,199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806.2亿美元,占当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41.19%,与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所占比重41.52%大致相当。1996年以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所占比重超过50%,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最重要渠道。目前,这一比例大致维持在45%-49%之间,超过一般贸易的比重。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并超过一般贸易的特殊贸易结构,是由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充当的终端加工制造者的角色所决定的。这种结构使我国对外贸易虽然规模巨大,但相应的增值收益有限,对上下游产业和周边产业带动不足,同时还使我国成为主要的资源耗费和污染排放大国。104 中国实现低碳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4.1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出口商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的产业结构。因此,只有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战略,才能实现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的合理调整。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应优先发展基础产业,支持主导产业,并加大新兴产业的研发。由于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仍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另外,长期以来,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资源察赋条件限制了低碳资源和能源的选择。中国产业链的分布是向资源密集型的,在国际分工的生产链中处于低端,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发展高新产业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产业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4.1.1 大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包括煤、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CO: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涉及化工、建筑、冶金、电力、交通、汽车、石化等众多产业部门。我国要大力发展清洁高效的低碳技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有关环保、能源、资源等的法律制度体系,使整个社会和经济走上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中国特色的低碳转型。114.1.2 推进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以机械、钢铁、石化、建材为代表的重工业高污染、高排放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高碳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还会继续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面对低碳经济的挑战,需要通过产业政策调整,鼓励高碳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提高高碳产业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耗能,以低碳技术的进步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此外还需完善相关的政策,强制淘汰部分落后产能。这是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工业化阶段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式之一。124.1.3 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构建低碳产业链英国在“低碳和环保产品与服务产业分析”的报告中首次提到“新兴低碳产业”,产业是指以减少CO:排放为目标的产品和服务行业。从广义讲,低碳行业是对节能有贡献的所有行业,如服务于碳排放将以市场的所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等,覆盖、石化、建筑、电力、化工等多部门,以及清洁高效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利用,煤层气资源的开发、低碳技术行业服务的产业链等多个领域。通过发展新兴低碳产业,通过利用清洁及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构建低能源系统、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粗放型向低碳型转变,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通过贷款贴息、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以及基金等方式,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政策支持。在构建低碳产业链的过程中,应缩短能化工、汽车、钢铁、交通等部门延伸出来的产业链,使上、下游低碳化,让可持续理念贯穿于整个产业链。4.2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低碳贸易4.2.1 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应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着眼于国际市场的现实需要和未展。在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趋于降低,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部分工业制成品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大部分高污染高部门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如纺织业、化学工业等。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型就是要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和低碳商品在总出口贸易额的比重,提高工业品的技术构成和加工贸易商品的加工程度,引导其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积极推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实现制成品的发展方向在国际竞的压力下朝可持续型方向转型。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减少高碳部门商品的出口,如石加工、焦业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矿采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低碳部门的商品出口,如农林牧渔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其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加剧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了实现出口贸易走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保持出口贸易适度增长的同时,还应不断增强技术开发力,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体制,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和采用节能技术,极开发低碳产品,增强低碳部门的国际竞争力。4.2.2 引导加工贸易升级当前,加工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含量产业,加工程度和附加值都很低。从部门看,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等比重未明显降低,而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部门的出口比重仍然较低。因此,必须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首先,政府应加强导向作用。政府应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减少水平低、污染大、耗能大以及收益小的加工贸易,积极吸引技术领先、产品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环境污染小的加工贸易型外资企业。其次,提高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水平。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可以带动国内加工贸易生产向高新技术转移,加快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的提高。最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海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核心产业。4.2.3 发展服务贸易从碳排放系数看,服务贸易属于低碳部门,但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因此,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如国际旅游和工程承包业,采取出口导向战略。把传统和新兴服务贸易的出口相结合,扩大金融保险、国际运输、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服务贸易的出口。建立健全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新的竞争优势。4.3 提升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企业大多出口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缺乏自主创新的商品。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外企业都纷纷利用品牌战略占领市场。因此,中国出口企业必须提高商品的质量、声誉以及附加值,强化品牌宣传,拓展海外市场,利用国外的比较优势和资源,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还应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以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第一,建立清洁生产机制,“清洁生产”概念最先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中心在1989年提出的,强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生产过程中应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第二,实施绿色管理。低碳发展要求企业从单一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到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要求企业掌握低碳产品的技术和环境标准等方面的规定,关注国际环保标准的新动向,推行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低污染、节约型、低环保成本高质量的低碳产品。实施低碳设计、生产、包装生产链,达到各种技术和环境标准的要求。低碳排放属于外部性经济,对于很多高污染型企业,单靠企业的自身努力很难有效地解决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使科研机构和企业相互合作,加快技术改造。对清洁生产型低碳企业应给予财政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政策优惠,增强低碳企业商品的价格优势,加大金融机构对低碳企业的金融优惠政策。4.4 加大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力度出口退税政策是中国为了鼓励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采取的有效措施。但是一些能耗型、污染型商品的出口也享受了这些政策,加剧了国内能源和资源的过渡消耗,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政府逐步通过降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部门的出口退税率或取消这些部门的出口退税。2007年7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如水泥等矿产品、染料、肥料等化工制品、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炭产品、皮革、一次性木制品、有色金属加工产品。2010年7月15日起,中国取消部分钢铁、有色金属加工材料能406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据官方统计,“十一五”前四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这意味着要实现“十一五”降低20%的目标还十分艰巨。在2011年,国内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仍保持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未来,出口退税要着眼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大改革力度,严格控制“两高一资”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进一步取消“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或大幅降低其出口退税率,不断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4.5 完善贸易环境法规完善和加强中国环境贸易法制的建设是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法律的约束下,贸易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在中国现有的大多环保类法规存在较多问题,条文规定原则化、惩罚力度较弱、可操作性低,有关对外贸易的绿色法律条款也很有限。因此,应加快完善贸易环境法规的步伐。首先,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注重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其次,随时关注世界各贸易组织的动向,及时调整中国的环境贸易法规。再次,加大立法中的外贸因素,促进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最后,注重立法的可操作性。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尤其是与15014001环境体系标准的接轨。加大惩罚力度,通过法律手段让环境污染者承担相应责任。4.6 增强内外战略合作,积极应对贸易壁垒第一,增加与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建立发展低碳经济技术转让的相应机制。第二,应构建应对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加大国际环保标准与各国技术标准、环境法规等信息的收集、跟踪和调究,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信息网以及咨询机构。第三,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对环境与贸易问题的讨论与谈判。在环境保护方面,与发达国家签订双边协议,尽量争取发达国家的援助。对于超越国内环境资源承受能力的条款,可以援引WTO的相关条款,通过国际贸易和环境委员会等机构抵制绿色贸易壁垒,维护国家的利益。4.7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建立技术战略联盟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引导外商增加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减少向劳动力密集型的一般加工业的投资。限制外商向高碳产业的扩张,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高碳产业以及服务产业。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尤其是加大低碳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引入。国内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建立技术战略联盟是取得外企技术溢出效应的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国内企业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结语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有较大贡献,但单纯依靠扩大出口数量和高碳出口模式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发展低碳出口贸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中国推进技术创新、突破技术标准和贸易壁垒得可行之路。但中国出口贸易的低碳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长期以来,面临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国际竞争力弱;高碳产业的出口比重较大;出口屡遭贸易壁垒等挑战。但从长远看,出口贸易低碳发展能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加快贸易结构升级的步伐,推动低碳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包括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完善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加强国际战略合作,继续调整出口退税,企业自主创新等,以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低碳发展。参考文献1李明忠.低碳经济与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型J.经济学动态,2010,7(2):13-15.2.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排放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01):16-17.3张秋.欧盟排放贸易和国家分配方案问答J.国际贸易问题,2009,12(5):80-86.4Endogenous. Inllovation in the theory of growthJ.Joumal of Economicper 2010,6(8):21-24.5张丽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J.新经济杂志,2010,12(2):57-60.6何继军.英国低碳产业支持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0,4(3):15-19.7黄黎清.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9.8章海源.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9,11(07):43-48.9庄贵阳.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欧洲研究,2009,11(3):77-82.10陈文颖,吴宗鑫.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2):54-60.11沈亚芳,应瑞瑶.对外贸易、环境污染与政策调整J.国

    注意事项

    本文(低碳背景下外贸出口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