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比较毕业论文.doc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比较摘要 会计与税收是经济领域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不同的对象。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职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辩证统一,而税收会计是核算所提供的信息,与预定的计划、目标相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使税收活动沿着计划轨道正常进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论述两者分离的必要性和建立或者达到各自目标的途径。提出我国应选择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混合模式的设想和建议。关键词 财务会计 税务会计 差异 分离 协调混合Compared Financial accounting with tax accountingAbstract Accounting and tax is economy of two different branch, follow different rules and norms of different objects. Financial accounting target is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functions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 needs, and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ax revenue accountant busines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and a definite plan, goals, timely find problems and take measures to keep the normal track along the tax planning activities.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tax system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tax accounting, the differen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Bas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eparated,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establish or reached their target. China should choose the tax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coordination mixed mode of ideas and suggestion.Key Words Financial accounting tax accounting Difference Separation Coordinate mix目录引言-11.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1.1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产生原因-11.2财务会计的概念-21.3税务会计的概念和区分-21.3.1完全统一说1.3.2相互独立说1.4税务会计不同概念的比较2.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与差异-22.1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联系 -22.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2.2.1、核算目标不同2.2.2、核算对象不同2.2.3、核算基础不同2.2.4、核算依据不同2.2.5、两种会计的构成要素不同2.3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协调和混合2.3.1 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2.3.2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3.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的条件和属性3.1 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3.1.1 英美税务会计模式3.1.2 法德税务会计模式3.1.3、日荷税务会计模式3.2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条件3.2.1 政府和出资人取得收益的行为差异决定两种制度具备分离条件3.2.2 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两种制度分离的条件已经具备3.2.2.1 出资人的所有制性质决定分离3.2.2.2 经济发展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有着直接的影响3.2.3、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4.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意义4.1、有利于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接轨4.2、有利于保证税法的严肃性。4.3、有利于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5.对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几点建议5.1 人才方面5.2 组织方面5.3法治方面5.4运作方式6.结论6.1我国应选择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混合模式6.2 社会环境决定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应“过度分离”参考文献致谢尾注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体制和税收体制也逐步完善。这样导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标开始出现差异,因为各自的目标不同。通常来说,税务会计是利用会计手段,对各种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的会计核算理论和方法的总称。财务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能真实、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税务会计的目标是保证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公平社会分配。由此推导:如果会计规范和税法一致,则必然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因此,只有施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才可解决这个矛盾。如果继续实行财务、税务合一的会计制度,则会出现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等目标不能明确区分、核算原则发生冲突、核算目标混淆等诸多问题。因此,借鉴西方市场发达国家的做法,研究对于两者的比较及其分离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1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产生原因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由于生产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整个会计的发展历史一般认为可以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大的阶段。 古代会计阶段 15世纪以前的会计习惯上称为古代会计。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后来,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埃及首先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但是,古代会计是以官厅会计为主的,以上所谓的民间会计仅居于非常次要的地位。人们对于官厅会计的一般认识是指主要服务于奴隶主或封建王室赋税征收、财政支出、财产保管的会计。我国在公元前1066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王朝,就建立了官厅会计,并首现“会计”一词,周礼天官篇指出:“会计,以参是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国外,官厅会计从古埃及、古巴比伦诞生,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变革,到中世纪,古代官厅会计基本定型。官厅会计的服务:(1)协调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2)协调资产保管责任关系。 近 代 会 计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 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复式簿记不仅是一个会计记录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会计学观念,并购建了以日记账、分类账和总账三种账簿为基础的会计制度。 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1、折旧的思想 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比较少,商人们一般都是将耐用财产在报废时一次性冲销,或者将耐用财产当作存货(未销售的商品),继而在年终通过盘存估价增减业主权益。但是随着长期资产的日益增多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正确地确定盈亏,因此长期资产应该在其经济寿命期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折旧”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2、划分资本与收益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与经营者日益分离并更加关心投入资本的报酬。因此,必须将业主的投资与投资报酬收益进行严格的区分,使得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同时也要求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恰当配比,更使收益表成为对外披露的重要报表之一。 3、成本会计 重工业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制造费用激增,成为产品成本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制造程序与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相应复杂。这些变化都对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最终,以存货的计价作为突破口,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4、财务报表审计制度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日益明显。作为不参加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者,必然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因此要求管理当局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但是又由于管理当局与所有者之间微妙的利益对立关系,同时也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所有者(可能并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希望能够由客观、中立的会计师进行验证,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这就形成了财务报表审计制度。1854年,苏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特许会计师协会,这被誉为是继复式簿记后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现 代 会 计 “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的“会计研究公报”(ARB)的出现为起点。这一会计发展阶段,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标志着会计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1、公认会计准则 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起到了催产的作用。经济危机过后,人们认为松散、不规范的会计实务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挽救会计职业,会计界认为必须着手制定会计准则。1934年,第一批会计准则得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和会计师协会的共同认可,这批准则共包括6项内容,即 (1)利润必须实现; (2)资本盈余不得用以调剂任何一年的当年收益; (3)子公司并购前存在的盈余不得算做母公司的己赚取盈余; (4)公司职员的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单独列示; (5)库藏股股利不得作为收益; (6)捐赠资本不作为盈余。 1937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公布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的法规会计系列公告(Accounting Series Releases,ASR),并在ASR No.4中将制定会计准则的权利赋予会计职业界,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保留有监督权与最终的否决权。以后,会计准则制定团体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以及现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其中,FASB自成立以来,迄今已经公布了133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C or FAS)。 2、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都取得惊人的发展 除了公认会计准则的出台外,新的会计分支管理会计逐步形成与发展。早期的管理会计主要体现为执行性管理会计,侧重于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逐渐由单纯的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过渡到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把决策会计放到主要位置的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去,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3、另一个重大的发展是会计研究方法上的拓展: 70年代以前,规范性会计研究法占据主导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后,实证会计研究开始出现并逐渐取得了与传统的会计研究方法共领风骚的地位。 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这样一种不断循环往复的科学研究思路,从而既保证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致性,也能使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经受检验,避免了“空中楼阁”式的尴尬! 古代会计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这一时期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簿记法和初创形态的复式记账法等,复式记账萌芽于13世纪末佛罗伦萨,而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近代会计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1940年,这一时期在会计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方面重大发展:一是复式记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我国使用复式记账法始于1905年,当时中国第一个注册会计师谢霖从日本引进并运用复式记账原理设计了大清银行的一整套会计制度。现代会计则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同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的。特别是进入 80 年代以后,企业税务会计被人们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指出:“很多小企业,会计的目的是为了编制所得税申报表,甚至不少企业若不是为了纳税根本不会记账。即使对大公司来说,纳税也是会计师们的一个主要问题。税法对于提高会计实践水准具有极大影响,并促进一般会计实务的改进及一致性的保持。通过税法还可以促进会计观念的发展。如促进寻求更好的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澄清了计税收益的实质和所应包括的,范围等等。”可见,企业税务会计对于企业利用税法取得合法利益以及确保不固纳税方面的任何疏漏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从 1994 年税制改革以后,税务管理得到加强。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额方法的实行,使应纳税额的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对此,各地税务机关试行了在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中培训办税员,指定取得办税员合格证的会计人员办理纳税事项办法。这一办法,完善了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可以说是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初步探索。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与特征不同而形成的分工和司法领域对财务管理、税务管理的要求等原因,二战以后,应运而生一种新的会计分支税务会计,它是现代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基于税法与会计的不同要求而产生的。美国税务会计专家吉特曼博士认为:“税务会计主要是处理某项目何时被确认为收入或费用账务问题的一种专业会计。”基本上阐明了税务会计的性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情的不同,与我们所说的有所不同。1.2财务会计的概念财务会计又称对外报告会计,其基本职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大量的、日常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定期编制通用的财务报表,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新编财务会计(第四版财务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反映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等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受到这些信息使用者的普遍关注;他们需要以为主要依据,作出有关经济决策。以前,财务报告是经营者领导下的会计部门提供的,即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是分离的难免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了取得投资者、债权人的信赖,就需要对会计信息的加工、形成和传递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因此产生了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财务会计的规范形式。1.3税务会计的概念和区分税务会计的内涵应定义为:以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学 的理论和技术,并融汇其他学科的方法,以货币计价的形式,连续、系统、全面地综合反映、监督 和筹划纳税人的税务活动,以便正确、及时、足额、经济地缴纳税金,并将这一信息提供给纳税人 管理当局和税收机关的一门专门会计。外延:会计的基本概念问题尚无统一的结论,会计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正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甚至分解与融汇其他学科知识的成长中的学科,要对这样的学科下一个完备的定义,言简意明地指明其内涵与外延,实非易事。因此,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会计学者对税务会计所下的定义便不尽相同。归纳起来,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定义:完全统一说、相互独立说和依存关系说。1.3.1完全统一说”完全统一说 的论点是不承认税务会计独立存在的意义,认为税法对会计的要求不是会计,只有财务会计才是会 计,任何企业纳税业务在会计上的反映都仅仅是会计的一部分帐务处理。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我国的会计学 者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日本的会计学者中也不在少数。日本中央经济社出版的一本(会计学辞典 )中就解释到:“税务会计作为制度会计的类型之一,是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课税所得的一个会计分支”。因此,“企业税务会计并 不是一门和财务会计并行的独立会计,它只是财务会计中的税务事项部分。税务会计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会计收入或会计所得等的基础上调整计算应税收入或应税所得等,并确定应纳税额。二是按会计准则对税款费用等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这里的制度会计,指的就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财务会计。这种观点在法国更是占 统治地位,可以说目前法国还很少有人怀疑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什么区别,甚至除了那些为跨国 经济业务和接欧共体(指令)或(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的公司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税务 会计这个概念。1.3.2相互独立说相互独立说站在和完全统一说相反的立场上,设定存在完全相互 独立的两个系列会计。它认为国家税法对会计的规定,是由其不郑石桥、胡世明:(关于企业税 务会计的探讨),载(财会通讯)年期。阳】森田哲弥、官本巨章:(会计学辞典) ,第页,中央经济社昭和年月出版。同理论所决定的,独立于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作为区别财务会计的税务会计它是“确定和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进而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以便 正确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简称为税务会计。美国著名税务会计专家史帝文··吉特曼博士认为 ,它在“本质上是处理两类问题:一是某项目是否应确定为收入或费用;二是该项目何时被确认为 收入或费用。”日本学者武田昌辅认为 :“税务会计是为计算法人税法中的课税所得而设立的会计。它不是制度会计,而是以企业会计为 依据,按税法的要求对既定的盈利进行加工、修正的会计。”相互独立说主张,税务会计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于财务会计,因而是有着完全独 立方法的另一种专业会计。持这种观点的人在美国、英国的会计学者中占主流,在我国的台湾和香 港也有很大影响。1.4税务会计不同概念的比较各国经济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税务会计或成熟发达,或刚刚起步 ,他们对这一事物的认识深度与广度难免会有不同。1.4.1完全统一说完全统一说观点持有人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税法导向会计的国度。最有代表性的首推法国和德国,他们的 企业会计就是税务会计,或者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独立的税务会计。中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也强调计划性,现阶段的特征仍然体现为政府主导型。尽管经过、年 的会计改革和财税改革,使我国的税制向国际惯例有所靠拢,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差异,然而由于我国税法尚不完善,很多在西方国家税法中对会计的要求,而在我国则是在财务管理制度中规定的,从而使旧体制的惯性依然在相当范围内发生作用。因此,人们认为对于刚刚出现的、数量不多的纳税影响会计的差异,只要通过在会计帐簿中增加几个科目就可以解决了。日本某些学者把税务会计也看作是财务会计(制度会计)的一部分,是因为他们也把税务会计理解为按照财务会计准则来协调税法的 规定对所得税进行的帐务处理。武田昌辅:(新 纳税务会计通论,中央经济社昭和年出版。这种情况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不是个别的,其原因之一,是因为 有些人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的英文,误译成所得税会计, 而所得税会计在西方简称为税务会计。总之,构成完全统一说观点的论据主要有两点:一是税法规定与会计原则无大差异,因而税务会计无独立的必要;二是因为税务会计等于所得税会计,而所得税会计等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所以,税务会计便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从国际会计准则(第号)或者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号),可以看出所规定的条款,都是对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如何处理,即设立科目:记借方还是贷方,余额表示什么,以及在财务报表中如何揭示,要害是税金的递延分配。 如果对英文资料中的税务会计()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内容加以比较,不难看出二者完全是两码事。这部分人所定义的税务会计,实际上不是税务会计。1.4.2相互独立说相互独立说观点的持有人主要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会计学者,在这些实行普通法系的国家中,由于始于本世纪年代的税法与会计准则分歧不断扩大,形成不可挽回的势头,税法要求的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实务并行发展。因此,笔者认同国内学者的意见,税务会计可定义为:税务会计是以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涉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门会计。 朱秋惠.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几点区别j 会计评论 2006:12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与差异2.1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联系会计与税收向来是紧密联系的。税收的计算离不开会计的信息资料,它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财务活动的资料,这个资料不仅是企业编制对外财务报告的基础,也是税务会计处理的基础。税务会计只是对财务会计处理中与现行税法不符的会计事项,或出于税收筹划目的需要调整的事项,按税务会计方法计算、调整。税务会计并不要求纳税人在财务会计的凭证、账簿、报表之外另外设置一套会计帐本,在报告涉税信息时,只要使用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税务会计也影响着财务会计,企业的任何税务会计处理均会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必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2.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着不同的目标,前者以会计准则和制度为准绳,而后者惟税法是从,核算的对象不同,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税务会计的对象是涉税事项,同时,核算的基础也不尽相同,前者以权责发生为基础,后者以收付实现为基础,核算的依据和会计本身的构成要素也不同。从发生情况来看,两者适度分离已成共识和事实。2.2.1、核算目标不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税务会计通过税法核算纳税人的涉税活动,保证国家的税收充分和纳税人的依法纳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税务会计则是向税务部门和经营管理者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提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税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纳税申报。2.2.2、核算对象不同财务会计的对象是能用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活动,即企业的资金运动,既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不论是否涉及纳税事宜,都要通过财务会计进行核算与监督,以满足企业债权人、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的需要。税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涉税事项,其核算范围包括经营收入、成本、费用与资产计价、收益分配、纳税申报与税款解缴、税收减免和税收筹划等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对纳税人与税收无关的业务不予核算。2.2.3、核算基础不同作为税务会计构成基础的税法,其对应税收入和抵扣费用采用的确认和计量基础,在一些国家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演进的过程。美国、加拿大、英国的税法和司法裁决中曾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计算计税收入和费用的主要方法。美国1916年的收入法中推崇纳税计算中采用收付实现制,1918年以后的收入法要求企业在纳税计算中使用权责发生制,但允许收付实现制存在,然而要求一个纳税企业只能采用其中一种方法。到了1954年,由于认识到收付实现制对某些业务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允许某些企业针对不同的业务选择采用权责发生制或是收付实现制,但每一业务自身的收入和费用核算必须使用同一方法,并且要分别编制报告。加拿大直到1948年以后才开始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依据来计算所得。在我国,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财务会计标准与税法规定长期统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始终不加区分。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为了适应加入和新的会计准则实施形势下的需要,我国加快了会计改革的步伐,参照国际会计惯例,制定并实施了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标准基本脱离了税法的制约,从而使会计真正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与此同时,因会计标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而导致的各种收入和费用的差异项目大量出现,使得税务会计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确认、计量基础上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已产生较大的差异,迫切需要建立税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以指导纳税处理。于是,以协调财务会计标准与税法规定为主要内容的税务会计在我国应运而生。从税务会计在我国产生之日起,其核算基础与财务会计间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强调收入是否真实发生及收入和费用恰当配比,使会计信息准确相关。税务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有效的防止偷税漏税。如企业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人,从会计核算上讲应属于企业收益,构成税前会计利润的组成内容,而税收上为了鼓励企业购买国债,规定此项收人可以从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后者是指因税法和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和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所得额的差异,它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某一期能够转回。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而财务会计采用直线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从应税所得中扣减的折旧金额会大于当期所得的折旧金额,从而产生应纳税的时间性差异。2.2.4、核算依据不同财务会计的核算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税务会计不仅要遵守一定的会计准则,更加要遵循税法的规定,当会计规定与税法相违背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两者的差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差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是,税务会计处理却不完全适用。如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这个明细科目下建立“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和“进项税额转出”等子目,其中进项税金抵扣是采用购进扣除法,此项会计处理是按收付实现的原则进行核算的,因此,企业每期缴纳的增值税,并不是企业真正增值部分的税金。二、谨慎性原则: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充分的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8项准备,但税法制度仅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做了规定。例如,减值准备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在年终,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于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税务会计应据税法规定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均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同时,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业企业发生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应直接冲减产品销售收入;商品流通企业应通过“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进行核算,期末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在包装物押金上,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对不再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工业企业通常作其他业务收入处理,商品流通企业通常作营业外收入处理。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所收取的押金,如果单独记账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同时,会计政策和税法针对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折旧政策,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者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而现行的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必须在法定的年限内依直线法计算,对未经批准加速折旧的或者采用直线法以外的其他折旧方法的,纳税时必须进行纳税调整。在存货的计价方式上,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存货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者后进先出法。而不同的计价方法所计入的存货成本也是不同的,反映企业的成本和效益的结果也不同。一般来说,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当物价不断上涨的时候,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当物价不断下跌时,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这样会使会计资料真实,符合企业的实际成本和实际效益。2.2.5、两种会计的构成要素不同财务会计的六大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六大要素进行的,这六大要素构成的会计等式是: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利润;而税务会计的要素有四个,即应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其中心要素是应纳税额,另外三个要素都是为计算应纳税额服务的。这里的应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与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两大要素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在确认的范围、时间、计量的标准与方法上都可能存在差异。税务会计四要素构成的等式是:应税收入- 准予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复式记账是会计的重要方法,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可知:任何经济活动的发生,都会在账面上有所反应,其变化不外乎是资产实物和债权形式的变化、权益和负债形式的变化、资产实物和权益发生的变化。因为上述的差异,就会造成会计处理结果的不同,特别是资产与权益的变化会引起税收的变化。如一家中国房地产公司,以房产与一家外资企业合资,成立了一家新的中外合资企业。合资以后,这个房产成了权益。合资以后不久,中方公司提出退股。根据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规定,如果合资一方提出退股的,合资的另一方有优先购买权。于是,外资公司以市场价购买了中方的权益。我国税法规定股权交易无需缴纳任何税金,外资公司成功避税。尽管上述交易的最终结果是房产的所有权转移,但是从形式上看,这是权益交易而非资产交易,逃避了应缴纳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及契税等。而从税务会计的角度,是无法避开的。2.3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协调和混合 尽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存在上述诸方面的差异,但任何税务会计的处理结果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而税务会计的种种处理结果均应当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相协调。这种互相协调关系构成了两者间联系的主要方面。 2.3.1 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企业财务活动的会计报告,这个会计报告是为企业对外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素材和依据。也是企业进行税务会计处理的基本依据。从各国税务会计的实践看,大都先以企业的会计利润为基础,再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2.3.2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无论是结果如何,最终将反映在企业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上。前已提及,企业的任何税务会计处理均会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必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中,为了处理时间性差异,企业要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该科目或作为企业一项“负债”列示,或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列示。此外,企业的所得税项目及上述递延税款对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均有影响。3.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的条件和属性税务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大会计分支,目前在西方国家,税务会计早已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税务会计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成为现代会计的三大支柱。在我国,目前税务会计还只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国家税收职能的逐步稳定完善,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的分离是十分必然的。让我们分析市场环境比较完善的美欧:3.1 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 3.1.1 英美税务会计模式。以股东投资人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及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都必须遵循财务会计准则,一个会计周期的期末将会计利润(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调整为纳税利润(亏损)。 3.1.2 法德税务会计模式。以税收为导向,税法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和收益的确定发生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与税法(还有商法、公司法等)一致,对会计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由于计算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一致,无需税务会计调整计算这种模式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符合税法的要求,税务会计当然 也就无需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 3.1.3、日荷税务会计模式。以企业为导向,但各具其特色,日本会计深受商法9、证券交易法和公司所得税法的影响,如日本的公司所得税法要求为纳税申报的损益表必须经过股东大会通过,并经有关方面核准,依据证券交易法编制的损益表与依据商法编报的损益表应该一致。基于此,它接近于法德模式;但日本税法又规定,在计算税时,财务会计的收益可以进行调整,但哪些项目可以调整,那些项目可以灵活处理,哪些项目不可以调整,要遵循税法规定,从这个角度看,它又具有英美模式的特点。因此,日本模式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亦称混合模式。而荷兰,税法对财务会计没有影响。因此,荷兰的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截然分开的。 由此可见,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在英、美、荷等国家,税务会计早就独立于财务会计,而在法、德、日等国家,税务会计则融于财务会计,实际上是财务屈从于税法。在我国,由于七、八十年代尚未形成现代税制的框架,不具备税务会计成长的沃土。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随着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已为税务会计独立成科创建了客观条件并提出了内在要求。 3.2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条件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是经济和会计发展的必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当环境具备、条件成熟,税务会计必然会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这就如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一样。 3.2.1 政府和出资人取得收益的行为差异决定两种制度具备分离条件 3.2.1.1投资和收益的行为差异,也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上述两种制度分离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因为政府征税是无偿的,而出资人取得投资回报是有偿的事先投入,政府对征税的无偿性,决定了政府没有对资本进行追加和补偿的后顾之忧,因此,政府更关心企业收入的一面,企业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在税收上的收益。因此,这种关心主要表现在收入能否提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