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D资产减值认定及会计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doc
-
资源ID:3847552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03.D资产减值认定及会计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doc
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文 献 综 述题目 资产减值认定及会计问题研究 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会计学本科2006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签字) 文献综述要求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描述和评价。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文献综述的评阅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指导教师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关于资产减值认定及会计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为使资产负债表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制定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该准则明确了资产减值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其具体范围做了进一步界定。新准则要求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本综述主要从资产减值相关定义、计提、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关键词: 资产减值 会计处理 计提2006年2月,新会计准则正式颁布,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开始施行。此项准则的制定与施行。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催生这一准则诞生的主要因素在于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与引进外资的需求。当然,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基本国情,在公允价值,关联方的界定与会计处理、资产减值的转回等具体方面保持独特的个性。本人搜集有关资产减值的期刊25篇,英文文献一篇。相关文章涉及了资产减值认定和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本人经过认真筛选后留下来的17篇文章中的3篇文章有助于提高我对课题的深入认识,6篇文章代表了该领域目前的较高水平,另有一篇英文文献已经基本翻译完毕。本文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概述。一、 资产减值的定义 “论资产减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1一文中提到,资产减值基本概念的相关界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 号资产减值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通过使用或销售而收回的价值,企业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该准则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006年2月15 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1叶群利. 论资产减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现代商业.2009(27)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2006年2月15的规定,除了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的八项资产外,还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及未探明大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同时提出了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二、 资产减值认定“关于资产减值认定的思考”3白雪梅. 冯静.关于资产减值认定的思考.会计之友.2008(9)4张军. 理解资产减值准则的几个关键点.国际商务财会.2009(8)5张运来.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 Commercial Accounting.2008(19)一文论述了关于资产减值认定的依据、标准、减值迹象的准确判断是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是资产减值认定的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与此同时,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当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也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二是资产减值认定一般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永久性标准、(二)可能性标准、(三)经济性标准。三是关于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四是资产减值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如何确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 (二)如何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三)如何对资产组进行认定。“理解资产减值准则的几个关键点”4一文中提到了确认计量资产减值的三个步骤(一)判断资产减值迹象: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了市价大幅下跌、市场产生对企业不利的重大变化、市场利率或投资报酬率提高等七个减值迹象,并指出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应当进行下一步骤估计资产可回收金额。但同时强调指出,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二)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三)确定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项规定与原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明显不同, 比较符合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 目的是避免企业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及其转回操纵利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三、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5中介绍了商誉减值准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企业至少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而且商誉必须分摊到相关资产组组合后才能确定是否应当确认减值损失。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应按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商誉减值准备”等相关科目。同时强调了资产组的会计处理方法:(一)将总部资产分配至各资产组。由于各资产组的使用寿命不同不能直接按其账面价值分配总部资产,而应根据各资产组使用寿命对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按各资产组调整后的账面价值来分配总部资产。(二)进行减值测试。(三) 将各资产组的减值额在总部资产和各资产组之间分配 。“浅析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6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两个特殊规定:(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规定:1.在所得税准则中规定,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事项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减应调整“所得税费用”科目,同时直接增减“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减值直接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而不用另设一个科目核算。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6黄朴,殷爱贞. 浅析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财务与会计.2009(12)7 曹红民. 规范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 现代商业.2009.(24)8石善鑫.石善晶 .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1)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3.持有至到期投资与贷款和应收款项。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与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按摊余成本计量,因此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与贷款和应收款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当减值因素消失后,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四、完善资产减值的建议“规范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7论述了以下几点建议(一)一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首先要适当减少人为判断,其次补充相关处罚规定 (二)完善计提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要做到不相容职位的相互分离与相互牵制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预算制度 (三)改善上市公司外部环境 :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加强和完善政府部门监管。“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8提出了:为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引入“现金产出单元”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现金产出单元是指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现金流人的最小的可辨认资产组合,而该资产组合的持续使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现金产出单元是不依赖于别的资产组合就能为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最少的可辨认的资产组合。通过对企业资产使用方式、作用和特点的分析,就可以将众多资产进行组合,从而完善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此外,适当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允许减值准备在计提范围内转回等。五、结论从相关文献回顾中看出,2006年出台的会计准则调整了税法的处理方法及其他细则,缩小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同时对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这一规定使企业失去了利用会计政策虚增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空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但是,如何更加有效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何利用资产组计提减值等相关问题都有待完善,需专家学者和会计工作者继续研究。参考文献1 张勇军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核算的变化浅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1)2 曹红民.规范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现代商业,2009,(24)3 石善鑫,石善晶 .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1)4 张晓超.试论资产减值的核算与披露.中国科技博览,2009,(22)5 张凡,罗延博.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7)6李次平,练勤,周耀兴,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08)7杨晶.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管理观察,2009,(25)8高敏超会计新准则下企业资产减值的相关分析.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7)9董慧清.浅议新会计制度下的资产减值问题.中国市场,2009,(27)10周雪艳.资产减值会计的经济实质和理论前提.会计之友,2009,(22)11姚剑.关于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思考.现代商业,2009,(20)12杨文武.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效应.中国外资,2009,(16)13张军.理解资产减值准则的几个关键点.国际商务财会,2009,(8)14叶群利.论资产减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现代商业.2009(27)15白雪梅,冯静.关于资产减值认定的思考.会计之友.2008(9)16张运来.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及会计处理方法. Commercial Accounting.2008(19)17黄朴,殷爱贞.浅析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财务与会计.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