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石油工止勘探开发成本会计核算的改革略影.doc

    • 资源ID:3850664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石油工止勘探开发成本会计核算的改革略影.doc

    石油工止勘探开发成本会计核算的改革略影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石油会司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仅就石油工业最具特色勘探开发成本的会计核算进行简要的回顾.一、1993年之前石油工业的会计核算(一)地质勘探资金来源l、国家地质勘探预算拨款在最初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需要的地质勘探资金全部由国家拨给,同时实现的利润和提取的折旧基金也全部上交给国家.之后直到中国石油在海外上市,国家仍无偿拨给少量专项资金.2、超产原油高平差价1981年,国家开始对原石油部实行了原油产量包千的办法,超产原油允许出口或在国内按高价销售,高价和平价之差作为石油勘探开发基金.3、储量使用费1988年经财政部、国家物价局等有关部门批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油气开采成本中提取储量使用费作为一项专门基金,最初是每吨5元.(二)勘探成本和开发成本会计处理石油工业生产过程是一个综合、系统、连续的生产过程,但由于计划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我国在财务会计上多年实行分割核算,各个油田都要执行地质勘探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标准论文网计算机教育毕业论文发表单位和工业企业三套会计制度,形成各自三套核算体系,结果使我国石油会计没有形成一个反映石油工业生产全过程较完整的会计体系.(三)会计制度的缺陷这一阶段的会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多制度自然会显现出其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1992年改革之前的会计制度是建立在假设石油天然气生产仅限于开采环节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像真正市场经济下独立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那样将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看成勘探和生产,石油天然气加工,运输、分配和储存以及销售和营销等四部分组成的综合系统,因而,形成了一个会计主体依据三个会计制度,编制三套财务报表的现象,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做法不能完整的反映石油工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进行改革.涉及投资体制的问题主要有:首先,石油地质勘探费拨款制度下,无论勘探成功与否,勘探成本都不予以资本化,也不列作当期费用,这样不能全面地核算出企业的成本与费用.此外,国家拨款供企业使用,这属于国家对企业的投资,不增加"国家资本金"也不合理.其次,超产原油高平差价的投资基金制度以不合理的价格机制为基础,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点,不利于企业自身长远的发展.比如,"七五"计划时期国家对石油工业要求把一部分超产原油作为贡献油,就是按平价卖给国家,并要求对超产原油高价和平价之差,并开征能源交通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这种政府干预的行为给石油企业勘探资金的筹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次,油田企业提取的储量使用费要交给总公司,由总公司根据当年的勘探部署,统一安排,并非哪个油气田企业提取的储量使用费就归哪个油气田企业使用,这样虽然可以保证新区勘探资金的需要,造成了地质勘探费用与收人在时间上和区域(成本中心)上都不配比,不符合基本的会计原则,也会使得成本费用重复计算,导致石油天然气生产成本失真.这是因为储量使用费提取时进人了生产成本,形成固定资产后又会折旧进入生产成本.二、1993年财会翻度改革后石油企业的会计核算(一)地质勘探资金来源国家地质勘探预算拨款、超产原油高平差价、储量使用费仍然是地质勘探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1994年油气价格改革,取消了油气平价,因此也就相应的取消了来源于油气高平价差转人的勘探开发基金,勘探开发基金中只有按规定提号取得储量使用费.(二)勘探成本和开发成本会计处理1993年国家对财会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石油企业根据国家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改革了过去的核算办法,将地质勘探、基本建设两套总账全部纳人工业企业一套总账进行核算,统一了石油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就勘探开发成本而言,在我国石油企业会计核算中,不区分勘探成本和开发成本.石油企业进行勘探开发所发生的成本支出均在"勘探开发支出"科目中进行核算,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所发生的支出,包括进行地震、重力等地球物理勘探作业、钻井作业、油田地面建设施工作业等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地质勘探作业完成后,做出的地质结论无论是否发现油气显示,其实际支出都要核销,冲减"地质勘探费拨款',、"储量使用费"等科目.探井完工后,要根据地质结论区别处理:对于未发现油气显示的探井成本予以核销,冲减"地质勘探费拨款"、"储量使用费"科目,对于发现油气显示的探井,要将有效井段转为生产井,并核销无效井段的成本.(三)核算方法的改进与不足改革后的"一套账"核算方法既简化了核算手续、节约了人力,又有利于投人产出核算的结合,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前面提到的由于不合理的投资体制导致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1993年我国对财务制度进行改革后的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是按照机械加工行业制造成本法核算石油成本的,因此石油企业据此制定的核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合石油行业.例如,其成本核算的方法没有充分反映油气生产的技术特点,没有按勘探、开发、生产个阶段核算油气生产的耗费,油气成本中辨别不出上述各阶段的耗费构成.此外,依据是否发现"油气显示"来判断探井是否有油气储量并不合理,事实上有油气显示并不意味着其具有商业开采价值.再有,一直以来石油企业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来补偿资本化的油气资产价值也不妥.因为石油天然气生产使用的资产一储量及井和相关设备设施与一般工业的资产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是下种递耗资产,井和相关设备设施也随着开采周期的结束随之报废.而且油气资源开发的前期产量高,以后产盘逐渐递减,生产维护支出逐渐增加.油气资产的这个特点使得矿区取得成本以及井的资本化成本的摊销不应像其他工业企业一样,按资产使用期限平均摊销,而应采用单位产量法摊销.三、成功上市后石油企业的会计核茸(一)地质勘探资金来源2000年4月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次日,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标志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境外融资成功.此后,国家不再向石油勘探企业拨款,因此不再设"地质勘探费拨款",同时不再在油气开采成本中提取专门基金一一"储量使用费",所有需要费用化的地质勘探支出全部计人损益.(二)劫探成本和开发成本会计处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成立了采掘业筹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采掘业国际会计准则草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展之中.2001年12月起施行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会计制度大体上就是依据采掘业筹划委员会关于石油天然气业务的主要暂行观点制定的.在我国新的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开始区分勘探成本和开发成本.制度中新设立了"地质勘探支出",核算进行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勘探开发成本核算主要按照成果法进行: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成本和其他非钻井成本,月末转人地质勘探费用,列人当期损益.所打探井经过评价,如果未发现经济可采储t,即确定为干井,探井成本转人"地质勘探费用",列人当期损益.如果发现经济可采储量,即确定为成功探井,有效井段探井成本转人油气资产予以资本化,转入"油气并及相关设施",无效井段成本转人"地质勘探费用",列人当期损益.探井完井一年后仍未能做出成功或失败结论的,应将探井成本转人"地质勘探费用",列入当期损益.探井成本的核销或结转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油气开发成本发生时计人"油气开发支出",该科目核算进行石油天然气开发支付采矿权价款、钻凿开发井、补充井、调整井、注水井等以及相应的地面开发配套设施所发生的支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属于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包括开发干井)按规定转人"油气井及相关设施",形成固定资产的转人固定资产.油气资产折旧方法一如既往仍是直线折旧法,但对外披露时调整为单位产量法.(三)尚韶完普的几个方面新的核算方法由于融资的要求已经基本上与国际准则接轨了,上述种种问题也随之得到了解决,但是中国石油在勘探开发成本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标准方面还不够完普.国外石油公司以是否增加储量和设备生产能力为划分界限,具有严格、详细、具体的划分标准.而我国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处理上基本沿用过去的做法,缺乏具体的标准,在具体操作上还缺乏详细的规定及相应的手册作指导.2296266

    注意事项

    本文(石油工止勘探开发成本会计核算的改革略影.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