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探讨本科毕业论文.doc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企业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探讨摘 要在日常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是企业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多元化和财会知识的不断更新,会计人员掌握这一技能正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文研究了五种实用的会计分录编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技能,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五种方法分别为:增减法、湮灭法、对比法、替代法和针对法。在介绍这些方法之前,首先介绍了会计分录的定义、要素、分类、编制要求、重要意义和基础准备等内容。每种方法都是首先介绍定义,其次是运用步骤,再次是特点,最后是实际运用。实际运用结合实例进行阐述,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掌握。由于上述五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特点不同,因此在实践中应当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工作技能;会计分录;编制方法AbstractIn daily work, the preparation of accounting entries is a basic skill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However,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updated accounting knowledge constantly, accounting personnel to master this skil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As to improve the accounting staff skill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aper studies five practical accounting method of the programming to solve this problem,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se five methods are Change method, annihilation method, comparative method,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according to the law.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se methods, the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elements, classification, preparation requirements, accounting entries of the significance, basic preparation and so on. Each method first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followed by the application step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t last. Application examples are described, so that readers can understand and master faster.Because of the sco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 for the five methods is different,we should use flexibly in practice and infer other things from one fact.Keyword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job skills;accounting entry;preparation methods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会计分录的相关概念21.1会计分录的定义21.2会计分录的要素31.3会计分录的分类31.4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求31.5会计分录的编制基础3第二章 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意义52.1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理论意义52.2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现实意义6第三章 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探讨73.1增减法73.1.1增减法的定义73.1.2增减法的运用步骤73.1.3增减法的特点73.1.4增减法的实际运用73.2湮灭法93.2.1湮灭法的定义93.2.2湮灭法的运用步骤103.2.3湮灭法的特点103.2.4湮灭法的实际运用103.3对比法113.3.1对比法的定义113.3.2对比法的运用步骤123.3.3对比法的特点123.3.4对比法的实际运用123.4替代法143.4.1替代法的定义143.4.2替代法的运用步骤143.4.3替代法的特点143.4.4替代法的实际运用143.5针对法153.5.1针对法的定义153.5.2针对法的运用步骤163.5.3针对法的特点163.5.4针对法的实际运用16结 论18注 释19参考文献20谢 辞21引 言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的不断加深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逐渐增加,业务结构也日渐多元化。此外,由于审计准则、会计准则的修订完善,社会各界对于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方面都迫使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到新的层次。最近,中国会计视野网站与ACCA合作,针对会计人工作压力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会计人员感到压力明显以上程度的占85%。会计人员面临的压力来自诸多方面,包括:领导方面的压力、单位职工方面的压力、知识更新的压力、业务多元化的压力、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压力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压力来自于知识的更新与业务的多元化。会计信息的基础是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核心是会计分录。因此,编制会计分录自然成为会计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知识的更新与业务的多元化使得这一基本工作变得更具挑战,给会计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本文研究了编制会计分录的五种实用方法,依次为:增减法、湮灭法、对比法、替代法和针对法。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编制会计分录变成一项真正简单而富有成就感的工作,减轻会计人员面临的心理压力,保证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第一章 会计分录的相关概念1.1会计分录的定义会计分录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指明应借应贷账户的方向、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会计记录。会计分录的产生来源于借贷记帐法。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世纪14世纪的意大利。当时佛罗伦萨的商业比较发达,资金借贷十分频繁,借贷资本家借入款项时,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还时计入借方;贷出款项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时计入贷方。贷主名下的所记内容表示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的所记内容表示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因此,“借”和“贷”就分别表示了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又经历了热那亚阶段和威尼斯阶段。热那亚人将账户分为左和右对照式,分别用借方和贷方表示。威尼斯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陆续加入了损益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经过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的发展和完善,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二字逐渐失去了其本来的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记录的内容也不再仅仅是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了财产物资和资本损益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他在本书中详细全面的介绍了威尼斯的记账法,并从理论上给予必要的阐述,使它的优点及方法为世人所接受。这是现代会计的开端,也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国际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卢卡· 帕乔利因此被世人称为“近代会计之父”。1907年,中国学者谢霖和孟森在日本东京出版银行簿记学,正式将借贷记帐法介绍给中国。1908年,清政府创办大清银行,正式运用借贷记帐法。1930年,国民政府颁发推行借贷记帐法的统一办法,自此借贷记账法逐渐成为我国工商界、银行界的惯用记账法。1992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和统一记账方法的要求,中央政府规定,自1993年7月1日起,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均须采用借贷记账法。1.2会计分录的要素会计分录有三大要素,即:记账方向、账户名称和金额。在实际编制会计分录时,三大要素必须全部正确,否则该分录就是错误的。1.3会计分录的分类会计分录根据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和结构的不同,可以细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的是一项经济业务仅涉及两个账户的分录,即一借一贷。复合会计分录指的是一项经济业务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分录,即多借多贷。1.4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求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求一般有三个:(1)通常是先写借方的内容后写贷方的内容。(2)借方和贷方的内容应当采取错格表示,即借方要比贷方往前一格,以表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3)每个账户只能书写一行,经济业务事项涉及几个账户就应该分别写几行,不能把设计的账户都写在一行。1.5会计分录的编制基础在编制会计分录之前,必须先要具备一定的基础。首先,要清楚会计科目的分类。在会计学上,会计科目按其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资产类、负债类、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资产类和负债类会计科目包含的项目比较多,为方便记忆与运用,又进一步细分为:流动资产(负债)科目和非流动资产(负债)科目。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包含的项目比较少。例如,权益类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科目;成本类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损益类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科目。其次,要清楚不同类别会计科目借贷方的不同含义。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借贷两方。通常情况下,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为“贷记某账户”。借贷方都可以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和减少,但不同类别的会计科目借贷方的含义不同。在五大类会计科目中,资产类和成本类会计科目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负债类、权益类和损益类会计科目正好相反,借方记录减少额,贷方记录增加额。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类和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成本类和损益类会计科目期末时一般结转,余额为零。再次,要清楚不同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每天都在发生各种不同的经济业务。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经济业务转化为会计语言就是企业会计人员非常重要的能力了。这就需要清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对应的会计内容。会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生物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等等。最后,要清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学上,对待同一个会计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上分为两种处理方法,即: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投资性房地资产,会计上分为两种处理方法,即: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上分为两种处理方法,即: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和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等等。第二章 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或登记日记账来实现的。但是,会计分录并不等同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要求各个要素齐全,包括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经济业务的摘要、会计科目(包括明细科目)的名称和方向、金额、凭证编号、凭证所附原始凭证的件数、有关经办人和主管人员的签章等,并有着严格的审核和编制程序。然而,会计分录则只是表明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科目名称与金额,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即便如此,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在经济活动中的意义仍然不可忽略。2.1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理论意义首先,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有利于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核心内容。在会计核算中,不论企业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因此,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有利于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其次,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会计学上,会计信息质量包括八种特征,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在这八种特征中,可靠性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没有可靠性作保障,剩余的其他七种特征都是空谈。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核心内容,企业无论采取何种账务处理程序,都需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进而编制财务报表。因此,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最后,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是账务处理的基础。在经济生活中,我国各类企业通常采用的主要账务处理程序有三种,即: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于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需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被称为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以上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第二条无一例外的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核心,记账凭证是会计分录的载体。因此,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毫无疑问的成为账务处理的基础。若会计分录正确则账务处理正确,若会计分录错误则账务处理错误。可谓“成也分录,败也分录”。2.2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现实意义最近,中国会计视野网站与ACCA合作,针对会计人工作压力现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会计人员感到压力明显以上程度的占85%。会计人员面临的压力来自诸多方面,包括:领导方面的压力、单位职工方面的压力、知识更新的压力、业务多元化的压力、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压力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压力来自于知识的更新与业务的多元化。会计信息的基础是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核心是会计分录。因此,编制会计分录自然成为会计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知识的更新与业务的多元化使得这一基本工作变得更具挑战。在实际编制会计分录中,企业会计人员往往存在着“两难”问题,即:确定账户名称难、确定记账方向难。账户名称、记账方向是会计分录三大要素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素。“两难”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分录的正确性,威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对减轻会计人员心理压力、解决“两难”问题、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章 会计分录编制方法的探讨本文将介绍五种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依次为:增减法、湮灭法、对比法、替代法和针对法。每种方法将搭配一个例题作为诠释。3.1增减法3.1.1增减法的定义增减法是指通过分析经济业务导致会计主体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等要素的增减变化来编制会计分录。3.1.2增减法的运用步骤运用增减法,首先要分清会计主体,明白资产、负债或权益属于该主体,还是对方。这是前提。其次,分析经济业务导致哪些资产、负债或权益发生增减变化。这是关键。最后,根据资产、负债或权益的增减变化将其记入相应的借贷方科目。这是保证。3.1.3增减法的特点增减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经济业务的处理。但是由于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不同,影响的资产、负债或权益等要素种类不同,其增减变化也不同,因此该方法比较灵活、难以掌握。这就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沉淀,见到某项经济业务后便可对其涉及的资产、负债或权益了然于胸。下面举例说明。3.1.4增减法的实际运用例题: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2012年5月20日,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甲公司董事会决定收购同行业、同一集团内部的乙公司。甲公司向乙公司的股东(集团母公司)定向增发1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对乙公司进行合并。合并于当日完成,甲公司取得了乙公司100%的股权,形成吸收合并,乙公司的法人资格随即被注销。在企业合并前,2012年5月20日,合并双方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下:表3-1 资产负债表简表甲公司乙公司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资产: 银行存款1725180180应收账款1200800800库存商品2480102180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8601520固定资产280012002200无形资产1800200600商誉000资产总计120053342548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长期借款1000900900应付账款1500120120其他应付款150120120负债合计265011401140股本30001000资本公积2000600盈余公积2000200未分配利润2355402所有者权益93552202434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120053342要求:编制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分析如下:首先,确定该经济业务的会计主体。题目要求编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毫无疑问,会计主体为甲公司。其次,确定该经济业务导致哪些资产、负债或权益发生增减变化。根据题目条件可知,该企业合并为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当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而吸收合并则是指,乙公司的资产、负债全部变为甲公司拥有,乙公司不再作为独立法人存在。因此,乙公司的资产全部为甲公司资产的增加,乙公司的负债也全部为甲公司负债的增加。那么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不是也全部为甲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呢?当然不是。在这里就需要区分会计主体了。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属于乙公司与其投资者的事项,和甲公司无关。甲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该是1000万股普通股发行导致的股本的增加,以及根据借贷方相等而倒挤出的资本公积的增加。最后,将甲公司从乙公司处取得的资产记入借方,负债记入贷方。甲公司发行普通股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贷方。因此,甲公司的会计分录编制如下:借:银行存款 180 应收账款 800 库存商品 102 持有至到期投资 860 固定资产 1200 无形资产 200 贷:长期借款 900 应付账款 120 其他应付款 120 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12023.2湮灭法3.2.1湮灭法的定义湮灭是物理学概念,指物质和它的反物质相遇时,会发生完全的物质-能量转换,物质消失、能量产生,此一过程即为湮灭(英文:annihilation),又称互毁、相消、对消灭。湮灭法是指通过会计科目借贷双方相互冲平来编制会计分录。湮灭法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事实,即:经济业务的核心会计科目随着业务的发生而产生,随着业务的终结而灭失。会计科目的产生与灭失,就像正物质与反物质一样,一借一贷,一增一减,互毁、相消。3.2.2湮灭法的运用步骤运用湮灭法,首先要明确经济业务从发生到终结围绕的核心内容,从而确定核心会计分录。这是前提。其次,要正确编制经济业务发生阶段的会计分录。这是关键。最后,要确保经济业务的核心会计科目全部湮灭、冲平。这是保证。3.2.3湮灭法的特点湮灭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适用于经济业务的终结阶段会计分录的编制。之所以强调适用于终结阶段是因为,发生阶段的会计分录已经编制,可以利用湮灭原理来编制终结阶段会计分录。而且一般情况下终结阶段会计分录涉及的会计科目较多,往往分不清楚究竟包含哪一会计科目,从而造成编制难度较大。运用湮灭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湮灭法严重依赖发生阶段的会计分录,因此,需要确保涉及核心会计科目的分录都编制正确,否则一步错则步步错,可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下面举例说明。3.2.4湮灭法的实际运用例题: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甲公司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能够从该市场上取得各类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相关信息。因此,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当地营业税税率为5%。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2007年11月2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将其自用的一栋办公楼出租给乙公司,租期为3年,年租金为1000万元,每年年初收取。2008年1月1日为租赁期开始日,2010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2008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账面原值为20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0000万元,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2008年1月1日转换日转换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0000累计折旧 10000贷:固定资产 2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 (2)2008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0300万元。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3)2009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0500万元。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4)2010年12月31日租赁合同到期,甲公司收回办公楼后直接出售给丙公司,取得价款40000万元。要求:编制甲公司出售该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分录。分析如下:不难发现,该项经济业务主要围绕投资性房地产,因此随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会计科目均为核心会计科目,包括“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根据湮灭原理,这些会计科目在终结阶段,即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冲平:原来记入借方的转入贷方,原来记入贷方的转入借方。方向相反、金额不变,借贷相互冲销。会计分录借贷方差额倒挤入其他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收入。因此,甲公司会计分录编制如下: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0000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5003.3对比法3.3.1对比法的定义对比法是指通过与相似经济业务的对比来编制会计分录。3.3.2对比法的运用步骤运用对比法,首先要清楚作为对比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这是基础。其次,要清楚两种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相同点。这是铺垫。最后,要清楚两种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不同点。这是核心。3.3.3对比法的特点对比法的应用比较普遍,尤其适用于对同一会计内容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处理方法的经济业务的处理。例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成本计量模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等。但是,记忆相似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运用对比法的难点。下面举例说明。3.3.4对比法的实际运用例题: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2012年3月25日甲公司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乙公司公开发行的一批股票,总计500万股。取得时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7.5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甲公司另外支付10万元交易费用。价款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1)要求:编制2012年3月25日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股票的会计分录。分析如下:首先,找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同点。两者都以公允价值计量,股票中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都应当计入应收股利。其次,找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不同点。为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而为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即投资收益。因此,甲公司的会计分录编制如下:表3-2 会计分录对比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510 应收股利 250 贷:银行存款 376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500应收股利 250投资收益 10贷:银行存款 3760(2)2012年3月31日收到已宣告的现金股利。要求:编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分析如下:由于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股票中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都应当计入应收股利。因此收到现金股利时的会计处理相同。甲公司的会计分录编制如下:表3-3 会计分录对比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 250 贷:应收股利 250借:银行存款 250 贷:应收股利 250(3)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8元。要求:编制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分析如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都以公允价值计量,两者期末公允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都计入“公允价值变动”二级科目。然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的对方科目应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对方科目应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此,甲公司的会计分录编制如下:表3-4 会计分录对比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9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9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3.4替代法3.4.1替代法的定义替代法是指用一种会计科目替代另一种会计科目的方法编制会计分录。替代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局限,目前通常应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中。3.4.2替代法的运用步骤运用替代法,首先要确定经济业务涉及的损益类会计科目。这是前提。其次,要确保所有损益类会计科目均已替代。这是关键。最后,要切记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冲平。这是善终。3.4.3替代法的特点按照权责发生制,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既需要调整年度报表中的相关项目,又需要调整相关的账务处理。但是报告年度的损益类账户在年末已经结平,所以在日后调整时,涉及损益的会计处理,均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即凡涉及损益类会计科目的,都应当在该科目前加一前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用后者替代前者。比如“管理费用”需要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替代。下面举例说明。3.4.4替代法的实际运用例题: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2010年9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在2011年11月份销售给乙公司一批货物。然而,甲公司未能履行合同,致使乙公司发生巨额经济损失。乙公司遂将甲公司起诉,要求甲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共计600万元。该案件在2011年12月31日尚未判决,出于谨慎性原则,甲公司确认了500万元的预计负债。2012年2月15日,经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需偿付乙公司55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均服从判决,赔偿款已经支付。截止2012年2月15日甲公司尚未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要求:编制甲公司2012年的会计分录。分析如下:首先,实际判决金额比甲公司年前预计金额多50万元,因此,甲公司应补提营业外支出50万元,但需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科目替代。其次,由于年前少计50万元支出,因此便多计提12.5万元所得税,需要调减所得税费用,但需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科目替代,并冲减因计提预计负债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善始善终。因此,甲公司的会计分录编制如下:(1)支付赔款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50预计负债 500贷:其他应付款 550借:其他应付款 550 贷:银行存款 550(2)调整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7.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37.5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12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3)结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借:盈余公积 3.7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3.5针对法3.5.1针对法的定义针对法是指针对不同的经济业务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编制会计分录,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5.2针对法的运用步骤运用针对法,首先要清楚不同的经济业务采取的不同处理程序。这是前提。其次,要明确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内容。这是关键。最后,要按照具体会计处理程序正确处理该经济业务。这是保证。3.5.3针对法的特点该方法比较宽泛,但却很重要。因为每种经济业务都有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规则,并不是仅仅依靠上述四种方法就能一概解决的。尤其对于那些处理方式较为晦涩难懂的经济业务,就需要首先加以记忆,然后再慢慢理解。下面举例说明。3.5.4针对法的实际运用例题: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价款总计1200万元,当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取得该股权时乙公司仅有一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相等,该固定资产的原值为2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万元。乙公司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不计,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预计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40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不计,也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0年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为60万元,全年实现的净利润为400万元,分配的股票股利为200万元。2011年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为40万元,全年实现的净利润为500万元,分配的现金股利为500万元。由于乙公司经济效益较好,甲公司决定增持乙公司股票。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至此,甲公司能够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要求:编制甲公司2012年1月1日的会计分录。分析如下:2012年甲公司增持乙公司股票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因此,若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就需要明确追溯调整的处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甲公司2010年投资时,由于成本1200万元大于应享有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0000*10%,因此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留存收益。其次,甲公司2012年投资时,由于成本4000万元大于应享有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0000+400+500-(400/8-200/10)*2+60+40-500*30%,因此也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留存收益。最后,对于2010年投资后至2012年追加投资之间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即400+500-(400/8-200/10)*2+60+40-500)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即10%),属于在此期间乙公司净损益变动的份额(即400+500-(400/8-200/10)*2-500*10%),应当调增“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及“留存收益”,属于在此期间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份额(即(60+40)*10%),应当调增“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以及“资本公积”。因此,2012年1月1日甲公司的会计分录编制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4贷:盈余公积 3.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6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1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结 论针对企业会计人员面临的编制会计分录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五种实用的解决方法:增减法、湮灭法、对比法、替代法和针对法。其中,增减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经济业务的处理,但是由于经济业务不同,影响的资产、负债或权益等要素种类不同,其增减变化也不同,因此该方法比较灵活、难以掌握;湮灭法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尤其适用于经济业务的终结阶段会计分录的编制,但是湮灭法严重依赖发生阶段的会计分录,需要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