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收入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doc
收入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作者姓名:专业名称:会计与审计指导教师:摘要本文通过对收入会计核算有关问题的探讨,指出了新准则下收入确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会计确认是指对会计主体产生的经济事项,遵守必然的标准 进行客观认定,并将其列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在账簿上正式加以记载 并列入会计报表的会计行径。在全部会计程序中,确认是项目应否列入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第一道关口,确认请求既用文字、又用数字来描绘一个项目,其金额必须 包孕在财务报表的总记之中。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信息应符合四个根基标准 ,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干性和可靠性。确认之所以首要,就因为它代表会计行径中的辨认、确定 即决策阶段,只有正确 地进行确认,才能正确 的记载 和报告,也才能产生 对会计信息用户决策有用的信息。收入能否确认、何时确认以及存在的问题是财务会计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一些企业用以“粉饰 报表”和财务造假的常用法子 ,因为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会涉及企业损益的盘算,最终影响各利益 团体的决策。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是我国会计工作的重点,也是造假账、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为此,新会计法在第二十六条对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中容易出现虚假、舞弊的环节,作出了禁止性的强制规定,以制止、防范造假账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 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是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会计信息质量。当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资料失真等问题,在一些公司、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修订后的新会计法单设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在对公司、企业确认、计量、记录会计要素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的同时,对其会计核算中有代表性的造假账行为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此文前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强调企业收入核算过程中的问题必须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其中确认和计量是记载 和计入财务报表的两个程序。收入的确认,特别 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财务会计最繁杂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收入确认的根基和方法入手,论述了收入会计核算在实际运用 中遇到的问题及新会计准则的解决措施。免费论关键词:会计准则,收入,会计核算 ,方法。目录摘要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1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2本文的研究动机和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2 收入会计核算的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2.1 收入会计核算的历史变迁错误!未定义书签。2.2 收入会计核算的特征和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影响收入会计核算的内外部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3我国企业销售过程中会计核算问题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1销售过程核算应设置的账户错误!未定义书签。3.2销售过程会计核算问题的账务处理流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3.3针对销售会计核算问题进行讨论和治理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4我国收入会计核算与流转税两者存在的一般问题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1我国收入核算与增值税的问题处理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2我国收入核算与营业税的问题处理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3我国收入核算与消费税的问题处理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4我国收入核算与关税的问题处理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5针对收入的核算与流转税两者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对策及建议5 完善收入的会计核算解决问题的综合体系5.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员控制5.1.1 会计机构设置5.1.2 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5.2 优化公司会计核算结构5,2,1收入会计核算的管理5.2.2凭证,账簿的管理5,2,3日记,总账的管理总结致谢参考文献前言(打印时,从前言开始双面打印,此前的内容单面打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安置失业人员,增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企业会计核算在财务会计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会计核算形式又被称为账务处理程序,其含义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流程相互结合的方式。会计核算形式规定了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企业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上的需要来选用其中一种。会计确认是指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事项,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客观认定,并将其列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在账簿上正式加以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会计行为。在整个会计程序中,确认是项目应否列入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第一道关口,确认要求既用文字、又用数字来描述一个项目,其金额必须包括在财务报表的总记之中。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标准,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确认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代表会计行为中的识别、判断即决策阶段,只有正确地进行确认,才能正确的记录和报告,也才能产生对会计信息用户决策有用的信息。收入能否确认、何时确认以及存在的问题是财务会计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一些企业用以“粉饰报表”和财务造假的常用方法,因为会计收入核算出现问题会影响企业损益的计算,最终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1收入会计核算的概述1. 1 收入会计核算的历史变迁1.1.1. 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一、会计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我国实行的是统一会计制度,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新会计法第五十条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有关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会计核算是我国自己创造的一个特有会计名词,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会计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名词。我们研究会计法规体系离不开会计制度,而研究会计制度更离不开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是有关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标准。范围和方法等方面规则的组合,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小规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以及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以及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内容作出的规定,是各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所必须遵循的规范。目前,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金融保险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有其若干特殊性,难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在继企业会计制度发布实施之后,最近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接着将着手考虑小规模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问题,做到尽量统一。二、会计核算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理论 会计核算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在其产生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会计核算制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会计核算制度同样面临着变迁与创新的问题。会计核算制度的变过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变化的历史,表现为会计核算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广泛的,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各有不同。而会计信息本身又是不完全透明的,不对称的,这必然会引起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从而产生了博弈。博弈理论应用于会计核算制度制定的研究,拓展了会计核算制度制定的思路和方法。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现实中,政府颁布的会计核算制度若有漏洞,各相关利益主体就会从漏洞中获得利益,而且政府发现了就会堵之,其方式就是制度的“补充”、“解释”或重新制定后颁布,这实际上就是政府与各相关利益主体就会计核算制度进行的社会博弈过程,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或改良成为政府和各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结果的综合体现。一次博弈过程的完成,会计核算制度使暂时达到了“纳什均衡”状态,通过会计核算制度在政府和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多次博弈,朱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会计核算制度,以使各种利益得到更好地兼容,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纳什均衡”状态,也就是“公认”化的均衡之路,达到“纳什均衡”状态的会计核算制度,实际上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接受的“市场规则”。 三、会计核算制度变迁的周期理论分析(一)僵滞阶段:会计核算制度变迁的起点 (二)创新阶段:会计核算制度变迁的发展 (三)均衡阶段:会计核算制度的完成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转轨的完成,或新的制度替代旧的制度,往往是以新的制度规则确立为标志。 以上三个阶段就是会计核算制度的一个周期。在会计核算制度的均衡阶段,缺乏通过制度创新而获得新增利益的机会,各分享集团都不愿意从事新制度的创新。因而,利益集团要想获得新增利益,就只能从现有会计核算制度总收益中获取更大的份额。分享型集团将逐渐演变成独占型利益集团;会计核算制度均衡被打破,有向僵滞阶段演进的可能,于是下一个周期又开始了。会计核算制度的变迁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运动着,向着最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逼进。1. 1 .2 收入会计核算的特征和分类收入的基本特征:(一) 收入收入 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产生。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的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制造业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的收入。2收入会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经济利益,是指现金或最终能转化为现金的非现金资产,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者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为客户代收的款项。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的收入。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如增值税销项税额、代收利息等;又如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也不属于收入而是利得。二、收入的分类 (一)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二)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 不同行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所包括的内容不同,比如,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自制半成品、代制品、代修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实现的收入;商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实现的收入;咨询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提供咨询服务实现的收入;安装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提供安装服务实现的收入。 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并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发生的相关成本。 2.其他业务收入 不同行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所包括的内容不同,比如,工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对外销售材料、对外出租包装物、商品或固定资产、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取得现金股利)或债权性投资(取得利息)、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实现的收入。 企业实现的原材料销售收入、包装物租金收入、固定资产租金收入、无形资产使用费收入等,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或债权性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收入和利息收入,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需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为取得其他业务收入发生的相关成本。1.1.3 影响收入会计核算的内外部因素一、 收入会计核算的内部因素(一)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这项比率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说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用作支付保证,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对于大部份企业来说是比较合适的比率。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持有不能盈利的闭置的流动资产,企业资产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资金浪费,同时表明企业过于保守,没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或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报废还没做处理或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另外,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因素,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一般认为,1: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合理的,它说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1元的速动资产(即有现款或近似现款的资产)做保证。如果速动比率偏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同时也表示企业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企业就失去了收益的机会。如偏低,则企业将依赖出售存货或举新债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出售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但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3.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现金流动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因为债务最终是以现金偿还,所以,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差。在分析时注意与同行业相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100%该指标反映企业用每年经营现金流量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指标越高,偿债能力越大,可反映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企业只要能够按时付息,就能借新债还旧债,维持债务规模。若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说明该公司营业现金流量不足,举债能力差。4.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这个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相反。5.产权比率产权比率也是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这个指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之比率,也叫做债务股权比率。该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以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获取额外的利润。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二)企业获利能力分析获利能力作为企业营销能力、收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以及回避风险等能力的综合体,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从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资产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1. 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率是营业毛利额与营业净收入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额/营业净收入*100%.这个指标主要是反映构成主营业务的商品生产、经营的获利能力。公司生产经营取得的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后有余额,才能用来抵补公司的各项经营支出,计算营业利润,毛利是公司利润形成的基础。单位收入的毛利越高,抵补各项支出的能力越强;相反,获利能力越低。一般来说与同行相比,毛利率偏低,则成本偏高。 2. 营业利润率:是指营业利润与全部业务收入的比率。作为考核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营业利润率比营业毛利率更趋于全面,理由是:其一,它不仅考核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而且考核附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其二是营业利润率不仅反映全部收入与和其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还将期间和纳入支出项目从收入中扣减。期间费用中大部份项目是属于维持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固定性费用,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全部抵补,公司的全部业务收入只有抵扣了营业成本和全部期间费用后,所剩余的部分才能构成公司稳定、可靠的获利能力。 3. 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利润总额和利息支出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于衡量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高于同期银行借款利率和社会平均利润率,则说明公司总资产获利能力足。 4. 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中利润总额与资本金的比率,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这项比率是衡量企业资本金获利能力的指标。资本金利润率提高,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和国家所得税就增加。利用基准资本金利润率作为衡量资本收益率的基本标准。基准利润率应根据有关条件测定,一般包括两部份内容:一是相当于同期市场贷款利率,这是最低的投资回报;二是风险费用率。若实际资本利润率低于基准利润率,就是危险的信号,表明获利能力严重不足。 5. 经营指数:它反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计算公式为:经营指数=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该指标直接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说明公司每一元净利润中有多少实际收到了现金。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的破产。 6. 主营业务收入收现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得到的现金与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主营业务收入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这个指标表明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实际收到现金的多少。若该比率大于1,表明企业不但收回了本期的销货款和劳务费,甚至收回了前期的应收款,表明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应收账款管理也很到位;若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企业不能收回当期的全部销货款和劳务费,这是当前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特点所决定,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二、 收入会计核算的外部因素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分析的框架。涉及的对象:企业、政府、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公众压力集团等。这种分析需要通过建立档案的形式进行追踪分析:1、对政府的分析;2、对顾客的分析;3、公众压力集团的分析;4、政治宏观环境的分析;5、经济宏观环境的分析;6、社会文化因素对企业战略的影响;7、技术因素对企业战略的影响。2. 我国企业销售过程中会计核算问题分析2. 1 销售过程核算应设置的账户为了正确反映销售过程核算的内容,企业应设置和运用以下账:(一)“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销售商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或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实现的收入;借方登记发生的销售退回和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收入,期末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二)“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该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获得的其他业务收入,借入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收入,结转以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三)“应收账款”账户 “应收账款”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的企业,预收的账款也在本账户核算(因为两账户同属于销售环节)。该账户借方登记实现收入发生的应收款和已转作坏账损失又收回的应收款,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运杂费等;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应收款项和企业将应收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而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以及转作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应收但尚未收回的款项。 (四)“应收票据”账户“应收票据”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应收票据;贷方登记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和持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贴现的票面金额;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金额。 (五)“预收账款”账户“预收账款”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属于负债类账户。该账户的贷方登记预收购货单位的款项和购货单位补付的款项;借方登记购货单位发出商品销售实现和退回多付的款项。该账户月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预收购货单位的款项。 (六)“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已售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当月发生销售退回的商品成本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当期销售成本,期末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七)“其他业务成本”账户“其他业务成本”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为获得其他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等。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其他业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货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成本,结转以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八)“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该账户借方登记按照规定计算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金及附加;贷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以及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九)“销售费用”账户“销售费用”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费用;期末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2. 2 销售过程会计核算问题的账务处理流程分析1. 确认本期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借: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等(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实现的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发生销售退回:(1)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的退回,不进行账务处理; (2)已确认收入的销售商品退回,应直接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 借:主营业务收入(按应冲减的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按已付的金额)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等(按应付的金额) 同时,按退回商品的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该项销售已发生现金折扣,应在退回当月一并处理。 (3)对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应增设“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并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按退回商品相对应的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可冲减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按已付给购货方的款项) 应付账款(按应付给购货方的款项) 同时,按退回商品的成本(如为按售价核算的库存商品,应按售价)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如按售价核算的库存商品,还应同时确认与所退回商品相对应的进销差价。 经过上述调整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或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提供劳务取得收入 借:银行存款(按已收的金额) 应收账款等(按应收的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按实现的劳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3.销售材料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等(按售价和应收的增值税) 贷:其他业务收入(按实现的营业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到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借:现金 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同时,结转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无形资产等 4.期末,将“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1.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按借方差额) 贷:短期投资(按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 应收股息(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润或利息) 投资收益(按贷方差额) 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分派利润 借:应收股息 贷:技资收益 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期末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技资收益 如为净亏损,则作相反分录,但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减记至零为限。 4.出售或收回长期股权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按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长期债权投资(按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应收股息(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润或利息) 投资收益(按贷方差额) 5.期末,将“投资收益”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1)将“投资收益”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2)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借方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1.生产经营期间,固定资产清理所取得的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2.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固定资产盘盈,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资产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 3.出售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 贷: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营业外收入(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大于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与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 4.取得的罚款净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 贷:营业外收入 5.期末,将“营业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一)营业利润(或亏损)的结转 1.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2.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3.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二)利润分配1.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2.提取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3.应当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贷:应付利润4.按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应转增资本的金额,在办理增资手续借:利润分配转作资本的利润 贷:实收资本5.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和相应增加的所得税借:有关科目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和相应减少的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有关科目经调整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三)结转全年利润(或亏损)1.年度终了,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2.同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转作资本的利润借: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针对销售会计核算问题进行讨论和治理对策销售收入是企业经营业绩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利润的来源。因此,获取销售收入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最主要的目标之一,通过收入补偿为此而发生的支出,以获得一定的利润。由于企业销售收入确认非常复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企业为了达到隐瞒收入、转移利润或虚增收入以粉饰财务报表等目的,常在销售收入会计处理上采用各种舞弊手段。在财务报表的舞弊中销售收入占有很大的比例,不仅直接影响收入和税金,还影响到资产和利润等项目,其危害很大。 一、销售收入舞弊的动机 (一)中小企业为了达到逃避销售税金、所得税的目的而隐匿收入或 少计收入转移利润,谋求局部利益最大化(二)现有的考核及薪酬设计制度不完善,利益的驱动使管理层蓄意提高收入 。(三)企业为了获取银行信用达到贷款的指标标准而虚增收入和利润。 (四)为了达到上市、配股、摘掉ST帽子的目的,虚增收入和利润。 二、销售收入舞弊的常用手段 销售收入舞弊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达到偷税、漏税,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而减少收入;另一种就是为了粉饰财务报表,达到特定目的,比如向银行贷款、具备上市、配股、增发新股条件及操纵股票价格而尽量虚增收入调高利润。(一)少计收入达到逃税漏税转移利润目的舞弊手段1.企业将商品已发出并已收到货款后,按照规定应确认收入。 2.当某项商品供不应求时,供货方会要求购货方先预付货款,当供货方发出商品后应及时确认收入,但企业为了偷逃税金、转移利润,就会不确认收入冲减“预收账款”而是按商品成本记入“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3.企业采取托收承付方式结算货款时,应在商品已发出,托收手续办妥时确认收入,但企业为了调整利税,故意拖延办理托收手续而推迟确认收入。 4.企业为了搞促销活动,采取“以旧换新”销售方式,按照规定回收产品应作购进处理,销售的商品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不得扣减收购旧货物的收购价格。但企业为了减少税金及利润,采取以差价入账,调整收入和利润。 5.企业在市场不太景气时,会采取赊销方式销售。6.企业将自产的产品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用于捐赠他人都应视同销售。但企业为了少纳税、转移利润不做销售处理,而是直接冲减产品成本。 7.企业利用错误的会计分录转移收入,将正常的销售收入转入营业外收入,不仅偷逃税金还增加了利润。(二)为了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目的常用的销售收入舞弊手段 1.与关系单位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拟购销业务,虚增收入及资产,引起增值税销项税与增值税进项税对等,即不增加税负,又增加了收入。 2.虚开产品销售发票,虚增收入,不惜付出真纳税的代价。因为是虚构收入,所以货款是收不回来的,只能将货款挂在“应收账款”中,通过坏账准备的提取等方法处理。 3.伪造购销合同、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金融票据,虚增收入。形式上核算齐全,实际上根本没有业务发生,从而虚增收入和利润。 4.企业为了虚构销售收入,将产品从此仓库发运至另一仓库或者公开仓库,凭出库单及运输单据作为销售收入入账,而实际上商品只是从此仓库移入另一仓库,销售根本没有发生,从而虚构收入虚增利润。 5.有些企业为了虚增收入,在风险和报酬尚未全部转移给客户之前确认销售收入。比如:有些大型设备需要安装和检验,在未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应确认收入。但企业为了增加收入就会提前确认收入。三、 如何判别销售收入是否舞弊 (一)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增长幅度的比较(二)销售收入与存货的关系(四)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之间比例关系(五)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呈反向变化四、 如何防范销售收入舞弊(一)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建立健全其财务核算(二)完善企业产权制度使财产所有权分散为多元的所有者的产权结构(三)提高投资者的素质(四)完善管理层业绩评价和薪酬制度设计(五)加强外部监管体系(六)会计信息舞弊的惩罚力度和执法力度3. 我国收入会计核算与流转税两者存在的一般问题分析.3.1 我国收入核算与增值税的问题处理分析一、“销项税额”的帐务处理1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包括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应付利润”等科目;按照当期的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作相反的会计分录。2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3利用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进行投资。企业自产、委托加工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4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消费等,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无偿赠送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下列行为应当视同销售: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