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地表形态与演化课件.ppt
地球科学导论,绪论,地球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圈层,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大气圈,自然灾害与减灾,水圈,地表形态,生物圈,地球环境及其变迁,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本章知识结构,内营力与构造地貌,外营力与地貌,第九章 地表形态,地表形态,第九章 地表形态,地表形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我们最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也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特征之一。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地貌是在不同的地球内、外营力下形成的,这些营力也可称为地貌营力。内营力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海洋、构造山系与拗陷盆地等基本地貌格架,总的趋势是增加地表起伏。,地表形态,第九章 地表形态,外营力对这个格架不断进行风化、侵蚀、剥蚀,并把破坏了的物质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夷平高处,填平低处。上述过程相互交叉、循环往复,呈现出一定的地貌轮回。因此,地貌的变化发展受地球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内营力与构造地貌,其形成、发展都与大地构造作用有关的地貌称构造地貌,第三级(地质构造地貌):指地质构造被外力剥蚀后所反映的地貌特征,如单面山、背斜山、向斜谷以及火山锥、熔岩台地等。,按规模大小可分为三级:,第一级(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海洋;,第二级(大地构造地貌):大陆上和大洋底的地形起伏,如陆地上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洋底的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及海洋中的岛屿等。,高原与平原,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因外力侵蚀切割微弱的结果。高原边缘地带则在构造抬升过程中受到强烈侵蚀,常表现为深受切割的陡坡。坡麓地带则堆积了来自高原边缘被侵蚀下来的粗碎屑物。在构造抬升过程中,高原内部的构造活动也不一致,致使高原面上地形复杂化。,高原与平原,平原的形成正与高原相反,它是在构造沉降过程中不断从外围得到大量碎屑物的堆积而形成的在构造沉降过程中,平原内部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的构造活动,如我国华北平原在构造沉降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内部的断块活动。,侵蚀循环模式,戴维斯于19世纪末提出的地貌循环(侵蚀循环)理论,刻划了地面发育的阶段性。将地面的发育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戴维斯地貌循环理论,1、侵蚀循环学说是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于18841899年间提出的一种地形发育理论。认为地块开始上升与被 逐渐剥蚀夷平,并降低到起伏不大的地面或接近基面的准平原之间,存在着连续的剥蚀过程和地表形态。,戴维斯地貌循环理论,2、戴维斯强调地形侵蚀循环发育过程中有3个要素,即构造、作用和阶段。他将循环过程中地形的发展分阶段。即幼年期早期地块急速抬升,地形起伏不大,排水不畅。随着剥蚀作用的加强,形成深切“V”形峡谷,但河间地仍非常广阔而平坦;,戴维斯地貌循环理论,幼年期末,谷坡地形占优势,河间地变窄;随着抬升作用的削弱,剥蚀作用进一步加剧,地形切割达最大深度,地面主要由谷坡及狭窄的分水岭构成,地形发育进入壮年期;随着抬升作用及剥蚀作用平息,形成具有残丘的准平原,进入老年期。,戴维斯地貌循环理论的局限性,1、对地形发育的过程描述得刻板、简单 2、以均匀岩性及急速抬升为前提来演绎地形发育,且所描述的过程并不总是循环的,过程有可逆的,也有不可逆的 3、物质运动不只是由高处向低处一种形式,以沉降作用为主的地形发育无法用学说解释 4、地面稳定的时间不一定会足够的长,保证地面的演化能够经历从幼年期到老年期的所有的阶段。,盆地,低于周围山地的相对负向地形,它和周围山地是同一盆山耦合构造成因的产物。强烈的升降差异运动,使周围山地抬升迅速并同时受到强烈侵蚀,导致盆地内部堆积巨厚的粗粒沉积物;相反,升降差异运动不甚强烈,则盆地内部接受堆积的沉积物较薄、较细。,盆地,如果一个盆地经过一段堆积期之后发生构造反转,上升转变为侵蚀切割地区,从而结束了盆地演化历史。,位于长江上游四川东部,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 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米仓 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它从震旦纪以来就是地壳比较稳定的大型拗陷区。晚三迭纪的印支运动中成为一个内陆湖盆,中生代堆积了厚达30004000米的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又称“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四川盆地,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周围山地再次上升,盆地再次相对下陷,成都一带下陷更深。同时,长江切穿巫山,使四川盆地成为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成为“天府之国”。,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演变(1),扬子陆台(四川陆台)经过两次大规模海浸:5亿3.7亿多年下陷成海洋盆地;志留纪加里东运动,除西部龙门山地槽继续下陷外,其余地区上升为陆。2.7亿年前发生第二次海浸。二叠纪时海陆交替,形成南酮、松藻、天府等煤矿。二叠纪末,盆地西部岩浆喷出,峨眉小金顶及清音阁一带的玄武岩就在这时生成。,基于石炭-二迭纪煤层发展的天府煤矿。,清音阁的玄武岩层,四川盆地演变(2),1.9亿年,“印支运动”使盆地由海盆转为湖盆,称“巴蜀湖”。中生代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到处生长蕨类、苏铁和裸子植物,是又一个成煤期(永荣煤矿)。这一时期恐龙称霸一时。1957年在合州发现的“马门溪龙”,是亚洲最大和最完整的恐龙化石。,永荣矿业集团,四川盆地演变(3),70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发生强烈的“燕山运动”。盆地四周山地继续隆起,同时产生龙门山与华莹山等大断层。气候逐渐变得干热,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了数千米厚,形成红色和紫红色的砂、泥、页岩。内陆湖泊强烈蒸发,形成盐湖。,自贡土法制盐,自贡盐业博物馆,川北朗木寺附近紫红砂岩,四川盆地演变(4),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地壳再次发生构造运动。巫山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形成三峡,四川盆地由内流盆地变为外流陆盆,由以堆积为主变为侵蚀为主,经历了海盆湖盆陆盆的沧桑之变。,第四冰川(距今200多万年)重庆梁平县县云龙镇冰臼,外营力与地貌,风化与剥蚀,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风沙作用与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冻融作用与冻土地貌,海岸地貌,第九章 地表形态,风化与剥蚀,矿物和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发生的机械碎裂和生物、化学分解过程。,风化作用,通过风、水流及冰等动力媒体将风化产物搬离原地的过程。,剥蚀作用,风化和剥蚀都是地质外营力对岩石圈表壳的破坏。风化作用是各种介质(水、大气、温度、生物)对岩石的原地破坏;而剥蚀作用则强调风化作用产物被地质外营力带走的过程。剥蚀与风化作用在大自然中相辅相成,只有当岩石被风化后,才易被剥蚀。而当岩石被剥蚀后,才能露出新鲜的岩石,使之继续风化。风化产物的搬运是剥蚀作用的主要体现。,风化作用类型,化学风化、机械风化和生物风化。,岩石中的矿物与空气和水等发生的化学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些矿物被溶解,而另一些则与水和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化合,形成新的物质。,长石的风化,含铁硅酸盐的风化,碳酸盐岩的风化,机械风化,当岩石处于机械风化时,较大的颗粒会被破碎成细小颗粒。自然界中包括四种导致岩石碎裂的重要物理过程:冻裂、热膨胀、动植物的活动及卸载作用。,冻裂,自然界中,水的凝固是岩石破碎最有效的机制之一。水在凝结时体积会膨胀近9,产生的向外的力足以使岩石出现裂缝甚至发生断裂。有的地区昼夜温度常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充填于裂隙中的水体融、冻频繁,冻裂作用更明显。冻裂作用的原理在古代曾用于采石作业。,热融滑塌,最早发现于青藏高原风火山青藏高原风火山。养路工人取土修路,使路边斜坡下的地下冰层暴露,夏天暴露的冰层融化,上覆草皮和土层失去支承而塌落下来,冰层融水稀释了塌落的物质,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缓缓下滑。这样地下冰层继续融化,上边土层继续滑塌,并使新的冰层继续露出,这样几经反复,经过几个夏天,这种滑塌就会到达坡顶。风火山,又名隆青吉布山,海拔5010米,地处可可西里东南,距离青海省格尔木市区380公里,中国冻土分布,我国多年冻土分为高纬度和高海拔多年冻土。高纬度多年冻土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面积为38-39万平方公里。高纬度的多年冻土是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南缘,平面分布服从纬度地带性规律。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在青藏高原、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以及东部某些山地,如长白山、黄岗梁山、五台山、太白山等。,动植物的活动,植物的根茎深入到岩石的裂缝中,水也沿裂缝慢慢渗入。当树木逐渐长大、根茎逐渐长粗变长,岩石也被涨裂分解。还包括掘地的动物和人类活动。如动物掘地常常使新鲜的岩体暴露至地表,遭受更有效的风化;人类则在采矿、修路或建筑基础工程时,会对岩体造成破坏。,石头与古树,影响风化的主要因素,不同岩石有不同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溶解性。节理、层理和孔隙的分布状况和矿物的粒度决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积。不同岩石类型的风化速率。,硅酸盐花岗岩石碑,大理岩碑,岩石类型,气候,主要指温度和湿度。这两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风化的速率。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是化学风化最理想的环境。在极地区,过低的温度使水气凝结,化学风化作用不大。干旱地区则缺乏大量 的水气来加速化学风化。最典型的例子,是将矗立 于干燥的埃及已3500多年 并保存完好的克雷帕特拉 石柱,搬移到空气污染严 重的纽约后,仅过了75年 就已面目全非。,影响风化的主要因素,地形,地形条件影响到岩石裸露的多少。地势的高度还能影响到气候:山麓与山顶的温度、气候差别很大,因而其生物界面貌显著不同。地势的起伏程度对于风化作用更具普遍意义:起伏大的地区,风化产物易被外力剥蚀而使基岩裸露,加速风化。,影响风化的主要因素,石窟危机:大足石刻面临风化考验,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6月底,包括南华早报在内的一些媒体报道了一条令人揪心的消息:由于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享誉海内外的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正在缓慢风化!这些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老古董开始地面生活后,出现“水土不服”症状。由于暴露于空气之中,兵马俑一直面对氧化、水侵的威胁。有科学家把一张光洁白纸放到兵马俑博物馆内。24小时后,它已满布炭微粒,变得灰黑。正是这些污染物令兵马俑失去光泽。专家预言,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最终,兵马俑的鼻子和发型都有可能消失殆尽,双臂也有可能从身体上脱落。“如果现在还不采取任何措施加以保护,那么在100年内秦始皇兵马俑将会遭到严重腐蚀,届时,兵马俑坑看上去与煤田没有什么两样,将没有任何美学价值。”,兵马俑百年后将变煤坑?,冲出锥(洪积扇),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间歇性洪流把冲刷下来的物质带到沟口,由于那里坡度骤减,流速降低,水流分散,于是发生大量堆积,形成一种半圆锥形的堆积体,称冲出锥。规模不大,面积一般只有几百平方米,锥顶与沟口相连的地段,坡度较大,锥体逐渐向外倾斜,坡度亦变缓。,在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这就是泥石流,有些地方称之为“山洪”、“龙扒”。,泥石流,8月13日凌晨4:30,受14号台风“云娜”影响,温州乐清市龙西乡的上山村发生泥石流,造成23人死亡,3人被洪水冲走,21人失踪。,河流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谷底包括河床和河漫滩,谷坡上常发育阶地(图87)。从河流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常见瀑布;中游河谷较宽,多河漫滩和阶地;下游多曲流和汊河,河口有三角洲和三角湾。,河床与河漫滩,河漫滩:洪水时期为洪水淹没的河床侧旁的谷底部分。河漫滩平原是一种冲积平原或泛滥平原。,河床:河流平水期河水占据的河槽。,河漫滩,河床,河床类型,顺直微弯型 在平水期深槽、浅滩交替出现,两侧边滩犬牙交错,而在洪水期河水淹没犬牙交错分布的边滩,河水顺直奔流。,弯曲型 无论是平水期还是洪水期,行水河道均是弯曲的。,分汊型 由江心洲将河床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汊道。,游荡型 河床宽浅,沙滩众多,洪水时汪洋一片,枯水时河汊密布、水流散乱,有时难以分辨主流所在,主流摆动不定,心滩变化莫测。,原先河谷的谷底,由于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顺河谷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简称阶地。阶地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新构造运动、海面变化和气候变迁等。,河流阶地,河曲阶地形成过程,多级河流阶地,河流阶地类型,基岩阶地:完全由基岩组成的阶地。基座阶地:下部为基岩上部为河流沉积物的阶地。堆积阶地:完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上叠阶地 内叠阶地 埋藏阶地,河流阶地不一定对称地分布于河谷两侧,在弯曲河流,阶地大都分布在河流凸岸,而凹岸往往缺失。,河流景观,河床呈阶梯状时,流水从高处泻落所成的自然景观。瀑布一旦形成,其下蚀便更为强烈,形成深潭。由于水力的冲击和旋涡水流的掏蚀,可以掘掉瀑布陡壁下部的软岩层,使上面突出的硬岩层失去支撑而崩落,导致瀑布向上游后退。瀑布是流水制造出的最为壮观的景色之一。,瀑布,谷地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地形之一。十九世纪前,人们相信峡谷是由于某些灾变事件导致地壳裂开而形成谷地,从而才使河流能做区域性流动。但是今天我们通过许多例证知道,河流的侵蚀作用,才是形成峡谷的主要动力来源。,峡谷,这种侵蚀分为三种方式:一 是溶解基岩-主要见于由碳酸盐岩石为主的地区;二是机械冲击河床-对于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河床破坏性更大;三是携带泥沙磨蚀河床-在洪水期尤为明显。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都是由这种河流侵蚀作用造成的。,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也许你不会相信,眼前巨大陡峭的大峡谷竟是由科罗拉多河塑造而成的。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此处的科罗拉多河水流湍急,每天都会带走几万吨沉积物。峡谷平均深1.6千米,宽15千米,蜿蜒约450千米。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二十亿年前,这里曾经是像喜马拉雅山那样高耸的山脉的一部分,随后被侵蚀成平原,进而变成一片浅海。石灰岩中所蕴藏的距今十亿年前的浮游生物化石,证明了这一点。,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实际长度504.6公里。最大谷深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核心地段平均深度2673米。大峡谷江面宽度从入口处的660米,逐渐收敛至最窄处的35米,江面最大坡降度千分之75.35,是世界之最。(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长370公里、深2133米;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长90公里、深3200米。),派乡松林口,巴昔卡村,河曲,河曲是河流最迷人的地方,由水流的旁蚀而成,外侧流速最快,侵蚀程度也最大。内侧流速减慢,从外侧侵蚀下来的物质在此沉积,形成点砂坝。河道两侧出现交替排列的浅滩和凹坑。如此反复进行,河道就慢慢变成一系列略呈对称的弯道。,随着河道弯曲的演化,河曲带逐渐加宽,河道长度逐渐增大,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低。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因河道弯曲率逐渐增加,河弯颈部渐细,最终在洪水期河水可能冲破河弯颈取直道前进,造成河流的天然截弯取直,原来的河弯被废弃,并堵塞成湖,称为牛轭湖。,牛轭湖,大兴安岭牛轭湖,三角洲,河流入海或入湖时,在河口地带形成的典型沉积地貌。当河流到达河口,流速骤减,加上海水顶托,动能耗尽而停止运动。河水在失去搬运能力后,河水夹带的泥沙则发生沉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三角洲,丰富的泥沙来源,较弱的海洋动力,浅平的口外海滨区,河流的机械搬运量大,沉积物能得到充分补给;近河口处无强大的波浪或潮汐冲刷,能充分保存沉积物;近河口处坡度缓、海水浅,更易于三角洲的发展。,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Karst)又称岩溶,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喀斯特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作用,包括化学过程(溶蚀和沉淀)和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坍陷和堆积)。,发育的条件 1、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喀斯特地貌形成机理,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石芽、石林、峰林、丘陵;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洼地。,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喀斯特丘陵,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起伏不大的石灰岩丘陵。相对高差通常在100150米左右,坡度不如峰林陡,小于45,已不具峰林形态。它与喀斯特洼地组合成亚热带喀斯特区的主要类型,以中国黔北、鄂西、川东为典型。,位于古丈县境内,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区内遍布高大奇石,造型各异,颜色变化多端,且随天气、时间、季节变化而变化,晴红雨黑,阴转褐红,晨昏有别。据考证,红石林形成历史约 4.5 亿年,属扬子古海,海底沉积了大量混合泥砂的碳酸盐物质,经地壳运动和侵蚀、溶蚀作用而成。,红石林,喀斯特与人类,不利生产的因素 地表严重缺水,或雨季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有利生产的因素 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医疗价值很大;喀斯特区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是很好的旅游资源。,风成地貌,风的搬运作用以悬浮、跳跃和蠕动三种方式进行。风对于干燥地区地表的改造:(1)侵蚀作用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砂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2)沉积作用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便导致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垅或黄土高原。,乌尔禾,“魔鬼城”方圆约10平方公里。克拉玛依市乌尔禾乡东南三公里。地处风口,四季多风。每当大风到来,黄沙遮天,大风在风城里激荡回旋,凄厉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竦然,蒙古语“苏木哈克”,哈萨克语“沙依坦克尔西”。,白龙堆,罗布泊三大雅丹群之一,位于罗布泊东北部,是一片盐碱地土台群,绵亘近百公里,由于白龙堆的土台以砂砾、石膏泥和盐碱构成,颜色呈灰白色,有阳光时还会反射点点银光,似鳞甲般,故被古人将这片广袤的雅丹群称为“白龙”。从远处望去,白龙堆就象一群群在沙海中游弋的白龙,白色的脊背在波浪中时隐时现,首尾相衔,无边无际,气势雄伟。,楼兰古城,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史载为西汉西域36国之一(公元前176年-公元630年),曾是西汉时期楼兰王国的都城,丝路上的重镇。,风积地貌,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风积地貌的物源多来自于古河流冲积物、现代河流冲积物、冲积-湖积物、洪积-冲积物、冰水堆积物、基岩风化后的残积-坡积物。影响风积地貌发育的因素主要是含沙气流结构、风运动的方向和含沙量的多少。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是沙丘(dune),它指风沙流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丘状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金字塔沙丘,长时期的多风向风沙流的作用下,在山前或地形较复杂的地区可形成金字塔沙丘。在遥感图像上可以由沙丘的角状棱线识别它们。,当陆地表面多为细粒沙尘时,强风可以把这些沙尘卷起,形成沙暴。,沙暴,沙尘暴的影响 能见度大幅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加;毁坏房屋、作物,掩埋公路、铁路、农田和池塘,使水库寿命缩短,甚至还会伤及生命;对精密仪器具有破坏性的影响;使空气质量变差,影响人体健康。沙尘暴是大气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导致了一些地区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化,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北京沙尘暴,这是京津地区今年第三次遭受沙尘天气侵袭。7省区市226个县市7900万人口受到影响,包括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京津地区和辽宁西部,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受影响耕地970多万公顷,园地98万公顷,草地4100多万公顷。起源于蒙古国南部。原因:降水少,地面气温回升快,沙物质充足。,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第四纪沉积物,主要由风力搬运堆积而成。,特征(1)质地均一,以粉沙为主;(2)结构松散,空隙比较发育,空隙度一般在40%-55%之间;(3)富含碳酸钙,含量10%-16%;(4)无沉积层理,垂直节理明显;(5)具有湿陷性(遇水后碳酸钙等可溶盐被淋溶、流失而沉陷)。,黄土,黄土地貌的发育条件,原始地形条件 是岩石圈运动以及岩石圈与水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黄土 主要是风力吹蚀干燥的松散的地面,将以粉沙为主的细粒物质搬运到合适的地点堆积而形成松散堆积物,是大气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水 的侵蚀、溶蚀、潜蚀和淋滤是黄土地貌发育的重要动力。,黄土地貌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冰川地貌,冰蚀作用 冰蚀地貌冰川堆积作用 冰碛地貌冰融水作用 冰水地貌,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海岸地貌,海岸带地貌外营力:波浪、潮汐、海流等。海蚀作用:波浪通过冲刷、研磨、溶蚀等作用使海岸线逐渐后退的过程。形成各种海蚀地貌。,海积作用:波浪在运动过程中搬运海底砂砾物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堆积起来的过程。形成各种海积地貌。,海岸侵蚀作用,海岸带侵蚀主要是暴风浪的产物,普通波浪一般只起经常的修饰作用。海水侵蚀主要是通过如下过程完成的:冲蚀作用:波浪水体的海岸的直接冲击、拍打。据计算,L=50米,H=6米的波浪对岩壁施加的压力可达48吨/米2。波浪破碎时被卷入压缩的空气也有强大的破坏力。磨蚀作用:海水携带的沙砾碎屑对岩石和碎屑的磨损和破坏。溶蚀作用:因海水对岩石的溶解而造成的破坏。,海积地貌,波浪、潮流和海流等搬运的泥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在海岸带其他地方堆积下来形成的地貌。,横向移动形成的地貌:水下堆积阶地、海滩与滨岸堤、水下沙坝离岸堤与泻湖。,泥沙纵向移动形成的地貌:镶岸地貌(凹岸填充)、接岸地貌(凸岸堆积)、封岸地貌,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沿岸的海湾。山地、丘陵腹地发源的河流,携带大量的粗砂、细砂入海,除在河口沉积形成拦门沙外,随海流扩散的漂砂在海湾里沉积成砂质海岸。沙质海岸是最受人喜爱,最有开发利用价值,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海洋资源。,砂质海岸,卵石海岸,潮滩上下堆积大量碎玉般石块的海岸称为卵石海岸,在我国分布较广,多在背靠山地的海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广西及海南都有这种海岸分布。台湾岛东海岸,濒临太平洋,水深坡陡,形成多处卵石海岸段。,卵石海岸成因,另一个成因是发源在山地的短促的入海的河流河床比降很大,山洪暴发时,急促的水流携带大量石块入海。,其一是海边山崖在波浪冲击、海水溶蚀和热胀冷缩、自然风化作用下,导致岩石的破碎。这些大小悬殊棱角分明的碎石,在海中受巨浪的冲刷,随着激流上下滚动,相互碰撞、磨擦,慢慢地变成光滑的卵石。,淤泥质海岸,主要是由细颗粒的淤泥组成。它的平均粒径只有0.01-0.001mm。我国淤泥质海岸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黄海的苏北平原海岸。淤泥质海岸与河流有密切的关系,河流是淤泥质海岸的生命源。潮汐是塑造淤泥质海岸的主要动力。,芦苇及盐生水草海岸,生长着芦苇或大米草、盐蒿等植物的海岸称为芦苇及盐生水草海岸。这些植物的特点是能在咸水中生活、耐盐碱。初春发出新芽,把海岸染成一片翠绿,深秋又渐渐枯黄,为海岸换上金黄色的衣裳。芦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温带沿海的淡水及咸水沼泽里分布最多。我国芦苇海岸以辽东湾及渤海湾分布最广。芦苇海岸是鱼、虾、贝、蟹聚居地,是各种水禽、鸟类栖息的场所。大米草是泌盐性多年生盐生植物,植株高约50厘米,繁殖力强,根系发达。它们生长在潮间带。潮水来临时即遭淹没,潮水退去时即在泥滩上裸露。,大米草,在宁德,百姓谈草色变,把大米草叫作“食人草”。近870公里海滩有3/4的被大米草侵占,水产品和其它植物因此无法立足,人们生活也受到威胁。据了解,出于防浪护堤,保护滩涂的考虑,福建最早从美国引种,不料,大米草的繁殖能力极强,草籽随潮漂流,见土扎根,根系又极其发达,每年以五六倍的速度自然繁殖疯长,侵占沿海滩涂植物生长空间,致使大片红树林消亡,而且导致贝类、蟹类、藻类、鱼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并与海带、紫菜等争夺营养,水产品养殖受到毁灭性打击。为了根除大米草,火烧、刀砍、药灭,但均未奏效。1996年起,宁德向国内外悬赏20万元寻求除草良方,至今无果。,大米草把我们害苦了!,冰雪海岸,南极洲和北冰洋的海岸十分奇特,在那里很难见到泥沙、岩石,连绵不绝的是由晶莹、洁白、纯净的冰雪组成的海岸。北极地区是一个以海洋为主的地区。海域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仅有800万平方公里。,在北冰洋沿岸生活着500万爱斯基摩人。他们是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属蒙古利亚种(黄种人)。他们依靠猎取海洋哺乳动物生活。他们在险恶环境下顽强地生活,成了北极地区的主人,创造了独特的北极文化。,生物海岸地貌,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但一些海岸比较特殊,很难归属,又划分出生物海岸。所谓生物海岸是指主要由于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如珊瑚礁海岸,是由珊瑚作用形成的由珊瑚礁组成的海岸;红树林海岸,主要由红树林组成,以红树林为特征的海岸。,珊瑚岛与珊瑚礁海岸,基岩海岸,珊瑚礁海岸,珊瑚是一种较高级的腔肠动物,生长在海洋中不能移动。最适宜海水温度20以上,盐度35,有新鲜而充足的氧气。深度不超过40-60米。珊瑚生长界线主要在赤道两侧南北纬28度之间的海域。,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缤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及南纬30度线间。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地处热带,水温终年在18-28间,这里风速小,海面平静,水质洁净,有利于珊瑚生长。,珊瑚海,红树林海岸,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森林植被。根系十分发达,革质的绿叶,油光闪亮。涨潮时被海水淹没,或仅露出绿色树冠;潮退则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海南东寨港红树林,198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琼山市东寨港海域设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绵延五十多公里,总面积六万多亩。成千上万棵红树,根交错着根,枝攀援着枝,叶覆盖着叶,摆出了扑朔迷离的阵式来。我国红树共有16科29种,东寨港就分布着10科18种,占全国红树种类的60%以上。,湛江市红树林带(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祖国大陆现存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基地,面积约4万亩,于1997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定为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其核心区位于北部湾畔英罗港 湾沿岸林带,长达27公里,区 内红树林茂密相连,树种多达 26种,树龄有的长达数百年,树高9米以上,具有很高的观赏 价值。保护区内繁衍生息鱼、虾、蟹等海产品及昆虫373种,本息鸟类170多种,被誉为全国 最大的“海上森林公园”。,高桥红树林,人工海岸,改变原有自然状态完全由人工建设的海岸。,我国早期较大规模的人工海岸建设与盐业有关。明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海盐开始了海水晒盐的新阶段。这一盐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导致了筑坝挡潮、拦蓄海水、修建潮水沟、盐池、道路等工程。渤海湾、莱州湾及苏北海岸上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几个盐场。盐场海堤成为雄伟的人工海岸。,海港码头,典型的人工海岸。海港工程包括防波堤、港池、泊位、码头、货场、仓库、道路等,这就形成港口海岸,原来的天然海岸就不复存在了。我国沿岸大小港口有数百个之多,港口工程海岸长度也有上百公里。钢筋水泥工程是港口海岸的典型特征。,围垦海涂,围海造地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围垦海涂的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围垦海涂就是在海涂的外缘修筑堤坝,把坝内的海水排干,并引淡水冲洗土中盐分,土中盐度逐渐降低,使其成为良田。随着围垦海涂的大坝的建成,就标志着新的海岸线的诞生。为工业用地和城建用地而围海也要先修建拦海大坝,形成人工海岸。,冻土地貌的影响,冻土地貌对生产建设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和不良影响,常称为“冻害”。冻胀融陷能改变地面形态,使铁路路基变形。公路和城市建设中道路“翻浆”,也是冻融的结果。另外,冻土地貌也不利于农林业生产的发展。,冻融作用与冻土地貌,在降水量少、温度低的条件下,地表不能积雪成冰川,土层的上部常发生周期性的冻结与融解交替,下部则长期处于冻结状态,成为多年冻土。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冻融作用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营力,它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堆积物受到分选和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三角洲的类型,动态分类:(根据三角洲 的进退),建设性三角洲破坏性三角洲,动力分类:(根据河流、波浪和潮流的 作用强弱),河流型三角洲波浪型三角洲潮流型三角洲,形态分类:(根据三角洲的平面形态),鸟足状三角洲尖头状(鸟喙状)三角洲扇状三角洲梳状三角洲;,构造山系特征(P207),a时代较老的构造山系,山体经受不同时期的挤 压而发生复杂的褶皱,且有不同时代的多期的岩浆侵入体;b构造山系的山体边界常可见到大规模的断层,断层一侧常形成断陷盆地;c山地呈断块差异抬升,可发育成多级夷平面;d构造山系分布地区常有地震和火山活动。,岩石圈变动与剥蚀作用反馈关系,在地面剥蚀循环过程中,陆块(地面)的抬升导致地面高程的增大;地面高程的增大,引起地面剥蚀作用(包括河流侵蚀作用)的加强;由于地面的剥蚀,岩石圈均衡补偿上升。构成了一个岩石圈与水圈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的作用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均衡补偿引起的陆块(地面)上升量小于陆块(地面)剥蚀降低量,在地面剥蚀循环过程中,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构造抬升,地面总是倾向于降低。,